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温州市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温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温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温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18•【字号】温政发〔2024〕6号•【施行日期】2024.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温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温政发〔2024〕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温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系列决策部署,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全面推进“四大振兴”,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着力稳增长提质效、打基础利长远、除风险保平安,奋力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长5.5%、稳定全国1%的份额,实际使用外资额6亿美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85%以上,新引育人才2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6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95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03万人;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等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10人/亿元以内。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公布日期】2024.05.13•【字号】浙自然资规〔2024〕4号•【施行日期】2024.06.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24〕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海洋强省建设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经省政府同意,制定以下政策举措。

一、强化规划引领,保障发展空间1.科学规划配置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高质量抓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确保海洋经济发展各类国土空间要素精准落地。

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正式批准前,实施过渡期政策,保障海洋经济急需开工建设项目所需规划空间。

加快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报审,统筹优化交通运输、渔业、工矿通信等各类海洋发展功能区空间布局,并在规划中设置一定比例预留区,为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中远期预留空间。

在历史围填海详细布局方案完成编制前,可采取承诺制,由地方政府承诺地块性质、地块用途、开发方向等控制要求,作为用海规划符合性材料。

加快海底电缆管道路由规划修编,积极推进海底电缆管道“三审合一”改革试点。

2.支持开发边界外项目布局。

在符合用地类型和规模管控的前提下,结合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化发展、“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等合理需求以及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相关规定,允许有特定选址要求、少量的海洋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在城镇开发边界外。

除符合单独选址报批要求的用地外,其他用地按照城镇村分批次用地(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报批。

在历史围填海区域涉及开发边界外的项目,建设规模计入总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

《中特在浙江的实践》多选题1

《中特在浙江的实践》多选题1
浙江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做法是( )
多年来,浙江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 要内容,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努力建设“阳光政府”,主要做法有( )
浙江探索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 )
浙江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典型,创造了丰富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征和浙江特色,如( )
针对流动党员从业的多样性、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浙江省各地结合本实际情况和特 点,着重做好“三个坚持”,探索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模式,( )
时任省委书记的赵洪祝在2013年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把浙江在作风建设取得的成 效概括为六个“进一步”:一是干部队伍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二是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进一步解决。三是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得到治理。还有就是( )
2011年以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总体方案》等四大国家战略先后获国务院批准。浙江正在以四大国家战略为平台,积极 推进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和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再创浙江 新一轮领先发展优势( ) 进入2010年代,浙江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跨越,并开始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 。主要表现为( )
为了提高立法质量,浙江省人大、省政府积极推进地方立法民主化科学化进程,逐步完 善立法程序,积极创新工作机制,( )
浙江文化的特征是( )
浙江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积 累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基层民主建设经验。主要有( )
浙江注重民主模式的“生态环境”,强调因地制宜进行制度创新,其富有个性的地方民 主实践探索,造就了浙江基层民主发展的多元模式,如( ) 2005年出台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把文化大省建设目标定 位为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三个力 ”入手,重点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 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提出了 加快建设( )

陈德荣同志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陈德荣同志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陈德荣同志在全市推进金融综合改革发展实体经济动员大会上的讲话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使温州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地方,各界名流、各路领导纷纷来温考察指导,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联系来温发展。

过去到外地考察,人家说得比较多的是温州过去的辉煌,但这次我市党政代表到北京、天津考察,人家说得比较多的是温州未来的发展,都非常羡慕温州有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金字招牌。

所以,我们决不能轻易错失这次大好机遇。

特别是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就温州一家,很多试验项目要在温州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再推广,如果试验不成功,其他地方就不能搞。

如果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搞得好,那温州就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功臣。

因此,温州搞好金融综合改革没有退路。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中央的战略决策、全省金融工作会议和发展实体经济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启动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再造体制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加快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之所以把两个会议合并召开,是因为金融综合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发展实体经济,是“引金融之水、浇灌实体经济之田”。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振兴实体经济是推进转型发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核心命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经济现代化,是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石。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全党工作的第一要务。

去年下半年以来,以“老高”跑路为标志性现象,温州民营经济的孪生兄弟——民间金融出现局部风波,实体经济也随之下滑。

今年一季度温州GDP同比增长5%,列全省倒数第1位;规上工业产值负增长2.8%,列全省倒数第1位。

在经济增长速度列全省倒数第1位的同时,温州的经济效益也是全省倒数第1位。

从一季度的工业企业11项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看,最好的是产品销售率指标,列全省第3位,这与温州民营经济的特点是相符的,但其他指标都在全省第7位之后,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列全省倒数第1位,新产品产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工业产品质量指数列全省倒数第2位。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24-2026年温州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和搬迁费标准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24-2026年温州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和搬迁费标准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24-2026年温州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和搬迁费标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4.04.09
•【字号】温政发〔2024〕11号
•【施行日期】2024.04.0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2024-2026年温州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和搬迁费标准的通知
温政发〔2024〕11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浙江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温州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温州市区2023年度房屋租赁市场平均价格、搬家费用测算结果,制定温州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和搬迁费标准,现予以公布。

2024年3月5日至2026年3月4日临时安置费和搬迁费标准按照本通知规定执行。

各区、功能区可根据本通知公布的标准范围,在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中确定具体的临时安置费和搬迁费标准。

附件:1.温州市鹿城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标准
2.温州市龙湾区(温州湾新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标准
3.温州市瓯海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标准
4.温州市洞头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标准
5.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临时安置费标准
温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4月9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温州国家重要枢纽港建设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温州国家重要枢纽港建设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温州国家重要枢纽港建设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06•【字号】温政发[2012]85号•【施行日期】2012.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温州国家重要枢纽港建设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12〕8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港航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港航强市”战略,加快建设“温州大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温州港开发建设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温委办发〔2011〕81号)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温政发〔2012〕61号)等精神,现就加快温州国家重要枢纽港建设,促进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目标与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浙江省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和我市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有利契机,以温州“一港七区”建设发展为龙头,以推进港口、物流和临港产业协调发展为重点,加快现代化深水港区、深水航道和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温州“一港七区”规划实施,加大港口物流资源整合与开发,积极培育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现代港口物流企业,全力巩固和提升温州港的国家重要枢纽港地位。

“十二五”期间,确保新建深水泊位15个以上,新增吞吐能力4500万吨以上;重点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力争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亿吨、集装箱100万标箱,水运运力达200万吨,开辟集装箱国际航线。

二、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开发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分工、实行差异化发展原则,科学有序开发温州“一港七区”,促进温州港整体快速发展。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划2023-11-04contents •引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总体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发展领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政策支持与保障目录contents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实施效果与成果展示•未来展望与建议目录01引言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

背景介绍地理位置浙江省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较好的海洋经济发展基础。

经济基础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政策支持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洋经济强省。

总体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洋经济强省。

阶段目标发展目标02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总体规划重点发展港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打造核心都市区。

杭州湾区域宁波-舟山港区域温台沿海产业带提升港航服务水平,发展大宗商品交易、航运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以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为主导,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沿海产业升级示范带。

03区域布局0201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养殖、远洋渔业等。

海洋渔业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船舶修造等产业。

海洋装备制造提升海洋旅游服务品质,发展邮轮旅游、海岛旅游等。

海洋旅游支持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宁波-舟山港核心地位,完善内河港和海港集疏运体系。

港口建设能源保障水利设施信息化加强海上油气、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设大型能源储备基地。

加强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和水生态保护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智慧海洋信息平台,推动海洋产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03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发展领域总结词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详细描述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的研发和应用,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科技创新基地。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简版修正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简版修正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简版修正一、背景与目标浙江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和海洋资源丰富度居全国前列。

为了进一步推动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提高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浙江省决定实行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的总目标是: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海洋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理念和原则1.发展理念:以绿色、可持续为导向,注重生态环保和资源保护。

2.原则: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政府引导,促进合作共赢,推动创新发展。

三、重点任务1.加强海洋产业发展(1)促进海洋产业创新: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和产业的融合,打造一批高科技海洋产业示范企业。

(2)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建设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提升制造水平,支持企业研发高效节能的海洋装备。

(3)发展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海洋旅游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2.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水平(1)加强海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加大投入,加强科研力量,推动海洋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和开发工作。

(2)探索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加强渔业渔政管理,推广科学养殖、捕捞技术。

(3)发展海洋能源产业:重点发展风能、潮能、海洋热能等海洋能源,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3.创新海洋经济体制机制(1)建设海洋经济综合管理平台:整合海洋经济各方面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和管理一体化。

(2)推行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鼓励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3)优化海洋经济政策环境: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监督机制,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4.加强宣传和推广: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广成功经验。

浙江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1.04.28•【字号】浙财建[2011]81号•【施行日期】2011.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正文浙江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建〔2011〕81号)各有关市县财政局、发改局: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海岛和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以及其他有关政策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经省政府同意,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馈。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发改委二○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海岛和沿海地区的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省政府决定从2010年起至2012年,由省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设立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海洋专项资金)。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国函〔2011〕19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若干意见》(浙委〔2011〕31号)以及省政府其他有关政策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洋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的基本原则是:(一)科学开发,有效保护。

海洋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建设时,必须体现保护优先的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海洋专项资金的投向以海岛地区为重点,兼顾沿海地区,按因素法计算分配。

(三)核定项目,绩效考评。

海洋专项资金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分配核定到项目,并对资金使用实行绩效考评。

第二章分配范围和分配方法第三条海洋专项资金的分配范围为:除计划单列市宁波外,海岛(含半岛,下同)市(区)县和既拥有海洋大陆岸线、又拥有岛屿岸线的12个沿海市县。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实现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行合理有序的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城镇发展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特制定《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第二条本规划是指导和调控温州市域城市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温州市域内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协调。

本规划指导温州市域内城市(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规划依据本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3.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4.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5.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标准》6. 《温州城镇体系规划大纲》7. 《关于进一步开展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通知》(浙江省建设厅浙建规[1998]108号文)第四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温州市行政辖区范围。

第五条本规划的期限为1999~2020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为1999~2010年,远期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以2010年为规划的重点。

第二章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和目标第六条城镇体系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温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加强中心城市和小城市建设,加快小城镇改革步伐,形成结构合理、配套完善、功能明确、发展协调的城市格局,以加快温州市城市化发展,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素质。

2、温州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政策为向导,在优先发展中心城市的前提下,优化小城市布局,控制一般建制镇发展,提高城镇的吸纳、辐射功能,促进人口、资金、资源的聚集,提高城市的规模档次,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支撑点的作用,以工业化推进现代化,以城市化来带动工业化的更快发展,使温州市的城镇发展适应跨世纪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浙政函〔2024〕39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浙政函〔2024〕39号温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批准《温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规划》。

《规划》是温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设长三角南部门户型都市区、浙南闽北区域中心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续写温州创新史。

二、筑牢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温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27.3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96.9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953.21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964.25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049倍以内。

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等管控,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城市协调布局,强化沿海发展走廊节点功能,积极融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

严格保护温瑞平原等耕地集中片区,深入实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合理布局农业、渔业生产空间。

锚定“山-江-海”整体保护基底,守护东部海洋和西部山林生态屏障,贯通瓯江、飞云江、鳌江等水系生态廊道,加强海岸带保护和修复。

建设海上温州实施渔业强市--温州市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的思考

建设海上温州实施渔业强市--温州市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的思考

区、 省级休闲渔业基地等项目与建设“ 半岛经济, 临 港工业区” 等有关重点工程紧密相连, 互相渗透 , 使 其成为地方经济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
一定的分量与地位。 3、 突出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发展创汇渔业 , 参 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是当今的时代新潮流。为此 , 在 注重发展当地渔业生产的同时,还必须贯彻 “ 走出 去”的方针,十一五”期间不仅捕捞渔轮要冲出国 “ 门, 在域外发展远洋 、 外海捕捞基地 , 而且养殖业也
制规划时, 应予以表述和体现。 ③现实渔业基础和
现有的科研成果 。“ 十五” 期间 , 温州市渔业取得 了 令人瞩目的成效 , 兴建了大批的渔业基础设施, 如中
心渔港, 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休闲渔业基地, 并在科 技兴海也有新的突破 , 承担了市级以上科技项 目40 多项 , 其中获奖 26 项 , 这些当代渔业科技研究活动 结晶, 代表着渔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前沿水平, 因此
在编制规划中,应充分考察到渔业现实基础和科技
成果。 ④市场的需求,目 前我市的特产养殖业发展
迅猛,创建了许多国字号的金名片,如灵昆文蛤之 乡;洞头羊栖菜之乡与乐清牡砺之乡, 泥蜡之乡和鳖 鱼加工基地; 苍南紫菜之乡和平阳南鹿生态大黄鱼 等。 这些特色水产品均为国内外所需求的畅销产品, 但也存在薄弱环节 , 主要是加工业相对滞后。为此, 根据国内外市场趋势 , 将发展外向型渔业作为重点 加以规划。 三、 规划的目标任务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形势, 新理念, 尤其 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党中央一再强调注 重统筹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 要强化政府 履行职责 , 强化市场调节能力, 目管理转向规划 从项 管理 , 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基于此 , 我们在编 制渔业发展规划中, 从实际出发提出了“ 十一五” 期 间渔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主要包括三大内容。 1、 渔业发展总目 标。针对目 前我国渔业水产品 市场由买 市场转为“ 市场”由长期的吃鱼难, 卖 “ 吃鱼贵” 向“ 转 卖鱼难及吃好鱼 、 吃放心鱼” 的新形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04•【字号】温政发〔2024〕8号•【施行日期】2024.03.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通知温政发〔2024〕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和《2024年温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已经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温州市人民政府2024年3月4日2024年温州市“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一、编制原则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聚焦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市、清洁能源保供、水网安澜提升、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优先、文化旅游融合、民生设施九大领域,立足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安排,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引领作用、支撑作用的“百项千亿”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清单化管理,强化对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的支撑作用。

项目按进度分续建、开工、前期三大类,其中2023年已实施的项目列为续建类,2024年计划开工的项目为开工类,2024年开展前期研究的项目为前期类。

二、编制范围1.先进制造业基地领域项目包括: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子领域项目。

2.科技创新强基领域项目包括:高能级科创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子领域项目。

3.交通强市领域项目包括:铁路、轨道交通、公路、沿海港口、机场等子领域项目。

4.清洁能源保供领域项目包括:清洁电源、电网、油气管线、LNG接收站、石油储运等子领域项目。

5.水网安澜提升领域项目包括:水资源配置、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等子领域项目。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完整版)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完整版)

社会福祉成效
浙江海洋品牌崭露头角
浙江海洋品牌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多个知名海洋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海洋经济开放水平提升
浙江海洋经济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与国际海洋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国际竞争力提升成效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健全体制机制
优化港口布局,形成以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其他港口为补充的海洋港口体系,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设海洋港口体系
积极发展海上物流,提高海上交通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海洋交通运输能力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培养海洋专业人才
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海洋相关专业,培养更多的海洋专业人才。
经济增长成效
科技创新引领
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海洋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要点一
要点二
产业升级推动
浙江海洋产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产业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创新驱动成效
海洋生态效益
浙江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加优美的海洋生态环境。
海洋公共服务提升
浙江海洋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海洋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
加强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
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
加强海洋人才培养和引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强海洋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海洋产业规范化发展。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包括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嘉兴等城市的部分海域和陆域。

浙江省“四大建设”战略开新局

浙江省“四大建设”战略开新局

浙江省“四大建设”战略开新局‚看,一座汽车城的雏形初现。

4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水塘。

‛5月的海风,凉爽惬意,站在宁波杭州湾新区上海大众一期工地,顺着工程指挥部人员的手势望去,眼前的景象,不禁让人有‚沧海桑田‛之感。

变化,其实开始于2009年。

这一年的年底,省委、省政府在敏锐洞悉‚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调整的战略性机遇、深刻分析浙江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和体制性矛盾的基础上,作出推进‚四大建设‛的重大决策。

随后不久,包括宁波杭州湾新区在内的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在浙江大地上一一布局落子。

新战略——从‚小‛到‚大‛,不变的是追求科学发展的持之以恒,是加快转型发展的果断抉择‚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2009年底,当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提出‚四大建设‛战略时,一些关心浙江经济的观察家们,不免存有一些‚顾虑‛: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依靠中小企业和星.................罗棋布的....块状经济....,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小商品、大市场.......‛的传奇故.....事,构成了浙江经济最具特色的‚...............经济马赛克.....‛。

..‚四大建设‛的推进,会削弱浙江经济的这种传统特色和优势吗?时间是最好的裁判。

两年多过后,对于‚四大建设‛,一个广泛的共识已经形成:正是省委、省政府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保证了浙江经济近几年的平稳增长、加快了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

理解这种共识,需要我们做一次短暂的回望。

2008年年末,国际金融危机汹汹袭来,浙江经济发展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性、素质性问题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度暴露;与此同时,在国内区域发展舞台上,浙江的先发优势也在逐渐削弱,‚标兵渐远、追兵日近‛。

‚所有问题归结到一点,浙江经济不仅要有小而活的传统优势,更要打造大而强的新竞争利器。

这就是‘四大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说。

诚如其言,早在2004年,浙江就提出‚腾笼换鸟‛的转型思路。

温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温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温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温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福建沿海经济区的交汇处,是浙江省的沿海重要城市。

温州市水资源总量不多,且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温州市政府制定了《温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方案背景。

温州市水资源总量有限,且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温州市政府制定了《温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方案目标。

1. 到2025年,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

2. 到2030年,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

3. 到2035年,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40%以上。

三、方案内容。

1. 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水资源权属和水权交易制度,完善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2. 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

3. 提高农业节水技术水平,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农业,鼓励农民种植耐旱作物。

4. 加强城市节水管理,推广水-saving设备和技术,提高城市用水效率,鼓励居民节约用水。

5. 加强工业节水管理,推广循环水利用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工业用水结构调整。

6. 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水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方案保障。

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2.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形成良好的节水风气。

4. 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方案效果评估。

1. 每年对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2. 每五年对节水行动实施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内容,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1.08•【字号】温政办〔2018〕116号•【施行日期】2018.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企业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正文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温政办〔2018〕11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单位:《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执行责任分工表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1月8日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7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100号)等文件精神,培育壮大我市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提速发展,特制定本政策意见。

一、打造高能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平台1.推进重点平台核心产业集聚发展。

依托各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加快发展一批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支持发展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五大重点产业。

对市区范围内的“3+12”核心产业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增加值达到20亿元以上的,市财政给予平台基础奖励100万元,20亿元以上部分每增加20亿元的,再给予100万元奖励,累计奖励不超过500万元。

2.加快建设“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开发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对成功列入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创建名单并以企业为主导开发的,市财政给予市场创建主体300万元奖励(同一平台如有多个市场创建主体,由多个市场创建主体共享300万元奖励资金),其中获批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创建资格,先期拨付40%奖励资金;通过验收命名为省“万亩千亿”新产业示范平台,再拨付余下奖励资金。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协调推进小组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协调推进小组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工作协调推进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0.09.28
•【字号】浙政办发[2010]129号
•【施行日期】2010.09.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协
调推进小组的通知
(浙政办发〔2010〕129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加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省政府决定成立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协调推进小组。

现将协调推进小组成员名单通知如下:组长:陈敏尔(常务副省长)
副组长:冯波声(省政府副秘书长)
厉志海(省发改委主任)
成员:刘亭(省发改委副主任)
凌云(省经信委副主任)
褚子育(省教育厅副厅长)
丁康生(省科技厅副厅长)
魏跃华(省财政厅副厅长)
马奇(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章晨(省环保厅副厅长)
周日良(省建设厅总规划师)
王德宝(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
褚加福(省水利厅副厅长)
左南丁(省统计局总统计师)
刘向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巡视员)
朱红炜(省旅游局副局长)
陈智伟(省能源局局长)
杨戌标(杭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王勇(宁波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彭佳学(温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陈越强(嘉兴市政府副市长)
陈长兴(绍兴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马国华(舟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元茂荣(台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协调推进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刘亭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6大洲及大洋

6大洲及大洋
西亚指东起阿富汗、西迄土耳其和塞浦路斯的亚洲西部地 区,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上使用很广的“中东” 这一名词,其范围同西亚大体相当,但通常把阿富汗除外 而包括非洲的埃及。
一支妙笔描世界
0○ 0○
180○
3. 看轮廓识大洲
七大洲
印度洋 大洋洲
1.被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环绕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南极洲
2.下列轮廓图表示非洲的是
A.
B. C. D.
4
F A
B
2
3G
C
2
1
D
E
找:洲(三线)、洋、大陆、岛屿、半岛、群岛、海峡
北欧国家关注海洋可持续发展; 西欧劳动力价格全世界最高; 图中能看到欧洲的哪几个分区?
《大洲与大洋》
从太空看地球,你发现了什么?
陆地分为大陆和岛屿。
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澳洲大陆、南极大陆 格林兰岛、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马达加斯加 岛、台湾岛、海南岛、马来群岛、西印度群岛 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朝鲜半岛、意大 利半岛
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海洋的主体部分是大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东南亚五日游;西亚的石油输出;南亚风情
找一找:新加坡、印度、中国、伊拉克、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等分别在亚洲的哪一分区?
以家乡为例说一说陆地和海洋对我们人类生存的意义
2011年2月国务院 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 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 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11月14日温 州市政府公布《浙江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规划温州市实施方 案》,未来5年将建 设“一核四片十区多 岛”的海洋发展空间 格局。
台风 海 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温州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优势与重大意义 (2)第一节发展优势 (2)第二节重大意义 (4)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6)第一节指导思想 (6)第二节功能定位 (7)第三节发展目标 (8)第四节空间格局 (10)第三章重点任务 (11)第一节建设对外开放平台 (11)第二节建设国家重要枢纽港 (16)第三节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第四节推进重要海岛开发与保护 (25)第五节推进涉海基础设施完善 (28)第六节推进海洋生态文明提升 (31)第四章保障措施 (35)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35)第二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36)第三节加强要素保障支撑 (37)第四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38)第五节加强重大项目带动 (38)第六节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39)附表1、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表2、温州市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责任分工一览表3、温州市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库附图1、空间格局示意图2、综合交通示意图3、重点海洋产业区块示意图4、重要海岛开发布局示意图前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

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温州作为长三角南翼、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和我省三大沿海都市圈之一,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时期,温州将围绕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发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区位条件优势,主动承接国家海洋开发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温州片建设。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依据《省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沿海市县编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发改地区〔2010〕1259号),特制订《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温州开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和推进“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实施方案》区域范围包括温州市所辖海域和温州市市区及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洞头6个沿海县(市)的陆域。

海域、陆域面积分别为1.1万和0.8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岛(包括洞头半岛)的陆域总面积约170平方公里。

期限为2011—2020年,重点为“十二五”时期。

第一章发展优势与重大意义第一节发展优势温州是海洋资源大市,资源、区位、产业、体制机制等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海洋经济发展基础。

1、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温州拥有丰富的“港、涂、渔、景、能”等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市海岸线长1031公里,占全省的15%,已纳入温州港总体规划岸线189公里,其中深水岸线资源67公里;沿海滩涂分布广阔,拥有理论基准面以上滩涂资源约95.42万亩,占全省的25%,主要集中“三江”河口两侧和“三湾”湾内,开发条件良好;有418个海岛,占全省海岛个数的14.5%,其中无居民海岛385个,同时还有数百个礁石零星分布于各海域;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洞头、南麂、北麂、大北(铜盘山)列岛及渔寮、炎亭、西湾、西门岛等海岛、滨海旅游资源,以及雁荡山、楠溪江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洞头是全国唯一以县域全境命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有洞头、南麂、北麂、乐清湾四大渔场,素有“浙南鱼仓”之誉,其中南麂列岛被列入联合国海洋类世界生物保护圈;海洋能蕴藏丰富,温州东海海域油气储量较大,具有建造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的理想坝址,风能资源分布较为集中。

2、交通基础完善,区位条件优越。

温州市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温州港是全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和68个对台通航港口之一。

温州机场已升级为一类口岸,大步迈向国际机场,将进一步强化浙南闽北的航空枢纽地位。

温州对台区位优势突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是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洞头是我省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所在地。

以深水港、空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快速干道为依托的立体型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国家I级铁路甬台温、温福线的建成通车,使温州由末端式铁路城市变为“T”字型铁路枢纽城市,融入全省“3小时铁路交通圈”,对温州加快融入长三角、海西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海洋经济基础较好,产业体系完备。

2010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为1104亿元,海洋生产总值为40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8%,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地方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按照“一港七区”总体格局全力推进温州港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状元岙、乐清湾和大小门港区为核心,各类中小港口相配套的沿海港口体系和现代物流系统,2010年温州港口货物吞吐量640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41.2万TEU。

海洋产业体系日趋完备,船舶工业、能源(电力)工业、港口物流业等临港产业已成为海洋经济主导产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得到不断发展,渔业经济的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4、民营经济活跃,体制机制灵活。

作为“温州模式”发源地,民营经济活跃,民营资本实力雄厚,市场经济发展比较成熟,是我省确定的“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

新一轮全市乡镇行政区划已全部调整到位,都市型功能区、中心镇建设稳步推进,温州大都市区新型城市发展体系基本确定,温州大都市核心区的辐射能力、沿海城市功能区和城镇化发展平台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带动滨海城市空间拓展和特色主导优势产业提升。

洞头作为海岛开发开放的先导区,将更大范围和深度上实行先行先试。

但与“海洋经济强市”和发展示范区的建设要求相比,温州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具体表现在:海洋经济总量及其占GDP比重相对较低,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涉海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涉海重大项目尚未形成整体效应,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偏弱;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海洋生态保护任务较为艰巨;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研兴海体系有待完善;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和海陆联动等体制机制创新有待进一步突破等。

第二节重大意义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对温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全面提高海洋经济开放度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集约利用港口岸线、海岛、滩涂等资源,规范海洋资源开发行为,保护海岛、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全市海洋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海和谐。

2、有利于打造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促进中心城市能级的提升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增强。

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有利于按照海陆联动的要求,谋划一批重点海洋产业区块,构筑联通沿海地区的南北向大通道和联通内陆地区的东西向大通道,全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不断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以及海洋综合开发管理能力,积极构建长三角南翼和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

3、有利于加快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全面提高海洋经济开放度。

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对接温州在长三角、海西区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定位,依托海洋资源、区位条件、机制优势,以综合枢纽港、重点海洋产业区块和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为主要平台,通过争取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提高口岸对外开放等级等对外开放政策,在更广泛的海洋领域和范围拓展对外经贸交流合作空间,全面扩大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度。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今后一段时期,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人海和谐、海陆统筹”发展理念,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搭建海洋开放开发平台为突破口,以建设国家重要枢纽港为龙头,以重点海洋产业区块为载体,以体制机制与海洋科技创新为动力,科学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生态文明,优化海洋经济布局,完善涉海基础设施,努力实现由“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构建连接长三角和海西区、联动中西部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海陆统筹、港城互动。

全面推进海陆之间的优势资源互补利用、主要产业互动发展、基础设施共享建设、环境污染联合治理以及发展环境共同优化;发挥港口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以港兴城、以城促港”,构筑形成海陆联动、港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人海和谐、持续发展。

坚持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开放推动、创新引领。

充分抓住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和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的契机,统筹对内对外开放两个大局,推动海洋经济集聚化、集群化发展。

先行先试创新政策,力求用新方法、新理念、新手段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抓住关键领域,以滨海城市、重点海洋产业区块、重要海岛等为载体,以海关特殊监管区、海港、空港枢纽、围垦造地、基础设施配套等建设为重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按照“一核四片十区多岛”总体开发格局,发挥实效,整体推进。

第二节发展定位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目标,承接国家海洋开发战略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全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和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海洋经济开发开放先行区、民营经济参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以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示范区,提升在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先行示范作用。

长三角南翼和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

以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为突破口,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为重点,积极搭建区域交流平台,着眼于强化温州联动长三角和海西区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把温州培育成为带领长三角南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力量和海西区北翼的主增长极,形成连接长三角和海西区的中心城市。

浙江省海洋经济开发开放先行区。

以扩大对外口岸开放为突破口,以国家重要枢纽港、重点海洋产业区块等为平台,积极争取海关特殊监管区政策,加强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构筑国家重要的海峡经贸合作基地,打造全省海洋经济开发开放先行区。

民营经济参与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抓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上升国家战略的契机,依托国家层面海洋经济发展试点政策的支持,发挥温州民营经济机制灵活和海洋资源丰裕优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先行先试,全面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海岛开发开放、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试点工作,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路子。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示范区。

以温州海洋功能区划和近海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以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突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化、集约化综合开发海洋、海岛资源,强化乐清湾、三江口、近海海域等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滩涂湿地、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等建设,统筹构筑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把温州打造成为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示范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