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_西学语境与中国诠释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是世界上最具有时代性和现代性的一种理论体系,其最初的理论发源地在欧洲,逐渐演化发展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共产主义等思想派别。
在中国,由毛泽东等一批革命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这种理论吸收了国内外多种思想的长处,保留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就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内涵,首先,其表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的结合。
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水平落后的国家,其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和民族因素均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异,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国情,中国化指的就是这种结合。
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其内容,增加其现实意义,使之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的融合。
中国文化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与西方文化差异甚大。
这种独特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观念,可以与马克思主义阐释和强化中国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强调了“仁者不善,不断善人”,强调了“小惠及人,大惠近邻”等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并非整体适用于现代中国,但也能够为实践提供指导。
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科学性和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是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鲜明地体现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建立在对中国社会实际状况深入的调研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
矢志于将其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机结合,但与此同时,它也应该在国际上接受其他国家的先进理论和思想,提高理论创新和实践推广的能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原则,注重社会实践和理论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需求和现实发展的需要。
随着中国国内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不断地发展完善,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语境下,强调了人民性和实践性。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充分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实践。
毛泽东曾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了对实践的重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里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充分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创新,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语境下,注重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路径。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制度。
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需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进行具体的探索和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不断推进和完善的,它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又迈出了一步。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语境下,注重了科学性和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的,强调了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理解。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理论成果,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姿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要求对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体现了人民性、实践性、社会主义本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路径、科学性和开放性、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实践探索。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实践,成为指导中国发展的有力理论武器。
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西学东渐”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接受与本土化的过程。
西学东渐,指的是自近代以来,西方学术、思想、文化等逐渐向东亚地区传播,并对这一地区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思想意识等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西方现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与影响,无疑构成了西学东渐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章首先回顾了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入与早期传播情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包括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界、学术界的影响,以及其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文章还关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即如何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通过对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的梳理和分析,本文旨在揭示这一过程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本文也期望能够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历史借鉴和理论支持。
二、西学东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加深,西方的科学、文化、哲学、政治学说等也逐渐传入中国,这一过程被称为“西学东渐”。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所接触和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探索和学习,逐渐传入中国。
这些知识分子包括严复、梁启超、李大钊等人,他们通过翻译西方哲学著作、撰写哲学论文、开设哲学课程等方式,向国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入,不仅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也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21 0 0年 8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l f hf gU i r t S c c ) o ra o i n n es y( o . i C e v i S
Vo . No. 1 31 8
Au .01 g2 0
何整体 的分析评价, 也不打算对东西方马克思主 义的孰是孰
非 作 任何 判 断 和结 论 。 本 文将 关 注 的是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对
于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中 国化 的借 鉴作用 以及 必须 警醒 的方
面。
( )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对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中 国化 的 借 一 西
一
既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 主义有许 多曲解, 为什么
这种 “ 寻根之旅 ” 要从“ 还 西方马克 思主义” 开始 呢? 这是 因 为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 义有许多 曲解, 但也不乏 真灼之见 。尽管“ 西方马克思主义” 有许多错误和失误, 但毕 竟提出或重申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曾经遭到忽视或 者偏离的问题,考察 了发 达资 本主义社会 出现 的许多新情 况、 新问题, 试图引进 2 O世纪西方 的理论发展作为研究 日常
中 图分 类 号 : 8 文 献 标 识 码 : A1 A
文 章 编号 :6 3 2 9 ( 0 0 0- 0 9 0 17 — 56 2 1 )8 0 5 — 2
在中 国, 马克思 主义研究大致 有文本 、 问题 研究 、 西方 马克思主义研 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 究以及相关交叉学
学也难 以全面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真正原 因和真正 内涵. 这无 疑限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中国的发展 。”1 [ - 2 ' 可见, 照 按 旧的哲学教科书根本无法弄清马克思 的创作原意, 只能使 我 们误入歧途 。于是, 学者们便把研究 目标转 向西方马克思 主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西方语境与中国解读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西方语境与中国解读“Why Marx Was Right”(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是英国当代知名学者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新近出版的专著所使用的一个带有论战性意味的标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包括恩格斯)自19世纪中后期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以后,其对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的“真知灼见足以使‘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一个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标签”。
[1]而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后,马克思主义在现、当代中国的传播和确立,也一直是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原则。
但是,在过去的20多年的时间里,随着西方后工业社会的兴起以及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的出现,在西方后现代社会和当代中国,一再发出否定或修正马克思主义的杂音。
正因此,特里?伊格尔顿对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理论申辩,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西方和中国社会引人注目的一个焦点话题。
一、特里?伊格尔顿申辩“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西方语境:后现代的合法性危机及意识形态问题关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写作缘起,特里?伊格尔顿坦诚其对“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申辩,主要是对于近20年来西方后现代社会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理论回应:“有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和他的理论已经可以安息了――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刚刚经历了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这样的观点更显得格格不入,滑稽可笑。
马克思主义曾经是所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中理论最丰富、政治上最坚定的,但如今,人们似乎觉得可以把它作为久远的历史抛在脑后了。
……(另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晚期苏联的解体推动了这种‘觉醒’,当代最成功的激进思潮――革命民族主义――此时已成强弩之末。
后现代主义对所谓‘宏大叙事’不屑一顾”,并满怀豪情地宣称‘历史的终结’”。
[2]在这里,特里?伊格尔顿一语道破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论题所对应的西方当代社会语境中的两个核心内容:其一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合法性问题,其二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问题。
阐述马克思中国化的内涵
阐述马克思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欧洲文化背景中转化到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以作为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途径。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的指引之下,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家通过“新民主主义”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的“中国化”,也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西方文化形式中重新解构,使其能够适应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从而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正是通过“新民主主义”和提出的思想和制度形式,才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朴素的中国传统文化改造的哲学任务。
”“新民主主义”的提出,不单纯的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参照,而是在回答自身传统文化如何转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特点和中国实际,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革命活动家和学者们创造性地开发了一个新的理论形态,并将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当代中国实践中,新民主主义理论不仅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而且还被用于具体的实践中,也就是解决现实问题。
例如,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反帝反封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形成了以民主为核心的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探索教育制度的问题上,提出要建立民主自由、实用性强的学习制度;在市场经济发展问题上,重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社会企业发展,以达到经济更加发展均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马克思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翻译”,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从西方文化的背景当中重新组织解构,使之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和发展的新的理论形态。
“。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中西文化关系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显著存在,以及它在20世纪后半叶中国思想精神领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是20世纪中国文化中的不争事实。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显著存在,以及它在20世纪后半叶中国思想精神领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是20世纪中国文化中的不争事实。
因为在具体的文化事实上,某一种本土文化并不是一种(即使是非常好的)外域文化可以“取代”的;同时,某一种(即使是非常好的)外域文化,例如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主观上想“原封不动”地拿来,就可以“原封不动”拿来。
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及“它在中国的传播”的问题上,存在着十分复杂的文化间关系。
在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思想精神领导地位的历史,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架构”中,还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中,都存在着复杂的中西文化关系,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从文化的具体语境来说,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德语文本(文本i)、俄语文本(文本ii)与汉语文本(文本iii)的关系问题,存在着上述三个文本与实际上存在于中国大地社会生活中、学术研究中、并仍然在起作用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
应该认为,把这个关系作为已经被我们确认了的文化事实进行理论化、并在理论层面对它进行仔细研究,是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且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术任务,也是建构既具有民族主体性、又具有前沿的世界主义的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必要前提。
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中的进步要素能够认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必然有一定的“文化根据”。
任何一种外域文化要能够“以理论的方式”进入中国,必然要有中国人、首先是中国知识分子对它“感兴趣”。
要对它从思想上认同。
这个认同必然是在本土文化的具体思想基础上发生的,同时,它必须具有能够解决本土文化问题的功能。
也就是说,被引入的外域文化,同本土文化中的某些要素要有相似的内容或者问题的共同性,或者问题的接续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论文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论文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以下是店铺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全文如下:【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的永恒主题,是一个随着社会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的历史进程,那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明确“马克思主义”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至关重要,文章从狭义、广义以及发展义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能否真正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关系到实践的成败,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究竟包含怎样的内涵是我们亟需重视并加以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深层次上讲应该具有三层含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义的理论构成的学说或者体系从狭义上讲,按照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的权威解释,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学说的科学体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哲学的基本原理主要由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组成。
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压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同志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历史时代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列宁主义的传入,中国开始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深入人心,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思想认识产生了广泛影响。
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也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在未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思想创新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意义和价值也逐渐得到认可,对中国社会思想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历史背景、传入渠道、影响、发展、研究现状、社会主义建设、启示、融合、未来发展、意义、价值、社会思想、实践。
1. 引言1.1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国内政治动荡的局面。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希望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寻找中国社会变革的出路。
五四运动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契机。
五四运动后,一大批年轻知识分子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开始积极探讨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主要思想。
20世纪初至20世纪半导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渐得到广泛传播和深入研究。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体系,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渠道西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渠道主要可以分为几个不同阶段。
首先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一些海外留学生开始接触到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借镜-精品文档资料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借镜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很多,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界定的区别也很多,徐崇温、杜章智、王雨辰、陈学明、张一兵等学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分别做了不同的理解,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人”的关怀,即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具体说来,人本主义又包括新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把“人”回归到马克思主义当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人”的首要地位,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我国当前强调的“以人为本”也是有密切相关的,以及与管理学中重视的“人本管理”也有联系,反观当前社会现实,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人”的关系,以及当前怎样看待“人”进行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全世界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从各个方面构建不同的主体观,卢卡奇人的总体性、马尔库塞的多向度的人、弗洛姆的健全的人以及列斐伏尔总体的人都把人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不大一样的理论背景又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救赎之途。
比如卢卡奇的浪漫主义,霍克海默的理论批判性,萨特的哲学确证,马尔库塞的审美之维,弗洛姆的技术人道化,还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改造。
不过,他们的相同处在于,都把革命从街头挪进了书斋,企图通过心灵革命和思想改造来变革社会,从中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行动取向和现实的巨大压力。
在当前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到底是不是手段?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赞同“人”是目的,因为我们最终是为了人,很多学者都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不应该是手段,人不可以作为手段,笔者认为在当前社会下,人不仅是目的,而且应该是手段,而且大部分时候是作为手段而存在的。
只要生活在社会中,自我与他人就必然互为目的和手段。
浅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对当下中国的借鉴
人们对马克思 的理解 。 对 于这两个 十分敏感 而又 ② 十分关系重大 的问题 , 不应 当简单 的用 “ ” 否 ” 是 或“ 来 回答 , 而应该做 一些深 入具体 分 析。对 于 马克思
思想 的内在差异性 和马克思内在 思想 的差异 性问题
件制定新 的无产 阶级革 命战 略 , 完成 人类 解放 的历
冲突和对立 。科学主义思潮在某 种意义上是现代科 学技术发展 的理论反 映 , 人本 主义思潮 主 旨在于对
大, 这一时期社会 主义与资本 主义 两大 阵营 的对峙 并不是最为突 出的社 会 问题 , 现代 人经历 的西方 文 化、 历史 困境成为 当时人 类生 活的 中心 内容 。围绕
人类社会文化 、 历史 困境 , 马克思 主义众 多流派在讨 论与争论 中分化 、 形成 , 他们 超越 了 阶级 、 革命 的视 域, 转而文化层面分 析 , 出现 了不 同 的学 派 , 即西方 马克思 主义不 同流派 。西 方人本 马克思 主 义 、 西方
史使命 。 15 ① 9 5年 , 梅洛 一庞 蒂在 《辩 证 法 的历 险
做 出深人 的探讨 , 仅有助 于我们 更深入 地把 握马 不 克思与恩格斯 的学 说 , 而且 有助 于我们更 深刻 的理
解西方 马克思 主义 流派 兴起 的理论 背景。正 因为如
》 中称卢卡奇 的《 历史和 阶级 意识》 西方马 克思主 是
义 的创始 , 的观点 同列 宁主义 的不 同。本文通 过 他
回顾西方马克思 主义思 潮产生 的兴 起理论 根据 、 社 会背景 以及发展 历程 , 析其存 在 的基本 状况 和对 分 当下 中国的时代 意蕴 。
一
此, 无论对这两个 问题作何种解 释 , 以及这两种 问题 是否存在 , 这一争论 本身就 是构成 西方 马克 思主义 在 当代历史条件下兴起 的内在理论根 据。义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 出现于欧洲 国家 , 在现代 西方国
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碰撞的当代审视
有的现代化诉求 : 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 从制度层面到思想观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 从戊 戌变法到新文化运动 , 从资本主义改 良派与民粹派的博弈到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交锋 , 先进的中国
契合 , 马克 思主 义与 西方 资本主义 文化 的选择 与扬弃 , 中国传统 文化与 西方文化 的差异与互补 , 马克思主
义 、 国传 统 文 化 与 西方 文化 的会 通 与 融合 , 中 既是 当代 中国 传 统 文 化 、 克 思 主 义 、 方 文化 的现 实 呈 现 与 马 西 当代 选择 , 是 一 场 世 界 多元 文化 的“ 也 文化 自觉 ” 动 。 运
国传 统文 化相 结合 , 中国传统 文化 的现代 转型 才崭露 出特 有 的生 机 与活力 。
马 克思 主义是 产生 于西 欧而放 眼 于整个人 类历 史 和世 界全 局 的 文化 , 不 囿 于西 欧 而着 眼 于整 是
个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是一个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
程, 也就是 马 克思 主义 “ 国化 ” 中 的过 程 。以 毛泽 东 等 为代 表 的 中 国共 产 党 人 , 就是 自觉 地 把 马 克思
主 义基本 原 理与 中国 的具体 实际相 结合 引领着 中国 的革 命 与建 设 , 产生 的马 克思 主 义 中 国化 的实 其
践成果奠定了传统文化转型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传统文化摆脱 了传统的枷锁与窘境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指导并促进着传统文化的转型,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 中国现代化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 是构 建先进 文化 的 关键 。 可 以说 , … 马克 思 主 义作 为 外 来 的西 方 文 化 精华 , 中 国 在 被认 同、 接受和运用 , 就因为它的理论已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 化 相结 合的 过程 , 本质 上说 , 从 不是 一 个 思 想 的 自然 演 变过 程 , 而是 一 个思 想 的 自觉创 造 的过 程 。 J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实现了向社会 主义的升级 ; 使中国传统 的民本思想实现了
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
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解与思考作者:张婉新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19年第07期【摘要】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探讨日趋深入,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逐渐得到彰显,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马魂、中体、西用”论在客观上为当代中国学界建立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不仅是经济学创新和发展的学术原则,并且突破经济学领域,逐步成为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原则。
【关键词】中国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作为当代中国思想界的一种重要学术理论创新,在客观上为当代中国学界建立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
以“马魂、中体、西用”论为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用“魂、体、用”三元模式来表述马、中、西三学在当代中国经济学建设中所处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性、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主体性、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客观上开创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范式。
自此理论提出以来,在经济學界引起共鸣。
在对各位前辈老师关于马魂、中体、西用”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和思考后,我对此理论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感悟。
一、对“马学为魂”的理解与思考马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马学为“魂”,是指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灵魂,强调的是在一个特定的经济学体系中指导思想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并不单纯指《资本论》中的经济思想,还包括列宁、斯大林的经济思想,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经济思想。
坚持“马学为魂”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学的灵魂。
在立场上,始终与广大人民站在一起;在理论上,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原理为基础;在方法上,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来观察经济现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西文化差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能是王兵老师的内容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马克思主义也是一门科学,它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丞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理论,是在西方社会特有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由此决定了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有较大的差异。
对于这种“异质”的文化,我们要接纳、吸收、运用和发展,必须具备如下一些前提条件:1、理论前提——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东方与西方的演绎
马克思主义在东方与西方的演绎在东方与西方地区,马克思主义的演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地区,如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变革和实践探索,其理论基础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运动中。
而在西方,尤其是欧洲和美洲国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包括了对理论的批判和重新解读。
一、东方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演绎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地区的演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背景。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是由知识分子引入,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理论指导。
在20世纪初,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开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指导,包括农村土地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等方面。
与中国不同,其他亚洲国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方式和实践经验存在差异。
例如,越南、朝鲜和古巴等国家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其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指导思想,但在实践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
这些国家普遍遵循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以工人阶级为主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并致力于反帝斗争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
二、西方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演绎在西方地区,马克思主义的演绎相较于东方地区更加多元和复杂。
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地区,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如苏联的兴起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这些事件对该地区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西方地区,马克思主义受到更多的挑战和争议。
在20世纪后半叶,西方许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提出新的理论框架和观点。
例如,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文化研究和哲学相结合,提出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等概念与理论。
此外,在西方国家,一些学者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新解读和重塑。
例如,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学者强调了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消费文化的批判,同时保持对于社会主义理想和民主平等的关注。
三、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方互动与融合尽管在东方和西方地区,马克思主义的演绎方式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之间的互动与融合也变得愈发密切。
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原因剖析
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原因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特定历史和实践条件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与中国实践相适应的理论体系。
它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历史背景: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思想传统深厚。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革命家和理论家为了适应中国特定的国情和人民的需求,探索了适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2.实践探索: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人民通过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这些实践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3.理论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创新。
他们不仅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深入研究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思想传统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理论成果。
4.理论需求: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为应对这些理论需求的必然结果。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中国特定历史和实践条件下推进的过程,它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过程不仅在理论上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也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资源。
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以物化为例
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以“物化”为例刘森林(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广东广州510575)摘要: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语境差异巨大,在概念的理解与转换中,必须高度重视其语境差异,如在“物”、“物化”思想的理解上就迥然不同。
因此,对于西方抑或建国前来自日本的、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我们都不能直接挪移或拿来主义地直接使用,而必须批判性地予以检思,并根据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对其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确立起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念和范畴体系。
关键词:对话;语境差异;“物化”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33X(2016)04-0001-08DOI:10.16614/ki.issn1001-733x.2016.04.001Contextual Differences of the Dialogue betweenChinese and Western Marxist Theory:Taking“Materialization”as an ExampleLIU Sen-lin(Institute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Dept.of Philosophy,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575,China)Abstract:As there exist the great differences of social basis and context between Chinese Marxism and Western Marxism,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its contextual differe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transforming its concept,for instance,the understanding of“material”and“materialization”is quite different.Therefore,the Chinese Marxism or the Marxist philosophy,which is from Japan andRussia before the P.R.China was founded,can not be moved directly to China or used directly in China.What we should do is to conduct critical examining,based on China’s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so as to make it localized and chinized for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and category system of Chinese Marxism.Key words:Dialogue;Contextual differences;“Materialization”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本来的西方思潮,相继自日本、俄国、欧洲、美国传入中国,首先表现为一个西学东渐的事件,尔后体现为一个本土化、中国化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古今与中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古今与中西西学东渐,是有古今与中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古今与中西,反对教条主义,辩驳孙文主义之“伪道统”。
教条主义,认定古与今而忽视中与西,过于激进;孙文主义之“伪道统”,坚持中与西却失之古与今,走向反动。
中国传统文化,基于家国天下,奠定于先秦诸子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植根于先秦诸子学,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新的表达形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植根于先秦诸子学,返本开新;坚持发展生产力,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融合古今与中西,这就是中国哲学的方向。
1.反对教条主义基于进化中的古与今,马克思主义代表了西之今,中国社会实际则代表了中之古。
认定西之今而忽视中之古,就会导致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教条主义,就是主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
基于进化中的古与今,中与西只是古今之差,而非性质之异;这不但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也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观点。
基于进化中的古与今,隐含了进步的信念和革新的期望;但以古与今涵盖中与西,却也容易忽视中国的社会实际,从而导致教条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教条主义。
1930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确定了中国革命的方向与方针,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毛泽东说:“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
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
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
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1]于古今与中西,认定西之今而忽略中之古,不但导致了教条主义,而且招致了所谓孙文主义的非难。
所谓孙文主义自居“道统”,坚持中与西性质之异,却是政治与思想的反动。
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以“物化”为例
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以“物化”为例刘森林
【期刊名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语境差异巨大,在概念的理解与转换中,必须高度重视其语境差异,如在“物”、“物化”思想的理解上就迥然不同.因此,对于西方抑或建国前来自日本的、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我们都不能直接挪移或拿来主义地直接使用,而必须批判性地予以检思,并根据中国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对其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确立起适合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念和范畴体系.
【总页数】8页(P1-8)
【作者】刘森林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哲学系,广东广州5105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89
【相关文献】
1.有机马克思主义语境下中西马哲学对话的可能性 [J], 李泽栩;林美卿
2.从跨文化交际视角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以中西方词汇差异为例 [J], 赵倩
3.巧借语境差异品味人物对话 [J], 孙长彦
4.再议中西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话的语境差异 [J], 关春华
5.探析中西传播差异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境界:中西传播思想的分野与对话》 [J], 张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THEORETICALHORIZON2008.06理论视野马克思主义:西学语境与中国诠释一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田辰山先生嘱我给他的英文著作《中国的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文翻译把把关。
说实话,当初读田先生的文章,是想了解中国思想的英文表达,尤其是涉及中国哲学思想(如果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的话)的英文表达。
此前通过阅读张东荪先生40年代的哲学著作、叶秀山先生的篇章和当代中青年学人方朝晖先生的著述,以及美籍华裔学者刘禾教授的《语际书写》等资料,已感觉到许多现代中国所随意使用的哲学大词,诸如“本体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与英文“ontology”、“di-alectic”和“metaphysics”等,并不能简单地构成直接的对应关系。
而这种语言和思维上的“非对称”现象,不仅渊源于两种不同的知识系统,而且也由于两种差异的认知结构。
在严格的意义上,我认同这样的一种判断,即中--西两种思想系统(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虽然是可以相互欣赏和彼此分享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部分地被通分,但其各自深层的核心理念则是“不可翻译的”,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也。
这里就举田先生的《中国的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书的第一章“导论”之第一自然段的中文译稿内容来说明。
这段英文的原文是:“MarxismisperhapsthemostsignificantelementinWesternthoughtthathasprovidedanopportunityforaconversationwithitsChinesecounterpart.And,inthisconversation,aChineseversionofMarxismhasdevelopedwhichcomestofruitioninthethoughtofMaoZedong.Thisconversationincorporatesastrikingfeatureof‘dialectics,’orbianzhengfa,whichnotonlypervadesphilosophicallevelsofdialecticsinChina,butalsothethinkingandspeechofordinarypersonsintheireverydaylives.However,Iwouldliketoarguethatdialectics,whereveronefindsitintheWestisdifferentfromwhatappearstobetheChineseanalogue.MarxiandialecticsinChinaisnotthesameastheinheritedlegacyofMarxiandialecticsinEurope.Whatisthisformof‘Marxiandi-alectics’inChina,then?Whatarethedifferencesbe-tweentheChineseformandtheoriginalWesternform?Thisstudyaimstoaddressdirectlytheimportantques-tionsofhowandwhyMarxismhasassumedtheformithastakeninChina.”而原译草稿的表述则是:也许西方思想中,唯一比较好地提供与中国哲学传统对话机会的,就是马克思主义。
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毛泽东和一些共产党人理论家最后将马克思主义成熟地发展成了一种非常中国化的体系。
其具有突出色彩的部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它不仅贯穿在哲学层次对话当中,也贯穿在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思维和言论当中。
现在,我们发现凡西方人讲的“dialectics”与中国讲的“辩证法”,其涵义大相径庭。
这就有了一■萧延中【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翻译语境【中图分类号】A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47(2008)06-0036-03*本文是田辰山《中国的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译本的“编译琐记”。
马克思主义论苑36TTHEORETICALHORIZON2008.06理论视野个需要提出的问题:中国讲的这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什么呢?中国讲的与原西方讲的区别在哪里呢?它还是从欧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那里所继承下来的遗产吗?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否全然可以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去理解呢?本研究课题目的在于探讨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和为什么会发展成中国这种形式的。
乍看起来,这段译文完全符合中文的句法结构,确实会让中国读者感觉到一种通顺流畅,语义清晰的文风。
但我考虑,译者面对的文本不是小说,也不同于以西方思想传统为基础的“…ology”学说体系,而恰恰是用西方语言(拼音语言系统)论证中国思想(象形语言系统)的作品,既然我们承认中--西语言和思维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结构差异,那么,对于一部哲学著作来说,原原本本地体现出原文的语法结构则是一个不可省略的必要工作,否则对于普通读者乃至专业哲学学者来说,很可能因语言上的转换而产生习惯上的联想性误读。
在笔者看来,如果不阅读英文原著而径直地阅读上面的那段译文时,不仅英文中隐含着的语义重心暗示和“逻辑”秩序安排,都会被消解得无影无踪。
更有甚者,由于上面那段文字的译文草稿不仅没有区分“thethoughtofMaoZedong”(学术意义上的“毛泽东本人的思想”)和“TheMaoZedongThought”(官方定义的“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区别,特别是凭想象地把“inthisconversation,aChineseversionofMarxismhasdevelopedwhichcomestofruitioninthethoughtofMaoZedong.”译成了“毛泽东和一些共产党人理论家最后将马克思主义成熟地发展成了一种非常中国化的体系”,这样,原来非常引人入胜的“惊奇之语”(也可以把这表达为“问题之思”),经过这样的一种语言转化,不仅变成了“老生常谈”(也可以把这表达为“教化之用”),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正是在这里,学术问题不自觉地被意识形态化了。
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在对那份中译草稿进行“校译”时,我立求尽可能地复原其英文的原始语境。
我的译文如下:或许,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思想中提供与中国哲学传统相应部分之对话机会的最为重要的要素。
在这一对话过程中,发展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体系在毛泽东的思想中达到了成熟。
在这其中具有突出特色的部分就是有关“dialec-tics”或辩证法的解读。
现在中国流行的哲学术语“辩证唯物主义”,不仅贯穿于哲学层次的对话之中,而且也已成为普通人生活言说和思维习惯中的日常用语了。
但是,我更倾向于认为,西方人所讲的“di-alectics”与在汉语中呈现出来的对应词“辩证法”,其涵义并不相同。
中国人所说的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作为欧洲文化遗产的马克思的辩证法,所指涉的并不是同样的一种内涵。
这样就出现了一些需要解释的问题:中国式(form)的辩证法究竟是什么?这种中国式的辩证法与西方原初形式的辩证法其区别究竟何在?本书的研究目的就是旨在探讨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究竟是怎样,以及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中国式“辩证法”的这样一种形式。
我不能保证这样的译文就是适当的和准确的,但为趋向这样的目标,我还是做出了若干有意识的尝试和努力。
二通过这样的一种学习实践,我个人体会,田先生的这部著作可能会给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题研究,带来至少两方面的启示:其一、田先生的这部著作提醒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研究领域中,语言及修辞分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为用西方语言所写出的、旨在用西方思维方式解释世界的思想体系,必定带有西方思维的深刻烙印。
而当把这样一种西化思想体系转化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认知常识的过程中,“原典的马克思主义”最早受到日本维新思潮(带有明显的德国思想痕迹)的影响,后来又经过俄罗斯激进思潮(沾染了法国大革命罗伯斯比尔思想基因的新形态)的再次过滤,特别是这些“舶来品”最后必定要经过长期受到自身思维方式之根深蒂固制约的中国人深层意识的诠释,这样,经过多层过滤和数次演变后,“原典的马克思主义”就最终积淀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
显然,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版本”,一方面,不同于“原典的马克思思想”,另一方面,它也同站在西学语境之内诠释原典马克思主义而形成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明显的差别。
换言之,当西方人熟知的“马克思主义”被镶嵌进中国语境之后,马克思主义论苑37TTHEORETICALHORIZON2008.06理论视野按照西方“正统”或“经典”的准则衡量,它们之间的结合所产生的新的思想形式,就可能被视为一个“另类”,一种异化,甚至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悖论”。
西方思想的这一理解路径,是需要中国学者认真体会的。
否则,我们就不能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思想地图中,给出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清晰定位。
田先生在书中说:“‘辩证法’是中国现代哲学传统中的强大部分,它经历了时间和历史的洗礼。
我的这一研究试图告诉读者:西方学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一般都包括着明显的误解。
从恩格斯那里继承下来的西方主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中国哲学传统,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虽然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辩证法也是从恩格斯那里继承而来,但是它实际是一种不同的特殊解读。
当以恩格斯思想为源头的辩证法,被融入中国哲学传统的独特‘通变’(作者给出的‘通变’一词的英文释义是:‘continuitythoughchange’。
--引注)思维之后,就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三道路。
”我以为这个断语是中肯的。
就像在异质语言的翻译转换中,似乎越是接近信、雅、达,而离原初的语境和语义可能就越远一样,“思想体系”的翻译和转换似乎也存在这种“距离越远越会走样”的情况。
所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生产过程,其本身无疑是一种创造,同时也可能是一个悖论。
毛泽东1958年3月日10在成都会议上批评教条主义时比喻说:根据当年苏联某项关于鸡蛋和鸡汤对人体不利的研究,“后来又说可以吃了,……害得我三年不能吃鸡蛋,不能吃鸡汤。
”同月22日他说:“对于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不能抄书照搬”。
同年5月8日他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又说:“譬如说怕马克思,他住在高高的楼上,要搭好几层梯子才能爬上去,我这一辈子没有希望了。
……马克思也是人,他也是两只眼睛,两只手,一个脑袋,跟我们差不多。
不过他脑子里有一大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东西,不一定要读完,读一部分基本东西就够了。
……马克思没有做中国这样大的革命,我们的实践也超过了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