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绷直模型
水之北_对轻绳模型中一个常见错误的分析
可以看出,轻绳对小球的作用等效于一个完全弹性的壁面。
这个问题的物理过程是,绳子在绷紧的一瞬间对小球产生一个垂直向上的拉力 F,这个拉力对小球
作用一个冲量 I,改变小球的动量: ������ ������������ ������ ������������ ������������ 2������������������ 2������������������
例题 1 在题目中明确说明了绳子为“不可伸长的轻绳”。根据功的定义,如果力在其作用点上无位移
的话,功是为零的,“不可伸长的轻绳”根本不能对小球做功,这个例题的问题本身就是不能成立的。文
献[1]的作者显然意识到了这种矛盾,他说了一段语焉不详的话:
“在绳子绷紧的瞬间,沿绳子方向小球的速度有一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极其快速的,由动能定
轻绳模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认为轻绳会耗散能量,因而在轻绳系统中机械能不守恒[1]~[12]。这一点是 完全错误的,不符合物理学对轻绳的定义。物理学对轻绳的定义是:轻绳是无质量的,绝对柔软的物体, 不能承受除拉力之外的任何其它的力,它的劲度系数为无限大,不能被拉长。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 轻易推出:
a. 轻绳不能有动能,因为它的质量为零; b. 轻绳不能有势能,因为它不能被拉长; c. 轻绳不能存贮内能,因为它没有质量; d. 轻绳不能向外辐射能量,因为它不具有任何内能。 根据上述推论,轻绳既不能具有动能和势能,也不能存储和耗散能量,因此,任何关于轻绳可以耗 散能量、由于轻绳存在而导致轻绳所在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是违背对轻绳所作的定义 的。物理学是讲究逻辑和系统自洽的科学,如果所得的结果与定义矛盾,一定是两者之一或者是两者全 部存在着错误。 下面,我们从三个取自于教育杂志中的错解例题来分析轻绳模型中经常出 现的这个错误。 例题 1 [1]:如图 1,不可伸长的轻绳,长为 l,一端固定与某点,另一端拴 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自然下垂。现将小球竖直向上托起一个高度 h,然后放 手,求轻绳在绷紧的瞬间其拉力对小球所做的功。 文献[1]给出的物理过程和答案是:
高考物理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
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广西合浦廉州中学秦付平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这介质为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就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连接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就是力学中能考查的重要内容。
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瞧,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物体,如物体的叠合,连接体常会处于某种相同的运动状态,如处于平衡态或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
从能量的转换角度来说,有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等等,下面本文结合例题归纳有关“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的几种类型。
一、判断物体运动情况例1如图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与绳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就是( )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小于重力解析:把小车的速度为合速度进行分解,即根据运动效果向沿绳的方向与与绳垂直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分别就是v2、v1。
如图1所示,题中物体A的运动方向与连结处绳子的方向相同,不必分解。
A的速度等于v2,,小车向右运动时,逐渐变小,可知逐渐变大,故A向上做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绳子对A的拉力大于重力,故选项A正确。
点评:此类问题通常就是通过定滑轮造成绳子两端的连接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导致主动运动物体与被动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的不一致性。
解答时必须运用两物体的速度在各自连接处绳子方向投影相同的规律。
二、求解连接体速度例2质量为M与m的两个小球由一细线连接(),将M置于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容器上口边缘,从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
求当M滑至容器底部时两球的速度。
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解析:设M滑至容器底部时速度为,m的速度为。
根据运动效果,将沿绳的方向与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则有:,对M、m系统在M从容器上口边缘滑至碗底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联立两式解得:,方向水平向左;方向竖直向上。
点评:作为连接两个物体的介质绳,能实现力与能量的传递,这也就使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彼此都会发生影响,这就使物体的速度上存在一定的矢量关联,分解或者求解速度之间的约束关系就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绳模型和杆模型》课件
绳模型
什么是绳模型?
绳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物体力学性质的理论模 型,将物体看作是柔软的绳索。
绳模型的应用
绳模型常用于弹性力学、建筑结构分析以及机 械工程等领域。
绳模型的基本假设
绳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物体无穷小的体积、无穷 强度以及无限可分的形状。
绳模型的局限性
绳模型忽略了物体的刚性和其它非线性效应,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误差。
2 知识拓展
可以深入学习杆模型的非线性版本,以及绳 模型和杆模型的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
3 实际应用
绳模型可用于分析悬链线和桥梁等结构,杆 模型可应用于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控制。
4 推荐阅读
《Mechanics of Materials》by Ferdinan d P. Beer and E. Russell Johnsto n Jr.
杆模型
什么是杆模型?
杆模型是一种物理模 型,将物体看作是无 质量、无弯曲的杆子, 用于描述刚体运动。
杆模型的基本假设
杆模型假设物体只存 在线性位移和角位移, 而忽略了物体弯曲、 扭转等非线性变形。
杆模型的应用
杆模型常用于机器人 学、动力学分析以及 空间刚体运动等领域。
杆模型的局限性
杆模型无法准确描述 弹性和非线性效应,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 能会失去精确性。
Q& A
常见问题解答
在应用绳模型和杆模型时可能 遇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课程反馈
请提供宝贵的课程反馈,以帮 助我们改进教学质量。
课程结束
感谢您参与本课程,祝您日后 的学习和工作顺利!Biblioteka 《绳模型和杆模型》PPT 课件
The presentation explores the concepts of rope models and rod models, discussing their applications, limitations, and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et ready for an enlightening journey!
物理建模系列(九) 用能量守恒定律处理两种模型
物理建模系列(九)用能量守恒定律处理两种模型1.模型介绍:根据运动情况可以分成水平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和在斜面上的滑块—木板模型.2.处理方法:系统往往通过系统内摩擦力的相互作用而改变系统内物体的运动状态,既可由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单个物体的运动,又可由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动能的变化、能量的变化,在能量转化方面往往用到ΔE内=-ΔE机=F f x相对,并要注意数学知识(如图象、归纳法等)在此类问题中的应用.模型一滑块——木板模型例1图甲中,质量为m1=1 kg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m2=3 kg的木板右端.木板足够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在木板右端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为使木板和物块发生相对运动,拉力F至少应为多大?(2)在0~4 s内,若拉力F的变化如图乙所示,2 s后木板进入μ2=0.25的粗糙水平面,在图丙中画出0~4 s内木板和物块的v-t图象,并求出0~4 s内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和整个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能.【解析】(1)把物块和木板看成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1+m2)a物块与木板将要相对滑动时,μ1m1g=m1a联立解得F=μ1(m1+m2)g=8 N.(2)物块在0~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板在0~1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2 s 内做匀速运动,2 s后物块和木板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二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0~2 s内物块相对木板向左运动,2~4 s内物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0~2 s 内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Δx 1=2 m ,系统摩擦产生的内能Q 1=μ1m 1g Δx 1=4 J.2~4 s 内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大小Δx 2=1 m ,物块与木板因摩擦产生的内能Q 2=μ1m 1g Δx 2=2 J ;木板对地位移x 2=3 m ,木板与地面因摩擦产生的内能Q 3=μ2(m 1+m 2)gx 2=30 J.0~4 s 内系统因摩擦产生的总内能为Q =Q 1+Q 2+Q 3=36 J.【答案】 (1)8 N (2)见解析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和技巧1.解题关键正确地对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关键是确定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各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关系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规律选择既可由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单个物体的运动,又可由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动能的变化、能量的转化,在能量转化过程往往用到ΔE 内=-ΔE 机=F f x 相对,并要注意数学知识(如图象法、归纳法等)在此类问题中的应用.模型二 传送带模型例2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l =5 m ,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 =1 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 =10 kg 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上的A 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2,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 点传送到B 点的过程中,求:(g 取10 m/s 2)(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2)电动机做的功.【解析】 (1)小物体刚开始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 cos θ-mg sin θ=ma解得小物体上升的加速度为a =g 4=2.5 m/s 2 当小物体的速度为v =1 m/s 时,位移为x =v 22a=0.2 m然后小物体以v =1 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到达B 点.由功能关系得W =ΔE k +ΔE p =12m v 2+mgl sin θ=255 J. (2)电动机做功使小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同时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热量Q ,由v =at 得t =v a=0.4 s 相对位移x ′=v t -v 2t =0.2 m 摩擦产生的热量Q =μmgx ′cos θ=15 J故电动机做的功为W 电=W +Q =270 J.【答案】 (1)255 J (2)270 J传送带问题的分析流程和技巧1.分析流程2.相对位移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所产生的热量Q =F f ·x 相对,其中x 相对是物体间相对路径长度.如果两物体同向运动,x 相对为两物体对地位移大小之差;如果两物体反向运动,x 相对为两物体对地位移大小之和.3.功能关系(1)功能关系分析:W F =ΔE k +ΔE p +Q .(2)对W F 和Q 的理解:①传送带的功:W F =Fx 传;②产生的内能Q =F f x 相对.[高考真题]1.(2016·四川卷,1)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 1 900 J ,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 .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 .动能增加了1 900 JB .动能增加了2 000 JC .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D .重力势能减小了2 000 J【解析】 由动能定理可知,ΔE k =1 900 J -100 J =1 800 J ,故A 、B 均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力做的功,故C 正确、D 错.答案 C2.(2014·山东卷,20)2013年我国相继完成“神十”与“天宫”对接、“嫦娥”携“玉兔”落月两大航天工程.某航天爱好者提出“玉兔”回家的设想:如图,将携带“玉兔”的返回系统由月球表面发射到h 高度的轨道上,与在该轨道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飞船对接,然后由飞船送“玉兔”返回地球.设“玉兔”质量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以月面为零势能面,“玉兔”在h 高度的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 p =GMmh R (R +h ),其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月球质量.若忽略月球的自转,从开始发射到对接完成需要对“玉兔”做的功为( )A.mg 月R R +h(h +2R ) B .mg 月R R +h (h +2R ) C.mg 月R R +h (h +22R ) D .mg 月R R +h(h +12R ) 【解析】 设玉兔在h 高度的速度为v ,则由万有引力定律得,G Mm (R +h )2=m v 2R +h,可知玉兔在该轨道上的动能为E k =12GMm (R +h ),由功能关系可知对玉兔做的功为:W =E k +E p =12GMm (R +h )+GMmh R (R +h ),结合在月球表面:G Mm R 2=mg 月,整理可知W =mg 月R R +h(h +12R ),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 D3.(2014·广东卷,16)如图所示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板, 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A .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B .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C .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D .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解析】 由于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有摩擦力,即摩擦力做负功,则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 错误,B 正确;垫板动能转化为内能和弹性势能,故C 错误;而弹簧弹性势能也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D 错误.【答案】 B[名校模拟]4.(2018·宁夏银川一中模拟)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点A 、B 间的距离为L ,传送带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把一个小物体放到右端的A 点,某人用恒定的水平力F 使小物体以速度v 1匀速滑到左端的B 点,拉力F 所做的功为W 1、功率为P 1,这一过程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 1.随后让传送带以v 2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运动,此人仍然用相同的恒定的水平力F 拉物体,使它以相对传送带为v 1的速度匀速从A 滑行到B ,这一过程中,拉力F 所做的功为W 2、功率为P 2,物体和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Q 2.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W 1=W 2,P 1<P 2,Q 1=Q 2B .W 1=W 2,P 1<P 2,Q 1>Q 2C .W 1>W 2,P 1=P 2,Q 1>Q 2D .W 1>W 2,P 1=P 2,Q 1=Q 2【解析】 当传送带不运动时,拉力做功W 1=FL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t 1=L v 1,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1=fL .当传送带运动时,拉力做功W 2=FL ,物体从A 运动到B 的时间t 2=L v 1+v 2<t 1,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2=f v 1t 2.拉力做功功率P 1=W 1t 1,P 2=W 2t 2,比较可知W 1=W 2,P 1<P 2.又v 1t 2<v 1t 1,v 1t 1=L ,得Q 1>Q 2,故选B.【答案】 B5.(2018·山东临沂高三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a 、b 连接,两轻绳的另一端分别系在竖直杆的A 、B 两点上,当两轻绳伸直时,a 绳与杆的夹角为30°,b 绳水平,已知a 绳长为2L ,当竖直杆以自己为轴转动,角速度ω从零开始缓慢增大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开始至b 绳伸直但不提供拉力时,绳a 对小球做功为0B .b 绳伸直但不提供拉力时,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33gC .从开始至b 绳伸直但不提供拉力时,小球的机械能增加了⎝⎛⎭⎫2-536mgLD .当ω= g 3L时,b 绳未伸直 【解析】 细绳对球的拉力方向与球的位移方向不垂直,故一定对球做正功,使其机械能增大,A 错;ma =mg tan 30°,a =33g ,B 对;m v 2L =mg tan θ,E k =12m v 2=36mgL ,A 球ΔE =E k +E p =36mgL +mg (2L -3L )=⎝⎛⎭⎫2-536·mgL ,C 对;令mLω2=mg tan 30°,得ω=3g 3L,D 对. 【答案】 BCD6.(2018·江苏南通高三模拟)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 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 .现将环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 处由静止释放,当环沿直杆下滑距离也为d 时(图中B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环刚释放时轻绳中的张力等于2mgB .环到达B 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2-1)dC .环在B 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22D .环减少的机械能大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解析】 环释放后重物加速上升,故绳中张力一定大于2mg ,A 项错误;环到达B处时,绳与直杆间的夹角为45°,重物上升的高度h=(2-1)d,B项正确;如图所示,将B处环速度v进行正交分解,重物上升的速度与其分速度v1大小相等,v1=v cos 45°=22 v,所以,环在B处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等于2,C项错误;环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D项错误.【答案】 B课时作业(十七)[基础小题练]1.自然现象中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为一个盛水袋,某人从侧面缓慢推袋壁使它变形,则水的势能()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解析】人缓慢推水袋,对水袋做正功,由功能关系可知,水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A正确.【答案】 A2.如图所示,A物体用板托着,细绳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与A、B相连,绳处于绷直状态,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m.现将板抽走,则A下落一段距离的过程中()A.A物体减少的机械能大于B物体增加的机械能B.A物体减少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增加的机械能C.悬挂滑轮的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大于3mgD.悬挂滑轮的绳子对天花板的拉力小于3mg【解析】对A、B组成的系统,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因此系统的机械能守恒,A物体减少的机械能等于B物体增加的机械能,A错误,B正确;对滑轮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F=2F T,对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mg-mg=3ma,对B 物体受力分析得F T -mg =ma ,联立得F =83mg ,C 错误,D 正确. 【答案】 BD3.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由图中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在小球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对球的拉力不做功B .球克服绳拉力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机械能C .绳对车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重力势能D .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球增加的动能【解析】 小球下摆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增加,小球的机械能减少,球克服绳拉力做的功等于减少的机械能,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绳对车做的功等于球减少的机械能,选项C 错误;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球增加的动能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之和,选项D 错误.【答案】 B4.悬崖跳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极限运动,需要运动员具有非凡的胆量和过硬的技术.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质量为m 的运动员刚入水时的速度为v ,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 ,那么在他减速下降深度为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A .他的动能减少了(F -mg )hB .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12m v 2 C .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hD .他的机械能减少了mgh【解析】 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合力做的功为(F -mg )h ,A 正确;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故重力势能减小了mgh ,B 错误;重力以外的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故机械能减少了Fh ,C 正确,D 错误.【答案】 AC5.如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的A 点先后水平抛出和静止释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1和2,不计空气阻力,最终两小球在斜面上的B 点相遇,在这个过程中( )A .小球1重力做的功大于小球2重力做的功B .小球1机械能的变化大于小球2机械能的变化C .小球1到达B 点的动能大于小球2的动能D .两小球到达B 点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解析】 重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无关,所以重力对1、2两小球所做的功相等,A 错误;1、2两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其做功,所以它们的机械能均守恒,B 错误;由动能定理可得,对小球1有:mgh =E k1-E k0,对小球2有:mgh =E k2-0,显然E k1>E k2,C 正确;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两小球到达B 点时,小球1的速度大于小球2的速度,且小球1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小球2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因此,小球1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大于小球2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D 错误.【答案】 C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 长为21 m ,以6 m/s 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台面与传送带平滑连接于B 点,半圆形光滑轨道半径R =1.25 m ,与水平台面相切于C 点,BC 长x =5.5 m ,P 点是圆弧轨道上与圆心O 等高的一点.一质量为m =1 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A 点无初速度释放,物块与传送带及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则关于物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不能到达P 点B .物块能越过P 点做斜抛运动C .物块能越过P 点做平抛运动D .物块能到达P 点,但不会出现选项B 、C 所描述的运动情况【解析】 物块从A 点释放后在传送带上做加速运动,假设到达台面之前能够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 ,则由动能定理得,μmgx 1=12m v 2,得x 1=18 m <21 m ,假设成立.物块以6 m/s 冲上台面,假设物块能到达P 点,则到达P 点时的动能E k P 可由动能定理求得,-μmgx -mgR =E k P -12m v 2,得E k P =0,可见,物块能到达P 点,速度恰为零,之后从P 点沿圆弧轨道滑回,不会出现选项B 、C 所描述的运动情况,D 正确.【答案】 D[创新导向练]7.生活娱乐——蹦床娱乐中的能量转化问题在儿童乐园的蹦床项目中,小孩在两根弹性绳和蹦床的协助下实现上下弹跳.如图所示,某次蹦床活动中小孩静止时处于O 点,当其弹跳到最高点A 后下落可将蹦床压到最低点B ,小孩可看成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运动到O,小孩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增加量B.从O运动到B,小孩动能减少量等于蹦床弹性势能增加量C.从A运动到B,小孩机械能减少量小于蹦床弹性势能增加量D.若从B返回到A,小孩机械能增加量等于蹦床弹性势能减少量【解析】从A运动到O点,小孩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动能增加量与弹性绳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之和,选项A正确;从O运动到B,小孩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性绳和蹦床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选项B错误;从A运动到B,小孩机械能减少量大于蹦床弹性势能增加量,选项C错误;若从B返回到A,小孩机械能增加量等于蹦床和弹性绳弹性势能减少量之和,选项D错误.【答案】 A8.物理与生物——以“跳蚤”弹跳为背景考查能量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几何相似性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去得出推论,例如一个人身体高了50%,做衣服用的布料也要多50%,但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若物体的几何线度为L,当L改变时,其他因素按怎样的规律变化?这类规律可称之为标度律,它们是由量纲关系决定的.在上例中,物体的表面积S=kL2,所以身高变为1.5倍,所用的布料变为1.52=2.25倍.以跳蚤为例:如果一只跳蚤的身长为2 mm,质量为0.2 g,往上跳的高度可达0.3 m.可假设其体内能用来跳高的能量E∝L3(L为几何线度),在其平均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身长变为2 m,则这只跳蚤往上跳的最大高度最接近()A.0.3 m B.3 mC.30 m D.300 m【解析】根据能量关系可知E=mgh,由题意可知E=kL3,则mgh=kL3;因跳蚤的平均密度不变,则m=ρL3,则ρgh=k,因ρ、g、k均为定值,故h不变,则这只跳蚤往上跳的最大高度最接近0.3 m,故选A.【答案】 A9.就地取材——利用“弹弓”考查功能关系问题弹弓是80后童年生活最喜爱的打击类玩具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橡皮筋两端点A、B固定在把手上,橡皮筋ABC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在C处(AB连线的中垂线上)放一固体弹丸,一手执把,另一手将弹丸拉至D点放手,弹丸就会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迅速发射出去,打击目标,现将弹丸竖直向上发射,已知E 是CD 的中点,则( )A .从D 到C ,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B .从D 到C 的过程中,弹丸在E 点的动能一定最大C .从D 到C ,弹丸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少D .从D 到E 弹丸增加的机械能大于从E 到C 弹丸增加的机械能【解析】 在CD 连线中的某一处,弹丸受力平衡,但是此点不一定是E 点,所以从D 到C ,弹丸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弹丸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 、B 错误;从D 到C ,橡皮筋对弹丸做正功,弹丸机械能一直在增加,故C 错误;从D 到E 橡皮筋作用在弹丸上的合力大于从E 到C 橡皮筋作用在弹丸上的合力,两段长度相等,所以DE 段橡皮筋对弹丸做功较多,即机械能增加的较多,故D 正确,故选D.【答案】 D10.综合应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粘贴有一厚度不计、宽度为d =0.2 m 的橡胶带,橡胶带的上表面与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上、下边缘与斜面的上、下边缘平行,橡胶带的上边缘到斜面的顶端距离为L =0.4 m ,现将质量为m =1 kg 、宽度为d 的薄矩形板上边缘与斜面顶端平齐且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已知矩形板与橡胶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矩形板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到完全离开橡胶带的过程中(此过程矩形板始终在斜面上),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矩形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 NB .矩形板的重力做功为3.6 JC .产生的热量为0.8 JD .矩形板的上边缘穿过橡胶带下边缘时其速度大小为2355m/s 【解析】 当矩形板全部在橡胶带上时摩擦力为F f =μmg cos 37°=4 N ,此时摩擦力最大,其他情形摩擦力均小于4 N ,故A 错误;重力对矩形板做功W G =mgh =mg (L +d )sin 37°=3.6 J ,B 正确;从滑上橡胶带到完全离开橡胶带,因矩形板受到的摩擦力与位移的变化为线性关系,则产生的热量Q =0+μmg cos 37°2×2d =0.8 J ,C 正确;从释放到完全离开橡胶带,对矩形板由动能定理有mg (L +d )sin 37°-0+μmg cos 37°2×2d =12m v 2,代入可得v =2355m/s ,D 正确.【答案】 BCD[综合提升练]11.如图所示,A 、B 间是一个风洞,水平地板AB 延伸至C 点,通过半径r =0.5 m 、圆心角为θ的光滑圆弧CD 与足够长的光滑斜面DE 连接,斜面倾角为θ.可以看成质点、质量m =2 kg 的滑块在风洞中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定风力F =20 N ,滑块与地板A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已知x AB =5 m ,x BC =2 m ,如果将滑块在风洞中A 点由静止释放,已知sin θ=0.6,cos θ=0.8,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计算结果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1)滑块经过圆弧轨道的C 点时对地板的压力大小及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2)滑块第一次返回风洞速率为零时的位置;(3)滑块在A 、C 间运动的总路程.【解析】 (1)滑块在风洞中A 点由静止释放后,设经过C 点时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得Fx AB -μmgx AC =12m v 21 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N C -mg =m v 21r代入数据解得F N C =308 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经过C 点时对地板的压力为308 N 滑块由C 点上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2m v 21=mgr (1-cos θ)+mgh 代入数据解得h =3.50 m.(2)滑块返回风洞时,风力与摩擦力皆为阻力,设滑块运动到P 点时速率为零,由能量守恒得12m v 21=μmg (x BC +x PB )+Fx PB代入数据解得x PB =83m ≈2.67 m 滑块第一次返回风洞速率为零时的位置在B 点左侧2.67 m 处.(3)整个过程等效为滑块从A 处在风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被推到B 处,然后在足够长水平面上滑行至静止,设总路程为s ,由动能定理得Fx AB -μmgs =0代入数据解得s =25.0 m.【答案】 (1)308 N 3.50 m (2)在B 点左侧2.67 m 处 (3)25.0 m12.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 、B 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 =16 N/m 的轻质弹簧相连,A 放在水平地面上,B 、C 两物体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 放在倾角α=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 ,使细线刚好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 段的细线竖直、cd 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 、B 的质量均为m =0.2 kg ,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 后它沿斜面下滑,A 刚离开地面时,B 获得最大速度,求:(1)从释放C 到物体A 刚离开地面时,物体C 沿斜面下滑的距离;(2)物体C 的质量;(3)释放C 到A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细线的拉力对物体C 做的功.【解析】 (1)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 B ,得kx B =mg ①设物体A 刚离开地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A ,得kx A =mg ②当物体A 刚离开地面时,物体C 沿斜面下滑的距离为h =x A +x B ③由①②③解得h =2mg k=0.25 m .④ (2)物体A 刚离开地面时,物体B 获得最大速度v m ,加速度为零,设C 的质量为M ,对B 有F T -mg -kx A =0⑤对C 有Mg sin α-F T =0⑥由②⑤⑥解得M =4m =0.8 kg.(3)由于x A =x B ,物体B 开始运动到速度最大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为零,且B 、C 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由能量守恒有Mgh sin α-mgh =12(m +M )v 2m 解得v m =1 m/s对C 由动能定理可得Mgh sin α+W T =12M v 2m解得W T =-0.6 J.【答案】 (1)0.25 m (2)0.8 kg (3)-0.6 J。
多次碰撞模型(解析版)-动量守恒的十种模型
动量守恒的十种模型多次碰撞模型模型解读所谓多次碰撞模型是指,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发生多次碰撞,且这些碰撞满足某种规律。
【典例精析】1(2024湖南长沙高三适应性考试)如图,将火车停在足够长的平直铁轨上。
(1)若整列火车质量为M,所受阻力恒为F0,当整列火车速度为v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0,求此时火车的加速度;(2)若整列火车所受阻力恒为F0,某次测试时整列火车的运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火车受到大小为kF0的恒定牵引力由静止启动,位移为x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正好等于额定功率,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发动机保持额定功率继续前进,已知两个阶段用时相等,第二阶段的末速度为初速度2倍。
求第二阶段火车的位移;(3)若整列火车由1节动力车头和23节无动力车厢组成,动力车头质量为2m,每节无动力车厢质量均为m。
火车在启动前,车头会先向后退一段距离,使得各相邻车厢之间的连接挂钩松弛,车厢无间距紧挨着,然后车头从静止开始启动,逐节带动各节车厢直至最后一节车厢启动。
启动过程中车头牵引力恒为F,忽略一切阻力。
为了研究方便,将车头及相邻车厢之间的连接挂钩简化为不可伸长的长度为l的轻绳,绳子绷直的瞬间相连的物体间可看做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忽略不计。
整个启动过程中,带动第几节无动力车厢前,车头的速度达到最大?【参考答案】(1)P0-F0vMv;(2)(k+1)x;(3)3【名师解析】(1)根据P0=F1v 可知F1=P0 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1-F0=Ma 解得a=P0-F0v Mv(2)设火车第一阶段运动时间为t,末速度为v2,第二阶段的位移为x2由动能定理得k-1F0x=12Mv22再由动量定理得(k-1)F0t=Mv2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 m=kF0v2由上可知,第二阶段的初速度为v2,末速度为2v2,由动能定理得P m t-F0x2=12M2v22-v22解得x2=(k+1)x(3)设拖动第n节车厢前,车头的速度为u n,绳子绷直后车头的速度为u′n,拖动第一节车厢前,对车头由动能定理得12⋅2mu21=Fl绳子绷直,对车头和第一节车厢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u1=(2m+m)u′1同理,拖动第n节车厢前,对于车头和前(n-1)节车厢由动能定理得1 22m+n-1mu2n=122m+n-1mu 2n-1+Fl绳子绷直,对于车头和前n节车厢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n-1)m]u n=(2m+nm)u′n 由上式得u n=n+1n+2u n可推出u n-1=nn+1u n-1联立有n+12u2n=n2u2n-1+2n+1Fl m令a n=(n+1)2u n2,得到a n=a n-1+n+12Fl ma n-1=a n-2+n2Flm a n-2=a n-3+n-12Fl m⋯⋯a2=a1+32Flm 其中a1=4Flm上几式相加得到a n=a1+n+4n-1Fl m则n +122u n =n 2+3nFl m解得u 2n=n 2+3nn +1 2⋅Fl m =n +1 2+n +1 -2n +1 2⋅Fl m =1+1n +1-2(n +1)2 ⋅Fl m 当1n +1=14,即n =3时有最大值。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模型(解析版)--2024届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
2024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模型与方法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模型目录一.一般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分析二.竖直面内“绳、杆(单、双轨道)”模型对比分析三.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常见问题与二级结论三.过拱凹形桥模型一.一般圆周运动的动力学分析如图所示,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成一般夹角时,可将合外力沿速度和垂直速度分解,则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τ=maτ,aτ改变速度v的大小F n=ma n,a n改变速度v的方向,a n=v2r作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处理轨迹线上某一点的动力学时,可先以该点附近的一小段曲线为圆周的一部分作曲率圆,然后即可按一般圆周运动动力学处理。
Fτ=maτ,aτ改变速度v的大小F n=ma n,a n改变速度v的方向,a n=v2ρ,ρ为曲率圆半径。
二.竖直面内“绳、杆(单、双轨道)”模型对比分析轻绳模型(没有支撑)轻杆模型(有支撑)常见类型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由mg=mv2r得v临=gr由小球能运动即可得v临=0对应最低点速度v低≥5gr对应最低点速度v低≥4gr绳不松不脱轨条件v低≥5gr或v低≤2gr不脱轨最低点弹力F低-mg=mv低2/rF低=mg+mv低2/r,向上拉力F低-mg=mv低2/rF低=mg+mv低2/r,向上拉力最高点弹力过最高点时,v≥gr,F N+mg=mv2r,绳、轨道对球产生弹力F N=mv2r-mg向下压力(1)当v=0时,F N=mg,F N为向上支持力(2)当0<v<gr时,-F N+mg=m v2r,F N向上支持力,随v的增大而减小(3)当v=gr时,F N=0(4)当v>gr时,F N+mg=m v2r,F N为向下压力并随v的增大而增大在最高点的F N 图线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三.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常见问题与二级结论【问题1】一个小球沿一竖直放置的光滑圆轨道内侧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轨道的最高点记为A 和最低点记为C ,与原点等高的位置记为B 。
(完整版)“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推荐文档
“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这介质为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连接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力学中能考查的重要内容。
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看,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物体,如物体的叠合,连接体常会处于某种相同的运动状态,如处于平衡态或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
从能量的转换角度来说,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等等,下面本文结合例题归纳有关“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的几种类型。
一、判断物体运动情况例1如图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小于重力二、求解连接体速度例2质量为M和m的两个小球由一细线连接(),将M置于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容器上口边缘,从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
求当M滑至容器底部时两球的速度。
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三、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例3如图3所示,一轻绳绕过无摩擦的两个轻质小定滑轮O1、O2和质量m B=m的小球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直杆上质量m A=m的小物块连接,已知直杆两端固定,与两定滑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水平面的夹角θ=60°,直杆上C点与两定滑轮均在同一高度,C点到定滑轮O1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设直杆足够长,小球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其他物体相碰。
现将小物块从C点由静止释放,试求:(1)小球下降到最低点时,小物块的机械能(取C点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2)小物块能下滑的最大距离;(3)小物块在下滑距离为L时的速度大小.例4如图4所示,一固定的楔形木块,其斜面的倾角θ=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顶上有一定滑轮,一柔软的细线跨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物块A和B连接,A的质量为4m,B的质量为m,开始时将B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开手,让A沿斜面下滑而B上升,物体A与斜面间无摩擦,设当A沿斜面下滑s距离后,细线突然断了,求物块B上升的最大高度H.四、考查研究对象的选取例5如图5所示,半径为R的定滑轮不计质量,不计轮轴的摩擦,滑轮上挂一条长为L的铁链(L>10R),两边垂下相等的长度,由于轻微的干扰,使滑轮转动,且铁链与滑轮无相对滑动,当滑轮转过90°时,其角速度多大?五、考查功能关系例6 如图6所示,光滑的圆柱被固定在水平台上,用轻绳跨过圆柱体与质量分别为的两小球相连,开始时让方在平台上,两边绳绷直,两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其中上升,下降,当上升到圆柱体的最高点时,绳子突然崩裂,发现恰能做平抛运动,求应为的多少倍?六、与弹簧联系考查例7如图7所示,已知轻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E p=kx2,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其形变量.现有质量为m1的物体与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并静止地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按住物块m 1,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在m1的右端连一细线并绕过光滑的定滑轮接一个挂钩.现在将质量为m2的小物体轻轻地挂在挂钩上,设细线不可伸长,细线、挂钩、滑轮的质量及一切摩擦均不计,释放m1求:(1)m1速度达最大值时弹簧伸长的长度;(2)m2的最大速度值。
专题05-无弹性绳绷直模型-高考物理模型法之实物模型法(解析版)
高中物理系列模型之实物模型4.无弹性绳绷直模型模型界定本模型中物体与绳之间的作用在瞬时完成,绳的形变不明显,物体的动量、能量发生了突变。
模型破解1.物体沿绳方向上的速度发生变化,作用结束时绳连接的两物体在沿绳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相同。
2.绳绷直的过程当于两物体沿绷直绳所在的方向发生了完全非弹性碰撞,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例1.光滑水平面上两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松弛细绳相连。
开始时a球静止,b球以一定速度运动直至绳被拉紧,然后两球一起运动,在此过程中两球的总动量 (填“守恒”或“不守恒”);机械能 (填“守恒”或“不守恒”)。
【答案】守恒;不守恒【解析】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水平方向上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但绳突然绷直时有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与一个不可伸长的、长为L的轻绳连接,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现将小球拉到与水平方向成300角的上方。
(绳恰伸直),然后将小球自由释放,求小球到最低点时受到绳的拉力大小。
例2题图【答案】3.5mg此后小球以v'为初速度沿弧线下摆,由机械能守恒有22''21)30sin1('21mvmgLmv=-+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LvmmgT2''=-联立以上各式可得T=3.5mg。
例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A、B由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绳处于松弛状态,现给B一个垂直于AB连线的水平速度v0,小球B开始运动,当绳绷直的瞬间A.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AB组成的系统在沿绳的方向动量守恒C.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答案】ABD例 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20kg的小车,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与另一质量m2=25kg的拖车相连接,质量为m3=15kg的物体放在拖车的平板上,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
“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广西合浦廉州中学秦付平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这介质为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连接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力学中能考查的重要内容。
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看,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物体,如物体的叠合,连接体常会处于某种相同的运动状态,如处于平衡态或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
从能量的转换角度来说,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等等,下面本文结合例题归纳有关“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的几种类型。
一、判断物体运动情况例1如图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小于重力解析:把小车的速度为合速度进行分解,即根据运动效果向沿绳的方向和与绳垂直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分别是v2、v1。
如图1所示,题中物体A的运动方向与连结处绳子的方向相同,不必分解。
A的速度等于v2,,小车向右运动时,逐渐变小,可知逐渐变大,故A向上做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绳子对A的拉力大于重力,故选项A正确。
点评:此类问题通常是通过定滑轮造成绳子两端的连接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导致主动运动物体和被动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的不一致性。
解答时必须运用两物体的速度在各自连接处绳子方向投影相同的规律。
二、求解连接体速度例2质量为M和m的两个小球由一细线连接(),将M置于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容器上口边缘,从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
求当M滑至容器底部时两球的速度。
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解析:设M滑至容器底部时速度为,m的速度为。
根据运动效果,将沿绳的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则有:,对M、m系统在M从容器上口边缘滑至碗底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联立两式解得:,方向水平向左;方向竖直向上。
点评:作为连接两个物体的介质绳,能实现力和能量的传递,这也就使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彼此都会发生影响,这就使物体的速度上存在一定的矢量关联,分解或者求解速度之间的约束关系就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活结与死结绳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和受力分析(学生版)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练活结与死结绳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和受力分析导练目标导练内容目标1活结与死结绳模型目标2动杆和定杆模型目标3受力分析【知识导学与典例导练】一、活结与死结绳模型1.“活结”模型模型结构模型解读模型特点“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可沿绳移动,“活结”一般由绳跨过滑轮或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绳子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为同一根绳“活结”绳子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常见模型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端点A上下移动挡板MN左右移动①T1=T2=G2sinθ②l1cosθ+l2cosθ=d(l1+l2)cosθ=dcosθ=dl因为d和l都不变,所以根据cosθ=dl可知θ也不变,则T1和T2也不变。
因为MN左右移动时,d变化,而l不变,根据cosθ=dl可知θ将变化,则T1和T2也变。
常见模型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端点A左右移动两物体质量比变①角度:θ4=2θ3=2θ2=4θ1②拉力:T=M Q g③2M Q cosθ2=M P 两物体质量比不变,左右移动轻绳端点,角度都不变。
角度变,但让保持原有倍数关系。
1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光滑轻质细绳通过轻滑轮挂一重物,细绳一端系在竖直墙壁的A点,另一端系在倾斜墙壁的B点,现将细绳右端从B点沿倾斜墙壁缓慢向下移动到与A点等高的B′点。
在移动过程中,关于细绳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先变小后变大B.变大C.变小D.不变2在如图所示装置中,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和m2,滑轮直径大小可忽略。
设动滑轮P两侧的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
整个装置能保持静止。
不计动滑轮P的质量和一切摩擦。
则下列法正确的有()A.α一定等于βB.m 1一定大于m2C.m1一定小于m2D.m1可能大于2m23“死结”模型模型结构模型解读模型特点“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不可死结两侧的绳子张力不一定相等沿绳子移动,“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两根独立的绳4如图所示,将三段轻绳相结于O点,其中OA绳的一端拴在墙上,OB绳的下方悬挂甲物体,OC绳跨过光滑定滑轮悬挂乙物体。
高考物理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
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广西合浦廉州中学秦付平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这介质为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就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连接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就是力学中能考查的重要内容。
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瞧,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物体,如物体的叠合,连接体常会处于某种相同的运动状态,如处于平衡态或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
从能量的转换角度来说,有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等等,下面本文结合例题归纳有关“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的几种类型。
一、判断物体运动情况例1如图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与绳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就是( )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小于重力解析:把小车的速度为合速度进行分解,即根据运动效果向沿绳的方向与与绳垂直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分别就是v2、v1。
如图1所示,题中物体A的运动方向与连结处绳子的方向相同,不必分解。
A的速度等于v2,,小车向右运动时,逐渐变小,可知逐渐变大,故A向上做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绳子对A的拉力大于重力,故选项A正确。
点评:此类问题通常就是通过定滑轮造成绳子两端的连接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导致主动运动物体与被动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的不一致性。
解答时必须运用两物体的速度在各自连接处绳子方向投影相同的规律。
二、求解连接体速度例2质量为M与m的两个小球由一细线连接(),将M置于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容器上口边缘,从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
求当M滑至容器底部时两球的速度。
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解析:设M滑至容器底部时速度为,m的速度为。
根据运动效果,将沿绳的方向与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则有:,对M、m系统在M从容器上口边缘滑至碗底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联立两式解得:,方向水平向左;方向竖直向上。
点评:作为连接两个物体的介质绳,能实现力与能量的传递,这也就使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彼此都会发生影响,这就使物体的速度上存在一定的矢量关联,分解或者求解速度之间的约束关系就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活结与死结绳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和受力分析(解析版)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导学练活结与死结绳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和受力分析导练目标导练内容目标1活结与死结绳模型目标2动杆和定杆模型目标3受力分析【知识导学与典例导练】一、活结与死结绳模型1.“活结”模型模型结构模型解读模型特点“活结”把绳子分为两段,且可沿绳移动,“活结”一般由绳跨过滑轮或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绳子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为同一根绳“活结”绳子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常见模型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端点A上下移动挡板MN左右移动①T1=T2=G2sinθ②l1cosθ+l2cosθ=d(l1+l2)cosθ=dcosθ=dl因为d和l都不变,所以根据cosθ=dl可知θ也不变,则T1和T2也不变。
因为MN左右移动时,d变化,而l不变,根据cosθ=dl可知θ将变化,则T1和T2也变。
常见模型力学关系和几何关系端点A左右移动两物体质量比变①角度:θ4=2θ3=2θ2=4θ1②拉力:T=M Q g③2M Q cosθ2=M P 两物体质量比不变,左右移动轻绳端点,角度都不变。
角度变,但让保持原有倍数关系。
1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光滑轻质细绳通过轻滑轮挂一重物,细绳一端系在竖直墙壁的A点,另一端系在倾斜墙壁的B点,现将细绳右端从B点沿倾斜墙壁缓慢向下移动到与A点等高的B′点。
在移动过程中,关于细绳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先变小后变大B.变大C.变小D.不变【答案】B【详解】如下图,设绳子总长度为L ,BD 垂直于AB ′,最开始时A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对称性有AO sin θ+BO sin θ=L sin θ=AD绳子右端从B 点移动到B ′点后,滑轮从O 点移动到O ′点,B ′O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根据对称性有AO ′sin α+BO ′sin α=L sin α=AB ′因为AB ′>AD 所以α>θ则绳子移动后,绳子之间的夹角变大,而两段绳子的拉力大小相同,合力大小始终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段绳子的拉力大小变大。
绳的活结与死结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解析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重点难点
绳的活结与死结模型、动杆和定杆模型特训目标特训内容目标1绳子类的“死结”问题(1T -4T )目标2绳子类的“活结”问题(5T -8T )目标3有关滑轮组的“活结”问题(9T -12T )目标4定杆和动杆问题(13T -16T )【特训典例】一、绳子类的“死结”问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2.4kg 的物体用细线悬挂处于静止状态。
细线AO 与天花板之间的夹角为53°,细线BO 水平,若三根细线能承受最大拉力均为100N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不计所有细线的重力,sin37°=0.6,cos37°=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BO 上的拉力大小30NB.细线AO 上的拉力大小18NC.要使三根细线均不断裂,则细线下端所能悬挂重物的最大质量为8kgD.若保持O 点位置不动,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B 端,则OB 绳上拉力的最小值为19.2N 【答案】C【详解】AB .以结点O 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OB 细线的拉力和OA 细线的拉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图中几何关系可得细线BO 上的拉力大小为F BO =mg tan37°=18N 同理,可解得细线AO 上的拉力大小F AO =mgcos37°=30N 故AB 错误;C .若三根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0N ,根据图中力的大小关系可得,只要OA 不拉断,其它两根细线都不会拉断,故有m max g =F max cos37°解得m max =F max cos37°g =100×0.810kg =8kg ,故C 正确;D .当OB 与OA 垂直时,OB 细线的拉力最小,根据几何关系结合平衡条件可得F min =mg sin37°=2.4×10×0.6N =14.4N 故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和b 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圆环上,圆环半径为R ,一不可伸长的细线两端各系在一个小球上,细线长为23R 。
“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
解析:(1)根据题意有:FT-kx=m1a①,m2g-FT=m2a②,由①②得 m2g-kx=(m1+m2)a③,当a=0时,m1、m2速率达最大值,所以x=
。 (2)系统机械能守恒,以弹簧原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m2刚挂上 时的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则系统初态机械能为零,故有:
(m1+m2)v2+
1设此时小物块的机械能为e3设小物块下滑距离为l时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如图4所示一固定的楔形木块其斜面的倾角30另一边与地面垂直顶上有一定滑轮一柔软的细线跨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物块a连接a的质量为4m的质量为m开始时将b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开手让a沿斜面下滑而b上升物与斜面间无摩擦设当a沿斜面下滑s距离后细线突然断了求物块b上升的最大高度h
点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问题是近几年 物理高考的热点,系统应用机械能守恒必须注意外力只有重力(或弹 力)做功,内力做功但代数和必须为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问题所 涉及的物理过程。 四、考查研究对象的选取 例5 如图5所示,半径为R的定滑轮不计质量,不计轮轴的摩擦,滑 轮上挂一条长为L的铁链(L>10R),两边垂下相等的长度,由于轻微的 干扰,使滑轮转动,且铁链与滑轮无相对滑动,当滑轮转过90°时,其 角速度多大? 解析:滑轮转动而带动铁链,滑轮边缘的线速度等于铁链移动的瞬 时速度。对于铁链,只有重力做功,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此过程中铁 链随滑轮转过的长度: ,如图5所示,整条铁链的动能可看作是由原
(1)小球下降到最低点时,小物块的机械能(取C点所在的水平面 为参考平面); (2)小物块能下滑的最大距离; (3)小物块在下滑距离为L时的速度大小. 解析:(1)设此时小物块的机械能为E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
专题9 蹦极蹦床类问题(教师版)--2025版动力学中的九类常见模型精讲精练讲义
动力学中的九类常见模型精讲精练专题9 蹦极、蹦床类问题【模型解读】1.蹦极(1)蹦极作为一种极具刺激性的户外休闲活动,确实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1。
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奥卡兰哥大桥,自那以后,世界各地都建立了蹦极设施,并吸引了大量寻求刺激的爱好者参与。
(2)蹦极的种类蹦极运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例如,它可以分为桥梁蹦极、塔式蹦极和火箭蹦极等几种形式。
每种类型的蹦极都有其独特的体验和挑战。
(3)蹦极的过程蹦极的过程通常是从高处跳下,然后在橡皮绳的作用下达到最高点,再落下,如此反复。
这一过程充满了刺激和挑战,同时也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勇气和技巧。
2. 蹦床(Trampoline)是一项利用从蹦床反弹中表现杂技技巧的竞技项目,是体操项目的支流之一,有“空中芭蕾”之称。
起源于法国,普及后流行于美国。
【方法归纳】蹦极、蹦床模型运动过程的分析蹦极、蹦床运动模型与小球从某高度处落到弹簧上(如图所示)的过程相近,物体落到弹簧上之后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a=0时达到最大速度,随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0。
这类模型需要注意的是物体并不是从接触弹簧(或弹性绳绷直)时就开始减速,而是先经过了一个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过程。
【典例精析】【典例】.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弹簧刀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b为曲线最高点.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发生弹性形变.则小球()A.受到的弹力始终不变B.运动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C.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小D. 在b点时重力等于弹力分析由图象可知,小球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产生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当两力大小相等时,小球速度最大,此时弹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A、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从小球刚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弹簧形变程度逐渐变大,所以小球受到弹力也逐渐变大,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小球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小球质量不变,所以小球动能先变大,后变小,故B错误;C、机械能分为动能和势能,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小球下落压缩弹簧,小球机械能大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小部分机械能由于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D、在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开始时,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随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越来越大,当弹力与重力相等时,两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小球再向下运动,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由此可见,当重力G与弹力F是一对平衡力时,小球速度最大,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弹力、动能和能量转化以及运动和力关系等问题.解题的关键要读懂图,由图获取弹簧压缩量,小球速度变化的信息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分析弹力的变化情况.【模拟题精练】1. (2024湖南顶级名校质检)图甲是我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蹦床比赛的一个情景。
高考物理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
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广西合浦廉州中学秦付平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这介质为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连接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力学中能考查的重要内容。
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看,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物体,如物体的叠合,连接体常会处于某种相同的运动状态,如处于平衡态或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
从能量的转换角度来说,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等等,下面本文结合例题归纳有关“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的几种类型。
一、判断物体运动情况例1如图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小于重力解析:把小车的速度为合速度进行分解,即根据运动效果向沿绳的方向和与绳垂直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分别是v2、v1。
如图1所示,题中物体A的运动方向与连结处绳子的方向相同,不必分解。
A的速度等于v2,,小车向右运动时,逐渐变小,可知逐渐变大,故A向上做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绳子对A的拉力大于重力,故选项A正确。
点评:此类问题通常是通过定滑轮造成绳子两端的连接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导致主动运动物体和被动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的不一致性。
解答时必须运用两物体的速度在各自连接处绳子方向投影相同的规律。
二、求解连接体速度例2质量为M和m的两个小球由一细线连接(),将M置于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容器上口边缘,从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
求当M滑至容器底部时两球的速度。
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解析:设M滑至容器底部时速度为,m的速度为。
根据运动效果,将沿绳的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则有:,对M、m系统在M从容器上口边缘滑至碗底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联立两式解得:,方向水平向左;方向竖直向上。
点评:作为连接两个物体的介质绳,能实现力和能量的传递,这也就使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彼此都会发生影响,这就使物体的速度上存在一定的矢量关联,分解或者求解速度之间的约束关系就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高考物理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
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问题归纳XX合浦廉州中学秦付平两个物体通过轻绳或者滑轮这介质为媒介连接在一起,物理学中称为连接体,连结体问题是物体运动过程较复杂问题,连接体问题涉及多个物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力学中能考查的重要内容。
从连接体的运动特征来看,通过某种相互作用来实现连接的物体,如物体的叠合,连接体常会处于某种相同的运动状态,如处于平衡态或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
从能量的转换角度来说,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等等,下面本文结合例题归纳有关“绳牵连物”连接体模型的几种类型。
一、判断物体运动情况例1如图1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A.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拉力先大于A的重力,后小于重力解析:把小车的速度为合速度进行分解,即根据运动效果向沿绳的方向和与绳垂直的方向进行正交分解,分别是v2、v1。
如图1所示,题中物体A的运动方向与连结处绳子的方向相同,不必分解。
A的速度等于v2,,小车向右运动时,逐渐变小,可知逐渐变大,故A向上做加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绳子对A的拉力大于重力,故选项A正确。
点评:此类问题通常是通过定滑轮造成绳子两端的连接体运动方向不一致,导致主动运动物体和被动运动物体的加速、减速的不一致性。
解答时必须运用两物体的速度在各自连接处绳子方向投影相同的规律。
二、求解连接体速度例2质量为M和m的两个小球由一细线连接(),将M置于半径为R的光滑半球形容器上口边缘,从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
求当M滑至容器底部时两球的速度。
两球在运动过程中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
解析:设M滑至容器底部时速度为,m的速度为。
根据运动效果,将沿绳的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则有:,对M、m系统在M从容器上口边缘滑至碗底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联立两式解得:,方向水平向左;方向竖直向上。
点评:作为连接两个物体的介质绳,能实现力和能量的传递,这也就使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彼此都会发生影响,这就使物体的速度上存在一定的矢量关联,分解或者求解速度之间的约束关系就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中的绳绷直模型赏析
例1 如图17,长为l 的轻绳一端系于固定点O ,
另一端系质量为m 的小球。
将小球从O 点
正下方l /4处,以一定初速水平向右抛出,
经一定时间绳被拉直,以后小球将以O 为
支点在竖直平面内摆动。
已知绳刚被拉直
时,绳与竖直线成60°角。
求:
(1)小球水平抛出时的初速v 0。
(2)在绳被拉紧的瞬间,支点O 受到的冲量I 。
(3)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绳所受的拉力T 。
解析 (1)小球在绳被拉直前作平抛运动,如图22所示。
由此解得 v 0=126gl
(2)在绳被拉直前瞬时,小球速度
与竖直夹角可求得为60°,
即可知小球速度与绳沿同一线,小球
动量在绳拉力的冲量作用下减速为零,
于是O 点所受冲量即为绳拉直前一瞬时小球的动量:
I=Ft=mv=m 2gl
(3)以后小球作摆动,由机械能守恒,小球到最低点时动能
12mv 2=mgl —mgl cos60°
=12mgl 由牛顿定律得绳拉力 T=mg +mv 2/l =2mg
答案:126gl m 2gl 2mg
例2 如图所示,长为l 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系于O 点,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自与水平方向成30°夹角(绳拉直)处由静止释放,问物体到达O 点正下方处的动能是多少?
解析 v B =,其方向竖直向下,将该
速度分解如图所示 v 2=vcos30°=cos30°
由B 至C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mv +
mg0.5l =mv
由此得mv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