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3、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讲解《山居秋暝》。
教学步骤一、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二、课文分析详细过程:《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
我说它是'寓静于动'或'动中显静'。
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
你看: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
(《栾家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
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
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照我看来,这就是人们把王维的优秀山水诗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区别开来,认为他的诗'丰缛而不华靡'的原因之一。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
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
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
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雍陶)'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僧无可)'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山居秋暝课案教案5篇
山居秋暝课案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心得体会、申请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读后感、作文大全、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essay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山居秋暝课案教案5篇这份《山居秋暝》课案教案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篇唐代诗人王维的经典作品而设计的。
高中语文必修三山居秋暝学案
《山居秋暝》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诗歌的发展史,特别是近体诗的发展情况及格律。
2、体会每首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3、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了解每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如何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如何明白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鉴赏一读诗调——整体感悟,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二读诗情——窥斑见豹,抓住反映诗人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词句三读诗境——披文入情,分析诗歌的意象(物象+描写词语→景物特点→气氛)四读诗意——(1)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生平、思想、时代和写作背景——(2)身临其境,想象五读诗趣——景物描写的角度﹑炼字炼句﹑情景关系﹑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立意构思等。
【相关主题词】意境主题词:宏阔:苍凉、雄浑、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宁谧、婉转、朦胧……热闹:热烈、繁华、淳朴、喧闹、欢快……清冷:凄清、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情感主题词:悲:忧愁、凄苦、悲凉、悲伤、伤感、惆怅、沉痛、消沉、怨愤、寂寞、孤独、烦闷、思念、惜别、依恋、眷恋……喜:欢乐、喜悦、愉悦、恬淡、闲适、悠闲、豪放、赞美、热爱、仰慕……思想(态度)主题词:积极进取、自信豪迈、建功报国、乐观旷达、忧国忧民、批判、讽刺……消极、消沉、颓废、退隐……1、《山居秋暝》二、整体感知: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山居秋暝》导学案 教师版
阳山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稿(20180223)课题:《山居秋暝》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李志凌审核人:饶志清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尝试赏析诗歌。
二、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学习难点:透过字面,把握作者含蓄隐晦的情感。
三、学习过程:(呈现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巩固拓展——总结评价)四、学习方法:五、时间分配: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展示,点拨:六、学习内容:1、知识链接: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蒲州人。
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15岁起,游学长安,21岁进士及第。
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
安史之乱时,两京沦陷,他被叛军俘获,被迫接受伪职。
两京收复后,以谄贼官论罪。
因曾作《凝碧池诗》思念王室,只受到降官的处分。
后为尚书右丞。
世称王右丞。
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早年奉使出塞,写有边塞诗,如《观猎》、《使至塞上》等,意气慷慨,情思壮大,都是传诵不衰的佳作。
成就最高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或壮丽雄阔,或清幽恬澹。
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作诗能将绘画、音乐之理通于其中,善于运用自然而又准确、精炼、富于特征性的语言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苏轼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书蓝田烟雨图》 ) 他的诗各体擅长,其中以五言律绝成就最高。
著有《王右丞集》 28 卷。
2、自主学习(一)诵读诗歌,给加点字注音:秋暝.___________ 竹喧._________ 归浣.女____________(二)解释以下词句秋暝:竹喧:归浣女:下渔舟:春芳歇:(三)用自己的话把诗歌大意写出来:参考: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晴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凉爽。
第一课时山居秋暝导学案
山居秋暝【学习目标】1.品味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意境,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方法。
2.背诵全诗。
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3.了解王维高洁的情操和追求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1.品味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意境,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方法。
2.背诵全诗。
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学习过程】1.王维,字摩诘,世称________________,唐代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苏轼称赞王维之语。
2.“山居秋暝”中“暝”字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与“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暝”意思相同。
3.颔联、颈联对仗工整,描写绘__________绘____________,绘___________绘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______________(用四个字概括)的特点,寄托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把题目全部点了出来,山、晚、秋即地点、时间、季节,还点出了题目中没有但对全诗意境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雨”。
B.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方面写出了山村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
C.尾联用典抒情,把诗人自己留恋山中的心情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D.王维是盛唐时人,诗意暗喻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6.下列诗句与“空山新雨后”手法意境相同的一项是()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7.填空:首联把地点____、时间____、季节____、环境_____全点了出来。
8.后面明明写了浣女渔舟,怎么说是“空山”?9.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的几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诗中出现“松、泉、竹、莲”意象,都是美好高洁的,有何深意?11.尾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志向?12.写出你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理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第【1】篇〗设计意图《古诗词三首》是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学内容是《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心愿。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范文。
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储备,随着年级的增长,古诗词学习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本节课着眼于通过精读引领教学为学生创设语言构建的学习情境,重点进行抓关键词,借助画面,读写结合,读中想象,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文化自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单元要素,教者制定了本课阅读教学主要策略:1.重视学习内容的一课一得。
初步感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课外古诗,拓展能力。
2.构建系统性的学习梯度,渗透“抓关键词,借助画面,读写结合,读中想象”等学习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感情。
3.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说话、写话,初步掌握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实现“认知——实践——迁移”的整合教学。
学习目标1.运用抓关键词,借助画面想象等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初步体会诗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拓展阅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古诗中的表达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并尝试背诵《山居秋暝》。
学习重点运用抓关键词,借助画面想象等方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初步体会诗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拓展阅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在古诗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巧妙导入1.点明主题,复习古诗师:同学们,“四时景物皆成趣”,不同的景物都能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你们学过哪些写景的诗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21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请齐读课题。
山居秋暝导学案
山居秋暝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诗译文 (2)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3)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4)一、学习目标要理解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及其所蕴含的诗意美,体会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学习王维独特的诗歌风格,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山居秋暝》,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和欣赏打下坚实基础。
二、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_。
2. 诗中描写山间雨后傍晚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 “明月松间照”的下一句是“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山居秋暝》中所描绘的景象?()A. 明月照松间B. 渔舟唱晚归C. 桃花映水红D. 春山多胜事2. 诗中表达作者对山居生活向往之情的句子是()A. 空山不见人B. 随意春芳歇C. 王孙自可留D. 莲动下渔舟三、简答题1. 请简述《山居秋暝》一诗中“空山新雨后”的意境。
2.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赏析题1. 赏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诗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2. 诗人在《山居秋暝》中如何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三、全诗译文《山居秋暝》的译文如下: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里传来喧闹声,知是少女洗衣归来,莲叶轻摇知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花草消失,眼前的秋景足以让我流连久居。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间的美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与和谐。
同时,诗中也寄寓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本真的境界。
四、中心思想《山居秋暝》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第1篇】一、导语设计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
到了唐代,它开始受到人们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山居秋暝》。
二、近体诗简介参书p56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他们的区分源于唐代,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诗体名。
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八句,四韵或五韵。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
简称五律、七律。
亦偶有六律。
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绝句即“绝诗”。
亦称“截句”“断句”。
诗体名。
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固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也有六言绝句。
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
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诵读提示1、诗的首联写的是傍晚时分小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应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2、末联均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
四、教师范读,学生自读五、介绍王维及《山居秋暝》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开元九年(721)进士。
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观摩诘画,画中有诗。
”著有《王右丞集》。
《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是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秀丽景色,表现了诗人乐于隐的生活意趣,清新而极富生气的氛围中,表现出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堪称王维诗的代表作。
山居秋暝导学案
《山居秋暝》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2.了解山水田园诗,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3. 在诵读中抓住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4. 培养学生鉴赏唐诗宋词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了解山水田园诗,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 在诵读中抓住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学前尝试:(一)知识链接1.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开元九年(721) 进士。
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2.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王维的这类诗的题材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成就。
3.关于古体诗与近体诗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五言、七言律诗和绝句。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背景:《山居秋暝》是王维晚年闲居蓝田辋川是写的一首五言律诗,他在终南山下建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二、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2.通过图书馆、网络或者其他渠道,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结合内容理解其思想感情。
3.仔细分析诗歌中选取的意象,联想想象体会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山居秋暝》导学案学生版资料
《山居秋暝》导学案主编人:岳春柳协编团队:高一语文备课组重要作家常识积累:王维1、人生经历: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第一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721)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塞,这个时期写过的一些边塞诗,成就也较高。
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后官至尚书右丞。
晚年闲居蓝田辋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
2、王维与隐居:四十岁开始他过上了长期隐居山林的生活(以前曾在嵩山隐居过),先是在终南山,以后在蓝田辋川,两处的景色都很优美。
他过着“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亦官亦隐的生活,身在朝廷,心存山野。
王维往往以最经济的语言来勾勒自然风景和物象,并将参禅妙悟之所得溶入其中,使人读之如万水回野,千峰合抱,风日无边,应接不暇。
《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寥寥十字,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其中禅意绵长,难怪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可悟处世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
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诗人玉屑》中也说:“此诗造意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
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
”3、王维与山水田园诗:他早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一道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
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实深,似淡实腴。
4、王维与禅: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
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
稍通佛学的人,都会知道有一部《维摩诘所说》,其中通达甚深、般若智能、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
此经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
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与字,可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
随着对佛教的信仰日益发展,他在山水田园诗中也就不自觉地渗入了禅的意味。
5、王维与绘画、音律:他是诗人,还精通音律,善绘画,又兼画师,成为“南派泼墨山水”的宗师。
《山居秋暝》教案(优秀4篇)
《山居秋暝》教案(优秀4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这里是漂亮的小编给大家找到的《山居秋暝》教案【优秀4篇】。
《山居秋暝》篇一教学目的]1.品读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诵读课文。
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3.对王维思想的了解。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思考: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王维)二、走近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开元九年(721) 进士。
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较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三、诵读: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四、初步感知:1.这是一副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诗题中“山居” 、“秋暝”分别是什么意思?“山居”:山中的居所。
“秋暝”:秋天的傍晚。
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
2.抓住意象空山新雨后,时间、地点、天气(背景)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景物:月、松、泉、石(主体)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人物:浣女归、渔舟下(主体)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诗人愿望(抒情)王孙自可留。
3.发挥想象,联想意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晚景图。
请抓住意象特别特征,通过创造性想象,补充形象,再现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尽可能描绘细致、语言优美。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
)(范文)山居秋暝雨说停就停了,村庄被冲洗得清清爽爽。
袅袅娜娜的炊烟似山间某寺院敲响的晚钟,在秋天微凉的空气里缓缓游动。
《山居秋暝》导学案
《山居秋暝》导学案《山居秋暝》导学案两篇《山居秋暝》教师导学案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一、定义: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南北朝的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至唐代两者合流,形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等。
二、示例: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探究与发现:请结合以上诗歌,归纳出山水田园诗的相关规律。
★常描绘的景物: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蚕、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 ★常出现的人物:五柳、伯夷、叔齐、接舆、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冷清荒僻。
《山居秋暝》优秀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意境,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方法。
2、背诵全诗。
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3、了解王维高洁的.情操和追求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点:1、品味王维诗的“诗中有画”的意境,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方法。
2、背诵全诗。
抓住意象,品味意境。
学习难点:了解王维高洁的情操和追求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山居秋暝(导学案)
山居秋暝(导学案)一、【课前导学】1、请给加点字注音竹喧.归浣.女()()山居秋暝.()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艰难苦恨繁霜鬓..()()只是当时已惘.然()2、填空:诗仙是,诗圣是,诗鬼是李贺,那么诗佛是。
是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二:【学习目标】1、学习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寄情山水的感情和追求高洁的人格志向。
三、【导学达标】1、什么叫律诗?律诗的章法是什么?律诗共八句,两句为一联。
根据各个联的位置,一般习惯上称为首联(即诗的前两句),颔联(又叫承接联,即第三、第四句),颈联(又叫转折联,即第五、第六句),尾联(即第七、第八句)。
除了正常的格律以及粘对的要求外,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仗了,颔联可以不对,称为偷春体。
但颈联是一定要对的。
律诗讲究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四项任务,一般分由四联分别来完成。
所以,首联又可以叫起首联,颔联叫承接联,颈联是转折联,尾联合,就是收尾。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
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
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2、学生思考:诗人写了那些山居之景、山居之人?在景物的描写中体现诗人什么样的理想境界?明确:3、学生思考: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明确:4、学生思考: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5、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10分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阑无人声的幽寂。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第【1】篇〗一、导语设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诗《山居秋暝》。
二、介绍近体诗的常识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它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唐代以前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唐代以后才有格律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共有四句话,分两联,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绝”“七绝”。
二、四句要求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律诗共有八句话,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句话有五字或七字,称为“五律”和“七律”。
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非常讲究平仄。
三、赏析王维的《山居秋暝》1.简介王维王维,字摩诘,是唐代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
他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来,由于政局的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首诗就反映了诗人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2.品读诗歌(教师范读,学生齐声朗读)3.分析首联:第一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的“空”在这里不当空空荡荡、一无所有讲,而是由虚空的意思引申为深远和宁静。
“来”,助词,无义。
与“去来江口守空船”的“来”同义。
“新”,清新。
词序应为秋晚空山雨后天气新。
这两句是说,秋天的傍晚,在一个寂静深远的山村里,刚下完雨,天已放晴,空气十分清新。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概括地点明了“山居秋暝”这一诗题,又突出了新雨之后和晚来之时这样的意境,从而为第二、第三联的写景作了映衬。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优美的诗歌作品进行赏析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领悟中华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
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诗歌。
这些诗歌已经流传了千百年。
那么,我们如何穿越时空去理解那些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呢?其实古人已经摸索和总结了很多的诗歌鉴赏理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所提出的重要的诗歌鉴赏理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下面就让我们试着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中国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理论指导之一:以意逆志①“以意逆志”的赏析方法介绍: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注: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这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推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
②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这种鉴赏方法运用到具体的诗歌鉴赏中呢?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下面一首诗歌: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导学案
山居秋暝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山居秋暝》的作者和写作背景;2. 理解《山居秋暝》的主题和表达方式;3. 掌握《山居秋暝》中用到的修辞手法和意象;4. 分析《山居秋暝》的诗意和寓意。
二、课前导学大家好,今天要学习的诗歌是《山居秋暝》。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
《山居秋暝》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至南朝梁初年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咏史抒怀、山水田园为主要写作题材,以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情怀享有盛誉。
三、课堂学习1. 阅读《山居秋暝》请大家默读《山居秋暝》。
2. 分析《山居秋暝》《山居秋暝》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
请大家仔细阅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诗中通过何种手法表达了秋天的景象和氛围?- 诗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从诗中你能读出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四、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课堂学习,我们了解了《山居秋暝》的作者和写作背景,并且分析了诗中的一些重要元素。
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陶渊明独特的艺术魅力。
六、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山居秋暝》的读后感,表达你的思考和感悟。
你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 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秋天景象和诗人的心境的?- 你能从诗中读出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或触动?七、延伸拓展如果你对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感兴趣,可以选择其中一首进行阅读和分析。
你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并写一篇读后感。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中找到乐趣和启迪。
以上是《山居秋暝》的导学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期待你们的精彩作业!。
《山居秋瞑》导学案教师版
《山居秋瞑》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掌握山水田园诗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体验高考题中山水田园诗的涉题类型。
【学习任务】1、通读诗词,并翻译。
2、完成文后习题。
3、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形成小组共同答案,并在自己的学案上改好;【相关理论】一、山水田园诗的概念山水田园诗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合称,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山水诗人)和晋代陶渊明(田园诗人),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二、山水田园诗的相关知识1、题材特点: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2、表现手法:(1)写景:衬托(动静明暗虚实点面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人(2)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3、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4、语言特点:描写见长质朴自然清新洗练5、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附――主要诗人: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范成大【回顾所学导入新知】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其诗似浅而实深,描摹景物精细传神,因此在写景状物诗上,有独特的成就。
他又精通绘画,擅绘人物,丛竹等。
著有《王右丞集》。
苏轼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山居秋暝》即是“诗中有画”的代表作。
【背景和诗题】《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王维仕途受挫隐居辋(wǎng)川之时。
山居秋暝导学案--学生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山居秋暝》导学案(学生版)编制人:赵静静审核人:李如超2、除了隐居,有无更好的方式?隐居是不是逃避?试与屈原比较。
【拓展练习】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不仅点出题目全部内容,还特别提到对全诗意境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雨”。
B、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方面描绘了山村令人神往的美。
C、尾联用典抒情,把诗人留恋山中生活的心情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D、王维是盛唐时人,诗意暗喻了当时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2、下列诗句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意境接近的一项是()练习提升方法总结知识积累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没有运用动静相称手法的一项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子烟(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
(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
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魏万:肃宗上元进士。
是李颀的后辈。
和李白很有交情。
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
御苑:皇家的宫苑。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3.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总结反思山水田园诗: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山居秋暝》导学案
总结与反思:
当堂反馈:
1、默写全诗
2、你积累了哪些写景的名句?请写出两个完整的句子,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①
②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竹林里传来阵阵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她们在嬉戏着、追逐着,银铃般的笑声飞出竹林,打破了夜空的宁静;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蓬移动,水波荡漾,原来是满载而归的渔舟穿过荷丛,顺流而下,荷塘里的月色顿时跳荡起来。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 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竹林里传来阵阵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她们在嬉戏着、追逐着,银铃般的笑声飞出竹林,打破了夜空的宁静;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蓬移动,水波荡漾,原来是满载而归的渔舟穿过荷丛,顺流而下,荷塘里的月色顿时跳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