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蔡元培及其他主政时期的北京大学
介绍近代革命家蔡元培的评价
介绍近代革命家蔡元培的评价蔡元培在封建旧科举制度到现代教育制度的转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本身是晚清科举里的进士,但是通过到出国学习到先进文化,蔡元培不断摸索改变中国的旧教育,引领中国文化教育走向前进道路。
第一,蔡元培的包容思想。
虽然他出生封建家庭,祖先甚至能追溯到明朝,但是他个人具有博大胸怀,包容精神。
他让中国的平民,女性都有时机得到教育。
第二,他树立了正确的学习观,引导学习者走向正确的道路上,他坚决发对文化成为官场利用的工具,坚持人文开展,重视人格的培养。
在儿童教育上他做出了大胆创新,引进了新的理念,使得下一代得到更好的学习教育。
第三,他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他在外国侵略中国的时候,积极为中国自强而努力。
虽然他一直在资产阶级阵营,但是面对国难,他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精神,坚决站在国共合作这一方,并且联合了许多的民主人士共同组建联盟,为中国抗战奉献了个人力量。
蔡元培是一个以身作那么的实践者。
他自身的婚姻在早期受到封建束缚被迫接受了家族安排的妻子,但是他不断的影响和改造妻子,使妻子摆脱旧观念的影响学习男女平等先进的婚姻观。
蔡元培本身也是一个一夫一妻资产阶级婚姻制度的实践者。
庆幸的是,所有对蔡元培的评价都是正面的。
近代革命家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蔡元培这辈子最轰动的两件事:一是五四运动;二是征婚启事。
在学生眼里,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先来看看这第一件事情,在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之前,北大学术气氛混乱,教职工学生都是八大胡同的常客。
他将近50多岁的时候担任校长,将在欧洲游学的思想自由的观点完全运用在北大校园中。
一时之间北大之内,各种学问并存,包容力极强,而这就应该是一所大学该有的样子。
就在北大成型不久,就发生了中国在国际上受欺负的事件。
蔡元培闻知此事当然不同意,一时之间北大的学生自发组织上街抗议,至此五四运动开始。
可见蔡元培校长相当有影响力。
那么在老婆们眼里,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蔡元培先生虽然致力教育事业,但是感情生活也没有耽误。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德育困局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德育困局朱鲜峰1,2(1.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教育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1)摘要: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期间在德育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
其一是德育的地位发生动摇。
蔡元培对德国古典大学观作了本土转化,在强调学术研究的同时亦重视道德教育,但在实际办学中,德育的地位受到学术的冲击。
其二是私德的培育遭遇困境。
蔡元培试图通过进德会培养学生的私德,然而未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其三是公德的培养面临挑战。
蔡元培认为,公德主要体现为对团体与社会利益的关心,在办学中尝试引导学生将“爱国”落实为“爱民”,并注重培养学生爱校的自觉。
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关举措成效并不显著。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德育困局既体现出移植国外大学制度时的调适与冲突,也反映了一位教育家与黑暗政治现实和旧习惯性抗争的勇气与无奈。
关键词:蔡元培;北京大学;大学德育;民国高校治理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23)06-0101-10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节点,对此后中国高等教育的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因此受到学界的极大关注。
就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一方面,不少研究着重探讨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成就,淡化其在办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甚至通过纪念蔡元培的贡献来表达自身的诉求,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蔡元培神话”[1];另一方面,对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学界也多有关注,但其教育思想如何转化为教育实践,其间又有何种调整,相关研究仍不够充分。
蔡元培在北大的德育探索及其面临的困局即处于这一理想与现实、思想与实践交织的地带。
对上述困局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返回历史现场,重新思考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与办学语境。
一、德育地位的确立与动摇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借助德国古典大学理念,将北大改造为研究高2023年11月第39卷第6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Nov.,2023No.6,Vol.39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德育课程演变研究”(XJK18QLL001)作者简介:朱鲜峰,男,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高等教育史。
蔡元培、蒋梦麟掌北大理念之共性及原因探讨
到应有的 关注。,
从1 1 年7月, 9 9 蒋梦麟在蔡元培遇到困难的背景下
加盟北大 ,到 19 5年1 月因出任南京 国民政府行政 院 4 0
派”一方是以丁文江 、 , 胡适为代表的“ 科学派” 。蒋梦麟
秘书长而去职,除1926年4月到1 30年底不在北大外 , 9
蒋 服务北大20 余年 。蔡元培 曾 回忆 : “ 综计 我居北 京大
顾忌 , 真理不 明” 而“ 则 , 思想 不 自由 , 慧就不 发达 , 智 头
由的探讨 , 以期吸取其大学理念之精华。 关键词 : 蔡元培 蒋 梦麟 大学理念 时下论及北京大学的校长们 , 世人首推蔡元培。蔡 元培在北大进行 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 以兼容并包 、 思想
自由的方针 把 乌 烟 瘴 气 的 旧北 大改造 为 国 内著 名 的学
1.学术 自由 、 学术 至上 的 大学理 念
蔡元培与蒋梦麟都受任于大学危难之 际 ,但 都视
学术为大学之生命 , 主张学术 自由、 学术至上。 蔡元培在北大 , 锐意改革 , 推行“ 思想 自由 、 兼容并
包” 的办学方 针 。这 种办学 方针 并非 是 蔡 元 培 到北 大
9 2 1 1 年 ,蔡元培 出任教育 总长时主持制订并颁布 的《 大学令》 即定下 了大学 实行 “ 教授 治 校 ” 的基本框 架 。但 由于政局动荡 ,这一政策并没有在各大学 中落
的风气 , 维持不 堕 。” 坚持学术 自由的原 则 , 仅仅是坚 不
15 8
然评议长, 各科学长为当然评议员 , 其余评议员按文、 理、 、 法 工各科分别推举两名教授 的比例组成 , 评议 员 任期一年 , 可连选连任。19 1 年 , 7 北大首届评议会共 由 9 1 名评议员组成。 第二步组织各 门教授会。 由各教授会 公举一人为教授会主任 , 司各 门的教务事宜。 专 蒋梦麟1 1 年7月人北大后 , 9 9 无论是协助蔡元培工 作, 代理校长 , 还是独 自担当北大校务 , 均努力推行 民 主治校的 针。在他看来 ,北京大学为新思潮发生地, “ 既有新精神 , 不可不有新组织 , 犹有新酒 , 可不造一 不
100年前,蔡元培在北大典礼上的演讲,颠覆你的三观
100年前,蔡元培在北大典礼上的演讲,颠覆你的三观文/马格北1916年圣诞节,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7年,他在北大进行了这次演讲。
演讲的对象,是19世纪的90后。
不过,我觉得,今天20世纪的90后,以及他们的教育者,也可以从中受益。
从1912年不满袁世凯,而辞去教育部长的职务,到1917年他发表这次演讲,中间有五年的时间,蔡元培都是在法国从事学术研究。
1、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颠覆三观的演讲。
在演讲的一开始,他就来了一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啥意思呢?就是告诉你们,我可不是失业五年才找到的工作,也别以为我是空降的干部。
首先,你们的首任校长,严复严几道,确实很牛。
他的水平,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但是我跟他谈笑风生。
他做校长的时候,我可是教育部长!有了这句敲山震虎的话,还不够,接着他说:“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表面上,他是说,我跟你们分别五年了,你们应该进步很多了。
潜台词则是,当年的你们,图样图森破。
现在的你们,应该可以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了。
这五年我也没干什么大事,也就是在法国办了个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恩来啊,小平啊,都接受过这个组织的帮助。
总之就是一句话,哥来做北大校长,你们有谁不服!2、名正,则言顺。
接下来,蔡校长的演讲才越发精彩。
他说,我现在当了你们的老大,对你们也没啥要求,就先说三点吧。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也就是,你为什么来读大学?现在的孩子读大学,是哪个专业热门,就填哪个。
一百年前的蔡校长,面临的问题也一样。
前方开始高能了。
蔡校长告诉你,如果你就是想学一门手艺,去山东找蓝翔就可以了。
大学是什么地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他痛心疾首的说,朋友圈里老是有人抨击我们北大,说你看看北大,学法科的多,学文科的少,学理科的更少。
由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谈求学宗旨之重要
由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谈求学宗旨之重要蔡元培先生作为一名清季进士出身的翰林编修,从1917年1月9日,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演说开始,真正转变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他对中国教育的贡献不只是对北京大学的改革,将有着浓厚的封建流毒思想的北京大学迅速改造成一个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一个人才辈出的中国的最高学府,而是他的改革奠定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基础,奠定了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模式,这是所有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熟悉的人所共知的。
蔡先生对于北京大学改革的成功,一方面缘于他对教育的满腔热忱,一方面缘于他的勇于开拓、不畏流俗而又果敢坚定的精神,但我以为最重要的恐怕是先生对于教育宗旨深刻而又透彻的理解和认识。
在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中,先生给学生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为研究高深学问而来,并且还讲了自己为学生求学之便利首先要做两件事:改良讲义和添购书籍。
此外,先生还特别以“学诣为主”,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
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荡涤了北京大学原来颓废而又陈腐的风气,也改变了学生的求学观念,使得北京大学从此变成了一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文化摇篮。
我以为先生若没有这一远见卓识,即使再有勇气和魄力也不会扭转北京大学当时放荡冶游,混文凭,为做官,求发财的学风的。
先生正是抓住了教育对象思想认识的根本点,教育的目标才得以基本实现,教育的前途才得到长足发展。
由此可见,正当而高远的求学宗旨对于学校来说是端正学风,培养人才的指向标。
因为正确的宗旨能引领多数学生积极上进,懂得珍惜光阴,在求知做学问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使得整个学校学风浓厚,这样的学习氛围,必然让学生个体产生压力和动力,同时不易养成怠惰散漫的行为习惯。
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一直到90年代初,我国各大学和高中,学风基本上都是良好且浓厚的,较少有现在这种被动学习、厌学,甚至于因学习而对抗老师和家长的现象。
大师蔡元培观后感
大师蔡元培观后感最近看了关于蔡元培的一些资料和纪录片,心中真是感慨万千呐!蔡元培,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说起他,就不得不提到他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
他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挥动着手中的魔法棒,给当时混沌的教育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看到的资料里,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时候的北大,还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
学生们不是整天忙着吃喝玩乐,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
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学生们昏昏欲睡。
但蔡元培来了之后,一切都开始不一样了。
他不拘一格降人才,聘请了各种各样的老师。
不管是留着长辫子的守旧派,还是激进的新派人物,只要有真才实学,他都欢迎。
这在当时可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啊!有人质疑,有人反对,但蔡元培丝毫不动摇。
他坚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北大成为一个思想碰撞、百家争鸣的地方。
我记得有个场景,特别生动。
那是一次教授们的聚会,不同派别的老师围坐在一起,争论得面红耳赤。
有的拍桌子,有的大声喊叫,那场面,简直比菜市场还热闹。
可蔡元培呢,他就坐在一旁,微笑着倾听,时不时点点头。
等到大家都吵累了,他才缓缓开口,几句话就点明了争论的核心,又巧妙地化解了矛盾。
他的智慧和包容,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服口服。
还有他对学生的关爱,那也是没话说。
有个穷学生生病了,没钱看病。
蔡元培知道后,不仅自己掏腰包给他治病,还发动全校师生捐款。
他说:“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不能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去希望。
”这话说得多么温暖人心啊!在他的努力下,北大逐渐成为了全国的学术中心,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那些曾经迷茫的学生,在他的引导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放到今天来看,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强调的“兼容并包”,不正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多元和包容吗?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不也是我们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吗?想想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虽然条件好了很多,但有时候还是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实践及其现代启示
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实践及其现代启示作者:赵雪晶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本论文探讨了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时代背景,在改革北京大学中的实践,以及对现代的评价和启示,分别在教育和管理的角度论述了他改革北大的时代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意义,更为当代大学的管理以及学生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对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教育独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对高校的发展和学术氛围营造的启迪;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实践队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蔡元培;教育;管理;意义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07-011.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背景北大的前身是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
辛亥革命后,虽改名北京大学校,但大多数学生继承前清老爷式的作风,不认真读书,只想混张毕业文凭,作为升官发财的敲门砖。
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既面临着亡国的威胁,又目睹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事实;既痛恨帝国主义的暴行,又羡慕西方列强的器械先进。
蔡元培在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民族危亡之际,迈出了从士大夫到新型知识分子转变的坚实步伐,北京大学在他的改革下呈现了当代大学的活力。
2.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实践2.1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所谓五育是指"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在他看来五育联系紧密,军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是立国立民的根本,国家的强盛繁荣离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开军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公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又离不开美育。
为此他指出"譬之人身,军国民教育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德教育者,呼吸机,循环机者,贯穿全体;美育者,神经也,用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与神经系,而无迹象之可求。
此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
"[1]现阶段中国,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中国的教育更公立化,教育的目的被大部分的文凭取代,而那些文凭称为人才市场上删选人才的有力凭证,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很多高校还有职业教育学校就大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教育带给人隐性的影响往往被忽略,近些年来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正是在尽力弥补教育在这方面的缺失,所以五育并举的理念在此时提出显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必要性,教育功能的均衡性不能全部因为市场经济而全部失衡,以至于出现高学历低道德的结果。
读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
读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第一篇:读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读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有感岭院很多的时候,成就源于一个转折点。
对于北大来说,蔡元培先生就是它百年来的那个转折点。
如今的北大,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高的学府,在亚洲,甚至全世界,北大也有着极高的声誉。
可曾经,北大是一所饱受教育界诟病的学校,被视为烫手的山芋。
虽然它是中国第一所大学、洋务运动唯一留下的成果。
但里面的学生、老师,多是权贵,学生带着听差上课,老师多是官员兼任,品评老师以官阶为标准,封建气息、官僚气息充斥着校园。
学生读书以做官、致富为目的,毫无学术气息。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北大,蔡元培先生毅然接手。
他在北大的几年里,也是北大走向辉煌的转折点。
就任的第五天,蔡元培先生就精准地针对当时北大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和敬爱师友。
第一点,他告诫学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学法不应是为了做官,进入商科也不该以致富为目的。
第二点,他要求学生在做人上不赌博、不喝酒、不纳妾,此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儒家文化,但无论接受什么文化,砥砺德行、做人为善是根本标准。
第三点,蔡元培唯才是用,裁掉一批无能的老师之后,提拔陈独秀、胡适等年轻教师,虽然这些教师没有官阶,但为师就应该得到尊重。
同学之间也应该人人平等,相互交流。
他还提出自己要做到两点,一是精简讲义,这是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二是购置书籍,方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国家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的兴盛。
高校若是能有良好的教学宗旨、优良的学风,往往能带动整个社会营造人心向学的风气。
因此,优秀的教育家是伟大的。
对于蔡元培先生,英国哲学家曾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大学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
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分,而能领导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蔡元培和北京大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摘要】在青少年的心目中,北京大学是圣神的,是心目中最向往的天堂,然而,这所百年名校,深藏着不为人知的伤痛,那是民国年间,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官场旧习气,学术之风已经被学生们淡忘,校长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严复、马相伯、何锡侯、胡仁源等人前后相继落马。
在这样一个困境下,蔡元培出现在了北大的校园,呕心沥血,一手缔造了新北大,他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不断引进新人才,改革旧制,使北大校园出现了一股新风。
如今,这所百年老校仍然能够屹立在学府之巅,蔡元培先生功不可没。
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有着其不可淡化的意义和影响,学习这种教育思想,能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服务。
【关键词】蔡元培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如今,漫步在北京大学的校园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以人名命名的教学楼,广场,也能够看到很到知名教育家的塑像矗立在各个显眼的地方,而在校园的深处,在未名湖畔的苍松翠柏之间,矗立着原北大校长——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的半身铜像。
在新时代已经来临之际,这位曾给北京大学带来盎然生机,使北大成为享誉中外的中国最高学府的老校长,正以他深遣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卓越的思想,注视着、期待着、启迪着这所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百年学府,在新的世纪里创造出新的辉煌。
翻开北大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没有谁更能比蔡元培先生同北大的关系更为密切了。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蔡元培,民国时期的北大能不能够继续办下去,能不能出现今天的辉煌,是没人敢肯定的回答。
蔡元培成就了北大,北大也成就了蔡元培,毛泽东曾经这样评价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一、蔡元培去“腐败”的北大做校长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刁民,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
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盟会,后赴德国留学。
人物浅评蔡元培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引领者近代中国的学术思想界,是个“百家争鸣”的新时期。
当清朝依旧沿袭着儒学汉风之际,欧美列强用强势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西方的民主人文科学也尾随着炮火逐渐渗入了这个东方古国。
这是一个冲突与融合的时代,这是一个思想碰撞的时代,这是一个更新过渡的时代。
而在此期间,也造就出一位又一位的文学巨子,其中,便有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
这位出身于清代的浙江商家子弟,成长生活在素以人文荟萃、国学隆盛而闻名的绍兴古城。
从小的耳濡目染、年幼的父逝,以及母亲对他的慎言教导,潜移默化却又深切地影响了他品行的养成。
凭着博学强记和一手“怪八股”,数年间,蔡奇迹般的由一届布衣寒士跻身于帝都北京翰林文苑,令多少学子羡煞不已。
然而,随着西方近代文明和洋务新政的清新气息的熏染,使他开始拓展自己的视野,更新观念,并启动了内心深处某种价值的转换。
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给予他莫大的冲击,使他重新审思自己的人生。
1897年,全国各地喧腾起改良的热潮。
蔡对于维新党人“吾所默许”以及对百日维新的赞同和对仁人志士的同情,无不显示他思想的逐步转变。
宫廷政变,官场昏聩,好友的流放失散,民智的封闭,使他痛心疾首,深感京无可恋。
于是乎,他轻抛功名,挂冠而去。
开始回乡兴办新式教育,研习外文,探求新知,怀抱着“志以教育挽彼沦胥”的信念,决意踏入教育救国的漫漫长路,也便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幅新篇章。
1902年,蔡赴日游历,这是他第一次踏出国门。
归国后,受南洋公学退学风潮影响,蔡兴办起爱国学社,这是他第一次贯彻初衷,将思想落实到教育实体中。
自此,也开始了他“翰林革命”的历程。
几年的沪上革命,让这一介书生奔忙于反清,然而他却未能忘情学术教育救国。
天赐良机,1907,蔡随赴任的孙宝琦由西伯利亚的铁路踏上了欧洲的土地,一展了游学西洋的平生夙愿。
进入莱比锡大学后,蔡学泛众家,尤其热衷于康德的美哲思想。
凭借自己明敏的领悟能力和借鉴能力,他自由地吸收各类学术精华,并超脱功利观念的羁绊。
蔡元培评述
永远的先生——蔡元培人物评述他来自于封建王朝,却是民主革命的开拓者。
他出身于科举制度,却成为现代教育的奠基人。
在40多年中他建立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把一所“官僚养习所”塑造成现代意义上的北京大学,而继承他理想道德那一代知识分子,为中国走向现代书写了开篇,他就是被毛主席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一、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晚清,既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既是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跟蔡先生同时代的那些人,只要提起他,无不为先生的高洁伟大人格所感染,为先生兼容并包思想所动容,为先生为国家教育事业贡献所钦佩。
傅斯年说:“蔡元培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文化:一曰,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曰,西欧自由博爱之理想。
此两种文化,具其一难,兼备尤不可觏。
先生殁后,此两种文化,在中国之气象已亡矣!”梁漱溟也深有感慨:“蔡先生的了不起,首先是他能认识人,使用人,维护人。
用人得当,各尽其才,使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热和光,这力量可就大了。
”林语堂说他“软中带硬,外圆内方。
”冯友兰说他:“一介寒儒,书生本色。
”连国外著名学者杜威来中国访学时,见到北大欣欣向荣发展盛况时都曾发表感想:“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
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对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
”古文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芸芸众生这一世若是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便算功德圆满,而蔡先生在这三方面均有所为,则可称之为“完人”。
总结先生的一生,他在新教育、新文化领域内的功德最为突出:无数人才的培养,诸多学术改革措施的落实,学术自由风气的开通,科学研究基础的奠定……那么,这样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家,又是如何创立卓著的学界巨功?就让我们跟着他生命的轨迹,且行且分析。
二、天降大任与是人,苦其心志劳筋骨童年是一个充满奇幻又快乐的时代,尤其在蔡元培的家乡——浙江绍兴。
蔡元培的北大教育改革主张对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蔡元培的北大教育改革主张对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1917年,蔡元培先生赴任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入主北大后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而卓有成效的改革,使这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一跃成为中国首等学府,使一所衰败腐朽的封建学堂获得了新的生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蔡元培对北大改革的思想和经验对今天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蔡元培的大学观及其高等教育思想大学负有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研究学术、教化社会等多种职能。
作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不仅有过一段执掌北京大学的办学经历,而且提出一套可称之为“大学观”的办学理念以及他的高等教育思想,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借鉴。
在蔡元培看来,大学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和功能。
其一,大学以研究学问为第一要义。
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学问之机关”,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场所,更不是养成资格、贩卖毕业文凭的地方。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摒弃“做官发财思想”,抱定做学问这一宗旨,孜孜以求。
就教师而言,“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不当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当“委身学校而萦情部院”;就学生而言,当在教师指导之下自动地研究学问,不当“硬记教员的讲义”,迁就目前,更“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其二,大学以引领社会、服务社会为职志。
蔡元培认为,教育之于社会,有两大基本功能。
一在引领,所谓“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
二在服务,“就是学校里养成一种人才,将来进社会做事”,或者“就是学生或教育一方面讲学问,一方面效力社会”。
其三,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
从教育理论和实践上,蔡元培无疑是一位素质教育论者。
他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也就是说,蔡元培把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的能力和人格两个基点上,只有兼具能力和人格的人才是“完全之人”,前者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技能教育,后者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教育,“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
历史人物评价——蔡元培
历史人物评价——蔡元培蔡元培先生,1868出生于浙江绍兴,字鹤卿,別号孑民,是中国现代教育家,爱国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学术与教育的奠基者。
他更被誉为“中国现代大学之父”。
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
1927年参与发起“护国救党运动”,认为应当清党,但反对杀人。
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作为近代中国文化界的卓越先驱者,其著名的文化思想和学术观点,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过重要的影响。
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
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为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
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他认为:教育之于社会,有二大基本功能:一是引领,所谓“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会也”;二是服务,“就是学校里养成一种人才,将来进社会做事”,或者“就是学生或教育一方面讲学问,一方面效力社会”。
蔡元培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后的科学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
他提倡民权与女权,倡导自由思想,致力革除“读书为官”的旧俗,开科学研究风气,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附带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这不仅成为他主持北大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他所坚持的办学原则。
此思想提出后,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北大因此而成为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
蔡元培一贯视教育为救国的基本途径,推崇思想、学术自由。
蔡元培北大改革措施及意义(精简版)
蔡元培北大改革措施及意义蔡元培北大改革措施及意义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组织了一个聘任委员会,协助校长聘任教职员,蔡元培在制度上明确了教授在治校选才上的重要作用,这一条说明蔡元培在用人上坚持自己把好最后一关,“兼容并包”聘任制体现了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精神,也反映了蔡元培珍惜人才、知人善,由于蔡元培重视延聘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各方面人才,使北大教员队伍发生了变化,延聘人才的同时,蔡元培大胆地解聘了一批不称职的中外教员,比如,徐佩铣是北大当时既无学要求之严格。
第三,群策群力,又最后把关。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组织了一个聘任委员会,协助校长聘任教职员。
委员以教授为限。
除了他所看准的杰出才能的人他亲自聘任教授外,在聘任其他教师时主要还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尤其看重教授们的共同。
蔡元培在制度上明确了教授在治校选才上的重要作用。
规定聘任委员会非校长或其代表人出席不得开会。
这一条说明蔡元培在用人上坚持自己把好最后一关。
凡新聘或延聘的教授都要经过委员会的审查与投票决定,审核相当严格。
第四,真才实学者终身聘任,不称职者解聘。
“兼容并包”聘任制体现了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精神,也反映了蔡元培珍惜人才、知人善任的民主作风。
由于蔡元培重视延聘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各方面人才,使北大教员队伍发生了变化。
文科、理科方面他都长期聘任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教授。
延聘人才的同时,蔡元培大胆地解聘了一批不称职的中外教员。
比如,徐佩铣是北大当时既无学问、德行又差的一个教授,他组织过声名狼藉的“探艳团”。
所以蔡元培上任不久就解聘了他。
辞退外籍教员一事,也曾引起不少风波,但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蔡元培敢于顶住帝国主义的压力,表现了他革新的决心和勇气。
三、对当今我国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启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呼声已有多年了,但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无法真正体现,也未能对教育产生影响。
近几年来,有些高校虽然开始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上的改革模式,但各高校的各种所谓聘任还只是对局部岗位的聘任,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聘任制。
试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人格魅力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试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人格魅力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之一,他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为我国教育的近代化做出了突出的奉献。
特别是他在北大担任校长期间,对北大进行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倡"五育并举";的完全人格教育思想,"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教育思想,不仅为北大的开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对我国现代大学教育以及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五育并举";的完全人格教育1军国民教育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并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
然而,当时"我国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所以,非提倡军国民教育不能强兵。
可见,"军国民教育者,诚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也";。
此外,蔡元培的军国民教育也十分重视体育锻炼,他明确指出,人的健康,不仅靠饮食,尤靠运动,足见体育的不可轻忽。
他认为,学校体育的任务,在于"兴旺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
他要求现代学生应改变旧文人孱弱的形象,具有"狮子样的体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今日的学生成为"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
蔡元培军国民教育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当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是一种强兵的教育,以此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的专权。
自我国重视学生的强健体魄以来,我们已经成功地使大局部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但是,和一些兴旺国家相比,我们学生的体格还是堪忧的。
现在我国大力提倡体育教育,不仅重视平时的体育课,还适当地进行军训,组织运动会等活动从多方面进行体育教育。
蔡元培所提倡的强兵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虽然我们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开展,但是局部的战争和冲突仍然不断,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会尽量防止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然而,我们仍然必须加强国防建设。
100年前,蔡元培在北大典礼上的演讲,颠覆你的三观
100年前,蔡元培在北大典礼上的演讲,颠覆你的三观文/马格北1916年圣诞节,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1917年,他在北大进行了这次演讲。
演讲的对象,是19世纪的90后。
不过,我觉得,今天20世纪的90后,以及他们的教育者,也可以从中受益。
从1912年不满袁世凯,而辞去教育部长的职务,到1917年他发表这次演讲,中间有五年的时间,蔡元培都是在法国从事学术研究。
1、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颠覆三观的演讲。
在演讲的一开始,他就来了一句:“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学校。
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啥意思呢?就是告诉你们,我可不是失业五年才找到的工作,也别以为我是空降的干部。
首先,你们的首任校长,严复严几道,确实很牛。
他的水平,不知道比你们高到哪里去了,但是我跟他谈笑风生。
他做校长的时候,我可是教育部长!有了这句敲山震虎的话,还不够,接着他说:“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为长足之进步矣。
”表面上,他是说,我跟你们分别五年了,你们应该进步很多了。
潜台词则是,当年的你们,图样图森破。
现在的你们,应该可以理解我接下来要说的话了。
这五年我也没干什么大事,也就是在法国办了个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恩来啊,小平啊,都接受过这个组织的帮助。
总之就是一句话,哥来做北大校长,你们有谁不服!2、名正,则言顺。
接下来,蔡校长的演讲才越发精彩。
他说,我现在当了你们的老大,对你们也没啥要求,就先说三点吧。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也就是,你为什么来读大学?现在的孩子读大学,是哪个专业热门,就填哪个。
一百年前的蔡校长,面临的问题也一样。
前方开始高能了。
蔡校长告诉你,如果你就是想学一门手艺,去山东找蓝翔就可以了。
大学是什么地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他痛心疾首的说,朋友圈里老是有人抨击我们北大,说你看看北大,学法科的多,学文科的少,学理科的更少。
对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理解
蔡元培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出名地人物.中学读书时我们就听说了他地大名.语文,历史,政治都有提到他.可惜当时地我不是太认真地学习,对蔡元培只有一个粗浅地了解.我知道他曾是北大地校长,他和五四运动有着莫大地关系,在那个时期,他是一个非常厉害地角色,我也知道他善于和不同地人打交道,能和自己意见不同地人友好地相处.不过,我想我们地父辈或者说我们地祖父辈对他会更加地了解.因为他们地生活地年代十分地相近.最近,读了蔡元培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这篇文章时,突然对蔡元培这个人有了兴趣.就这这个机会,我查阅了有关他地资料,对他这个重量级地人物有了一个新地了解.根据对蔡元培地了解,对他写地这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也有了自己地理解.在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那时地北大和现在地北大有着天壤之别.由于历史地原因和封建思想地残留,北大地学生基本上都是为了做官发财才去读书,甚至就是“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那时地学生读书很少有“抱定宗旨”.到了学校就是能过且过.在大学里,学术氛围稀薄.整个校园一片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蔡元培看到这个现象,心里定是一阵阵地疼痛.中国地教育为什么会成为这般模样.中国地教育与蔡元培自己地教育思想相差甚远.当时蔡元培地教育思想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地精髓:教育地目地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地民主社会地建设者,崇尚有尊严地多样性、有理想地包容性和健康心态地批判性.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地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地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地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地追求注入了新地、富于时代特征地内涵,这对于古老地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地转化,有着积极地意义和贡献.所以蔡元培在他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首先提到地就是“抱定宗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句“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道出了大学地性质.作为学生,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自己地喜好,学自己感兴趣地学科,学自己喜欢地专业.蔡元培在他地演说之中直接说出“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可见当时地北大地学习氛围是多么地糟糕.而引起这些地原因一是因为封建文化地残留,二是因为当时北大地学生没有做到“抱定宗旨”.他们受到外界思想地影响太大,于是蔡元培说:“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这是何等地可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用蔡元培地话说“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因此蔡元培在他地演说之中提出了他地第二点对学生地要求:砥砺德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教育地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地人地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地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地个人.“人格”在不同地学术里虽有不同地涵义,而在我国理论界现在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人格:()在伦理学范围内,人格通常被理解为道德人格,指人地道德品质,相当于“人地品格”.由于我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学,所以“人地品格”成了我国学术界对人格地主要看法;()在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眼里,人格和个性是等同地,指人地心理面貌、个人心理特征地总和,接近于“人地性格”;()在法学中,人格是一种权利,叫“人格权”,表示法律给予保障地与法律主体不可分离地权利,相当于“人地资格”.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地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地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地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地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地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留学西欧,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地影响,接受现代文明地结果.因此,蔡元培提出:砥砺德行.希望大学地学生能有一个优秀地人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大学,或三年或四年.每日与同学老师一起度过.因此“敬爱师友”当然就成了蔡元培对北大学生地另一要求.同时这也是他地教育思想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深受西方教育地影响,对西方文化地了解要比一般人多地多.他也深深地知道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别.从而吸收西方地优秀文化也就会成为他教育学生地一个方法.更何况敬爱师友也是中国自身地传统文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蔡元培对北大地教育方式地改革完全打破了中国以往地教育模式,将中国地教育方式与西方地教育方式相结合,对中国地教育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开创了中国地现代教育风貌.读完蔡元培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后,我依稀看到了蔡元培为中国地教育而努力地身影,我也看到了中国教育地希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参考资料:“蔡元培地教育思想”“蔡元培简介”“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高分子材料汤洋()。
蔡元培北大改革措施及意义
蔡元培北大改革措施及意义.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
蔡元培北大改革启示陈汝平(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系,重庆400047)摘要:蔡元培执掌北大时,在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而卓有成效的改革,从此,使一座衰败腐朽的封建学堂获得了新的生命。
本文选取蔡元培当年北大改革的部分思想和举措,结合当前状况,阐明其对今天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建设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蔡元培;北大改革;启示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官僚习气的学校。
民国成立以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虽然也进行了一些初的民主改革,但由于继承了老式学堂的传统,加上袁世凯复辟的一些政治气候的影响,北大的封建沉疴未去,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
1917年,蔡元培先生赴任北京大学校长。
蔡元培入主北大后从自由、民主的原则出发,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而卓有成效的改革,使这所充满封建僚习气的学校一跃成为中国首等学府,使一所衰败腐朽的封建学堂获得了新的生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蔡元培对北大改革的思想和经验对今天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也有着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转变师生观念,明确大学的宗旨蔡元培早在1912年担任教育总长时就强调,大学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但当时的北京大学,学生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仅仅是为混资历谋官位;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人,课堂讲授敷衍塞责。
蔡元培认为教师不热心学问,学生追求的是当官发财,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
因此,他改革北大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并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蔡元培在1917年1月9日的演讲中为北大设计了未来:“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责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元培的管理思想。
D
C
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北大的管理,“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都很好的体 现了他的开放心态。他以民主的运 作实施管理,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 定的《大学令》中,即已确立了某些 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李煜瀛(1928年6月—1929年1月) 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 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 蒋梦麟(1930年12月—1937年7月)
01
94%
FIRST
ADD YOUR TEX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50%
SECOND
ADD YOUR TEX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对学科和教学体制进行改革
A
B
进行了文理扩充,改变“轻学而重术 ”的思想。蔡元培认为“学为学理, 术为应用”,学与术的区别就是基础 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区别。学生 在学校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只 有把基础打好才谈得上应用。
废科设系和学分制的建立。
为了避免文理科学生相互隔绝,互不沟通他 采取的一个重要改革措施就是清除人为的科 际障碍,废科设系。学分制是蔡元培效仿的 美国大学中通行的学籍管理方法。他认为同 在一个年级或一个专业的学生,由于其能力 和兴趣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学校中实行学分 94%
FIRST
ADD YOUR TEX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50%
SECOND
ADD YOUR TEX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日本控制北平时期 01
汤尔和(1939年1月—1940年3月) 钱稻孙(1940年3月—1945年10月)
94%
FIRST
ADD YOUR TEX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ADD YOUR TITLE
83%
76%
64% 42%
35%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 、行距等进行修改。点击此处添加文本信息。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 行距等进行修改。
ADD YOUR TEXT FIRS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ADD YOUR TEXT SECOND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50%
SECOND
ADD YOUR TEX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01
FIRST
94% 50%
SECOND
ADD YOUR TEX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ADD YOUR TEX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蔡元培
蔡元培认为:教育之于社会,有二大基本功能 。一在引领,所谓“教育指导社会,而非随逐社 会也”; 二在服务,“就是学校里养成一种人才,将来进 社会做事” 或者“就是学生或教育一方面讲学问,一方面效 力社会。”
蔡元培之前的北京大学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 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 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 、行距等进行修改。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 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 行更改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 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 改,顶部“开始”面板 中可以对字体、字号、 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
蔡元培时期的北京大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的这十年,被视为北京大学校史上的一段辉煌期,“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
ADD YOUR TITLE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信息。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距等进行修改。
94%
01
FIRST
ADD YOUR TEXT
评价
1.“大学堂为培植人才之地,除京师及各省省会业也 已兴办外,其各州府县议设之小学堂,着给地方斟 酌情形,听民自便。”这是慈禧太后戊戌变法之后 对于京师大学堂是否处理的意见。事实上,1890年 至1900年的京师大学堂,一切因陋就简。因此,他 在实质上仍然是一所封建主义,并带有近代资本主 义性质的旧式书院。
1945年10月——1948年 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5年5月——至今
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
简介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清末1898年至1911年间 的曾用名。作为戊戌变法’新政”之一,学校创 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 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 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后历经“ 戊戌政变“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 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 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 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同 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即西北大 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 。1912 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旋即冠 “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 大学。
人物简介
中文名:蔡元培 别名:蔡振 周子余 出生地:浙江绍兴山阴县 出生日期:1868.1.11 逝世日期:1940.3.5 职业:教育家 革命家 政治家 毕业院校:古越藏书楼 信仰:民权 主要成就: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开“学术”与“自由” 之风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 代表作品:《蔡元培自述》《中国伦理学史》
蔡元培
两次担当北京大学校长
学术理论
1.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 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 2.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 广泛吸收各家所长。 3.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 4.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1916年12月—1927年8月) (1929年9月— 1930年12月)
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允许各种学术 派别自由发展,允许有不同学问 观点的人在 大学任教,这是思想自由的原则,也是大学的 特色所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体现 在教师的聘任制度上,蔡元培以“学诣为主 ”,罗致各类学术人才。“兼容并包”几乎 成了蔡元培和北大的一个标示符。
02
北大主要主政时期
清朝京师大学堂时期
1898年7月——1912年2月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 立北京大学时期
1912年2月——1928年6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国 立北京大学时期
1928年6月——1937年7月
北大主要主政时期
日本控制北平时期
1939年1月——1945年10 月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恢 复管治时期
5-6]
2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 之时,故其诞生伊始,即表现了强烈的爱 国主义精神。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 高等教育的开端。
3.京师大学堂是改革维新,兴学图强的产物。
ADD YOUR TEX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 进行更改。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立北京大学时期
严复 (1912年2月—1912年10月) 何燏时(1912年12月—1913年11月) 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 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8月) 刘哲 (1927年8月—1928年6月)
50%
SECOND
ADD YOUR TEXT
标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 顶部“开始”面板中可以对字体、字号、颜色、行 距等进行修改。建议正文12号字,1.3倍字间距。标 题数字等都可以通过点击和重新输入进行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