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课程教学进度表(土壤学11)

合集下载

(完整版)土壤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土壤学教学大纲

《土壤学》教课纲领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土壤学》课程编号ARGE3110英文名称Soil Science 课程种类本专业介绍选修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0 学分 2 预修课程地质学基础等合用对象环工、生态学专业本课程针对环境工程与生态学专业的特色与培育方案,在增强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的同时,特别重申学生对土壤作为全世界生态系统构成和环境组分方面的认识。

并增添土壤污染和修复方面的授课内容。

适合增添土壤课程简介地理学教课内容,比如:土壤发生疏类,并增补我国主要土壤资源特色以( 200 字左右)及剖析,土壤资源保护等。

经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土壤的构成、性质、肥力等基知识的前提下,深入对土壤作为地球系统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分的认识。

二、教课目的及任务本课程为专业介绍选修课,要修业生在系统学习土壤学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深刻理解环境可连续发展的内含,并进一步为环境污染诊疗与治理供给重要人材贮备与理论支撑。

该课程要修业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看法,认识并掌握土壤的基本构成份和土壤主要特征。

坚固建立土壤作为一种资源在农业生产以致整个公民经济发展以及在整个生态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握土壤资源形成的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特色、掌握环境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掌握土壤的主要形成过程、土壤的发生学分类制、系统分类法的分类依照、掌握中领土壤资源的地理优势、开发特色、中领土壤资源的数目、质量、开发对策、世界土壤资源的现状及变化。

土壤资源利用的限制因素、系列规划和多目标决议、全领土壤资源的种类、土壤性质以及利用改进门路、掌握全国的土壤地理散布规律。

本课程支撑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要求1、 2、 3、4 和 5。

三、学时分派教课课时分派章节章节内容授课实验实践共计第一节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绪论重要性2 2 第二节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第三节土壤学科系统、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节矿物质土粒的粗细分级第一章土壤物质构成第二节土壤的颗粒构成和质地分类 41第三节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及其改进门路第四节土壤矿物质部分的矿物学构成和化学构成第五节黏土矿物的种类、结构特色和散布第一节土壤有机质的根源及其构成特色 1第二节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和腐殖质化过程1 第二章第三节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1 土壤有机质第四节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净化方面的作用1第五节土壤有机质的动向均衡及其调控 1第一节土壤水的能态 1 第三章第二节土壤水运动和田间循环 1 土壤水第三节土壤对植物的供水 1第四节土壤水分情况的调理和合理用水 1第一节土壤通气性第四章第二节土壤氧化复原情况土壤空气和热量第三节土壤热量的根源及土壤温度情况2 情况第四节土壤热性质第一节土壤孔性第五章第二节土壤结构体的种类及结构性土壤孔性和结构第三节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和作用 2 性第四节土壤结构性的改良第二节第六章第一节土壤物理机械性土壤物理机械性第二节土壤耕性与耕种 1 和耕性第三节土壤耕种调控第一节土壤表面种类和胶体的带电性 1 第七章土壤胶体特征第二节土壤的阳离子互换吸附 1第三节互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5 4 2 2 1 3第四节土壤中的阴离子吸附第一节土壤酸度第二节土壤碱度第八章第三节影响土壤 pH 值的因素2 2土壤酸碱性第四节土壤的缓冲作用第五节土壤酸碱性与土壤肥力第一节土壤中的氮 1第二节土壤中的磷 1第九章1第三节土壤中的钾 5 土壤养分特色第四节土壤中的硫、钙、镁 1第五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1第十章第一节土壤的形成和散布 1我国主要土壤类第二节我国的自然与土壤散布规律 1 3 型及其散布第三节我国主要土壤种类概括 1第十一章第一节土壤质量及评论 1土壤质量及土壤第二节土壤退化的种类 1 3 退化第三节土壤退化的恢复门路 1共计36 36 四、教课内容及教课要求(黑体,小 4 号字)绪论第一节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1、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基地2、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3、土壤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4、土壤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1、土壤的看法2、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3、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主要看法第三节土壤学科系统、研究内容和方法1、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2、土壤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3、土壤学的研究方法习题重点: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的特别作用、土壤、土壤肥力和土壤生产力本章重点、难点: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

实验教学计划

实验教学计划

学科 —— 科学 序号 实验名称(项目)
实 验 时 间
月 4 4 4 4 4 日 24 24 24 25 26 星期 节次 三 三 三 四 五 4 5 6 4 4
12 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和变化(演示)
13 研究固体的沉和浮 14 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
1 1 1 1 1
十一 十一 十一 十一 十一
5 5 5 5 5
表1
2012 —— 2013 学年第 二 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
班级——三年级 计划 学时 周次
1 1 1 1 三 三 三 三
学科 —— 科学 序号
1 2
实验名称(项目)
研究土壤的成分 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不同
实 验 时 间
月 3 3 3 3 日 14 14 14 15 星期 节次 一 一 一 二 4 5 6 4
4 5 6 4 4
11 研究固体的混合和分离
1 1 1 1 1
九 九 九 九 九
4 4 4 4 4
22 22 23 23 23
一 一 二 二 二
5 7 4 5 6
教务处主任:
任课教师:



表1
2012 —— 2013 学年第 一 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
班级——三年级 计划 学时 周次
1 1 1 1 1 九 九 九 九 九
任课教师:



表1
2012 —— 2013 学年第 一 学期实验教学计划表
班级——三年级 计划 学时 周次
1 1 1 1 1 十七 十七 十七 十七 十七
学科 —— 科学 序号 实验名称(项目)
实 验 时 间
月 6 6 6 6 6 日 19 19 19 20 21 星期 节次 三 三 三 四 五 4 5 6 4 4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表环资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表环资

说明:1.作息时间:第1、2节:8:00~9:20;第3节:9:30~10:10;第4节:10:30~11:10;第5节:11:20~12:00;第6节:14:30~15:10;第7节:15:20~16:00;第8节:16:10~16:50;第9节:17:00~17:40;第10节:19:30~20:10;第11节:20:20~21:00;第12节:21:10~21:50。

2.教学楼简称:文科综合楼简称文、理科综合楼简称理、第二理科综合楼简称二理、数学楼简称数、教学一楼简为:1-、教学二楼简为:2-、依次类推。

3..填写内容顺序:课程名称-教师姓名及职称-上课地点(若使用多媒体请注明多字)-合班上课需注明与其合班的班级。

第7节:15:20~16:00;第8节:16:10~16:50;第9节:17:00~17:40;第10节:19:30~20:10;第11节:20:20~21:00;第12节:21:10~21:50。

2.教学楼简称:文科综合楼简称文、理科综合楼简称理、第二理科综合楼简称二理、数学楼简称数、教学一楼简为:1-、教学二楼简为:2-、依次类推。

3..填写内容顺序:课程名称-教师姓名及职称-上课地点(若使用多媒体请注明多字)-合班上课需注明与其合班的班级。

说明:1.作息时间:第1、2节:8:00~9:20;第3节:9:30~10:10;第4节:10:30~11:10;第5节:11:20~12:00;第6节:14:30~15:10;第7节:15:20~16:00;第8节:16:10~16:50;第9节:17:00~17:40;第10节:19:30~20:10;第11节:20:20~21:00;第12节:21:10~21:50。

2.教学楼简称:文科综合楼简称文、理科综合楼简称理、第二理科综合楼简称二理、数学楼简称数、教学一楼简为:1-、教学二楼简为:2-、依次类推。

3..填写内容顺序:课程名称-教师姓名及职称-上课地点(若使用多媒体请注明多字)-合班上课需注明与其合班的班级。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Soil Science)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C6112118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开课学期:第五学期总学分:2.0总学时:32学时考核方式:考试二.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应以下基本知识:1.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决定肥力的物质基础的组成和性质;2.土壤固相部分的基本性质;3.土壤肥力因素的存在状况及调控措施;4.掌握建立和形成土壤学科的物理,化学原理。

5. 运用土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土壤资源的野外调查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改良土壤资源的方法和措施,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中产生的有关土壤环境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介绍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及主要研究内容,土壤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土壤在农业生产及土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理解土壤作为自然资源的特点及保护土壤的重大意义;3.掌握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及正确认识土壤的几个基本观点;4.了解土壤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动态,明确土壤学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任务。

重点: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难点:土壤肥力的生态学意义。

第二章:岩石矿物的风化与土壤母质的形成教学内容:土壤矿物质的矿物学组成,次生矿物的种类、构造、特性以及其对土壤形成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

基本要求:1.理解土壤的矿物学组成、化学组成和土壤质地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2.掌握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三大类粘粒矿物的晶层构造特点和性质。

3.了解粘土矿物形成的理论及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重点:土壤矿物质的主要元素组成和硅铝铁率。

难点:三大类粘粒矿物的晶体构造特点。

第三章:土壤有机质教学内容: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组成、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作用、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因素、土壤有机物质的性质。

土壤学教学大纲成品

土壤学教学大纲成品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壤学(Soil Science) 课程编码:Z301208总学时/总学分:32 /2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 24 /1.5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8/0.5适用专业:园林专业开课单位:农学院一、课程性质及目的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园林专业基础选修课2、课程目的:土壤学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农业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与物理学、化学、生理生化、微生物学、农业气象、耕作学、农田水利、作物、果树、蔬菜栽培等其他课程有密切联系。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除为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之外,在生产实践中能够认识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利用土壤,合理使用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产基地,以便为获得作物高产服务。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两个环节教学,在基本知识方面应了解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的特性及其在人类农业和自然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土壤学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掌握土壤的基本组成(固相、液相、气相)、基本性质(孔性、结构性、耕性、保肥性、酸碱性)、土壤肥力因素(水、肥、气、热)、土壤--肥料--植物之间关系。

在基本技能方面应掌握土壤质地改良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土壤合理耕作措施、土壤部分性质测定(有机质测定、土壤养分速测)等技术。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土壤学绪论(1学时)第一节土壤在人类农业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1、了解土壤是植物生长繁育的基地(或介质),因为它给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需的水、气、热、肥以及扎根等生活条件。

2、认识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它在该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土壤的概念及其物质组成*1、了解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及其物质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土壤是一个历史自然体以及它具有的再生作用。

3、认识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基本特征是具有肥力。

第三节土壤科学发展简史一般了解土壤科学的发展简史第四节土壤科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了解土壤科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第二章土壤矿物质(4学时)第一节土壤母质的来源及形成过程1、了解岩石、矿物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农学专业《土壤学》实验教学大纲

农学专业《土壤学》实验教学大纲

农学专业《土壤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名称:土壤实验(Soil Experiment )实验课时数:6学时开课实验室: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实验室大纲撰写人:唐南奇职称:教授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 土壤质地测定 学时:3学时一、 实验性质土壤质地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成土过程有直接影响。

本实验具技能性和验证性,要求学生掌握实验室测定土壤质地的常规技术,并加深对土壤质地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方法与原理制备土壤悬液,经过不同时间自由沉降,用密度计测定悬液的密度变化,密度计的读数直接指示出悬液当时悬液中某粒径土粒的含量。

三、实验操作方法1.取编有号码小铝盆(直径46mm 、高18mm),在105--110℃烘箱内烘1小时,取出,在干燥器内冷却后放在光电分析天平称得其恒重(w 0),称约5g 风干土样放入铝盒,再准确称重(w 1)移入加热至105--110℃的烘箱中,打开盖子斜放在一侧(铝盒的盖子可平放在盒下)烘烤8个小时,取出加盖。

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重(w 2) 结果计算:土壤含水量%=%100w w w w 0221⨯-- 2.称样:在扭力天平上称取通过2mm 筛孔的风干样土25g 于100ml 塑料瓶中。

3.分散土粒: 量取0.5N NaOH ,湿润土样,使成糊状,并用橡皮头的玻璃研磨均匀(10-15分钟),然后把余下的0.5N NaOH 全部加入,继续研磨5分钟,粘质土不少于20分钟,壤质土不少于15分钟,使土壤完全分散成泥糊状。

4.制悬液: 用900ml 水分7-8次加入烧杯,塑料瓶中的泥浆水通过0.25mm 筛洗入1000ml 量筒,并加水至刻度,用搅拌器上下缓慢而均匀地搅拌1分钟(上、下起落30次),大于0.25mm 升砂粒洗入铝盒烘干,称重。

5.测定悬液密度: 在测定前20秒,将密度计缓缓放入悬液中,到时间读数,以弯月面上缘为准,记录后取出密度计,并 立即测定液温。

静置40秒后测定<0.05mm 部分(按式计算),静置25分钟后测定<0.01mm 部分,静置2小时后测定<0.002mm 部分。

3304课室(多媒体)

3304课室(多媒体)

3-12周
节 杨法重
(20学时)
分子标记原理与方法 植物营养与分子 植物营养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学
3304 黄东益 吴文嫱
3-20周 3304
(36学时) 常春荣
3-7周
3304 常春荣
(18学时)
3-7周 (18学时)
农学院3304教室课程汇总表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第 土壤发生与分类

(连四节)


英语 孙成平
2-16周 (农一班)
3304
高级实验设计与统计方 法
(连四节)
高级植物营养 (连二节)
3304
2-8周
唐树梅 (36学时)
土壤发生与分类 (连四节)
分子遗传学 (连四节)
分子遗传学 (连四节)

午 第 3304 三
四林电 节
高级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
5-9周
(连二节)
(36学时) 3304
5-10周 3304
唐燕琼
(36学时) 唐燕琼
英语
5-10周 (36学时) 孙成平
2-16周
农一班 3304
3304 林电
5-9周 (36学时)
3304 刘进平
2-6周 3304 (36学时) 刘进平
2-6周 (36学时)

SAS软件及其应用

(连三节)
高级植物营养学 (连三节)

下节

3304
2-7周 3304
2-8周
第 七
唐燕琼
(18学组培 (连三节)
植物细胞组培 (连三节)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进程表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进程表

1211388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1138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Modern Chinese History 121139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Program Mao Zedong Thought、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Theories of Deng Xiaoping 1211306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Important Though of Three 大学外语 Basis of College Computer 08112500 计算机基础 Engineering 08131990 C++程序设计 体育类 文学艺术类 人文社科类 经济管理类 合计 10112260 高等数学A(上) 10112270 高等数学A(下) 1011068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C++ Programming
类别 学分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1 1.5 1 2 2 2 2 2 4
总学 讲课 实验 上机 实习 1秋 1春 2秋 2春 3秋 3春 4秋 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学时
4春 1夏 2夏
10110550 大学物理实验A 09140510 专业认识实习(土木)
32
24 24 24 32 24
选修 Bidding and Building Market 选修 09130667 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市场管理 Management Design of Anti-seismic 09110620 建筑抗震设计 选修 Building Urban Trafic Engineering 09131177 城市交通工程 选修 09131197 地下工程 09131407 桥梁工程 合计 Undergound Engineering Bridge Engineering 选修 选修

广西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完全课表

广西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完全课表

专业领域代码430130 专业领域名称环境工程领域
一、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及学术队伍
二、培养目标
三、研究生课程学习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33 分
其中公共学位课必修 4 门共9 学分专业(或专业基础)学位课必修 3 门共8 学分
非学位课须修 5 门共11 学分
工程实践共 2 学分必修环节:论文选题(开题报告) 共 1 学分
学术活动和发表论文共 2 学分四、专业课程设置
五、工程实践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安排、内容、工作量、考核方式)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安排
六、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环节的基本要求(包括次数、内容、考核方式)
七、文献阅读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430130 环境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考试科目名称:环境检测
参考书目:
1、《环境工程学》蒋展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环境检测》(修订版)奚旦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环境学院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
参考书目:
1、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高教出版社
2、环境监测(修订版),奚旦立主编,高教出版社。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概况课程名称: 土壤学(soil science)课程代码: 234010051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0/3(其中理论40学时, 实验10学时)需预修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地质地貌学等课程适用专业: 适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教学。

课程简介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 属于学科基础课。

土壤学是论述土壤对生物(特别是植物)及其环境影响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课程全面介绍土壤的基本构成,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土壤的形成过程、演变和肥力特征, 土壤与植物生长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必修课程。

土壤学作为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学科, 广泛服务于农业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区域治理、资源利用与保护等。

二、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认识和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构成(有机质和矿物质)、基本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生物学性质)。

认识和掌握土壤的形成因素、形成过程、土壤分类方法和分布规律。

掌握土壤的结构性、耕性和肥力性质以及土壤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

了解和掌握土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 土壤与水圈、与岩石圈、与大气圈、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影响。

掌握土壤的科学管理和利用, 如土壤质地改良、结构改良, 耕性改良、水气热调控措等。

1.理论、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必须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特性, 能够灵活运用土壤学基本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中遇到的土壤学方面的科学问题。

土壤基本物质构成(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基本性质(物理性质-水、气、热, 化学性质-酸碱性、离子交换性质、胶体性质, 生物学性质—有机质转化、氮转化, 物理机械性—耕性);土壤肥力因素和养分性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土壤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土壤分类方法和分布规律;土壤的改良和管理利用。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利用土壤学知识去解决农、林业生产中的土壤问题, 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土壤, 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服务。

土壤肥料学土壤肥料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2.1 进度表

土壤肥料学土壤肥料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2.1 进度表

江西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学院艺术学院教学系园林系(课程组)主讲教师邹宽生填表日期:2016年2月28日教务处制表填写说明1.本表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学生课程学习的概要,也是学校和院(系)进行教学检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考试命题质量的重要依据。

有关非理论课教学的课程,可依此样式由院系自行设计。

2.表中“教学形式及其手段”栏主要填写讲授、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练习、实验、讨论等内容;“执行情况”栏,主要填写计划落实或变更情况。

3.本表经教研室主任、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审签后,不得随意变动。

如需调整,应经教研室和院系教学院长(主任)同意,并在执行栏内注明。

4.本表一式三份(可复印)。

经审签后,任课教师、院(系)和教务处教学质量科各留一份,其电子版本可访问/web/teacherzl/index.asp并登录后提交。

江西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主讲教师邹宽生职称副教授学历研究生学位_硕士___ 主授专业园林课程名称土壤肥料学课程编号19933 班级B01 学生人数76总学时48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4 学时;实验(上机)教学学时;其它教学(讨论、见习等)14 学时;机动学时实习实训(包括课程实习、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等)周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等)土壤肥料学吴礼树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7月主要参考书植物营养与肥料(浙农大)、农业化学(总论)(中国农大)、高级植物营养学(廖红、严小龙)成绩考核说明及要求:作业、考勤和期末考试,要求开卷考试。

其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考试题型:论述题或论文。

考试时间:6月24日,随堂鉴于开卷考试的考场安排等多方面原因,期末考试将于全校统考前完成。

系主任(签字):教学院长(签字):2016年3月1 日2016年3月1 日。

土壤课程设计模板

土壤课程设计模板

土壤课程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土壤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在我国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规律,了解土壤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培养爱护土壤、保护环境的意识。

1.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功能。

2.了解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规律。

3.知道土壤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4.能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土壤的性质。

5.能分析土壤质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爱护土壤、保护环境的意识。

2.增强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功能;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规律;土壤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1.土壤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功能1.1 土壤的组成与结构1.2 土壤的物理性质1.3 土壤的化学性质1.4 土壤生物与土壤肥力2.土壤的形成、分类和分布规律2.1 土壤的形成过程2.2 土壤的分类2.3 土壤的分布规律3.土壤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3.1 土壤质量与生态环境3.2 土壤污染与防治3.3 土壤改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土壤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功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讨论土壤质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土壤污染案例,让学生了解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防治措施。

4.实验法:进行土壤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资源1.教材:《土壤学基础》2.参考书:《土壤与环境》、《土壤污染防治》3.多媒体资料:土壤形成、分类和分布的图片、视频4.实验设备: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器材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广西大学实验课程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课程一览表(本科)

广西大学实验课程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课程一览表(本科)
实验室名称:4.3.2-3 (5)②
本室承担的实验课总门数()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门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所点比例%
序号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名称
课程类别:(基础、专业基础、专业)
学时
对应开出实验项目名称
备注
小计
院实验中心主任签字:制表人:第页
学院学年实验课程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课程一览表(本科)
学院名称:4.3.2-3 (5)①
序号
实验室名称
实验课程总门数
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所占比例%
备注
合计
学院主管院长签字:院实验中心主任签字:实验与设备秘书签字:
实验室学年实验课程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课程一览表(本科)

2002006学年第二学期下半期土壤学课程安排

2002006学年第二学期下半期土壤学课程安排
周三5—7节
土壤速效养分的测定
中药200402
周四5—7节
园艺2004(1)组
周三晚
园艺2004(2)组
周四晚
园艺2004(3)组
周五1—3节
园艺2004(4)组
周五5—7节
9
中药200401
周三5—7节
土壤全量养分的测定
中药200402
周四5—7节
园艺2004(1)组
周三晚
园艺2004(2)组
周四晚
周五5—7节
5
中药200401
周三5—7节
土壤容重、孔隙度、三相比测定
中药200402
周四5—7节
园艺2004(1)组
周三晚
园艺2004(2)组
周四晚
园艺2004(3)组
周五1—3节
园艺2004(4)组
周五5—7节
6
中药200401
周三5—7节
土壤团聚度的测定
中药200402
周四5—7节
园艺2004(1)组
周五1—3节
园艺2004(4)组
周五5—7节
2
中药200401
周三5—7节
土壤有机质测定
中药200402
周四5—7节
园艺2004(1)组
周三晚
园艺2004(2)组
周四晚
园艺2004(3)组
周五1—3节
园艺2004(4)组
周五5—7节
3
中药200401
周三5—7节
土壤颗粒分析(比重计速测法)
中药200402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下半期土壤学实验课程安排
班级:园艺2004、中药2004土壤小实验室(11-120)

农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安排表

农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安排表
农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010.9—2011.1)
专业: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0人)
节次
星期一
星期二
土壤发生与分类

(连四节)



英语 孙成平
2-16周 农一班
3304
星期三
星期四
高级植物营养学
高级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
(连二节)
(连四节)
3304
2-8周
唐树梅 (36学时)
10-14周 (18学时)
专业:植物营养学(6人)
节次
星期一

土壤发生与分类

(连四节)


农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硕士研究生课程表(2010.9—2011.1)
星期二
英语
2-16周 农一班
孙成平
3304
星期三
星期四
高级植物营养
高级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
(连二节)
(连四节)
3304
2-8周
星期五
土壤发生与分类 (连四节)
星期六
上午
第 3304
三 四
林电

高级实验设计与统计方法
5-9周
(连二节)
3304
(36学时) 3304
5-10周 唐燕琼
唐燕琼
(36学时)
英语 5-10周
(36学时) 孙成平
2-16周 农一班
3304
3304 林电
5-9周 (36学时)
下午

SAS软件及其应用

(连三节)
唐树梅 (36学时)
星期五
土壤发生与分类 (连四节)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壤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5002 课程名称:土壤学课程英文名称:Soil Science先修课程:地质学、基础化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4 总学分:4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土壤学是一门关于土壤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管理、土壤资源分布、类型、性质以及评价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学科。

本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培肥改土、各种作物的田间土壤管理、因土种植、土壤与环境的作用和关系等。

二、课程基本要求1、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如土壤的物质组成和性质、土壤肥力的发生变化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土壤肥力调控的原理与措施等,了解土壤退化与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方面理论和知识。

2、掌握土壤的发生规律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成土过程、土壤肥力的特点;掌握我国主要土壤的分布规律,重点掌握我国南方以及北方主要土壤类型的形成、分布、特性及其利用改良的途径;掌握我国目前土壤分类的原则、方法和现状,了解国际现行土壤分类(主要是美、东西欧)的情况。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本章重点:土壤肥力和土壤组成;难点:土壤圈与其他圈层的交互关系1.1 土壤在人类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0.5学时了解)1.2 土壤及土壤科学的发展(1学时掌握)1.3 土壤学科体系研究内容和方法(0.5学时了解)第二章土壤矿物质(4学时)2.1 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0.5学时了解)2.2 粘粒矿物(3学时掌握)2.3 我国土壤粘粒矿物分布规律(0.5学时了解)第三章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6学时)3.1 土壤生物(1学时了解)3.2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1学时了解)3.3 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2学时掌握)3.4 腐殖质的形成和性质(1学时;理解)3.5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和管理(1学时掌握)3.5.3 土壤有机质的管理第四章土壤水、空气、热量(6课时)4.1 土壤水的性质(2学时掌握)4.2 土壤水能态(2学时理解)4.3 土壤空气(1学时掌握)4.4 土壤热量(0.5学时掌握)4.5 土壤温度(0.5学时掌握)第五章土壤形成和发育(4学时)5.1 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在土壤发生中的作用(2学时理解)5.2 土壤形成过程(1.5学时理解)5.3 土壤发育(0.5学时掌握)第六章土壤结构与力学性质(6学时)6.1土壤颗粒(1学时掌握)6.2 土壤质地(2学时掌握)6.3 土壤结构(1学时掌握)6.4 土壤力学性质(1学时掌握)6.5 土壤耕作(1学时掌握)第七章土壤水分移动与循环(4学时)7.1 土壤液态水运动(2学时掌握)7.2 土壤气态水运动(0.5学时了解)7.3 土面水分蒸发(1学时掌握)7.4 土壤水循环及调控(0.5学时掌握)第八章土壤胶体表面化学(6学时)8.1 土壤胶体的表面类型(0.5学时掌握)8.2 土壤胶体的表面性质(0.5学时理解)8.3 阳离子吸附与交换(4学时掌握)8.4 阴离子吸附于交换(1学时掌握)第九章土壤溶液化学(4学时)本章重点:土壤的酸碱性;难点:土壤的缓冲性9.1 土壤溶液(0.5学时了解)9.2土壤酸碱性(2学时掌握)9.3.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1学时掌握)9.4. 沉淀溶解和络合解离反应(0.5学时了解)第十章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6学时)10.1 土壤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0.5学时了解)10.2 土壤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5学时掌握)10.3 土壤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学时掌握)10.4 土壤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学时掌握)10.5 土壤钾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学时掌握)第十一章土壤污染与修复(2学时)11.1土壤污染的概念(0.5学时掌握)11.2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0.5学时了解)11.3土壤组成和性质对污染物毒性的影响(0.5学时掌握)11.4污染土壤的修复(0.5学时了解)第十二章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2学时)12.1 土壤退化概念(0.5学时了解)12.2 我国退化状况(0.5学时了解)12.3 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和防治(1学时了解)第十三章土壤分类和调查技术(4学时)13.1 土壤分类的基础和要求(1学时掌握)13.2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学时掌握)13.3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1学时掌握)13.4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学时掌握)第十四章土壤资源类型及合理利用(6学时)14.1 我国土壤的形成环境条件(1学时了解)14.2 土壤空间分异与分布规律(1学时掌握)14.3主要土壤类型及其性质简介(4学时掌握)14.3.1 铁铝土刚14.3.2 水稻土14.3.3 潮土14.3.4 石灰土14.3.5 紫色土14.3.6、盐碱土土壤学课堂讨论(2学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黄棕壤
第四节紫色土
第五节石灰岩土
第六节潮土
第七节盐碱土
第八节飞砂土和海成砂土
第八章我国南方的水稻土
第一节水稻土的形成条件
第二节水稻土的基本性质
第三节水稻土的发育与分类概况
第四节几种水稻土类型的土宜
第五节高产水稻土的培肥途径
第六节低产水稻土的利用改良

说明:⑴除课堂教学的讲授内容需填明具体内容外,其它所进行的课内和课外的项目,在相应栏内打“√”记号即可。


第1页








课内教学
课外


讲授内容.
















9
10
11
3
3
3
第五节土壤中热、水、气、肥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我国土壤的分类系统和分布概况
第一节我国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
第二节我国土壤的形成过程与分类系统
第三节我国土壤概况
第七章我国南方的旱作土
第一节红壤和砖红壤
第二节黄壤
18
19
20
21
习题
测验
考试或考查
说明:习题需填明每周有多少次;测验和考试(考查)则注明安排在第几周即可。
2007年3月3日








课内教学
课外

注讲授内容.习来自题实验












1
2
3
4
5
6
7
8
3
3
3
3
3
3
3
3
绪论(1学时)
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形成
第一节土壤母质的形成
第二节土壤的形成
第二章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土壤矿物质
第二节土壤生物
第三节土壤有机质
第四节土壤胶体
第三章土壤固相部分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土壤吸收性能
第二节土壤酸碱性
第三节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
第四节土壤的物理机械性
第四章土壤液相和气相部分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土壤的热性质
第二节土壤水分性质
第三节土壤空气性质
第四节土壤养分性质

⑵本表一式三份,主讲教师、学生班和学生所在学院(归档)各一份,如果有辅导教师另加一份,由主讲教师填写,教研室主任审定签字。
第2页
广西大学课程教学进度表
2012——2013学年度第2学期专业班级农学11级
课程名称土壤学任课教师蒋德书
教材《土壤学》南方本教研室主任签字
本学期课内计划时数分配
总学时
讲授
习题课
实验
作业
设计
其它
测验
考查
考试
45
33
12
习题、测验、考试(考查)的分布
周次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