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医方剂
侯氏黑散、风引汤、大续命汤,《金匮要略》三方辨治中风
侯氏黑散、风引汤、大续命汤,《金匮要略》三方辨治中风
经方在中风病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常用的有承气类、柴胡类、抵当类、四逆类及《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中的风引汤、侯氏黑散和大续命汤三方。侯氏黑散用于心脾不足,风痰阻络证;风引汤用于热盛动风证;大续命汤用于气血不足,卒感风寒之邪,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痰浊瘀阻之证。笔者跟随全国名老中医和经方大家毛德西、李发枝、唐宋教授侍诊学习多年,现将其应用经方辨治中风的经验和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侯氏黑散
经方原文:“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侯氏黑散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第五》)
药物组成:菊花四十分(120克),白术十分(30克),细辛三分(9克),茯苓三分(9克),牡蛎三分(9克),桔梗八分(24克),防风十分(30克),人参三分(9克),矾石三分(9克),黄芩五分(15克),当归三分(9克),干姜三分(9克),川芎三分(9克),桂枝三分(9克)。温酒调服。
临证加减:若夹瘀者,可合桂枝茯苓丸;痰盛者,加瓜蒌、胆星、鲜竹沥;便秘者,加火麻仁、决明子;麻木重者,加蜈蚣、橘络、白芥子;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珍珠母。
功能主治:此方具有补益心脾,化痰息风之功,临床多用于风邪直中脏腑,心脾不足,风痰阻络之证。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中风卒倒,四肢烦重,半身不遂,心中恶寒,胸闷短气。或魂梦颠倒,精神恍惚,心悸,心烦,身体燥热,倦怠乏力,呕吐痰涎,面色萎黄,舌淡红,脉细弱。
用药分析:方中用菊花祛风平肝,除致病之邪,为主药。白术健脾安中,使气血生化有源,气血充则风邪易祛;防风辅助主药以祛其风,二者共为臣药。人参、茯苓健脾益气;干姜温中补气,辅助白术健脾之功;川芎、当归养血为助,即血行风自灭之意;矾石化痰除湿;牡蛎滋阴潜阳;桔梗升提气机,而使风邪得转,风邪得祛;黄芩专清
治疗中风的中药处方葛根续命汤中药方剂
治疗中风的中药处方葛根续命汤中药方剂
中风,又称卒中、脑血管病,常表现为肢体麻木、行动不便、言语不清等症状。那么,中风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治疗中风的中药处方葛根续命汤中药方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治疗中风的中药处方葛根续命汤中药方剂
处方
小续命汤倍桂枝、黄芩,加葛根2两。
制法
上除附子、杏仁外,余为粗末,后入2味令匀。
功能主治
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
用法用量
每服5-7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盏,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
《保命集》卷中。
中风
中风,中医病名,有外风和内风之分,外风因感受外邪(风邪)所致,在《伤寒论》名曰中风(亦称桂枝汤证);内风属内伤病证,又称脑卒中,卒中等。现代一般称中风,多指内伤病证的类中风,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蹇不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之特点的疾病。这里介绍的为类中风(脑卒中)。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较多,从临床看,以内因引发者居多。中风的发生,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
1.情志郁怒
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
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引动肝风,夹痰上扰,可致病发,尤以酗酒诱发最烈。
3.劳累过度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即指人身阳气,若扰动太过,则亢奋不敛。本病也可因操持过度,形神失养,以致阴血暗耗,虚阳化风扰动为患。再则纵欲伤精,也是水亏于下,火旺于上,发病之因。
中风要方——千金小续命汤
中风要方——千金小续命汤
原创一行爹简蠹 8月2日
01
从一个病例说起
某天,一位朋友给我电话,语气颇为焦急:她父亲突发手脚麻木乏力,问我怎么办?首先怀疑脑卒中,当即我便问她有没有拨打120,在确认已呼叫后,朋友问我,中医能否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处理?于是,我给了她一个方案:《千金》小续命汤+苏合香丸因苏合香丸是成药,所以很快就能用上,小续命汤也随后煎煮服用了。CT结果出来,报了一个“腔隙性脑梗”,我便让她放心了。次日,她父亲的手脚麻木也消失,当然,这个时候还是不能大意,应该留院多观察几天,复查CT。这朋友也是大胆,西药只打了一天就让医生停了,只用中药(这个我是极其不推荐这么干的)。随后的复查没事后,老父亲出院了,我建议可以服用固本散继续稳定,朋友想停掉西药(他汀类和波立维),我并不建议,让一起配合服用。
02
续命汤类方
小续命汤被孙思邈收录在《千金要方·卷八·诸风门》中,一起收录的还有大续命汤、续命煮散等,其方剂大同小异,摘录如下:经过孙真人亲身实验的有续命煮散:治风无轻重,皆主之方。麻黄川芎独活防己甘草杏仁(各三两)桂心附子茯苓升麻细辛人参防风(各二两)石膏(五两)白术(四两)上十五味粗筛下,以五方寸匕纳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日勿绝,慎风冷。大良吾尝中风,言语蹇涩,四肢痑曳,处此方日服四服,十日十夜,服之不绝得愈。李可老中医也善用续命汤类方治疗脑卒中及其后遗症。可参考公众号文章。
03
强调一下
关于这个案例,我觉得有必要说明几点:
1、发生脑卒中,家属应该第一时间拨打120!
中医治疗脑中风医案
中医治疗脑中风医案
病案:王某,男,70岁,因突发脑中风入院,左侧肢体无力,语言不清,左侧面部肌肉抽搐,病情较重。
辨证:王某属于中风偏瘫病人,证属于中风证的中病,气血不足,经络阻塞,痰浊内蕴。
治疗:采用针刺加药物辅助治疗。选用独活寄生汤为主方,辅以针刺治疗。独活寄生汤是中风证的常用方剂,具有祛风活络、温通经络、化痰散结的作用。针刺选用足三里、合谷等穴位,注重针刺深浅适宜,方向准确。
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病人左侧肢体的运动功能有所恢复,语言能力也有所改善。继续治疗数个疗程后,病人的症状明显减轻,病情得以控制。
总结:中药治疗中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针刺加药物联合治疗是中风病人的常用方法。在治疗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 -
中风病古籍案例举喻
中风病古籍案例举喻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古代医学著作中也有关于中风的描述和治疗方法。以下将通过引用一些古籍案例举喻来了解中风病的一些症状和治疗方法。
1. 《内经》
《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典籍之一,其中关于中风的记载较为详细。在《灵枢·中风病》篇中,描述了中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案例一:《灵枢·中风病篇》中提到:“中风者,乍中乍解,发作有时,夫阳气盛则为阳中风,阴气盛则为阴中风。”这一句话说明中风可分为阳中风和阴中风两种类型,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案例二:书中还提到中风病人可出现舌强不语、身半不遂等症状,这些症状与现代医学对中风的认识是一致的。
治疗方法方面,《内经》中也提到了一些方法,如“以火罨灸其一侧,人取其阳,火取其阴,人火相得,治其病。”这种通过烧灼来刺激患者的治疗方法在古代被用于中风病的治疗。
2. 《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医学著作之一,主要介绍了温病(古代医学中指传染病)的治疗方法。虽然中风并非温病,但其中也记载了一些与中风相关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案例三:《伤寒论》第73条提到了“中风解落”的病情,病人出现头痛、饮食不消化、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与现代中风的一些症状相似,说明中风在古代医学中已有一定的认识。
治疗方法方面,《伤寒论》中虽然没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中风,但通过推荐一些治疗方法,如“桂枝汤主中寒,加厚朴杏子以温之”来治疗中风的寒证。可见古代医生常将中风归入寒凉类疾病,并采用温热的方法进行治疗。
3.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中医方剂学的经典之作。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中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的记载。
中风最厉害的方子来了,面瘫、眼斜口歪、一招搞定!
中风最厉害的方子来了,面瘫、眼斜口歪、一招搞定!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导读:今天学习一个治疗中风的方剂——“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为刘河间治瘖痱所制之主方。
瘖痱为中风的一种。古代医家曾谓中风有中经、中络、中腑、中脏之说。
中腑多在阳明,中脏多在少阴。少阴是指肾而言,肾主骨,骨藏髓,脑为髓之海,名奇恒之府。
中医之中风,是概括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及颜面神经麻痹等多种神经性疾患。
当脑出血恢复期,均宜以治肾为大法。
凡中风之后出现舌謇、音瘖、肢废、饮食作呛、反应迟钝,均宜投地黄饮子。
古书言瘖而不言呛者,乃因呛由饮食所致,由于古时诊病均不在饮食之际,故未见食呛之发作,此可能为古书不言呛之原因。
瘖与呛虽证异,但其因均为舌僵不灵,其病在脑所致,故治法相同。
1
对地黄饮子的认识
地黄饮子由金匮肾气丸变通化裁而成。
中医历来有上病治下之大法,此方就是治下为主之剂。
金元时代,曾有主痰、主火、主气;真中、类中之说盛行一时。
究其实,中风病过程中,不但痰、火、气以标象出现,而且肢废语謇、麻木等,也均为病之证状,更无真中、类中之分,而其病之本质在脑,故古人上病治下。
万物之生存,皆赖升降出入之新陈代谢以维持,而需五味五气以养之。若代谢失常,则能导致人之衰老病死。
脑病虽能影响全身,而亦关系代谢。若脏腑经络每一局部发生障碍,亦能影响于脑。
药物仅能起到扫除障碍、调节功能,调动脏腑之积极因素;至于充脑髓、强筋骨、长肌肉、续绝伤,仍赖脏腑运化之精微,以充实脏腑,调整机体。
临床体会:
若心肾不交,脉结代,心动悸,可佐瓜蒌薤白汤、当归芍药散。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特效方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特效方
2021-08-02
中风后遗症,主要指脑出血或脑梗后产生的并发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二便失禁等等。对人的生命健康危害极大。
提到中风后遗症,特别是文章的标题所说的特效方,熟悉中医方剂的人,都会想到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的补阳还五汤。
药方组成:黄芪生120g,当归尾3g,赤芍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水煎服用。
该方重用生黄芪大补元气,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行经络。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达到治愈诸症的目的。
该方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方面影响颇大,效果也确实不错,但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有时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古代人们常常缺衣少食,且以手工体力劳作为主,往往出现过劳,故病人大多气血不足,其病之根源往往在于气血不足,所以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始收全功。但是如今之人平时多以油腻之食为主,且脑力劳动居多,久坐而少动,故痰湿太重,所以生中风后遗症,大多为痰湿堵塞而成,故治疗应以祛痰为第一要务。
因此用化痰通络方治疗效果更好。笔者在临床中常用此方,疗效甚佳!
组成:胆南星6克,制半夏10克,陈皮9克,茯苓12克,甘草5克,天麻10克,全蝎3克,蜈蚣6克,地龙6克,焦三仙各6克。
本方为导痰汤加味而成。导痰汤由《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的二陈汤演化而来。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方中中加入天麻、地龙以增强祛风止痉,化痰散结的功效。全蝎、蜈蚣,其性走窜,善于祛风通络。痰去风停,则脉道畅通,后期辅以益气健脾之药物调理,则能收到非常好的功效!
王清任治疗中风(脑梗)的神奇之药——补阳还五汤
王清任治疗中风(脑梗)的神奇之药——补阳还五汤
标签:中医补阳还五汤王清任脑梗中风
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等作用,是王清任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著名方剂,有关该方剂的由来,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清代嘉庆年间,清朝军机大臣卢荫溥中风后半身不遂、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小便失禁,经皇上派来的太医久治无效。这时,有人推荐在北京菜市口一带悬壶的王清任。
王清任应允前往探究,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之后,胸有成竹地准备纸墨,铺纸下方。这时,卢荫溥结结巴巴地问:“依你之见,以前服用的药方是否恰当?”王清任边看太医的药方边说:“当归通经活络、赤芍和川芎利血活血,红花和桃仁活血祛瘀,地龙化瘀通络,的确是剂活血通络方剂。”家人又问:“服了这些药,却没有什么效果,原因又何在呢?”王清任不慌不忙地回答:“因这方剂缺君药,方无主药何谈见效,因为人体五脏功能赖气血运行。气为阳,血为阴,阴阳调和则人体正常无病。病者属中风之后遗症,多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滞血瘀所致。该方缺一味黄芪,故缺乏补阳之动力药,如果重用黄芪,气行则血行,人体方可复元。”
一习话,卢荫溥及家人听后连称高明。于是,果断遵王清任改方,加用黄芪,量重,三剂之后,症见好转。服药半个月后,便可下床移步,又通过王清任开方调理。外加功能锻炼,顽疾逐渐趋于康复。
事后,胡太医对王清任医术精深俩服得五体投地,特地登门求教:“请问你拟的方剂名称?”王清任答:“人体阳气有十成,左右各五成。凡一侧偏废,则已丧失五成之阳。本方意在补还五成之阳,故取名‘补阳还五汤’”。胡太医无言以对,甚感学识过浅,羞愧无颜。
治疗中风偏瘫的特效方。黄元御治疗中风偏瘫的方剂,大别山养生堂。
治疗中风偏瘫的特效方。黄元御治疗中风偏瘫的方剂,大别山
养生堂。
熨药的方子:
左边的身体瘫痪,用何首乌、茯苓丶桂枝、附子(每种药可用20克)
右边的身体瘫痪,用生黄芪,茯苓、生姜(另研后放)附子(每种药可用20克丿
熨法就是把药磨成药末,用沙布包好,然后放在炉子上加热,然后在病侧的肢体关节处来回地熨,让药气透入关节肌肤,这样筋脉就慢慢地舒缓了,一般熨三四次后药味淡了,就要换药了。以患者身体被熨出汗为好。(罗大伦丿
服药方
左半身瘫痪不灵的:用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何道乌三钱、茯苓三钱、砂仁一钱。
右半身瘫痪不灵的:生黄芪三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
麻瑞亭老中医把右半身偏废的叫气虚型,左半身叫血虚型。
麻老在左半身血虚型中加入了鸡血藤五钱、丹参五钱、路路通四钱,杏仁三钱,以通血络;在右半身气虚型中加入了夏枯草、茺蔚子、决明子各五钱,杏仁三钱,以疏肝气。加入杏仁以降肺气。(罗大伦)我用黄元御治疗偏瘫的原方治疗偏瘫的效果:本人岳父右侧肢体偏废,用黄元御方十服内服药,一副药喝两天,早一顿晚一顿,也就是早饭前一顿,晚饭后一顿药。岳父竟能独自行走了!很是神奇!
这个药味道不苦,还有点甜。可能在喝药的过程当中,岳父能够感受到身体的明显好转。有时他主动的向我要药喝。
在岳父刚从医院回来到我这来的时候,他走路要靠人架住走,即使有人架着走路也往右侧偏,很宽的路,4米宽的水泥路,都能走到路的下边去。
我们一方面给他用黄元御的这个药方来进行治疗,另外一方面进
行锻炼走路。喝药几天之后,我们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我们嫁他的时候,他对我们人的压力明显减小了。后来逐渐的他慢慢的可以不用人架着,走路了,我们就陪着他走。再后来他就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
中医对中风的分类
中医对中风的分类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中风可以分为两大类:中风痰证和中风血证。
一、中风痰证
中风痰证是指中风发病时,病人体内有痰湿聚积,阻滞了气血运行,导致脑血管供血不畅,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证候类型。中风痰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色青紫,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等。中医治疗中风痰证的方法主要是祛痰化痰、通络活血。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小陷胆汤、清痰散、半夏泻心汤等。此外,中风痰证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用一些具有祛痰作用的食物,如莲藕、山药、海带等。
二、中风血证
中风血证是指中风发病时,病人体内有血瘀阻滞,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证候类型。中风血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色暗红,舌质紫暗,脉象沉细等。中医治疗中风血证的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通络开窍。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大活络丸、通窍活血汤等。此外,中风血证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中风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中风痰证和中风血证两大类。中风痰证主要是痰湿阻滞,需祛痰化痰、通络活血治疗;中风血证主
要是血瘀阻滞,需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治疗。中医治疗中风注重整体调理,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汤剂等多种手段,以达到祛病救人的目的。同时,中风患者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康复。对于中风的预防和康复,中医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盲目使用中药或其他疗法,以免延误病情。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中医护理方案
中风(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组织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脑功能缺陷的疾病。传统中医认为中风是由于气血不畅所致,因此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扶正祛邪、促进恢复等方法。以下
是一套中医护理方案,希望能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有所帮助。
一、调理气血
1.中药调补:根据中风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一副适合的中
药方剂,如补益气血的六君子汤,活血化瘀的加味四物汤等,以调理患者
的气血状况,促进康复。
2.食疗调理:中风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有益于气血调理的食物,如
红枣、黄芪、枸杞、黑芝麻等,以补充气血不足,增强机体免疫力。
二、扶正祛邪
1.拔罐疗法:拔罐疗法能通过负压作用促进经络的通畅,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疏通经络,扶正祛邪。
2.灸法:灸法是通过燃烧艾绒或中药,将其热力传导到患者体表,以
刺激体表经络,温通经脉,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三、促进康复
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康复方法之一,通过针刺经脉穴位,调理气血,促进神经再生,加速康复进程。
2.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常用的手法疗法,通过按摩患者特定的
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张力,提高患者功能恢复能力。
3.跌打损伤疗法:对于中风患者出现的肢体活动障碍和肌肉骨骼疼痛
等问题,可采用跌打损伤疗法,通过特殊按摩手法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
肉疼痛,增加关节灵活性。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中的中风护理方案主要包括调理气血、扶正祛邪、促进康复等方法。这些方案针对中风的病因和病理机制,通过中药调补、
食疗调理、拔罐疗法、灸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以及跌打损伤疗法等手段,起到平衡气血、加速康复的作用。重要的是,中风患者在接受中医护
中风后遗症,就是正气不足!这方子,补正气+化瘀血,让人感动
中风后遗症,就是正气不足!这方子,补正气+化瘀血,让人
感动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我常常讲,中医是最有人情味的一门学问。
因为它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人,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被看做一个鲜活的、个性的生命,而非一具标本,一个试验品。
所以,中医的方药配伍,深究起来,总是那么的温情脉脉。
现在,我给你讲一个例子。
好多年前,我们几个刚参加工作的中医同仁,到社区做医疗卫生服务。
期间,我们遇到了一个中风后遗症患者。
这个人姓罗,曾经是某高中的数学老师、教学能手。他从前业务精湛,学生遍天下。但是后来,他患病了,虽然中风得以救治,人活了下来,但是留下了多发性脑梗塞并发脑萎缩的问题,整个人就变了。
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从前那个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的才子,如今说不出话来。从前那个思维敏捷,号称“小电脑”的数学老师,如今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这光景,连来探望他的学生们,都感到心碎。看着老师的样子,暗自垂泪。
当时,患者才50多岁。他的爱人跟我们讲,想请我们帮着出主意。因为照顾这样一个病人,所耗费的精力、财力,是无法想象的。家里头这些年,已经过得一天不如一天了。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我们几个一听,动了恻隐之心。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尺部尤弱,舌苔薄白,舌质淡,食欲不振,少吃则饱胀,全身倦怠乏力。
我们几个研究,初步觉得患者的问题,辨证是比较容易的。这就是脾肾不足、气虚血瘀。
接下来,我们一合计,探讨研究了一下,写了一张配伍——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川芎15克,枸杞子10克,仙灵脾10克,制首乌15克,桂枝3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中风后遗症秘方
中风后遗症秘方
郑重声明
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全国老中医临床
经验的结晶,都是科学严谨,临床行之有效的
方子。并非网络非专业人士流传的偏方、土方!
一般只要诊断清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方子,
都会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放心使用!
1 .中风丸治疗脑梗塞
[方剂] 鳖甲、牛黄、麝香、马钱子、鸡血藤、黄芪、川芎、全蝎、僵蚕等。
[制用法] 碾碎制成丸,每次1丸,每天两次。
[功效] 有通经活络,扶正固本之效。主治中风、类中风。
[验证] 曾治20例均愈。住院最短14天,最长65天,平均42天。服药方法:每次1丸,每天2次;首先用倍量,疗程两周。服药后约30分钟,语塞即缓解,患肢肌力增加,并能增加小幅度的随意运动。如过量服用可出现肢麻、抖动。病例:吴x ,男,58岁,住院号7074 。主诉:患脑血栓形成后,在市血栓病防治中心用“蛇毒”治疗三个月,现仍步履艰难;左上肢呈弛缓性瘫,体检时血压21/l2千帕斯卡,口语不清,口角右斜,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体左斜,舌苔薄白,脉沉弦。CT诊断:脑梗塞。中风预报值:全血高切:15:3 ,全血低切:8:4 ,血浆粘度:304 ,纤维蛋白原:40300 ,胆固醇、甘油三脂均高于正常值。治疗以中风丸为主,每次1丸,首次倍量(丸重5克)。服药后30分钟,左上肢即能上举齐眉,服药45天兼用维脑路通。出院时病人五官正,语言清楚;左上肢肌力达Ⅳ级,手指分指运动灵活,左下肢肌力达V级,步态稳。生活基本能自理,临床治愈。[备注] 引自1986 年《医学文选》。
2 .香蕉花饮预防中风[方剂] 香蕉花5克。
中风、脑出血、半身不遂,名医王清任,黄芪用到120克
中风、脑出血、半身不遂,名医王清任,黄芪用到120克
中风、脑出血、半身不遂,名医王清任,黄芪用到120克,大有特效人们常说,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所以要珍惜当下的生活。的确,有的人今天还好好的,明天就突然病倒了,然而,在众多疾病中,突然发作并导致一病不起的,非中风莫属。而中风这种疾病,大多属于突发,而且疾病发作迅速,如果得到及时的救治,也往往会留下后遗症。这个后遗症如果不好好治疗,可能后半生只能躺在病床或者轮椅上了,所以,这种疾病不得不引起人们对它的高度重视。
所谓中风,最主要的症状主要是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头痛、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瘫痪等症状。而中风的出现,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及时抢救,对于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然而,中风患者救治成功后,后遗症依然需要继续治疗。而对于中风以及中风后遗症,清代名医王清任创立了一个奇特的配方,虽然只有七味药,但是全方的用药却十分奇妙,奇妙的是方中用了120克黄芪,而其他6味药仅仅22.5克,差不多就是黄芪的一个零头,这可是中医组方里极其独特的。一方面体现了“重剂起沉疴”的经方霸气,另一方面又体现“轻可去实”的时方绝妙。说到这里,可能已经有人猜到了这个方子,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的“瘫痪论”里,全方由“黄芪(生)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等7味药组成。主要用于中风,证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对此,王清任对补阳还五汤的兼证进行了加减,比如初得半身不遂,在本方的基础上加上防风一钱,服用四五剂之后可以去掉防风;如果患者害怕使用大剂量黄芪,可以先用一二两,以后逐渐加到四两,到微微有效时,每天服用两剂,这不就是八两了吗?两剂服用五六天,之后每天仍然只服用一剂。如果病了两三个月,以前的医生用了太多的寒凉药,可以加附子四五钱;如果用散风药太多,可以加党参四五钱。如果服用此方中风病愈之后,依然药不能停,或者隔三五天服用一剂,或者七八天服用一剂,要是停药可能将来会得气厥之证。
救生汤医案
救生汤医案
救生汤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等症状。以下是一个救生汤的医案:
患者张某,男,50岁,因突发中风,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患者曾就诊于多家医院,但治疗效果不佳。后来,患者听说救生汤具有治疗中风的功效,于是寻求中医医生的帮助。
经过详细的中医诊断,医生认为张某的中风属于气血不足、脉络阻塞所致。于是,医生为张某开具了救生汤方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加减。
救生汤的主要成分包括:
1. 当归(15克):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2. 川芎(10克):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3. 红花(10克):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 丹参(15克):活血化瘀,清热凉血。
5. 白芍(10克):养血柔肝,舒筋活络。
6. 桃仁(10克):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7. 甘草(5克):调和诸药,缓急止痛。
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每日服用救生汤,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某的症状逐渐好转,半身不遂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最终,张某康复出院,对中医治疗表示了由衷的感激。
这个医案展示了救生汤在治疗中风方面的疗效,同时也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当然,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中医治疗中风(颅脑水瘀)经典方剂-方脑窍通汤
中医治疗中风(颅脑水瘀)经典方剂-方脑窍通汤
方脑窍通汤
【主治】:中风(颅脑水瘀型),症见神志清,精神差,右下肢瘫痪,语言不利,烦躁易怒,口苦,腰痛,纳食可,夜休时梦多,二便基本正常。血压:135/100mmHg。舌黯红,苔微黄水滑,脉沉细弦。
【方药】:麝香,丹参,桃仁,川芎,白茅根,赤芍,石菖蒲,三七粉(冲服),红花,天麻,钩藤(后下),黄芩,草决明,生杜仲,桑寄生,郁金,胆南星,天竺黄,夜交藤。
【功用】:醒脑通窍,活血利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麝香配丹参药对,开窍活血;桃仁、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消散瘀血;白茅根清热止血利水养阴;石菖蒲芳香开窍醒神;三七化瘀又可止血,防止出血;红花活血通络、开窍醒神;天麻、钩藤平肝阳;黄芩、草决明清肝热;生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郁金疏理肝气;胆南星、天竺黄清化痰热、开窍;夜交藤通络安神。全方共奏醒脑通窍、活血利水之效。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中医方剂
中风中医方剂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中医常识
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阴阳偏胜,气机逆乱;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浊壅塞,瘀血内阻。常见的病因有忧思恼怒,饮酒无度,或恣食肥甘,纵欲劳累,或起居不慎等。中风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分。
中经络,常见证型有:
①风邪入中,经络痹阻型。兼恶寒发热,苔薄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方用大秦艽汤。
②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兼腰酸耳鸣,舌红脉细。治宜滋阴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
③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兼痰多便秘,苔腻脉滑。
治宜通腑化痰,方用小承气汤加味。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状。
又可分为闭脱二证:
①闭证。证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多属实证。属阳闭者兼见面红身热,苔腻脉滑。治宜辛凉开窍,滋阴熄风,方用至宝丹和羚羊角汤。阴闭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脉缓。治宜辛温开窍,豁痰熄风,方用苏合香丸和涤痰汤。
②脱证。证见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尿遗。多属虚证,治宜回阳固脱,方用参附汤。部分中风病人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这与病情轻重,治疗和护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关。
中风偏瘫病因
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应,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
见原因。
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复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
5.代谢病中糖尿病与中风关系最密切,有30-40%中风患者患有糖尿病。
中风的前兆
许多人不了解中风的种种先兆,即使这些中风先兆出现了,他们全不以为然或者无所觉察,从预防中风发生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大量临床经验证明只有少数病人在中风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绝大多病人都有以脑部瞬间缺血的表现而发出的各种信号。
1、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是中风的先兆,应及早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2、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3、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
朦,这是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中风的又一信号是反复发作、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辞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辞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1)风中经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
10g,生姜5片。
(2)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
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
(3)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4)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5)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6)邪热壅盛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7)气血两虚型
症状:肢体缓纵无力,或见苍白肿胀,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声低气怯,或畏风自汗,舌质淡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方药:八珍汤:人参、白术、川芎、白芍、甘草各
10g,熟地、茯苓、当归各15g。
(8)肝风挟痰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头晕或头痛,急躁易怒,或见多痰,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脉弦或滑。
方药:白术、茯苓、天麻、橘红各15g,半夏、甘草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
高血压中医方剂
冠心病中医方剂
乳腺增生中医方剂
脑血栓中医方剂
脑积水中医方剂
“排酸健身操” 排出酸性毒素给您健康的碱性体质
国家级中药师82岁的“辨药奇人”徐锡山养生之道1、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