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八十天环游地球》导学案
环游地球八十天教学设计
环游地球八十天教学设计引言:《环游地球八十天》是法国作家儒尔·凡尔纳于1873年所作的科幻小说,该小说以惊险刺激的情节和对世界各地文化的描写而广受读者喜爱。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环游地球八十天》的故事及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地理知识和阅读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游地球八十天》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相关背景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兴趣,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4.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a. 介绍《环游地球八十天》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b. 分析小说中描述的各个地方的特点和文化。
c. 引导学生思考角色间的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d.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和设计自己的环球旅行计划。
2. 教学方法:a. 小组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指导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各个地方的文化特点以及角色间的冲突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b. 集体阅读:组织学生集体阅读教师指定的章节或段落,并让学生做阅读理解题。
c. 角色扮演:将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分配给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d. 创新设计: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自己的环球旅行计划,包括路线选择、参观景点、体验当地文化等,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设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简单的故事介绍《环游地球八十天》的故事背景,并激发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2. 探索故事: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 《环游地球八十天》的主要故事线索是什么?b. 学生对故事的哪个地方最感兴趣?为什么?c.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3. 集体阅读:选择教师指定的章节或段落进行集体阅读,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回答问题。
4. 角色扮演:将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分配给学生,让他们扮演这些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设计:张秋云毕迪赵承星执教:学习目的1、初步了解地球的运动方式2、掌握地球自转的一系列的相关知识3、进一步培育先生学习天文的兴味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发生的现象教学进程:第一部分学习探求主效果一:地球有几种运动方式,它们区分是什么?主效果二:晨昏线的定义是什么,它是怎样发生和散布的。
主效果三:地球自转发生的现象是什么?探求进程:〔学法指点〕自学要求:先生自学教材15——16页,思索上述三个主效果互学要求:各组有序交流,组长组织、记载,归结总结出本组的学习结果,整理预备展现展学要求:小组下台展现,姿态端正,声响宏亮,思绪明晰,观念合理,理由充沛,组内相互补充第二部分达标检测1、地球绕——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称为自转〔〕A地轴B太阳C月亮 D 北极星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一年B 一月C 一周D 一天3、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限是〔〕A 赤道B 纬线C 经线D 晨昏线4、毛主席«送瘟神»诗云:〝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中的〝地〞指〔〕A 赤道B 北回归线C 南回归线D 北极圈5、以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正确的选项是〔〕读右图,完成6--7题。
6、图中字母M表示的是〔〕A 纬线B 经线C 晨线D 昏线7、图中从昼夜状况判别N处是〔〕A 白半球B 夜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8、暑假,家住上海的小明给去法国巴黎游玩的小刚打,看图回答以下效果。
〔1〕图中哪位是小明,哪位是小刚,请在图上注明。
〔2〕此时,上海和巴黎相差几个小时,他们是同一天的时间吗?〔3〕说一说发生这种差异的缘由是什么?教学反思:七年级天文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设计: 张秋云毕迪王笛执教:学习目的:1、让先生了解地球的另外的运动方式2、掌握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3、培育先生独立思索效果的才干学习重点:地球公转发生的现象教学进程:第一部分学习探求主效果一:地球公转到不同地点的时间、节气、太阳直射点等相关知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3、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地球的概况教学重点:1、了解地球的概况2、理解作者为什么要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要点: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课题,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
在此基础上知道要好好保护地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导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师昨晚做了一个奇妙的梦。
老师梦见同学们制造了一艘奇特的宇宙飞船,邀请老师去参观。
老师坐在宇宙飞船的驾驶舱里,高兴极了,忍不住这里看看,那里摸摸。
忽然,飞船外面变得漆黑一片,只看见到处是闪闪的星星。
坏了,飞船飞到宇宙中来了!可这时老师并不害怕,因为宇宙中的星星太美丽了,也太好客了!都说要请老师去它们家做客。
忽然,老师看见一个晶莹透亮,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圆东西(课件出示地球的图案)。
这是什么东西,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地球)这就是地球,地球就像妈妈一样,人类就生活在她的怀抱里。
2、师:地球妈妈也很好客,于是老师就和她聊了起来。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老师问问地球妈妈吗?(学生自由发问,老师不作回答。
)3、小结:同学们向地球妈妈提了许多问题,但地球妈妈并没有告诉老师答案,她说你们的问题有些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要等我们长大后去探索。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课文写了地球的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喜欢的文段读读。
(学生读了以后请几个说说写了什么。
)三、学文明理师:现在,先让我们来遨游太空,看看地球妈妈的样子吧!(电脑出示地球全貌图。
《八十天环游世界》阅读交流课教案
《八十天环游地球》读书交流指导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汇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对世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2、引导学生共同回顾作品主要内容围绕“主人公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历程”这一话题,启发学生多元思考,展开主题交流。
3、感受《八十天环游地球》文笔的幽默流畅、情节的波澜起伏,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习得表达的技巧。
4、指导学生读整本书阅读,形成最佳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围绕“主人公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历”这一话题,启发学生多元思考,展开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品味小说的精彩细节,感受表达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回顾本书内容1.学生展示搜集的关于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相关资料。
2. 认识了作者,结合目录说一说故事的梗概。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让学生熟悉作者的经历与相关的作品,更深入的去感受其“科学幻想之父”的名称由来。
再次,由学生回顾故事梗概,以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激趣导入故事的开始,为交流“主人公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历程”做好铺垫。
二、归纳问题,分组交流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A、人物赏析B、环球要做的准备工作C、环球交通工具,路线及大致时间D、精彩旅途经历介绍E、发生问题时如何机智面对【设计意图】: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归纳总结出交流的几个主题,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去交流与讨论。
三、交流赏析,思想碰撞(一)、人物赏析作者在文中生动地塑造了几个性格各异的人物,这些人物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述他们的?找出先关内容,读一读,评价评价之后知道如何描写人物。
(二)、要环游地球,福格先生做了哪些准备?(如携带的物品、钱、环球路线等)(三)、了解环球八十天路线及大致时间、交通工具1、预设。
你从哪儿知道的?读书,第三章《每日晨报》所列的时间表。
2、图文结合。
学生看世界地图,找出相应的地区和国家,勾画出路线。
小结:这就是100多年前从英国伦敦出发环游地球要的路线。
高中物理导学案人教版必修二:行星的运动(1课时)
班级:组别:组号: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自主学习任务一、“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认真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古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2.什么是“地心说”?什么是“日心说”’任务二、开普勒行量运动定律(做一做) 用图钉和细绳画椭圆想一想,椭圆上某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与椭圆上另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有什么关系?阅读教材第二段到最后,并阅读《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中第谷:天才观察家,开普勒:真理超出期望:1.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2.开普勒认为行星做什么样的运动?他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哪几个方面描述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具体表述是什么?第一定律:问: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第二定律:如图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时间间隔相等,即t2t1=t4t3,那么面积A=面积B.由此可见,行星在远日点a的速率最小,在近日点b的速率最大.第三定律: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近似计算中,可以认为行星都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若用R代表轨道半径,T代表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合作探究1.播放行星绕椭圆轨道运动的课件,使学生对行星的运动有一个简单的感性认识.2.出示九大行星轨道挂图,使学生对多数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有一个感性认识.问:1.这一定律发现了太阳系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与公转周期之间的定量关系,但是比值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那么你能猜想出它可能跟谁有关吗?2.实际上,多数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所以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能够按圆处理.开普勒三定律适用于圆轨道时,应该怎样表述呢?任务三 经典例题分析例题1、.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
读书心得体会(15篇)
读书心得体会(15篇)读书心得体会1暑假里花了些时间,认真学习了《幼儿教师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是格温。
斯奈德。
科特曼,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幼儿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
她从事幼儿教育事业近30年,当过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大学教师和教育培训者。
本书着重介绍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建立积极有益的家园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
她以讲故事的方式提供了88个幼儿教师与孩子、与家长相处的细节,包括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应对孩子的错误、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如何与家长合作等。
对于幼教工作者而言,可将此书比喻成自己的私人导师。
我非常赞同作者从始至终阐述的观点:尽量给幼儿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时间和自由去探索一个丰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环境。
要知道玩耍对于小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分散精力的坏事,相反,那是他们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要理解并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发展水平。
只要我们明察秋毫,他们就会给我们指明方向。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
”88个成功的教育细节中的每一个都发人深思,第一遍看完这本书后我又细细研读了第二遍。
在重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案例呢?我可以试着做哪些工作?我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我应该怎样灵活地应用这些道理来处理自己特殊的情况呢?反思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虽然已经是有近20年的老教龄了,但也容易生成一些惯性,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幼儿的关注、对家长工作等反思的深入还是不够的,通过学习和自省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形成对教学工作的新动力。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我从书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给我今后的工作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我希望幼教工作者们都来看看这本好书。
读书心得体会2我在酷暑中迎来了暑假。
敢于挑战是一种基本的身体素质。
我要去体会一下父母在单位工作的辛苦和劳累。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小鸟用歌声证明自己,我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一切皆有可能——《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一切皆有可能——《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情节、对比阅读,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感悟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2.以读促写,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3.感知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梳理情节、对比阅读,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感悟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难点:感知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以读促写,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三、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创氛围,设悬念激兴趣一百多年前,有这么一个人,他不喜欢和别人交际,他的大洋房里只有他和他的仆人。
他的午饭和晚饭总是在改良俱乐部里吃,而且时间固定,分秒不差,总在同一个餐厅,用同一张桌子,就连睡觉时间和散步路线都严格遵守自己的习惯。
有一天,他和朋友们打赌,要在八十天内完成环球旅行。
这可能吗?他到底是赌赢还是赌输了呢?现在就让我们开启奇妙的环游之旅,跟着书中的主人公福格一起穿越海洋,畅游林海冰原,体验一路的惊险刺激,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二)览目录知全局,画图表理脉络1.浏览目录,掌握整体内容。
书的目录是我们的小帮手,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目录,猜一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说一说你对哪个故事感兴趣?2.绘制图表,明晰环游路线地球那么大,福格和万事达的旅程是怎么安排的?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每个地方呆了多久?请同学们利用跳读的办法完善他们的环游路线。
(师在地图中标出)师小结:利用“浏览目录”和“绘制图表”的办法,我们梳理了故事要点,掌握了故事的概貌。
(三)品细节学表达,善思辨悟特征1.品读情节,掌握技巧找一找:福格先生一行人在环游途中遇到许多惊心动魄的离奇事件,下面,我们就亲临现场,去感受感受。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在营救艾娥达夫人时,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又是怎么应对的?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完成表格。
聊一聊:这个故事为什么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读者?师小结:作者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将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完整呈现,时刻牵动读者的心。
(整理)高中地理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高考预测本节知识常以天文现象和航天工程为载体,考察地球的普通与特殊性。
重点放在利用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来分析问题。
二、自学自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物质组成、、、、等天体组成。
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的现象,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层次地球其他行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太阳系图(1)八颗行星分类: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2)运动特征:性、性、性。
(3)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有相同之处。
2.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1)外部条件:的宇宙环境,的太阳光照。
(2)自身条件:适宜的、适合生物呼吸的、的存在。
三.考点讲解考点一: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及成因分析(1)外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是就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而言。
在太阳系中,太阳及大小行星的运动特征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具体表现如下:(2)自身条件: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四、堂内练习1.夜空里的点点繁星,大多都是()A.星空 B.恒星 C.行星D.彗星2.下列不属于天体的是()A .人类的家园---地球 B.天空中飘动的云朵C.轮廓模糊的星云D.已发射到宇宙中的人造卫星2001年7月18日、19日黎明,东方天空上演了一幕“众星捧月”的天文奇观——肉眼可见的土星、金星、木星和火星,依次由高到低排列。
由于天文学家对这一奇观作了预测,许多天文爱好者大饱了眼福。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3~5题3. “众星捧月”这一天文奇观中,能体现出______级天体系统。
()A.1B.2C. 3D. 44. 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A.金星和火星B.土星和金星C.木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5. 天文奇观“众星捧月”中的四颗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A.金星和火星B.土星和金星C.木星和土星D.火星和木星6.近日,欧洲天文学家宣布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合生命居住,与地球相比,该行星()①质量与地球相似②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③有卫星环绕④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7. 下列对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运动没有规律可循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五、课后练习1.地球不同于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它的特殊性在于()A.与太阳的距离合适 B.体积大小适中C.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D.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2.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陨星②恒星③正常运行的人造卫星④蟹状星云⑤哈雷彗星⑥狮子座流星雨⑦总星系A.①④⑥⑦B.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D. ②③④⑤3.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地球上大气层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晚上对地面有保温效应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八十天环游地球教学设计
《八十天环游地球》教学设计红旗楼小学温彦红教学目标:1、了解环球八十天路线、所经国家、时间安排、交通工具等,从而让学生对世界各地区特别是环球时所经历的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知道旅游要做的准备工作及发生问题如何机智面对。
2、学习对作品的欣赏。
教学准备:PPT,《八十天环游地球》一书及读完该书。
阅读年级:四年级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解读作者1、今年寒假,老师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好看吗?今天我们来开个班级读书会,聊聊这本书。
2、还记得书的作者是谁吗?我们以前读到过他的哪些作品?是的,我们曾经跟着凡尔纳坐着那艘叫“鹦鹉螺号”的潜水艇一起在无比壮丽的海底游行了两万里,那种奇妙的感觉至今还回味无穷。
那你还看过他写的其他书吗?3、老师就请同学们再来一睹这位“科幻小说之父”的独特风采。
儒勒·凡尔纳(1828年-1905年),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他一生写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游》。
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贡献,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二、交流赏析,思想碰撞(一)全书交流《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有的同学读了不止一遍,老师也一样,每多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有了收获就想跟大家一起交流,互相分享。
谁先来说一说,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八十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一部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小说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绅士福克与朋友打赌两万英镑,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
随后他和仆人路路通克服了路途中的重重艰难险阻,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等地。
在环绕地球一圈并回到伦敦时,却迟到第一时间五分钟。
他自认失败,却又意外地获得胜利——原来他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利用时差正好节约了一天的时间!一路上福克的机智、勇敢和毅力都表现了十足的绅士派头,最后抱得美人归——他在印度救出了一个殉葬的王公妻子(爱乌达夫人)。
区时计算
即墨市市北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编写:刘增芳审核:张、刘日期:2013-9-4 编号:4【课前预习案】——认真读书,尝试自学,相信我能行!【温故知新】地方时定义:因经度而产生的不同时刻比较:偏东的地点地方时____,偏西的的地点地方时____计算:两地经度相差_____,地方时相差_____两地经度相差_____,地方时相差_____【新课导学1】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方法。
一.时区划分的基本方法1.全球划分为___个时区,每个时区经度跨越___2.以0°经线为基准线,向东西跨____,加起来____,这个时区叫____,也叫____3.再以零时区的边界线7.5E、7.5°W向东西跨15°划出东一区,西一区,向东依次是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向西依次是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4.东十二区只剩____,西十二区只剩____,最终两时区合为东西十二区,其中央经线是____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二.关于时区的计算⑴求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中央经线度数=所在时区序号×____例子:东一区的中央经线=1×15°=15°练一练:东3区的中央经线是东8区的中央经线是西四区的中央经线是西八区的中央经线是⑵求所在时区的区号:区号=某地经度÷15°(商取整数,余数>7.5°进一,<7.5°舍去)练一练:计算123°E、83°W、20°W、160°E所属时区。
三.区时的计算1.区时:(1)每个时区都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注明: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上的地方时。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凭直觉认为“天圆地方”。
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1519-1522 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0 世纪,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表面积约为 51 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1、地球仪的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地球自转轴,它是一个假想的轴。
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3、纬度和经度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北纬和南纬各有 90°。
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东经和西经各有 180°。
4、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不是以 0°经线和 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划分,而是以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划分。
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方向自西向东。
《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冒险与勇气:地理知识与环保教育课堂教学方案
《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冒险与勇气:地理知识与环保教育课堂教学方案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轻松地获取全球各地的信息和景观。
然而,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这个广袤而神奇的地球?是否曾有过一种冲动,想要亲身去探索并体验各个地域的不同文化和自然环境?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经典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精彩的冒险之旅。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八十天环游地球》中所呈现出来的冒险与勇气展开讨论,并尝试探索冒险精神对于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会重点关注这段旅行过程中主人公所获得的丰富地理知识以及如何将地理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个务实可行的环保教育课堂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实践能力。
1.3 目的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八十天环游地球》中所揭示出来的冒险与勇气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主人公面临的挑战以及克服困难的过程,深化我们对冒险精神的理解。
同时,本文还旨在强调地理知识在旅行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旅行来学习地理知识的益处。
最后,我们希望提供一个环保教育课堂教学方案,为教师们提供一些策略和建议,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注:文章中《八十天环游地球》指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写的小说《环游世界80天》,引用时请注意作品名称正确。
2. 冒险与勇气的体现:2.1 主人公面临的挑战:在《八十天环游地球》这部小说中,主人公菲利亚斯·福格先生接受了一项极具挑战性和冒险精神的任务,即在短短八十天内环游地球。
他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障碍,其中包括时间紧迫、交通工具限制、自然灾害、个人身体条件等。
2.2 主人公克服困难的过程:为了完成这一任务,福格先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无论是跨越大洋还是穿越荒漠,他都没有放弃。
他通过创新思维和乐观态度应对各种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在遇到火山爆发时,他选择坐飞艇穿过火山烟雾;在遭遇敌对土著部落时,他以外交手段化解冲突。
《八十天环游地球》阅读课教学导案
《八十天环游地球》阅读课教案————————————————————————————————作者:————————————————————————————————日期:《八十天环游地球》教案(导读课)教学目标:1、能从封面、封底、目录、前言中获取相关信息。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愿意读书,想读书。
教学准备:《我的阅读之旅》、《八十天环游地球》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手上手上拿的这本书叫《八十天环游地球》,我们将阅读这本书。
二指导阅读方法。
1 指导看封面。
大家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生答:封面)对了,一本书,我们首先接触的就是封面,那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点名交流。
2 指导了解作者。
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
有同学去了解过作者吗?(课件出示作者简介)结合这个介绍猜猜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
3、指导读“前言”、“导读”、“目录”师: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师:这是一部近十七万字的大部头的书,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同学们肯定等不及。
现在,就有一个初步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就是读“译者前言”或者说“导读”和“目录”(1)(拿书示意)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和目录,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先说都了解了什么?(3)通过读前言和目录,我们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那谁来说说呢?(生说)三、小结方法。
这就告诉我们阅读一本长篇小说前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帮助自己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
下面我们共同走近这本书,跟随福克先生去环游地球,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板书:读)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
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八十天环游地球》教案(推进课)教学目标:1、了解环球八十天路线、所经国家等,从而让学生对世界各地区特别是环球时所经历的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
《八十天环游地球》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八十天环游地球》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与教材的勾连五上八单元要求能够“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一阅读策略,教学中老师将由易到难交给学生“画时间轴”“抓关键词句”“列表格”等梳理信息的方法,有着重点地给学生构建明晰的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1.利用“画时间轴”“列图表”“抓关键”等不同方法梳理故事信息,了解八十天环游地球的路线、时间安排、交通工具、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等,把握小说内容要点。
2.梳理科幻小说的三大特征“故事性”“科学性”“预见性”,激发学生对科幻小学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利用“画时间轴”“列图表”“抓关键”等不同方法梳理故事信息,了解八十天环游地球的路线、时间安排、交通工具、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等,把握小说内容要点。
2.梳理科幻小说的三大特征“故事性”“科学性”“预见性”激发学生对科幻小学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多种梳理方法梳理信息,了解环游地球的路线、时间安排、交通工具、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等,把握小说内容要点。
难点:梳理科幻小说的三大特征“故事性”“科学性”“预见性”,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PPT、前置单、阅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品析人物1.观书名,忆内容(1)老师给大家推荐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好看吗?看了几遍?(2)你能根据课题用一句话概括书籍的主要内容吗?2.读文本,说人物(1)你能根据出示的文字猜猜他是谁吗?(分别出示介绍福格、万事达、警探菲克斯的文本材料)引导学生朗读文字感受任务形象。
(2)师:文字中的福格(万事达、菲克斯)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师评: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他的(),你还看到了他什么?二、梳理信息,把握要点1.画时间轴,梳理环游路线(1)福格、万事达他们环游都去了哪里?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请学生翻开书利用跳读的办法迅速从书中找出“?”处的答案,完善他们的环游路线。
(2)质疑:为什么不是21日到达?书中最先不是说他输了嘛,为什么最后又赢了?师小结:孩子们,你们看通过画时间轴,我们把环游的时间、地点、交通工具都梳理出来了,清晰明了,这个办法真不错。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并能对其进行分类;2.掌握不同星体之间的基本关系;3.学会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
二、教学重点:1. 太空中天体的观察和分类;2. 掌握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对行星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理解;2. 掌握望远镜的使用和基本操作。
四、教学内容:1.行星和恒星的关系行星和恒星都是存在于太空中的宏观天体,其之间存在很多关联。
行星绕着恒星运转,恒星的引力作用影响着行星的运动轨迹。
行星对恒星的影响,可能形成诸如太阳风、宇宙射线、日冕质量抛射等问题,这些都是宇宙学的重要课题。
2.行星分类在太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星,可以按照距离来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质量来进行分类。
按照距离排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按照质量来分类,可以将行星分为岩石和气体两种类型。
3.行星的运动规律行星围绕着恒星运动的轨道呈椭圆形,称之为行星椭圆轨道。
行星还存在自转运动,即行星围着自己的中心轴旋转。
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独立的。
4.使用望远镜观察行星使用望远镜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天体,包括行星的表面特征等。
使用望远镜时需要注意镜头的选取和调整,同时也要注意环境和安全。
五、教学手段1.实物展示:通过展示实际存在的星球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各种行星的特征。
2.教学动画: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跨越式飞跃式认知。
3.互动探究: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和提问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其自主探究。
4.实验演示: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实验演示,如行星运动模拟等。
六、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各种行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课堂探究法:通过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八十天环游地球》教案
《八十天环游地球》教案本教案旨在通过阅读、讨论和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经典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并培养他们的分析思考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本教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导入活动、主体活动、拓展活动和总结反思。
一、导入活动(预计用时15分钟)1. 创设情境:教师用图片、谈话或PPT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八十天环游地球》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并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讨论启发:教师通过提问,鼓励学生回忆并分享与旅行相关的经历,培养学生对旅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主体活动(预计用时40分钟)1. 阅读与理解:a. 学生阅读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的相关章节,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b. 学生针对阅读内容,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2. 团队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以下任务:a. 分析主要人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要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行为动机等,并用适当的方式展示给全班。
b. 探究作者意图:学生根据小说中的细节,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思想。
c. 创作角色剧本: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定的人物,编写一段角色对话剧本,以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
三、拓展活动(预计用时40分钟)1. 阅读拓展:学生继续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八十天环游地球》的影响和历史背景,进一步拓宽视野。
2. 制作旅行手册:学生根据小说中的不同旅行地点,制作一个虚拟的旅行手册,包括地理信息、名胜介绍、旅行路线等内容。
3. 写作探究:学生以旅行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旅行目的地,并陈述理由。
四、总结反思(预计用时15分钟)1. 学生表演: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对创作的角色剧本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给予评价。
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演和写作进行点评,肯定优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反思总结: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学习本次课程的收获和体会,并提出进一步学习的需求和期望。
八十天环游地球课件
度通,同时他也是福克先生旅途中的牌友。在福克先 生一行穿越印度的时候与之结伴同行,参与了解救艾 娥达的行动。
第7页/共24页
时间表
自伦敦至苏伊士途经悉尼山与布林迪西(火车、 船) ………………………………………7天 自苏伊士至孟买(船)…………………13天 自孟买至加尔各答(火车)……………3天 自加尔各答至中国香港(船)…………13天 自香港至日本横滨(船)………………6天 自横滨至旧金山(船)…………………22天 自旧金山至纽约(火车)………………7天 自纽约至伦敦(船、火车)………………9天 总计……………………………………80天
出发地:伦敦
第11页/共24页
福克先生很有正义感,他 痛斥了英国鸦片对中国人 民的毒害,嘲笑了美国的 武斗选举。同时,他对自 己这次旅行充满信心,他 相信只要有决心,什么事 都有可能做到,正是这种 执着,才使得福克先生克 服种种困难,环游地球。 就在这种压力下,福克先 生并没有退缩,以坚定的 意志,克服了种种自然和 人为的障碍。他们在危急 时刻利用了快艇,雪橇, 马车等交通工具,来完成 任务。
路路通介绍
路路通,一个很正派的小伙子, 他那胖乎乎的脑袋看上去叫人喜欢, 一双碧蓝色的眼睛下面,是微微翘起 的嘴唇,他那棕色的头发总是乱蓬蓬 的,很少见他用梳子梳一梳。路路通 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他身强体 壮,力气特别大。他曾做过闯江湖的 歌手、马戏班的演员、体操教练、消 防队班长……
第6页/共24页
儒勒·凡尔纳:1828-1905
作者介绍
这本书的作者是:儒勒·凡尔纳。他是19世 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 祖” 1828年,凡尔纳生于南特,1848年 赴巴黎学习法律,写过短篇小说和剧本。 1863年起,凡尔纳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 小说,并以总名称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 界中奇异的漫游》一举成名。代表作为三 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 里》、《神秘岛》。其他一些主要作品还 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 《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 环游地球》《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 球》、《隐身新娘》、《昂梯菲尔奇遇 记》、《鲁滨逊叔叔》、《马丁·帕兹》、 《旅行基金》、《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 等几十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八年级上册地理导学案全部之欧阳法创编
前言只要给梦想插上翅膀,它总能带你到达至高峰,这对飞翔的翅膀,一个叫拼搏,一个叫坚持。
本册的重点是围绕中国本土疆域的人口、民族、地形、气候、资源和经济的发展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学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讲述中国的整体情况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的全貌,包括疆域、人口在世界所占的比例,运用对比记忆法加强和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第三章和第四章所讲述的是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中国这片辽阔的疆域上,中国人逐渐发展的农业、工业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作为十四中的校本教材系列之地理八年级(上),导学案共分两大部分:预习案和探究案。
预习案是要求学生对于新课学习之前的自我预习,共分四大模块:【读图导学】、【课前预习】、【自主检测】、【我的困惑】。
探究案是对于学习完本节课后学生进行共同探讨研究所用,也是对于学生知识的扩展和能力懂得提升,探究案共分五大模块:【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收获展示】、【总结归纳】、【能力训练】。
以下是各部分模块的详细说明:预习案:【读图导学】:主要针对书中重要的图进行阅读和分析。
【课前预习】:书中的重点内容多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以达到学生阅读书中重点内容的目的。
【自主检测】:学生对于预习效果的自我检测。
【我的困惑】:学生写出在预习中的困惑,等到课堂中讲解以求答案。
探究案:【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互相探讨以达到解决问题、共同进步的目的。
【拓展延伸】:与本节课的联系现今的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
【收获展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怎样的收获。
【总结归纳】:本节重点内容的记录、整理。
【能力训练】:以《资源与评价》为主,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查缺补漏。
本册导学案的内容为八年级(上),共四章、十二节内容、第一章: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多民族的大家庭,重点内容是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人口的分布特点、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第二章: 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河流和湖泊,重点内容是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和我国主要山脉、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不同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黄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
问
题
1.福格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万事达”为什么要来应聘福格先生的仆人?
3.环球旅行时,福格先生带了哪些东西?
4.刚到孟买时,“万事达”发生了什么事情?
5.在印度穿越丛林前行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6.回想一下福格先生的环球路线。
7.你比较喜欢书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8.你喜欢书里的哪些情节?挑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书目:《八十天环游地球》
阅读量:18万国绅士福格与朋友打的一个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随后,他与仆人克服了路途中的艰难险阻,路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印度、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地,最后返回伦敦,他能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吗?
课
程
讲
解
1、作者凡尔纳:科幻小说之父、科学时代的预言家、经典作品
未来的你一定感谢现在阅读的自己
2、故事介绍:英国绅士:福格先生、法国男仆:“万事达”、英国警探:菲克斯、一个打赌产生的壮举
3、1872年的世界
(1)苏伊士运河:历史、地理位置、重要作用
(2)印度的铁路:铁路和地形的关系、印度挂票、印度铁路与英国
(1)美国太平洋铁路:修建过程、各种困难、重要性
主
旨
升
华
凡尔纳不仅以流畅清新的文笔,波澜起伏的情节,吸引了广大的读者。更可贵的是,他那非凡的想象力,浪漫而又符合科学的幻想,使读者如痴如醉,跨过时代的门槛,提前迈进了未来世界。后来,许多科学家都曾谈及,他们是受凡尔纳作品的启迪,才走上了科学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