【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2.3《化学反应的速率》(第1课时)

合集下载

2011年高二化学课件:2.3《化学反应的速率》(鲁科版选修4)

2011年高二化学课件:2.3《化学反应的速率》(鲁科版选修4)
- -1
A
B.0.3 mol· -1· -1 L min D.0.6 mol· 1· L min
- -1
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 B+3C 在下列四种状 态时属于平衡状态的是(双选)( 正反应速率 A.v(A)=2 mol· -1·-1 L s B.v(A)=2 mol· 1· L s
- - -1
二、化学反应快慢的比较 对于反应:mA+nB===pC+qD 满足关系: v(A)∶v(B)∶v(C)∶v(D)=m∶n∶p∶q; vA vB vC vD 或m = n = p = q
据此,在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可采用以下两种不同的 方法: (1)将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的速 率,单位一致时,数值大者反应速率快。 (2)分别求得反应速率与对应物质化学计量数的比值; 若 vA vB vC vD 比值相同,则反应速率相等;若 m > n 或 , , p q 则前者表示的反应速率快。
D
3.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 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 mol/(L·min), ②v(B)=0.01 mol/(L·s),③v(C)=0.40 mol/(L·min),④v(D)=0.45 mol/(L·min),该 反应进行的顺序由快到慢为______________(填 序号)。
AD 逆反应速率
) v(A)=2 mol· -1·-1 L s v(A)=1.5 mol· 1· L s v(B)=2 mol· 1· L s

化学:2.3《化学反应的速率》(鲁科版选修4)教案

化学:2.3《化学反应的速率》(鲁科版选修4)教案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撞碰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的概念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 让学生进行56页活动探究

一、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若浓度用物质的量(C )来表示,单位为:mol/L ,时间用t 来表示,单位为:秒(s )或分(min )或小时(h )来表示,则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

V == △C/ t 单位是:mol/(L ·s ) 或 mol/(L ·min ) 或 mol/(L ·h )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变化来表示,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t

c V ∆∆=

【明确】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物质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以mol/L 为单位,时间单位通常可用s 、min 、h 表示,因此反应速率的与常见单位一般为mol/(l ·s)、mol/(l ·mon)或mol/(l ·h)。

2、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一般是以最容易测定的一种物质表示之,且应标明是什么物质的反应速率。

3、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有相互关系,彼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进行换算: 对于反应)()()()(g qD g pc g nB g mA +=+来说,则有q V p V n V m V D C B A ===。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鲁科版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解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指导 教学程序设计
反思
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教学是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一章 第二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1课时内容。电解工业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许多金属的冶炼及金属的精炼, 一些基本化工产品的制备,还有电镀、电抛光、阳极氧化等, 都是通过电解实现的。因而中学阶段有必要学习电解知识。电 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之一,电解原理以氧化还原反 应、离子反应为基础,又涉及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电解教学 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之后,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又能够使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 认识更加深刻。同时电解教学把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究都放到了 十分重要的位置。学生可以利用理论知识对各种途径信息所带 来的认知冲突进行分析、归纳,对培养学生从实践到理论,又 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探究电解原理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我对教材内容做了些调整,教材是 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来讲解电解原理。而我选择电解氯化 铜溶液,是因为电解熔融氯化钠的实验在课堂上无法操作 ,单纯讲解电解原理比较抽象,而氯化铜溶液电解实验可 由学生分组完成,更加直观,并且可根据实验现象直接推 导电解的原理,暂时不从微观角度分析,降低了学生的学 习难度。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第1章章节复习及练习讲评(第1课时)

【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第1章章节复习及练习讲评(第1课时)

章节复习及练习讲评

知识与能力:

1.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观点,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并会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学会利用题目中所提供的信息,对电解池、原电池等电解原理实际应用的电极材料和电极反应式判断和书写;

3.解决好电子转移的关系来完成电解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知识点的简单回顾,以及考点的归纳分析,进一步在练习上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在讲评中强化一些概念和多增加一些注意点,以协助和补充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然后通过抓主干去枝叶来拓展思维,在头脑这高层领域里对知识点的有新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循序渐进的思维历程,在研究和探讨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课型:练习研讨课

教学重难点:旨在让学生了解考点以及对练习的把握,如何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开动脑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考点归纳】本章教科书以“能量转化”为主线,首先学习了通过实验测定方法和理论方法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然后学习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两种具体形式:一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二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一起阅读P26--27)

【考点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建立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观点,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

【考点二】电解原理极其应用

1.电解池判断

2.电极反应

3.电解有关计算的方法规律

【考点三】原电池工作原理极其应用

1.原电池判断

2.电极反应

3.化学电源

【题1】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D)

A.反应物的状态

B.生成物的状态

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教案

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全册教案

课题: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课本:化学反应原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知识与技能: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描述与反应条件有关;通过中和热的实验,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量测定原理和方法;通过反应焓变定义的学习,了解反应热和反应焓变的关系;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了解燃烧热的概念,体会热力学的严谨性;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了解反应焓变与变化途径无关,仅仅与状态有关;通过键能的变化求算反应焓变,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其能量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应热定义的学习,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对比、分析、思考等方法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反应焓变概念的学习,了解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科学探究方面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迁移等思维方法来建构新的概念;通过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焓变的过程,体会数学、物理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性,注意理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思考带给人的愉快情感体验,感悟化学学科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反应热概念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以及反应焓变的计算。

教学难点:反应焓变的计算

课时安排:共五课时(新课3课时复习练习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从物质结构的角度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

生成,因此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通过过去对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能可以与多种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其中最普遍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因此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化学课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课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课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课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引言:

在化学中,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数量。了解和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提高实

验技能都非常重要。本教案将以化学反应速率为主题,通过多样的教

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和控

制方法。

一、实验课:观察和计算反应速率(500字)

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计算一种化学反应的速率,了解反应速率

的计算方法。

2. 实验步骤:

a. 准备一定浓度的HCl和Na2S2O3溶液,混合在一个试管中。

b. 观察产物产生的情况,并记录颜色的变化。

c. 通过记录产物生成的时间,计算反应速率。

3. 实验结果分析:

a.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能够观察到反应过程中产物颜色的变化,

并记录下来。

b. 通过实验计算,学生可以根据产物生成的时间来计算反应速率。

4. 实验总结:

a. 这个实验通过直接观察和计算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反

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学生通过这个实验也能够了解到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二、讲解课: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500字)

1. 温度的影响:

a. 通过理论知识介绍,学生可以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

b. 解释活化能的概念,以及高温下分子的活动性增加,反应发生

的可能性增加。

2. 浓度的影响:

a. 通过实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原理。

b. 解释浓度增加可以增加有效碰撞的概念,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3. 催化剂的影响:

a. 通过实验和实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反应速率》 省一等奖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化学反应速率》  省一等奖教案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

【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是重要的化学反应原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纵观整个高中化学,这部分内容是对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的深化;就本教材而言,这部分内容是继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后,对化学反应的进一步认识,并为学习第四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做好准备。同时,化学反应速率对工农业生产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情况分析】

高二的学生,经过高一学年的学习和锻炼,在心理上逐渐趋于理性,认识事物的能力得到加强,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必修2 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浓度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但不知其因,也没有作定量研究。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a、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

b、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试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并会运用归纳、验证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归纳推导的方法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采用分析、归纳、验证的方法来使学生理解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化学反应速率》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优质教学设计教案化学反应速率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意义;

-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学会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 通过实例或课堂讨论引起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兴趣;

2. 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第二步:知识讲解

1. 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并解释其作用原理。

第三步:实验探究

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定一种反应体系进行研究;

2. 测量在不同温度下反应速率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3. 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

1. 针对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3. 提供拓展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化学反应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

1. 针对实验结果和课堂讨论,进行个别或小组评价;

2. 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相关知识;

3. 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参考资料

- 化学教材

- 相关实验手册- 相关学术论文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概念,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热的计算。

教学活动:实验演示,能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反应热的计算练习。

1.2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原因,掌握热量变化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教学内容:热量变化的概念,热量计的使用,热量变化的计算。

教学活动:热量变化的实验观察,热量计的操作练习,热量变化的计算练习。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1 化学反应速率

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掌握反应速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测量和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活动:实验观察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计算练习,影响反应速率的讨论。

2.2 化学平衡

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

教学活动:实验观察平衡现象,平衡常数的计算练习,平衡移动原理的解释。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

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电子转移的计算。教学活动:实验观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练习,电子转移的计算练习。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学习目标: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调控方法。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教案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教案

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教案

一、教材简介

《化学反应原理》是鲁科版选修4的一本教材。该教材按照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介绍了反应的分类、速率、平衡、热力学等基础知识,深入探讨了化学反应的机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基本规律,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反应;

2.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能够计算反应速率;

3.掌握化学反应平衡的基本概念,能够计算平衡常数;

4.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热力学及其应用,如燃烧热、生成热、活化能等。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分类

1.酸碱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3.配位反应;

4.聚合反应;

5.分解反应;

6.热力学分析。

2. 化学反应速率

1.反应速率的定义;

2.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影响因素;

3.反应机理的探究;

4.热力学分析。

3. 化学反应平衡

1.平衡常数的定义;

2.平衡常数的计算;

3.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的关系;

4.变温变压条件下平衡常数的变化。

4. 化学反应热力学

1.化学反应的热学方程式;

2.燃烧热的定义和计算;

3.生成热的定义和计算;

4.活化能的定义和计算。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讲授、举例、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术精神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评价

本教学的评价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主要包括:平时表现、期中考试、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内容,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实践。同时,也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总结:△H与反应方向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方向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
NH4NO3
吸热
NaOH
放热
NaCl
蔗糖
基本无能量 基本无能量 变化 变化
分析:这四个过程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有序→无序

熵: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符号:S 体系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即S值越大。 熵变: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符号:ΔS △S=S(产物)-S(反应物) ΔS>0 :体系的混乱度增大; ΔS<0 :体系的混乱度减小;
发进行的方向
< 0 ,一定能自发进行
△H -T △S = 0 ,达到平衡状态
> 0 ,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温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焓变 H <0 H >0 H <0 H >0 熵变 S >0 S <0 S <0 S >0 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7
谢谢观看
化学反应原理 鲁科版 2014-11-8 @山东省北镇中学 史学强 出品
核心知识点
8
核心知识点
9
5
有关体系熵值的规律 1、同一物质,S(g)﹥S(l)﹥S(s); 2、分子数越多或分子种类越多则熵值越大; 3、固体溶解过程、墨水扩散过程、气体扩散过程,熵变均 为正值,即△S>0,为熵增过程;
反应方向判据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第2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及速率

第1、2节复习课教学案例(第1课时)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原理》第2章在内容上如此多定量探讨内容,在高中阶段有什么用途和意义呢?在过去教材使用过程中,常常遇到学生“ 这个反应为什么可以发生而另一个反应却不能发生?” 、“ 这些反应条件怎样影响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等等问题让我们欲言难齿而苦恼。现在教材中第2 章“ 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及速率” 是在具有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初步概念并已经能够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热效应基础上引入“ 焓变” 及“ 熵变” 定量探讨化学反应进行方向,引入“ 化学平衡常数” 定量探讨和描述化学反应限度,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定量探讨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影响。引入“ 反应速率常数” 定量探讨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引入“ 活化能” ,结合反应速率常数定量探讨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

本专题在模块中处于中介和桥梁作用。化学反应中焓变,以及及熵变一起是判断化学反应方向依据,化学反应快慢、方向和限度又是溶液中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等)基础。(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高一学年学习和锻炼,在心理上逐渐趋于理性,认识事物能力得到加强,并具备了一定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必修2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有快慢和限度之分,浓度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大小和化学反应限度,但不知其因,也没有作定量研究。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求知欲,加强过程及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定量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化学课教案了解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课教案了解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课教案了解化学反应速率

一、引言

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化学反应物质转

化的快慢程度。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过程、研究

反应机制以及合理控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教案将从实验的角

度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实验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3.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试剂: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2.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计时器、磁力搅拌器、玻璃棒。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a. 将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b. 使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使两个

溶液的体积相等。

2. 开始实验:

a. 将稀硫酸溶液倒入装有磁力搅拌器的烧杯中;

b. 同时启动计时器,并开始搅拌溶液;

c. 按照一定时间间隔,使用试管从反应体系中取出一定量的溶液,并记录下取样的时间。

3. 实验数据处理:

a. 绘制时间与取样溶液浓度的关系曲线;

b. 分析曲线上的趋势和特点,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变化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分析

1. 曲线上反应开始时的斜率最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斜率逐渐

减小,直至趋于平缓。

2. 根据斜率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判断反应速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

加而减小。

六、思考题

1. 解释为什么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最大?

2. 为什么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3. 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课件: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课件:第2章第2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

则有:(1)K=a-VmpVxxmp··qVbx-Vqnxn。 (2)c(A)=a-Vmx (mol·L-1)。
(3)α(A)平=max×100%,α (A)∶α(B)=max∶nbx=mnab。 (4)φ(A)=a+b+(pa+-qm-x m-n)x ×100%。 (5)M=aa+·bM+((Ap)++q-b mM-(nB))x (g·mol-1)。
(2)特征。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等:平衡时 v 正=v 逆>0(本质); ③动:平衡时,反应仍在不断地进行,是动态平衡; ④定: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 百分含量保持一定(表象); ⑤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可能被破坏,并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 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 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 应物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 K 表示。
B.x 值等于 3
C.A 的转化率为 20% D.B 的转化率为 30%
解析:设转化的 A 的物质的量为 a,则
2a=0.4 mol,a=0.2 mol。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物质 的量为 3.4 mol,1-a+3-xa+2a=3.4 mol,x=4,B 错; 平衡时 A、B、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8 mol、2.2 mol、0.4 mol,所以比值为 4∶11∶2,A 错;A 的转化率为 0.2 mol/1 mol×100%=20%,C 对。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

《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探究》一、引言

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中重要而基础的概念之一,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进行和控制。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物质的变化并获取相关数据。本文将介绍一份化学教案,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目的

1.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通过实验观察其变化规律。

3. 学习使用实验数据进行图表绘制和结果分析,培养科学实验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指示剂。

2. 仪器设备:量筒、计时器、试管、试管夹、烧杯、玻璃棒。

四、实验步骤

1. 实验准备:

a. 准备盐酸溶液: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

b. 准备氢氧化钠溶液: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入适量的酚酞指示剂。

c. 设置实验装置:将氢氧化钠溶液装入一个试管中,将试管固定在支架上,并将盐酸溶液放置在量筒旁边。

2. 开始实验:

a. 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

b. 即刻记录开始计时,并开始慢慢滴加盐酸溶液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c. 当溶液变色并转变为淡粉红色时,立即停止计时。

3. 数据记录和分析:

a. 记录实验过程中加入盐酸溶液的时间和加入的盐酸溶液体积。

b.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时间点的反应速率。

c. 绘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并进行结果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过程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到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盐酸溶液的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淡粉红色。当溶液完全转变为淡粉红色时,反应达到终点,实验结束。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学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学习目标】

1、理解反应热和焓的含义。

2、理解测量反应热的实验原理。

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焓变的计算

【教学策略】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重点:反应热、焓变、热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焓变的计算。

【知识梳理】

1、反应热:

概念:

符号:

2、理论计算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反应的实质:旧键和新键,前者热量,后者热量。故一个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就取决于断键吸收的热量多,还是形成新键放出的热量多。

需要用这些键的键能计算,以H2与Cl2反应生成HCl为例分析。

分析:已知H-H、Cl-Cl、H-Cl键的键能分别为436kJ/mol、243kJ/mol、431kJ/mol,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由反应知每1molH2、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1molH2、1molCl2的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为:Q吸=1mol×436kJ/mol+1mol×243kJ/mol=679kJ。生成2molHCl放出的热量为:Q放=

2mol×431kJ/mol=862kJ。可知,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共放出热量:862kJ-679kJ =183kJ。

3、测反应的反应热:

用量热计进行测定,如下图为简易量热计示意图,测定方法是:反应物溶液加入量热计内筒并迅速混合、搅拌,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值,利用公式:Q=-c(T2-T1)计算,式中c为体系的热容。

热容:当物质吸收热量使温度每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J·K-1。单位质量的物质的热容称为比热容,简称比热,单位是J·K-1·g-1。常温下,液态水的比热为4.18J·K-1·g-1,该数据可代入上式用于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并初步了解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实验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使学生知道活化能的概念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的探究,让学生体验如何进行定量实验的设计、如何完成实验数据的记录及处理等,提高他们利用定量实验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问题的研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课时安排:共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通过课本上的例子说明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具有利用价值不仅决定于它是否有可能发生以及反应进行的程度,还决定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要想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必须要了解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并能定量分析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一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下节课我们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板书】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

【思考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回答】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

【思考2】如何比较化学反应的速率

【学生】反应物消耗的快慢或生成物增加的快慢

【思考3】如何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速率

【活动•探究】学生阅读P55

【投影】实验的图片。

【思考1】实验中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哪些方法表示?

【学生】单位时间内盐酸溶液或氯化镁的浓度变化;单位时间内镁的质量变化;

单位时间内镁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思考2】若用单位时间内盐酸浓度的减小或氯化镁浓度的增大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速率,需要哪些数据呢?二者在数值上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需要准确量取盐酸的体积,并利用关系式计算出反应中消耗的氯化氢或生成的氯化

镁的物质的量

【板书】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

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意义: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3、计算公式:v(A)=△c(A)△t

单位:mol·L -1·min -1 mol·L -1·s -1

4、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①概念中的反应速率实际上是某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时间间隔越短,在这段时间发生的浓度变化越接近瞬时反应速率(指在某一瞬间的反应速率);

②对某一具体化学反应来说,在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数值往往不同。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板书】①它是平均速率

②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它们的浓度是一个常数)

【例题】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和3mol 的H 2和N 2,发生 N 2 + 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 ,在2s 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0.4mol 的NH 3,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 N 2 + 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

起始量(mol ): 1 3 0

2s 末量(mol ): 1-0.2 3-0.6 0.4

变化量(mol ): 0.2 0.6 0.4

则: V(N 2)===

0.22×2 === 0.05 mol/(L·s ) V(H 2)=== 0.62×2 ===

0.15 mol/(L·s ) V(NH 3)===

0.42×2 === 0.1 mol/(L·s ) 有:V(N 2) :V(H 2) :V(NH 3) = 1:3:2

【板书】③对于aA + bB = dD + eE 有:v(A):v(B):v(D):v(E)=a :b :d :e

【练习】1、在2A +B == 3C +4D 反应中,下面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3.0mol·L -1·min -1 B. V(B)=0.28mol·L -1·S -1

C. V(C)=4.8mol·L -1·min -1

D. V(D)=1.0mol·L -1·S -1 【板书】④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练习】2、可逆反应m A(g)+n B(g)

x C(g),已知V(A)=a mol/L.min ,V(B)=b mol/L.min ,V(C)=c mol/L.min ,则x 的值为

A. bc n

B. ac m

C. nc b

D. mc a

3、已知4NH 3 + 5O 2 催化剂 △

4NO + 6H 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υ(NH 3)、υ(O 2)、υ(NO)、υ(H 2O) [mol/(L·s )]表示,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4υ(NH 3) =5υ(O 2) B.5υ(O 2)=6υ(H 2O)

C.2υ(NH 3) =3υ(H 2O) D.4υ(O 2)= 5υ(NO)

【讲解】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有相互关系,彼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进行换算.为了统一起见,将化学反应速率定义为:

【板书】5、对于反应aA + bB = dD + eE ,其化学反应速率为:

υ=1-a •△c(A)△t = 1-b •△c(B)△t = 1d •△c(D)△t = 1e •△c(E)△t

【讲解】这是表示这个化学反应的速率的,不用再强调是用哪种物质表示了,因为这样一规定后,无论用哪种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都是相同的。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6的“拓展视野”。

【讲解】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小结】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P63 1

【板书设计】第3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意义: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3、计算公式:v(A)=△c(A)△t

单位:mol·L -1·min -1 mol·L -1·s -1

4、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它是平均速率

②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因为它们的浓度是一个常数)

③对于aA + bB = dD + eE 有:v(A):v(B):v(D):v(E)=a :b :d :e

④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

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5、对于反应aA + bB = dD + eE ,其化学反应速率为:

υ=1-a •△c(A)△t = 1-b •△c(B)△t = 1d •△c(D)△t = 1e •△c(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