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4篇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4篇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
情感目标通过从材料到总结分析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名人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要求: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
了解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其形成的条件
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地质现象
教学难点:寻找大陆源移的证据
教学方法:材料演示由现象到推理总结出的本质原因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海陆是变迁的
师: 世界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也不例外。"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就是古人的智慧
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变成田地,田地变成大海。比喻万事多变化大。
师: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古人久已觉察到海陆是变迁的。
二、海陆变迁的方式
师: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陆变迁的图片活动。(观察、分析、讨论)
提示:1、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2、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古井等人的总称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已往是什么状态?)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
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简
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
力和想像能力。
2
、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大板块示意图
2、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
3、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
和文字,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板块构造运动的基本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用板块构造学说演示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火山与地震。主要介绍火山及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教材中,六大板块示意图、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等,均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材中运用五幅模式图。演示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太平洋海沟、日本群岛的形成,从而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海洋形成和发展、演化的各个不同阶段。最后,教材通过两则阅读材料,让学生对火山、地震的危害有所了解。同时,以读图和回答问题的形式,引出对于板块构造运动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
《海陆变迁》教案
《海陆变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
(2)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实例;
(3)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海陆变迁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2)运用地质学知识,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展示海陆变迁的实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视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
(2)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实例;
(3)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海陆变迁现象。2. 教学难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实例的理解;
(2)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
(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图;
(2)地质学知识资料;
(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2. 教学设备:
(1)投影仪;
(2)计算机;
(3)地图挂图。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海陆分布特点,教师总结。
2. 探究海陆变迁的原因
(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质学知识,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2)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总结。
3. 实例分析
(1)教师展示海陆变迁的实例,如:台湾海峡的形成;
(2)学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观察和分析海陆变迁实例;
(3)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总结。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
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张海陆变迁的示意图;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
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
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讨论,提高同学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爱好;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同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班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盼望大家喜爱!
七班级地理《海陆的变迁》教案范文一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叙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缘由。学习本节学问,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进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育科学爱好、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育。
二、学情分析
同学的年龄特点,打算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布满奇怪心,老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同学求知欲望;依据同学已把握的地理技能,为同学制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闻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育读图力量、想象力量和推理力量。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进展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进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爱好、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育。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海陆变迁的缘由。
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3.(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争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海陆的变迁》教案
《海陆的变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认识到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明白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层层探究、步步求证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难点:海陆变迁的原因;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互动探究、分组合作、设疑讨论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学案、地球仪、相关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向学生介绍:沧海桑田,出自《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这种海陆的变更,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新课教学】
板书:一.沧海桑田——海陆变迁
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道遗迹”、“荷兰的围海大坝”等思考:①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②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③荷兰的国土
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不断扩大?……
学生回答:①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②反映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③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因为围海造陆。……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海陆
变迁》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变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主要介绍了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过程,包括海洋的形成和演变、陆地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变迁过程,认识到海洋和陆地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a. 了解海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包括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等。
b. 了解陆地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包括地质作用和风化侵蚀等。
c. 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海岸地貌和海陆风等。
2. 能力目标:
a. 能够描述海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陆地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b. 能够分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
c.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 情感目标:
a.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关注和热爱。
b.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海洋的形成和演变,陆地的形成和演变,海洋和陆地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可能了解不多,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球的地质结构和地质作用概念不够清晰,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另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需要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地球的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学生可以观察到陆地和海洋的存在,并描述地球表面的特点。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精选3篇)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精选3篇)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2.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海陆变迁七年级地理优质教案通用
海陆变迁七年级地理优质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地理教材《地球科学》第四章《海陆变迁》,内容包括: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及实例;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我国的海陆变迁实例。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及实例,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
3. 增强学生对我国海陆变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国情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重点: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及实例;我国的海陆变迁实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地球仪、地图、PPT、海陆变迁视频。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海陆分布,提出问题:“为什么海陆分布会发生变化?”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
(1)讲解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及实例。
(2)介绍大陆漂移学说,分析其原理。
(3)阐述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壳运动的原理。
3. 实践情景引入:
(1)展示我国海陆变迁实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因。(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实例进行汇报。
4. 例题讲解:
(1)分析一道关于海陆变迁的例题。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
(1)发放海陆变迁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堂小结: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
1. 海陆变迁概念、原因及实例
2. 大陆漂移学说
3. 板块构造学说
4. 我国海陆变迁实例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海陆变迁教案
海陆变迁教案
海陆变迁教案
导语:
海洋和陆地是地球上两个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迁
对于地球生态平衡的维持至关重要。本教案将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影响以及
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海陆变迁的科学原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
1. 地质构造变化:地球的地质构造不断演变,地壳板块的运动导致了海陆的不
断变迁。例如,板块碰撞会形成山脉,而海洋的扩张则会导致陆地的消失。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海陆变迁有着重要影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
平面上升,从而淹没了一部分陆地。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降水分布和风力,进而改变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
3. 生物作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会对海陆变迁产生影响。例如,珊瑚礁的生
长会形成新的海岛,而植物的扎根和生长则会改变河流的流向。
二、海陆变迁的影响
1. 生态系统:海陆变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新形成的陆地或海
洋将提供新的生存空间和资源,为许多生物种类提供了迁移和繁衍的机会。然而,对于已有的生态系统来说,海陆变迁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物
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
2. 气候和气象:海陆变迁会改变气候和气象系统。例如,海洋的扩张会增加海
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从而影响全球气候。同时,陆地的消失也会影响大气环
流和降水分布,导致干旱或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3. 人类生活: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提供了人类的居住地和资源,而海陆变迁可能导致海岸线的改变、土地的消失以及资源的减少。此外,海洋和陆地的变迁也会影响渔业、农业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和社会问题。
海陆的变迁教案
海陆的变迁教案
海陆的变迁教案
海陆的变迁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2、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3、重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辅助教具:
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教师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
一、复习第1节“大洋和大洲”,导入新课:
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课:
板书: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
学生讨论。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多篇)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多篇)
第1篇: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化,包括各种不同的作用。(2)正确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3)能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与“世界地形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解释世界著名山系、海洋和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讨论“大陆漂移假说”的创立,培养发现问题、钻研问题的主动学习精神。(2)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陆变迁的实例,树立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教学重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2.大板块示意图
3.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教学难点】
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及原因【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四节海陆变迁
导入新课:成语“沧海桑田”故事引入一、海陆变迁的原因(板书)
1.通过实例研究海陆在变迁:完成(33页)活动题:
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过去的海洋变
成现在的陆地台湾海峡有古河流及森林遗迹→说明过去的陆地变成现在的海洋
总结: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是由于地壳的变动;我国东部海底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是由于海平面的升降;荷兰围海造陆说明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2.演示海陆变迁的动态效果,探究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讨论)(1)地壳变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二、大陆漂移假说(板书)1.阅读魏格纳的故事(学生讲读)
初中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4海陆变迁 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并能用实例进展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要点,并能体会其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3、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及其根本观点,并应用该学说分析说明海洋的生成与开展阶段。
4、知道火山地震及其分布,并学会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说明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原因,并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板块及其火山地震的分布
2、“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图文结合法、合作交流法、联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成语“沧海桑田〞导入,说明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地表形态变化
1、自主学习:读教材后解释“活动〞中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小组交流:
【教师精讲点拨】地表形态的变化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习任务〔二〕
1、自主学习:读图2-46结合教材33页完成以下任务:
〔1〕“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提出的。“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的陆地,被叫做“〞的大洋所包围,后来大陆开场破裂形成现在的样子。
〔2〕你有什么好的证据来证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吗?
2、小组交流:
【教师精讲点拨】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局部与非洲西海岸的凹进局部相吻合。
教师扩大知识:〔1〕以上两海岸的古生物具有相似性
〔2〕以上两海岸的古地层几乎一样
教师投影出示大陆漂移动画,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习任务〔三〕
1、自主学习:板块构造学说
读图2-48----2-53,结合教材完成以下任务:
海陆变迁教案
海陆变迁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海陆变迁的过程和影响
教学目标:
1. 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以及其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2. 掌握海陆变迁的主要类型和造成变迁的因素;
3. 能够解释海陆变迁的过程和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海陆变迁的概念和意义;
2. 海陆变迁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3. 海陆变迁的因素及其影响;
4. 海陆变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海陆变迁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和发问。
知识讲解:
2. 介绍海陆变迁的概念和背景,解释其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3. 分析并探究海陆变迁的主要类型,如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河流、湖泊和海岸线的变迁等;
4. 解释和讨论导致海陆变迁的主要因素,包括地质作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实践操作:
5.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地考察或利用地理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研究海陆变迁的过程和特征;
6.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归纳总结不同类型海陆变迁的特点,并就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展开讨论;
7.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结果,并进行交流和分享,加深对海陆变迁的理解。
拓展应用:
8. 鼓励学生针对具体的地理环境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提出对策,以减少海陆变迁带来的负面影响;
9. 小组合作,制作海陆变迁的展示册或海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总结归纳:
10. 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海陆变迁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评价反馈:
11. 结合课堂表现和小组作业,进行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和巩固已学内容。
《海陆变迁 》教案
教案名称:【精】《海陆变迁》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
2. 使学生掌握海陆变迁的基本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海陆变迁的原因
2. 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与变化
教学难点:
1. 理解地壳运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2. 掌握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地球仪或地图
2. 课件或教学视频
3. 海陆变迁的实例图片或案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图,发现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化的。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变迁的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 讲解海陆变迁的基本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2. 引导学生通过课件或教学视频,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与变化。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1. 展示海陆变迁的实例图片或案例,如台湾海峡的海底沉积物、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等。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背后的原因,理解地壳运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海陆变迁的原因。
2. 强调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陆不断发生变迁。第二课时:
五、复习导入(5分钟)
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海陆变迁的原因吗?
2. 引导学生通过地球仪或地图,观察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变迁现象。
《海陆变迁 》教案
一、教案概述
《海陆变迁》是一门探讨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分布变化的科学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海陆变迁的基本概念、成因和影响因素,掌握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提高对地球科学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海陆变迁的基本概念;
(2)掌握海陆变迁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3)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探究海陆变迁的成因;
(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海陆变迁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海陆变迁的基本概念;
(2)海陆变迁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3)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
2. 教学难点:
(1)海陆变迁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2)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1)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变化;
(2)提问:“你们知道海陆变迁是什么吗?”
2. 讲解:
(1)介绍海陆变迁的基本概念;
(2)讲解海陆变迁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3)讲解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
3. 实践:
(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海陆变迁的实例;
(2)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海陆变迁的过程。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强调海陆变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知识点;
2. 收集有关海陆变迁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反思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海陆变迁讲课全过程教案
海陆变迁讲课全过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原因,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过程,并能够运用地理学的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a. 海陆变迁的概念和原因。
b.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教学难点。
a. 如何让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b.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方法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分析。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引发学生对海
陆变迁的兴趣,让学生思考海陆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2. 讲解海陆变迁的概念和原因(20分钟)。
a. 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海陆变迁的概念,包括
海平面上升、陆地沉降等。
b. 通过案例和实例,讲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包括地质构造
运动、气候变化等。
3. 探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30分钟)。
a.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海洋对陆地的影响和陆地对海洋的影响。
b. 汇总讨论,让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和
辩论。
4. 运用地理学方法进行分析(20分钟)。
a. 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学的方法,分析和解释海陆变迁的过
程和影响。
b. 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讨论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
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海陆变迁(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能说明海陆变迁的几个事例;
②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③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课文示意图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
地理推理能力;
②培养学生运用板块学说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山脉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德育目标:
①通过对魏格纳片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②树立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②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①板块运动方式形成相应的地表形态;
②海洋的形成及海底消亡的过程。
[教学方法]
①多媒体演示②分析、推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按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和教学需求可列2种教学方案
①2课时:第2课时开篇至板块构造学说,第2课对上课时的回顾及剩余部分
②1课时
☆最佳方案为2课时方案
[教学过程]
第四节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的故事
[导入新课]
用课文标题“海陆变迁”及“沧海桑田”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注意力被吸引到地壳运动造成的海陆变化及地形变化的知识中。
[讲授新课]
一、沧海桑田
(一)海陆变迁
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地层中埋藏的海洋生物化石,设疑:为什么在世界上最雄伟的山上出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根据课文或学生的理解来解释喜马拉雅山一带曾经是一片汪洋。
地壳的这种变化速度相当缓慢,甚至不会为人所知,如:主峰——珠穆朗玛峰以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正在升高。
教材P33活动题:
以地形变化缓慢的4个事例(青藏高原、台湾海峡、东非裂谷、地中海4地的海陆变迁)来说明很多地方都由陆地变成了海洋或海洋变成了陆地,让学生了解海陆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二)导致地表形态变化剧烈的地质活动
地壳除了速度缓慢的地形变化外,还有地震和火山2种能在短时间内急剧地改表地表形态的地质活动。
粗略解释地震和火山的概念。
针对教材不完整的说法进行口头纠误:火山和火山活动是2个不同的概念,书中提到火山是火山堆积物形成的,这里指的火山是一座山的概念;而火山活动不一定会形成火山,有些时候岩浆会顺着地势下泄流入河、海,不一定形成山,有的时候火山活动仅导致从地底喷出粉尘和毒气,也不会形成火山。
在本章节还有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探讨火山的形成及其分布。
二、大陆漂移假说
①先对假说和学说的差异进行解释:假说即未经验证的理论,经验证后可称为学说;
②再播放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视频。
设立3个疑问:
①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人是谁?——魏格纳;
插述魏格纳为科学执着的探究精神(1910年开始假说的研究,1912年提出大陆漂
移假说,这项研究一直持续到1930年,直到因去格陵兰岛考察于生日被冻死)。
②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课件展示);
③根据课件展示的大西洋两岸南美洲、非洲的轮廓、动物、地层的相似性。
可由学生看课件图片表达,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P34活动题: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性及拼合实验(只作参考,不做实验)
三、板块构造学说(勒比雄[法]1968提出)
课件演示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论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美,经过后人的不断完美,终于形成了新的较
完美,并且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理论的基本要点有二:
①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有六大板块,并了解各板块的位置及一些位
于板块交界处的山脉;用P35图2-48《六大板块示意图》中的箭头说明各板块的运动方向并不一样,这就导致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分大洲板块和大洋板块学习6大板块;
②P36活动题第1题:
喜马拉雅山是哪2大板块碰撞形成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大西洋是碰撞作用形成的还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张裂作用。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
比较活跃。
(可回到P33面活动题,再次解释原来所述4个地方的作用力的形式)
④点拨关于板块内容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印度洋板块的三大片陆地: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北段——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形成);
南段——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而成)
课件视频插述“海洋生成和发展的经历”。
并举出各阶段相对应的事例:①裂谷;②海;③洋④海沟⑤板块周围的弧形群岛
四、火山与地震
对比P35图2-48《板块示意图》及P36图2-54《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
设疑:
①图2-54中的绿色代表什么?——地震带和火山带
②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分布与图2-48有什么相似之处?
——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分布与板块的界线基本上相吻合。
这两个问题用来说明前面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要点第2点的正确性,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而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就是上一节中所提到的两大山系。我们可以将课文中“山脉带”改成“火山、地震带”。
关于地震:全球每年500万次左右,但电视新闻上报道的是少数,主要是因为达到一定能量的地震毕竟是少数(每年有感约5万次,破坏性地震10多次)。地震按其能量分为不同的层次——①3(或2.5)级以下无感地震;②3至5级(或2.5至4.7)有感地震;③5(或4.7)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造成巨大破坏的一般是破坏性地震,平均来说地震每相差 1.0级,能量约相差30倍。
例如:汶川地震(说明其破坏性及短时间内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巨大影响,而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相当于一次6级地震的能量,那么汶川地震就相当于近1000颗原子弹的威力)
关于火山:
全球有500多座著名的活火山。
跳跃至P37阅读材料,了解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拥有世界三分之一左右的活火山,另讲述印度尼西亚农业与火山的关系(分析火山在带来危害的同时,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好处,可利用火山灰作为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