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与对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元培与对联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绍兴人,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7年起,任北大校长十年有半。积极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对新旧思想“兼容并包”。

作为为数不多的几位新思想启蒙者之一,蔡元培不但积极推进新文化的教育和传播,也不排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他曾积极倡导对联教育,主张在大、中、小学开设对课教学,并对此提出过精辟的见解。他说:“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

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这一种功课,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对联“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蔡元培对对联作用的评述,成为当时许多学校开设对联教学的有力支持,对我国现代对联教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陈寅恪以上联“孙行者”征下联为语文考题,有人提出异议,陈寅恪解释说:“对对子有益处,可以考出虚实字,懂得平仄声,还可以看出读书之多寡,语藏之贫富,思想之条理。”确实,对联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汉语能力的。

不仅如此,蔡元培还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创作了大量的精典联语。其所作大多立意平稳,不用僻典,切人贴事,浑然天成。试举数例,奇联共赏之。

1912年1月,由鲁迅、陈子英、孙德卿等发起创办的《越铎日

报》在绍兴出刊。报馆落成之日,蔡元培题写“春风吹开锦绣谷,晚

岁犹存铁石心”的对联相贺,同时加橫批:“铁心绣肠。”上联说愿

报纸像春风吹开锦绣谷一样,文采斐然。锦绣谷,庐山山谷名;南宋

庄季裕:“《庐山記》载:‘锦绣谷三四月间红紫匝地,如被锦绣,

故以为名。’”下联说人即使到了晚年,也要斗志不衰,保存毫不动

搖的铁石心肠。联语寄语报社同仁既要用文人的锦绣心肠为文办报,

又以矢志不渝的铁石意志坚持原则,为民请命。

蔡元培举进士后,供职翰林院,他曾自题一对联自勉,并悬挂于书室,联曰:“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这是一副淡薄名利、泰然处世的居家名联。但可以肯定的是,写作此联,蔡先生并不是故作清高,而是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腐朽,愿意沉醉在读书声中。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曾赠同校语言学教授刘复一联云:“赏音莫泥骊黄马;佐斗宁参内外蛇。”上比用的是九方皋相马的故事,相马只看看长像,听听声音,不必拘泥它的毛色是黄是黑。下比用《左传》“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的典故,并化用了“佐斗者伤”的成语。典雅工切,不落俗套。当年蔡氏办学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为近代新思想启蒙先驱,“五四”后,蒿目时艰,却又遁身出国,此联可为生平写照。

蔡元培对北大毕业生寄予厚望,曾赠联北大毕业生“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并镌刻在赠送毕业生的铜尺上。上联“日新”语出《礼记·大学》“日日新,又日新”,意在勉励毕业生离校后奋斗不息,不断求新。下联“岁寒”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暗示世道纷乱,社会黑暗,更须保持松柏坚贞之节,在艰苦环境中经得起考验,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材。对联语言质朴,含义深刻,

虽是写给学生的,但“各”、“共”两字,使人觉得很亲切,体现了教育家严于律己的高尚品格和平等待人的长者风范。

蔡元培曾为浙江吴兴碧浪湖畔的陈其美墓题联:“佚事足征,可补游侠货殖两传;前贤不让,洵是鲁连子房一流。”陈其美,辛亥革命志士,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事业,后在讨袁战争中被袁世凯暗杀。上联赞其轻生重义。“游侠货殖两传”是《史记》中的两篇。陈其美参加同盟会后,曾联络党人和商团义士,参与武装起义,其轻生重义,类古之游侠。陈其美早年从事典当业和丝绸业,类古之商人。下联把陈氏比作古时“义不帝秦”的义士鲁仲连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张良,颂其谋略之才。联语高度概括了陈其美的一生,言简意明,用典自如,妥帖自然。

北大学生郭钦光在“五四”运动中为反动政府杀害,在追悼会上,蔡元培撰送的挽联十分显眼:“逝者蔡中郎,谁传郭有道;何哉汉高祖,不杀曹无伤。”上联说的是,当时蔡元培因不满时局辞去了北大校长职务,郭饮光为国捐躯,有谁会把他们写入史书呢?引用了东汉时蔡邕为郭泰撰写碑文的故事。下联是对当时政府的诘问:曹汝霖等卖国求荣为何逍遥法外呢?诗中的汉高祖是指当时的总统。史载汉高祖当年赴鸿门宴后,回去立即杀了泄密的曹无伤。该联用典恰当,情文并茂,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哀悼和对腐败政府的极大愤慨。

杨开慧的父亲、著名教育家杨昌济生前曾在北大教伦理学,与蔡元培私交甚笃,1920年杨逝世,蔡挽以联云:“言有物,行有伦,论人格可称君子;学不厌,诲不倦,惜本校失此良师。”此联从大处着墨,知人论世,言简意赅,无一浮词。“君子”、“良师”之语,从朋友和领导者蔡氏的口中说来,很切身份,又很有说服力。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撰长联以挽,联云:“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蔡氏为老同盟会员,与中山先生志同道合,革命尚未成功,而孙却逝世了。蔡无限悲痛,有多少话要讲,遂写此联,一以挽逝者,二以策后人。上联用“自由神”三字谥先生,是崇拜,也是评价;下联以一二件未竟功勖来者,朴实无华,通俗流畅,少许胜多许。颜之推曾引沈约的话说:“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蔡氏此联,庶乎近之。

陶冷月是现代画坛一位有争议的画家,他的画“基于国画而以欧法补充之”,因此,其画是欧画还是国画,时人争论不休。1926年蔡称他的画为“新中国画”,并书赠“尽美尽善武韶异,此心此理东西同”的对联,争论马上有了定论。此联是说,同是中国的《武》《韶》二乐,也有差异;不同国度的中国画与欧画,其构画心理却是相同的。蔡氏既谙文学,又懂艺术。他以区区一幅联语解决了一个国画如何学习欧画的大问题。真是举重若轻,伟乎高哉!

1926年8月,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在其故乡江苏南通病逝。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撰联以挽。联曰:“为地方兴教养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尤属望南通后进;以文学名光宣两朝,日记若在,用裨徵文考献,当不让常熟遗篇。”上联从赞助教育、创办实业两方面赞扬张謇。联中的“孝子”指张謇的独生儿子张孝若。他曾任首任中国驻智利的全权公使。蔡元培和他的关系在师友之间,据说此联就是蔡元培应他之请而写的。下联着重以张謇的日记与翁同龢的日记相比,肯定其日记在文献方面的价值。“常熟”指翁同龢。翁是清咸丰年间状元,遗著有《翁文恭日记》40册,颇有史料价值。张謇也是状元身份,也有遗著《张謇日记》,因此蔡元培把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