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飞:三十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素描00
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_四种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_姜飞
给学术
对话制造了人为的障碍 , 此为第二疑惑 。 以胡文仲教授为代表的语言学界一般使用的 是 “跨文化交际 ”,
[ 5]
对 应的英文是 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跨文化交际学在英语中是 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早期也称作 C r o s s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有的学者区分两个术语 , 他们 认 为 前 者 ( I n t e r-) 强 调 过 程 , 后 者 ( C r o s s )强调文化比较 , 但是大部分学者不作 [ 6] 这种区分 。 目 前使用前者的已 占绝大多数 。 ” 对术语的区分也到此为止 , 没有深入到学理的层 面 。 其他还 有 诸 如 《跨 文 化 非 语 言交 际 》
对跨文化传播理论两类 、 四种理论研究分野的廓清尝试
姜 飞 黄 廓
内容提要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 在走过了众声喧 哗的 50 年后 , 对本领域的具体界定依然模糊 。 对 此领域 , 中文文献一般以 “跨文化传播 ” 一语概 之 ;但英文中 “跨文化传播 ” 包含两类 、 四种表 达方式 , 分别是 I n t r a , C r o s s , I n t e r , T r a n s 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彼此之间有什么差异 ? 各自代表了跨文化传播 ( 传通 、 交际 、 交流 )研 究的哪些不同侧面或深度 ? 各自对跨文化传播研 究的理论贡献和研究方向的意义何在 ? 前人有点 滴 、 偶然的涉猎 , 但从研究的客观权威性和系统 性来说 , 都显不足 , 不足以对本领域的研究起到 廓清思路的作用 。 综合起来 , 本文是对跨文化传 播两类 、 四种表达方式的细绎及由此确定的跨文 化传播 ( 传通 、 交际 、 交流 )研究旨趣进行的分 析 。 期待对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深入前行有所 推动 , 并就教于本领域的学者 。 1972年 , 作为跨文 化传播研究领域 的第一 部著 作, 跨文 化传 播研 究者 萨姆 瓦 和波 特 ( S a m o v a r &P r o t e r )合编的 《跨文化传播读本 》 第一章开篇即谈这些区别 , 并断然将 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 作为通用 语 , 认为可以 涵盖其他所有的 细微差 别 。 他说 : “近些 年来 , ` 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 跨文化传播 )这个词被用来描绘来自不同文化 的说 者 和 听 者 的 互 动 行 为 。 尽 管 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使用时和 C r o s s 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T r a n s 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T r a n s r a c i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跨种 族传播 )和 I n t e r r a c i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种族 间传播 )是同 义的 , 但我 们相信 , 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应该是最适 合表达这个意义的词 , 因为它几乎涵盖了来自不 同文化的两个或多个传播者的所有状况 。”
大众传播媒介介入跨文化传播过程的路径
作者: 姜飞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 "世界传媒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新闻研究导刊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全球化 媒介 跨文化传播 “译转性”
摘要:本文试从当前文化传播的"译转性"特征出发,探讨全球化的背景下,充满野心的媒介的介入,使得跨文化传播中通过媒介试图表达什么、通过媒介表达了那些文化交往中比较深入和敏感的问题,分析媒介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角色实质。
基本结论是,"跨文化"是一个视角,"大众传播"是一种当下的媒介化生存状态,"跨文化传播研究"就是从跨文化的宏观视角出发,从多维视点观照大众传播媒介自身、大众传播媒介所创造的媒介化生存社会两个维度的生态。
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
声屏世界2021/12摘要:文章通过对跨文化传播研究概念的提出、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梳理,发现了跨文化传播仍然存在民族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偏见等问题,并发现网络时代下我国跨文化传播的新机遇。
在互联网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新环境下,我国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社会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话语权,仍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创新传播方式与技术,提升人民媒介素养。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研究综述关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综述阴朱翔宇跨文化传播定义跨文化传播研究起源于文化人类学。
爱德华·霍尔提出“文化即传播”的观点,并出版了《无声的语言》一书,标志着跨文化传播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默瓦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给出了跨文化传播的定义,“跨文化传播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也涉及到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迁移、扩散、变动的过程,及其对不同群体、文化、国家乃至人类共同体的影响”。
[1]跨文化传播研究内容跨文化传播主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个人、群体、组织、国家之间交往的特点和规律,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阐释和理解,人类文化的创造、变迁和分野的进程,还涉及到文化与民族心理的差异、跨文化语用研究、文化冲突与解决途径、技术发展对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延续和变迁、传播的控制和管理、民族文化自立与发展等诸多方面。
[2]本部分将从跨文化传播研究以下几个方向进行综述。
跨文化传播话语权问题的研究。
现阶段跨文化传播代表作中较新的为英国语言学家阿德里安·霍利迪的《跨文化传播与意识形态》。
陈力丹在《认识跨文化传播》一文中认为,霍利迪分析跨文化传播时采用了全球性的、批判性的视角,并指出西方话语权的挤压使得一些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边缘化或忽略,因此不能忽略社会、文化与人类互动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将文化差异视为所有问题的根源。
[3]这种观点从跨文化传播的整体立场出发,揭示了传播过程中话语权分布不均的原因,对我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工作提供了方向。
跨文化传播研究简史
跨文化传播研究简史●史蒂夫·莫滕森:《前言·传播文化比较研究简史》,《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P11-12●常燕荣《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湖南大学学报2003、5、3(美、衣阿华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1期(作者: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又译“跨文化交流”)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出版,首次使用这个词,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跨文化传播学”才成为一门学科在美国文化学者的推动下得以形成。
姜飞认为:作为跨文化传播最初缘起的文化人类学,是有着深厚的殖民和种族主义色彩的。
文化人类学大体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诞生于文明社会与野蛮社会的区分前提下。
所谓文明社会就是西方,所谓野蛮社会就是非西方。
从西方学科门类来看,文明社会的历史由诸如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与社会学等部门承担,而针对非西方的野蛮民族则由人类学进行研究,是“以文明自居的人类学家对于异族和异文化即所谓‘野蛮’的认识”(吴奈《中译本前言》,[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华夏出版社1991)因此,奠基于人类学的跨文化传播就是从现实中的殖民主义、理论上的西方中心主义出发而开始的。
更具体一点,早期的跨文化传播就是从西方中心主义出发,研究如何使西方的殖民主义政策在东方得以顺利推行的学科。
关于跨文化传播学研究史另两位提供了较为详细的信息:跨文化传播学研究开始于爱德华·霍尔50年代初期在外事服务讲习班的研究。
这是美国的一个政府组织,任务是培训准备出国、将生活在不同国家的外交家和使馆工作人员,当时,外事服务讲习班教授学员学习派往国必需的语言技能。
霍尔的工作是向学员提供一些基本的文化人类学训练以补充语言训练,霍尔不久就认识到,一般文化理论的抽象概念对外事服务讲习班中将到国外工作的学员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传媒三十年》出版
《传媒三十年》出版
佚名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虽然“本朝人不写本朝史”,但这本由南方日报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传媒三十年》在力图寻找一种新的书写方式。
作为一名年轻的传媒评论人和研究者,作者宋守山写作这本书的初衷是采用编年体的叙事结构,系统描述从1978年至2008年上半年这三十年中国传媒界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呈现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传媒业的发展轨迹,为中国的传媒留一份底稿。
【总页数】1页(P5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
【相关文献】
1.激情成就梦想传媒尽显风流——第四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中国传媒改革三十年侧记 [J], 杨春兰;杜泽壮
2.中国报业三十年三大步传媒经济三十年学术峰会在京举行 [J], 徐颉
3.传媒经济再腾飞的历史契机——中国传媒经济三十年学术峰会综述 [J], 陈鹏;程文;李游
4.扎根出版传媒求索大学之道——读《印迹——亲历出版传媒人才培养三十年》有感 [J], 韩丽雯
5.图书出版上市公司盈利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
——以凤凰传媒、出版传媒、中南传媒(2015-2019年)为例 [J], 禹建强;孙亚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模式与文化传播书目
一、新加书目1.传播与文化作者:姜飞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0月2.传播与文化作者:李岩著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0月3.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研究作者:安然,等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8月4.文化适应与传播作者:郭建斌编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年10月5.消费文化传播与媒体社会责任作者:蒋建国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7月6.信息网络与文化传播作者:王正平,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研究中心编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1年12月7.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作者:赵月枝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08月8.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作者:(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著,何道宽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8月9.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作者:单波著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6月10.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作者:胡智锋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2月11.性格与文化:论东方与西方作者:(美)欧文·白璧德著,孙宜学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0年01月性格与文化:论东方与西方作者:吴瑛著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9月12.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作者:张敬婕著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6月13.传播理念的核心与边界作者:许正林著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6月14.近代中国转型文化研究: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作者:李长莉著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4月15.西方政治文化复兴之路:以维尔达夫斯基的文化模式理论为考察中心作者:杨绘荣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04月16.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作者:钱乘旦,陈晓律著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0月17.美国人及其文化:对认知、思维、行为模式、价值观以及传统的阐释作者:周毅著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9月18.文化模式(社科文献精品译库)作者:(美国)(Ruth Benedict)露丝•本尼迪克特译者:王炜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1出版)19.《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作者:[美] 露丝•本尼迪克特著译者:孙志明马小鹤朱理胜出版社:九州出版社2005出版20.传播理论(中文版)(传播与文化译丛)作者:(美)斯蒂文·小约翰译者:陈德民等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08出版21.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萨缪尔·亨廷顿出版社:新华出版社1997-1出版22.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作者:鲍明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12出版)23.绵延论:关于中国文化绵延之理的研究作者:司马云杰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出版24.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作者:李庆霞出版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07出版25.《穆斯林在中国:文化冲突的研究》作者:拉斐尔·以色列利(Raphael Israeli)出版社:London:Curzon Press,197926.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文化安全作者:谢晓娟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03出版27.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作者: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28.赛珍珠与中国——中西文化冲突与共融作者:陈敬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29.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作者:季羡林著;王树英选编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2006.130.书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作者:季羡林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年:200631.跨文化交流作者:胡小芹主编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出版32.跨文化交流(第6版)(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作者:(美国)(Larry A.Samovar)萨莫瓦尔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33.《文化人类学》作者:拉夫·林顿著,蔡勇美译出版社:复文图书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34.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作者:拉里A·萨默瓦, 理查德E·波特主编麻争旗[等] 译副题名: 跨文化交流文集丛编题名: 国际关系学书系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35.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权利作者: (新加坡)阿努拉·古纳锡克拉、(荷兰)塞斯·汉弥林克、(英国)文卡特·耶尔出版社: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536.中国对外传播作者:张桂珍等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2006-01出版37.《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作者:孟繁华出版社: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38.印度文化模式研究作者:姜玉洪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39.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作者:卜工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7年04月出版。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1.4 论文结构安排 (7)二、国际跨文化能力的理论框架 (8)2.1 跨文化能力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9)2.2 跨文化能力的理论基础 (10)2.3 跨文化能力的测量工具与方法 (12)三、国际跨文化能力的现状分析 (14)3.1 不同国家间的跨文化能力差异 (15)3.2 不同行业或领域的跨文化能力特点 (16)3.3 跨文化能力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系 (18)3.4 跨文化能力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影响 (19)四、国际跨文化能力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20)4.1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能力的发展趋势 (21)4.2 新兴技术对跨文化能力的影响 (22)4.3 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的跨文化能力挑战 (23)4.4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政策建议与实践案例 (24)五、未来展望与建议 (26)5.1 加强跨文化能力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27)5.2 提升企业跨文化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 (28)5.3 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跨文化能力评估与培养策略305.4 培养具备全球视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文化能力人才 (31)一、内容概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跨文化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个人素质。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沟通、理解与协作的能力,以及如何有效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
本论文首先回顾了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梳理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理论框架。
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跨文化能力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还探讨了培养国际跨文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包括语言学习、文化教育、跨文化交际技巧培训等。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跨越国界的频率越来越高,跨文化交往变得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也日益凸显,对国际跨文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封面人物·姜飞
针对受众消费方式的社交化和移动化趋势,节目还引入了网络直播。
将节目拍摄环节、外场活动环节、实验室测试环节进行网络同步直播,拓展受众新渠道,用新媒体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节目还将各大医院的医生组成专家团走进直播间,为网友们普及健康科普知识,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
在直播中每期有一个主题,两个小时的直播中,网友们可以随时向主持人和专家进行互动提问,还实现了在直播中网络问诊,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抖音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新媒体APP。
目前节目与抖音进行深度合作,每期节目中有5分钟的抖音定制板块。
节目主持人结合当期节目的内容,关注度高的问题,有趣贴近生活的情景演绎,精心编辑5分钟的节目内容。
提倡碎片化传播,做到内容短小、精良、丰富,目前节目制作了和饮食、疾病、生命安全、健康生活习惯相关的多个小视频。
每期节目播出过程中,都有很多观众到节目组的抖音号留言互动,电视和新媒体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与互动。
电视与新媒体的高度融合发展,为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体现了节目与时俱进的意识。
(二)践行“五每”坚守梦想2018年以来,河南广电开展了“五每”主题教育活动,“五每”要求大家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每一个镜头声音、每一个项目、从每一个人做起。
通过“五每”主题教育活动,在河南广电内部掀起了尽职尽责、爱岗敬业之风,凝聚起精诚团结、和衷共济之气。
“五每”主题教育活动也是河南广电人在思想上的守正创新。
《危机大调查》的全体成员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五每”。
节目开播至今3年多的时间,取得了成绩,也经受了很多挑战。
这支年轻的团队一直坚守电视梦想,努力为受众呈现有内容、有价值的节目。
主持人要突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为了完成测试,真实地呈现节目内容,跳泥坑、泥石流、模拟火灾、洪水、爆破,样样都得迎难而上。
2016年节目组赶赴江苏盐城龙卷风灾区进行报道,作为节目的主持人的我接到电话的时候正生病躺在床上,但那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可以!四人小组驾车10多小时赶赴灾区,到达灾区后看到房屋严重受损,人员受伤,道路被破坏,车辆无法进入,为了第一时间把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受众,我们决定背起设备行囊徒步进入,到灾区更深刻地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及节目存在的意义。
萨义德的“理论旅行”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问题省思
«媒介批评»第十辑M E D I A C R I T I C I S M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问题省思汪㊀罗㊀㊀摘要:作为一种对具体的历史情境和社会场景的映射和回应,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强调了理论或学说在穿越时空的基础上获得的延伸和发展,也强调了理论或学说要经过解构与批判,才能获得意义和价值.本文以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为切入点,在分析和阐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对 抵达 之后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如何重新出发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思考.关键词: 理论旅行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运作机制;主体性一㊁ 理论旅行 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现状在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爱德华 萨义德(E d w a r d W.S a i d)看来,任何一种理论或是学说都是一种对具体的历史情境和社会场景的映射和回应,他主张用 理论旅行 (t r a v e l i n g t h e o r y)来描述 相似的人和批评流派㊁206㊀观念和理论从这一个人迈向另外一个人㊁从一种情境抵达另外一种情境㊁从此时转向彼时 ①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脉络,认为 理论旅行 维系了 人类文化事实和智识生活 ②所需要的养分,它一般囊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一个理论或是学说必须有一个发端的原点(p o i n t o f o r i g i n),以使理论或学说进入相应的话语空间;其次,从发端原点转向另一个终端所需之横向距离(t r a n s v e r s ed i s t a n c e),此中,理论或是学说需要穿越各种阻碍传播的机制和要素,使其在新的话语空间中重新凸显㊁合理落地;再次,新话语空间中,一系列或可称为 接受/接纳 的伴随条件和抵抗条件;最后,理论或学说完全地/部分地与新话语空间接合,从而具备了一定的位次,继而作用于新时空,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价值.不难发现,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首先揭示的是理论或学说在穿越时空的基础上获得的相应延伸和发展;与此同时,理论或学说需要经过解构与批判,其意义和价值才能得以彰显.若以1959年人类学家爱德华 霍尔(E d w a r d H a l l)编撰出版的«无声的语言»(T h eS i l e n t o f L a n g u a g e)为时间起点,跨文化传播诞生至今已逾60载.作为世界范围内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最早且最为重要的奠基性文本,霍尔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以 文化 为基本分析单位,首次将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和c o mm u n i c a t i o n两个词并置,创构了 i n t e r c u l t u r a l 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跨文化传播)这样一门研究领域之后,跨文化传播又在诸多学者的努力之下,成功地迈向了全世界,成为新世纪以来最受关注的学科门类之一.一般认为, 跨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1978年以来 改革开放 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 ③,以此时间节点为界,由西而来的跨文化传播进入中国也超过了40年.在这40年间,不同研究领域和学科资源的介入使得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初具面貌:从研究背景来看,中国跨文化传播吸引着来自不同学科㊁不同领域的总结①②③[美]爱德华 W.赛义德著,谢少波㊁韩刚等译:«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美]爱德华 W.赛义德著,谢少波㊁韩刚等译:«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胡正荣㊁姬德强:«跨学科视野中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进程与问题»,«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问题省思207㊀与概括,呈现出差异化的研究特征.姜飞将其描述为 三岔口 ,此中, 语言学领域使用 跨文化交际 ,侧重于人际关系层面;国际关系领域使用 跨文化交流 ,侧重于国家/地区对话层面;新闻传播领域使用 跨文化传播 ,同时包含人际㊁国家/地区和组织层面,侧重媒体和信息传播实践和视角 ①.从研究旨趣来看,中国跨文化传播始终在为自己找寻一条 正名 的学术路径.所谓 名不正,言不顺 ,正是中国跨文化传播始终面临的窘境之一,它在 中国学科体系㊁学术体系中站位模糊㊁定位尴尬 想通过学科化㊁规模化㊁合法化等诉求摆脱过度依附于相应文化逻辑的现状 ②.欧美国家有关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资源被不加甄别和批判地直接代入到所谓的 中国场景 之中,忽视了不同文化间 同 与 异 的差异,致使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中 问题意识 以及由此产生的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体性 等学术命题至今没有探索出一条合适的路径.从研究成果的侧重点来看,理论建构有之,实践面向亦有之,但能够为研究者共同认可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尚付阙如.譬如,现有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中,或过于强调文化,形成所谓 文化中心主义 的研究偏向;或过于强调媒介(传播),跌入 媒介(传播)中心主义 的窠臼;或过于强调语言,走向 语言决定论 的极端.从研究潜力来看,较之于日益繁盛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建树显然后劲与动力不足.当然,这种对接不一致的状况并非一无是处,它一方面能够给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增添些许动力与刺激,也将对从事中国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门槛和要求.它需要研究者 理解语言及语言背后文化逻辑,洞悉文化研究㊁哲学和历史等学科之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交叉点,感知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内 权力逻辑 的变迁与发展,娴熟地掌握不同主体间信息流通的内在理路与基础结构 ③.在2019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继续从历史中气势恢宏地走来,又到了①②③姜飞:«走进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密林»,载于姜飞主编«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6 17页.胡正荣㊁姬德强:«跨学科视野中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进程与问题»,«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三十年探讨(1978 2008)»,«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208㊀一个学术发展与回顾㊁实践导向与研判的关键节点.古语 四十而不惑 ,意指摆脱穷困失意,变得有信心㊁有希望,更有尊严和精神状态.我们需要深思,是否可以用 不惑 来描述中国跨文化传播业已成型的研究状态和研究气质呢?基于这样现实语境和问题意识,以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的理解视角来透视中国跨文化传播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就会发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只完成了 理论旅行 的前两个阶段,即从一个发端原点行至另一个接收原点,没有在新的场景中获得相应的意义,更没有对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站位与姿态进行解构与批判.二㊁ 理论旅行 的陷阱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问题历史学者黄宗智在分析 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研究议题时谈到了 理论旅行 过程中广为存在的话语陷阱.在他看来, 对理论的运用将像一次艰难的旅行,其中既充满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和报赏,也同样充满了陷阱和危险 ①,其中,最为突出的四个陷阱即是 不加批判地运用㊁意识形态的运用㊁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主义 ②.现下,广泛存在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内的局限和问题,与 理论旅行 中遭遇的情境关联甚密.从理论上看,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范式危机首先与传播学的学科局限性有很大的关系.姜飞认为,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其母学科(传播学)一样,正处于一个中外学术对话性质的本土化过程之中 ③,这样的论断清晰地言明了跨文化传播 理论旅行 时遭遇困惑的绝大部分缘由.就 中外学术对话 这一维度,它直接接合了跨文化传播多学科介入㊁多主体参与的学科特性;就本土化进程这一维度,它则把 西方-本土 全球-地方 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话语互相串联,经由知识生产一般逻辑的调适与改造之后,成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竭力达成的目标.另外,传播学进入中国 绝非一个纯粹的学科发展①②③黄宗智㊁强世功:«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学术界»2010年第3期.黄宗智㊁强世功:«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学术界»2010年第3期.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三十年探讨(1978 2008)»,«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问题省思209㊀与单向度的学术积累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关涉文化政治的问题 ①.由是观之,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彰显了西方国家特定目的㊁特定意志,且以 战争-控制 和 冲突-理解 ②为基本学科关键词的跨文化传播进入中国之后,也势必与其母学科传播学一般,演变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 多元共生(混合)体 ,成为多学科角逐的学科场域.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来源十分多元,来自不同学科知识的不同原点,但其中一些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却被中国跨文化传播学术界忽视.譬如,跨文化传播有着很明确的(文化)人类学背景,但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却 从根源上主动(或自动)绕过这样的文化背景,忽视了几百年的西方殖民主义以及当前美国为主导推行的文化新殖民主义 ③.在此情况下,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将原本充满殖民性质的理论转换为主体间交往㊁协商与互助的解释图式,将充满内在张力的㊁抽象的理论重新归置于新文化场景中行为主体的日常交往之中,探究其在语境转换时所承受的结构性压力.跨文化传播同样也是 语言的竞技场 ,此中,语言不可能变成某个或某类人的特权,语言彰显的话语身份及话语政治同样不容忽视,讲述一种语言同时也要面对语言所裹挟的意识形态的浸润和涵化.就如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贝尔 胡克斯(B e l lH o o k s)在其著作«语言,斗争之厂»中谈到的一般, 在所谓 新世界 的非洲黑人口中,英语被改变㊁创造,成为不同的言语 被奴役的黑人说着断断续续的英语,不完整的只言片语,弄成了一种反语言 ④.另外,在概念使用的自觉性与规范性层面,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也同样危机四伏.就现有的情况看,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援引的核心概念本就寥寥无几,无外乎爱德华 霍尔的 高㊁低语境文化 (h i g hGa n dGl o wc o n t e x t c u l t u r e),霍夫斯泰德的 文化维度理论 (c u l t u r a l d i m e n s i o n s t h e o r y),萨姆瓦和波特㊁古迪孔斯特的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a n x i e t y①②③④李彬㊁刘海龙:«20世纪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历程回顾»,«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姜飞:«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地图与中国国际传播规划的转向»,«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三十年探讨(1978 2008)»,«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美]贝尔 胡克斯:«语言,斗争之场»,载于许宝强㊁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2001年,第111页.㊀210u n c e r t a i n t y m a n a g e m e n t t h e o r y),约翰 贝利的 文化适应理论(a c c u l t u r a t i o n),等等理论资源.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鲜有研究成果能够对除却这些理论资源的逻辑缘起㊁具体内涵㊁历史脉络及价值意蕴进行创造性转换㊁创新性发展,一味在形式逻辑层面精益求精,只重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线性对接,未能合理地预估概念与所描述对象之间原本就存在的差异性可能给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带来的种种弊端.另外,由中国学者作为主力军,立足于 中国场景 创构的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和学说更近乎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学术梦想.从实践上看,跨文化传播在中国发展的四十年,正是中国不断融入和参与全球体系,以开放的姿态接纳错综复杂且高度异质的文化主体进行文化交流和文化碰撞的四十年.在这其中,面对来自不同原点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对于其接受㊁调适㊁借用㊁融合的动因差异,将直接影响 理论旅行 的结果.跨文化传播 理论旅行 至中国后,给研究者带来了诸多新鲜感和活力,但也造成了研究者研究焦点的游离.一些研究者热衷于对跨文化传播某一个理论㊁方法㊁路径进行粗劣和简单移植,不加批判与反思地援引一些滋生于与 中国情境 截然不同的社会文化土壤中的理论范式,使得 主义与问题 对接中的灵性与质感消散无疑.以 跨文化传播与中国社会 为例,尽管这一议题已然成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知识生产进程中的主导问题类型,但它同时也面临着 如何能够充分而恰当地描述社会现实 ①的困惑.这种困惑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旨趣直接相关,跨文化传播着力于考察各类文化主体㊁文化信息和文化要素在不同社会场景的流动与共享,其中涉及的众多变量及零星事实的复杂性使其难以被有效且有机地框定在社会的整体结构之中,更难以让跨文化传播研究聚焦研究视域,用合乎实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去观照和阐释它们.跨文化传播的概念和命题在跨越了原先的社会语境和知识语境之后,在接受方共同体成员(亦即 理论旅行 后达致的地方)的改造后偏离了其 固有的 和 本质的 生发语境,而被重新赋予了语境化的意义.就如萨义德所言,新的概念和新的命题 在某种程度上被新的用法,以及在新的时空中的新的位①孙英春:«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的 知识整合 »,«浙江学刊»2007年第3期.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问题省思211㊀置所改变 ①.从萨义德的观点出发,我们必须得思考 何种主体能够决定跨文化传播 理论旅行 的时段㊁方式与朝向?何种理论能够踏上 理论旅行 的列车 理论旅行 后的理论与在地经验的对接㊁适应状态如何? 理论旅行 中研究者的能动性与主体性又将如何体现 等问题,因为尽管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结构和体量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上述问题至今大都悬而未决.另外,我们还需要警惕将 中国跨文化传播 这类概念当作整体性的㊁本质的东西来看待,将其视为自明和常识的概念,这世上似乎真的有 中国跨文化传播 西方跨文化传播 这些 客观 实在 之物,全然忽视了跨文化传播不过是以西方文化场景为参照而创构出来的学科制度和知识体系.从 理论旅行 的视角来看, 西方跨文化传播 中的 西方 一词,是一个相对变动的所指,无法对跨文化传播的多重(种)原点进行同一性的阐释和概括.同理,多重(种)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架构和研究范式跨越时空后抵达的 中国 ,亦不能单单地以 本土 抑或是 在地 这样抽象和简约的概念来涵盖.一旦研究者的思维和认知被限定在 西方-本土 全球-地方 等二元对立的框架中,便会犹疑地用到底是和西方合作抑或是对抗的姿态来理解本土语境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就如丽萨 罗薇(L i s aL o w e)而言, 当我们坚持践行一种静态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二元思想,并且高举二元论的逻辑来解释和说明一种话语是如何表现统治与臣服的时候,我们就必然不能理解内在于每个术语中的差异 ②.实际上, 理论旅行 中的 西方-本土 全球-地方 等话语之间的界限并非那般泾渭分明,二者的边界常常是模糊和动态的,会按照现实语境的步调与偏向不断地进行调适与转轨.譬如,当下中国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者已然习惯于援引如 个人主义 文化间性 主体间性 工具/价值理性 等舶来的概念,但当这些概念在历经了 理论旅行 之后,它们便不再独独为西方所有,相反,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理解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资源.①②[美]爱德华 W.赛义德著,谢少波㊁韩刚等译:«赛义德自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0页.[美]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 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 1937)»,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35页.㊀212三㊁ 抵达 之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再出发受萨义德 理论旅行 的结构性影响,新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生态正在浮现与形成.针对 抵达 之后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下一阶段应着力思考如何超越 理论旅行 的表征逻辑,朝向接合 理论旅行 的深层运作机制,使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能够借镜 理论旅行 ,增进其新知识生产的速率与效率,从而获得重新出发的动力来源.首先,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指涉着一种理论或者学说跨越学科边界的一般特性.在«世界㊁文本和批评家»一书中,萨义德综述了美国文学及文学批评实践较之于欧洲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后发觉,真正让美国文学及文学批评实践登堂入室的,是符号学㊁结构主义㊁后结构主义等不同学科思想的加持,这些学科思想将 干预的矛头直指传统守旧的大学模式㊁决定主义和实证主义的霸权地位 出现了大量像索绪尔㊁尼采㊁弗洛伊德㊁马克思等思想家 ①.与美国文学及文学批评实践相类似,跨文化传播的学科界限也很模糊,与(文化)人类学㊁心理学㊁社会学㊁哲学㊁国际关系㊁宗教研究等领域都高度关联.对历经 理论旅行 之后 抵达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而言,尽管在业态与形态方面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并不能改变(中国)跨文化传播的多学科特性.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之所以初具规模,能够在学科场域中占有了一定的属地,就在于将不同学科领域生发的观念㊁知识及理论范畴化㊁类型化及结构化,将一个个零星的 飞地 有机整合,使其汇聚成为一个融通的㊁连贯的 学科共同体 .值得注意, 理论旅行 跨越学科边界的一般特性尽管让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体量与规模得到了些许扩充,但同时也将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知识生产的脉络与路径异化为形式分散㊁逻辑断裂及结构不规则的矛盾体.以跨文化传播多学科基因中的奠基人物为例,爱德华 霍尔(E d w a r dH a l l)㊁雷蒙德 威廉斯(R a y m o n d H e n r y W i l l i a m s)㊁霍夫斯泰德(H o f s t e d e)等人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内久负盛名,被当作能够代表跨①转引自黄丽娟㊁陶家俊«论萨义德 理论旅行 的批评实践观»,«外国语文»2016年第4期.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问题省思213㊀文化传播思想史的不二人选;而作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最主要的学科基石的(文化)人类学领域中诸如爱德华 伯内特 泰勒(E d w a r dB u r n e t tT y l o r)㊁路易斯 亨利 摩尔根(L e w i sH e n r y M o r g a n)㊁马林诺夫斯基(M a l i n o w s k i)㊁克洛德 列维-斯特劳斯(C l a u d eL e v iGS t r a u s s)㊁克雷福德 格尔兹(C l i f f o r d G e e r t z)等学术大家却难以进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流学术视野,成为长久以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体系中的 失踪者 ,各种缘由,都非常值得探讨.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和理解 理论旅行 跨越学科边界的一般特性,真正深入跨文化传播复杂的知识密林,探寻最为原初的思想史资源,再返观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实践.其次,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指涉了一种理论或学说跨越地理边界及地缘政治的转化性.在论及 理论旅行 的转换机制时,萨义德认为, 理论旅行 从来都不是任意地进入一种新场景,它势必要遭受与起点不同的重新制度化与重新表征的过程 ①. 理论旅行 揭示了知识在跨越地理边界及地缘政治中传递与分享的症候与意义,不同文化之间的知识滋养经由彼此间的传递而获取养分,但也得审慎地理解知识传递与知识分享的地理场景.地理场景对理论的转换㊁改造㊁应用有着较为复杂的肌理.一般来说,知识的生成㊁扩散及传播过程都会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地理边界,尤其是地缘政治不仅能影响知识生产的形式,也能影响知识生产的内容,一些与 中国 在形式逻辑层面保持一致的知识生产要素总是能处在支配地位,而其他一些则沦落为被支配的他者,隐匿甚至是消逝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生产进程之中.在现象学层面, 理论旅行 将地方纳入地理边界及地缘政治的意义体系之中,以此来揭示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是奠基于全球与地方的互构模式基础之上的.在此,地方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作为体悟㊁认知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②日常经验和日常生活中寻求多重价值(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意识形态等)的具身性场所;③滋生本土观念/本土思想的公共场域(p u b l i c g r o u n d).跨越地理边界及地缘政治的转化性不仅直接影响到了 理论旅行 的表现形态,还为理解 理论旅行 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之间的关系增设了一个新的①转引自黄丽娟㊁陶家俊«论萨义德 理论旅行 的批评实践观»,«外国语文»2016年第4期.㊀214维度,即从 地方 与 全球 的双重视角来同时考察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站位与姿态.在此, 地方 指的是理论的 发端原点 以及旅行后到达的 目的地 , 全球 则演变成为理论旅行中与 地方 对应的 互文语境 (i n t e rGt e x t u a lc o n t e x t),成为研判 理论旅行 中必不可少的逻辑条件.基于此种 互文语境的滋养,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必须要在 全球地方化 地方全球化 的交互勾连的场域中开展,在 引进跨文化传播理论时进行一番去粗取精㊁去伪存真㊁由此及彼㊁由表及里的工作 ①,使其兼具全球性与地方性的双重意义.再次,萨义德的 理论旅行 指涉了一种理论或学说跨越时空边界的开放性.这即说明,理论会随着时空的转换发生相应的意义位移.在提出 理论旅行 的概念十年之后,萨义德于20世纪90年代以 理论旅行再思考 为题,更加强调和突出了 理论旅行 的空间维度.为何萨义德的关注焦点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尽管没能在其著述中发现直接的论述,但只要对20世纪80 90年代世界范围内新涌现的社会思潮进行梳理和观察的话,便会笃定萨义德关注焦点的转向与全球化有着必然的联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化的 幽灵 在世界范围内游荡,它极为巧妙地摆弄并且创造着新的时空,或折叠㊁或压缩㊁或平铺,促成不同地域间不同主体的全球性迁移和流动,它将我们的乡愁带向世界,又把全球意识不着痕迹地植入我们的神经,促使每个人都变成具有 全球人格 的地球公民.由于全球化的触角遍布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已然成为各个领域㊁各个主体甚至各个学科都必须直面的知识图景.对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而言,它直面的问题域更为复杂.一方面,如前文所言,它得省思跨文化传播在 理论旅行 中出现的 主义与问题 适应与对接等各类问题;另一方面,它又必须直面同样来自西方发达国家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且也历经了 理论旅行 之后来到中国的 全球化 这一基本事实.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场域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包容性和混杂性,故而,我们必须终结前全球化时代中 理论旅行 的单一视角和线性逻辑,在秉持一种动态的㊁开放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反思全球化背后的既有规则或制度,发现这些规则或制度在增发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性情中可待挖掘的意义和价值.譬①姜飞:«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三十年探讨(1978 2008)»,«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形象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这些城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城市形象的传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文化差异等。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助于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定有效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国城市的独特魅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投资者和人才,从而提升中国城市的国际地位。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城市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这将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市场中,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对于其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研究中国城市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而跨文化传播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研究跨文化传播策略,可以为中国文化产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繁荣。
中国城市形象在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和文化特色。
中国城市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不仅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工作,还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底蕴。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洋网红”短视频研究——以“我是郭杰瑞”为例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洋网红”短视频研究——以“我是郭
杰瑞”为例
徐玉凡
【期刊名称】《视界观》
【年(卷),期】2022()11
【摘要】当前短视频已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不少外籍传播者凭借着短视频走红网络,成为“洋网红”走进国人的视野。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籍短视频博主“我是郭杰瑞”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挖掘并反映出“洋网红”短视频的特点,并通过案例分析探究“洋网红”短视频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思考“洋网红”短视频对我国进行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启示。
【总页数】3页(P0102-0104)
【作者】徐玉凡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
【相关文献】
1.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洋网红"短视频研究
2.洋网红对我国文化传播策略的影响与启发
——以"我是郭杰瑞"为例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洋网红”短视频对我国自媒体的启示——以“我是郭杰瑞”为例4.主体间性视阈下短视频跨文化传播研究——以
哔哩哔哩海外UP主"我是郭杰瑞"为例5.“网红”短视频国际传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李子柒”和“我是郭杰瑞”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研究策划书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研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研究调研员:吕阳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班级:新闻班学号:************1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研究目录一、研究课题 (3)1、课题选择 (3)2、调研背景 (3)3、调研目的 (3)二、研究方案 (3)1、基本假设 (3)2、变量定义 (4)3、调查对象 (4)4、调查内容 (4)三、调查方法 (6)1、总体界定 (6)2、样本 (6)3、变量 (6)四、具体调研方案设计 (6)1、调研方法 (6)2、调查步骤 (6)3、分析方法 (7)4、调查结果预计 (7)五、工作时间表 (7)1、前期准备 (7)2、中期实施 (7)3、后期整理 (7)七、调查意义及影响 (8)附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研究报告 (9)2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研究一、研究课题1、课题选择: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研究。
2、调研背景:看电影已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电影本身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其自身蕴含着大量的信息,这就使影像中构建的可见与不可见的文化以其无与伦比的强劲势头影响、渗透、冲击着人类的生活。
在当今的跨文化传播中,影像更是以其直观的、甚至是跨越国界的语言形式发挥着超越语言文字的巨大优势。
而中国作为文化古国,中国国产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却不尽如人意。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票房达137亿元,国产片市场份额降至50%以下。
艺恩数据同时显示,自5月21日票房过百亿元之后,进口片竞争力明显提升,国产片优势下降,短短一个月,国产片份额从56%降至47%。
业内人士指出,一季度国产电影59%的高份额与美国没有特别有影响力的大片进入国内电影市场有直接关系,要在全年维持国产片的高份额占比,国产电影还需在内容生产和艺术质量上狠下功夫,讲好故事,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因此,如何正确考量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节日影像志跨文化传播:现状及前景
中国节日影像志跨文化传播:现状及前景作者:陈艳艳刘广宇来源:《民族学刊》2021年第06期[摘要]以影像方式记录与传播节日文化日益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同,并产生了强大的传播效力,中国节日影像志就是这一宏阔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在每一个节日影像志的创作实践中,田野的跨文化实践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实践中一方面要关注“主位/客位”的转化问题;另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在互动交流中书写出一种既充分尊重对方,又保持自己理解的一种新的民族志文本。
这种新兴的民族志书写方式是“写文化”书写者们所极力倡导的。
结项评审会和开题培训会、影展与讲座中的分享与传递、带节日“回家”等是中国节日影像志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方式,而互动式数据库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则是其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中国节日影像志;跨文化传播;人类学纪录片;节日田野;节日作品“回家”中图分类号:J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21)06-0061-07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节日影像志——人类学纪录片新形态研究”(15EC17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艳艳(1981-),江苏东台人,西南交通大学高等教育学院讲师、《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硕士,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与传播研究、教育传播研究。
四川成都 610031刘广宇(1964-),男,四川三台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影视文化与传播研究、纪录片创作与理论研究和乡村文化与传播研究。
四川成都 610068节日传播是节日研究中的一个新话题。
随着我国文化复兴大潮的涌动,“传统节日”已成为一个既承载着诸多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又负荷着当下国家、民族和地方社会各种振兴计划的重要文化事项,不断为人们所重视并加以专门的研究。
但客观地说,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节日传播很少,甚至可以说还没有一批真正有深度和广度的节日题材在大众媒体上进行过展示。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当前的研究现状,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回顾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起源,探讨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快速发展。
我们将关注研究主题的演变,从最初的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到后来的跨文化交流、传播策略等。
同时,我们还将关注研究方法的进步,包括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的运用。
在现状分析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贡献,包括理论创新、实践应用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将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理论体系的不足等。
我们将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深化跨文化传播研究,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通过本文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不断向前发展。
二、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深入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门逐渐打开,西方文化和传播理论开始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
在这个阶段,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以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主,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学者们开始更加关注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应用,探讨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流,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与国际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在理论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新格局——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综述
重点话题INTERNA TIONAL COMMUNICA TIONS8月12日至1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承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协办的第六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在宁夏银川举行。
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作主旨演讲,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杜占元,全球化智库理事长王辉耀受邀作大会演讲。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科出席并致辞。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高岸明主持开幕式。
本届研讨会以“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新格局”为主题,来自中央及国家机关涉外工作部门、主要新闻单位、省市区新闻办、高校研究机构等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会议。
大会共收到173篇论文,其中10篇被评为优秀论文,157篇入选大会论文集。
全方位探讨如何构建新时代对外传播新格局郭卫民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宣传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开创新时代对外传播新局面,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置于对外传播的引领地位,要突出外宣实际效果,加强精准施策,着力回应关切,注重创新发展,提升文化交流的水平能力,更加自信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
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指出,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一段时间以来实践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使我们有信心做得更多更好,努力实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由我们自己来塑造。
传播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人与人的对话和交流。
讲中国故事,首先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真实的故事最有说服力。
杜占元在主旨演讲中指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新时代对外传播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提升新时代中华文化影响力大有可为:一要讲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故事,二要打造文化走出去的精品品牌,三要构建多元荆江 本刊记者立体传播大格局,四要加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系新闻学专业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姜飞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与传播学系新闻学专业跨文化传播研究方向姜飞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院系(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506新闻学与传播学系(4)050301新闻学(4)04跨文化传播研究姜飞①1001英语②2058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③3111跨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论与实践二、导师介绍姜飞,1971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
200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传播学研究室主任,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与传播学系硕士生导师,研究员,博士。
主研传播学,跨文化传播,新媒体传播。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创新工程项目首席专家。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新闻社“华文媒体中心”学术顾问,多家大学的兼职硕士生导师。
陕西政务微博培训基地(西北大学、新浪陕西)导师,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媒介话语:语言与意识的博弈”(2004-2008);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跨国媒体的传播战略研究”(2008-2012);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跨文化传播视点研究”(2004-2006);教育部重大课题“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2009-2012,浙江大学)子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规划办重大招标课题“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2010-2013,中国外文局)子课题负责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理论与策略体系研究”(2011-2014,中国传媒大学)子课题负责人;网络文化建设研究(2012-201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子课题负责人。
国际合作项目包括:挪威奥斯陆大学联合主持“中国在非洲的声音:发展模式与传播战略”课题;与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合作研究项目:“传媒与社区发展:中澳比较研究”。
从2013年主持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与成果应用)”创新工程项目,任首席专家(2013-2015)。
中国传媒市场对外资开放程度的研究
资源优势 。加快 中国传媒走 向海外的步
1 对传媒领域实行适时 、适度地放 伐 ,加强与各 国媒体不 同层次 的交流与 .
开 ,比如广告经营 、报 刊杂志批发零 售 合作。
参考文献
1 2 世纪8 年代初期在美国和英 国 等经营性的业务 。我 国传媒文化领域 的 .0 0 等西方发达国家 ,政府开始逐渐允许并 市 场开放 ,与经济领域 的开放不 同 ,传
的难 易程 度 ,反 映媒 介 竞 争 道 路 是 否 通 提高新闻媒体的开放 、透明和公开 ,中
畅 ,间接展示该 国媒介环境 的友好 、包 国媒介历 经2 多年的经营之路已经取得 制 改 革 。 0 容 和开放程度 ,是 由传媒资本 开放和传 了很 大的发展 ,在资本 积累方面也有 了
年8 1 月 日
( 者张瑜 :湖南大学新 闻传播与 作 美国政府支持美国跨 国传媒企业并购 给 开 放引进外 资取得 了一定进展 ,特别是 影视 艺术学院 ) 予 了许 多政 策及法律上的支持 。英 国、 在节 目制作领域 。
法 国 、意大利等国家分别颁布法律 ,取
环 境 的过 程 。 二 、传 媒 市 场 开 放 的 意 义
国 内传媒市场的准人限制和业外经营的 第三 ,在 中国传媒市场对外开放 的过程 购 以及 国际融 合的浪潮正在兴起 。中国
开放程度是指对外开放一般是指 国
0 0 月 0日,在第二届 国际媒体 会 开 放 ,是 一个 双 向 的过 程 ,也 是 一 2 1 年4 3
体公 司 ,希望 能复 制分 众的成功模式 。 并存 的体制 ,欧洲各 国中大都存 在这样 政治属性 的新 闻媒体进入 中国。在 以不
中外自媒体视频关于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李子柒和“歪研会”为例
3、社交媒体推广:李子柒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抖音等,与粉丝互动, 扩大影响力。她通过与粉丝分享生活点滴、互动问答等方式,建立了紧密的社 交关系,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4、合作与品牌建设:李子柒与多个品牌合作,推广乡村文化和美食产品。她 通过与品牌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同时也为乡村文化和美食产业的发展 做出了贡献。
4、合作与品牌建设:通过与相关品牌和机构合作,拓展传播渠道和资源,提 升品牌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同时,要注重品牌形象建设,以诚信和专业赢得观 众信任和支持。
参考内容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自媒体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也在 不断变化。其中,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成为了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 道。本次演示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探讨自媒体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对外 传播的特点、优势和挑战。
三、对中国短视频自ຫໍສະໝຸດ 体国际传 播的启示1、注重内容创新:中国短视频自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应注重内容创新,挖掘本 土特色和文化内涵,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吸引观众。
2、跨文化传播意识:在国际化传播中,应具备跨文化传播意识,不同文化背 景观众的需求和兴趣点,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文化交流。
3、社交媒体推广策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与粉丝建立紧密,提升品牌 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注意维护良好的社交关系,及时回应粉丝反馈和关 切。
谢谢观看
二、李子柒短视频自媒体的国际 传播策略
1、内容创新:李子柒的短视频内容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她通过展示乡村美食和生活方式,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吸引了大量国 内外观众的。
2、跨文化传播:李子柒的短视频在内容上注重跨文化传播,通过展示中国乡 村的美丽风光和温馨生活,吸引了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共鸣。这有助于打破文 化壁垒,促进文化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十年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素描(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姜飞内容提要: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美国,服务于二战以后美国全球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出于学术研究的初衷,于20世纪90年代介绍到中国。
随着中国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推广到世界范围,体现出中国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国际抱负,在这一点上,和美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初衷渐相吻合。
如此,融会了多种学科资源的跨文化传播学正逐渐在学理探索1中走向深入,同时,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学也体现出其参与文化和政治建设强烈的实践气质2。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适逢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传播学研究引入中国30年,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似乎有必要从思想、学术和实践多个层面作一个回顾和总结,以启发下一个阶段的研究。
为便于读者把握这样一个新兴研究领域的整体概况,作者以时间、理论和问题三个维度,尝试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些基本公认的研究成果和作者所认可的观点,做一个素描式、纲要式的总结,放在正文部分供大家讨论;如果认为正文部分过于简要和抽象,作者将形成正文结论性观点的争论焦点和分析过程放在注释部分,供读者参考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写作方法或许不同于同行已经接受的提出问题、论证过程、结论探索的方法,作者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针对30年回顾与反思这样的一个背景,将作者所接受的和初步形成的有关跨文化传播的思考,用尽量简化和便于读者把握的方式表达出来,囿于作者视野和方法的局限,错误或误会在所难免,真诚欢迎就其中的问题与学界同道深入探讨。
一、跨文化传播学形成发展的时间脉络在人类文化交流的早期阶段,不同文化的相互作用过程和规律就已经引起一些人的兴趣和关注。
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知识积累和视角出发,对这种现象进行阐释和说明。
从国际范围来看,地理大发现为大规模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了突破的契机,伴随着殖民主义基调的跨文化交流,其文化成果更多体现在东方学(Orientalism或译“东方主义”)上,即贯穿着一种早期西方殖民者对文化“他者”的认识、看待、阐释和生产的过程。
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股与“东方学”力量虽不相当,但也不容忽视的东方(包括中国)对世界文化的认识、看待、阐释和生产的过程,有人将其称为“西方学”(Occidentalism或“西方主义”),虽不是很恰当,但也体现出二者的关系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而且,后者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视野的开拓,也正从自己独特的角度,不断为跨文化交流贡献新力量和智慧。
另外,相对东方学或西方学中体现的东西方互相观照视角,也出现了类似粉饰主义(Ornamentalism)的表述,作为西方人对自我的反思,也是对“东方学”和“西方学”的学术反拨,是西方人看西方自己,并不全认同东方学的逻辑和观点,它把所有对“英帝国”描述的历史进行还原,返回到当时作为英帝国根基的“大不列颠”的具体政治社会结构中去解释历史,体现出英国人自身对帝国殖民东方历史的反思3。
上述这些探索过程虽然最终没能形成关于跨文化传播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乃至学科,但却作为一个广义的思想背景奠定了文化间互相交流的思想基础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渊源4,激励和推动着人们对跨文化传播学科规律性和未来特征的关注和思考。
“二战”以后,“文化传播”逐渐取代“文化殖民”作为思考和处置跨文化行为的视角和途径。
尤其是大众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的扩张,使得“文化通过媒介表达了什么,文化试图通过媒介表达什么”5,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文化的“跨国性”和“译转性”6特征成为理解当今跨文化交流的核心概念。
另外,大众传播媒介自身文化产业的性质也决定了跨文化交流作为经济贸易、殖民统治、政治影响力附属地位的思路已经不符合当今的现实,尤其是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日益不得人心,深度的经济贸易往来遭遇文化瓶颈,国际政治文化从两极走向多元的背景下,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问题,文化战略也上升为人类的一种生存战略。
在这些思想和实践的推动下,有关跨文化传播相对系统观点在20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形成。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1955年首次将 intercultural和communication并置在一起,从人类学的实践奠定了直到现在被称为“跨文化传播学”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的学科基础,其《无声的语言》一书也被公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奠基之作7。
到了 20世纪70年代末,“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文化学者的推动下在传播学领域得以形成。
作为传播学一个分支领域的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8,从时间阶段上晚于传播学,但从思想渊源和学术渊源9上来看,则早一些。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认为,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跨文化传播学(交流学)在20世纪80、90年代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整体而言,学者们对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一致认同,但对其理论实质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跨文化交流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还处于初创阶段,形成一套权威的各家认同的跨文化交流学理论,尚待时日”10。
二、学术线索作为跨文化传播学母学科的传播学,不管是理论术语、研究方法、研究指向都是舶来品。
当前,在我国,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和传播学一样,正处于一个中外学术对话性质的本土化过程中,它秉承了多学科对话气质和开放性思维,以传播学为基础,融会包括社会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国际关系学等认识资源,面向不同层面的跨文化问题,进行着实践问题的探索和学科学理的建树。
跨文化传播研究在中国,发端于语言学11,奠基于文化研究、人类学、哲学和国际关系研究,甚至是经济学、政治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拓展和落脚于传播学12。
起势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内政策和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抱负。
综合来看,人类学是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渊薮,语言学是跨文化传播的武器库,国际关系和文学、媒体是跨文化传播的战场。
总体来看,国内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体现出一股较浓厚的理论角度而非实践角度的问题意识,也就是说,国内的问题意识,是从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引发的问题,不同于跨文化传播研究最初产生时的起源于实践需要的问题13。
跨文化传播研究在中国,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其发展的历程。
首先,从跨文化传播研究者的背景来看。
大致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分支领域,其一,是语言学领域,一般以“跨文化交际学”作为通称;其二,是国际关系领域,一般以“跨文化交流学”为通称;其三,是传播学领域,一般称作是“跨文化传播学”(或文化与传播研究)。
其他的,比如人类学和哲学领域的研究,则一般称为“跨文化研究”,少了传播这个视角。
其次,从研究方法来看,一般有三个,其一,是结构主义的宏观定性研究14;其二,是现象学的微观实证研究15;其三,是语境化中观视点研究16。
第三,从研究旨趣来看,也大致有三重区分。
其一,对应英译的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聚焦于文化的原型比较,进行的是比较文化传播的研究,;其二,对应英译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聚焦于不同文化原型背后的文化结构,进行的是理解、尊重由不同文化原型背后的深层文化结构所缔造的文化边界的意义基础上的文化的传播;其三,对应英译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超越民族/国家视野下的世界观,提升到天下这个视角,以贯通的手段和气势,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原型和其背后的文化结构,尝试实现不同文化之间超越文化边界的融合,缔造一个不同文化大和局的文化传播哲学研究17。
第四,从研究成果来看,体现出理论建构和面向实践两种气质。
目前能够为大家共识的理论框架尚付阙如。
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些基本要素,包括研究对象18、研究方法、理论范式、研究旨趣等学科规范性的东西都处于多头并进,不断摸索之中。
囿于此,当下的跨文化传播的许多研究成果呈现出一种各说各话,大家似乎说得都有道理,但对话却很难。
或者过于强调文化,或者过于强调哲学,或者过于强调语言,或者过于强调关系,或者过于强调传播。
理论的繁盛表面下是大家都流于草芥而难成乔木。
第五,从研究潜力来看,相对于不断繁盛的跨文化传播实践,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研究显得愈加促狭和不足。
这一方面给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刺激性动力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对跨文化传播研究者提出了很高和复杂的要求。
一般来说,从事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者的门槛相对比较高一些,需要语言学的积累,包括由语言学背后支撑的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的深度理解;需要文化、历史和哲学的认识;需要人类学的田野考察的数据和献身精神;需要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知识和视野;需要传播学,尤其是大众传播学和人际传播学的基本常识和理论范式的熟悉。
等等。
这些都使得那些对跨文化传播研究仅仅停留在兴趣层面的人畏首不前,也使得那些已经进入这个领域的人因知识储备的局限而裹足不前。
这都造成当下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整体理论成果的苍白,从而对现实的指导性更是不知何云。
三、问题与方向问题检视从研究存在的问题来看,综合对比中外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异同,我们发现,首先,中外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的确尚无一套公认的权威阐释体系,都处于探索之中。
当然,我们是否需要某种所谓公认的权威体系为我们提供指导,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
其次,美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走过了一条从本土问题意识出发的,从微观问题入手,逐渐提出中观层面的理论分支领域的分析框架,逐渐在朝向某种宏观理论阐释体系建构的路子。
这条道路比较踏实和稳健,并符合理论产生的规律。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初级阶段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也从问题出发,但这样的问题或者是过于宏大,或者是别人的问题,或者是过时的问题,或者是过于超前的问题;②也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思考的或者是将国外的理论全盘照搬,或者是将这些理论本土化,而不考虑或考虑很少的是,这些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它的适用范围,中国的语境特点,患上一种本土化压迫症的;③也作一些田野考察,但囿于理论工具的缺乏,囿于问题点的偏离,囿于意识形态惯性的自闭,所谈论的问题或者是过于琐碎,变成了人类学早期的田野考察资料,或者是过于宏大,以致于做不到一叶知秋,竟至一叶障目。
将上述的第②点再具体化,中国跨文化传播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1.引介方法上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末引进介绍到中国开始,就成了美国跨文化传播学的中国版,其中的很多理论和分析模式几乎未加批判和分析(甚至未加翻译)就作为所谓学科前沿性的东西在国内出版和传授。
忽略对理论框架体系的翻译和本土话语介绍,本身就是对话权的放弃,这基本上违背了跨文化传播本身的宗旨和精神19。
2.思考问题的角度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