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公开课几点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公开课的几点看法
公开课,长期以来一直被我国中小学当作促进教师交流、溶化教学研究,传递先进理念、推广教学经验的有效载体,而今,公开课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正不断变味,也不断面临着被质疑甚至“打假”的命运。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曾在多个场合大声疾呼:我们的公开课正在变味,正在成为束缚教师的绳索,成为某些功利的工具,甚至成为教育腐败的载体!为了改进公开课,必须“清算”“公开课”!本文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公开课的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当前公开课存在的问题
症状一:表演化。公开课是“演课”而非“讲课”,已成为心照不宣、无需公开的游戏规则。在公开课中,课堂等同于舞台或剧场,上课变成了“教案剧”。某市一教师在公开课前嘱咐学生,当老师提问时,会与不会回答的同学都举手,会的伸5个手指,不会的伸出4个手指。
症状二:形式化。其一是为活动而活动。不管是什么科目,也不管是否必要,只要上公开课,就必须有三四人小组讨论,常常是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教室里讨
论声顿时雀起,待几分钟后,再听老师的一声击掌,于是讨论嘎然而止。至于学生讨论是否有效,讨论是否充分,往往就忽略不计了。其二是为多媒体而多媒体。公开课活动中的多媒体手段有滥用之嫌,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就不能显示教师的水平。
症状三:道具化。教学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然而,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学生往往沦为教师教学表演的配角。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学生已不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有生命的个体,他们仅是教学场景中的若干道具而已。公开课成了“目中无人”的教学。
症状四:商业化。借新课改的东风,市场化运作,采用“听课加专家点评欣赏会”的方式,使公开课沦为某些部门和个人的生财之道。组织者通常会打着教研的幌子,出高价请专家、特级教师上课,收取广大与会者的活动费。这种公开课往往没有具体的研究主题,没有说课、评课等研究性的环节,是不折不扣的发“教改财”……
上述病症严重败坏了公开课的声誉,降低了公开课的实效。那么,还要不要公开课?什么是公开课?
二、公开课及存在的必要性
公开课是面向大家展示的、供大家研究的课,这种课尽管是面向大家的,但不代表它就是标准的课,我们经常发现,上公开课的老师害怕,因为他怕自己上课不符合标准,被评课人批评;听课人也经常就把公开课当作“范式”课,或者心理上认为授课人的课就应该为标准课,其实这些观点都不是很正确的。
公开课它就是由个人或教研组织(团体)根据自身的理解而设计的教学课,带着设计者的思想或者自身理解的教学理念面向大家展示,让观摩的人针对教学实践提出分析、研究,大家在集体研究中提升理解和实践,这种过程不是听课人向授课人学习,也不是授课人向听课人学习的单向活动,而是双方借助公开课这种形式作为平台进行的共同学习活动。因此,公开课是一种常态化的呈现,它可能不完善,可能不完美,可能不漂亮,但它应该有可学性和实验意义。
那么,公开课到底还要不要开展?
我认为,抛弃了种种虚假因素,在课前进行适当的、认真的设计与打磨的公开课教学,对促进教师的成长,开展教学研究,解决教学问题,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主张更多地开展教学研究性质的公开课,这种课更能展示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和基本素质,对学校教研组建设和学校教学文化建设也是很有裨益的。同时,公开课是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研讨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具备一定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的教学研究课,它的自然平实、亲切、真实、高效、也是公开课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一般情况下,公开课都会力求上出新意来,还能尽可能多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先进教育教学方法。公开课还是常态课的升华,对常态课有较强的指导作用。通常要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拿出来上公开课,以使公开课能更好地体现研究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三、如何看待公开课呢?
我认为,看待公开课应坚持正确的心态,不要对它期望过高,更不要苛求完美无缺,公开课应该是教学过程的一种常态化呈现。这个观点是基于这样思考的。公开课与看演出不同。看演出重在欣赏,希望演员有精彩的表演,演出非常漂亮成功,即演得怎么样,只在乎演出时的体验和感受。但是,公开课不同,公开课是一种教学的观摩,它重在教学的学习,即关注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还可以怎样教,更在于听课后的反思。对听课老师来说,从中获得一种教学的启发、思考、借鉴。如果听课时抱着欣赏态度,那么,对上得成功的课,只会津津乐
道,“这节课上得真好,这个老师真有水平!”;对上得一般的课,只会不屑一顾,“不过如此,还不如我呢!”对开课的老师来说,它应该是一种常态化的呈现,即有一种可学性,可操作性。它应该是开课教师平时教学的一种最优化的自然呈现,同时表现出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甚至新教材的一种探索。因此,要把公开课常态化,这能更有利于教师学习和迁移。我们追求公开课的真实性、希望公开课与常态课缩短差距,但不排除公开课是多人智慧的结晶,因此有别于常态课。所谓的真实,其实就是不作秀,不过度预设与准备,要把公开课上成常态下的精品课。公开课不拒绝漂亮,但是,拒绝为漂亮而漂亮,为完美而完美,公开课更拒绝做秀!
同时,让公开课和各种功利特别是在色彩浓厚的评比脱钩,减轻教师的压力,削弱教学作秀的动机;建立随机听课制度,做到公开课与家常课的融合;公开课不准试讲,随堂进行;改进公开课的评价标准,变面面俱到而又刻意追求完美的评价标准为研究问题、探索思路、张扬个性,鼓励虽不完美但却真实的创新……
四、如何上好公开课
公开课教学既是教师间进行教学方法交流的一种手段,又是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学活动。要讲好一堂公开课,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课程的组织到实施,每一个环节都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那么,怎样上好公开课呢?
(一)注意日常的教学积累,认真上好平时的每一节课。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在较短的时间里上好公开课,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注意教学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在课后,坚持做教学笔记,对讲过的课要回顾、分析、总结:因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及时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记录下来,以备后用;古文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实的记下失误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将欠缺的地方加以改进才能少犯错误;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逐渐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要带着研究问题去选课。
为什么要上这节公开课?公开课上所选教学内容有什么典型意义?这一内容在以前教学中遇到过哪些问题?这节课旨在解决哪个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