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眷村:一个时代的流离与乡愁

合集下载

台湾眷村传奇文化

台湾眷村传奇文化

台湾眷村传奇文化作者:童清峰来源:《海外星云》2010年第02期台湾表演工作坊精致大戏《宝岛一村》即将在祖国大陆几个城市盛大公演,这部以后台湾特有的“眷村文化”为背景的大制作,以极富创新的手法,深刻描写眷村生活和它的文化中华底蕴。

演艺界众多眷村名人很多台湾以外的华人,甚至是台湾本地老百姓,也不会晓得眷村子弟在台湾软实力的版图上,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

从眷村成长的名人比比皆是。

文化界如政论家南方朔、《联合报》社长胡立台、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董事长高希均、作家苏伟贞、朱天心、袁琼琼等,演艺圈的邓丽君、林青霞、王祖贤、蔡琴、赵传、刘若英等,政界更是不胜枚举,现任“副阁揆”朱立伦、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国安会秘书长”苏起、台北市长郝龙斌、台中市长胡志强、台北县长周锡玮等都出身眷村。

赖声川和王伟忠从小在眷村长大,都是台湾演艺界的佼佼者,一个是台湾舞台表演界的“教父”,一个是台湾综艺电视界的“大哥大”,前者所执导的《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这一夜,谁来说相声》、《乱民全讲》等剧,都曾掀起狂潮吸引无数新观众重新走进剧场。

王伟忠更是台湾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策划的《全民大闷锅》、《全民最大党》等政治模仿秀,风靡台湾,也吸引了很多的大陆观众。

前阵子,他制作的电视剧《光阴的故事》,将眷村文化刻划得入木三分,掀起台湾怀旧热。

更早前他也曾拍摄自己妈妈与眷村生活纪录片,也重新唤起台湾社会对眷村生活与文化记忆的重视。

自成一种生活方式1949年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宝岛短时间内增加了近200万人口,其中包括大量军眷,他们被安排住进实时盖建的“军眷住宅”——眷村。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大江南北的家庭,融合在一起,带来了各省的风土人情和文化。

这些文化不仅在眷村里相互融和,更传递到眷村之外,像东北水饺、四川麻辣火锅、上海小笼包、山东大包、北京烤鸭等,毫无困难地在台湾渗透融合,成为不分族群热爱的食物。

除了饮食文化,还有人情称谓、生活方式等。

60年前成形的眷村,不仅保留了中华文化,而且这些文化深植于台湾土地,直到今天。

描写台湾眷村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台湾眷村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台湾眷村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名句)1. 古朴的台湾眷村,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

2. 茅屋间隔成排,记忆融化在每一处。

3. 拾级而上,小巷的弯弯曲曲,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4. 眷村的街头巷尾,洋溢着乡村气息的温暖和纯真。

5. 炊烟袅袅,让人回忆起童年里的家常味道。

6. 缕缕阳光洒在眷村的小路上,婉转地勾勒出岁月的痕迹。

7. 蓝天下,红砖瓦房犹如一首富有节奏感的古老旋律。

8. 随手一笔,勾勒出古朴的木质窗框,仿佛是时光的见证。

9. 多少个夜晚,眷村里的灯光映照着无尽的温情。

10. 花草树木,春夏秋冬,见证着眷村季节的变换。

11. 梧桐树下,岁月未老,眷村的回忆在微风中轻轻荡漾。

12. 一朵朵鲜花开放在眷村的墙角,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13. 茶馆里的口琴声,如同回到了无尽的青春岁月。

14. 奶奶的拄杖搭在门前,岁月留下的皱纹在其间起舞。

15. 书声琅琅,诵读着眷村孩子们的梦想与追逐。

16. 黄昏时分,眷村里的钟声轻轻敲响,浸润着回忆与感伤。

17. 老屋里的笑声,温暖如夏日的阳光,细腻如清风拂面。

18. 这里的夜晚,安静而宁谧,距离繁华城市仿佛天壤之别。

19. 渔船归港时,海鸥翱翔在眷村上空,迎接着夕阳的余晖。

20. 眷村里的老槐树,参天而立,守护着世世代代的故事。

21. 旧时的排榜场景,让人回想起逝去的岁月。

22. 红砖墙壁上的青苔,看似朽败,却又散发着沧桑而迷人的魅力。

23. 晚霞余晖,耀眼而温暖,为眷村披上一层金色的神秘。

24. 外婆的手艺,细腻而勤劳,散发着家的味道。

25. 炊烟飘散在冬日寒风中,让人想起曾经的温暖和团聚。

26. 市井生活的繁忙在眷村里悄然转换成宁静与平和。

27. 眷村的小巷弄堂,彷佛通往记忆深处的画廊。

28. 木头门板间的歌声,像是对过往岁月最美的回忆。

29. 连绵的稻田,静静地守护着眷村的宁静与安详。

30. 吃着外婆做的饺子,仿佛吃到了幸福的滋味。

31. 雨后的台湾眷村,氤氲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清新与朴实。

从台湾诗歌中“乡愁”看“国恨”[论文]

从台湾诗歌中“乡愁”看“国恨”[论文]

从台湾诗歌中的“乡愁”看“国恨”摘要:本文以余光中《乡愁》及洛夫《边界望乡》这两首台湾当代名诗为例,阐释了在台湾文学界挥之不去的“乡愁”情结与哀伤,并将之上升至“国恨”的层面来反观这一情结。

关键词:台湾文学“乡愁”“国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国家政权之间的较量与争斗,带给平民的永远是痛苦。

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兴”,其实是无奈的伤痛。

余光中著名的短诗《乡愁》,[1]正是台海两岸分割的后果。

不过,这首诗歌已经超越了个人的苦难,而成为人们怀乡的结晶,也成为人们追寻灵魂安息地的共同心声。

《乡愁》的时空距离从小时候的“邮票”,到长大后的“船票”,分离的主体从“我”与“母亲”到“我”与“新娘”。

如果说,“邮票”充满了童年的“我”试图穿过时空与母亲相见的企盼,那么“船票”则已经实现了与“新娘”的团聚。

然而这种团聚很快就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随着年岁的增长,将“我”与“母亲”的分离距离化成了“一座矮矮的坟墓”,这一物质性的隔绝使生离死别变得如此可以捉摸,童年的企盼与岁月共同成长为生命的绝望——历尽艰辛与新娘团聚的时刻,恰恰可能是与母亲永别的开始。

由于国共两党当年的最后决战,使得骨肉分离成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剧痛。

因此《乡愁》以此结尾:“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从小到老,从个体到整体,从邮票的想象距离到冰冷可见的坟墓,再到茫茫的海峡阻隔,“乡愁”的距离上升到了国家的地理疆域,从而将两岸骨肉的分离巧妙而真实地浓缩在短短几行诗中:诗的骨架阔大而又血肉丰满。

另一个著名的老诗人洛夫则在《边界望乡》中传达了另一种炽热而沉痛的情感。

[2]诗中那个日夜思念故乡的游子,已经走到了故乡的边界,然而,他还不能踏进故乡的土地,只能远远地观望。

本来,能望见久别的故乡也是令人非常激动的事情,然而洛夫在诗中说:“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

那座迎面撞来的山,既是童年的山,又是已被国家政权争斗改造过的、带着政权对个人生命的践踏的山,因此向诗人迎面飞来的“山”不仅载着诗人对故乡的亲情和思念,还伴有政权争夺带给个人的苦难——“严重的内伤”。

台湾的乡愁作文

台湾的乡愁作文

台湾的乡愁作文台湾的乡愁作文(精选25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台湾的乡愁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台湾的乡愁作文篇1中华文化浸染着两岸的炎黄子孙。

我们共同吟诵着曹操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舒兰的“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林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

”这一首首哀怨的思乡情曲,深深灼痛了海峡两岸所有互相凝望的眼睛,这一段段浓浓的乡愁,牵引着对祖国故土梦牵魂绕的无尽思念。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据说,台湾产的相思豆比大陆的相思豆个大,质地更坚硬,而且台湾相思豆内缘有心型纹路,被人们称做“心心相印”。

每一颗相思豆都分黑红两色,红色的一端代表赤子之心,黑色的一端象征着黑土地。

或许这相思豆正是相思积累成的而用以寄托相思的吧!一颗红豆,带来浓情似酒,愁肠怎生禁受?或许乡愁就是这样的触景生情,就是让我们的心泛起涟漪,跳跃着永不枯竭的悸动,挥洒着无边无际的情伤。

这一依带水的小岛寄托了我们几代人的多少情思。

无论是在远古时代因地壳运动而导致的台湾大陆忍痛分离,还是近代因人为因素而致的两岸同胞隔海相望,都割不断那份一脉相承的血系,都阻挡不了历史的进程,阻挡不了统一团圆的共同心愿。

黄山、泰山连着阿里山,黄河、长江映着日月潭。

我们有个共同的家,他的名字叫中华。

我们无限感慨忧伤的过去,更有理由憧憬美好的未来,台湾思乡的人啊,将不再是只有空叹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而是与大陆亲人共同拨奏一曲江南丝竹《花好月圆》。

台湾的乡愁作文篇2台湾和大陆之间总隔着那一道浅浅的水湾,有人说那是一道带着淡淡忧伤的海峡,也有人说那是一湾剪不断的乡愁。

这道浅浅的水湾也见证了几十年来海峡的沧桑与巨变。

论我国台湾地区当代“眷村二代”书写与身份认同

论我国台湾地区当代“眷村二代”书写与身份认同
2 O 1 5 — 1 0
文艺 生活 L I T ER A TUR E L I F E
文 学 品 析
论 我 国 台湾 地 区 当代 “ 眷村二代’ ’ 书 写 与 身 份 认 同
丁 悦 储 东巍
( 江 苏师 范大学, 江苏 徐 州 2 2 1 1 1 6 )
摘 要: 我 国台湾地 区当代眷村 小说 中显露 出“ 眷村二代 ” 作 家身份认 同的焦虑与 困惑, 通过过客心 态、 认 同反叛 、 归属
同反叛 、 归 属 迷 惘 和情 怀 悲悯 四个 阶段 的 书 写 , 凸 显 出 殷 切 的家
园想象 、 族 群的集体 记忆 和边 缘性认 同危机 。

过往认 同的反叛姿态 , 本土 意识不断增生 , 徘徊在“ 中国意识 ” 和 “ 台湾意识 ” 之 间, 挣扎 在认 同的边缘 。尤其是 “ 解严” 后, 我 国台 湾地 区政治结构逐渐 民主化 , 社会运动风起 云涌 , “ 独尊中国” 的
对话 ; 出得家 门, 在巷弄学校里和邻居孩子 们讲各地 言……” 。⑥
对 于“ 眷村二代” 而言 , 这种迥然相异的“ 所在之地 ” 与“ 所望 之地”的冲突不 可避 免地造成 了他们 内心的分裂情结 和 “ 异乡 人” 的心灵结构 。可以说 , 这一 阶段 , 他们感受 到父母 的飘零 之 感, 情感归属潜移 默化地指 向海 峡对岸 , 至于脚下这 片土地 , 则 是与 自身历史源流无涉的暂时地点 。
诉 求等 , 如朱天 文《 小 毕的故事 》 , 朱天心《 想我眷村 的兄弟 》 , 袁 琼琼 《 今生缘》 , 苦苓《 外省故乡》 , 张大春《 鸡 翎图》 , 苏伟贞《 有缘 千里》 、 《 离开 同方》 , 萧飒《 如梦令》 等。

浅析台湾文学史中的眷村书写

浅析台湾文学史中的眷村书写

浅析台湾文学史中的眷村书写石 琦摘要:20世纪的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台湾文学史的书写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中一处表现在文学史的体例安排上。

学者往往侧重于台湾文学中的乡土文学、现代文学和通俗文学等思潮,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书写。

而对眷村文学却寥寥数笔,甚至忽略不计。

眷村文学往往被单一的视为眷村小说,而且作品创作发展的历程也没有进行梳理。

时至今日,眷村经历改建几乎完全消失,但眷村和眷村文化作为台湾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其社会历史意蕴和文化审美意义日渐受到重视。

眷村文学已成为当代台湾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流派。

关键词:文学史;台湾文学;眷村;眷村文学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6-0151-03自古以来,台湾一直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文学由于特殊的历史际遇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学。

它脱胎于祖国母体文学,台湾新文学作家张我军说过:“台湾文学乃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

本流发生了什么影响、变迁,则支流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影响、变迁,这是必然的道理。

”[1]另一方面由于本身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它又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貌。

“20世纪台湾文学和大陆文学存在着较大的兼容和互补性。

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文学在诸多方面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2]勃兰兑斯指出,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因此也是灵魂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由先前备受冷遇的边缘地带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研究视野。

“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台港澳文学的入史也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

从具体的形态来看,目前的台港澳文学在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往往只是占据了一个附录的地位。

这与台港澳地区文学的成就和特色显然是不相称的。

”[2]无论是整体性的大中华文学史的书写还是局部性的台湾文学史的专论,他们往往侧重于台湾文学中的现代文学、乡土文学、女性文学等思潮,花费大量的笔墨进行书写。

台湾“渡海一代”之家,乡愁伴终生

台湾“渡海一代”之家,乡愁伴终生

台湾“渡海一代”之家,乡愁伴终生2014年5月2日,随着马英九母亲秦厚修的病逝,许多人猛然发觉,当年台湾的“渡海一代”之家已经渐渐凋零。

1949年,随着中国内战接近尾声,国民党开始退往台湾,中国大地发生了一场世纪大迁徙。

来自青岛、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近200万军民,以不同的方式汇聚于台湾。

他们中间,就包括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父母马鹤凌、秦厚修,台湾前“行政院长”郝龙斌的父亲郝柏村,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父亲连震东等众多年富力强的“精英”。

共同的遭遇,同样的情绪,让他们在台湾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命运共同体,绵延着一代代“渡海之家”的优秀子孙。

回顾他们的人生,总是让人心生感慨:他们承受了背井离乡的苦楚,也为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立下功勋。

矢志国家强大统一的马鹤凌、秦厚修夫妇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1920年生于湖南省衡东县(今属湘潭市)。

在中学读书期间,正值日本侵华,他参加学生运动,为抗日救国奔忙。

1941年,马鹤凌考入重庆南温泉镇的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今国立政治大学)第十一期。

毕业前夕,他和师友们一起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人”的号召,入伍从军。

马鹤凌早年曾当过蒋介石的侍卫官,后来在蒋经国的“救国团”任职。

1945年日本战败后,中国政府收回台湾、澎湖及附属岛屿。

3年后,马鹤凌受国民党政府指派到台湾工作。

1949年,为了把尚在大陆的老母亲接来台湾团聚,他携妻女赴香港等候。

1950年7月,马英九出生在香港。

次年,马家从香港搬到台湾。

赴台后,马鹤凌先后任国民党阳明山党部书记、国民党台北市党部组长、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处秘书、国民党知识青年党部书记长、台湾当局“行政院青年辅导委员会”第四组主任等职,培养出许多优秀青年学子。

不过,他一生最大的骄傲,还是培养出马英九。

马英九曾被蒋经国认为是“无缺陷的年轻人”。

1981年9月,他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很快出任蒋经国英文秘书,次年任“总统府第一局副局长”。

1984年,他被拔擢出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成为马鹤凌(时任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副主任委员)的顶头上司。

关于眷村的书

关于眷村的书

关于眷村的书
有许多关于眷村的书籍记录了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故事和经历。

以下是一些关于眷村的书籍推荐:
1. 《眷村记忆》(作者:张叔平):该书是一部以台湾眷村为背景的回忆录,记录了作者在眷村长大的亲身经历与感受。

2. 《眷村岁月》(作者:杨纪绥):作者以自身在中国大陆眷村的成长经历为蓝本,通过小说的形式描绘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命运。

3. 《眷村里的喜怒哀乐》(作者:叶绿生):该书以幽默的口吻,记述了作者在台湾眷村中成长的趣事和回忆,展现了一段特殊时期下的人情世故和家庭故事。

4. 《眷村风情》(作者:郭美美):这本书从照片和文字两个层面,记录了台湾眷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面貌,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特色与风情。

5. 《美丽的眷村:台湾战后建筑文化全景》(作者:杨荣富):该书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了台湾各地的眷村建筑,探讨了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眷村时期的生活和人情的深入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希望这些推荐对您有所帮助!。

台湾乡愁文学名词解释(一)

台湾乡愁文学名词解释(一)

台湾乡愁文学名词解释(一)台湾乡愁文学1. 概述台湾乡愁文学是一种以表达思乡、乡愁情感为主题的文学流派,承载着作家对家乡、亲情、乡土、历史和文化的回忆和怀念。

它通过文字描绘和叙述,唤起读者对乡愁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2. 相关名词台湾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是中国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和文化的地区。

乡愁乡愁是一种对故乡、家乡的思念和依恋情感,是对故乡人文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怀念和感叹。

在台湾乡愁文学中,乡愁常常被描绘为深沉的情感,是作家对失去或离开家乡的感伤和思考。

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类具有相似风格、题材和主题的作品群体。

台湾乡愁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流派,以表达对乡土情感的文字作品为主要特征。

资深创作者资深创作者指在某一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造诣的创作人。

在台湾乡愁文学中,许多著名的作家被视为资深创作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字作品深化了对乡愁的思考和表达。

3. 示例解释《故乡》《故乡》是一部由台湾作家杨红樱创作的短篇小说,作品以叙述作者童年在乡村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对乡村风景的描绘和对家庭的思念,表达了对故乡的乡愁情感。

台湾三民主义乡土文学台湾三民主义乡土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流行的一种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郑经、林达标等,他们以乡土风俗、村庄、田园为创作题材,用文字歌颂土地和人民,表达对乡土的情感和价值观。

王喜王喜是台湾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以才华横溢的文字表达家乡的故事和情感。

他的作品《故乡的路》以亲身经历为基础,通过对家乡的描绘和对家庭的思念,传递出浓郁的乡愁情感。

山海关山海关是台湾作家李昂所著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家族历史和文化的叙述,展现了台湾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命运。

小说以山海关为象征,回忆和思考了作者对家乡的情感和乡愁。

以上是对台湾乡愁文学的一些相关名词的解释和示例。

这些名词代表了台湾乡愁文学的重要概念、作家和作品,也展示了乡愁文学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

思乡与寻根的悲欢离合

思乡与寻根的悲欢离合

思乡与寻根的悲欢离合作者:易晓艳来源:《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9期摘要:当下对于眷村文化的关注已经从文学、史学、社会学、政治学领域迅速蔓延至影视文化传播领域,本文结合纪录片《伟忠妈妈的眷村》、连续剧《光阴的故事》、电影《竹篱笆外的春天》等眷村题材影视作品,重点剖析其乡愁与寻根的双重主题,省思第一代外省人的漂泊意识和思,情怀,探究眷村文化建构台湾当代年轻人文化寻根理想的可能性。

关键词:眷村思乡寻根影视作品眷村与眷村文化眷村是台湾独有的一种居住方式。

狭义上专指“军眷住宅”。

1949年前后,大批国民党军人及其眷属随军迁至台湾。

鉴于当时动荡的政治局势和衰落的经济环境,国民政府在台湾全省到处搭建聚落式的临时避难住所,以安置海陆空军人及其家眷。

广义的眷村亦包含其他机关兴建或违建的外省族群居住地,战乱中逃亡至台湾的还有一大批非军属移民。

在慈善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帮助下兴建临时住所或自己违建房舍。

眷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本身具有多重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含义。

它是一种建筑形态,眷村多低矮狭窄,外围着竹篱笆,因而“竹篱笆”成了它的别称。

它还是一种居住方式。

半个世纪以来,眷村与原住居民村落一起构成、丰富并改变了台湾社会。

它更是一种生活形态。

由于围着竹篱笆并不与外界有过多的联系,半封闭的生活形态催生了独特的“外省”族群文化。

与“祖国统一”、“团结互助”、“思乡”、“寻根”等概念息息相关,眷村文化是融合的文化、漂泊的文化、思乡盼归的文化、凝聚的文化和爱国的文化。

眷村题材影视作品的现状与时代处境多重艺术样式观照下的眷村题材影视作品,已有30年历程。

眷村题材日渐成为台湾影视艺术事业的核心命题,也起到了强大的大众传播效应,在台湾本民众、大陆人民乃至海外华侨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眷村和眷村品格、眷村文化作为一种回忆、一种体验,凝聚起了一种呼唤、一种挽留。

从早期电影《童年往事》、《竹篱笆外的春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隐约出现的眷村情结开始,台湾影视人便在再现眷村生活,塑造眷村品格方面进行了不小的努力。

海峡隔不断的骨肉亲情——一位华容籍台胞返乡祭祖的感人故事

海峡隔不断的骨肉亲情——一位华容籍台胞返乡祭祖的感人故事

到华容 陪伴母 亲 的蔡锡钧 , 却再 次被绑 上 战车 , 参 加 了
国 共 两 党 内战 。 国军 节 节 败 退 , 为 了保 住 蔡 家 根 苗 , 1 9 4 8
凤 林 遇 难 后 ,他 的 父母 与妻 儿 被
视 为“ 暴徒 ” 家属 , 受 到 了 非 人 的 折 磨 。 白发 苍 苍 的 老 父母 含 冤 去
儿。
世 ,胆 小 怕 事 的 妹 夫 害 怕 当局 再
来 找 麻 烦 ,在 一 个 月黑 风 高 的夜
晚 带 着 全 家 人逃 离 ,从 此 与 老 家
失 去 了联 系 。 蔡 家 只 剩 下 了蔡 凤 林 的遗 孀 刘 喜 生 和 十 岁 的 儿 子 蔡
锡钧。
为安 置 从 大 陆 败 退 台湾 的 军 人 及 其 家眷 , 国 民党 在
年 蔡 锡 钧 将 身 怀 六 甲 的妻 子 李葆 贞 送 回 家 乡母 亲 身 边 ,
自 己随 部 队 败 退 台 湾 。 当年 , 李 葆 贞 在 华 容 三 岔 河 生 下 了 L - 7 - - 蔡璞 。 1 9 4 9年 , 眼 看 国 民党 将 彻 底 失 去 大 陆 , 思 亲 心切 的 蔡 锡 钧 又 从 台湾 潜 回 老 家 , 想 接 祖 孙 三 代 去 台 湾 团聚 。 无 奈 母 亲 刘 喜 生 难 舍 故 土 , 蔡 锡 钩 只 接 走 了妻

坐船 不用 多久就 可到 县城 时 , 马上 肯定地 回答 : 你 们 的 老家应该是在护城垸三 岔河( 华容 县 有 三 个 叫 “ 三岔河 ”
的地 方 ) 。
归 心 似 箭 。 蔡 晓 萍 三 人 迫 不 及 待 地 租 车 直 奔 三 岔
进 了她 的 血 液 , 刻 在 了她 的 心 扉 。

眷村的故事

眷村的故事

眷村的故事《眷村的故事》嘿,今天咱就来讲讲眷村的那些事儿。

眷村啊,那可是个有好多故事的地方呢。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眷村拜访一位长辈。

一走进那个村子,就感觉时光好像倒流了一样。

那些老旧的房屋,狭窄的巷子,都带着一种浓浓的岁月气息。

我沿着巷子慢慢走着,心里满是好奇。

走到长辈家的时候,发现门口坐着几位老人,正悠闲地晒着太阳,唠着嗑呢。

我笑着跟他们打了个招呼,他们也热情地回应我。

长辈见到我来了,特别高兴,拉着我就进了屋。

屋子里的摆设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我们坐下后,长辈就开始给我讲起了眷村的故事。

他说啊,以前这里可热闹了,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

哪家要是有点什么事,全村的人都会来帮忙。

孩子们整天在巷子里跑来跑去,玩耍打闹,那笑声能传出老远呢。

说着说着,长辈就提到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

那时候眷村里有个调皮的小男孩,特别喜欢恶作剧。

有一天,他偷偷拿了邻居家的一只鞋,藏到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

邻居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急得不行。

最后还是这个小男孩忍不住笑出了声,才被发现了。

大家知道后,都哭笑不得,但也没真的责怪他,只是笑着说他调皮。

我听着长辈讲这些故事,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充满欢乐和温暖的眷村之中。

想象着那些孩子们在巷子里嬉戏的场景,还有大人们之间亲切的互动。

在眷村的那一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和亲切。

这里的人们虽然生活简单,但却有着最真挚的情感。

他们珍惜彼此,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那些难忘的岁月。

当我离开眷村的时候,我回头看了看那片老旧的房屋和狭窄的巷子,心中满是感慨。

眷村的故事,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永远回荡在人们的心中。

它让我们记住了那个特殊的时代,也让我们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眷村的故事,一个充满温暖和回忆的地方。

我希望这些故事能够一直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那个独特的时代氛围。

下次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眷村,继续聆听那些动人的故事。

眷村的故事

眷村的故事

眷村的故事眷村,那是一个装满故事的地方。

眷村就像是一个特别的大家庭,里面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的口音,带着不同的习惯,但却在这里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那一排排略显陈旧的房屋,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

在眷村里,邻里之间的关系那叫一个亲密。

一家做饭,香味能飘满整个巷子,邻居闻着味就过来了,顺便还能唠唠嗑。

孩子们更是整天在巷子里疯跑,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捉迷藏、弹玻璃球,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大人们也不会闲着,张家长李家短的,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眷村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温暖和乐趣。

还记得小时候,眷村里有个卖糖人的老爷爷,他的手艺那可是一绝。

每次他一来,孩子们就围了上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糖人。

老爷爷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然后熟练地做出各种造型,孙悟空、猪八戒,活灵活现的。

拿到糖人的孩子,那高兴劲就别提了,感觉像是得到了全世界。

眷村里的人们都很热情,要是谁家有个困难,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有一次,隔壁的王奶奶生病了,她的子女又不在身边,眷村里的人们就轮流去照顾她,给她做饭、买药,直到她康复。

这种互帮互助的精神,在眷村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眷村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从一开始的热闹非凡,到后来的逐渐冷清,很多人都搬离了这里,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但那些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他们的记忆永远留在了眷村。

那些一起玩耍的小伙伴,那些亲切的邻居,那些充满欢笑和泪水的日子,都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眷村就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承载着太多人的情感和故事。

虽然它可能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模样,但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

它是我们心中的那片温暖港湾,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它,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现在的眷村,或许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但它的故事还在继续。

那些曾经的美好,会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还能找到那份最初的感动。

你说,这样的眷村,怎能不让人怀念呢?。

眷村浓缩着历史

眷村浓缩着历史

眷村浓缩着历史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9年第4期在低矮的棚屋后面,雄伟的台北101高楼矗立于蓝天之下。

这就是台湾的昨日与今天,这就是台湾的旧貌与新颜,这就是台湾的历史与现在。

眷村,对于大陆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我原先对眷村也一无所知。

很偶然,在上海有一次看台湾电视节目,其中有一部关于眷村的专题纪录片,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后来,又从报纸上读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主持人胡一虎的回忆文章,标题就是《在眷村长大的孩子》。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另一节目主持人吴小莉,也是“在眷村长大的孩子”。

就连宋楚瑜、邓丽君、归亚蕾,也是在眷村度过童年时光。

所谓“眷村”,就是家眷之村。

1949年,蒋介石带着150万党政军干部及其家眷从大陆败退台湾。

其中,60万是军人。

这么多人一下子涌到台湾,衣食住行都成了问题,其中特别是住,要安顿150万人住下来,很不容易。

其中的60万军人住入军营,而军营的建设是由政府出资解决的。

但是,那么多家眷怎么办?倘若不安排好家眷的住宿,势必影响军心。

于是,国民党当局只得拨款成批搭建简陋的临时房,安顿这几十万家眷暂时住下来。

当时,蒋介石雄心勃勃要“三年反攻大陆”,一旦“反攻大陆”成功,就可以回到老家去,所以只作临时性的安排。

谁知年复一年,“反攻大陆”成了泡影,临时性的简陋棚屋成了永久性住宅。

这种成片成批的简陋棚屋,便是“眷村”。

当时规模最大的眷村不在台北,而是在高雄左营,那里新建了22个眷村,形成了一大片“眷区”。

眷村的居民在1955年又增加了一批。

那是1955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国民党军队所占的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岛之后,大陈岛失去外围屏障,台湾“国防部”被迫实施“大陈撤退”计划。

2月7日,由美军第七舰队132艘、台湾27艘舰船组成混合船队(包括6艘航空母舰)抵达大陈海域,从大陈、竹屿、披山、渔山诸岛撤走国民党正规部队10000人、游击队4000人、居民17000余人。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登上大陈岛的时候,全岛只发现一位病重的老人。

台湾眷村背后的流亡与乡愁

台湾眷村背后的流亡与乡愁

台湾眷村背后的流亡与乡愁
于靖园
【期刊名称】《小康》
【年(卷),期】2012(000)001
【总页数】4页(P120-123)
【作者】于靖园
【作者单位】《小康》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余光中看台湾现代乡愁诗的文化自觉性——台湾现代乡愁诗研究 [J], 马璐瑶
2.台湾老兵后代口述父辈的流亡与乡愁 [J], 李响;
3.台湾眷村纪录片:寻根与乡愁的影像书写 [J], 李国强
4.政治认同还是文化乡愁?r——眷村文学再考察 [J], 李竹筠
5.殊途同归:怀旧与台湾经验——试论台湾眷村文艺风潮 [J], 陈美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眷村的故事观后感

眷村的故事观后感

眷村的故事观后感《眷村的故事》是一部极具触动人心的纪录片,通过真实的故事和细腻的叙事,展现了中国眷村的独特文化和丰富历史。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深感受到眷村居民的坚韧精神和无私奉献,同时也让我思考起现代社会对待老人和农村发展的问题。

眷村,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军家属所建的集体居住区。

这些眷村承载着中国军人和家属的记忆,是他们曾经的家园。

纪录片中,通过对一些老人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他们在眷村中的困苦生活和对家庭的无私付出。

他们面对的是物质匮乏、艰苦生活和与亲人的分离,但他们始终坚守着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默默地为了家庭的幸福而努力。

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动和敬佩,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眷村文化也是纪录片中的一大亮点。

通过展示眷村里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和社区生活,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特殊的社区精神。

眷村居民彼此相互扶持,互相关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亲情和友情。

他们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们却能够从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而眷村的生活方式提醒着我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互助精神。

另一方面,纪录片也揭示了眷村的困境和发展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眷村逐渐衰落,许多老人被迫离开原居地。

他们面临的是小区设施老化、缺乏医疗保障和交通不便等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眷村所面临的,也是中国农村发展的普遍难题。

纪录片给我们展示了眷村的困境,让我们思考如何改善农村发展,让农民老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

总的来说,纪录片《眷村的故事》通过真实的故事和丰富的叙事,向观众展现了眷村的独特文化和丰富历史。

它让我更加了解了这一特殊的社区群体,也让我思考起现代社会对待老人和农村发展的问题。

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对眷村故事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呼唤。

眷村的故事观后感

眷村的故事观后感

眷村的故事观后感在观看电影《眷村的故事》后,我深受触动。

这部电影以中国农村的眷村为背景,讲述了一群老人们的故事,展现出他们的坚忍和勇敢。

眷村是指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军人的家属临时安置的地方。

这些老人们曾经是年轻的战士,为国家和人民奋斗过。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家庭逐渐散落,只剩下他们在眷村里过着平静而守望的晚年生活。

电影以一位老人的日记为线索,通过回忆和闪回,展示了这些老人们的青春岁月。

他们在战场上经历了艰苦和死亡,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一切。

然而,当他们回到眷村时,却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

他们需要重新适应农村生活,与邻居相处,经营农田。

尽管他们年迈体弱,但他们依然坚定地面对一切困难。

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老人们的勇敢和坚毅的精神,也揭示了眷村背后的温情和人性。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老人们互相帮助、关心和支持。

他们组织起来,建立起一个和谐而团结的社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痛苦,但他们用友爱和理解来疗愈彼此的伤痛。

电影通过细腻而真实的表演,将观众带入了老人们的内心世界。

他们的心境、思想和情感都被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观众更能够感同身受。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能够理解老人们的心境和生活,更加珍惜他们的存在。

《眷村的故事》不仅让我们回顾了历史,也让我们思考着当代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尊重。

这些老人们曾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注和照顾。

我们要更加重视老年人的需求,给予他们尊严和尊重的待遇。

总之,电影《眷村的故事》通过细腻的叙事和真实的表演,展现了老人们的勇敢和坚忍。

他们曾经是年轻的战士,为了国家和人民付出了一切。

尽管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但他们依然坚定地面对生活。

这部电影唤起了观众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尊重,让我们更加珍惜他们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眷村:一个时代的流离与乡愁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溃败,选择了海峡外的台湾作为最后的去处。

包括60万军队在内的国民党官员、公务员和军眷等合计约120万人撤退到台湾。

国民党当局为此陆续建起了近800座简陋的村舍来安置,亦称眷村。

1956年出生于台湾新竹的作家刘台平,会讲一口地道的四川话,因为他的父亲是四川人,曾是宋希濂部队的军医,部队驻扎在山东时,认识了刘台平的母亲。

于是1949年,怀有身孕的山东姑娘随着这位军医仓促登上了赴台的货轮。

原本以为只是暂住眷村一隅,没想到60年转瞬即逝。

刘台平说:眷村里有着对故土、对远方亲人深深的眷恋,对于建立眷村的父母亲这一代,还有在眷村长大的我们这一代来说,眷村不只是个社区,不只是一块地皮,而是整段人生记忆——
说起“眷村”,就不得不回溯到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当时有100多万国民党的军政人员及其家眷,随着蒋介石政权飘洋过海,来到台湾。

最初,没有人认为会久留,绝大多数随军的家眷就只聚居在所属单位、营房附近的庙宇、学校、农舍、牛栏或自己临时搭建的简易住所里:有的甚至还露宿街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入台以后,国府就高喊“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口号,所以,从祖国大陆去台的人们都准备着随时打回去,根本没有长住的打算,一切都是在将就凑合。

从1955年年初起,为了安置军政人员和他们的眷属,解决其住房问题,各单位便陆陆续续地开始兴建房屋。

于是乎,大大小小的眷村便遍布了台湾各个地区。

据统计,当时全台湾共有眷村763个,眷户96082家。

因为需要安置的人员太多,而经费又有限,就因地制宜,在驻地周围的田间、荒地上,陆续用竹片、茅草搭建了一排排户数不等,长短不一的连幢简易平房。

住户也是几十、几百、上千不等。

每户人家的住房面积不过30平方米左右;户与户之间的隔墙上面都是相通的,每排房子里,只要有一个人咳嗽,整排的住户都能听到;一家炒菜,整排住户都能闻到菜香。

不过,每个村子里都设有小商店、水井、公厕等公共设施,住户们日常生活几乎不用走出村子,所以成了一个与外面社会隔绝的独立小区。

这些分布在台湾各地的特殊小区被统称为眷村。

乡愁的滋味
我曾经住过的眷村叫“中兴新村”,位于新竹市光复路,原本是一家砖瓦场。

我们住进去的时候,村子是两条大片瓦房子,面对光复路,村后的土路边是几排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可以看出当时附近农民、一般老百姓生活也很苦。

“中兴新村”跟台湾省府的一个地点同名,条件却差得十万八千里,是个只有七十户的小眷村,村里没有小商店、邮局、医务所等公共设施,是一个丙级都不到的小眷村。

住在这里,我从小就听着老一辈的人述说着故乡的好,长大后发觉许多老人纷纷回到老家,有的竟然不回来了。

那一刹那,我才惊觉,
许多眷村老伯伯、老妈妈,他们根本拒绝当台湾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的父母,他们从未承认自己是台湾人。

父亲在台湾生活了近四十年,母亲更长,早超过一甲子了,但是父亲在死前最后的一句话:“有没有可能把我葬在四川老家?!”母亲至今还是开口:“俺是山东人!”
村子里老一辈见了面,问候语是:“吃饱饭啦?”开放探亲后,变成了:“是回老家啦?”我很好奇,为何中国人的共同问候语“吃饭了吗”会被另一句话“回老家了吗”给取代,这个现象在祖国大陆并未发生,在东南亚华侨圈也甚少听到。

我从小就熟悉母亲那口浓重的山东话与父亲的四川话,更是熟悉左邻右舍叔叔伯伯、婶婶阿姨的方言,南腔北调对我而言从来不是件令人惊讶的事,恰好相反,我绕遍了台湾岛,听到看到许多的外省人,都有各省乡音,我觉得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眷村曾经是外省人最大的家,但却不是最后的家,因为在眷村里没有真正的乡音。

这句话怎么说?难道村里南腔北调、五花八门的乡
音不是乡音?多年后,我懂了!老一辈逐渐凋零,乡音就逐渐没了,小辈普通话说得最多,但只是我们小辈的乡音,不是我父母他们的乡音。

台湾有些政客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把语言当作捞取政治资本的工具,操纵语言为政治斗争工具,我从大学毕业入了社会,才赫然惊觉到,我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外省人。

记得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在媒体服务,采访一些政客必须用“台语”才显得亲切,但我不会,采访起来倍感艰辛,也备受奚落。

政客在“议会殿堂上”,以严厉的口吻质询一些不会说闽南话的外省公务员:“你喝台湾水、吃台湾米、却不会讲‘台湾话’,你有什么资格做台湾公务人员?”天啊!这是什么歪理,母亲边看电视边骂:“这些xx养的,俺就是山东人,你敢赶老娘走吗?”
父亲没有母亲冲动,默不作声地坐在一旁,嘴上不说,但是眼睛里放射出愤怒的目光,只交待小弟:“转个台,不看这台!”老父亲的晚年目睹了台湾社会的乱象,对示威游行造成的社会对立十分不安,
但他无可奈何,只能提醒我们:“选举一定要选国民党!”但有一次小弟选了别的党,父亲气得几天没跟小弟讲话!
眷村伯伯们更是义愤填膺,干脆在村子门口高悬布条谢绝某些候选人入村拜票。

语言上的问题,让老一辈的外省人猛然惊觉,他们的生存权受到了挑战,身份受到了质疑,都是老兵出身的伯伯,有着军人重视荣誉为第二生命的传统,对不实的流言、抹黑,不知采取法律途径,只有骂大街,各种省骂纷纷出笼,骂的只有一句话:“我对得起台湾!”
从那时起,眷村就不再安静,内部也发生变化,有人说“眷村铁票(投国民党的票)锈了!”在我看来,因语言的认同,老家的乡音再次呼唤着老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又被勾引出来,“落叶归根啊!”人本来在台湾,但别人不认同啊!不欢迎啊!乡愁又将原来的异乡与故乡倒过来,颠沛流离的悲伤再次刺伤着老人的心。

父亲有时候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提醒我们不要忘本。

他经常要看我们的身份证,指着籍贯栏说:“什么是籍贯呀?”看我们不吱声,他
总是耐心地解释:“那就是我们的老家呀!”他到死墓碑上都写着四川人氏,但他死去不久,陈水扁就把这籍贯栏取消了,改以出生地代替,如果父亲地下有知,一定誓不两立,抗争到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