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摘要: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文章就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情感几方面分析。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交流情理交融教与学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两者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两者的共同的相互作用,才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因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根本不可能分割,两者在相互作用中使学生接受教育的影响,从而向教学目标步步逼近。
他们之间任何一方都以另一方为条件,他们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两者相对而言的,各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教师教得好是学生学得好的必要条件,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又是教师教得好的主要依据,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一、情绪感染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教学《苦柚》前,我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抓住了本课教学的重点与关键点,准确把握了教材的情感因素与情感基调,精心设计了两个直接关系课文中心的问题:一是老华侨为什么要买下一整筐苦柚;二是卖柚子的小姑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教学时,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互助”的情境,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共同探究以上两个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和学生亲切交流,且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激情去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二、师生要围绕教学目标做到情理交融情感的运用和情感氛围的营造,都要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学《苦柚》时,我和学生共同表演了买柚子的故事。
当“小姑娘”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我饱含深情地旁白道:“小姑娘说什么也不肯要,把100元钱还给伯父,提起空筐,飞快地消失在人流中。
”当时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小镇。
接着,我不失时机地对“剧中人物”进行“采访”:“小姑娘,你此时的心情怎样?”“那个诚实、善良的小姑娘已经消失在你的视线中了,你能谈谈此时心中的感受吗?”……这样的采访形式,可以让学生与剧中的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从而进一步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1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教师情感的丰富性和外显性,教师的情感是一种“催化剂”。
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把学生领入作品的情境中去,对学生进行情感渲染,拨动其心灵之弦,从而激发学生情感,达到师生共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
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等。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一、营造学习氛围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父爱的录像带。
或放一曲《父亲》歌曲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
车站相别的场景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
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以情收束。
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
二、设置悬念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
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
如教学《社戏》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曹桂恒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曹桂恒《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理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如何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尝试如下:一、善用朗读,诱发情感文学是借助语言来描写的,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美好的情感,给读者赏心悦目的美感。
朗读能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文中最美、最富感情的地方凸现出来,使学生对作品思想心领神会,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
在朗读手段上,最好由教师亲自示范,因为教师范读的模样活灵活现,除了语言刺激,还能给学生神情、动作等的影响。
学生从教师声音的轻重缓急、表情的喜怒哀乐中理解教学内容,入情入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根据作品的内容,声情并茂地范读,让浓郁饱满的情感流入学生的心田。
如高尔基的《海燕》是为无产阶级唱出的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作品文笔粗犷,色彩厚重,情感激越,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师豪情万丈、慷慨激昂的朗读中,学生“看”到的是海燕与风云雷电进行生死搏斗的激战场面,不得不为海燕英勇顽强的崇高品格和坚定乐观的英雄气概而赞叹不已。
虽说高尔基生活的年代离我们远去,但这作品中的伟大力量足以震撼学生年轻的心灵,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这样,教师通过范读,达到“有的放矢,陶冶情操”的目的。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作品的美感、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重视范读,还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因为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能领会作品语言的感情色彩,能进入作品意境之中。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师在教学中可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反复吟诵,以活泼的语调和明快的节奏,力求把生机盎然的景色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读出来。
这样,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进而产生愉悦感,得到情感的熏陶。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训练,因为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才能体味得到文章的精义妙理与作者的神思妙笔。
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文 , 以配乐 朗诵 。 孑 雀东南飞》 可 《L 的教学 , 如配上小 大 臣进见皇帝 时 的神 情 、 气来读 这篇 文章 。 帮 语 为 提琴协 奏曲《 山伯与祝英 台》 那学 生定能从琴声 助他 们读好 , 梁 , 可从 网上下 载朗读 的录音 , 让学生 跟
中感 受焦刘 “ 举手 长劳 劳 , 二情 同依依 ” 的深 情 , 并 着录音读 。 他们手上拿着课 文 , 好似拿着奏 章 , 一个
长和行政 班子成 员带头 去 ; 园巡视 , 校 在你 认为不 教学质量 的重 心放 到有效 的“ 和“ ” 教” 学 上去 , 以此 可能的时间和地点 , 校长及行政班 子成员 已出现在 来统领学校 的教育教学工 作 。 校长和教师在学校 的 学生及教 师的 面前 。 桐 乡七 中, 在 没有什 么很新奇 有效 “ 与“ 上是可 以大有作为 的。 教” 学”
瞧不 上” 句 ,实 在 ” 个词 要读得 稍重 、 一 “ 这 稍慢 些 , 要读 出不屑一顾的语 气 , 要读 出对家乡 的热 爱与 自 红油就 冒出来 了” 这句 中的几 个动 词 , 以让 学生 可 把 “ ” 冒” 挖 “ 分别 替换 为 “ ”溢 ” 夹 “ 进行 读 , 感受 作者
通。
I 小 : I 昭 无论是诗词 、 文 、 说还是剧本 的教 学 , 散 都要
. . 詈
茹*
真正感 悟诸葛 亮 的那 种对蜀汉 忠心耿 耿 的精神难
度不小 。 电视 连续剧 《 国演 义》 三 已经播过 几次 , 学
根据课文 的特点 , 用不 同的朗读方法 。1 有 的课 生大 多也看过 。 采 () 教学 时 , 要求学 生模仿 三 国时 期 可
外 ,我们 还可 以抓住 文本 中 的句段 或是 词进 行美 然 后问学生 :还需 要讲吗 ?学 生齐答 :我们懂 了 , “ ” “ 读 , 同样 也会达到 以声传情 的效果 。 《 这 如 端午 的鸭 不需要讲 了。显然 , 里 的《 ” 这 卖火 柴 的小 女孩》 已经 蛋》 一文 中“ 曾经 沧海难 为水 , 乡咸 鸭蛋 , 他 我实在 融 进 了教师 的 “ ” 正是 在教 师 的催 化 下 , 生才 教 , 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实践方法:
1. 引导学生情感共鸣:选择具有情感内涵的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并让他们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2. 创设情感氛围:通过朗读、音乐、图片等方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
3.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亲身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情感。
4. 情感分享:组织学生进行情感分享,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共鸣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采访、写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情感。
6. 教师的情感引导: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情感素养,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和引导,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以上情感体验的实践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而语文教学正是培养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成为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懂得爱、情、理解和关怀。
在教师教学生《诗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古诗词,体验对大自然的感怀,感受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怀念之情。
在教师教学生文言文时,可以通过故事、寓言和传说,引导学生感受历史、传统和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在教学《现代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教授感人至深的现代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传递出来的博大、深沉的情感,明白文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这些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文学常识,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美和善的欣赏感受,培养了对生命、对自然、对自己、对他人的情感体验。
二、引导学生表达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表达情感。
通过让学生朗读优秀文学作品、教授写作技巧、传授修辞方法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写《读后感》、《散文》、《作文》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发挥,将所学所思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悉心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的外化表达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课外读物》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到共鸣和连接。
在教学《课文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情感传递的意图,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在教学写作时,可以让学生围绕自己的情感体验展开创作,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发泄情感、表达情感、发现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社会情感学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正逐渐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这一热门话题,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社会情感学习,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一、社会情感学习的内涵与价值社会情感学习是一种以提高个体情感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负责任的决策能力。
通过社会情感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从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社会情感学习具有以下价值: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社会情感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情感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能表现出色。
3.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社会情感学习,学生可以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预防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社会情感学习的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草原的美丽,从而引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共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站在课文角色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失去亲人时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心情,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情感认知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分析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改进方向。
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情感教育的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策略;情感认知;情感表达正文一、引言小学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情感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促进情感认知发展: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培养情感认知能力。
2.提升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情感教育,学生可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感表达能力。
3.塑造良好品格: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品格修养,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4.增强学习兴趣: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三、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1.创设教学情境,引发情感共鸣利用角色扮演、情境演绎等方式,将课文内容生动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营造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感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挖掘教材内涵,深化情感体验深入分析教材文本,挖掘其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背后的情感世界。
结合文章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拓宽情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写作、演讲、朗诵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引言情感教育是指通过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掌握学生的情感需求,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和情感态度。
1.1 体验情感的力量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体验对他们的成长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体验到情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1.2 引导学生的正确情感态度情感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体验情感,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习习惯、情感、主题等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情感态度。
1.3 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情绪,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教授情感调节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安抚和情感调节,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2.1 设置情感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情感主题的教学,例如友情、爱国心、感恩等。
通过讲授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2.2 开展情感交流活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情感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分享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2.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
教师应该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真诚、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通过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帮助他们解决情感困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效果评价,应该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能力方面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学生的情感表达、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来评价其对于情感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效果。
浅谈情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情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情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力量。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无法忽视的。
本文将从语文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情感对学生的影响和情感的融入方式等方面进行浅谈。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语言是人类的交流工具,而交流则更多地表现为情感的交流。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是人的内在驱动力,是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泉。
如果没有情感参与,学生很难对语文产生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而在学习过程中,情感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更加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阅读课文时,情感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产生共鸣,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情感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一个人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和情感投入,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
所以,情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情感问题都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和处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如何将情感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图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描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作文的表达方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人际沟通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在小组讨论和课外阅读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分享,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语文作品的魅力。
浅谈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情感、情感激发、艺术熏陶。
学生有了较丰富的情感体验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写出文章来。
关注教学情感,充分调动情感因素,让语文教学走向成功。
教与学的活动是人的活动,因而,都离不开对积极、肯定情感的激发、强化与调控。
语文是一门典型的包含情感因素的学科,情感是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求达到的活泼的重要制约因素,教师只有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来优化语文教学。
我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点滴积累,感悟到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如下作用:1.情感的双向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从来是双向流动的。
在这个流通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暗示怎样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态度来对待教师;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反应加以判断,表现为进一步的态度,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影响,加深着师生间相互的情感交流,师生间形成一种积极肯定的情感沟通,为优化语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堂上,学生需要情感调动,而教师的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情绪具有显著的感染性特点,体现了情感的双向性。
教师通过情绪的感染,能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绪,从而引起学生模仿或重复进行这一类行为和活动。
教师以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这种快乐也会感染学生,使之心情舒畅,快乐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精神焕发,情绪高昂,面带微笑,学生听课也会精神为之一振,产生愉悦激奋感,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和热烈的情绪去听课,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得高兴,学生学得愉快,出现了和谐共振共鸣的教学效果。
反之,教师走进教室时,面无表情,冷若冰霜,无精打采,学生也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甚至昏昏欲睡。
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教师以饱满激情、抑扬顿挫的声音来朗读,带动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中,去体悟作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雄心壮志,学生就会为之充满自信,学得愉快。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是双向性的。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设置的技巧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设置的技巧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设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和体验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实际价值。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情境设置技巧:1. 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教授古文时,可以编写一些与古人生活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文的美妙和深刻。
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日常事物、活动等,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2. 视觉情境教师可以运用图片、实物展示等多种视觉形式,创设视觉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在讲解作文写作时,可以放映一些精美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展开联想和发散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实物,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感受语文知识的真实性和直观性。
3. 情感情境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主动参与。
在讲解诗词时,可以播放一些动人的音乐,让学生听音乐、欣赏诗词,产生共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的跳动中感受和体会语文的魅力。
4. 创新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情境。
在讲解写作技巧时,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讨论、辩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发表观点和交流思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情境设置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教师在情境设置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运用不同的技巧和形式,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枝一叶总关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情感 舞台 , 全 身心 地感 受 鲁 侍 萍 的痛 苦 、 周 朴 园 的虚伪 , 从 而达 到 良好 的教 学效果 。
一
举一动, 一 颦一笑 , 引 导着学 生进 入特定 的学
习情 境 , 激发学 生 的学 习欲望 。
成 为池塘 , 没有情 感 , 没有 爱 , 也 就没有教育 。
比如 , 教 师在讲 述欢 快 、 诙谐 和 幽默 的情景 时, 多用轻 快 的语 言 , 声 音 清 楚 而不 用 重 力 , 可
生 的精 神需要 , 这种 教 学法就会 变 得高度 有效 。
事业 造成 的 巨大损失 的理 解 。这 印证 了苏 霍姆
林斯 基 的那 句 话 : “ 教 师 的语 文 素 养 在 极 大 程
度上 决定 着学 生在课 堂上 脑力 劳动 的效率 。 ”
因此 , 我 们教 师要 善于创 造条 件 , 激 活学 生 的情
习态 度 , 即没有 良好 的情 感态 度 , 要 想学 好语 文 是绝 对 不可能 的。 情感 教育 , 是 指 在 教 学 中 帮助 学 生 在 学 习
内容 时 , 则多用 沉 稳 节 奏 , 语 素较 缓 , 音 强 而有 力, 使 学 生 留下 较 深 的 记 忆 。如 教 师 范读 《 在 马克 思墓 前 的讲话 》 中的第 一段 : “ 3月 1 4 日下
一
感 的结 晶。语 文教师 如果 能在教 学 中创设 动人
的情 境 , 教之生 情 , 授之生趣 , 充 分发 挥 语 文 教
学 的感染 力 , 这 必定 是又 一个层 面 的情 感愉 悦 。
、
声调 体态 , 调 动情 感
一
名优 秀 的语 文 教师 应 是 一 个 表 情 丰 富 、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良好的师生互动沟通方法不仅可以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的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也要注重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和激情。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布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选择等方面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为师生互动沟通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很好,你的答案很有见地”、“你的表现值得肯定”等,来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活跃和积极。
通过积极参与,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师生互动沟通奠定基础。
三、注重语言文字的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文字的交流,尤其在交流的方式上要注意多样化。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讲故事、诵读诗歌等方式来传递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四、注重身体语言的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身体语言的交流,这是师生互动沟通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教师的眼神、姿势、表情等都可以传递出丰富的信息,而学生也会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身体语言的观察和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师生互动沟通的良好进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指通过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意识。
它强调的是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和材料,引导学生去感知、理解、表达和共鸣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情感教育:通过文学作品、课文等材料,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进行思考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能力。
态度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审视人物的积极品质和正确态度,提倡正义、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态度。
价值观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选读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传达的价值观,比如尊重他人、珍惜友情、勇往直前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些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认知和思维品质,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这有助于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口 福 建省 南安 市第一实验 小学 刘莲角 语文 教学 不仅 仅是 一个 传授 知识 、 培养 能力 的简单过程 ,而更应是 滋润学 生心灵的过程 。 要愉悦学生的身心 , 激发 他们 的学 习兴趣 ,引发学生展 开联想和 学生创设 一种 ”想 法抓 住学生 的心 。 ‘ , 境 可 以设计并 运用能激发学 生情 感的导人 语 ,把 学生带人 特定 的教 学情境 。教学 会拨动孩子们 的心 弦 ,学生就会被教 师
己的情感 ,这正是 语文教学所要达 到的 目标 。
结尾令人更加 同情 凡卡 ,更加痛恨 那黑 暗的社会。 教师把这种情感传递 给学生 , 才能使学生受 到情感 熏染和思想 教育。
二 、 导 语 去 感 染 用
一
则感到 比较陌生 。 因此 , 让学生们 了解作
者 的感情 , 进入作者所创造 的意境 , 有一
想象 , 培养学生 的创造思维 , 教师 在语文
教学 中应注意进行情感投人 。
一
受 饥寒 的小珊迪 被 马车轧 断 了两条腿 ,
仿佛 置身 于荷塘 边 , 感受着 荷香 、 色 、 荷 花姿 , 自己的心灵得 以净化 。 使 教师在范 读时投人情感 , 才能使学 生受到感染 , 提
有张有弛 , 恰到好处 , 才能取得 良好 的教 学效 果。 ( 责编 李景和)
重要的作 用。 上课开始 , 小学生往往处于 注意力分散 、 思维松驰的状态 。因此 , 教 师就要用 自己从教材 中获得 的“ ” 情 去给
时, 用电视机播放有关 画面 ; 者全身心 教 地融入作者情感 之中 , 范读 声情并茂 , 就
“ 动于中而形 于外 ” 情 。如教《 凡卡》 一课 ,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
新教育·上旬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阴海南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邵艳小学是学生从家庭步入学校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而在新课改中也提出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中的情感因素,在对学生实现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从而实现学生身心及情感的全面发展。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情感教育就是以学生情感为核心而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原理在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展开教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自然,不会与原有的教学模式互相冲突。
1.情感教育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程相对来讲较为简单,但其内容人文性十足,多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当在学生掌握了知识后,积极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寻找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鼓励与表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情感教育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引起小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产生共鸣,从而帮助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进而更快速深刻地掌握知识,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3.情感教育能大大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情感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情感,小学生年纪小,但这个阶段的小学生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生的这种特性迅速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上的正确引导,同时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收获知识的同时情感也得到丰富。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1.教师自身情感修养的提升。
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尤其是年纪尚小的小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的言行影响,教师应当重视自身的情感修养,以便于在情感教育中能够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果。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自己情感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自己的情感有人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最宝贵、最重要的特征,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比语言更能显示一个国家的特征,所以许多国家将语言教育放在国民教育的首位。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在世界上有四分之一多的人使用它,因此,汉语的学习非常重要,语言文化教育也就成为我们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将它放在国民教育的首位。
语言文化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以及汉字书法教育等。
文学教育并非让教师培养作家,是要求一个受中等教育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文学修养是一个人心灵情感的表现,一个民族的文学著作就是这一民族的灵魂。
一个民族的素质首先体现在文学素质上,文学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
文学又是美育的基础,一个不懂文学的人就不懂得审美,文学又是语言的最高层次,没有文学修养,不能说真正掌握了民族的语言。
一个缺乏文学修养的人是缺乏情商的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情商最高的,鲁迅说的好:“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教师必须首先热爱事业,热爱学生,不爱事业不爱学生也便不能成就事业。
所谓“有情才有灵,才会有创造”。
有信仰、品质才会有德智体美劳。
文学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使学生成为有情有义的人,知恨知爱,善于形象思维的人。
作家是无技巧的,教师教书也应当是无技巧的,教师切忌以角色面目出现,应以自己的本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有情有义,坦诚正直,有才有识。
要靠教师的高尚的人格力量,靠道德、学问、情感。
教学重要以情激发,无情感的教学便是无生命的教学,无兴趣、无启发性的教学,也就谈不上形象教育、审美教育。
教语文的首先应该爱语文,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位好的语文教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语文,才会去爱你的每一节课,才会去钻研每一节课文,课堂才有可能具有足够的空间和情感。
许多沉闷的课堂并非由于课文引起,而是由于教师本身不认真或消极浅薄导致。
刘勰早就感叹一些世俗的糊涂读者“合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以致“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浅薄情况屡屡出现。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中情感熏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高尚品德和道德情操的源泉,也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基础。
语文教育中的情感熏陶,指的是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塑造良好的情感品质。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感受其中的情感内涵。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通过想象、感悟、体验等方式,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情感体验能力。
教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通过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情感,感受情感,提升情感体验的质量。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的表达是学生情感发泄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情感成长的必要环节。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应该学会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和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情感写作、情感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情感表达,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肯定,激发其情感表达的兴趣和热情。
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人文关怀是一种关心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品质,也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
通过语文教育,学生应该学会关心他人、关爱他人,培养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关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品质。
教师还应该注重示范学生的人文关怀行为,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爱他人。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发布时间:2021-02-04T10:56:00.6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作者:王正于[导读] 情感教育的关键在于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用真挚、诚恳的语气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其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然而,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手段也比较传统,所以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语文教师应该要秉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理念,及时转变教学模式,用情景交融和情感教学的方式触动学生的心弦。
王正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化乐镇化乐小学 553035【摘要】情感教育的关键在于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用真挚、诚恳的语气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激发其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然而,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手段也比较传统,所以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语文教师应该要秉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理念,及时转变教学模式,用情景交融和情感教学的方式触动学生的心弦。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036-01引言语文课程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感的主要阵地,承担着极高的情感教育责任。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借助于现代化手段创设情感教育场景,让学生身心受到熏陶,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有道德、有情怀的现代公民。
一、小学语文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心里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认知偏差,认为情感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思想上或者情感上的教育,和课程教学关系不大,语文教学的重心更多的放在字词句的讲解,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上。
这种认知无疑是对情感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轻视,很难在教育中获得更深的领悟或者更大的突破,给语文课程体系的改革套上了枷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摘要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没有交流不可能发生教与学的转化。
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语文教学要加强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发挥主体作用,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交流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没有交流不可能发生教与学的转化。
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因此,语文教学要加强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师生情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普遍怕学语文,他们怕的根本原因在于“应试教育”,使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为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更缺少对语文情感的培养,教学方法陈旧呆板。
而师生情感交流追求的是整体性的投入,师生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信息传递系统,相互学习启发,取长补短,获得更多的信息。
根据学生的好胜心理,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增加交流锻炼的机会,消除胆小怕讲、不敢交流等心理障碍。
语文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是语言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有什么说什么,说错了也不要紧,从而减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让他们不断地体验成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2.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我们倡导的教育思想。
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吸收知识。
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没有主动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而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得以提高。
为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学生的精神压力,消除紧张情绪。
由于是学生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在师生情感交流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师生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以感性知识为基础的,感性知识是与思维能力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要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发展他们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积累感性知识。
在交流中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和语言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使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运用语言知识,丰富他们的语言材料和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师生情感交流的途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积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呢?
1.用语言和动作营造情感交流的气氛。
师生情感交流使用最多的就是语言。
教师鼓励性的话语能激起学生情感交流的勇气和欲望。
有时学生会提出较高质量的问题,甚至把教师也难住,教师应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是教师的骄傲,应给予鼓励,从心理上使学生得以满足。
进而引导学生互相讨论,适时地进行师生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要留意一些较沉默寡言的学生,主动征询他们的想法:“你有什么疑问吗?”当学生想提而不敢提问时,教师要有耐心,要用亲切的语言鼓励他。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动作、表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符合课文内容的特定环境,才能起到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作用,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发掘教材中的情感交流的素材。
教师的教学艺术,在于把教材内容的情感发掘提炼出来。
对于不含感情因素的内容要善于从外部赋予其情感色彩,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达到知情共育的效果。
语言文字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载体,课堂教学中情感交流必须依据对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
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从而领会课文本身蕴含的情意。
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必须通过听、说、读、写来获得,通过反复训练得到巩固,所以必须注重安排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同时,必须与阅读课文结合起来。
学生读了课文,必然会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读了课文后往往忙着分析课文,理解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忽视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感受。
读完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议论,有什么感受说什么感受,学生议论的过程就是加工整理自己的思想体会,并把它确切地表达出来,从而把课文的内容带入了自己的心灵深处,保存到记忆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应给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地说出来。
如果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学生就会从各个角度,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描绘自己的情感世界。
他们对课文内容开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比教师一个人归纳的东西更深刻,更丰富。
这样上课就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同交流的“群言堂”。
语文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途径和方法很多,而且师生情感交流和发展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调控、培养自己的教学情感,以快乐、真挚、丰富的情感贯穿于教学中,建立和睦的人际交往关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