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病 学 派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二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二(4)通下法通下法,即一般所说的下法,温病中常用此法泄下郁热、通导积滞、通瘀破积,是温病的重要治法之一。
运用伤寒法者,治疗阳明温病,常用大、小调胃承气汤;治疗热结膀胱的蓄血证,用桃仁承气汤。
运用温病法者,除采用伤寒下法者外,又补充和发展了下法的内容。
如对于邪正俱实之证,出现阳明里结并见邪陷心包,补充了牛黄承气汤;兼见肺热咳喘,补充了宣白承气汤;对于邪盛正虚、津液枯竭,肠燥便秘者,补充了增液汤;正虚邪实,病情危笃,补充了新加黄龙汤;对于湿热积滞肠道,补充了枳实导滞丸。
(5)清营法清法是清热凉营、泄热养阴的治法。
运用于邪热入营、神昏谵语、舌质红绛等症,其中舌质红绛是邪入营分的主要依据,对于温病邪热入营,因伤寒学派医家未能掌握温病舌诊在辨证上的重要意义,故还没有认识到这类病变的本质。
他们把神昏谵语统统作为阳明实热论治。
犀角、玄参之类的清热凉营药,早载于《神农本草经》,本书的成书年代比《伤寒论》还早,但遗憾的是仲景未曾使用,以致后世伤寒学派的医家也基本不用这类药物治疗温病,这当然是其中不足。
温病学家认识到了邪入营分病变的本质,采取清热凉营治法,拟制了透营转气的清营汤,以及气营两清的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等。
清热凉营这种治法是伤寒学派所没有的,是温病学派的创造和发展,由于这种治法的运用,提高了中医治疗温病的效果。
(6)凉血法具有清解血分邪热、凉血散血的作用。
用于治疗温病邪入血分、热邪炽盛、耗血动血、出现斑疹吐衄等。
对于热盛耗血动血之证,仲景对其临床表现有细致观察,在《伤寒论》反复提到“阳盛则衄”、“到经不解,必清血”、“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阳明病,下血谵语,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然汗出者愈。
”仲景的这些描述,现在看来,属于热入血分引起的耗血动血、神昏谵语的证候。
中医各学派,名家学说--吴有性+余霖
• 两者皆促使外感热性病脱离《伤寒论》的束缚而自成体系 ,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性
• 温病学派是我国明代末年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一个学术流 派,它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明清之际,瘟疫流行猖獗, 尤以江浙一带为著,且该地区气候溽暑,热病盛行,客观上促 使江浙诸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 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中医学对外感温热病的研究却早在春 秋战国时期即已开始,而温病学说的确立又可追溯到金元之际 。
吴又可之前对“温疫”的认识
•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素问》
• “此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曹植 •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
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 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 则时行之气也。”——王叔和
– 戾气是存在于外界环境的一种物质,并可用药物战而胜之
• “以物制气,一病只须一药之到,而病自已。”
• 途径:自口鼻而入
• 部位:邪伏膜原
–温疫之邪,……舍于伏膂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 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内经·疟论》所谓横连 募原者也。
–温疫之邪,伏于募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 ,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因于 经,营卫所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
– 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 邪热溢于太阳经:腰背项痛,加羌活; – 邪热溢于阳明经:目痛、眶痛、鼻干不眠,加干葛; – 邪热溢于少阳经:寒热胁痛、耳聋、呕而口苦,加柴胡。 – 以上称三阳兼证加法 – 若见里证,则加大黄——三消饮(消内消外消不内不外也)
温病学派历代医家成就及著作名录
温病学派历代医家成就及著作名录导语:温病学派是研究温病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防治⽅法的⼀个学术流派。
汉唐时期对外感温热病的探讨为温病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定的基础;⾦元时期刘完素阐发⽕热理论成为温病学派的先导;明清之际温疫猖獗,南⽅地区热病盛⾏,为研究温病提供了有利条件,吴有性、戴天章、余霖、叶桂、薛雪、吴瑭、王⼠雄等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做出了巨⼤贡献,使温病的证治从《伤寒论》体系中脱离出来,促进了中医的学术发展。
《黄帝内经》对温病的病因、发病类型、症状、传变、治则、善后禁忌及疫病特点等曾有论述。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成温者,先夏⾄⽇者为病温,后夏⾄⽇者为病暑。
”《素问·⽣⽓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皆相染易,⽆问⼤⼩,病状相似。
”《伤寒论》对风温、暍病也有论述。
“太阳病,发热⽽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灼热者,名风温。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热⽽渴,⽩虎加⼈参汤主之。
”《肘后备急⽅》认为温病主要是感受疠⽓所致。
同时该书还收录了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药,如太⼄流⾦⽅、辟温病散等。
“其年岁中有疠⽓,兼挟⿁毒相注,名⽈温病。
”《诸病源候论》论述了温热病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列举热病候 28 论、温病候 34 论、时⽓病候 43论。
书中认为温病、时⽓、疫疠等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感乖戾之⽓⽽⽣病”,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病⽓转相染易,乃⾄灭门,延及外⼈”。
《千⾦要⽅》与《千⾦翼⽅》对风温、春温、温病、温毒与温疟进⾏了阐发,并收载不少防治温病的⽅剂。
其后的《伤寒总病论》《类证活⼈书》对温病的证治亦多有论述。
刘完素根据宋⾦时期外感热病的发病特点与传变规律,提出“六⽓皆能化⽕”理论,总结治疗⽅法,创制防风通圣散、双解散、三⼀承⽓汤等,标志着外感温热病在理法⽅药⽅⾯开始⾃成体系,为温病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汪机在《⽯⼭医案》中提出了新感温病的概念。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
吴门医派的精髓——温病学说温病学说可以说是吴门医派的精髓中的精髓,正因为温病学说的创立,吴门医派一脉传承的灵与魂才得以完美统一。
温病学说明确提出温病不同于伤寒,从理论到治法上都拓出了一条新路,温病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一项巨大贡献,是整个中国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事件,是继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后中医又一大发展创新。
而今,运用温病学理论,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香菊感冒颗粒等中成药,在对抗非典和预防禽流感等方面都起到独到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医传统医学在明清时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温病学的兴起与发展是清代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亮点。
可能正是因此,范行准说:“传染病在各历史时期,一向占重要地位,因它占各病中十之九……。
清代三百年来医家的聪明才智,几乎都尽于此。
所以清代医学上最重视传染病,也是中国医学历史上最突出的一个现象。
”而且,温病学是在江南或其周边区域发展起来,温病学的中心在江南。
温病学说作为吴门医派的精髓,是在吴地中医理论研究者与临床医学专家的思考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温病学派的诞生,促进了中国中医药史的巅峰。
自古以来,旱涝、风蝗、地震、海啸各种灾害往往都会增加疫病暴发或流行的机会,历史上继发于灾荒之后的疫病屡见不鲜,所谓“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据文献记载,汉唐以来,尤其是明清之际,苏州及邻近地区先后发生过数百次的疫病流行。
明代二百七十六年中有六十四次疫病流行,清代二百九十五年中大小疫病流行不下三百多次。
由于干旱、水涝、海啸等灾害摧毁了城镇村落,生活环境恶化,饮水被污染,淹溺、受伤、冻馁及病死的人畜众多,尸体浅埋处理或暴尸荒野道旁,形成污染源,造成了疫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对瘟病的关注和研究,向来是医家们关注的焦点。
相传先秦时的《黄帝内经》,曾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可见华夏先民们已注意到这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疫病。
东汉时河南张仲景亦曾痛感建安以来疫病的流行,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然而未满十年,却死去了三分之二,其中死于伤寒病的就有七十人。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
3、吴鞠通——《温病条辨》
吴鞠通,名瑭,江苏淮阴人。著《温病条 辨》,其内容多取材于叶天士的《临证 指南医案》,参照了《伤寒论》的有关 理论,采用自条自辨、方证对应的形式 论述温病的证治。
《温病条辨》主要学术贡献
(1)创立了辨三焦论治体系 发挥了叶氏辨卫气营血论治体系 (2)创立了温病方证理论与辨方证论治体系 (3)系统论述了9种温病概念与证治 (4)订温病论治265条立治方208首 (5)总结发扬了叶氏的临床经验。 采集叶案100余条,90余方。
证:“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 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 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 日晡益甚,头疼身痛”。 “感之重 者,舌上苔如积粉,满布无隙” 。
2、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
杨栗山,名杨璿(xuan),字玉衡, 自号栗山老人。夏邑(yi)人,今属 河南省。一说四川成都人。
《伤寒温疫条辨》学术贡献
四汁四香汤
湿热证,四五日,口大渴,胸闷欲绝, 干呕不止,脉细数,舌光如镜,胃液受 劫,胆火上冲,宜西瓜汁、金汁、鲜生 地汁、甘蔗汁,磨服郁金、木香、香附、 乌药等味。(《湿热病篇》15条,113页)
变通薛氏四汁四香汤
组成为:生地10克、麦冬10克、沙参10 克、玉竹10克、郁金3克、木香2克、香 附3克、乌药2克。用水煎服。治疗胃痛, 不思食,脘胁痞胀而舌光红无苔者。
吴又可辨治温疫的特点
(1)审特异性病原,力求寻找制 服病原的特异性有效药物 (2)辨察病原的特异性脏腑定位, 着力于制订直达病所的专病专方
关于达原饮方证
方:“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 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 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 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 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 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 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味, 不过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 也” 。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2温病学形成与发展:隋唐、宋金元、明清
因为《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这四本书,大家都知道是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特备是《伤寒论》它是咱们现在能够见到的,第一部讲辨证论治的临床重要经典著作,所以后世把伤寒论成为方书之祖。
张仲景成为医中之圣。
因为伤寒论里边提到了温病,所有后世的医家一本都认为,伤寒法就包括了治温病,伤寒论里边的所有治法,也包括了温病在内,这个也是事实,比如说伤寒论的清法,下法,清法的代表方剂白虎汤,麻杏石甘汤,下法的三个承气汤,也确确实实被后世温病学派所采用,防广泛的应用这是事实,但是伤寒论对外感病初起他用辛温解表,二温病初起时表热证,不能用辛温解表,所以伤寒法不能完全包括温病,虽然它里面一些法,一些方对后世温病学派很有启发,,而且知道今天也被采用,但是并不能说伤寒论就包括了温病,因为伤寒论的地位非常高,他是经典著作,所以一直到公元1200年左右,这一千多年的时间,人们研究温病,始终是在伤寒论那方面,不仅人为温病是伏寒化温,是寒邪造成的,春夏发病,而且认为伤寒论的一些治法,包括了温病的治法,所以伤寒论呢,也限制了温病的发展,应该说温病学说的形成,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继承了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又前进了一大步,有所发展,但是反过来说,伤寒论也限制了温病的发展,所以一直到宋以前,温病学说一直是徘徊不前,没有进展,这个也不能归咎于伤寒论,因为伤寒论现在我们并没有见到他的全貌,人家也许那六卷是温病,但是毕竟是没有,所以后人的研究方法有问题,他思想上就认为伤寒包括温病了,所以就在伤寒那个圈里研究,跳不出这个框框,《伤寒论》所画的框框有一千多年,谁也跳不出去,所以温病学说的发展非常的缓慢。
在伤寒论之后,有几部重要的著作,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隋唐时期有这么几部重要著作。
诸病源候论这是隋代巢元方主持编写的,成书大概是公元610年左右,在这本书里面,他把温病分成三十四侯。
大家看这个书名,诸病源候论,源是病因,候是症候,这本书对各种病的病因和症候,进行了分析,其中对温病,他列出了三十四候,对它的病因和症候进行了分析,就三十四候,而且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说比《内经》《伤寒》,条目清楚一些,但是并没有形成辩证论治的体系,唐代,这个大家都知道《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孙思邈的著作,孙思邈后世把他叫做孙真人,活了110岁,他这部书,备急千金要方,大约是公元652年写成的,这个《千金翼方》要晚一些,是在他的晚年681年,在这两部书里面,他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在伤寒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特别是他提出这两个方剂,葳蕤汤,后世用加减葳蕤汤,葳蕤汤的原方出自《千金方》,还有犀角地黄汤,这两个方剂,葳蕤汤经过加减,犀角地黄汤,过加减治疗温病常用,滋阴解表,清热凉血,后世常用,对后世有很大的启示,但是他这儿方剂不多,现在也不都用,这两个是最有名的,《外台秘要》作者,王焘,他这部书大概成书于公元752年都在唐朝,比孙思邈《千金要方》要晚100年,它里面也有20几个治疗温病的,还有预防的,防止稳定的方剂,总归在这几部著作里面,是在内经和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治疗温病的有效方剂,但是从理论上从辩证论治的体系上并没有大的发展,还是继承了内经和伤寒,所以我们说在这个时代,从战国开始,到隋唐时期,温病学说,在这些个经典著作里面还有后世,这些重要的著作里面有记载,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也没有形成温病学,这么一个完整的学说,所以我们在历史上分期,把这个阶段叫做萌芽时期。
中医流派文化温病派
中医流派文化温病派1什么是中医流派中医流派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是指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学术流派,如温病学派、伤寒学派。
广义是指除了学术派别之外,还包括了某种学术观点和诊疗方法代代相传形成的世医流派;以及一个地区众多的医家长期而形成的极有影响力的地域流派,如吴门医派、孟河医派、山阳医派等。
所以说中医流派应当包括以上三种流派的所有内容。
但三者流派的类别,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地域流派内容最多,可以包涵以上两者。
2温热学派简要发展史温热病的文献记载较早,最早见于《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温病34候,指出其具有“转相染易”的传染病特点。
后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不断发展成温热学说。
一般将温热学派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般认为河间学派奠定了温热学说的基础。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刘完素对“火热论”的认识,提出了以寒凉药治疗热性病。
河间学派之后,明朝吴有性把温热学说延伸而为温疫学说。
不仅研究一般的热性病,还提出了对“戾气”的认识。
清朝时期在《吴医汇讲》最先刊载了叶桂的《温热论》,后随着理论和临床的不断结合,以温病四大家为代表,形成了温热病的理论体系,此时温热学说已成熟。
3吴门医派地域特色的医学流派之一。
苏州历史上有“吴中”“吴下”“吴门”等之称。
苏州名医辈出,学术成就独树一帜,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方医学流派—吴门医派。
学派间的学术交流是促进中医学术发展的动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乾隆年间苏州府医学正科唐大烈辑成的《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刊物,开医学杂志先河。
其中第二卷上,同时刊出叶天士和薛生白的文章,两家学说交相辉映,营造出活跃的学术氛围,体现了温热学派对内部争鸣的重视提倡自我完善的吴门之风。
其中有精擅内科专治主治风、劳、臌、膈;疑难杂症的的顾允若;擅长内、外科,尤以温热病为著的经绶章;门墙桃李百余人的医学教育家、名医李畴人;郑氏29世女科,堪与著名的“江南何氏29代世医”相媲美,成为中外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
经方与温病、北派经方家与南方温病派的区别.doc
经方与温病、北派经方家与南方温病派的区别处方中从不见麻黄桂枝石膏附子等药物,且视之如蛇蝎,不但自己绝不使用,还告诉病人不可使用,怪其做用过大,属于峻药,会有许多副作用。
说这话的温病派中医占大多数,他们从不去深研内经及神农本草经,对伤寒论及金匮是完全不了解所造成的,因为如果很了解而且能正确的使用麻黄桂枝石膏附子等药物,治病必然得心应手,且效果弘大迅速,如果使用温病条辨中叶天士的处方,不但无效且拖延时日,病情变化很快,反而使得后医更棘手使用的药物增多,经方家强调药简力专,而温病派医师常见一付处方中有少则四、五十味药多则八、九十味药,属于乱枪打鸟型,例如治咳嗽药,他们把所有本草纲目中凡对咳嗽有效的药都放在一付药中,殊不知所有中药都必须依据表里寒热来开处方,而不是乱七八糟加在一起,这就是经方家与温病家不一样的地方。
由于内经诊断法与经方家的神髓早已失传,书中流存下来的只有形式,因此我花了许多时间由临床实际经验中体会出,内经诊断法与经方的使用,效果弘大,完全舍弃温病家提出的南方无伤寒的说法,同时也证明了叶天士犯的错误观念。
由于中医学术被南方温病派误导入歧途,导致积重难返,被无知的中国人抱着怀疑的态度任意丢弃,我们如果再不发扬北派经方家学术,终有一日中医会完全没落,有幸的是美国人非常能够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使我有机会来完成传统中医的发扬,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我一定会让世人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绝对有其独到之处,尤其中医理论早就已经定谳,无须再增减,吾人只要加以研究即可。
我个人是恨死了这位人称:天医星的叶天士,由于此人是清朝名医,又利用他的名声自创了温病派,写了温病条辨一书,从此误导了中国人研习中医的领域,许多大陆与台湾的中医师他们的素质非常高,并且才德兼具,但是中医的观念被此人误导,因此妨害到中医药的发展,中国历代都是以经方为主,直到明清之后才出现温病派,我们应该回到过去大家来研究经方,相信集合众人智能之力,必然能让中医弘扬于世界的。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
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
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
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
“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简论温病学派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影响
中医学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医学。
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受到历史上各种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各个历史时期学术文化的创立,也影响到了中医学的发展。
因而在中医学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缤纷灿烂的各种学说和学派。
于明末以后在南方逐渐兴起的温病学派便是众多中医学派中的一朵奇葩。
一、温病学派产生前对温病的研究“温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疠温病”。
在《难经·五十八难》中有“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
《伤寒论》中也提到了“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由于时代所限,这些论述都是模糊的。
其后,晋代的王叔和、葛洪,隋代的巢元方,唐代的孙思邈,宋代的庞安时、朱肱、郭雍等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温病”进行了阐发。
如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收录了许多防治温病、瘟疫、温毒的简便药方,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收录了不少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有效方剂和名医论述温病的内容,朱肱在《南阳活人书》中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既可随时而发,又可伏而后发,季节不同则证型不同、治法有别。
以上这些论述虽然各有发挥,然而由于时代所限都未能脱离伤寒的圈子形成独立的学术体系,但这些论述为温病学派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温病学派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温病学派成熟于明清两代的我国南方地区有着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
首先,明清两代由于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流行性疾病成为了当时医学界面临的新问题。
据有关文献统计,明代276年中大疫流行64次,清代266年中大疫流行74次,如明永乐六年,江西建昌,浙江杭州,福建建宁、绍武等地死者七万八千四百余人,由于传统的伤寒法治这些瘟疫效果并不理想,这使当时的医家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来治疗这些瘟疫,这便为温病学说的产生创造的积极的条件。
另外,温病学派产生于我国南方地区也和我国南方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湖河渚泊,地处卑湿,水资源丰富,一年四季气候分明,较之北方多温,这也造成了江南多温病的自然条件。
温病学讲稿-刘景源-07温病学绪论小结;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特点
07温病学绪论小结;温病的概念;-温病的特点同学们好,我们把温病的总论讲完了,主要是介绍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给大家介绍了十几部代表性的著作,从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来,温病学派的形成是非常艰难的。
咱们是从内经讲起,战国时期,战国是从公元前475年到221年,咱们不要说从475年算,就从秦始皇统一六国,221年算,这是公元前221点,现在是2002年的,已经是2200多年了,那温病学说的形成到现在,实际上也就260多年的历史,大家可以看出来,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到温病学派的形成,经过了两千年的历史,是非常艰难曲折的。
如果讲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有几次重大的突破,从战国时期中医学的第一部专著《黄帝内经》开始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一直到的今天,《内经》也是我们中医理论的渊薮。
但是,《内经》是不是完美无缺?不是,如果是完美无缺,后世就不可能在发展了,所以在内经以后,中医学有几次大的突破,真正能够算得大的突破的,我觉得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是一次重大突破,它成书年代大概是公元150到219年间,在这个过程中,距离《内经》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就是在这几百年,酝酿了一次大的突破,最后由张仲景完成了,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这是中医第一部临床的经典著作,它确立了中医学辩证论治体系,是个了不起的著作,所以它作为经典,点是《内经》之后的又一部经典。
在伤寒论之后,再大的突破,到了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刘河间的火热论,他是寒凉派、主火派。
李东垣的脾胃论,补土派。
张子和的攻邪派。
朱丹溪的养阴派,这么四大派,这个时候为什么酝酿了一次大的突破,伤寒论的时候,为什么有一次大的突破?这两次之间经历了将近一千年的历史,一千年的历程,为什么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才有次突破。
这是个问题。
再之后就是温病学派的形成,这是又一次大的突破,这个学派的突破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实际上最后完成于清朝的中期,我觉得够得上重大的突破的也就这三个阶段。
温病学术流派
代表医家及著作
陆九芝(懋修)—《世补斋医书》
恽铁樵--《药盦医学丛书》
章巨鹰--《温热辨惑》
学术特点
1、坚持用仲景学说研究温病证治
(1)恪守六经辨证,坚决否定温热派理论。 (2)主张用《伤寒论》六经辨证指导温病辨治,认为六经提 纲不独为伤寒设,废六经则百病辨证失传。
温热之病,本来于伤寒之中,而温病之方,并 不在伤寒之外”---陆九芝 近世医家,辄谓伤寒与温热相对,乃误也” -----陆渊雷
梦瑶说:“盖郁未有不为火者也,火未有不由郁
者也。
杨栗山承“阳热怫郁”倡清、透、通、利诸法并
施杨栗山上承吴又可,其所论之疫是由另一种“疵 疠旱潦之杂气而为”,故此“疫疠”之气不同于 “温热秽浊之气”,具有热毒之性,盘踞部位以中 焦为主,传变则散布上、中、下三焦。
学术特点
杨栗山充分吸取刘河间“阳热怫郁”之说, 对温疫病因病机的认识始终贯穿“阳热怫郁” 的观点,由此形成其治疗特点。 1、“阳热是本”,怫郁是标,故首当“热者 寒之”,组方往往并用黄芩、黄连、黄柏、 石膏怫郁
“阳热怫郁”说的提出及其涵义
1、“阳热怫郁”说萌芽于《内经》 “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 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意义:揭示阳热郁闭是温热发生,发展与转归的 重要原因。虽未明确提出“阳热怫郁”的概念,但 “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实际上已蕴含了热盛可导 致阳气怫郁这一涵义。
2、邪热将致“怫郁”,而大剂寒凉又有冰伏凉遏
加重怫郁之弊,故除强调“热者寒之”外,在组 方时常配合轻清透解、攻下逐邪、通利小便等品, 形成清、透、通、利诸法并施的特点。
3、火热可导致怫郁为害,进而甚至可由怫郁而致
风、湿、燥、火、寒等邪内生,而随之加减变化 创立了著名的“温疫十五方”,以升降散诸方、 增损双解散等为代表的这一治法至今仍有较高的 实用价值,特别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 被推崇配合运用。
第一章温病学术流派
薛雪: ⑴对湿热病病因、感邪途径、病机、
正局、变局的阐述 ⑵治疗上需辨湿热权重 ⑶根据部位确定不同治法
王孟英:兼收并蓄集大成
全面弘扬叶氏学术思想,补充吴鞠 通之不足。载方113方。
代表方 甘露消毒丹——湿温(气分) 神犀丹————暑疫(血分) 王氏清暑益气汤
4、诊治方面的创新与完善 (1)诊断方面 舌诊:《温热论》中占80%
斑疹
(2)治疗方面:强调“轻灵” ◆注重调理气化枢机
“治肺以伸其治节”:宣透、清热、 肃降、养阴、涤痰五法 ◆重视开达胸脘,旋运气机
开泄法 叶天士 苦泄法 王孟英“必用辛开”
◆通畅胃与大肠之气机 苦寒(承气辈)
通降胃气 攻泄顽痰(礞石滚痰丸)
◆养阴保液 补阴液:甘寒、咸寒、酸甘
撤热 防止伤阴
徒伤阴液
第一节 瘟疫学派
代表医家:
1、吴又可《瘟疫论》——湿热疫 病因:戾气、异气、杂气 种属特异性 病种特异性 病位特异性
治疗:一病只一药
攻击性祛邪疗法
理论
邪贵乎早逐 邪为本 无特效药
2、 余师愚《疫疹一得》——暑热疫代表
理论:热疫为无形之毒 不可同攻
主方:清心凉膈散 清瘟败毒饮
3、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 理论:“阳热怫郁” 治疗:清、通、利、透
四时伏气说、伏暑说 一、四时伏气说: 雷少逸《时病论》
四时温病 新感 伏邪
二、伏暑说: 宋元时期提出,产生源于临床实际
附:吴又可:“伏邪”
第六节 温病各流派的临床指导意义
第三节 伤寒学派
此派特点:一是坚持用仲景学说研究温病 二是极力抨击“主流派”
代表医家:
陆九芝、恽铁樵、章巨膺
3、认为葛根芩连汤“仲景治温病之 辛凉轻剂”
中医各家学说温病流派
温病学派温病学派是以研究外感温热病为中心课题的一个医学流派。
这一学派在明清时期盛行于我国南方,对研究温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明清之际,江浙一带温疫流行猖厥,促使诸家对温病进行研究,由此逐渐形成一个学派。
该学派虽形成于明清,但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温病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这些内容已涉及到温病的各个方面。
《难经》里亦载有一些论述温病的内容,如《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伤寒论》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晋•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阐发《内经》伏气温病说云:“冬令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本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收录了许多防治温病、温疫、温毒的简便药方,如太乙流金方、辟温病散等,并指出温病主要是感受厉气所致。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列举了热病候28论、温病候34论、时气病候43论、疫疠病候3论,叙述了温热病的致病因素,病机原理,以及症状特点,提出温病、时气、疫疠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
“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
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亦收载了不少治疗和预防温病的有效方剂,及各名医论述温病的内容。
北宋•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里亦着意发明温病,将其分为一般温病及天行温病两类,强调寒温分治,并具体论述了天行温病的病因、发病、证治、预防,指出天行温病与异气有关,既可即时而发,又可伏而后发,季节不同则证型不同、治法有别,但总以清热解毒、重用石膏为主。
温病学派
•《伤寒总病论》:四种温病败坏之候,自 王叔和后,鲜有炯然详辨者,故医家一律 作伤寒,行汗下,天下枉死者过半,信不 虚矣.
形成阶段
• • • • • 明末吴又可:《温疫论》 温疫的病因:“异气” 清初戴天章 :《广瘟疫论》 余师愚(余霖):《疫疹一得》 创制名方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
• 温疫派
成熟阶段
• 叶桂(天士):《温热论》 –-卫气营血辨证 • 薛雪(生白):《湿热病篇》 • 吴瑭(鞠通):《温病条辨》 –-三焦辨证 • 王士雄(孟英 ):《温热经纬》 –-集温病学之大成
• 温热派
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
• 一、学派概念 • 二、学派形成与发展 • 奠基阶段 • 形成阶段 • 成熟阶段
温病学派
• 学派概念
• 代表医家:吴有性、叶天士、薛雪、吴 瑭、王士雄等 • 学术中心:温热病 • 时代:明清 • 地域:,春必温病 伤寒学派:庞安时、朱肱等 河间学派 :热病用河间 丹溪学派 :王履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课件
汇报人:
吴鞠通: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
温病学说:吴鞠通提出的一种中医理论,认为温病是由外感热邪引起的
代表作:《温病条辨》,系统阐述了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
贡献:吴鞠通的温病学说对中医温病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温病学派的鼻 祖”。
薛生白: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学派代表人物 温病学说:强调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 代表作:《温热经纬》 贡献:对温病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温病学派与蒙医 学:温病学派与 蒙医学在疾病分 类、诊断方法和 治疗手段等方面 存在一定差异, 但两者都注重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 并强调个体化治 疗。
叶天士是清代温 病学的代表人物 之一
他的温病学说主 要体现在《温热 论》一书中
他提出了“温邪 上受,首先犯肺” 的观点
他强调辨证论治, 主张“治病必求 其本”
清热解毒:针对温病的热毒症 状,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如 使用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汤 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表散邪:针对温病的表证, 采用解表散邪的方法,如使用 解表药、解表汤等。
扶正祛邪:针对温病的正虚邪 实,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如 使用扶正药、扶正汤等。
清热凉血:针对温病的热毒症 状,采用清热凉血的方法,如 使用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汤 等。
病例3:患者出现发热、咳嗽、胸 闷等症状,诊断为温病,采用清 热解毒、宣肺止咳等治疗方法, 症状得到缓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例2:患者出现高热、头痛、呕 吐等症状,诊断为温病,采用清 热解毒、化湿和中等治疗方法, 症状得到缓解。
病例4:患者出现高热、头痛、呕 吐等症状,诊断为温病,采用清 热解毒、化湿和中等治疗方法, 症状得到缓解。
《温病的学派与学说》课件
温病的针灸治疗
针刺法
通过针刺相关穴位,刺 激经络,调和气血,以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法
利用艾条或艾炷在相关 穴位上进行熏灸,以温
通经络,散寒止痛。
拔罐法
通过拔罐的方式吸附于 相关穴位,以排除体内
湿气、寒气等病邪。
耳穴疗法
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 ,调节脏腑功能,治疗
相关疾病。
温病的推拿治疗
手法按摩
02
温病的主要学派
叶天士学派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 ,其学派在温病学中具有重要
地位。
该学派主张以卫气营血为辨证 纲领,将温病分为卫分、气分 、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并根 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治疗。
叶天士学派强调透邪解毒、养 阴生津的治疗原则,尤其擅长 使用清营、养阴、通下等治法 。
该学派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对现代中医临床 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06
总结与展望
温病学的总结
温病学派别
温病学派别众多,包括经方派、时方派、寒凉派、温补派 等,各派别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独特之处。
温病病因
温病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等,这 些病因对温病的发病和病情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温病症状
温病症状复杂多样,包括发热、口渴、心烦、尿黄等,这 些症状的出现和轻重程度与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密切相关。
预防温病的发生对于保障人们 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 要加强温病预防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温病学作 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正逐渐走向世界。未来需 要加强温病学的国际交流与合 作,推动温病学在全球范围内 的传播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清代“温病四大家”佳话
清代“温病四大家”佳话编者的话:温病是中医对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其中包含“瘟疫”,即西医所说的“传染病”。
温病一词,最早出于《素问》,以后的《伤寒论》、《难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干金要方》等皆有记载。
明代多次爆发大瘟疫。
吴又可通过深入细致的临床体察,明确指出温疫并非伤寒,而创立一套辨证论治的方法,成为辨治外感温热病的新学术流派。
清代中期以后,温病学派日趋壮大。
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王孟英等成为该时期的杰出代表,并称温病四大家。
叶天士最擅治时疫叶桂(1667~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晚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是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叶天士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精通医术,尤其精通儿科。
从12岁叶天士就开始跟随父亲学医,14岁时,他父亲辞世,于是拜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学习医术。
从12岁到18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17位,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因此后人称叶天士“师门深广”。
因为他懂得融会贯通。
所以他的进步突飞猛进,开始以儿科为主,后因师从多人,从而扩展至各科。
叶天士虚心拜师学医一事,至今仍留有一则趣闻:山东有位姓刘的名医擅长针术,叶天士听闻后很想去学,但苦于没人介绍。
一天,那位名医的外甥赵某找到叶天士看病。
叶天士专心诊治,只用了几副药就将其治愈了。
赵某很感激,同意介绍叶天士拜舅舅为师。
当时的叶天士早已远近闻名,于是他改名换姓,虚心谨慎地向刘大夫求教。
一天,有人抬来一个神智昏迷的孕妇。
刘大夫诊脉后觉得拿捏不准,便推辞说不能诊治。
一旁的叶天士仔细观察,推测孕妇是胎儿不能转胞才痛得不省人事,于是取针在孕妇脐下刺了一下,叫人马上抬回家去。
果然,孕妇到家后顺利产下婴儿。
刘大夫很惊奇,追问之下才得知这个徒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叶天士,很是感动,之后便把自己的针灸秘术倾囊传授给了叶天士。
叶天士本来就聪明绝世,再加上求知若渴、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医术突飞猛进,不到30岁就医名远播。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之
指导临床实践
温病学术思想对临床实践 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 医生治疗温病提供了理论 依据和指导。
推动医学进步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 想的出现,激发了医学界 的思考和创新,推动了医 学的进步和发展。
对现代医学的启示和意义
1 2
提供现代医学借鉴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学术思想强调预防为主、辨证 施治等理念,为现代医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 鉴。
发展历程
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有关于温病的记载。东 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对温病的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清时期,温病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温病学派 别和代表人物。
清代湖湘医家代表人物及著作
代表人物
清代湖湘医家代表人物有周扬俊、叶天士、吴鞠通等。这些 医家在温病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 了重要推动作用。
既病防变
在温病发病之后,清代湖湘医家认 为应当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 病进一步发展变化。
瘥后防复
在温病痊愈之后,清代湖湘医家主 张继续调理身体,巩固疗效,防止 疾病复发。
温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控制传染源
清代湖湘医家认为应当及时隔离治疗温病患者,同时对患者的密 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观察,控制传染源的传播。
在温病治疗中,针灸疗法常被用于辅助药物 治疗,如用针灸刺激某些穴位,以调和气血 、舒缓经络,达到辅助退热、缓解症状的作
用。
04
清代湖湘医家温病预防学 术思想
温病预防原则和方法
未病先防
清代湖湘医家强调在温病发病之 前进行预防,主张通过调理生活 起居、饮食运动等措施,提高身
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切断传播途径
清代湖湘医家主张采取一系列措施切断温病的传播途径,如保持个 人卫生、定期消毒等。
第一章温病学术流派
薛雪: ⑴对湿热病病因、感邪途径、病机、
正局、变局的阐述 ⑵治疗上需辨湿热权重 ⑶根据部位确定不同治法
王孟英:兼收并蓄集大成
全面弘扬叶氏学术思想,补充吴鞠 通之不足。载方113方。
代表方 甘露消毒丹——湿温(气分) 神犀丹————暑疫(血分) 王氏清暑益气汤
4、诊治方面的创新与完善 (1)诊断方面 舌诊:《温热论》中占80%
第一节 瘟疫学派
代表医家:
1、吴又可《瘟疫论》——湿热疫 病因:戾气、异气、杂气 种属特异性 病种特异性 病位特异性
治疗:一病只一药
攻击性祛邪疗法
理论
邪贵乎早逐 邪为本 无特效药
2、 余师愚《疫疹一得》——暑热疫代表
理论:热疫为无形之毒 不可同攻
主方:清心凉膈散 清瘟败毒饮
3、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 理论:“阳热怫郁” 治疗:清、通、利、透
伏寒温病说 一、代表医家及著作: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 柳宝诒 《温热逢源》 二、主要内容
阳叶”天士
理论:“伏于少阴,发于少 治疗:黄芩汤为主方
柳宝诒 理论:承袭叶氏之说 治疗:清、滋、透为基础
伏火说 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
伏火
湿火 燥火
本书的特点: 1、详述伏气温热之因、症、脉、治 2、精选历代名医之方 3、衷中参西
对后世的影响:
攻下法的影响 结粪 溏垢——轻下频下 胶闭
第二节 主流学派
(温热学派)
代表医家:
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主要贡献:
1、辩证纲领确立: 卫气营血
三焦辩证
2、病种的划分: 吴鞠通:九种温病
意义:⑴揭示四时温病 ⑵强调各病种之间的联系
3、证治规范: 症状 证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派
历史背景
社会需求:明276年 64次
清266年 74次
•金元时期革新思潮影响
•个人努力
•鼠疫:大约明代永乐、万历年间,《山西通志》:“万历八年(1580),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
“万历十年四月,京师疫。
通州、东安亦疫。
霸州、文安、大成、保定患大头瘟症死者枕籍,苦传染,虽至亲不敢问吊。
”
“万历十四年,是岁大疫,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
•清代诗人师道南《死鼠行》:“东死鼠。
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护,三人行未十多步,忽死两人横截路……。
”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京师内外城堞凡十五万四千有奇,京营兵疫,其精锐,又为太监选去,登陴决羸弱五六万人,内阉数千人,守陴不充。
”
代表医家:
吴有性、戴天章、余霖、
叶桂、薛雪、吴瑭、
王士雄、
•吴有性,字又可,号淡斋,明末清初江苏震泽人。
(江苏吴县)
•生卒年代公元1582~1652
•著作:《温疫论》(1642)
•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
2、杂气致病的传染性、流行性、散发性
小结
吴又可对温病学发展巨大贡献,提出戾气病因说,是对传染病学的贡献;创“邪伏膜原”说病机理论和表里分消的治疗原则,充实了中医学温病学理论和治疗学内容;其邪由口鼻而入的观点,启发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病学传变的基本规律。
•平补足三阴法:
赵,虚不肯复谓之损,纳食不充肌肤,卧眠不能着左,遇节令痰必带血,脉左细,右劲数。
是从肝肾精血之伤,延及气分,倘能节劳安逸,仅堪带病永年,损症5、6年,无攻病之理,脏属阴,议平补足三阴。
人参山药熟地天冬五味女贞
《临证指南医案·吐血》
•用药特点
•辛润通络:桃仁、归尾、归须、新绛、旋复花、苏木、蒲黄、充蔚、柏子仁、青葱等
•络以辛为治:走串发散,宣通气机川楝、香附、陈皮、木香、枳实
•虫蚁搜剔:蜣螂、蛰虫、全蝎、
蜂房、地龙
(六)发挥奇经辨证
1.奇经为病,多与肝肾久损有关,治奇经以调补肝肾为要。
用药选择血肉有情之
品:鹿茸、河车、龟板、鳖甲淡菜。
•“夫经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生气必不相应。
桂附刚愎气质雄烈,精血主藏,脏体属阴,刚则欲劫脂矣。
至于丹溪虎潜法,潜阳坚阴,用知柏苦寒沉着,未通奇经,予以柔
剂阳药,通奇经不滞,且血肉有情之品,栽培身内精血,但王道无近工,多用自有益”。
•冲脉为病:
•冲为血海,治以调畅气血为主,川楝香附、郁金、元胡、乌药、充蔚子;•冲脉隶属阳明:通补阳明,加半夏、厚朴、茯苓、姜汁等。
•任脉为病:
•首选龟板补任脉,“龟体阴走任脉”。
•任脉虚热加黄柏、知母、生地之类。
•督脉为病:
•柔剂阳药治之,“鹿性阳入督脉”,选用鹿茸、鹿角胶、鹿角霜之类。
•带脉为病:
•治宜补肝肾配收涩之品,五味、芡实湖莲肉、金樱子、山药等。
•伤寒
•伤寒之源源于水
•寒邪是水之气
•毛窍而入始足太阳
•阴胜必伤阳
•六经辨证
•辛温甘温苦热以救阳
•温病
•温病之源源于火
•温邪是火之气
•口鼻而入始手太阴
•阳胜必伤阴
•卫气营血辨证
•辛凉甘寒甘咸以救阴
•(二)力创三焦辨证
•意义
•辨病位: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辨病性:上焦表热中焦里热下焦里虚
•辨病程病势:上焦温病初期,病势浅
•中焦温病中期,正气实;
•下焦温病晚期,正气虚。
•(三)确立清热养阴治则
• 1.清表热三法
•桑菊饮—辛凉轻剂—降肺气上逆
•银翘散—辛凉平剂—化气分之秽
•白虎汤—辛凉重剂—清气分之燥
• 2.清里热三法
•清络饮—芳香轻清之品透邪外出
•清营汤—清热凉血养阴透热转气
•清宫汤—清膻中包络之气开窍醒神
3.育阴法:创三甲复脉汤
•下后阴虚而防滑脱着—一甲养而涩之
•阴虚阳不潜者—二甲养而镇之
•阴虚而不能上济于心—三甲养而济之
•其他:增液汤、五汁饮、雪梨浆
大小定风珠
小结
1. 吴鞠通系统提出伤寒温病两大法门提出寒温水火阴阳辨,标志着温病学完全脱
离伤寒自成体系。
2.提出三焦辨证法,与叶桂的卫气营血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完善了温病学的辨证
论治体系。
3.确立了清热养阴的治疗原则,并据叶氏经验,总结出温热病代表方剂。
•王士雄,字孟英,号梦影、梦隐、
半痴山人、海昌野云氏、潜斋、晚号睡乡散人,清代浙江海宁人,三世以医闻名,少年家道贫寒,三十岁以医名著,生平著述甚丰,但多毁于兵火现存著作:《温
热经纬》《霍乱论》
《潜斋简效方》《俞氏古今医案按选》
《四科简效方》《鸡鸣录》《圣剂方选》《随息居饮食谱》《潜斋医话》
•代表著作《温热经纬》,汇集了叶天士、薛生白、余霖诸家之论,选择前贤之善者,附以己见,为温热病医书中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