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6.短文两篇 (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PT课件(共36页)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PT课件(共36页)全
背景资料
面对大江观白帆
身在和州争思辩
杨柳青青江水边
人在历阳心在京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多用 托物言志的手法。
《陋室铭》题解
文人书斋名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都很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 诸葛亮--茅庐 闻一多--何妨一下楼 朱自清--犹贤博弈斋 梁实秋--雅斋
陋室 德馨
活动三:品读——读懂内容
陋室,真的陋吗?
从哪几个方面来 论述陋室不陋的?
原因:惟吾德馨
活动三:品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
——交往人物之高雅
——生活情趣之高雅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陋室不陋”的?是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环境之高雅
陋室不陋
重点字词
课文研读
作者是如何表现陋室不陋的?
一是自然环境清幽。(景) 二是交往人物不俗。(人) 三是生活情趣高雅。(事)
活动中:赏读——读明情操
作者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诸葛庐
子云亭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 (共4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 (共42张PPT)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 落,行为正直,德声远播的君子。
4、作者为什么把菊称为隐逸者?陶渊明 为何对菊情有独钟?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 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 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 菊花的这种“蕊寒香冷蝶难来” 的高洁不正是陶渊明“穷则独善 其身”的不苟随时俗的人格写照 吗?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 象。
读 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相同的还有“予谓菊,
指 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 2、还要读出抑扬顿挫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
韵味来“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
一扬一抑。
3、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
而:连词,表转折,却。
染:沾染(污秽)。
濯:洗。
涟:水波。
而:连词,表转折,但,却。
妖:过分艳丽。
通:贯通。 直:笔直。
蔓、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观:观赏。
而:连词,表转折,却。
亵:亲近而不庄重。
焉:语气助词。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 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 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 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 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它笔直 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 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 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10、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 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 “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精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实用课件:第16课 短文两篇 (共35张PPT)

精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实用课件:第16课 短文两篇 (共35张PPT)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山不在高,有 仙 则名。
水不在深,有 龙 则灵。
斯是陋室 ,惟吾 德馨 。
对偶、起兴,以山水引出陋室。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两句在
文中起什么作用?
“陋室”二字点题,“德馨”二字
统领全文,是文章的主旨句。

2、从第二段来看,莲是哪一种人的化 身呢?根据第一段对莲的描写,请分别 概括出莲的品质? (1)君子的化身。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 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 中通外直:通达事理;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 行廉仪态端正。

1、在文中划出直接描写莲的句子,并思 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莲的特点进行描 写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1)“淤泥”和“清涟”写出了莲花的
生长环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莲 花的体态 3)“香远益清”写出了莲花的香味 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写出了莲花的气质风度
刘 禹 锡
安 徽 刘 禹 锡 “ 陋 室 ”
陋室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 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用韵的文体, 是古代散文的一种。
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的。
“铭”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
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 ing 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___。
名灵青丁经形亭
预习反馈
类比 :
根据两种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某些特征上相似, 得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 的结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六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六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36张PPT)

,中通外直, 的茎内空外直,不生
不蔓不枝,香 枝蔓,不长枝节;香
远益清,亭亭 净树植立 ,可远观
气远播,更显得清芬 ;笔直地洁净地立在 那里,只可以从远处
而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 玩弄啊。。
认为
予谓菊 ,花之隐逸 者也;牡丹 ,花之富贵 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 。 品德高
尚的人
长枝 亲近而 样子

节 不庄重
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我只喜欢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 过,而不显得妖媚。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它的)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 5、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人。
4、理解性默写 1)、《爱莲说》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 是 : 2)、《爱莲说》中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 是: 3)、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
颐《爱莲说》中的来说 是:
注释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 人盛爱牡丹。
唐朝
叹词 唉
认为注释3:隐士
我认为菊 花,是花 中隐居的 人;牡丹 是花中富贵的( 花);莲花是花 中品德高尚的人 。
yī叹词,唉
噫!菊之爱,
Xiǎn少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 者何人?牡丹 之爱,
应当
宜乎众矣。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 ,陶渊明以后就很少 听到了。对于莲花的 喜爱,像我一样的还 有几个人呢?对于牡 丹的喜爱,人该是很 多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 ppt精美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6.短文两篇 ppt精美公开课课件

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 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 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 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
行高洁的人少。
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 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写法。
菊花具有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同时 又是花中的隐士,具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牡丹雍容华贵历来是富贵的象征,人们 对它的喜爱充分反映了贪慕富贵,追逐名利
的世风。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 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总结
作者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 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 抒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 弃之情。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了解铭文的特点。 2.疏通文意,弄清文中关键词句,
熟读并背诵全文。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准确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2.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
高尚品质。
题目解说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 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 德的一种用韵的文体。 它体制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读来铿锵有力。如:座 右铭、墓志铭等。
你们刚刚读课文时,读得琅琅上口,为 什么会这么上口呢?
• 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
些字的韵母(韵脚)都是_in_g_。
名、灵、(馨 ) 青、
丁、经 、形、 亭
• 再找一找押韵的规律:
一般偶数句末字押韵
自主学习
1.弄清文中关键词句。 2.能准确翻译文中的
重要句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课件(共6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课件(共63张PPT)

更加。
耸立的样子。
竖立。
靠近玩弄。亵, 亲近而不庄重。
译:我只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它经过清水洗涤但(并)不(显得)过分艳丽,(它的柄) 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 芬,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 (它)啊。
以为,认为。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 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知识拓展
仿写《陋室铭》
为师铭 路不怕远,坚持就行;厄不怕近,拼搏就成。桃 李不言,润物无声。春夏送笑颜,秋冬迎新容。讲解 细入微,谈心意诚诚。课堂品文章,谈人生。摒世俗 之影扰,涤纯净之心灵。古有孔夫子,今有陶知行。 欣然曰:无愧今生。
爱莲说
新课导入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眼中,莲是高贵的标志,因此有许 多诗句专门为莲而生。唐代李白赞她“清水出芙蓉,天然 去雕饰。”宋代杨万里叹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 别样红!”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指品德高尚的人。
少。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叹词,表示感慨。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应当。
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富贵的 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 后很少有传闻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 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
4.怎样理解文章中多次出现的“独”字? “独”字,表现出作者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5.除了写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共有几处写到?
还有菊花、牡丹,三处。
陶渊明——菊——隐逸者——鲜有闻 予——莲——君子——同予者何人
世人——牡丹——富贵者——宜乎众
6.为什么说菊是花之隐逸者?陶渊明为何对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6 《短文两篇》(共29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6 《短文两篇》(共29张PPT)

⑤鸿儒:博学的人。鸿, 大。儒,有学问 的人。
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 ⑥白丁:原意是平民,这
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
里指没有学问的
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人。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重点词语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①调素琴:弹琴。调,调弄。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金经: 佛经。
爱莲说 ——周敦颐
作者介绍
周敦颐(1017~1073)宋代著 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 州营道人。他是古代有影响的唯物 主义哲学思想家,宋代理学的创始 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 周敦颐非常博学,而且人品很高, 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 为百姓所爱戴。
《爱莲说》是周敦颐在商康郡任职时写的。此间, 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池上建赏莲亭,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 玉立。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想宦海之沉浮,爱莲花 之高洁,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爱莲说》。
②染: 沾污(污秽)。 ③濯: 洗涤。 ④清涟: 水清而有微波,这里
指清水。 ⑤妖: 美丽而不端庄。 ⑥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⑦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⑧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 庄重。
⑨焉: 助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重点词语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①隐逸: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
[译文]我则惟独喜爱莲 ──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 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 (缠绕的)蔓,(也)没有 (旁逸的)枝;香气远播, 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 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 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 弄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34张PPT)

情操高洁
描写居室环境即日常生活。作者从周围景 色入手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 环境宁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淡笑有鸿 儒,往来无白丁”是写室主人交往之雅。来来 往往的都是饱学之士,没有平头百姓。这些人 可以高谈阔论,纵情畅怀。“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闲下来 在室中可以抚琴弄弦,展卷读经修身养性。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


比喻起兴 水

陋室
德馨
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
4、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陋 景——环境优美
室 不
人——交友高雅
陋 事——兴趣高雅
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 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 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 人的尊敬与景仰。
什么是“铭”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 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 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 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认字识词
一词多义
①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③代词,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 ④ 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动词,到,往。
①表示交往的人。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古今异义
①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 ② 惟吾德馨(古义: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③ 谈笑有鸿儒(古义:渊博;今义:鸿雁,书信) ④ 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乐器;今义:丝和竹) ⑤ 可以调素琴(古义:弹奏;今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6课 短文两篇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6课 短文两篇 (共25张PPT)

课内精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是( A ) A.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不宜偏私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芳草鲜美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太守谓谁 D.不蔓不枝 / 青树翠蔓
课内精读
3.重点句子翻译题。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 ,却不受泥的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 得妖艳。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赏 玩啊。
课内精读
2.文言词语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有仙则名 / 则自为其名
B.可以调素琴
C.何陋之有 /
/ /
以钱覆其口
康肃笑而遣之
D.惟吾德馨
惟手熟尔
课内精读
3.重点句子翻译题。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 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 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 劳神伤身。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洁身自好 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 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
课内精读
《陋室铭》
一、 字词理解、句子翻译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有名。 )。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 神异。 )。斯( 这。 )是陋室,惟 (只,只是。 )吾德馨( 德行美好。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博学的人。 ),往来 无白丁(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使……扰乱。 )耳, 无案牍之劳( 使……劳累。 )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PPT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一句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二字扣题,“德馨” 一词统领全篇。
3.结尾“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何陋之有”与本文开头的“惟吾 德馨”一句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睛 之笔,以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 “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紧扣 题目,以反问作结,铿锵有力,发人向立意的手法,只字不写“陋室” 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 “陋室”不“陋”。把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居室 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以“惟吾德馨”说明“陋室” 不“陋”。从“斯是陋室”归结到“何陋之有”,对“陋室” 的“陋”字做了彻底否定。这种新奇别致的写法,是文章构 思的精妙之处。
靠近玩弄。亵, 亲近而不庄重。
不可亵玩焉。
竖立。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
认为。
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 斗艳。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指品德高尚 的人。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
少。
应当。
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课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从生长环境、外形、气质描写莲花的形 象,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
3.作者为什么在第2段再次写菊、牡丹?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进行正衬和反衬,从中表明自己不 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 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 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反问。表面上感叹爱莲者少, 实际感叹与自己一样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者太少了。
淤泥( yū )
蔓( mà ) 颐( nyí )
濯(zhuó) 亵玩( xiè ) 鲜有闻(xiǎn)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课件(共26张PPT)
(和我)谈笑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和我)交往的人没有粗鄙的人。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览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使身体劳累。
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亭子。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业——思考:
文章开头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写“山、水” “仙、龙”,他们与“陋室”有何关系呢?
预习检测一
德馨 xīn 苔痕 táiFra bibliotek调素琴 tiáo
鸿儒 hóng rú 案牍 dú
预习检测二 朗读课文,展示自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 有多深,有了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 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 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帘子,使室内染 上了青色。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文体知识
“铭”的文体特点
铭,本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 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是刘禹锡 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铭文。语言的特色:押 韵、简约、开阔、优美。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练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和写法。 3.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6.《短文两篇》教学课件(共36张PPT)

16.《短文两篇》教学课件(共36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6.《短文 两篇》 教学课 件(共 36张PPT)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深入探究——莲花的描写
找出描写莲的美好形象的语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 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描写主人交往之人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描写主人日常生活高雅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 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 一个道理。《爱莲说》就是说说爱 好莲花的问题。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6.《短文 两篇》 教学课 件(共 36张PPT)
优秀ppt公开课ppt免费课件下载免费 课件16.《短文 两篇》 教学课 件(共 36张PPT)
新课导入
整 体 感 知 深 入 探 究 课 堂 小 结 拓 展 延 伸 板 书 设 计 布布置置作作业业
整体感知——诵读课文,把握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子|云:何陋|之有?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课件:16 短文两篇 (共36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课件:16 短文两篇 (共36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9/102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9/102021/9/102021/9/109/10/2021 1:21:53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9/102021/9/102021/9/10Sep-2110-Sep-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9/102021/9/102021/9/10Friday, September 10,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02021/9/102021/9/102021/9/109/1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0日星期五2021/9/102021/9/102021/9/1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02021/9/102021/9/109/10/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02021/9/10September 10,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02021/9/102021/9/102021/9/10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6 短文两篇(共34张PPT)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6  短文两篇(共34张PPT)
第四单元
16 短文两篇
考点链接
1. 掌握文中 “名”“乱”“劳”“妖”“蔓”“枝”等文言词 语的意思,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
阅读浅易文言文
目标
2. 理解文章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 学习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欣赏作者高洁 傲岸的道德情操
【考点】分析托物言志手法
托物言志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也
(2)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仙”和“龙”都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 本文托物言志,借“陋室”表明自己的高洁志趣。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 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居室主 人对官场的厌弃。
(3)下列对本文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陋室环境的 清幽雅致。 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C.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却运用了类比、对偶、用典、 反问等几种修辞手法,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 本文是一篇铭文。
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品格的思想感情。
广东中考要求考生懂得辨析托物言志的手法,
并指出运用这种手法传达出的作者的志向。
方法技巧:
1. 了解具体概念。托物言志通常是作者通过对
考点 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链接
2. 明确分析思路。解答这类题,首先应了解常
见事物的含义,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常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一句有怎样 的言外之意? _批__判__封__建__官__场__中__不__学__无__术__、__寻__欢__作__乐__、_生__活__奢__华__的__官__ _僚__作__风__,__表__明__作__者__厌__弃__仕__途__之__心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最后却 又说“何陋之有”。这是前后矛盾,还是另有深意? _这__是__另__有__深__意__。__从__房__屋__建__筑__和__室__内__布__置__来__看__,__客__观___ _条__件__是__简__陋__的__;__但__由__于__居__室__主__人__品__德__高__尚__,__交__往__高___ _雅__,__因__而__不__觉__得__小__屋__简__陋__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段译文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 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 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 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 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 当然就很多了!
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刘禹锡
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 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
2.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3.找出作者描写陋室环境、 交往之人、日常生活的原话? 4.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古贤名室?有何作用? 5.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否从一开始就写陋室?
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 ……而不可亵玩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是
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
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性高洁,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 也不孤高自许。 ——通达事理,行为 方正,不攀附权贵, 美名远扬。 ——志洁行廉,仪态端 庄,令人敬重而不 敢轻侮。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完成课后习题一 、二题目
爱 莲 说
周 敦 颐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 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 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作者和文体
周敦颐,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 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说”是 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既可以是说明事物, 也可以发表议论或叙事,与现代的杂文 相似。
字词学习
蕃 fá n 淤泥 yū 涟 liá n 亵 xiè 濯 鲜有闻 zhuó xiǎn
蕃: 多 濯: 洗涤 鲜: 很少
想一想:
作者身居陋室却不觉 其陋,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 达了一种安贫乐道的高 尚情怀和高洁傲岸的高 尚节操。
安 山 比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贫 水
陋 室 铭
室外景:

, ,
主旨句
。(清雅) 。(文雅)
乐 道
室中人:
高 室中事: , 。(高雅) 洁 傲 诸葛庐 类比 何陋之有 岸 子云亭 引用
刘禹锡,字梦得, 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 家。著有《刘梦得文 集》。生活在安史之乱 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 社会现实,忧国忧民。
安徽和县刘禹锡的陋室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者借莲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是一种 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是托物言志向的写法。 作者借莲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 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了解铭文的特点。 2.疏通文意,弄清文中关键词句, 熟读并背诵全文。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准确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2.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 高尚品质。
题目解说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 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 德的一种用韵的文体。 它体制短小,最短者不 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读来铿锵有力。如:座 右铭、墓志铭等。
4.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 古贤名室?有何作用?
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 , 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 负。
南阳诸葛庐
政 治 上 建 功 立 业
西蜀子云亭
文 学 上 万 古 流 芳
类比
5.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作结,再次表明 “陋室 不陋”,同时又巧妙地回应了文章主旨“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是画龙点睛之笔。
染: 沾染(污染) 亵: 亲近而不庄重 宜: 应当
第一段译文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 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上 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 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 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 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 芬;笔直的洁净的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 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 →
托物言志

陋室

安贫乐道
拓展练习:
模仿例句,选择蜡烛或蜜蜂,用托物言志的
手法造句。
例句:我爱梅花,因为它凌寒飘香,不畏 霜雪,恰如意志坚强、情操高洁的革命者。
我爱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
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
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只有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坚 持不懈的努力
才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你们刚刚读课文时,读得琅琅上口,为 什么会这么上口呢?
• 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 些字的韵母(韵脚)都是___。 ing
名、灵、(馨 ) 青、
丁、经 、形、 亭
• 再找一找押韵的规律:
一般偶数句末字押韵
自主学习
1.弄清文中关键词句。
2.能准确翻译文中的
重要句子。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文章从何入笔?起何作用?
文章先用山水比兴,引出文章的主旨 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找出作者描写陋室环境、交往之人、 日常生活的原句?
• 陋室环境: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交往之人: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日常生活: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