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 说明文的分析和理解5.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三、教学过程:1. 引导: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说明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如引言、主体、结论等,并给出实例进行分析。

3. 阅读: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指导他们运用阅读方法和技巧,如抓住关键词、理解图表等。

4. 分析:让学生分析所读说明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5. 写作: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题目,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方法和技巧,如选择适当的事例、组织结构等。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来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通过学生提交的说明文作文来评估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说明文文章。

2. 说明文写作题目: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写作题目。

3. 多媒体教具:如投影仪、PPT等,用于展示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说明文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篇说明文,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讨论结果。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说明文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技巧。

七、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说明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互动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实践:1. 说明文写作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解释说明文的定义探讨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分析说明文的特点,如事实性、逻辑性、条理性等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主题和关键信息细读重点段落,理解论据和论证过程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互动和思维碰撞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概念、特点和阅读方法的PPT2. 说明文实例:准备几篇不同主题的说明文供分析使用3. 问题清单:准备一系列针对说明文阅读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3. 实例分析:分析给出的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分享观点的能力。

3. 阅读练习:收集学生的阅读练习作业,评估他们对说明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七、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说明文进行深入研究,制作PPT并在班级分享。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家庭作业1. 阅读指定的一篇说明文,并完成阅读理解练习。

2. 选择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说明文,进行深入阅读,准备课堂分享。

十、课程资源1. 说明文阅读教材和指导书,提供系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

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共五篇]第一篇: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高三复习)说明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教学重点难点1、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文学性。

课型:复习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高中学过的说明文《说数》、《南州六月荔枝丹》、《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自然笔记》二、把握考点首先,我们就了解说明的内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那么如何把握呢?(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1、文章的题目即明确特征2、从文中开头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3、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4、结合文题,抓中心句【真题演练】2015年高考上海卷语段一第6小题6.综览全文,概括理论模型的特点。

(4分)【答案示例】从文中看,理论模型的特点有:一、理论模型不同于其表示的对象,但两者易于混淆;二、理论模型与其表示的对象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特定相似性;三、理论模型需要一套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来构建和解释;四、理论模型是不完美的,主要体现在不完整、不精确两方面。

评分说明:一个特点1分。

第一个特点中的“易于混淆”、第三个特点中的“基于专业知识的约定”,是理论模型区别于地图的特征,须明确写出才可给分。

2009年高考上海卷语段六第26小题26.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

(不超过12字)(2分)【参考答案】桂能入药,又可食用。

(各1分)(二)、理清说明的条理,明确说明的顺序明确了对象,抓住了特征,一篇好的说明文,还要安排好说明顺序,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对象。

在阅读时要抓表示说明顺序标志的关键性的词语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三)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引资料下定义打比方列图表『(2017年考纲)(二)阅读社科类现代文1.理解(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说明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和模拟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重点知识和解题思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了解文章内容,自主总结说明文的特点。

3. 课堂讲解:a) 讲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事实性、客观性、逻辑性等。

b) 教授说明文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猜读等。

c)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如引言、、结尾等,并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说明文。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解题思路,总结答题技巧。

5.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中考说明文阅读模拟题,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6. 总结提升: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技巧。

7.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常见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讲解。

2.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说明文中的概念、定义、特点、作用的解读方法。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说明文例子,引发学生对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说明文文章,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 课堂讲解:a) 讲解常见的说明文写作手法和技巧,如比较、分类、举例、引用等。

b) 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如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等。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进行实际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3. 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4. 说明文实例分析5. 练习与运用三、教学过程1. 回顾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a. 引导学生回忆说明文的定义,强调说明文的目的和功能。

b. 讨论说明文的特点,如事实性、逻辑性、简洁性等。

2. 复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a. 回顾说明文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

b. 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材料等。

3. 学习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方法a. 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中的关键信息,如定义、原因、举例等。

b. 教授如何分析说明文的逻辑关系和论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检查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回顾和复习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题的运用,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解答疑问。

通过教学评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1. 说明文阅读的策略2. 说明文中的概念解释3. 说明文中的举例与证据4. 说明文的结论与意义5. 综合练习与讨论七、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阅读的策略a. 讲解如何快速捕捉说明文的主题和结构。

说明文复习教案

说明文复习教案

说明文复习教案【篇一:说明文复习课教学设计】说明文复习课教学设计王明珍设计思路:说明文是初中语文的三大文体之一,通过本课系统地帮助学生理清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以及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2)能抓中心句、关键词快速把握被说明文的主要特征;(3)能指出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说明方法在其说明事物特征时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难点:1、抓中心句、关键词快速把握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2、辨识几种常用说明方法,体会其在说明事物特征时的作用。

3、能指出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方法:阅读法、问题教学法、点拨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温习一下第三单元,看看能不能有一点新知?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以《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为例来总结一下如何快速把握被说明事物主要特征?如何快速辨识不同的说明方法以及如何分析其作用?二、知识回顾教师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回顾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一事务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等进行解释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主要目的是教给人知识,以知益人。

三、把握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1、快速浏览《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它们各自的主要特征分别是什么?2、思考:有什么快捷方法或者小窍门帮助我们迅速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吗?3、归纳补充学生答案:寻找文段开头、结尾或者中间的中心句或者抓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把握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

4、巩固练习:比一比谁找的快?学生做完后交流作题方法。

出示一则说明文阅读片段: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辨析几种常用说明方法,体会其在说明事物特征时的作用1、常用的说明方法你知道哪些?(板书,其他在学案上写)2、出示几个有代表性的句子,你能准确辨识他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吗?有什么好办法教教老师?3、小结归纳:看标记:举例子——“如、例如、比如、又如” 打比方——“像、是、成为”作比较——“比??、和??相比”列数字——数词做引用——引号4、以上面几个句子为例来体会一下说明方法的作用。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_定稿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__定稿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总课时:三课时复习目标:1 .理解文章所说的主要内容,明确说明的重点,领会文章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的。

2 .领会事理说明文是如何抓住说明的对象及本质进行说明的。

3 .理解说明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领会说明文内容和形式的条理性。

4 .能理解和分析常用的说明方法,包括分类别、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喻等。

5 .体会说明性语言准确、简明等特点,了解平实说明文和科学小品的不同特点。

重、难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等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第一课时2012年2月日教学过程:课前检测:1.字词检查。

2.诗词默写。

《过零丁洋》文天祥学生活动:学生板书展示一、导入(中考形势分析)说明文的阅读,从近年来河北省中考试题看,所选文章以课外为主;内容更关心环境保护、高科技或身边的人文环境。

题型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其中开放性试题已占一席之地,并有扩大的趋势。

所谓“开放”是指解题思路和试题答案的多元化,只要言之成理就行,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

二、基本知识点回顾(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随堂练习一:黄金的延展性和可锻性很高,一个直径为3毫米的黄金球,可压成0.6平方米的金箔。

这种薄得透明的金箔既可治疗皮肤溃疡病。

也可用于治疗皮肤烧伤和烫伤。

黄金的熔点高达1065℃。

消防人员面革上涂上一层极薄的金箔,就能防止面部受到高温的伤,而且不会妨碍视线。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文阅读复习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3.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技巧,提高对说明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难点: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了解不同类型的说明文。

三、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些说明文的标题和配图,引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并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程度。

2.知识讲解(15分钟)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是以描写其中一种现象或者事物的特点、特征、性质为主要目的,通过事物的表象和现象加以分析、解析和说明,使读者对此有一个更为透彻的认识。

-说明文的特点是客观、客观表达主题主要是通过事实的描写,而不是以个人情感和评价为主。

2)说明文的阅读技巧:-了解结构:说明文一般分为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学生要了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抓住要点: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要通过快速阅读找到每个部分的关键句子或关键信息,以便对整篇说明文进行理解和分析。

-善用重点句:说明文通常有一些重点句子,学生要通过重点句子来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概念、原理、方法等内容。

3.教学实践(30分钟)2)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阅读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分析。

3)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

4.概括总结(10分钟)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提出阅读说明文的要点和技巧。

五、课堂作业(15分钟)1)要求学生选择一篇他们感兴趣的说明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写出自己的阅读笔记,包括结构和内容的概括。

2)学生互相交换阅读笔记,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相互补充和改进。

3)下节课学生要准备对自己选择的说明文进行口头报告,并写一篇关于说明文阅读技巧的反思心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阅读技巧有了较大提高。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

中考语文复习教案阅读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明确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

2. 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能够快速捕捉文章的核心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提高学生分析、概括、推理的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概念、定义、论据等。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分类、写作手法等。

2.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如何快速捕捉文章核心信息、理解作者观点、分析论据等。

3. 说明文中的概念、定义、论据等的理解:如何准确理解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4. 说明文的分析、概括、推理: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主要观点,进行逻辑推理等。

5. 说明文的练习与反馈:通过练习题和讨论,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典型的说明文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概念、特点、阅读方法和技巧等,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些说明文,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分析和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4. 讨论: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体会,讨论遇到的问题,共同提高。

5.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和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核心信息的捕捉、作者观点的理解、论据的分析等。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说明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中考复习的语文教材,提供相关的说明文阅读材料。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参考书籍、文章等。

3. 练习题:设计一些针对说明文的阅读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结构。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主题的提炼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说明文的习惯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2. 说明文的常见结构3. 说明文主题的提炼与理解4.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5. 说明文练习题解析三、教学过程1. 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及作用。

2. 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分析常见的说明文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让学生掌握其特点及运用。

3. 说明文主题的提炼与理解:教授如何从文章中提炼主题,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快速捕捉文章重点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5. 说明文练习题解析:分析历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目,教授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等知识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文阅读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阅读技巧。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教程2. 辅助材料:历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真题及答案3. 教学工具:PPT、黑板、投影仪4. 在线资源:相关说明文阅读的学习网站和文章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备齐全2. 座位安排:学生分组坐,方便讨论和互动3. 教学氛围:轻松、愉快,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说明文的概念与特点2. 第3-4周:说明文的常见结构3. 第5-6周:说明文主题的提炼与理解4. 第7-8周:说明文的阅读技巧5. 第9-10周:说明文练习题解析九、课后作业1. 每节课课后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教学案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教学案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教学案(一)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明确考试要求。

2.了解说明文的相关常识。

3.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技巧、方法、要求。

4.进行实例演二、考点分析1.一般说来,说明文的考点包括如下几点:⑴说明内容(说明对象及相关特点)⑵说明顺序⑶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⑷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⑸联系实际的拓展三复习说明文的相关常识1.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2.与记叙文的区别:说明文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三大特点;记叙文以生动的记叙和描写为主。

3.分类:(1)从说明对象角度,可分为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

(2)从语言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4.说明特征:所谓特征,就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

5.说明顺序:说明文为了体现条理性,必须有条理清楚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6.说明方法:说明方法帮助人们把事物特征说清楚。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主要有:(1)下定义:是用科学的语言对被定义的概念的本质特征作周全严密的规定。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加以说明。

(3)作诠释: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4)列数字:是用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

(5)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进行说明。

(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来打比方。

(7)作比较:将同种与不同种事物加以对比与类比,以突出其特征。

7.说明语言:说明文中语言的最基本特征是准确性。

主要是指在说明事物及事理时能准确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便于人们认可和接受。

在准确的前提下,可呈现两种风格:一个是平实,另一为生动。

所谓平实,即语言具有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

8.说明文的基本结构特点:说明文的总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形式:(1)并列式;(2)连贯式;(3)递进式;(4)总分式;四、方法、技巧、要求指导1.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事物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明文复习课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写说明文的基本能力,说明文写作指导。

(形式:列提纲、写作、修改)教学重点:写作教学难点:写作教具:胶片(1张)教学设想:前面教师与学生共同、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并且学生进行了片断练习。

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方面有所进步,为了趁热打铁,提高基本的能力,我准备在此再进行一次大作文指导。

其基本步骤是:(1)讲述片断作文的缺点,引入新课。

(2)出示作文题目,《我们的教室》,并分组讨论"我们的教室"应向读者介绍的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

(3)写作。

(4)交换修改。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次片断作文,导入新课:优点:(1)基本上合符了说明文的要求,不再象过去一样写成记叙文。

(2)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缺点:(1)介绍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缺乏条理性。

(3)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过多地叙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给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绍两件事的感觉。

二、出示题目出示练习题目:《我们的教室》三、让学生尝试着列提纲,其中提纲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1.你想介绍我们教室的哪些方面。

2.在介绍教室的各个部分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按照怎样的顺序。

四、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给学生作写作提示: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要求幻灯显示)1.关键是要说明其整体上的特征。

包括形状上、结构上的特征。

2.建筑物占有空间,其构造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位置。

因此,在介绍整体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有序地展开说明,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特征和语言表达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2. 说明文的结构和常见元素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4. 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5. 实践练习和讨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征、结构和阅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说明文例文,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和分析说明文,促进学生互动和合作。

4. 实践练习法: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说明文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说明文文章,用于讲解和练习。

2. 教学PPT:制作PPT课件,展示相关概念和例文。

3. 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方便进行讨论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讲解说明文的定义,解释其特征和作用。

3.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介绍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如引言、主体和结论,并给出具体例文进行分析。

4. 阅读策略讲解:介绍说明文阅读的策略,如快速浏览、重点阅读和批判性思维。

5. 实践练习:提供一篇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说明文,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阅读练习的情况,包括理解内容、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分享观点和沟通交流等。

七、教学拓展:1. 说明文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写作说明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说明文展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选择的说明文,并分享其阅读体会和理解。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和策略。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结构、特征和表达手法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3. 说明文的表达手法:描述、解释、举例、比较等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5.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批判性思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征、结构和表达手法。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4. 练习法:设计阅读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阅读复习内容的PPT。

2. 说明文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说明文文章,用于案例分析和练习。

3. 阅读练习题:设计一些阅读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征,激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引言、主体和结论,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组织方式。

3. 分析说明文的表达手法:描述、解释、举例、比较等,让学生学会识别和理解这些手法。

4. 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洁性、逻辑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 介绍说明文的阅读策略:快速浏览、重点阅读、批判性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策略进行阅读。

6.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7.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8. 阅读练习:让学生完成阅读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9. 总结和反馈:对学生的阅读练习进行点评和反馈,总结说明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10.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说明文阅读技巧。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一、掌握说明文的一般知识。

二、学会阅读一般的说明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内容:复习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顺序。

一、指明本课的教学内容:复习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顺序。

二、用问答式复习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说明文是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2、常见的说明文有几种类型?本册课文中有哪几个单元哪些课文是说明文?A、事物(形状、构造,发展变化)B、事理第一单元1-5课,第三单元10-14课,第五单元19-21课。

3、阅读说明文一般要抓住几个方面?A、指明说明对象及其特点,B、理清说明的顺序,C、掌握说明的主要方法,D、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三、复习阅读说明对象及其特点、说明顺序的方法。

1、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点。

什么是事物的特点?事物的特点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

2、指出《中国石拱桥》、《核舟记》、《隆冬话竹》、《活板》、《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

A、《中国石拱桥》: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很广、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B、《核舟记》:核舟:体积小、雕刻内容多、技艺巧。

C、《隆冬话竹》:竹子:外形典雅、气质刚劲。

D、《活板》:活板印刷:活。

E、《宇宙里有些什么》:宇宙:物质的、无穷无尽的、运动发展的。

3、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以《活板》、《动物尾巴的功能》、《隆冬话竹》为例说明。

A、题目:《活板》:活。

B、首段:《动物尾巴的功能》:动物的尾巴形状万千,妙用无穷。

C、关键词句:《隆冬话竹》:外形典雅,气质刚劲。

4、怎样指出文段或文章的说明中心(主要内容)?如:《宇宙里有些什么》第12—17段(P169—170)的主要内容。

说明宇宙是无穷无尽的。

方法:说明中心=说明对象(宇宙)+特征(无穷无尽)注意:如果一段说明文将说明对象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说明或列点说明某一对象的特征,概括时不可以偏概全。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4. 说明文阅读策略5. 说明文练习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说明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4. 练习法: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结合经典案例进行分析。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写作经验。

4. 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文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5. 评价: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给予反馈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写作技巧运用情况和理解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六、说明文阅读策略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快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理解和评价说明文内容的能力。

2. 教学内容说明文阅读的步骤与技巧关键词和信息的快速捕捉判断信息真实性和重要性的方法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阅读说明文的步骤和技巧。

实践法:学生运用所学技巧阅读实例,教师指导。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阅读心得和遇到的问题。

4. 教学步骤阅读示范:教师展示如何阅读说明文,强调关键步骤。

学生实践:学生独立阅读指定说明文,尝试捕捉关键词。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讨论如何判断信息价值。

5. 教学评价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说明文的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知识进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尾声3. 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描述、解释、举例、比较、引用4.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条理性5.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选材、组织、表达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 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尾声,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3. 分析说明文的常用表达方式:描述、解释、举例、比较、引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4. 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性、简明性、条理性,引导学生注意这些特点在阅读中的运用。

5. 总结说明文的写作技巧:选材、组织、表达,并进行案例分析。

四、课堂练习:1. 阅读一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

2. 选取一个说明文主题,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编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两篇说明文,分析其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写在作业本上。

3. 结合所学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说明文作品。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2. 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和分析说明文的能力。

4. 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说明文的特征。

2.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章解析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 实施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共同分析、评价说明文。

4. 运用写作指导法,为学生提供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七、教学资源1. 说明文阅读材料:选取不同主题和风格的说明文供学生阅读。

2. 说明文写作模板:提供不同类型的说明文模板,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2. 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与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说明文的阅读策略4.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5. 说明文阅读练习与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说明文阅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阅读策略。

4. 练习法: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说明文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的PPT。

2. 说明文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说明文文章,用于讲解和练习。

3. 说明文阅读练习答案:准备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阅读策略讲解:介绍说明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说明文阅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分析。

5. 练习:提供说明文阅读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阅读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6.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阅读练习评估:评估学生在阅读练习中的表现,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

3.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说明文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说明文阅读复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教学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3. 学生能够提取和概括说明文中的主要信息。

4. 学生能够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说明文的概念,解释说明文的主要特点,如客观性、条理性和准确性等。

2. 说明文的结构:讲解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并举例说明。

3. 说明文的写作手法:介绍说明文的写作手法,如分类、比较、举例等,并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说明文的写作练习,培养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手法。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实例,分析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3. 练习法:学生进行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或引入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教师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写作手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学生进行说明文的阅读练习,提取和概括主要信息,并尝试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

4.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优点和改进之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和参与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说明文主要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

3. 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评价学生的说明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分析说明文中的概念和定义。

2. 学生能够理解说明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数据。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价说明文的内容和结构。

4. 学生能够通过说明文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七、教学内容:1. 说明文中的概念和定义:讲解如何在说明文中清晰地定义概念,并举例说明。

2. 专业术语和数据的使用:介绍如何在说明文中正确使用专业术语和数据,强调其准确性和可信度。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

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明文阅读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复习目标:1、划分说明文层次,分析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概括层意。

2、理清说明的顺序。

3、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

4、分析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体会说明文简洁、准确的语言特点。

二、说明文阅读的相关知识点:(一)说明文的分类:1、依说明对象与目的: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依说明语言、表达方式:平实说明文、生动说明文。

(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说明文阅读指导教学过程:㈠、引入:播放《春江花月夜》曲。

伴着优美的音乐,很高兴又和大家走入语文课堂,今天让我们走进说明文,通过对说明文知识的梳理来领略语文的魅力!㈡、大屏幕出示复习课题㈢、复习说明文阅读的复习重点:1、整体感知全文,掌握文中的主要信息;2、了解文中所运用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本质;3、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说明顺序及作用的思路;4、注意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5、辨析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6、运用文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察说明文的常见题型1、说明对象及特征2、说明顺序的判断3、常见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4、理解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

5、说明文的结构6、综合素质考察一、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它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形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关系、功用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本质和规律,使人获得有关知识。

二、说明文的类型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的是事物说明文1、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解说事理的是事理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2、什么是说明对象?被解说的事理3、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是看文章说明什么事物或什么事理,二是看文章说明这一事物的哪个方面,我们既可从标题入手,也可从材料中归纳。

例如:《苏州园林》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4、说明对象的判断归纳: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一般为所说明的事物。

判定:看题目或文章开头部分抓中心句。

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一般为文章所阐释的事理。

判定:首先看题目,再总观全文,提炼或概括全文内容或中心内容。

5、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事物,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例如《死海不死》主要说明了死海咸度高的特征,死海水中的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海水的23%-25%(这和一般的淡水湖不同)。

再如《苏州园林》,文章主要写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它独具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全文从亭台轩榭的布局,花草树木的映衬,门窗雕刻的图案等方面进行介绍,使读者能了解苏州园林区别于其它各处园林的鲜明特征。

三、说明文的语言:1、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2、说明文语言风格:(1)、生动形象(2)、平实简明典型试题: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答案)如:更、大约、估计、常常、估计、大约、也许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表程度词语:比较、几乎、相当……表估计词语:大约、可能、左右、可算……表时间词语:当时……)试题讲析①、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一句中能否将“几乎”删去?分析:“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

去掉后,意思就太绝对了,不够准确。

②、问:“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分析:不能。

“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有关说明文语言方面题目的方法归纳:①、表态:不能删。

②、定性(什么上的限制)+解词或解释句子。

③、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④、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

理清说明顺序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结果→原因)逻辑顺序:概括→具体主要→次要整体→局部……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程序顺序:先后安排,如“不倒翁的制作过程”、“蚕茧到成虫的过程”等)举例分析: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年)→卢沟桥(1189年)→长虹大桥(1961年)(时间顺序)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一般→个别)3、光辉成就→首先—其次—再其次(结果→原因;主要—次要)4、船头坐三人→东坡—鲁直—佛印(概括→具体)5、介绍三人:东坡(中)→鲁直(左)→佛印(右)(空间顺序)6、右边、往上、眼前、左右两边、左边、外面、屋顶上…… ;往……走去、出了、来到、一进去、出了、路过、从……爬上去,走近、从……(空间顺序)五、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六、说明方法1.举例子。

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2.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3.列数据。

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4.作比较。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5.下定义。

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

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6.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7.画图表。

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出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

有时,被说一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成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人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

8.作诠释。

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是有区别的。

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

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

而“空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空气”的外延要小于“无色透明的气体”的外延,因而它们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无色透明的气体是空气”。

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

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1、常见说明方法(口诀)列(数字)、举(例子)、下(定义) ,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 ,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 。

2、掌握说明方法(语言标志)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列数字: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打比方: 像、仿佛……3、说明方法的作用作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说明了······举例子:具体真实有力地说明了·······分类别:使文章说明地条理十分清楚。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实战演练: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1.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那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作者举秦始皇批阅文书用简片之重和东方朔给汉武帝写的文章用简之多为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印象。

2、例如——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他们是十分警觉的。

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者用松鼠和山鼠的生活习性作比较,形象具体地说明了松鼠是十分警觉的小动物,进而突出了它驯良、乖巧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例如——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者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做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给读者留下生动、形象的印象。

4、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作用分析:这里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作者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说明了“统筹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揭示出统筹方法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确切的了解。

5、万人大礼堂里面宽七十六米,深六十米,中部高三十三米,体积达八万六千立方米。

作用分析:这里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作者用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万人大礼堂的宽度、深度、中部高度及体积,突出其“雄伟”的特征,使读者一目了然。

课内练习请同学们完成老师发下来的练习题。

总结:今天,我们对说明文知识及一些解题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当然知识是无限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探索,我坚信,只要我们牢记“勤学巧练,博览多思”,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最后我想用李白的两句诗与大家共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