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地图上的发现》资料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精品)
最新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2 地图上的发现教案(教学设计)
1. 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2.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
、感知课文,抓住主线
3. 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 几 次芦笛声?都是怎样的芦笛声?快速默读课 文,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 4. 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 芦 笛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5. 再读课文。 第 二课时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 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在设计上 体现以下几点:
1. “语海畅游”中的字词句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2. “积少成多”中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引导学生多读 多记,自己感悟。学生如有疑问,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讲解,丰富学生的积累。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主线” 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 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 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 垫。
一、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 一 ) 学 习 第 一 次 芦 笛 声 : 1. 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爷爷的芦
5
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2 地图上的发现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四、再读课文,积累语句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 、板书设计
4 爷爷的芦笛
婉转悠扬
清脆
奇特
向往
欣喜
勇敢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
7
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2 地图上的发现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 课 文:语文百花园一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大陆漂移说与魏格纳相关阅读新人教
大陆漂移说与魏格纳地球上亚、欧、非、美、澳大块大陆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界经过长期的研究、争论,终获得多数人赞同的答案:远古时代,地球上只有一块陆地,经过几亿年的沧桑变迁,才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在形成这样一种见解的过程中,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1880~1930)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取得这一学说的证据,他多次考察探险,直到献出宝贵的生命。
魏格纳从青年时代起,就热心探求地球奥秘,并且在考察中敢于冒险。
1906年,他为了考察高空气象,乘坐气球飞行52小时,创下世界纪录。
1901年的一天,他对着墙上的地图看与非洲西海岸一凹一凸互相对应,好像可以拼合到一起。
这一发现使他的大脑兴奋异常,闪现出一连串问号。
为了寻找答案,他查阅资料,苦思冥想。
不久,萌生了一个“大陆漂移”的奇想。
按照这一思路,他开始寻找地质、地理证据,即使在应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也没有放弃研究。
1915年,魏格纳得到巴西与非洲很早以前连在一起的古生物学证据,增强了他继续探索的信心。
魏格纳认为:“就像我们把一张撕破的报纸按参差不齐的断边拼接起来一样,如果看到其间印刷文字行列恰恰相合,就不能不承认这两片破报纸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
”为了寻找恰恰相合的“印刷文字”,他长期生活在野外,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三方面的证据:第一大西洋西岸的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西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第三,在古气候方面,两极地区有热带沙漠的征兆,而且在赤道森林中找到了冰盖。
他还从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进行了严密的论证。
最后,提出了使人能够接受的“大陆漂移假说”。
假说认为:组成洋底的岩石比组成大陆的岩石重,因此,组成大陆的地壳就像“冰山”一样在洋底岩石上漂移。
这对现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至今仍以这一假说的基本思想作为讨论地壳运动的依据之一。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魏格纳又于1929、1930年两次到格陵兰岛探险。
1930年,50岁生日那天,他在零下65摄氏度的严寒里顶风冒雪,艰难跋涉160多公里,不幸遇险牺牲。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地图上的发现教案l两篇
【内容简析】课文记述的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说”的故事,表现了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
【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读中提出问题,在充分读书后,小组合作交流个人阅读时的理解,大家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
【教学目标】1.认识“魏、廓”等生字,会写“吻、锯、拼”等字以及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魏格纳又在地图上发现了什么?请响亮地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词,纠正对方的错音。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词。
4.识记生字,交流记字的好方法。
5.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6.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7.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三、细读课文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2)汇报:用“__”画出魏格纳在地图上的发现,用“~~~”画出“大陆漂移说”的内容。
(3)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南美洲和非洲的位置,看看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跟非洲西海岸线的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很吻合。
(4)指导读好画出来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2.学习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至第八自然段,边读边想:科学家是怎样证明“大陆漂移说”这一假说的?(2)四人小组内交流。
(3)检查汇报。
(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在南极洲找到了显示植物生长痕迹的煤块,找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还发现了有冰川移动时留下的擦痕的冰碛岩。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课件说课
重点句子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 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 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 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 人的吻合。
重点句子
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 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 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 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启示
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仔细观 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
课后作业
摘录文中四字词语。 感兴趣的同学继续查找有关大陆漂移说的资
料。
思考问题
• 1.魏格纳为什么要观察世界地图? 意思? • 4.魏格纳发现了一个怎样的重要证据证明他
的假想是正确的?
句子四
•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 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 漂移的证据。
句子五
• 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 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 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 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启示
• 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反复论证。
句子一
•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 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 的困兽一般。
句子二
• 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 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 盯住非洲西海岸成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 的吻合!
句子三
•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 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 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 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 会惊人的吻合。
作业
• 1.完成第八课课堂练习册。 • 2.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进行
四年级语文s版22 地图上的发现(详案)内附全解
1地图上的发现1910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wèi )格纳正在家里养病。
他漫不经心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2[①“漫不经心”说明了什么?]突然,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kuò),跟非洲西海岸线很吻合。
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cēn cī] 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
[②“突然”说明了什么?魏格纳的这一发现有什么意义?]3段导读:这一自然段讲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世界各大洲拼接在一起可以成为一整块。
4 格纳展开了进一步研究。
1912年,他提出了“大陆漂移❶说”。
[句导读:“进一步”说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的提出不是没有根据的胡说,而是有科学预见性的,而这种预见性恰恰在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
]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多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原是一整块。
后来,这块古老的大陆裂开了,开始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地球上各大洲的分布。
[句导读:这里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解释了“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
]5[③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1☜ 2①说明魏格纳不是带着什么目的和想法去看的。
3②说明魏格纳的这个发现是不经意间看到的。
这一发现就是提出“大陆漂移说”的前提和条件。
4❶漂移:物体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
5 ③魏格纳坚信这一发现不是偶然的巧合,于是他开始了大陆漂移的研究。
经过了两年的研究,才提出来的。
是,这只是一个假说,魏格纳没有证据证明这些陆地原来是连在一起的。
许多人不接受大陆漂移说。
6[④为什么说“这只是一个假说”?人们为什么不接受?]为此,科学工作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考察活动。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魏格纳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
1913年,一个考察小组在南极洲找到了煤。
这些煤块上显示出远古时代湿热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的痕(hén)迹。
这些植物怎么会出现在南极洲这个严寒的冰雪世界中呢?7[⑤这个反问句突出了什么?]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考察小组发现在南极洲的煤块上有远古时代生长的植物的痕迹。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地图上的发现》资料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精品)
《地图上的发现》资料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任何人观察南大西洋的两对岸,一定会被巴西与非洲间海岸线轮廓的相似性所吸引住,不仅圣罗克附近巴西海岸的大直角突形和喀麦障附近非洲海岸线的凹进完全吻合,而且自此以南一带,巴西海岸的每上个突出部分都和非洲海岸的每一个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呼应。
反之,巴西海岸有一个海湾,非洲方面就有一个相应的突出部。
”这就是德国伟大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名著《海陆起源》一书的前言。
在这部巨著中,魏格纳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开创了地球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是:规在的美洲、非洲、亚洲、欧洲、澳洲及南极地区,在古生代是一个单一的大陆——泛大陆。
花岗岩质大陆像冰山在海洋中一样漂浮在玄武岩质基底上。
由于潮汐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
泛大陆在中生代分裂成几大块,最先是美洲和欧洲、非洲分离,中间形成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南极和亚洲分离,中间形成印度洋,移动大陆的前沿遇到玄武岩质基底的阻挡.便发生挤压和褶皱隆起为山、而移动过程中脱落下来的大陆“碎片”,便成了岛屿。
这个漂移过程很缓慢,直到第四纪初期才形成规今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轮廓。
大陆漂移说较好地解释了今未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地形、地质构造、古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及南半球各大陆古生代后期冰成层的分布等一系列问题,并可解释许多地质学上的以前无法解释的难题,如过去人们对南极发现煤层迷惑不解,其实,在石炭纪时,南极正好位于南纬25度附近,是热带雨林地带。
大陆漂移说发表后,在全世界地学界引起很大震动,许多人为之喝彩;但在当时,海陆位置固定说占统治地位,因而也遭到许多“权威”的指责和嘲讽。
有人称之为“大诗人的梦”,更有人称之分“疯话”。
魏格纳自己也由于证据不够充分而遗憾地说:“漂移理论中的牛顿还没有出现”。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地图上的发现》资料2魏格纳简介(精品)
《地图上的发现》资料
魏格纳简介
魏格纳于1880年11月l日出生在德国柏林,从小就喜欢幻想和冒险,童年时就喜爱读探险家的故事,英国著名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为了给将来探险做准备。
他攻读气象学。
1905年.25岁的魏格纳获得了气象学博士学位。
1906 年,他终于实现了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加人了著名的丹麦探险队,来到了格陵兰岛,从事气象和冰川调查。
为了找到更多的证据,1930年4月,魏格纳率领一支探险队,迎着北极的暴风雪,第4次登上格陵兰岛进行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终于胜利地到达了中部的爱斯密特基地。
11月1 日,他在庆祝自己50岁的生日后冒险返回西海岸基地。
在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他失去了踪迹。
直至第二年4月才发现他的尸体。
他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中盯一体了。
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古地磁学的兴起以及遥感、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学家找到了大量证据证明,各大陆确实发生过大幅度的漂移。
1984年,美国航空局使用激光和射电望远镜,第一次精确测出了各大陆缓慢漂移的数据,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过硬的证据。
以大陆漂移说为基石,科学家又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
这被认为是地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堪与哥白尼的日心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媲美。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主要内容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主要内容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
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
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
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
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著名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
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
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
最新小学语文版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地图上的发现 公开课课件
9
他漫不经心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 突然,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南美 洲东海岸的轮廓,跟非洲西海岸线很吻 合。经过仔细观察,他进一步发现,世 界各大洲的边缘,虽然像锯齿一样参差 不齐,却恰好可以拼接在一起。 魏格纳展开了进一步研究。1912 年,他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从他开始的发现到提出学说,你能看 出魏格纳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14
15
想一想:
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
16
学海拾贝:
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 获?大胆说一说吧!
17
10
大陆漂移说:
两亿多年前,地球上的 大陆原是一整块。后来, 这块古老的大陆裂开了, 开始漂移,逐渐形成了今 天地球上各大洲的分布。
11
12
13
1913年,一个考察小组在南极洲 找到了煤。这些煤块上显示出远古时 代湿热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的痕迹。这 些植物怎么会出现在南极洲这个严寒 的冰雪世界中呢? 科学家们继续寻找。不久,他们 又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 1960年,一支科学考察队的发现
1
2
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具体 写了哪些事件?
3
1、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 陆漂移学说”的。 2、科学家是怎样证明这一 学说的? 3、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 是什么?
4
5
6
7
看图想一想,什么叫“参差不齐”
8
魏格纳展开了进一步研究。1912年,他 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人教版小学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
及赏析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原文:
魏格纳是德国的一位科学家。
一天,他坐在椅子上,突然发现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上,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非洲西海岸的轮廓似乎可以吻合在一起。
这个发现让他非常惊讶。
他仔细看了看地图,又做了许多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两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连在一起,后来因为大陆漂移,才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个设想在当时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和反对,但是魏格纳没有放弃。
他继续收集证据,进行深入研究。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大陆漂移理论最终被人们接受,并对地质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赏析:
这篇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讲述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提出大陆漂移理论的故事。
首先,文章通过描述魏格纳的偶然发现,展示了科学研究中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魏格纳只是坐在椅子上看着世界地图,却能从中发现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的吻合,这体现了他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度思考能力。
其次,文章展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挑战。
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设想后,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和反对。
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坚持收集证据,深入研究,最终使自己的理论被人们接受。
这体现了科学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最后,文章揭示了科学发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对地质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也为后续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以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教育孩子们要善于观察、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同时也展示了科学研究的魅力和价值。
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地图上的发现》精选习题第1课时(新版)
《地图上的发现》习题-----第一课时
一、基础题
1.作家与作品:
(1)课文叙述了()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的故事。
(2)故事发生在()年,是按()顺序叙述的。
2.地理知识:
(1)地图上的方向为:上(),下(),左(),右()(2)地图上分为()洲、()洲、()洲、()洲、()洲、()洲、()洲。
二、综合题
修辞方法:
(1)这难道不是一种巧合吗?()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
(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它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4)小蚂蚁们唱起了劳动的号子,一起搬运食物。
()
(5)这就使蟋蟀的住宅吗?是的。
()
三、提高题
快来猜猜我是谁
1、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
2、白白地耗费心思。
()
3、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心烦意乱,惊恐忧虑。
()
4、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
参考答案
四、基础题
1.
(1)德国大陆漂移学说
(2)1910年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2.
(1)北南西东
(2):亚细亚洲(亚洲) 阿非利加洲(非洲) 欧罗巴洲(欧洲) 北亚美利加洲(北美洲) 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 大洋洲南极洲
五、综合题
1.反问
2.拟人
3. 夸张
4. 拟人
5. 设问
六、提高题
1.不可思议
2.枉费心机
3.坐卧不安
4.浩如烟海。
语文S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地图上发现
魏格纳展开了进一步研究。 1912年,他提出了“大陆漂移 说”。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多 年前,地球上的大陆原是一整块。 后来,这块古老的大陆裂开了, 开始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地球 上各大洲的分布。
第5页/共12页
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多年 前,地球上的大陆原是一整块。 后来,这块古老的大陆裂开了, 开始漂移,逐逐渐渐形成了今天地球 上各大洲的分布。
第10页/共12页
第11页/共1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2页/共12页
第6页/共12页
大陆漂移说认为,两亿多年 前,地球上的大陆原是一整块。 后来,这块古老的大陆裂开了, 开始漂移,逐渐形成了今天地球 上各大洲的分布。
第7页/共12页
突然,他发现 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南美洲东海岸的轮 廓,跟非洲西海岸 线很吻合。经过仔 细观察,他进一步 发现,世界各大洲 的边缘,虽然像锯 齿一样参差不齐, 却恰好可以拼接在 一起。
读 一
wěn
jù
吻合 锯齿 拼接 煤块
zhì shì
位置 适合 生存 悬崖
pīn
méi
cún xuán yá
读 wèi
kuò hén xié
魏格纳 轮廓 痕迹 携带
第2页/共12页
读 吻合 锯齿 拼接 煤块
一置 位置 适合 生存 悬崖
悬
读 魏格纳 轮廓 痕迹 携带
第3页/共12页
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文
默读课文,要求: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第8页/共12页
cēn cī
参差不齐
cī (参差不齐)
cēn (参差不齐)
chāi (出差)
参 cān (参加)
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及赏析《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原文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我也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旧大陆’!”魏格纳兴奋不已。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中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
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赏析:《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充满科学探索精神的课文。
文章讲述了魏格纳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发现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最终在科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故事。
文章以魏格纳的性格特点为引子,展现了他豪放、好动的天性,为后文他的发现做了铺垫。
接着,文章详细描述了魏格纳在病房中观察世界地图的过程,通过他的心理活动,展现了科学发现的瞬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科学发现的惊喜与激动。
在证据收集的过程中,魏格纳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大量的资料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种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文章也通过描绘古生物化石的相似性,证明了魏格纳的假说的合理性,使得读者更加信服。
最后,文章通过描述魏格纳在地质学会上的演讲和他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影响,展现了他的科学成果对科学界的震动,也体现了科学探索的重要性。
整篇文章语言流畅,叙事生动,通过讲述魏格纳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探索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四上《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ppt课件(精品课件)资料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谁从世界地图发 现了什么?
是怎么发现的?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谧 (mì)(靜谧) 振 (zhèn() 振奋) 枉 (wǎng() 枉费) 召 (zhào)(召开) 资 (zī) (资料) 源 (yuán)(起源) 浩 (hào)(浩如烟海)
主要内容
• 思考:
再读课文:
•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1、请教科学家
2、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 考察 3、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 据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各大洲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 相似性
爬行动物——中龙
魏格纳的重大 发现靠的是什么?
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反复论证
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而推测(
)。为了证明自己的
发现,他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首
创了(
),引起了地质界
的震动。
朗读课文,说说魏格纳 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魏格纳
发现一:
观察仔细
突然,他的手指 慢了下来, 停在地图
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
却 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文课文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魏格纳因病住进了医院。
病房洁白宁静,就连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也是脚步轻轻。
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
他常常耐着性子,面对墙上的地图呆呆地出神。
实在无聊了,魏格纳就站起来,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借此消磨时光。
他画完了大洋洲,又画南极洲;画完了非洲,又画南美洲。
突然,他的手指慢了下来,停在地图上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眼睛却盯住非洲西海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
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
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在太古时代,地球上所有的陆地都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不断漂移,才分成今天的各个大陆,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第二天一早,他叩开了科学家柯彭教授的大门,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了他。
教授肯定了他的假想有道理,并说也曾有人提起过,但都没有足够的事实加以证明。
教授劝他打消念头,不必为此枉费心机。
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他开始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中进行考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
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202X语文S版语文四上《地图上的发现》ppt课件1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4月上 午11时 12分21.4.2811:12Apri l 28,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4月28日星期 三11时 12分29秒11:12:2928 April 2021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4.2821.4.2811:12:2911:12:29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4月 28日星 期三上 午11时 12分29秒11:12:2921.4.28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1:12:2911:12:2911:124/28/2021 11:12:29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4.2811:12:2911:12Apr -2128- Apr-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上的发现》资料
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
“任何人观察南大西洋的两对岸,一定会被巴西与非洲间海岸线轮廓的相似性所吸引住,不仅圣罗克附近巴西海岸的大直角突形和喀麦障附近非洲海岸线的凹进完全吻合,而且自此以南一带,巴西海岸的每上个突出部分都和非洲海岸的每一个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呼应。
反之,巴西海岸有一个海湾,非洲方面就有一个相应的突出部。
”这就是德国伟大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名著《海陆起源》一书的前言。
在这部巨著中,魏格纳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开创了地球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主要观点是:规在的美洲、非洲、亚洲、欧洲、澳洲及南极地区,在古生代是一个单一的大陆——泛大陆。
花岗岩质大陆像冰山在海洋中一样漂浮在玄武岩质基底上。
由于潮汐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
泛大陆在中生代分裂成几大块,最先是美洲和欧洲、非洲分离,中间形成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南极和亚洲分离,中间形成印度洋,移动大陆的前沿遇到玄武岩质基底的阻挡.便发生挤压和褶皱隆起为山、而移动过程中脱落下来的大陆“碎片”,便成了岛屿。
这个漂移过程很缓慢,直到第四纪初期才形成规今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轮廓。
大陆漂移说较好地解释了今未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地形、地质构造、古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及南半球各大陆古生代后期冰成层的分布等一系列问题,并可解释许多地质学上的以前无法解释的难题,如过去人们对南极发现煤层迷惑不解,其实,在石炭纪时,南极正好位于南纬25度附近,是热带雨林地带。
大陆漂移说发表后,在全世界地学界引起很大震动,许多人为之喝彩;但在当时,海陆位置固定说占统治地位,因而也遭到许多“权威”的指责和嘲讽。
有人称之为“大诗人的梦”,更有人称之分“疯话”。
魏格纳自己也由于证据不够充分而遗憾地说:“漂移理论中的牛顿还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