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方法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方法初探

作者:胡彦陈红卫王强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28期

摘要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除了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建立保护区和开展生态建设等方法外,对公众开展生态保护教育是保障和维护保护成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豚鹿为例,提供了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如何开展不为公众熟知的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方法研究和实践效果,内容包含学校项目、园区项目、出版物、动画片视频及新媒体宣传等方面。自2012-2015年间,约有超过350万公众直接和简介参加了项目活动,豚鹿的公众认知度及其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情感及行动力也通过评估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豚鹿濒危野生动物动物园公众教育

作者简介:胡彦、陈红卫、王强,成都动物园&成都野生动物研究所。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10.123

一、项目开展的背景

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野生动物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生存威胁,如何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便为一大课题。除了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建立保护区和开展生态建设等方法外,对公众开展生态保护教育是保障和维护保护成果的重要手段,通过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影响公众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情感及行动力,是对公众开展生态保护教育是一个综合各种教育技术、方法和评估的过程。

本文以豚鹿为代表开展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推广项目。豚鹿(Hog deer,Cervus porcinus)产于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等和中南半岛,共分化为2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印支亚种A.p.annan maticus主要栖息于云南靠近中缅边界的耿马、西盟两县的南丁河沿岸,自1960年代宣布野外未见,《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将其列为附录I,禁止买卖。在《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豚鹿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成都动物园近10年开展了《豚鹿人工种群的建立》、《豚鹿微卫星库构建及物种遗传多样性评价》等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成果,目前拥有全国最大豚鹿人工种群。同时,在野生濒危动物的公众教育领域,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倍受公众关注,而濒临灭绝的豚鹿还尚不为公众所熟知,以豚鹿为例开展公众生态保护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公众更加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需要公众关注和参与保护的动物。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项目以未成年人为教育重点,采用ADDIE项目设计模式,开展项目分析、设计、改进、实施及评估。将教育心理学与旅游心理学结合,设计出系列活动及针对不同场所开展的项目,如:园区、学校和社区(含网络社区),以图文结合、情感导向、行动激发为项目宗旨,通过项目的开展,给公众营造出一个“认识豚鹿之美、认识豚鹿之危”的信息环境,并且给公众提供实践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方法和行为指导。

(一)学校项目内容和方法

本项目与北新实验小学、成都7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等十余所学校开展合作,首先进行教师培训以便共同完成学校保护教育计划,同时做好数据搜集和分析。先后对树德实验中学生物组教师、成都北新实验小学教师,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生物兴趣小组负责教师共9名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

之后在北新实验小学开展了豚鹿保护教育进校园启动仪式,先后在北新小学3-5年级开展“初识豚鹿”、“保护豚鹿”等讲座、“美丽的豚鹿绘画活动”及“我爱豚鹿”征文活动,约有1000名小学生参加了以上各类教学活动。对来园参加“一日游”、夏令营的树德实验中学初二学生开展了豚鹿展区丰容活动,为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高一学生在暑期开展了以豚鹿为主题的“小生物学家”夏令营,内容有豚鹿行为观察,设计展区展示说明等。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在嘉祥“科学联合会”校刊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报道。参加征文的小学生共100多名,精选的征文收录在《生态道德有你有我》一书中,该书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课题组负责人为该套书副主编。

(二)园内项目内容和方法

项目组除了开展学校教育项目、还利用园内重大节假日,寒暑假活动、夏令营等开展以豚鹿相关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2014年春节期间在科普馆开展了“豚鹿知识寻宝活动”,项目按亲子活动设计了活动题单,提高活动的参与度,参与的家庭可以在墙面展板上寻找答案,参与答题完成后交给工作人员,可获一份“美丽中国美丽豚鹿”笔记本。同时,回收题单的保护教员会根据答题的情况给予参与者反馈,在回答不正确的情况下进行解释和讲解。活动比直接讲解或讲座效果明显,互动参与是关键的原因。

按计划开展了“可爱的豚鹿”六一影展,以影像保护自然的理念选取了26幅能够反映豚鹿自然行为的摄影作品制作成大幅喷绘在动物园北大门入口展示长廊进行展示,时间自6月持续到2016年春节前夕,跨时约8个月,约有25万游客观看了影展。除此之外,还利用手工坊活动,猜猜我是谁、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等园内常规保护教育活动进行豚鹿科普和生态保护宣传教育。

(三)正式出版儿童读物及手册内容和方法

目前,公众到动物园了解某种特定的野生动物主要是通过保护教育主题活动、宣传展板获得信息外,在动物园之外,科普书籍是公众了解和学习野生动物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课题组编写了针对4-8岁儿童的《初识豚鹿》儿童科普读物,针对来园儿童和家长进行了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书籍的图片、科普知识点、创作风格等,经过评估后修改定稿,连同其他五本读物集成套书《动物大家园》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截止2015年11月,该书已经第三次出版印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潜在的环境效益。第四版将于2016年8月印刷。四版共印刷4万册。该书作为交换,还与杭州动物园、北京动物园进行了资源置换,套书还获得“四川省优质科普资源奖”、“世界华人科普作品新人奖优秀奖”。多次作为四川省科普日活动,四川省暨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奖品礼物发送给参与活动的市民和游客。

其次,将小学生“我爱豚鹿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和“科学志愿者夏令营”的7中嘉祥外国语的中学生活动感想和总结收录到王强总策划,陈红卫,胡彦主编的《生态道德教育有你有我》套书的感言篇中;胡彦、陈红卫等撰写的论文《豚鹿保护教育推广项目策划方案》收录到《生态道德有你有我》套书中的“案例篇”中。

为了提高豚鹿的知晓度,普及豚鹿科普和保护教育知识,在对中小学生“感兴趣”赠品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和印制了20000册名为《美丽中国、美丽豚鹿》的便携式笔记本,尺寸为

10*15cm,含6个彩页的豚鹿科普和保护知识,44页硬牛皮纸封面印制豚鹿剪影,封底为项目负责单位成都动物园和项目资金支持单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会logo。

(四)主题动画片视频的设计和制作

据调查,动画片视频是科普传播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视频集合了图片、文字、音乐、录音解说、动画等多种技术和表现形式为一体,其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和巨大的内容承载量使传统彩色印刷品望尘莫及。设计精美的画面为游客带来高质量的创新体验和妙趣横生的感官刺激。根据游客停留时长,视频长度为10分钟内,最佳为5-6分钟。

视频制作前课题组进行了脚本设计制作流程是:主体内容的选择→文字、图片素材的收集→确定风格→脚本设计→多媒体素材的制作→素材的组合→程序设计→程序的调试→调试无误后→完成制作→LED大屏幕滚动播映。视频名为“豚鹿的希望”,以故事主线的形式,以春夏秋冬四季变换融入主人公和豚鹿的共同成长。视频旨在宣传成都动物园几代人在豚鹿保护上的努力和成就,激发公众了解豚鹿,保护豚鹿的积极情感。视频自2014年9月起在成都动物园LED大屏幕每日滚动播出,每日播出次数约15次,以年游客量350万的10%计算,截止2016年6月,约有300多万游客观看或了解了该动画视频。

(五)照片资料库建立与摄影展

拍摄整理成都动物园独有的豚鹿资料图片库。圈养状态下的豚鹿成都动物园为最大种群,拍摄和收集豚鹿照片对进一步开展豚鹿保护教育和科普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网络可得到的豚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