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4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以及海陆变迁的现象。
本节内容通过阐述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等因素,使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认识我国主要的陆相变迁实例,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基础知识,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海陆变迁的原因及其具体实例了解不深,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掌握海陆变迁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认识我国主要的陆相变迁实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地球科学的理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陆变迁的概念、原因及我国主要的陆相变迁实例。
2.难点:海陆变迁原因的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实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和原因。
2.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主要的陆相变迁实例为例,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实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题目,准备好讨论素材。
3.制作好PPT,以便于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地图展示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这一现象。
提问:“你们认为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海陆变迁。
呈现(10分钟)1.介绍海陆变迁的概念: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陆变迁就是指海洋和陆地的相互转化。
2.讲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等。
3.展示我国主要的陆相变迁实例:青藏高原的升起、华北平原的形成等。
湘教版七年级上教案第二章第四节 海陆变迁
第四节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并能列举海陆变迁的实例。
2.掌握“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火山和山脉、山系的形成原因。
4.在图中正确填注六大板块和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5.通过火山、地震带的学习,培养防震抗灾、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陆变迁的各种现象。
通过读图启发式、分析归纳法等方法进行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激发学生要善于观察,并能为自己的设想付诸实际行动,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分组在地震中逃生的活动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火山和山脉山系的形成原因。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世界地图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讲授新课:根据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1、导致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2、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谁?其主要内容和依据是什么?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地球表层有哪六大板块?4、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是哪两个?分布在什么地方?5、世界上的两大山系是哪两个?学:略师:先做简单的归纳,再次开始细讲。
海陆变迁的原因2、海陆变迁的原因,PPT展示三张图片讲解(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人类活动的古河道,荷兰围海造陆)。
3、海陆变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者---魏格纳。
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得到什么结论(PPT展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世界分布图),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学生小组讨论,找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论据。
生:略师:对学生的证据进行总结(结合PPT图片展示讲解)(1)、轮廓的吻合性(2)、动物的相似性(3)、底层的相似性从魏格纳故事———大陆漂移学说提出,我们得到的启示。
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新版)湘教版
第四节海陆变迁一、核心素养区域认知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综合思维1、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发现到板块构造的提出。
2、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加强对学生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
2、初步认识自然届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永无止境。
地理实践力1、通过阅读示意图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陆地形的形成及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2、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
难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学,明确主题一、地表形态的变化通过“沧海桑田”这一成语引入,引导学生认知,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活动交流,展示评研请同学们寻找“海陆变迁”的实证。
举例:1、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2、云南石林2亿多年前曾是海底石灰岩层;3、台湾海峡海底有人类活动的遗迹;4、荷兰填海造陆。
总结: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1、地壳变动(造山运动) 2、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人类活动的影响过渡: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海陆之间也是不断变化的。
那么海陆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呢?二、大陆漂移假说介绍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过程。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请同学们寻找证据,证明非洲与南美洲原本是一块大陆。
总结:1、大陆轮廓的相似性;2、动物的相似性;3、古老地层的相似性补充拓展:在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媒,说明南极洲原本的位置不是寒带,是后来漂移到现在位置的。
(名师整理)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4节《海陆变迁》优秀教案
的表面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认识火山和地震,并熟知地球的两大火山地震带;通过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各种地形变化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课前2分钟自动播放配音乐的火山和地震的图片(即片头),让学生对海陆变迁有一些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师:你们想了解火山和地震吗?生:想。
师:那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第四节《海陆变迁》。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3页。
[讲述]海陆变迁的意思是说海洋变成陆地,或从陆地变成海洋。
这跟一个成语的意思是一样的——沧海桑田。
那你们知道那些沧海桑田的故事?[学生举例老师总结]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和森林等人类活动的遗迹;科学家在青藏高原考察的时候发现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地球表面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出示板书]地球表面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过渡]是上帝使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吗?不,那是什么力量在促使地球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不提这位伟大科学家。
[出示魏格纳德图片问]他是谁?有什么伟大的贡献?——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问]谁给了他灵感?——地图。
[问]他是怎样发现的?[学生回答并引述故事]有一天,生病了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看墙上的世界地图,他看得如此认真于是发现南美洲大陆的轮廓跟非洲大陆的轮廓很相似。
这使他提出疑问——南美洲大陆跟非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他并没有让他的想法变成空想。
而是付诸努力找了很多证据去证明他的大胆设想。
[出示动画]南美洲突出的部分跟非洲凹进去的部分几乎完全吻合。
[总结]这就是科学家。
别人没留意的他观察到了并为为证明他的设想不辞劳苦地找证据。
[学生活动]看《地图册》第8页,说说魏格纳找了哪些证据。
[总结]经过他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很多证据,如:两块大陆上的古地层分布相似;两块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相似;两块大陆上的生物演化相似等等。
他还发现北美洲大陆、格林兰岛和欧洲大陆轮廓刚好嵌在一起。
后来,他在第四次去格林兰岛考察时不幸遇难。
《海陆变迁》地理教案
《海陆变迁》地理教案"海陆的变迁"一节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陆变迁》地理教案,欢迎参考。
《海陆变迁》地理教案1 知识目标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2、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1、大板块示意图2、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3、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教学难点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975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竟然发现,今天的喜马拉雅山上竟然发现了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对回答不做评价)一、地表形态的变化1、对学生回答给与评价(过渡)海洋不但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你能举例说明陆地变为海洋的事实吗?教师举例说明:设问:通过刚才的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过渡)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源于哪里呢?主要来自于内部的火山、地震学生看书思考:什么是火山、地震?教师结合资料说明:火山和地震能在短时间里改变地表形态。
并初步让学生树立防震意识。
(过渡)为什么地表形态会发生变化呢?很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探讨,先后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二、大陆漂移假说1、自主学习:读图2-46结合教材33页完成下列任务:(1)“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提出的。
海陆的变迁教案
海陆的变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过程;2. 掌握地球变迁过程中的地质事件和动物生物演化;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的形成和演变;2. 海洋的形成和变迁;3. 陆地的形成和变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地球形成和演变的视频或展示地球演化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地球变迁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究地球的形成和演变(15分钟)分小组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地质事件?-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是如何变化的?3. 探究海洋的形成和变迁(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活动:- 通过阅读资料和参考文献,了解海洋的形成和变迁过程;-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和发现;- 合作完成一份小组报告,介绍海洋形成和变迁的重点内容。
4. 探究陆地的形成和变迁(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活动:- 通过观察实验和模型,了解陆地的形成和变迁;-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地区进行研究,收集该地区的地质数据和动植物化石;- 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结果和发现;- 合作完成一份小组报告,介绍该地区陆地形成和变迁的过程。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地球的形成和变迁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通过本课学到的知识,你对地球的变迁过程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四、教学资源- 视频、图片和展板- 文献和参考资料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小组报告的内容和展示,以及课堂讨论的质量进行评估。
同时,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六、拓展延伸如果时间充裕,可以邀请地质学家或生物学家来校外做讲座,给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教案优秀5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下面我们来聊一下七年级教案吧。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教案篇1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1)(2)(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变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主要介绍了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过程,包括海洋的形成和演变、陆地的形成和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变迁过程,认识到海洋和陆地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海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包括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等。
b. 了解陆地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包括地质作用和风化侵蚀等。
c. 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海岸地貌和海陆风等。
2. 能力目标:a. 能够描述海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陆地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b. 能够分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
c.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关注和热爱。
b.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c.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海洋的形成和演变,陆地的形成和演变,海洋和陆地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可能了解不多,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差异。
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球的地质结构和地质作用概念不够清晰,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另外,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需要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地球的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地球的表面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
学生可以观察到陆地和海洋的存在,并描述地球表面的特点。
第二环节:知识讲解a. 介绍海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包括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等。
可以通过使用地球仪或地球模型,让学生观察不同大陆的形状,然后解释大陆漂移的概念。
可以使用动画或视频展示板块构造和地壳运动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海洋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海陆变迁教案
海陆变迁教案海陆变迁教案导语:海洋和陆地是地球上两个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迁对于地球生态平衡的维持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影响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海陆变迁的科学原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1. 地质构造变化:地球的地质构造不断演变,地壳板块的运动导致了海陆的不断变迁。
例如,板块碰撞会形成山脉,而海洋的扩张则会导致陆地的消失。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海陆变迁有着重要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淹没了一部分陆地。
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降水分布和风力,进而改变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
3. 生物作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会对海陆变迁产生影响。
例如,珊瑚礁的生长会形成新的海岛,而植物的扎根和生长则会改变河流的流向。
二、海陆变迁的影响1. 生态系统:海陆变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新形成的陆地或海洋将提供新的生存空间和资源,为许多生物种类提供了迁移和繁衍的机会。
然而,对于已有的生态系统来说,海陆变迁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
2. 气候和气象:海陆变迁会改变气候和气象系统。
例如,海洋的扩张会增加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同时,陆地的消失也会影响大气环流和降水分布,导致干旱或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3. 人类生活:海陆变迁对人类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海洋和陆地提供了人类的居住地和资源,而海陆变迁可能导致海岸线的改变、土地的消失以及资源的减少。
此外,海洋和陆地的变迁也会影响渔业、农业和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经济和社会问题。
三、保护海陆环境的重要性1. 生态平衡:海陆环境的保护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只有保护好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2. 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海陆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海陆资源,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并为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初一地理上册_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___教案
《海陆变迁》教案教学时数:2课时(第1课时)(一)知识目标1、认识地表形态变化是漫长的,而且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可以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2、能判定板块分界处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将来趋势;(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和利用的手段也是永无止境;2、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学习魏格纳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精神,体会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变化的。
(四)重点1、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五)难点1、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六)教法与学法指导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地表形态变化、地标形态及其发展变化形象、直观地展示于学生眼前,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实践的优秀品质。
(七)教学过程一、地表形态变化[引入]:介绍典故“沧海桑田”举例:说明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用科学的办法使学生相信。
A、喜马拉雅山上的鱼类化石B、台湾海峡海底的河流[转承]:短时间改变地表形态的方式——火山、地震二、大陆漂移假说[引入]:魏格纳的故事讲解: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泛大陆变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格局证明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A、古地层分布的相似性B、古生物演化的相似性C、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魏格纳精神三、板块构造学说[讲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A、地球岩石圈分六大板块B、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C、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活动]:观察图,回答问题。
四、小结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地表形态的变化,通过了解海洋变陆地以及陆地变海洋的证据,我们发现地球表面形态是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而且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
海陆的变迁教案
海陆的变迁教案海陆的变迁教案海陆的变迁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海陆的变迁。
(1)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理论依据: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学说。
2、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探索精神。
3、重点、难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的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和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辅助教具:1、小黑板,正反面分别绘好“南美洲、非洲轮廓图”和“六大板块示意草图”(不画板块界线)。
2、用较厚的纸剪好的七大洲轮廓图片两套。
3、可活动的平木板和一些干净的细沙和泥糊两套。
教学方法:教师提问,学生活动、讨论、分析。
教师再讲解、总结、归纳法。
教学过程设计:(1课时)一、复习第1节“大洋和大洲”,导入新课:展示没有画出板块边界的“六大板块示意草图”,让学生指认四大洋、七大洲的位置及名称,并能说出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目的:为下面讲授新课奠定基础)二、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提问: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海洋、陆地,从古至今都是这个样子吗?都是处于这个位置吗?会不会曾发生过变迁?学生讨论。
一种说法是不会发生变迁;一种说法是会不断变迁。
教师讲授:同学们的讨论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早在20世纪上半叶时,地理学科科学史上已争议很久了,那么接下来,我们用一些实例来证明,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学生活动:看图2、10“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用科学研究实例证明海陆变迁是不变的事实,学生边看边讨论,再由老师讲解“沧海桑田”的意思,使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迁的。
板书:一、沧海桑田提问: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展示小黑板上“南美洲、非洲轮廓图”,要求同学们观察它们的轮廓,并参照课本2、14图“难道是巧合吗?”、图2、16“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和图2、17“海洋、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分布”等图,看看两大洲的凸凹部分有什么特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精品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海陆变迁”,属于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内容。
教材通过介绍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以及海陆变迁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海陆变迁是自然规律。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关于海陆变迁的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生对于探索自然现象充满好奇,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能够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能够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认识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海陆变迁的概念及其原因2.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的现象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
3.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和实例:收集与海陆变迁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和讨论。
2.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用于展示图片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运动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表面的变化,从而引入海陆变迁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海陆变迁的图片和实例,如陆地变成海洋、海洋变成陆地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海陆变迁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总结出海陆变迁的原因。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使学生掌握海陆变迁的原因。
海陆变迁七年级地理教案(通用3篇)
海陆变迁七年级地理教案(通用3篇)1.海陆变迁七年级地理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依据地理新课标的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说明或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使用“证据”表明自己的观点,建立“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海陆的变迁”是第二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绍地球面貌形成的原因。
地球自诞生以来,风云变幻,历经沧桑,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
今天海陆的分布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只是地球发展中的一幕。
通过学习本节海陆的变迁等实例,初步认识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无止境。
编者的意图:使学生认识地球面貌的变化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安排:沧海桑田——海陆的变迁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大陆漂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知道大陆漂移假说。
能力目标:通过实物图、课件的阅读分析;动画模拟的演示过程;学生拼合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的吻合,初步了解地球海陆变迁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读图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讲述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确立:大陆漂移假说依据: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知识面窄,但要培养学生的读图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法指导教法及依据: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心、求知欲),结合本节课文的内容,多选精选实例,配以实物投影片和动画效果,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地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启发学生分析想象,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海陆的变迁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海陆的变迁【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象能力、推理能力。
(2)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德育目标:(1)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教学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为主。
【教学过程】第一篇:观察思考。
导入新课:首先欣赏关于“喜马拉雅山、地中海、东非大裂谷、荷兰风光”等图片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展示自学成果:结合课本图“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荷兰的围海大坝”。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地理现象,进而思考下面有趣的问题。
(一)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二)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三)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二、点拨过渡,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评价后点拨归纳。
(一)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二)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三)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
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3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节海陆变迁》。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变成海洋。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已经掌握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对地球的运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海陆变迁的现象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了解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海陆变迁的概念,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2.难点:海陆变迁的原因,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海陆变迁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海陆变迁的实例图片和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人类活动对海陆变迁影响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
3.准备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变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海陆变迁。
2.呈现(10分钟)展示海陆变迁的实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如地球运动、地壳构造等,来解释海陆变迁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海陆变迁的实例,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第四节 海陆变迁 教案(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魏格纳和地图的故事,鼓励学生要有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要不怕吃苦、不畏牺牲。
2.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大陆漂移》
情境模拟,探究证据
拼图小游戏:教师为学生准备好课前所准备的各种材料。
让学生将一张图文并茂的纸撕碎再拼合,小组间互相交流,你从中得到哪些方面的启示?
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投影仪的使用
大胆质疑,创新思维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展示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辩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板块的运动带来哪些现象。
第四节海陆变迁
教学主题
第四节海陆变迁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本节教材分别从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几部分知识来说明。通过实例,简要介绍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中,并说明这种运动变化的成因。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是本节的难点,教材首先对该学说的要点作了介绍,并运用各种示意图,联系海陆变化的不同阶段,以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来解释说明,通过学习海陆变迁的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处于不停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一基本观点。
3.学习“大陆漂移假说”、“板块运动”时要求学生先自主观看微视频,再组织学生按照视频的演示实验,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并提出问题。并利用“防震小游戏”的Flash动画,来对学生进行地震逃生的情感教育。
4.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对课件和视频进行播放,以促进学生形象感知内化为理解探究技能。
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 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简系。
能力目标11、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演示、模拟等,初步了解海底地形及其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2、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I情感目标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无止境的。
教学重点11、大板块示意图2、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3、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教学难点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媒体呈现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两部分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
教材以丰富的地理图像和文字,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板块构造运动的基本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用板块构造学说演示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
火山与地震。
主要介绍火山及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教材中,六大板块示意图、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等,均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材中运用五幅模式图。
演示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太平洋海沟、日本群岛的形成,从而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海洋形成和发展、演化的各个不同阶段。
最后,教材通过两则阅读材料,让学生对火山、地震的危害有所了解。
同时,以读图和回答问题的形式,弓I出对于板块构造运动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
总结学生的答案过渡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今大约两三万年以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海陆变迁(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能说明海陆变迁的几个事例;
②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③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课文示意图及多媒体课件视频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
地理推理能力;
②培养学生运用板块学说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山脉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德育目标:
①通过对魏格纳片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②树立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
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
②世界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①板块运动方式形成相应的地表形态;
②海洋的形成及海底消亡的过程。
[教学方法]
①多媒体演示②分析、推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按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和教学需求可列2种教学方案
①2课时:第2课时开篇至板块构造学说,第2课对上课时的回顾及剩余部分
②1课时
☆最佳方案为2课时方案
[教学过程]
第四节海陆变迁
——“沧海桑田”的故事
[导入新课]
用课文标题“海陆变迁”及“沧海桑田”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注意力被吸引到地壳运动造成的海陆变化及地形变化的知识中。
[讲授新课]
一、沧海桑田
(一)海陆变迁
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其地层中埋藏的海洋生物化石,设疑:为什么在世界上最雄伟的山上出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根据课文或学生的理解来解释喜马拉雅山一带曾经是一片汪洋。
地壳的这种变化速度相当缓慢,甚至不会为人所知,如:主峰——珠穆朗玛峰以每年约1厘米的速度正在升高。
教材P33活动题:
以地形变化缓慢的4个事例(青藏高原、台湾海峡、东非裂谷、地中海4地的海陆变迁)来说明很多地方都由陆地变成了海洋或海洋变成了陆地,让学生了解海陆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二)导致地表形态变化剧烈的地质活动
地壳除了速度缓慢的地形变化外,还有地震和火山2种能在短时间内急剧地改表地表形态的地质活动。
粗略解释地震和火山的概念。
针对教材不完整的说法进行口头纠误:火山和火山活动是2个不同的概念,书中提到火山是火山堆积物形成的,这里指的火山是一座山的概念;而火山活动不一定会形成火山,有些时候岩浆会顺着地势下泄流入河、海,不一定形成山,有的时候火山活动仅导致从地底喷出粉尘和毒气,也不会形成火山。
在本章节还有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探讨火山的形成及其分布。
二、大陆漂移假说
①先对假说和学说的差异进行解释:假说即未经验证的理论,经验证后可称为学说;
②再播放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视频。
设立3个疑问:
①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人是谁?——魏格纳;
插述魏格纳为科学执着的探究精神(1910年开始假说的研究,1912年提出大陆漂
移假说,这项研究一直持续到1930年,直到因去格陵兰岛考察于生日被冻死)。
②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课件展示);
③根据课件展示的大西洋两岸南美洲、非洲的轮廓、动物、地层的相似性。
可由学生看课件图片表达,然后教师进行总结。
P34活动题:大西洋两岸轮廓相似性及拼合实验(只作参考,不做实验)
三、板块构造学说(勒比雄[法]1968提出)
课件演示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假说的理论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美,经过后人的不断完美,终于形成了新的较
完美,并且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理论的基本要点有二:
①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有六大板块,并了解各板块的位置及一些位
于板块交界处的山脉;用P35图2-48《六大板块示意图》中的箭头说明各板块的运动方向并不一样,这就导致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分大洲板块和大洋板块学习6大板块;
②P36活动题第1题:
喜马拉雅山是哪2大板块碰撞形成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大西洋是碰撞作用形成的还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张裂作用。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
比较活跃。
(可回到P33面活动题,再次解释原来所述4个地方的作用力的形式)
④点拨关于板块内容较容易出错的地方:
印度洋板块的三大片陆地: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北段——落基山脉(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挤压形成);
南段——安第斯山脉(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而成)
课件视频插述“海洋生成和发展的经历”。
并举出各阶段相对应的事例:①裂谷;②海;③洋④海沟⑤板块周围的弧形群岛
四、火山与地震
对比P35图2-48《板块示意图》及P36图2-54《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
设疑:
①图2-54中的绿色代表什么?——地震带和火山带
②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分布与图2-48有什么相似之处?
——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分布与板块的界线基本上相吻合。
这两个问题用来说明前面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要点第2点的正确性,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而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就是上一节中所提到的两大山系。
我们可以将课文中“山脉带”改成“火山、地震带”。
关于地震:全球每年500万次左右,但电视新闻上报道的是少数,主要是因为达到一定能量的地震毕竟是少数(每年有感约5万次,破坏性地震10多次)。
地震按其能量分为不同的层次——①3(或2.5)级以下无感地震;②3至5级(或2.5至4.7)有感地震;③5(或4.7)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造成巨大破坏的一般是破坏性地震,平均来说地震每相差 1.0级,能量约相差30倍。
例如:汶川地震(说明其破坏性及短时间内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巨大影响,而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相当于一次6级地震的能量,那么汶川地震就相当于近1000颗原子弹的威力)
关于火山:
全球有500多座著名的活火山。
跳跃至P37阅读材料,了解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拥有世界三分之一左右的活火山,另讲述印度尼西亚农业与火山的关系(分析火山在带来危害的同时,给当地人们带来了好处,可利用火山灰作为肥沃的土壤)。
P37带领学生完成阅读材料,了解世界各地的火山、地震情况。
小结:
①海陆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了,各种变化的方式有的变化速度较快,有的速度慢;
②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为以后的板块构造学说的产生奠定
了基础。
③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P37活动作为课后作业:
写一份有关地震前兆及地震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自救措施的短文。
[板书设计]
本次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全部板书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