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化学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类一、物质的分类及特征1. 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指组成物体的任何东西,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

纯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和相对稳定的物理性质。

纯物质又可细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类。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是现有的118种已知物质,比如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化合物包括水、二氧化碳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混合物又可细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的组成均匀,通常被称为溶液。

比如盐水、酒精溶液等。

非均匀混合物的组成不均匀,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

比如石油和天然气的混合物。

2. 物质的特征物质的特征是指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不改变物质的化学组成。

例如,颜色、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可燃性、腐蚀性等。

二、化学元素的发现和现状1. 化学元素的发现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通常用符号表示。

人们通过不断地科学探索和实验,逐渐发现了各种化学元素。

最早发现的化学元素是金属铜、银和金,它们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制作工具和装饰品。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陆续发现了新的化学元素,例如氧、氢、碳等。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化学元素共有118个,其中92个为自然存在的元素,其余为人工合成的元素。

2. 化学元素的现状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广泛,但并不是所有元素的含量都很丰富。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次是硅元素,这两种元素占据了地壳总质量的70%以上。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较多,如铝、铁、钙等。

高中化学复习必修一教案

高中化学复习必修一教案

高中化学复习必修一教案
教学内容:物质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理解物质的概念及其分类;
2. 掌握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知识;
3. 能够区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
3. 教学资料和练习题;
4. 讲义和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本课内容;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讲解(20分钟)
1. 给出物质的定义,并介绍物质的分类;
2. 讲解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
3. 讲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让学生能够区分。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1. 展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3. 学生分析实验原理,得出结论。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进行答疑解惑;
3. 学生相互讨论,深化理解。

五、巩固与作业(5分钟)
1.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
2.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主要围绕物质的结构展开,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物质结构的理解。

实验操作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加入更多趣味性的实验和案例,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必修一化学复习学案

必修一化学复习学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基础认识1.化学实验中,手上不小心沾上浓硫酸应立即________,然后________;不小心沾上烧碱应立即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应立即用________扑盖;水银洒在桌面上,可洒上________进行回收;误食重金属离子,可服用大量_______、_______等解毒;误食钡盐溶液,可服用_____、____解毒。

实验中要做到“五防”:防爆炸,防倒吸,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

有毒、有腐蚀性的药品取用时做到“三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以______________的形色存在。

把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开的操作叫混合物的_________,把某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的操作叫___________。

3.过滤操作适用于固液混合物和一种_________,一种________的固体混合物。

使用的装置叫_______装置。

它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装而成。

该装置组装和操作时应做到“三低四靠”,三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蒸发操作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使用的装置叫__________装置,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组装而成。

人教版化学必修Ⅰ期中复习学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Ⅰ期中复习学案

矮油,你又想偷懒啊?反省反省吧,亲! 想成为一名成功者,先必须做一名奋斗者。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Ⅰ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化学实验安全:做化学实验时,首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可以从试剂的存放、试剂的取用、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考虑。

【练习】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练习】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 【练习】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 、汽油和水B 、苯和盐酸C 、酒精和水D 、水和四氯化碳 (3【练习】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 .某溶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生产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 .某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 42-C .某溶液加入稀盐酸和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 42D .某溶液加入稀盐酸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 32-二、物质的量及其应用①、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一个物理量。

符号:n. 单位:摩尔(mol )。

基准:以0.012kg 12 6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基准,即阿伏加德罗常数。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 A ,单位:mol -1,通常用6.02×1023mol -1表示。

③、物质的量(n )、粒子数(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关系:n=N/N A④、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 ;单位:g·mol -1,M=m/n⑤、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气体摩尔体积(1)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内因:物质微粒本身大小、微粒的间距和微粒的数目。

(2)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内因:气体分子数和气体分子间距。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复习学案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复习学案

必修化学1复习学案一.走进化学科学化学:就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

连线:波义耳发现元素周期表拉瓦锡提出原子学说道尔顿建立氧化学说门捷列夫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等方法。

2、钠是活泼金属,可以与水、非金属单质、盐溶液等发生反应。

①钠与O2反应常温下:加热时:(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

②钠与H2O反应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3、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4、氯是活泼非金属,在自然界中没游离态的氯,能与水、金属单质、某些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最高正价)②与非金属反应③Cl2与水反应④Cl2与碱液反应:三.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V c V )(V N N M m n mA 溶液气体⨯====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主要仪器: (2)配制步骤:一、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四、物质的分散体系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称为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称为分散剂)中形成分散系。

2、分类:3、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一、氧化还原反应⎪⎩⎪⎨⎧---m mm9797-1010~1010)(—粒子直径小于—溶液—粒子直径在—胶体—粒子直径大于—悬浊液或乳浊液浊液分散系1、定义: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3、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或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或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复习1教案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复习1教案

教案
依据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分章节介绍每一章要求的内容,复习的策略和典型的例题。

分章节复习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1、从物质类别的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2、从元素价态的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从能量变化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

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
1、从碳骨架的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2、从官能团的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分章节介绍
每一章要求
的内容,复习
的策略和典
型的例题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以金属冶炼和从海水中提取有用的物质为例介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结提升1、利用分类、对比等方法将知识内容结构化。

2、借助思维导图等手段进行归纳整理将知识内容系统化。

3、重视化学实验的独特价值。

4、落实基础知识。

总结提升。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课教案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课教案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复习化学知识,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准备好应对高考。

教学内容:本次复习课的内容为化学专题复习,包括化学元素、化学键、化学反应等知识点。

教学重点: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平衡。

教学方法:讲解结合示例演练,让学生参与讨论与互动,巩固知识点。

教学过程:
1. 复习化学元素:通过表格或周期表展示不同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让学生对元素的性
质有更直观的认识。

2. 讲解化学键:介绍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让学生了解不同的
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 演示化学反应:通过实验或图示展示不同化学反应的类型,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和产物。

4.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平衡:让学生参与练习编写不同类型的化学方程式,并通过练
习来提高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程度。

5.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复习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梳理,
同时指导学生未来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教学
效果的依据。

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本次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化学知识的教学内容
和方法,为学生的高考复习提供有力支持。

人教版高中化学复习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复习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复习教案主题:人教版高中化学复习一、复习内容: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及其平衡3. 化学平衡的计算4.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5.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热力学平衡6. 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7. 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二、复习方法:1. 阅读教材,重点关注重点知识点,强化记忆2. 划重点,整理思绪,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3. 多做习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4. 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化学实验,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5. 与同学讨论交流,共同进步,互相督促三、复习重点: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分类及性质2. 化学反应的定义及表达方式3. 化学平衡的条件及转移方向4. 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5.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基础概念6. 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及分析方法7. 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四、复习建议:1. 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复习,逐步深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2. 做好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压力过大3. 多参加课外辅导班或讨论小组,与他人积极交流,共同提高4. 多进行相关实验,增加化学实验经验,加深对化学原理的认识5. 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面对考试,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五、复习目标:1. 复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达到全面提高自身水平的目的2. 夯实基础,巩固重难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3.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以上建议和方法进行复习,认真复习化学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同学们复习顺利,考试取得好成绩!。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单元复习教案
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2. 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 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
3. 反应类型及平衡
4.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复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回顾并总结所学内容。

2. 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检测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解答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第二课时
1. 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并观察反应过程。

2. 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让他们发现反应规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实验得出的结论,并就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教学反馈:
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扩展活动:
鼓励学生开展化学实验和课外阅读,拓宽化学知识面,增强学习的兴趣和深度。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习题,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开展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教学注意事项:
1. 监督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实验效果。

2. 督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勤于复习,提高学习效率。

3. 鼓励学生团结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高中生化学复习教案

高中生化学复习教案

高中生化学复习教案一、化学基础知识回顾1. 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2. 物质的分类:金属、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3. 原子结构: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4.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周期性规律二、化学键与化合物1.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定义和特点2. 键长、键能、键角的概念3. 分子的构成:分子式、结构式、键的种类4. 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方法三、化学反应与平衡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法则2. 实验守恒定律:物质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3. 反应速率与反应活性4. 反应热力学: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四、物质的性质和应用1. 酸碱中的pH概念2.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应用3. 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和区别4. 聚合物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五、生物化学基础1. 生物分子: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质2. 酶催化的作用机制3.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4. 遗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六、实验与应用1. 化学反应动力学实验2. pH值测定实验3. 酶活性测定实验4. 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实验七、复习与检测1. 课程复习要点梳理2. 定期进行练习题和模拟考试3. 学习笔记的整理与总结4. 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和难点八、教学方法与建议1. 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验操作和实践2. 结合生活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3. 多种形式的复习方式:讲解、实验、练习、讨论4. 定期进行学习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补充学习内容以上为高中生化学复习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顺利!。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一、基本概念回顾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科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

2. 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化合物和元素。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物质。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不能进一步分解为其他物质。

3. 元素的符号和化学式元素的符号是由元素的英文名的第一个字母或前几个字母组成的,可以是大写字母或大写字母加小写字母的组合。

化学式用元素的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4. 化学式中的原子数目及其计算化学式中的小写字母右下方的数目表示该元素的原子数目。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时,可以根据元素符号右下方的数字进行计算。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发生变化过程中,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6.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和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法。

反应物写在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写在方程式的右边,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一张表格。

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水平行称为一个周期,竖直列称为一个族。

2.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包括周期律规律和族间关系规律。

周期律规律是指元素的一些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周期性重复出现的规律。

族间关系规律是指同一族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逐渐变化的规律。

3.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命名法和表示法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命名法和表示法进行命名和表示。

元素的名称可以是拉丁文命名法或者拼音命名法。

元素的符号则采用元素的英文名或者拉丁文名的缩写表示。

4. 重要元素的性质和应用重要元素有氧、氮、碳、铁、钙等。

这些元素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氧气可以用于支撑燃烧和呼吸过程,氮气可以用于保护食物和进行化学反应,碳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铁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学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学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习学案全套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复学案全套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专题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推断题在历年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在选择题体现)。

这些题目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的关系,以及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进行综合推断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熟练掌握短周期所有元素的结构特点、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解题思路如下:在以上基础上,针对题目按以下具体方法进行推断。

与元素推断相关的几个问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的规律。

①核外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③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④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

2.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短周期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短周期元素:H、Be、Al。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短周期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Li。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短周期元素:Na。

⑥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Si。

⑦最高正化合价是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F(H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⑨最高正化合价不等于族序数的主族元素有:O、F。

⑩核内无中子的元素:H。

3.元素性质、存在、用途的特殊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

②气态氢化物中含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CH4中H的质量分数)。

③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⑤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或无正价的非金属元素或无含氧酸的非金属元素或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非金属元素:F。

⑥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Cs。

⑦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Na;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的元素:K。

人教版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学案_Microsoft_Word_文档

人教版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学案_Microsoft_Word_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学案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物质结构(一)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原子由带正电荷的 和带负电荷的 构成,且正负电荷 ;而带正电荷的 又由带正电荷的 和不带电的 构成;原子核占原子的空间极 ,但质量极 ,电子占原子的空间极 ,但质量极 。

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Z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原子的表达方式:AZ X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电荷数 ;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电荷数 【相关练习】(1)日本福岛核泄漏释放出的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其中有13153I 。

该原子的原子系数为 、中子数为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试按要求各举一例(用化学用语作答)写出10电子的原子、双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四原子分子、五原子分子、单核阳离子、单核阴离子、双核阴离子、五核阳离子: ; 写出18电子的原子、双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四原子分子、8原子分子、单核阳离子、单核阴离子、双核阴离子、: 。

2、元素、核素与同位素①元素:具有相同的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 和一定数目的 的一种原子。

③同位素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也就是说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同分异同素异物性化性不同相同类别构体同系物形体同位素比较项目原子质子数中子数单质元素种类单质内部结构有机物结构通式分子式化合物分子式结构4、“四同”比较相同相似相似相似或不同不同不同相似但递变不同【相关练习】请将下例各组物质序号填入其应属的关系选项中。

①金刚石和石墨;②C 2H 6和C 4H 10;③正戊烷和新戊烷;④3517Cl 和3717Cl ;⑤O 2和O 3;⑥CH 3OH 和CH 3CH 2OH;⑦21H 2和31H 2;⑧葡萄糖与蔗糖;⑨淀粉与纤维素;⑩异丁烷与2-甲基丙烷。

属同位素的是;属同素异形体的是;属同系物的是;属同分异构体的是;属同种物质的是。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

第1节元素周期表复习学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同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一、元素周期表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

原子序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为_______个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4Li+O点燃2Li O2Na+O22点燃Na O22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Na+2H O=2NaOH+H↑2K+2H O=2KOH+H↑2222(1)周期(七个横行,七个周期):2R+2H O=2ROH+H22↑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短周期长周期序号1234567元素种数32(排满时)0族元素原子序数118(未发现)(2)族(18个纵行,16个族):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_____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即金属性逐渐。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

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延展主族副族列序121314151617族序列序345671112族序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呈增大趋势(K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原子半径增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1.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豆浆、墨水、云、烟、雾、有色玻璃、水晶、土壤、血液2.Fe(OH)3胶体制备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3.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为4.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5.提纯胶体的实验操作名称为6.电泳现象证明(注意胶粒不带电。

)7.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中,能透过滤纸的有,能透过半透膜的有。

8.以下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或胶体性质的原理是①河流入海口形成沙洲②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侧面有光亮通路③血液透析④工厂中常用静电除尘④“往伤口上撒盐” ④卤水点豆腐9.已知H3PO3与足量的KOH反应生成K2HPO3,则KH2PO3是盐,H3PO3是元酸10.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但是不能和水生成相应的酸。

只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它的碱性氧化物不能和水生成相应的碱。

11.下列物质中: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水④碳酸钠粉末④蔗糖晶体④熔融NaHSO4④FeSO4·7H2O晶体④液氨④氢氧化铁胶体(1)属于电解质的是,该状态下能导电的是:,属于分散系的是。

(2)写出④在该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以及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12.(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反应。

非溶液体系无法写成离子方程式。

如:NaHCO3受热分解不能写成写成:2HCO3- ≜CO32-+CO2+H2O。

(2)离子方程式中,哪些类物质能拆成离子形式:。

(3)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④过量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④醋酸和氨水反应④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④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④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呈中性13.常见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考法:①反应是否符合事实?②拆不拆?③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14.写出常用的氧化性、还原性顺序表:氧化性:MnO4-> Cl2 > Br2 > Fe3+ > I2 > S还原性:Mn2+ < 。

2025届高中化学复习学案: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

2025届高中化学复习学案: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调控(答案在最后)1.了解熵、熵变的含义,会用复合判据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2.了解化学反应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化学反应的方向1.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2.熵和熵变(1)熵是度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

(2)影响熵大小的因素①相同条件下,物质不同熵不同。

②同一物质:S(g)>S(l)>S(s)。

(3)ΔS=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Δ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3.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ΔG=ΔH-TΔS当ΔG<0时,反应________自发进行;当ΔG=0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ΔG>0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易错诊断】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ΔH<0,Δ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发生的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衔接】例1 [2022·浙江1月,20]AB型强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可视作特殊的化学反应)表示为AB(s)===A n+(aq)+B n-(aq),其焓变和熵变分别为ΔH和ΔS。

对于不同组成的AB型强电解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和ΔS均大于零B.ΔH和ΔS均小于零C.ΔH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ΔS大于零D.ΔH和ΔS均可能大于零或小于零听课笔记典例2 [2022·湖南卷,17(1)]已知ΔG=ΔH-TΔS,ΔG的值只决定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忽略ΔH、ΔS随温度的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复习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复习学案

高中化学必修1基础知识复习学案专题一物质的量及相关计算【知识点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①n=,使用范围:适用于任何一种微粒。

②n=,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③n=,使用范围:仅适用于,标况下Vm=。

④n B=,使用范围:仅适用于。

<例题>判断正误:①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约为22.4L。

(②常温常压下,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③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

(④标准状况下,1mo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⑤32g氧气占有体积约为22.4L。

(⑥1molSO 2含有6.02×1023个原子。

(⑦把40g氢氧化钠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mol·L-1。

(⑧2.4g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⑨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 A。

(⑩16gCH 4中含有4N A个C—H键。

(【知识点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

同温同压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同温同体积下:同温同压下:<例题>判断正误:①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②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③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④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

(⑤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⑦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知识点三】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1、溶液浓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其换算关系(1溶质质量分数:ω=。

=。

(2物质的量浓度:cB(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c=。

(注意密度的单位换算B<例题>计算:①4gNaOH溶于水配成1L的溶液,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化学复习提纲(文科)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Ⅰ遵守实验规则要做到实验安全,要注意以下问题: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Ⅱ会识别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看课本P4的图片标志)〖典型例题〗:①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

下列化学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 .酒精—剧毒品 B.浓硫酸—腐蚀品 C.氯化钠—易燃品 D.烧碱—剧毒品二、物质的分离、检验和提纯1、固液分离的方法————过滤、蒸发⑴过滤是分离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二氧化锰不溶于水)等。

⑵过滤作用:除去杂质⑶实验用品:、、、、铁架台(含铁圈、铁夹)⑷操作:1、2、3、蒸发结晶(如果要得到不溶性杂质则步骤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在进行过滤和蒸发时应注意哪几点?为什么?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边缘;“三靠”指①烧杯紧靠②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以免液滴飞溅出来;②当出现时就应停止加热。

2、混溶液体的分离————蒸馏⑴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除去易挥发或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从而进行混合物分离一种方法。

如:石油的分馏海水的淡化蒸馏水的制取⑵实验用品:、、、牛角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含铁圈、铁夹)碎瓷片、单孔橡胶塞、橡胶软导管⑶冷凝水的流向: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补充:温度计的位置水银球部分应3、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萃取和分液⑴萃取是利用某种物质(即某溶质)在两种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来达到分离该物质(即溶质)的一种(“物理”或“化学”)分离提纯方法。

应用:如从碘水中提纯。

萃取剂的选择:与不互溶,提纯物质在萃取剂中溶解度在原溶剂中溶解度。

溶质转移方向:从溶解度较的溶剂中自发转移到溶解度较的溶剂中。

酒精不能用作碘水中碘单质的萃取剂的原因:。

⑵分液是将两种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离开来的操作。

⑶实验用品:、、铁架台(含铁圈、铁夹)。

⑶步骤:1、混合振荡2、3、4、物质的检验(硫酸盐)试样溶解配制成溶液先滴加(排除Ag+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再滴加溶液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离子方程式5、粗盐的提纯⑴粗盐水溶液中的离子Ca2+、Mg2+、SO42-、Cl-、Na+其中哪些是杂质⑵分别用哪些试剂除杂:⑶除杂试剂的选择原则:①生成杂质与被提纯物质容易分离②不引入新的杂质⑷还要注意加入的顺序:符合两原则即可:1.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加;2.盐酸一定最后加。

练习1.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配置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在慢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2.下列有关试剂的取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头滴管可用来取用少量液体试剂B.无毒的固体试剂可用手直接取用C.制氢气实验时,多取的锌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D.取用固体试剂时,不一定要用镊子3.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常见认识,其中错误的是()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的无能为力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方面大显身手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科学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4.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 . 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 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D . 未来化学的方向是经验化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6.下列实验仪器不宜直接用来加热的是()A.试管B.坩埚C.蒸发皿D.烧杯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8.若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3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②①④9.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蒸发皿盛满滤液,用小火加热B.等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C.待溶液蒸干后,再停止加热D.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10.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②汞不慎洒落地面时,要先用硫磺粉覆盖,使其化合成硫化汞后扫除并妥善掩埋③将实验室的废酸与废碱中和后再排放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11.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12.下列有关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燃着的酒精灯打翻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 .少量酸或碱滴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C .蒸发食盐溶液时,发生液滴飞溅现象,应立即加水冷却D .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3.某学生发现滴瓶中溶液里有悬浊物,拟用右图所示操作进行过滤,错误的操作有( )A .4处B .3处C .2处D .1处 14.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 .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 .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 .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15.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 )16.能够用来鉴别BaCl 2 、 NaCl 、 Na 2CO 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 )A .AgNO 3溶液B .稀硫酸C .稀盐酸D .稀硝酸17.如图为实验室制取自来水的装置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的两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B 仪器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时A 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的单位-----⑴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符号:物质的量的单位: (简称:摩),符号为 。

注意:“物质的量”是专有名词,不能简称为“物质量”。

微观粒子可以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原子核、质子或中子等。

⑵国际上统一规定,以 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约为 个12C 原子) 物质的量为 1 mol 。

注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是原子、分子、离子等,例如:1 mol O 表示1摩尔氧原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 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 。

⑶微观粒子个数N 、N A 、n 的关系: AN Nn =例1: 1mol H 2SO 4中含有H 原子 mol ,含有氧原子 mol 。

二、摩尔质量与气体的摩尔体积⑴摩尔质量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 ,单位: 。

注意:以g/mol 为单位时,摩尔质量仅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质量m 、M 、n 的关系:Mmn =例2:H 2SO 4的摩尔质量为 ,4.9克H 2SO 4为 mol 。

⑵气体的摩尔体积:在标准状况下( ℃ kPa )测得,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等于 。

即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

标况下V 、n 的关系: 4.22Vn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在同温同压条件下,2121n n V V =三、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 ,单位 ,简称浓度。

液V n C BB 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步骤①计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的 或液体溶质的 ; ②称量或量取:所需仪器: 或 。

③溶解或稀释:用水溶解溶质或稀释浓溶液,并冷却到室温。

所需仪器: , 。

④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 注入 中。

⑤洗涤:用蒸馏水洗涤 2~3次,并将每次洗涤液都转入 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⑥定容:继续往 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 时,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⑦摇匀: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2、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 主要看操作对溶质和体积的影响。

练习1.下列关于摩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表示物质微粒大小的单位B.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C.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D.摩尔是既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数目,又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2.1 mol12C的质量是( )A.0.012 g B.12 kg C.12 g D.6.02×1023g3.下列气体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A.H2B.O2C.CO D.CO24.0.5 mol O2的体积为( )A.11.2 L B.16 L C.22.4 L D.无法确定5.标准状况下,44.8 L CO2的物质的量为( )A.88 g B.44g/mol C.2 mol D.无法确定6.将0.2 mol Na2CO3固体溶解于水,制得500 mL溶液,所得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1 mol/L B.0.25 mol/L C.0.4 mol/L D.1 mol/L7.在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成250 mL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用的仪器是( ) A.100 mL容量瓶B.托盘天平C.100 mL烧杯D.胶头滴管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由于操作不小心,使得定容后的液面略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标线),这时采用的措施是( )A.倾出标线以上的溶液B.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C.影响不大,不再处理D.重新配制溶液9.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 .40 mL 5 mol/L 的盐酸B .500 mL 1 mol/L 的氯化钠溶液C .100 mL 3 mol/L 的硫酸D .250 mL 2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交叉分类法:请把左栏中的物质与右栏中其所属类别之间进行连线物质 所属类别 H 2SO 4 含氧酸 H 2S 无氧酸 HCl 一元酸 HNO 3 多元酸 树状分类法:请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表中①金刚石、 ②浓硝酸、 ③NaOH 、 ④CaO 、 ⑤H 2SO 4、 ⑥NaHSO 4、 ⑦CaCl 2、 ⑧H 2O 、 ⑨Ba(OH)2、 ⑩铜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从物质的组成来看,所有的分散系都属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