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生物练习:第五单元第2讲课时跟踪练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课后习题课时规范练19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课后习题课时规范练19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5单元孟德尔遗传定律与伴性遗传课时规范练19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必备知识基础练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1.(2023·海南海口模拟)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都表现出隐性性状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型比为3∶1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3.(2023·湖北孝感期末)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色;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

W对w为完全显性。

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A.花粉1/2变蓝色、籽粒3/4变蓝色B.花粉、籽粒各3/4变蓝色C.花粉1/2变蓝色、籽粒1/4变蓝色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色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重点题型突破4.(2023·安徽安庆二模)水稻的多粒和少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多粒植株甲和少粒植株乙,为了判断多粒和少粒的显隐性关系,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让甲与乙杂交。

方案二:让甲和乙分别自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方案一的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出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B.若方案一的子代出现两种性状,则让子代两种个体继续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C.若方案二的子代有一方发生性状分离,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D.若方案二的子代均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让二者子代进行杂交可判断性状显隐性5.(2023·湖南模拟)玉米是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玉米颖果的球形和扁球形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课时跟踪练(二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二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二十九)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解析:胚芽鞘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所以A、B两项错误。

生长素的运输是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C项错误。

据题干可知,a′中接入的茎段的形态学上端连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下端连接茎,所以生长素可以向基部运输,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中接入的茎段的形态学下端连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上端连接茎,故生长素不能向基部运输,因此胚芽鞘无弯曲生长,D项正确。

2.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尖端下方加云母片,不影响实验结果B.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解析:云母片不透水,阻断生长素的运输,A错;拜尔的实验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以及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特点,C、D错。

答案:B3.下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几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个实验的自变量依次是有无重力、IAA的浓度和材料托的倾斜程度B.实验1可说明重力使根尖处的生长素向远地侧运输,而茎尖处的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C.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IAA浓度D.实验3中几个琼脂块所含生长素量的关系是A3>A2>A1=a1>a2>a3解析:实验1中,在重力影响下的幼苗表现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说明重力可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即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高于远地侧。

课时跟踪练(十五)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十五)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十五)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9·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的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解析: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A正确;为了验证做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B正确;“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的内容,C错误;“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D正确。

答案:C2.(2018·江苏卷)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答案:C3.(2019·湖北联考)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容器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B.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甲、乙两个容器中不同小球的数量比应为1∶1D.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AA∶Aa∶aa=1∶2∶1解析:甲、乙两容器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装入的小球代表雌雄配子,A 正确;本实验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所以只模拟了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B 错误;甲、乙两容器中不同小球的数量比为1∶1,C 正确;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AA ∶Aa ∶aa =1∶2∶1,D 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5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5一、选择题1.(2024·汕头高三期末)“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有利于氧气的运输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C.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D.线粒体内、外膜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与膜蛋白和磷脂的种类和数量有关解析:选D。

线粒体内、外膜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项错误。

2.某研究小组将植物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X中,超声破碎细胞后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组分,可依次分离出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差速离心法可用于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经典实验B.溶液X与该植物叶片细胞的细胞质相比,渗透压高、pH相同C.通过离心分离出的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D.分离核糖体时的转速一定高于分离高尔基体的转速解析:选D。

密度梯度离心法可用于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经典实验,A 项错误;溶液X与该植物叶片细胞的细胞质相比,渗透压和pH应该都相同,以便维持细胞器的正常形态和功能,B项错误;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线粒体不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葡萄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项错误;由于高尔基体的颗粒比核糖体的大,因此分离核糖体时的转速一定高于分离高尔基体的转速,D项正确。

3.(2023·佛山高三二模)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定向运动的蛋白。

目前普遍认为细胞质流动是由马达蛋白介导的“货物”定向运输引起的。

下图为马达蛋白运输叶绿体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参与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运输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C.该细胞中马达蛋白介导叶绿体朝不同的方向运输D.马达蛋白含有细胞骨架结合区域和“货物”结合区域解析:选C。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项正确;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B项正确;马达蛋白是一类利用ATP驱动自身沿细胞骨架定向运动的蛋白,不能介导叶绿体朝不同的方向运输,C项错误;马达蛋白是指细胞内在ATP驱动下沿着细胞骨架定向运输“货物”的蛋白,马达蛋白含有细胞骨架结合区域和“货物”结合区域,D项正确。

2024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新人教版必修1

2024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理解·巩固·落实]1.推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细胞学说从一个方面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 )(2)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 )(3)施旺的名言是“全部的细胞都来源于从前存在的细胞”。

( )(4)水、空气、阳光是生命系统的组成成分。

( )(5)全部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 )答案:(1)√(2)√(3)×(4)√(5)×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其理由的是( )A.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全部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B.从细胞内分别出的结构不能在细胞外长时间的培育和生存C.构成不同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相同D.病毒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病毒的增殖必需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解析:选C 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全部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必需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构成不同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而含量差别较大;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病毒的增殖必需在宿主细胞中进行。

故选C。

3.(2024·济南四校联考)在视察了多种植物分生区新细胞的形成、动物受精卵的分裂,以及很多动物组织发育过程的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全部的细胞都来源于从前存在的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B.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凝合着漫长的进化史C.一切动物组织的构成基础都是细胞D.运用完全归纳法得出了这一结论解析:选D 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A正确;全部的细胞来源于从前存在的细胞,从前存在的细胞来源于更从前的细胞,因此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细胞的后代,B正确;动物体的组织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C正确;科学家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了这一结论,D错误。

4.(2024·天津名校联考)下列有关生命系统各种层次结构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不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B.个体水平以上的层次和以下的层次之间没有关系C.各层次间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生命系统各层次间是不能演化和进化的解析:选C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包括生态系统层次,而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A错误;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是层层相依的,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B错误、C正确;细胞是生物圈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化为今日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D错误。

课时跟踪练(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十九) 高考生物总复习精品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十九)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2019·潍坊一模)下列关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的基本骨架由C、H、O、N、P等元素组成B.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断裂C.DNA的片段都有遗传效应,可控制生物的性状D.DNA的复制和转录都能在细胞质中进行解析:DNA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组成元素有C、H、O、P等,A错误;连接磷酸与五碳糖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可在限制酶的作用下断裂,B错误;DNA的片段包括基因部分和非基因部分,其中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非基因部分不具有遗传效应,C错误。

答案:D2.2017年7月,科学家们揭开了关于染色质中DNA的世纪之谜,首次在人类活细胞的细胞核中实现了3D基因组成像。

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改写DNA结构的教科书模型。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互补链间的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性B.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C.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解析:组成DNA的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互补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正确;不同的DNA分子,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不同,而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也存在差异,所以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正确;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1∶2,C错误;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答案:C3.如图为某同学在学习DNA的结构后画的含有两个碱基对的DNA片段(“”代表磷酸基团),下列为几位同学对此图的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甲说:“物质组成和结构上没有错误”B.乙说:“只有一处错误,就是U应改为“T”C.丙说:“至少有三处错误,其中核糖应改为脱氧核糖”D.丁说:“如果说他画的是RNA双链则该图应是正确的”解析:图中有三处错误:①五碳糖应为脱氧核糖,而不是核糖;②DNA不含碱基U,而是含碱基T;③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应是前一个核苷酸的脱氧核糖的3号碳原子与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连接形成磷酸二酯键,A、B错误;由A、B 选项可知,图中至少有三处错误,C正确;如果图中画的是RNA双键,则两个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不正确,D错误。

2024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二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新人教版必修2

2024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二分离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跟踪检测(二)分别定律的应用及解题方法[理解·巩固·落实]1.假如绵羊的白色(B)对黑色(b)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 ) A.Bb、Bb、bb B.BB、Bb、bbC.BB、BB、Bb D.Bb、BB、bb解析:选A 由右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可推知,白色公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白色母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也是Bb。

2.鸡的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

现让毛腿雌鸡甲、乙分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代既有毛腿又有光腿,数量比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

则甲、乙、丙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 )A.BB、Bb、bb B.bb、Bb、BBC.Bb、BB、bb D.Bb、bb、BB解析:选C 毛腿雌鸡甲(B_)与光腿雄鸡丙(bb)交配,甲的后代既有毛腿(B_),又有光腿(bb),数量比为1∶1,符合测交后代的比例,由此确定甲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毛腿雌鸡乙(B_)与光腿雄鸡丙(bb)交配,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B_),由此确定乙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

故选C。

3.山羊黑毛和白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限制,下列是几组杂交试验及其结果:试验分组亲本后代母本父本黑色白色Ⅰ黑色白色82 78Ⅱ黑色黑色118 39Ⅲ白色白色0 50Ⅳ黑色白色74 0假如让试验Ⅳ的黑色雌羊亲本与试验Ⅱ的黑色雄羊亲本交配,下列四种状况最可能是( )A.全部后代都是黑色的B.全部后代都是白色的C.后代中的一半是黑色的D.后代中1/4是黑色的,或者后代中1/4是白色的解析:选A 依据杂交试验Ⅱ,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黑色)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别,推断黑色是显性性状,且亲本黑色全是杂合子。

依据杂交试验Ⅳ,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一种性状(黑色),推断亲本中的黑色雌山羊是纯合子。

杂交试验Ⅳ的黑色雌山羊(纯合子)与试验Ⅱ的黑色雄山羊(杂合子)杂交,后代全是黑色。

课时跟踪练(二十二)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二十二)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学案Word版含答案

课时追踪练(二十二)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78分)1.致使遗传物质变化的原由有好多,图中字母代表不一样基因,此中变异种类①和②挨次是()A.突变和倒立B.重组和倒位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分析:由题图可知,变异种类①中a、b基因被j基因替代,变异种类①为易位,变异种类②中c、d、e基因发生颠倒,变异种类为倒位。

答案:D2.(2019唐·山联考)对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构造变异的表达,错误的是()A.经过杂交实验,能够确立该基因突变是显性突变仍是隐性突变B.X射线不单能够惹起基因突变,也会惹起染色体变异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定致使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构造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察看到,而基因突变不可以分析:染色体片段的重复不会致使基因种类的变化,C项错误。

答案:C3.(2019日·照模拟)以下有关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变异的表达,正确的是()A.不一样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同样数目的染色体B.染色体组整倍性的变化必定会致使基因种类的增添C.染色体之间部分片段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的构造变异D.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配子中的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分析: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致使基因数目变化,不可以致使基因种类增添,B错;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构造变异,错;若生物为多倍体,则其产生的配子可能含一个以上染色体组,错。

答案:A4.(2019·武邑模拟)染色体非整倍性是致使人类不孕不育、流产、胚胎停育及胎儿缺点的主要原由。

最典型的例子是唐氏综合征,又称2l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有3条21号染色体。

以下描绘合理的是()A.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成因必定是因为母亲的异样减数分裂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C.染色体非整倍性的患者能产生染色体组正常的后辈D.B超检查能够实时地发现胎儿的染色体构成能否正常分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第21号常染色体异样,父亲母亲两方的异样减数分裂均可致使该病的发生,A错;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和l条21号染色体,B错;三体患者产生1正常配子的概率为2,C正确;B超检查属于个体层次的产前诊疗,其实不可以检测染色体构成,D错。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五单元第二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单元第二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选择题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的哪个过程()A.①B.②C.③ D.②③解析:①②可以分别表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③可理解为性状的表达.基因的自由组合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发生的,在受精作用进行时不发生此现象,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也没有发生.答案:A2.在玉米的一个自然种群中,有高茎和矮茎、抗病和感病植株,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分别用A、a和B、b表示.其中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选择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B.F1高茎抗病植株基因型有四种C.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的比为3∶1D.F1抗病植株间相互随机传粉,后代抗病植株占8/9解析:高茎抗病植株自交,F1有四种表现型,可知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抗病对感病是显性,且亲本基因型为AaBb,由于含A基因的花粉致死,所以F1中不会有基因型为AA的植株,则F1高茎抗病植株基因型有两种:AaBB、AaBb;AaBb(亲本)自交后代(F1)中抗病植株(B_)与感病植株(bb)的比为3∶1,其中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是1/3BB、2/3Bb,抗病植株间相互随机传粉,采用配子法可知,雌雄配子中B均占2/3,b均占1/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中抗病植株(B_)比例=1-感病植株比例,即1-1/3×1/3=8/9。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五章第二节课时跟踪检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必修部分 第五章第二节课时跟踪检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部分第五章第二节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高等植物的个体发育是指()A.种子萌发长成性成熟植株的过程B.由受精卵发育成性成熟植株的过程C.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D.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同时发育形成种子的过程解析:高等植物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受精卵,终点是性成熟的植株,其过程包括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等阶段。

答案:B2.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相互受粉,所结果实中的胚和胚乳的基因型为()A.胚的基因型相同,胚乳的基因型不同B.胚的基因型不同,胚乳的基因型相同C.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相同D.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不相同解析:AA和aa的玉米相互受粉后,在AA植株上结玉米胚基因型为Aa,胚乳的基因型为AAa,在aa植株上所结玉米胚的基因型为Aa,胚乳的基因型为Aaa。

答案:A3.西瓜子的瓜子壳,西瓜子的二片仁及大豆的豆荚壳,分别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 A.珠被、基细胞、子房壁B.子房壁、顶细胞、子房壁C.珠被、顶细胞、子房壁D.子房壁、基细胞、珠被解析:①明确被子植物花的结构与果实形成的关系。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受精卵经过一次分裂形成的顶细胞→球状胚体→胚;形成的基细胞→胚柄。

②掌握西瓜子是西瓜的种子,西瓜子壳是种皮细胞由珠被发育而来,西瓜子二片仁是子叶(胚的组成部分)是由顶细胞发育而成。

大豆的豆荚是果实,豆荚壳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答案:C4.下图是自然界中豌豆的生殖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过程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B.b过程有机物的重量一直持续增加C.基因重组过程发生在c过程D.在d过程中来自精子和卵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将联会配对解析:由合子到胚的过程中营养由胚柄提供;种子萌发早期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的总量减少;受精作用中无联会行为。

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 必修二:第五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 必修二:第五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

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习试题部分必修二:第五单元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第13讲遗传的细胞基础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1.(2018湖北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已知某动物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形成的细胞的是( )A.AB.BC.CD.D2.(2018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应选择蚕豆的雄蕊和蝗虫的精巢B.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相互融合C.受精卵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重要意义3.(2018江西百所名校第一次联考)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完成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该细胞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C.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细胞中DNA数目是其体细胞的两倍4.(2018广西钦州第一次质检)某雄性二倍体动物的一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将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细胞记为子一代,把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四个细胞记为子二代。

下列对这两次连续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一定为有丝分裂B.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一定为减数分裂C.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核DNA数目相同,一定为有丝分裂D.若子一代细胞与子二代细胞的核DNA数目相同,一定为减数分裂5.(2017广东韶关一模)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 的正常儿子,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亲本和时间分别是( )A.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6.(2018安徽皖南八校模拟)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增加自身数量,又能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下列有关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增大了精子遗传组成的多样性B.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子代遗传信息的多样性C.有丝分裂后期精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不同7.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含答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2含答案

课时跟踪练2一、选择题1.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冰川、冰盖占77.2%,地下水占22.4%,而人类可以利用的水不到1%,所以我们要爱惜水资源。

以下关于水的分析,错误的是()A.禁止围湖造田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B.叶绿体、核糖体、线粒体中都有水的产生C.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增多,抗寒能力提高D.在烘烤晒干的种子的过程中,试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来自种子内部的自由水解析:选D。

禁止围湖造田有利于保护水资源,A项正确;叶绿体、核糖体、线粒体中均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合成,故都有水的产生,B项正确;冬季,植物体内结合水含量相对增多,结合水不易结冰,从而使植物抗寒能力提高,C项正确;在烘烤晒干的种子的过程中,试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来自种子内部的结合水,D项错误。

2.(2024·执信中学高三开学考)下列关于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描述,正确的是()A.Mg是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缺乏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贫血B.Na是人体细胞内的大量元素,但日常生活中过量摄入有害健康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Ca2+,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D.I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缺乏时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解析:选D。

Fe是构成人体的微量元素,缺乏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贫血,A 项错误;Na不属于人体细胞内的大量元素,日常生活中过量摄入有害健康,B 项错误;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不是来自Ca2+,血液中Ca2+含量太低会抽搐,C项错误;I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I缺乏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变少,可能会引起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弱,D项正确。

3.(2024·广东四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酸、淀粉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是C、H、OB.ATP可以直接为DNA 的复制提供原料和能量C.酶是由单体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被消化成能直接吸收的葡萄糖解析:选C。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课时跟踪练1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课时跟踪练1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课时跟踪练14一、选择题1.(2024·广东清远质检)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高秆抗病水稻和矮秆抗病水稻作亲本进行杂交,发觉后代(F 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易感病=3∶3∶1∶1,若让F 1中高秆抗病植株相互授粉,F 2的表型比例是( )A .25∶5∶5∶1B .24∶8∶3∶1C .15∶5∶3∶1D .9∶3∶3∶1解析:F 1中高秆∶矮秆=1∶1,说明两亲本相关的基因型分别为Tt 、tt ;F 1中抗病∶易感病=3∶1,说明两亲本相关的基因型均为Rr ,故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TtRr 、ttRr ,则F 1中高秆抗病的基因型为TtRR ⎝ ⎛⎭⎪⎫13、TtRr ⎝ ⎛⎭⎪⎫23,可计算出基因T 和t 的频率均为12、基因R 和r 的频率分别为23、13。

随机交配,后代高秆(T_)∶矮秆(tt)=3∶1,抗病(R_)∶易感病(rr)=8∶1,高秆抗病(T_R_)∶矮秆抗病(ttR_)∶高秆易感病(T_rr)∶矮秆易感病(ttrr)=24∶8∶3∶1。

故选B 。

答案:B2.(2024·湖南湘阴县二中三模)已知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让一株高秆抗病水稻植株作为父本与未知性状的母本进行杂交,所得F 1植株中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2∶1∶2∶1。

下列与上述比例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 )A .抗病基因显性纯合的受精卵可能不能发育B .若以该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则子代结果不变C .F 1中不抗病植株的存活率可能为抗病植株的一半D .亲本产生的含不抗病基因的精子中可能有一半会死亡解析:依据子代中抗病∶不抗病=2∶1,为3∶1的变式,可能是抗病基因显性纯合的受精卵可能不能发育,A 项正确;若以该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即AaBb×aabb,则后代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1∶1∶1∶1,与题中结果不同,B 项错误;让一株高秆抗病水稻植株(A_B_)作为父本与未知性状的母本进行杂交,所得F 1植株中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2∶1∶2∶1,若母本的基因型为aabb ,则正常状况下,F 1植株中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1∶1∶1∶1,若F 1中不抗病植株的存活率为抗病植株的一半,则F 1植株中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2∶1∶2∶1,C 项正确;若母本的基因型为aabb ,则正常状况下,F 1植株中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1∶1∶1∶1,若亲本产生的含不抗病基因的精子中可能有一半会死亡,则高秆抗病(AaBb)水稻植株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2∶1∶2∶1,则F 1植株中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2∶1∶2∶1,D 项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课时跟踪练15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课时跟踪练15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课时跟踪练15一、选择题1.(2021·浙江卷)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B .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 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D .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解析: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没有证明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当时人们还没有认识染色体,A 项错误;摩尔根的果蝇伴性遗传实验只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不能证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 项错误;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 项错误;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 是转化因子,即DNA 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D 项正确。

答案:D2.(2022·广东佛山顺德区第三次质检)某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先后生有两个女儿甲、乙,其中甲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乙表现正常。

不考虑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8B .这对夫妇连生两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16C .甲与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后,所生女孩不会患病D .乙与该种病的携带者婚配后,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6解析:某表现正常的夫妇先后生有两个女儿,不考虑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说明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用A 、a 表示该性状,则这对夫妇都是Aa 。

Aa×Aa,再生一个患病儿子的概率为14×12=18,A 项正确;Aa×Aa,连生两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14=116,B 项正确;甲与表现正常的男性婚配后,假如男性是携带者,所生女孩也可能患病,C 项错误;乙的基因型为13AA 、23Aa ,与该种病的携带者婚配后,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14=16,D 项正确。

答案:C3.(2021·浙江舟山模拟)雄性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22+XO(即雄蝗虫只有1条X 染色体),雌性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22+XX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全套 第5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全套 第5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2

必修2 第5单元(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2·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A. 不遗传的变异B. 地理隔离C. 生殖隔离D. 多倍体形成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难度中等。

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经过环境的定向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最终经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答案:A2.[2012·南昌二校联考]下列各项中,只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是( )A.用进废退B.生存斗争C.遗传变异D.基因频率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及识记能力,难度较小。

用进废退为拉马克的观点,生存斗争和遗传变异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基因频率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

答案:D3.[2012·太原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及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中等。

某基因出现的频率增加,则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 A、a 的基因频率之和为 1,故两曲线相交时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 %;A 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并不能得到Aa的杂合体比例越来越高的结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C4.[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基因频率B=0.25,b=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 ) A.不断增加B.不断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D.基本不变解析:设B基因的频率为p,b基因的频率为q,则p+q =1,Bb的基因型频率是2pq,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使p不断降低,q不断升高,而2pq则先增加后降低,且p=q=0.50时2pq最大。

2020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附答案第5章 第2节

2020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附答案第5章 第2节

第五章第2节一、选择题1.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D)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解析]染色体变异不会产生新基因,基因种类不会改变,但会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

2.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

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

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

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A)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解析]根据题意,该育种方案是将第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易位到W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3.一个染色体组应是(B)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解析]染色体组是二倍体生殖细胞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

如果研究对象是多倍体,A、C、D各项细胞中则可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染色体组。

4.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D)A.实验原理是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解离后的洋葱根尖应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C.龙胆紫溶液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D.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处在分裂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解析]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形成于细胞分裂的前期,因此低温只对少数细胞起作用,因此只是少数处在分裂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多数不变。

5.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

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A.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B.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C.它的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解析]单倍体的染色体数与该物种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即21条;每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条数为42÷6=7;胚乳所含的染色体组数为配子中染色体组数的3倍,即9个染色体组;离体培养它的花粉所得到的植株含有3个染色体组,因此表现为高度不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2讲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2017·湖南师大附中摸底)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得出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错误。

答案:D2.(2017·苏北四市期中)如图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1、2、3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图中所示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依次是()A.2、3、4B.4、4、4C.2、4、4 D.2、2、4解析:图1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图2个体自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AAbb、aaBB、AaBb),3种表现型;图3个体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答案:A3.某个体(AaBbCc……)含有n对等位基因,且一对等位基因均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也不存在基因连锁现象。

正常情况下,下列不能用2n表示的是()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B.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C.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D.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解析:依题意可知: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测交,如Aa×aa,其后代有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因此含有n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均为2n,A、B可以;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如Aa×Aa,其后代有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所以含有n 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分别为3n 和2n ,D 可以,C 不能用2n 表示,选C 。

答案:C4.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b ――→①AB 、Ab 、aB 、ab ――→②配子间M 种结合方式受精卵――→③子代:N 种基因型,P 种表现型(12∶3∶1)A .A 与B 、b 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②B .雌、雄配子在③过程随机结合C .M 、N 和P 分别为16、9和4D .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解析: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①过程,②为受精作用;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根据P 种表现型的比值判断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N 为9种,P 为3种,雌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该植株测交后代表现型与子代自交的表现型对应分析,性状分离比为2∶1∶1。

答案:D5.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 和a ,B 和b ,D 和d),已知A 、B 、D 三个基因分别对a 、b 、d 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 1,F 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 ∶AaBbdd ∶aabbDd ∶aabbdd =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 、B 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解析:aabbdd产生的配子是abd,子代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所以AaBbDd产生的配子是ABD∶ABd∶abD∶abd=1∶1∶1∶1,所以AB在一条染色体上,ab在一条染色体上。

答案:A6.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

现有一高秆抗病的亲本水稻和矮秆易染病的亲本水稻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图所示(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问F1的基因型为()A.DdRR和ddRr B.DdRr和ddRrC.DdRr和Ddrr D.ddRr解析:单独分析高秆和矮秆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高秆∶矮秆=1∶1,说明F1的基因型为Dd;单独分析抗瘟病与易染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测交后代抗瘟病∶易染病=1∶3,说明F1中有两种基因型,即Rr和rr,且比例为1∶1。

综合以上分析可判断出F1的基因型为DdRr、Ddrr。

答案:C7.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P F1F2甲×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15∶1乙×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3∶1丙×非凸耳凸耳凸耳∶非凸耳=3∶1 A.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解析:根据甲与非凸耳杂交后得到的F1自交,F2代出现两种性状,凸耳和非凸耳之比为15∶1,可以推知,凸耳性状是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由于甲×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15∶1,说明非凸耳是双隐性状,甲是双显性状的纯合子,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说明乙是单显性状的纯合子,故甲与乙杂交得到的F2代个体中一定有显性基因,即一定是凸耳,由于丙×非凸耳得到的F2代凸耳∶非凸耳=3∶1,故丙也为单显性状的纯合子,因此乙×丙杂交得到的F1为双杂合子,F2代有两种表现型,凸耳∶非凸耳=15∶1。

答案:D8.(2018·云南师大附中质检)某植物花色遗传受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花色为白色,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花色红色逐渐加深。

现用两株纯合亲本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有白花植株和4种红花植株,按红色由深至浅再到白的顺序统计出5种类型植株数量比例为1∶4∶6∶4∶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植物的花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和aabbC.F2中AAbb和aaBB个体的表现型与F1相同D.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有4种表现型解析:该植物的花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亲本的基因型还可以是AAbb和aaBB。

用F1作为材料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

答案:C9.(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夏南瓜的颜色由A、a和B、b两对相对独立的基因控制,当含有A基因时为白色,在不含A 基因时,BB、Bb为黄色,bb为绿色。

现有一株白色夏南瓜和一株绿色夏南瓜杂交,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是白色夏南瓜∶黄色夏南瓜=1∶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亲本白色夏南瓜植株为纯合子B.子代白色夏南瓜与亲本白色夏南瓜的基因型相同C.子代黄色夏南瓜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6∶1D.子代两种夏南瓜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黄色夏南瓜占38解析:依题意可知,夏南瓜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_B_和A_bb为白色,aaB_为黄色,aabb为绿色。

现有一株白色夏南瓜(A_B_或A_bb)和一株绿色夏南瓜(aabb)杂交,子代性状表现及比例是白色夏南瓜∶黄色夏南瓜=1∶1,说明亲本白色夏南瓜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为杂合子,A 错误;子代白色夏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与亲本不同,B 错误;子代黄色夏南瓜的基因型为aaBb ,其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夏南瓜∶绿色夏南瓜=3∶1,C 错误;子代两种夏南瓜杂交,即AaBb 与aaBb 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黄色夏南瓜占12aa ×34B_=38,D 正确。

答案:D10.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 和a 、B 和b 、C 和c)控制,如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

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黄花。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 .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C .自交子代中绿花植物和红花植株的比例可能不同D .自交子代出现黄花植株的比例为364解析: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cc 、AaBBcc 、AABbcc、AaBbcc共4种,A正确;根据分析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B正确;由于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所以当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时,自交子代中绿花植物(A_bbC_)的概率为34×14×34=964,红花植株(A_B_cc)的概率为34×34×1 4=964,所以比例相同,C错误;亲本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则自交子代出现黄花植株(A_bbcc)的比例为34×14×14=364,D正确。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4分)(2017·汕头一模)鸡的羽毛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B和b 控制,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能合成色素;小腿长度受另一对等位基因C 和c控制,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1)让雌雄蓝羽鸡交配,后代蓝羽、黑羽和白羽的比例总是为2∶1∶1,那么,蓝羽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让黑羽和白羽杂交,理论上说,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

(2)多次让雌雄短腿鸡交配,后代中总是出现13的正常腿。

合理的解释是,在该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而基因型为________时在胚胎时期死亡。

(3)黑羽短腿雄鸡的基因型是________,让其与蓝羽短腿雌鸡杂交,F1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中表现为黑羽短腿雄鸡的比例是________;在F1中,B基因的频率是________。

解析:(1)雌雄蓝羽鸡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蓝羽亲本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二者交配后代的基因型是BB∶Bb∶bb=1∶2∶1,由于B控制色素合成,因此后代中黑羽的基因型是BB,白羽的基因型是bb,黑羽与白羽杂交,杂交后代都是蓝羽。

(2)雌雄短腿鸡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腿,说明短腿对正常腿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短腿的基因型是Cc、Cc,二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CC∶Cc∶cc=1∶2∶1,多次实验cc的比例占13,说明CC胚胎致死。

(3)由于(1)分析可知,黑羽的基因型是BB,由(2)可知,短腿CC胚胎致死,因此黑羽短腿雄鸡的基因型是BBCc,蓝羽短腿雌鸡的基因型为BbCc,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以将其化解成两个分离定律:BB×Bb→黑羽∶蓝羽=1∶1,Cc×Cc→由于CC致死,因此短腿∶正常腿=2∶1,因此F1的表现型是2×2=4种;黑羽短腿雄鸡的比例是12×23×12=16;由于子一代中BB∶Bb=1∶1,因此B的基因频率是12+12×1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