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台湾的多元化文学

合集下载

台湾地区华语文教材演变发展

台湾地区华语文教材演变发展

03
的选用和编写也更加注重与大陆文化的衔接和融合。
研究展望
进一步深入研究*地区华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和特点,探讨其与两岸关系、语言政策 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注当前*地区华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现状,了解其与大陆文化的衔接和融合情况 ,为两岸文化交流和华语教育提供参考。
研究*地区华语文教材在海外华文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其与全球华文教育的互 动关系。
影响
虽然这一时期的教材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 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例如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 忽视和淡化。
CHAPTER 02
台湾地区华语文教材的发展 现状
教材内容与特色
教材内容
*地区华语文教材的内容涵盖了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宗教等 多个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传统文化素养。
教材内容
这一时期的教材内容以中华文化 为主导,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发扬。
影响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国语推广” 政策,这一时期的教材对*人学 习中华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有着
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主进步党执政时期
语言政策
在民主进步党执政时期,*开始实行“本土化”政策,强 调*文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教材内容
这一时期的教材内容开始注重*文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 强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互联网与数字教材的机遇
01 02
数字化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教材逐渐成为华语文教材的重 要发展方向。数字教材具有灵活、便捷、个性化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满 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丰富的学习资源
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 式,可以丰富华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独树一帜的“台北逻辑”--以《台北人》为例浅析现代台湾文学风貌

独树一帜的“台北逻辑”--以《台北人》为例浅析现代台湾文学风貌

对 台湾 文 学 而 言 ,台 湾 社会 的 特 殊性 恐 怕 在 于 其 历 史 的殖
二、 借 鉴 西 方 现 代 派 表 现 手 法
5 0年代末期美 国对 台湾 由“ 军事援 助” 改 为“ 经 济援 助” , 台 湾开始社会转 型, 并向西方世界 敞开大 门, 西方文化思潮如潮水
民性 和现代 的移 民性 ,这使得台湾文学一直追求着历 史的厚重 感 和文化的包容性。2 0世 纪 的 台湾 文 学 在 历 史 的 、 文 化 的 和 时 代 的夹缝 中生存 , 一 直寻求 困境 的突 围 , 中国传统文化是立足 的
作历程 , 可以看作台湾文学摸索发展 的一个缩影。 白先勇受家庭 熏陶 , 自小热爱 中国古典文学 , 耳濡 目染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 蕴, 其《 游 园惊梦》 最能体现传统 文化 中的古典审美韵味。 文中钱夫人初 到窦公馆时 ,描写窦公馆的语言 中便可窥见 《 红楼梦》 式的叙述痕迹 。如“ 左 半边 置着 一堂软垫 沙发 , 右半边 置着一堂紫檀 硬木桌椅 ,中间地板上却隔着一张两寸厚刷着二 龙 抢 珠 的 大 地 毯 。 沙发 两 长 四短 , 对 开围着 , 黑 绒 底 子 洒 满 了醉 红 的海棠叶儿 ,中间一张长方矮几上摆 了一 只两尺高天青细磁


品 析
文 艺 生 活
独树I帜 的“ 台北逻辑"
以《 台北人 》 为例浅析现代 台湾文学风貌
傅 文 杰
( 重庆 师范大学 文学院 , 重庆 4 0 1 3 3 1 )
摘 要: 由于台湾与祖 国长期处于阻隔状 态, 台湾文学在孤 岛中 自寻发展。台湾文学深深根植 于民族传统 , 表现 出
创 作历 程正 是 其 中代 表 之 一 。 中 西 文学 与文 化 的融 会 贯 通 之 后 ,

我对台湾文学的一些小见解

我对台湾文学的一些小见解

我对台湾文学的一些小见解许见意据书本陈述:历史以来,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台湾文学显然只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

台湾文学因此有它的狭窄性但也它的独特性。

第一,作品主题折射时代的色彩,选材生活化,时代化。

文学作为反映时代历史的一种载体,有其深刻性,客观性。

台湾文学也是这样,它的主题大多能反映时代的信息。

在清朝,高拱乾、郁永河、陈梦林等作家的诗文基调都是爱国主义。

1945年国民党中宣部策划的《保卫大台湾歌》,叫嚣“反共复国”,在这种政治形势下,反共的作品纷纷出台,姜贵的《旋风》、陈纪滢的《狄村传》等等都是反共主题。

无论是古代文学时期,还是现当代时期,台湾文学都能大范围地反映生活真相。

从台湾文学作品的选材中,它的生活化,时代化是显而易见的。

一种文学浪潮的出现,不会凭空而降,它也是基于生活的,即使是浪漫主义,它也是源于生活的。

那么也就表示台湾文学是生活、时代的产物。

第二,一部分作品的思想仍然保守,涉足层面不深。

台湾文学毕竟是归属于中国文学,它的发展仍然限制于中国文学的大发展中。

因此,台湾文学的一部分文学作品的思想持有保守性。

如台湾当代文学阶段,50年代的“反共”和怀乡主题、60年代的现代主义、70年代的乡土文学以及80、90年代的多元化文学。

这些主题可是多层面、多角度的反映生活,而且这些主题总的来说比较丰富,似乎足以显示它的深度和广度,但是相对于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来说,台湾文学可是小巫见大巫啊!因为它的思想仍然离不开当时的局限,如怀乡、反战和爱国等等。

若要成为独具风格、魅力持久的文学,它就必须有超出时代、超出空间的思想价值。

总的来说,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小分支,更是世界文学的小分支。

最后,台湾文学与台湾作家存在着别扭的关系。

一种文学思潮的萌生,不仅与当地的文化背景有关,更与政治、经济有关。

由于台湾曾经被殖民,后来光复了又漂泊不定。

正如余光中所说的“:殖民地当然是祖国之痛,民族之耻,但是在历史回顾中,也不是一无所得。

港台文学

港台文学

4、70年代文坛状况

七十年代香港小说表现出 “大陆文化向往”和“海洋文化 向往” 的双向选择。 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在香港被误解为民主化与反传统,和 某些西方观念吻合,因而扩大了大陆的影响力。


崛起了一批“打工仔”出身的作家,像海辛、金依、张君默、 陈浩泉等,他们以工厂、渔村、小镇生活的纯朴古风来对抗 资本主义生活中的厚颜无耻、冷酷无情、斤斤计较、利欲熏 心、追求虚荣。这些来自下层的作家以宣扬下层劳动人民轻 利重义、互相帮助、忠贞爱情等美德作为自己创作的方向, 并希望以此来拯救社会。于是,70年代出现了一批“拯救社 会和自我”小说创作。
二、光复以后文学(50年代):
1.反共文学 2.怀乡文学

林海音《城南旧事》、张秀亚《三色堇》、余光 中《舟子的悲歌》、谢冰莹《爱晚亭》、聂华苓 《台湾轶事》。
3.乡土文学

钟理和《笠山农场》,赖和、杨逵、吴浊流等。
孟瑶、郭良蕙等开启言情小说潮先河。
4.纯情文学

三、60年代文学
(一)现代主义文学 1、现代派文学的产生 背景:向西方倒的政策,崇洋思想,文化高压,割断与大
1927北伐后,结束文白夹杂,开始新文学创作。 1928第一本新文学杂志《伴侣》创刊。 1929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岛上社”成立。 影响最大新文学刊物《红豆》月刊。 拓荒期最有成就作家:侣伦。

(二)发展(1937-1950):
1937大陆作家来港创作:巴金、茅盾、戴望舒、许 地山、萧红、端木蕻良等。 1941香港沦陷,作家回内地;1946再次来港(郭沫 若、茅盾、陈残云、黄谷柳、徐訏等);内地作家 两次来港,推动了香港文学繁荣。
六、90年代台湾文学

台湾文化浅析

台湾文化浅析

台湾文化浅析我对宝岛台湾的了解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多彩多姿的台湾文化。

在此,我主要从多元的文化融合以及台湾独特的饮食文化来浅析台湾文化。

一.宝岛台湾与中华文化关联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两岸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台湾在历史上曾遭受过荷兰和日本的侵略,但是台湾的文化在吸取其有益部分的基础上仍然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色。

台湾和祖国大陆,使用共同的汉字、汉语和书面语。

汉字相同,只是有简体繁体之区分。

秦汉之际,中原文化已经流衍台湾,汉字亦随之传入台湾,尤其是伴随着祖国大陆大批汉民族移居台湾,已经定型化的汉字作为中原文化的载体亦大规模输入,成为台湾通行的文字。

国民党退台后,台湾通行的汉字规范化,海峡两岸使用共同的汉字。

台湾除了原土住山民外,绝大部分是祖国大陆汉民族的移民。

所以,台湾和祖国大陆一样,既通行普通话,又流行方言。

梨园戏曲京剧是清代中叶崛起的一个剧种,是在徽班进京的影响下,又吸取汉剧、昆曲、梆子腔的精华而逐步形成的,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

京剧在台湾被称为平剧或国剧,自清末开始传入台湾,清台湾巡抚刘铭传从内地请京剧团到台湾演出,因演员口音为京腔,而被台湾民众称之为京班。

当前,台湾和祖国大陆一样,积极弘扬京剧艺术,把京剧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结合起来,使这一国粹在世界艺术之林继续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其它地方戏曲如高甲戏、四平戏、布袋戏、歌仔戏等,也都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戏剧艺术,是一种融说、表、音、美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台湾各种节庆祭祀活动,现代的加上传统的非常繁多。

传统的岁时节俗与祖国大陆非常相近,只是有的更具地方特色,保留了更多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台湾和祖国大陆一样也非常讲究“正月十五闹元宵”,在著名寺庙举办的花灯比赛是“闹元宵”中非常热闹的节目。

台北市龙山区的龙山寺、青山宫、祖师庙和北港妈祖庙等著名寺庙每年举办花灯比赛。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台湾一年中三大重要节日之一。

家家户户吃粽子,是基于传统上的说法祭奠屈原。

9台湾当代文学概述

9台湾当代文学概述

80年代以后——
“主潮更迭”让位于“多元发展”,进入互补共进,多元 化的文学时代,形成“大植物园”的文学生态。
颠覆既有的价值成为一种趋势。 主张国际化(横的移植)、强调民族化(纵的继承)和本
土化(乡土情怀)。 一些新的文学现象—— 女性主义文学高涨; 政治文学潮流兴起,如“牢狱小说”; 同志文学和“酷儿”写作大兴; 都市文学和后现代派潮流交织风行; 原住民文学80年代开始起步并日渐兴盛; “探亲文学”、“眷村文学”成一进热潮; 环保文学与自然写作兴起; 新生代(或称新人类)作家掀起世纪末文学思潮;
50——70年代(一)
50年代初,国民党政府大力提倡“战斗文学”、 “反共文学”;
50年代初,“怀乡文学”风行一时,代表作品有 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於梨华的《梦回青河》、 张秀亚的《三色堇》等;
50——70年代(二)
五六年代,现代派文学兴起 诗歌倡导,五十年代前期——
“现代”诗社成立:纪弦、郑愁予等 “创世纪”诗社:痖弦、洛夫等 “蓝星”诗社:覃子豪、余光中等
乡土文学在70年代成为文学主潮。
50——70年代(四)
60年代,反共文学渐遭摒弃,以娱乐消遣为追求 的通俗文学开始兴起。主要有打开言情小说天地 的琼瑶《窗外》;古龙的武侠小说等。
60年代留学生文学渐渐崛起,并延伸至80—90年 代。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傅家 的儿女们》)、聂华苓(《桑青与桃红》)、白 先勇(《纽约客》)、张系国(《昨日之怒》) 等写出了一批出色的作品。
这些诗社创作主张各有不同,但都表现出现代主义倾向。
小说崛起,五六十年代之交—— 《文学杂志》台大外文教授夏济安等; 《现代文学》白先勇、陈若曦、欧阳子、叶维廉等;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朱立立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学术研究、文化教育、文化政策以及文学批评乃至政治家的诸多说辞中频繁出场。

为什么台湾知识界会对“多元文化主义”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多元文化主义”对台湾社会文化有何影响?它在台湾的传播和演绎存在哪些问题?“多元文化主义”的意义与局限在台湾文学领域又是如何体现的?从现实角度看,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多元文化主义”真正有助于台湾建构宽容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吗?抑或走向与其初衷相悖的反面,对真正的宽容、民主和多元的文化构成某种伤害?“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在台湾的出现和形构对于“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在台湾的历史发展脉络,张茂桂和庄胜义等人都作出了一些具体阐释。

张茂桂把“多元主义”的形成上溯到80年代的“多元化”论述。

他认为,最早提出“多元化”或类似理念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大学杂志》刊物。

但这个“多元化”概念并不等同于当代的“多元文化”;当时的“多元化”是因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化的现代化论述典范,其功能在于提出一种知识阶级、中产阶级的“中间反对论述”。

这一新兴的反抗论述经过90年代的“社区总体营造”“、原住民运动”“、教育改革”和文化与政治民主化运动的改造,并且结合北美澳洲的文化经验,形成了90年代以来台湾的“多元文化主义”思潮。

庄胜义则把影响“多元文化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概括为四大方面:1“.政治解严与本土化运动”;2.“欧美多元文化教育风潮之影响”;3.“国际原住民(族)运动”的启发;4.台湾社会对“族群和谐的期待”①。

的确,多元文化主义在台湾的兴起有其必然性,它曾经是反抗威权统治的一种力量,也是威权体制解体后台湾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在文化思潮上的直接体现。

台湾人文知识界对“多元文化主义”涵义的理解王俐容在《当代多元文化主义概念与问题的发展》一文中,把“多元文化主义”涵义区分为四种:1“.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2“.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的意识型态”;3.“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公共政策”;4.“朝向多元文化公民权(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并提出“多元文化权力”的概念,这是一个很有建设性意义的提法。

台湾后乡土文学研究

台湾后乡土文学研究

台湾后乡土文学研究台湾后乡土文学作为当代台湾文学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渐崭露头角。

它植根于台湾的乡村与小镇,描写当地人民的生活与情感,反映出台湾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与冲突。

本文将从台湾后乡土文学的背景、研究现状、重点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结果和展望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台湾后乡土文学的背景台湾后乡土文学的产生与发展,与台湾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逐渐起飞,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乡村和小镇面临被拆迁和遗忘的命运。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作家开始到乡村生活的变迁,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乡村人物的喜怒哀乐,反思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台湾后乡土文学。

二、台湾后乡土文学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台湾后乡土文学逐渐受到国内外学界的,相关的研究论文和专著纷纷涌现。

研究者们主要从文学史、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等角度对台湾后乡土文学进行了深入探讨。

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个别作家作品的分析,而对台湾后乡土文学的整体风貌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尚显不足。

三、台湾后乡土文学的重点问题本文将围绕台湾后乡土文学中的创作手法和文学风格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来说,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些作家如何通过独特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来呈现乡村生活的变迁,以及他们如何在文字中表达对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眷恋。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调查法和跨文化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将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台湾后乡土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有研究现状。

其次,我们将通过实际调查,与台湾后乡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写作过程以及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我们将对台湾后乡土文学与其他地区的乡土文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台湾后乡土文学的独特之处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与影响。

五、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台湾后乡土文学的创作手法和文学风格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叙事手法多元化:台湾后乡土文学的作家在叙事手法上既有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也有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尝试。

80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剖析

80年代以来的台湾文学剖析
பைடு நூலகம்
8、“人权小说”。 1979年杨青矗《选举名册》
女作家陈艳秋的《陌生人》、青年作家莘歌的 《画像里的祝福》、李乔的小说《告密者》、宋 泽莱的《废墟台湾》、吴锦发《消失的男性》。 另外像李昂等为代表的明确标示“不是争女权, 而是争人权”的新女性主义文学,及以莫那能、 柳翱等作家的争取少数民族生存权利的“山地文 学”等,实际上都是“人权文学”的重要部分。
八九十年代的台湾文学
一、文学思潮的多元化 台湾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亦呈多元化态势, 它主要包括现实主义的延伸与超越,现代 主义的复苏和发展,后现代主义的崛起。 三种文学思潮的并存和继起状态,是台湾文 学八九十年代发展的主要特征。
马相武认为:“以城市文明更高度的发展 为标志的,以知识而组织起来的社会进入 后工业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变 化,导致了台湾社会文化的新阶段新模式 的产生。”(马相武:《近期台湾文学思 潮的变动》,《学术研究》,1996年4 月, 第80页。)
3、“老兵文学”。 钟延豪《金排副》、黄脸《冷热胸膛》、 苦苓《柯思里伯伯》及《张龙赵虎》 、履 疆《两个爸爸一个妈妈》、王璇的小小说 《死了一个老兵》
4、“教育小说”。如唐怀萱《鸡冠花开的 时候》、苦苓《沦亡录》、张大春《新闻 锁》、黄凡的《反对者》、陈烨《纵火 者》、许台英《花冠和次冠》等。
7、“二二八小说”。 1983年前后,林双不的《黄素小编年》成为第一 篇公开发表的突破“二二八”事件题材禁区的台 湾小说。 如李乔的《泰姆山记》、郭松 《月印》、李渝 《夜琴》、林深靖《西庄三结义》、宋泽莱《抗 暴的打猫市》、杨照《黯魂》、《烟花》、林文 义《将军之夜》、《阿公海涨罗》、叶石涛《红 鞋子》、《墙》、王湘琦《黄石公庙》及陈烨 《泥河》等。

台湾诗歌发展史

台湾诗歌发展史

台湾诗歌发展史
台湾的诗歌发展始于清朝,在此之前,诗歌一直是官方文化的主要形式,但是清朝时期,诗歌形式开始民间化。

20世纪初,台湾的诗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是因为日本统治时期的诗歌运动开始迅速发展。

到了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文学艺术运动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大地》、《废都》、《琉璃瓦》等。

同时,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地区的华文诗歌也受到台湾文青的关注与批评。

70年代,台湾的诗歌运动开始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各种类型、流派和风格开始出现。

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交融》、《飞出花窗》、《想像声音的重量》等。

80年代以后,台湾诗歌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个时期
的代表作品有《灵门蜜月》、《野蛮诗集》、《另一面》等。

总的来说,台湾诗歌发展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从官方到民间化、从集体化到多元个性等不同阶段,表现出独有的历程和特点。

目前,台湾的诗歌创作和发展在全球华文诗歌的领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新女性主义文学

新女性主义文学

新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及其发展内容摘要:女作家的存在和发展,为台湾文坛增添了一道道夺目的光彩。

随着新女性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女作家的数量越来越多,她们开始对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思考,着眼点独特,因此,她们的作品也很有特色。

关键词:新女性主义觉醒反叛争议台湾的新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使当代台湾文坛的多元化创作趋势更加明显,但在五六十年代时,女性文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女作家。

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得益于女性社会状况的变化。

首先体现在女性受教育水平上,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数大大增加。

其次,台湾经济的发展为增加女性就业率,实现经济独立提供了客观条件,从而也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参与率。

然后就是女性阅读人口的增加,产生不同的文学消费需求。

一、台湾女性意识觉醒1970年美国爆发了大规模妇女解放运动,对台湾妇女产生了重大影响,台湾新女性主义发展起来。

吕秀莲是台湾“新女性主义”创始人,长期提倡妇女运动、争民主自由、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有台湾“新女性主义创造者与提倡者”和“党外第一才女”之称,虽然后来沦为“台独”分子,但她对台湾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很大的贡献。

著有《新女性主义》、《新女性何去何从》等。

1982年,任教于淡江大学的李元贞创办《妇女新知》杂志社,基本上承继了新女性主义的理念,但不再以“新女性主义”为口号,改为“新两性关系”取向,为两性平等做出了推广和扎根的努力。

台湾的女性意识逐渐从觉醒到发展为一种思潮。

二、台湾女性作家的创作“1955年,台湾第一个妇女文学社团——台湾妇女写作协会——在台北成立,会员苏雪林、谢冰莹、潘人木、林海音、孟瑶等三十多人。

该协会还创办了一份文学杂志《妇女文学》。

这,标志着台湾女性文学的起步。

”①林海音可以作为50年代台湾女性作家的代表,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城南旧事》了,描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

其小说主题就是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深切关注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

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

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

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一、引言台湾的现代文学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岛上的文学创作开始逐渐与大陆沟通,并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

在1923年至1949年的这个时间段内,台湾文学经历了剧变和发展,涌现出了许多重要作品和杰出的作家。

本文将对这段时期的台湾现代文学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全面展现这一时期台湾文学发展的特点和成就。

二、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背景1923年至1949年是台湾现代文学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台湾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台湾当时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其文学受到了日本文学的强烈影响。

此外,大陆的文化复兴运动和胜利政权推动的现代化进程也对台湾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政治、社会等因素的变化为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和灵感。

三、台湾现代文学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作品在这一时期的台湾现代文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主要的文学派别:现代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乡土文学。

这三个派别在台湾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并各自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1.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的表达,追求形式的变革和创新。

在这个派别中,蔡文田、吕志和陈季常等作家是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不拘一格,风格独特,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苦痛和追求。

蔡文田的小说《悲歌》以及吕志的长篇小说《夜行船》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们充满了象征、隐喻和讽刺的手法。

2.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在这个派别中,郑光美是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斗山志》以及《看图识字》等作品深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不公与不平等。

除此之外,姚文元的报告文学《台湾乌鸦史》也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深入观察,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3.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致力于捕捉乡土生活的细节和民间传统。

吕葆中是乡土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小说《半夜鸡叫》以及《纡尊降贵》等作品以幽默的笔调和台湾特有的语言揭示了台湾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其他一些有影响的诗社 : 1958年由羊令野、罗门创办的《南北笛》; 1962年7月由陈敏华、古丁、文晓村等创办的 《葡萄园》;1964年6月由吴瀛涛、桓夫、詹冰、 林亨泰、白、锦连、赵天仪、薛柏谷、黄荷生、 王宪阳、杜国清、古贝等十二位台湾省籍诗人发 起成立的“笠”诗社。
返回
2、现代小说的出现将现代文学的发展推向了顶峰
怀乡文学在台湾文坛流行主要有以 下几方面的原因: 1、人的情感的自然需求。 2、新的现实刺激的结果。 3、战斗文艺的衰落。
返回
(三)60年代台湾文学的主潮是现代主义文学
台湾现代派文学深受精神分析学、存在主 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文艺 思潮的影响,从卡夫卡、乔伊斯、吴尔芙、 福克纳、詹姆斯、劳伦斯等现代作家的作 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 的艺术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盛行于台湾文坛的原因 主要是对50年代“战斗文艺”政治化、庸 俗化、公式化的反拨。“战斗文艺”脱离 现实、庸俗化、公式化的现象,使许多严 肃作家感到厌恶和失望,但他们慑于当局 的专制痛治,又不能正面地公开地抵拒, 于是起“纯艺术”的旗帜, 转向西方现代 派文学,探索偏重于艺术的文学之路。
返回
1、现代派诗社的兴起 台湾现代派文学的发端以现代派诗的兴 起为标志,五十年代初期现代派诗社和 诗刊的创办和逐渐兴旺,为台湾现代派 文学的发展拓开了道路。 1953年2月1日,诗人纪弦首先创办了 《现代诗》季刊,并很快集聚了一批现 代诗作者,这是台湾现代派文学发端的 重要标志。 “蓝星”诗社是对推动现代诗发展起重 要作用的另一个诗社。《蓝星》于1953 年6月创刊,次年3月,由覃子豪、钟鼎 文、邓禹平、夏菁、余光中等发起成立 “蓝星”诗社。
返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台湾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对台港文学的看法

对台港文学的看法

对台港文学的看法
台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富有强烈的当下性与现实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台港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其中,台湾文学以乡土文学为主,展现了台湾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

香港文学则以现代主义文学为主,展现了香港的现代都市生活和社会问题。

这些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文学价值,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台港文学的发展历程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们促进了中国文学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的来说,台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台港文学

台港文学
(二)袭用了旧小说在行文时夹用诗词、歌赋、 联句,在回目中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上 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
二、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特色
(三)借鉴了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 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 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 视觉与心觉的运用等。
(四)语言可用“行云流水,平中见奇”来描 述。
返回
15三朵花--刘雪华俞小凡金素梅 黄叶无风自落 秋云不雨常阴 天若有情天易老 摇摇幽恨难禁 惆怅旧如梦
返回
16望夫崖--俞小凡林瑞阳翁家明 传说里,有一个女孩 心上人飘流在海外 传说中,她站在荒野 就这样,痴痴的等待 山可移,此崖永不移 海可枯,此情永不改
返回
17一帘幽梦--陈德容刘德凯萧蔷林瑞阳 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 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 谁能解我情衷,谁将柔情深种 若能相知又相逢,共此一帘幽梦
(三)战后香港文学
1941年香港沦陷,南来作家大多撤回内地,香 港文学处于凋零时期。从1946年夏天开始, 由于蒋介石发动内战,残酷镇压民主运动, 大批作家为了躲避战火,再次来到香港。他 们从事创作,创办报刊,培养了大批文艺骨 干。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郭沫若的《洪波曲》、 茅盾的《锻炼》、黄谷柳的《虾球传》、聂 绀弩的《天亮了》;诗歌有邹荻帆的《浅水 湾》等。
(二)50年代台湾文学 50年代在国民党的专制下,台湾“反共八股” 的“反共文学”泛滥一时
(三)60年代台湾文学 60年代台湾文学的主流是现代派文学。
(四)70年代台湾文学 乡土文学成为主要的文学潮流。 陈映真的《将军族》、《华盛顿大楼》,黄春
明的《儿子的大玩偶》
(五)80年代台湾文学 :呈现出多流派、多风 格、多题材的多元化格局。

马华小说与台湾文学 _0

马华小说与台湾文学 _0

马华小说与台湾文学一、“在台马华文学”的发展谱系从1950年代末以来,海外年轻华裔学子来到台湾完成大学和研究所学业,为台湾高等教育带来一股新气象。

其中又以马来西亚地区学子在台深造期间,投入创作,发展文学事业,最值得注意。

随着这些马来西亚的文艺青年参与或组织文学社团,出版刊物、发表各文类作品、获得重要文学奖项、出版作品集,并展开马华文学的批评和论述,其长期累积的庞大生产与文学效应,显然已在台湾文学场域内形成颇为特殊的文学传统。

如此清晰可辨的马华文学社群由此产生,并逐渐以“在台马华文学”型态在华文文学领域占据一个颇受注目的位置。

严格说来,“在台马华文学”的发展已有40余年的历史。

早期习称的“侨生文学”、“留学生文学”、“旅台文学”,表现了这支从校园到文学奖而崭露头角的文学创作队伍的组成生态。

近年经过张锦忠教授以“在台马华文学”为其正名,这支从1960年代渐进形成的文学创作队伍,透过各类型的书写在台湾文坛建立自身的写作传统,替台湾文学形塑一道特殊的文学风景。

随着这些马华创作者的两地往返、落地生根或长期迁居,他们的作品持续对南方故乡的回顾与创新,探寻热带雨林的历史伤痕与奇幻想象,辩证族群政治和离散华人的文化和家国认同,以及面对台湾在地经验的撞击与融入,离散、忧患及故乡/异乡的回旋摆荡,奠定了“在台马华文学”特殊的写作风格和蓬勃的生命力。

恰恰这样的文学传统和地域风格,在台湾形塑了热带风情与文化想象的文学窗口。

早在1960年代、1970年代在台湾大专院校和文坛冒出头的“星座诗社”和“神州诗社”,这两个由马来西亚侨生为主体的社团,开启了马华青年在台湾组织和参与文学社团的传统。

他们的文艺情怀,积极投入文学和出版活动,气象颇为壮盛,深刻改变了马华青年在台湾的文学和文化实践意义。

在此同时,几位重要的马华小说家李永平、张贵兴和商晚筠也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角逐两大报文学奖,并有获奖的记录。

他们的早期作品接续出版,李永平的《拉子妇》、商晚筠的《痴女阿莲》(1977)和张贵兴的《伏虎》(1980)都展露了无比的才气,奠定了这些小说家日后在台湾的写作事业。

专题:台湾文学概论

专题:台湾文学概论

专题:台湾文学概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人用血和泪写成的一部历史。

在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内高压,对外投降,甲午战争失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台给日本,从此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又长期孤处岛上,这样使台湾成为一块特殊的领域,台湾文学也因为这些历史因素而成为一种“边缘”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虽然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大陆和台湾文学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诸如作家队伍的组成,作家的学识、素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思潮和流派,甚至表现和文字技巧等都存在着差异。

但不管有多大不同,它们都是中国人写的,是用汉语言文字写的,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是继承中国文学传统的,文学品种、体裁也基本上是一致的。

虽然各具特色、观念见解不一,但都是中国文学这一点是不变的,它们是母体文学的一种延伸、补充和扩展。

主要原因在于:1、有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统一的基础,不易为其他民族文化所消解同化。

2、炎黄子孙无论在何时何地和任何条件下总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即使是在外族统治的血腥镇压下或全盘西化的摧残下,他们也总是奋起抗争,坚持创作,维护自身的文化。

3、海峡两岸统一在望,两岸沟通日益频繁。

正因为同种同文同传统,富有血缘地缘亲缘心缘情缘之故,台港澳从未与母体文化割断过。

一、台港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台湾是中国领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虽然曾有过沦为殖民地的屈辱历史,但坚韧的向心力总也不曾使它脱离过祖国民族的母体。

秉承着光辉的民族传统,在特定的区域内滋长的台湾文学,无疑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正是在参与祖国文学大业的过程中,台湾文学也显示了其自身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为:1、丰富、延展了中国文学反映生活的空间。

台湾作家对本地区中国人生活各方面的独特写照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台湾同胞的身影和心影。

港台文学

港台文学
2、50年代,现代派文学兴起首先从诗歌上倡导。小说方面:围绕在夏济安周围的大学生作家
3、60年代以《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为阵地掀起现代主义浪潮白先勇、欧阳子、陈若曦 4、留学生文学:上述作家在 60年代,先后赴美留学
於梨华“留学生文学的鼻祖”;白先勇《芝加哥之死》;共同主题:失根、乡愁
《乱都之恋》
新诗创作: 张我军的《乱都之恋》是台湾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分别写于北京、台湾,包含55首抒情诗。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爱的礼赞 爱的忧伤 爱的胜利
无论从内容或技巧上《乱都之恋》都具有摧枯拉朽的文学史价值,它毕竟是第一部以从未用过的语言写出的从未有过的爱情诗篇,是台湾新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开端。
2、差别对待是根本
日本统治时期,虽然在法律上台湾人被看作是“日本人”中的“少数民族”,但与“纯正”日本人相比,台湾人受到了很大的歧视。日本在1900年实行了免费初等教育,台湾人却不能享受。殖民当局认为“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日本的殖民统治来说,台湾人具有高知识水平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他们主张在台湾只进行很有限的教育,实行实际上的“愚民政策”。1925年成立台北帝国大学,但这所大学里收容台湾子弟很少。一般台湾子弟只能上像医学专修这样的专门学校、职业学校,其目的是为了接受技能等实用性培训以满足日本统治的需要。
琦君 “母亲系列”散文,罗兰 “理性小品”散文
60-70年代,台湾女作家辈出:张晓风、林文月、朱秀娟、三毛、琼瑶、席慕蓉、施叔青
三、20世纪80-90年代: “探亲文学”“环保文学”;新生代作家:龙应台、萧飒、罗青
个人化倾向更明显
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城南旧事》: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1960年在台湾出版,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多元与边缘:20世纪末的台湾文学

多元与边缘:20世纪末的台湾文学

Multipolar and Brink: Taiwanese Literature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作者: 古继堂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I00732
出版物刊名: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57-61页
主题词: 现实主义文学;后现代派文学;多元化;20世纪末;台湾省;台湾文学;“边缘”文学理论
摘要:到了20世纪末, 由于政治和思潮的多元化, 台湾文学也趋于多元化. 现实主义文学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崛起, 后现代派文学在台湾形成一股潮流, 高山族文学在现代文明的带动下得到明显的提高, '文学台独'在政治势力的庇护下公开登场. 与文学的多元化相呼应, 台湾文坛出现了颠覆中心的'边缘'文学理论, 引起了人们关注. 此外, 随着海峡的解冻, 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推动了两岸文学的沟通和融合, 乡愁文学逐渐地向探亲文学转化, 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

论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价值观

论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价值观

论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价值观
毛宗刚
【期刊名称】《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乡土文学的本质是现实主义文学,偏重于文学的社会功能,隐含着或直接表现出对社会和文化的批判,体现出乡土作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价值为文学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当时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同时与一个熟悉台湾现实生活的本土青年作家群的崛起有关,而"五四"新文学的影响在其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不容低估.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找回了失落多年的现实主义人文精神,促成了该地区文学的多元化.
【总页数】6页(P141-146)
【作者】毛宗刚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淮安,22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乡土文学":概念的理论想象与形构——以台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乡土文学论争为中心 [J], 郭俊超
2.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当局对海外保钓运动的“疏导”效果评析 [J], 刘玉山
3.台湾乡土文学的一面旗帜--陈映真乡土文学观释读 [J], 王向阳
4.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台湾乡土文学思潮——兼与同时期大陆乡土文学的比较 [J],
侯长振
5.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争夺——20世纪70年代台湾乡土文学论战前后 [J], 郁旭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台湾的多元化文学09国际政治2009070431黄玮琪【摘要】当我们讲到台湾的时候,往往会将其和“统一”,“经贸”等政治,经济色彩很浓厚的语词连接起来,不可否认政治和经济手段在促进台湾统一的事业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然后两岸的文化认同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台湾文学的发展现状,增进两岸的文化交流,是继政治和经济手段之后对台湾统一又一行之有效的方式。

台湾文学也是文学研究上的一块奇葩,在文学研究中熠熠生辉。

【关键词】台湾多元文学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台湾文学这个名词是七十年代才兴起的字眼。

乍听有些标新立异,其实,它是中国文学的一支。

它和中国文学的渊源如同大河与源头,树与根,身体和四肢一般,可说是一脉相承。

中国人碰到同姓的,常爱说: “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

台湾文学甚至不必追溯五百年,几十年前就是一家。

只因三十年来,人为囚素造成台湾在政治和地理上与大陆处于隔离状态,它乃充分发挥了地域风格,形成地区特色,这便是如今国内很感兴趣的台湾文学。

一、台湾文学简介正因语言带来的意识型态、省籍矛盾、殖民文化等冲突,台湾文学在基础定义上就十分困难。

不过参酌台湾人定义后,台湾文学就广义而言应为“出生或客居台湾所发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狭义上则应指“描写台湾乡土人物、再现台湾典型环境、运用台湾方言的作品、表现台湾人的生活与思想”的文学作品。

①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原野上一块肥美的沃土。

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它与母体文学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有着极强的共性。

①/view/50516.htm 百度百科但是,由于厉史和现实之遭逢与际遇之不同,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差别,比起大陆文学来,合湾文学有着更为复杂的色素和更多的酸甜苦辣的厉史背景②。

因此,研究合湾文学,不管是纵向鸟瞰,还是横向观察;不管是奔涌思潮的辨析,还是具体作品的评价;不管是对现代派的剖析,还是对乡土派的论评;不管是对主流的梳理,还是对逆流的批驳;不管是对本土作家的研究,还是劝海外作家的定位等,均充满着错综复杂的葛藤和极其丰富的辩证内含。

各种矛盾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或是珠玉沾有污泥,或是污泥藏有明珠;正面的含有反面的因素,反面的也有某种合理成份等。

台湾文学历经日治时期新文学、反共文学与西化现代主义文学的发轫萃炼过程后,1970年代之后的怀乡、乡土、政治、女性文学于2000年代仍以崭新型态呈现,且占台湾文学一定重要性。

除此之外,畅销的励志文学、新兴的网络文学和同志文学也在这波多元化的并存发展中,竞相在新媒介接口或写作技巧上,重整台湾的新世纪文学图像。

而也就是如此,台湾文学虽在影像媒体夹击中面临着严峻挑战,依旧试图以更创新的面貌继续蓬勃再生。

1990年代之后,台湾文学呈现多元化并存状态。

除了稍早期政治文学、女性文学,甚至乡土文学、怀旧文学以新型态继续活跃外,也出现了网络文学与励志文学为主的通俗文学走向。

随着台湾本土化的省思与脚步正常化,以母语做为文学要素的原住民文学、口传文学、台语文学等也相继受到重视。

而其中,又以台语文学最具指标性。

另外,随着台湾社会对同性恋态度的开放,以LGBT为书写主体的同志文学亦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我认为可以把这些文学作品归结为小说,散文和诗歌三个方面。

台湾本土作家在这三个方面所创作的作品,正是这个时期台湾多元文学最好表达方式。

二、台湾多元化文学的表现方式第一,从诗歌创作方面来看。

在强调现代意识与本土关怀的同时,90年代的台湾诗坛上,出现了一批新登上诗坛的诗人,许悔之、杜十三和夏字是不能不提及的诗人。

在不断创新的诗歌风潮中,他们努力拓展现代人的新的精神领域,呈现出台湾文学整体构架中的一个虽然狭小却常有新意的、较高的精神层次。

他们的创作在叠合与交错中形成了台湾诗歌的复杂景观,成为90 年代台湾诗歌在外部环②古继堂《略论台湾文学研究中的十个问题》境变动的影响下走向多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许悔之是6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台湾诗坛新生代的代表性诗人。

其诗歌似乎表现出与60 年代台湾现代主义诗派的一脉相承的特点。

现代人的孤绝、疏离等主题在许悔之笔下重又涌现。

如长达170多行的组诗《剃去眉毛的人》就多角度地呈现了现代人的心灵状态。

但他的诗却能在中和现代知性批判和传统感性抒情的基础上,透露出社会步向后现代的若干时代色彩。

抒情感怀酬答之作几占半数的《阳光蜂房》、《在记忆的边缘》等诗中显露了殷殷的民族情感;在《哈雷来临之后—写给哥伦比亚火山大爆发里的两万五千亡魂》等诗中倾吐了深厚的人道情怀;《家谱》则洋溢着对父母的深情厚意。

这些诗显露了诗人与他人的感通契合和广阔的人间关怀。

然而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某些抒情感怀诗中充满新颖创意的诗句和犹如生活小照般的构境。

如“孤独的意思是/ 曾经拥有/ 怎么数也数不清的快乐” (《孤独》)、“你我相遇于风中/ 彼此用手掌/小心翼翼地将这段相逢/ 呵护成唯一的序/早在遥远的三千年前/便写人兼蔑的传说里/ /如今/ 风翻开的每一页都不可圈点/是孤本, 且永远绝版” (《茧之书》),那些似乎早已写滥了的儿女情长的主题, 却因为诗人戛戛独造的经营而超凡脱俗。

也许正是在表达现代感思和抒写人文情怀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 许悔之建立了自己作为一个重要诗人的必不可少的独特风格③。

杜十三的诗则较多地从客观现实中取材,如《煤—写给七十三年煤山矿灾死难的六十七名矿工》一诗, 以矿工家庭的家破人亡为本事,以幽明两隔而又难分难舍的父子之情为纽带,更巧妙地以煤的黑和生活中的五彩缤纷(如米的白、菜的绿、拖鞋的红、书包的黄等)的转换对比,勾勒出一幅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境。

该诗前后两节分别拟受难矿工和他儿子的口吻,父亲称:“今后阿爸不再陪你了/ 因为阿爸要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再为你挖出一条/ 有蓝色天空的路来”;儿子则回答: “阿爸,你不要再骗我了/ 家里面所有的色彩/ 其实,都是假的/甚至连您啊我想念的阿爸/ 不也是煤做的吗? /他们说: 煤不再值钱了/ 可是阿爸/ 我却宁愿丢掉所有的色彩/ 陪着妈妈姐姐/ 守在洞口/拼命的用眼睛去挖去挖/挖出一具/ 黑色的/阿/ 爸”。

这首诗被誉为“数十年来探索矿工问题中,最为深刻感人、切中要害而技巧脱俗惊人的杰作④”。

③孟樊:《台湾后现代诗的理论与实践》, 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2003年版,第135页④林耀德:《旋转的惑星》,尔雅出版社,1986年版,第245页女诗人夏宇在台湾诗坛被公认为典型的后现代诗人。

这首先表现在她那强烈的“解构”倾向。

其“解构”涵括了对某种传统观念、思维定势、故事原型等的颠覆。

《南瓜载我来》采用了史诗结构,但故事中的旅程不再是寻求自我的严肃心路历程,而是一个具有捣蛋鬼心态的女孩的游戏过程,这样就“由史诗叙事方式的伟大崇高之处人手, 解构此叙事方式本身”。

她还常以降格模拟的方式对某种文学范式加以嘲讽,《今年最后一首情诗》以与前世情人的头盖骨相逢于垃圾场的奇橘场境,嘲弄了台湾女诗人笔下常见的超越生死的隔世之爱的情诗范式。

在《简单未来式》、《墓志铭》等诗中,夏宇甚至连“死亡”这一现代主义哲学主题,也以其一贯的戏谑态度对之,为“我的寿衣太大棺掉太小/ 分配给我的土地有太多的蚂蚁”而计较。

这与现代主义作品的“严肃”性格完全背道而驰。

此外, 夏宇还直接涉人“后设诗”领域, 对语言文字的“写实”功能加以审视, 如《腹语术》以语言文字本身为焦点,“可以解为诗人模拟现代人的各种语言方式⑤”《蟀蟒》则质疑了艺术符号能穷尽真相的旧有认知。

这实际上是夏宇所代表的现代主义诗风向后现代主义过渡的一种典型表现。

第二,从小说创作方面来看。

90年代的台湾小说界,无论是创作题材,还是艺术风格,均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态势。

除了“新新人类”作家群的小说创作外,一些早已成名的作家的创作也呈现出了与早期创作迥然相异的新题材与新特征。

苏伟贞、朱天心在这一阶段创作了系列展现“外省人”处境和心态的“眷村小说”。

所谓“眷村”,乃国民党迁台后为其带有家眷的中、下层官兵提供的住所,少则几十家,多则成百上千家聚落为村而得名⑥。

“眷村小说”的近期发展,不仅因当前族群问题凸显的社会背景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且一改以往着重于对眷村正面描写的倾向,转而注意观察和揭示眷村的种种不尽人意的缺失。

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则对眷村人未能扎根土地的现象有深刻反省。

她所熟悉的兄弟姐妹并没有把这块土地视为此生落脚处,都有离开的念头。

这种失根、无根的状态必然使眷村郁闷窒息、祈失生机,终至腐朽—“原来,那时让她大为不解的空气中无时不在浮动的焦躁、不安,并非出于青春期无法压抑的骚动的泛滥,而仅仅只是连他们自己都不能解释的无法落地生根的危机迫促之感吧”,而这种浮躁迷惘正和农家子弟的笃定怡然形成鲜明对照。

作者还对眷村与国民党⑤钟玲:《现代中国缪斯》,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⑥/view/576013.htm 百度百科的微妙关系作了思考,反复体味和描写了所谓“浓浓的眷村味儿”。

正是这种思索、反省和同情、怜悯同在的书写,赋予其“眷村小说”深厚的艺术感染力。

因为作家对眷村的省思并非对它的背弃,而是着眼于未来,或者说作者想表达的是:封闭式、失根态的眷村已失去生命活力,只有与这块土地上的所有族群相融合,才有出路和前途。

第三,从散文创作方面来看。

在这一时期的台湾散文家中,简顿是一位颇具个人风格的重要散文家。

其散文所特有的“一点点生活情趣,一点点禅意哲理,一点点鸳鸯蝴蝶,一点点痴心妄想,一点点品位矜持”的艺术表现,被人们称为“新古典的现代性灵派⑦”。

像大多数女性作家一样,爱情也是简帧散文的重要题材,但其所书写的现实场境或梦境,并非痴迷、缠绵的闺阁爱怨,而是执著于“灵魂牵手、异地同心”的精神恋爱,或忘年之交、隔世之爱的命定缘分,即《四月裂帛》中喊出的:“我不要求你成为我的眷属如同我厌烦成为任何人的局部,你不必放弃什么即能获得我的灌注,我亦有难言的顽固却能被你呵护,我们的积极相聚也品尝不得不的舍离,遂把所能拥有的辰光化成分分秒秒的惊叹。

如果爱情是最美的学习,我愿意作证,那是因为我们学到了布施胜于索取,自由胜于收藏,超越胜于厮守,生命道义胜于世俗的华居。

想必你了解,婚姻只是情爱之海的一叶方舟,如果我们愿意乘抨游于海,何必贪恋短暂的晴朗—要纵浪就纵浪到底吧!我已拍案下注,你敢不敢作庄?⑧”鲜明地表陈了一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爱情追求。

她还真实地袒露女性隐秘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个体生命体验的激情言说。

《渔父》即抒写了她本人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

她对父亲有着一种敬畏惧怕与渴慕思念等情慷纠结在一起的异样感情。

迟归的夜里,父亲的车声在女儿的耳中是“天籁中唯一的单音”;她把一望无际的稻浪想象成战地草原和父亲一决雌雄;面对醉酒后胡闹的父亲,她心“似崩溃的田土,泪如流萤”;父亲遇车祸生命垂危时,她忧心如焚;十一年后为父亲开棺捡骨,她面对父亲完好的遗体情不能自已: “父亲,我深深地赏看你,心却疼惜起来,你躺卧的这模样,如稚子的酣眠、如人夫的腼腆、如人父的庄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