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5篇[修改版]
第一篇:《再别康桥》导学案《再别康桥》导学案授课人:班级:姓名:学号:语文教研组组长:教导主任:学习目标1.感知新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特点。
2.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一、背景知识1.新月派简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
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
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第6课《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一)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
2、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节奏韵律从而体味思想感情。
3、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二)学习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节奏韵律从而体味思想感情。
(三)学习难点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咀嚼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来读出一定的诗味,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性情的目的。
二、知识概览图三、新课导引古人云:默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雪上空留马行处”的感伤,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
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四、教材精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段析】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
【品味】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既写出了诗人与康桥依依不舍的感情,又为全诗定下了一个轻柔缠绵的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段析】写披着夕照的金柳。
【品味】“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形象地表达出金色的枝条随风轻摇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①“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二条水草!”诗人为什么会这么说?这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段析】写软泥上的青荇。
【品味】“招摇”本意是“故意夸大声势,引人注意”,通常用作贬义,而在这里是贬义词褒用,写出了水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形态。
“甘心”写出了诗人不愿离去,对康桥的依恋。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段析】描写树阴下的水潭。
《再别康桥》导学案_1[工作范文]
《再别康桥》导学案《再别康桥》导学学案一.课前一首诗课外古诗背诵【原文】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赏析】本诗借杏花言志。
前两句写花开,一水相护,得天独厚,花事繁盛。
后两句写花落。
如果说前两句写花之形,则后两句写花之神,宁肯飘零天涯,也不甘受屈辱遭践踏。
该诗是作者一生的写照。
前两句象征作者早年知遇于神宗,仕途春风得意。
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自请解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二、检查预习生字识记畔:1.旁边;附近。
如:湖畔。
本文取此义。
2.田地的边界。
荇: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葫果椭圆形。
笙:管乐器,常见的有大小数种,用若干根装有簧的竹管和一根吹气管装在一个锅形的座子上制成。
篙:撑船的竹竿或木杆。
词语识记漫溯:随意地在水中溯流。
斑斓:灿烂多彩。
荡漾:一起一伏地动。
预习效果反馈.作者为什么要写《再别康桥》?.康桥是一座桥吗?.诗的首尾有何特点?三、课堂跟讲背记知识随堂笔记那河畔的,是夕阳中的;波光里的,在我的心头。
软泥上的,油油的在水底,在康河的里,我甘心做一条!那榆阴下的,不是,是天上的,揉碎在间,着彩虹似的梦。
整体把握段落层次.第1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的。
.第2~6节:对美丽的康河的以及自己内心的。
.第7节:开头,展露其别时的情绪。
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细腻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中心表达:诗歌用柔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也表达了寻梦时的怅惘、落寞的情怀,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
结构完整:整首诗诗行长短错落、舒缓有致,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
开头用“轻轻”,最后用“悄悄”,使得诗歌语言既无重复之感,又严谨完整。
写作借鉴:语言优美洗练,生动婉丽,如把“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把晚上划舟倘徉说成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同学们要学习借鉴的。
再别康桥 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层面:体会两首诗的节奏、旋律,了解新诗中“新月派”诗歌创作“三美”主张的特点;2.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初步掌握并运用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学习重点】1.《再别康桥》中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学习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把握作者情感【课前准备】朗诵录音一、知识链接1、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现代诗人、散文家。
“新月派”代表诗人,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曾留学英国和美国,诗歌创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像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1931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留下了四部重要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2、“新月派”提倡诗歌创作具有“三美”的主张:“绘画美”指的是词语的色彩,“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建筑美”指的是句式。
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
每节偶句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上由两个或三个音步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首节和末节,回环复沓,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再别康桥》共七节,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
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做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
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二、【检查预习】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青荇()榆阴()长篙()漫溯()浮藻()斑斓()笙箫()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再别康桥》教案六篇
《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六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再别康桥》教案篇1教学目的:体会诗中健康美好的感情,鉴赏其意象所营造的空灵的意境和清新飘逸的风格,《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重点:鉴赏其意境美、抒情美、音韵美。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教学内容与步骤:一.背诵课文,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并析题二.了解徐志摩的创作与对康桥的感情1.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先自行了解作者2.学生回答:“我所知道的徐志摩及其创作”3.补充知识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
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短短的36年的人生中,徐志摩创作出版的作品有:诗集4部《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4部《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1部《轮盘》,剧本1部,译作5种,以及信札、日记4种。
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康桥生活:徐志摩生活中的“康桥”实际上是在英国东南部的剑桥。
1920年9月,24岁的徐志摩,通过论文《论中国的妇女地位》的答辩,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研究院为研究生,跟赖斯基教授学政治,拟攻博士学位。
《再别康桥》教案(通用10篇)
•••••••••••••••••《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再别康桥》教案篇1【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
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教学设想】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1~2分)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解释:康桥=剑桥=Gambriage)然后问学生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
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对徐志摩的介绍。
二、徐志摩个人资料(5分)(课件介绍)(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三、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先让学生读,再用范读,学生能找出差距(5分)四、朗读直至背诵全诗(配乐)(10分)五、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6分)先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意象(提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让他们说出这是为什么──有诗人的情感融入;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作者的哪些感情)进而由教师总结出意象的含义──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有答案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个新的学期开始之际,我们迎来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学习。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提高语文水平,我为大家准备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导学案。
本导学案不仅包含了课文的基本信息和学习要点,还给出了相应的答案,方便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
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学习,取得好成绩。
导学案一:《再别康桥》课文简介:本课是一篇诗歌,诗人徐志摩以人格化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揭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寂寞与苍凉。
学习要点:1. 理解诗意:通过了解诗人的背景和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理解诗歌结构:掌握诗歌的音韵、形式和修辞手法。
3. 解读诗句: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难句,并解答相关的问题。
答案片段:1. 《再别康桥》一诗通过描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康桥的留恋和对爱人的深情。
其中,“黄昏无聊”一句中,通过押韵的方式,使诗歌节奏流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
2. “衰草残花凝绿”的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地展现了康桥的美丽与诗人的思乡之情。
这一描写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增强了描写的强度和表达的尖锐度。
3. 诗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是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的真实写照。
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思念的程度,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逢的期盼和渴望。
导学案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课文简介:本课是一本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导学案,通过系统地总结和整理九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要点、知识点,并给出了详细的答案,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复习有很大帮助。
学习要点:1. 理解导学案的结构:掌握导学案的组织结构,了解导学案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习方法:掌握使用导学案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导学案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
3. 复习知识点:通过导学案的相关问题和答案,进行对课文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
答案片段:1. 导学案采用了清晰的标题和内容分区,确保同学们可以清楚地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答案。
《再别康桥》教案13篇
《再别康桥》教案13篇《再别康桥》教案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之情;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3、当堂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1、诗情的领悟是难点与教学的重点;2、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教学过程一、导语1. 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
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具有浪漫情怀的现代派诗人。
2、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三、简要情况-康桥情结,由此引出对《再别康桥》的示范朗诵。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
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
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再别康桥》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再回母校,故地重游时所作的,所以这个题目中有一个再字;那么,从这个别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啊?离别(学生答)对,它是一首离别诗。
1.正音,正字河畔(pàn) 青荇(xìng) 长蒿(gāo) 漫溯(sù)笙箫(xiāo) 载①zǎi②zài载歌载舞装载登载斑斓(澜、阑)2.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重音,朗读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身临其境、声情并茂,朗读时语调要柔和、舒缓。
再别康桥(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审批人:使用时间:Array《再别康桥》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并能阐释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理解并能分析诗歌意象。
理解并能解说诗人的情感变化。
重点:语言美的感受力难点:体悟细腻饱含感情的语言。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注意阅读,学会情景交融知识准备: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
他一生创作丰富,被林语堂称为“情才”和“奇才”。
留有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他是一个个性主义者,信仰个性的绝对自由的思想。
“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一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
他的一生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
——胡适创作背景: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在这里成为自由主义者。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
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
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写诗前,他钟爱的民国美人林徽因还是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结成了婚姻。
【课前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长篙蓬蒿青荇漫溯朔望2.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语言,并说明理由?3轻轻的在诗歌中出现多次,你觉得主要作用是什么?【课内探究案】1.说说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2. 你能找到哪些体现诗歌绘画美(色彩)的句子?(教师解说建筑美、音乐美)3.再读诗,说说诗人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但”字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4.八卦一下,徐志摩喜欢林徽因,可林徽因嫁给了梁思成,如果你是已嫁的林徽因,面对不断寄过来的情书,在也有一些动心的情况下,怎样拒绝徐志摩,请以林徽因的身份写一段回绝的文字。
再别康桥 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徐志摩一、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①了解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②初步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2.过程方法:反复咀嚼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三美”。
3.情感态度:体会诗人对自然的爱,对自由的追求,对美的体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高尚情操。
二、学习重难点:1②是重点;2是难点三、徐志摩及作品:徐志摩,浙江海宁县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
曾留学美、英,1921年开始创造新诗,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他是个个性主义者,信仰个性绝对自由,一生追求爱与美,追求灵性。
出版的诗集有《志摹的诗》、《斐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他的诗大多情感真实,构思巧,意境新,含蓄而不晦涩,鲜明却不浅露,长于比喻,想象丰富,颇具诗美。
他的诗从中国古代和外国诗歌中汲取营养,流利柔和、富有弹性,在创造既是白话又是诗化语言方面,实有功绩。
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
四、新月诗派:成立于1923年,结束于1933年。
初期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
但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也发表了一些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作品。
后期由胡适、梁实秋等主编《新月》杂志,杂志不再只谈文学,也登载了各种政治论文,且政治倾向日趋反动,经过与左翼文艺界的斗争而声明狼藉,最终消亡。
五、梳理与整合1.《再别康桥》很适宜朗诵,那么为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并试着读一读吧。
青荇()榆阴()沉淀()长篙()漫溯()满载()斑斓()笙萧()2.播放《再别康桥》配乐朗诵,整体体会诗歌的情感3.学生演读诵读指导:首先,要把握诗歌的节拍;其次,韵脚字要拖音;再次,要把握轻读和重读。
4.抽一朗读好的学生试读后点评。
5.男女生赛读。
6. 边小结如何读出韵味的要领边讨论:①以第一节为例,师生共同划分节奏学生演示其它几段。
②七节共用了哪些韵脚?③文中哪些字眼应当重读或轻读?7.齐读课文后:①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再别康桥》导学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一、导入《再别康桥》是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于1928年3月,离别康桥之际所作之诗。
此诗以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马洛与情人去世时留下的经典诗句“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为蓝本,经过徐志摩的加工创作而成。
此诗流传至今,成为经典之作。
二、诗歌鉴赏1. 诗意•《再别康桥》表达了徐志摩的离别之情和惆怅之思。
•诗人通过色彩丰富细腻的词句,抒发了他面对分离时内心深处的情感。
•诗中的“流水”、“潺潺”、“扁舟”、“轻蓑”等象征物与人称,将诗人渴望的、欲望的、潇洒的自我投射到自然界之中。
2. 语言•诗句流畅婉丽,整篇诗歌语言清新脱俗,富有情感色彩和诗意。
•诗歌换行处自然,用词准确,构思巧妙,用语细致入微,气韵华丽。
3. 手法•诗人运用了描绘手法、象征手法、比喻手法等各种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的悔恨和伤痛之情。
•诗中从“园中”展开,写到自己的离别之情,意境优美,写出了诗人之感。
三、诗歌体裁《再别康桥》一诗为五律,即五句一组,每句七言,共二十五个字,皆用平仄对仗的韵脚组成。
全诗共五个五律。
五律是古典诗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体裁,往往用于抒发离别之恋、别离之情等。
四、诗歌主题《再别康桥》一诗主要表达了徐志摩的离别之情和惆怅之思。
诗中的“流水”、“潺潺”、“扁舟”、“轻蓑”等象征物与人称,将诗人渴望的、欲望的、潇洒的自我投射到自然界之中。
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诗人将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之中,使整个诗歌更加美好动人。
五、诗歌评析《再别康桥》这首诗以五律体为主,运用描绘、象征、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情感真挚,语言清新,文笔流畅。
诗中自然界与人的交织,使整个诗歌充满着诗意和意境。
作者徐志摩通过诗歌艺术表现了他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人性的柔情与美好。
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一。
六、延伸阅读•再别康桥再别康桥,漫步青山绿水间。
再别康桥导学案及答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及答案《再别康桥》导学案及答案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学习《再别康桥》,了解诗人徐志摩的创作背景和主题,领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提高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导学重点:掌握《再别康桥》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感悟诗人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导学步骤:一、导入环节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徐志摩和他的代表作品。
二、整体理解1. 通读《再别康桥》,简要概括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2. 分析诗歌中具体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尝试解读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3. 讨论诗人通过《再别康桥》表达的对爱情和生命的思考。
三、拓展延伸1. 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经历,思考诗歌中的情感是否 resonates with 自己。
2. 以《再别康桥》为启发,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或散文,表达对生命与爱情的感悟。
四、归纳总结通过学习《再别康桥》,我们深刻感受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独特魅力,也更加理解了徐志摩这位伟大诗人的创作境界。
答案:《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先生的名作,描述了诗人在康河畔告别时的离愁别绪,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缅怀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诗中运用大量的意象描绘,以及空灵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人生短暂而珍贵,爱情美好而悲伤的主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抒情而又深沉。
诗人用“黄昏”“草色”等意象,勾勒出康桥美丽而寂寥的景象,同时通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表达了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悲伤。
结尾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深情地述说了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对美好爱情的追忆。
在文学史上,《再别康桥》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因为它在形式上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更因为它表现出了诗人对生命和爱情的深刻思考。
徐志摩以他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人们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追捧。
通过深入解读《再别康桥》,我们更能理解徐志摩这位文学巨匠的艺术魅力,以及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美学意义。
希望我们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文学之美,感悟生命之真,与诗人一同感怀逝去时光,珍爱眼前的美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含答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学习目标:1.感知新诗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特点。
2.掌握新诗的鉴赏方法。
3.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及其作用是重点2.通过品味语言,分析作者情感是难点。
背景知识介绍:1. 新月派简介。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
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
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作者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序,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再别康桥》导学案
6 《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等诗人的诗歌主张及其写作背景。
2、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音乐美,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3、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欣赏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的能力。
4、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学情分析:1、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大致了解该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学生通过对具体字句的感悟能够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
3、学生通过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诗歌。
教学重点和难点:1、感知和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
2、分析并理解《死水》中意想的象征意义、反讽手法及其绘画美。
3、把握《赞美》的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徐志摩(1896—1931),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历任《诗刊》增刊、《新月》月刊等主编。
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
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徐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
二、写作背景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徐志摩曾在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
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三、徐志摩的“康桥情结”——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合集5篇
关于《再别康桥》教案合集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再别康桥》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别康桥》教案篇1【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了解诗中的意象2、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意象美”【学习方法】以诵读为主,反复朗诵鉴赏诗之美。
【导学过程】一、导入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
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二、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
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
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
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速、节奏、情感。
3、朗读比赛,注意感情与节奏。
4、分析鉴赏——感受意象美(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再别康桥》导学案参考(教师版)
《再别康桥》导学案参考(教师版)一、学习目标二、背景资料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于泰山脚下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35岁。
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受到同仁、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胡适以为,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爱、自由、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
三、预习练习给下列加点注音荡漾()青荇()浮藻()沉淀()长篙()漫溯()笙箫()河畔()四、质疑讨论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诗人选择这些意象有何作用?参考答案: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
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
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
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
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2、《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试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章法、节奏、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美,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式学习法。
【课前预习】1.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青荇()榆阴()沉淀()长篙()漫溯()满载()斑斓()笙萧()2.请用斜线标注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②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④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教学过程】一、导:播放李叔同《送别》歌曲导入新课。
1、解题:从诗题来看,既然是“再别”,当属第二次离别。
第一次离别是在1922年8月。
诗人1920年来到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其间爱恋林徽因,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1922年3月与张幼仪离婚,同年回国,诗人与林徽因的这段感情最终也没有结果。
回国后,任北大、清华教授。
1924年漫游欧洲,同年认识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但婚后生活并不如意,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28年6月为除却烦恼,他再次来到了英国,来到了康桥,1928年9月他在给英国友人恩厚之的信中说:“我这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
”康桥经历在诗人心中留下了美好的投影,作者对康桥怀有深深的恋情,这都源于诗人的“康桥情结”。
康桥情结:康桥,即剑桥。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
”(《我所知道的康桥》)“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康桥,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再会吧》)康桥创造了一个充满性灵的诗人,康桥情结贯穿在诗人一生的诗文中。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2、介绍作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
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历任《诗刊》增刊、《新月》月刊等主编。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
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
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原名徐章垿,字槱森。
“志摩”这个名是1918年作者赴美国留学前,他父亲另起的。
这个名字有点怪,据说小时候,徐志摩被一个叫志恢的和尚摸过头顶,于是就叫“志摩”,表现了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情。
1931年11月,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新月诗派:是新月社成立于1928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代表诗人胡适、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
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二、思——朗读课文,读中思考:1、听朗读,边听朗读边体会作者情感。
思考: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自由诵读,找出本诗押韵的韵脚,看看韵脚的变化?3、赛读,由组长进行诵读过关检查,根据“准确”→“流畅”→“有情感”三级标准评定本组的“诵读明星”。
三、议——探究问题:1、思考: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2、再次听读,作者重游康桥,那些景色吸引了他?(康桥的美丽是通过哪些景物写出来的?)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
3、合作探究:《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而伤感的离别诗,此诗“美”体现在那些方面?在你们心里觉得那一方面最美呢?(提示:“新月派”提倡诗歌创作具有“三美”的主张,即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4、拓展延伸:思考: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作不胜枚举,下面这几个例子,与《再别康桥》比较,大家看看《再别康桥》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四、“展”——口头或书面展示,注意用语和书写的规范性。
五、“评”——老师点评、答疑、补充,请学生注意记笔记。
六、“检”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对这段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段诗用了反复的手法,三次用了“轻轻的”,既增加了诗的语言美,也体现了作者恋恋不舍的感情。
B.这段诗除了用了反复的修辞格外,还用了拟人——“作别西天的云彩”。
C.首句“轻轻的”修饰“走”,与下一句的“轻轻的来”中的“轻轻的”用法一样。
D.这段诗写出了诗人轻快、欢乐的心绪。
2、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结构整齐,节奏和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具有音乐的波动和旋律美。
B.诗人抓住“金柳”“艳影”“青荇”“柔波”等意象来写,充分表现了作者难以拂去的情思。
C.《再别康桥》是一首诗,却又如一幅画,作者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描绘出具有淡雅美的画面。
D.全诗的思想情绪起伏变化,第一至第四小节低缓,第五、第六小节昂扬,第七节又回到低缓七、知识链接生命的信仰者-----谈徐志摩(节选)有一本书曾用这个标题来评价徐志摩,我觉得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因为徐志摩他从头至尾,从作文到作人,从事业到爱情都始终以"生命的信仰者"自居,而他的确也做到了。
"谈徐志摩"可不是一个轻松的题目,因为这位诗人的经历太曲折,太离奇,他的诗太美丽,散文太独特...... 这一切的一切就决定了他是一个极付争议的人。
可有一点人们没有争议,那就是他留下的那些注定流传千古的诗。
诗,也许是徐志摩生命中最传奇的部分,那么我就借几首他的诗,来作我文章的小标题吧。
云游----谈徐志摩的人生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诗人就这么悄悄的走了,一心"想飞"的他,一心要"KISS FIRE"的他,终于在蓝天中化作了一团永恒的火焰。
他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他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
诗人的一生就象他的一首《云游》: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根本不想停流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阻拦的逍遥18岁入北大,21岁赴美利坚,接着到康桥,然后回国,再然后是翡冷翠,东京,巴黎,新加坡......诗人的脚步不曾停驻;从梁启超,到胡适,狄更斯,泰戈尔,曼苏斐儿,罗素,闻一多......诗人的脚步不曾停驻,从在美学习经济政治,到在康桥学习哲学,到开始写诗,创立新月社,到提出诗的"创格"......诗人的脚步不曾停驻。
诗人的一生都是灵动,无可阻挡的,他要云游,他喜欢云游,无论从地理上到精神上,他都不曾停下来休息过,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在中国的文人中,说到学贯中西见多识广,交游广阔,恐怕再找不出几个能胜得过徐志摩恶劣,但他没成为一代宗师,不是不能,而是不想,他早已对自己下了定论:"志摩感情之浮,使他不能成为诗人,思想斗之杂,使他不能成为文人",可见诗人的心的确是漂浮的,他宁可自己诗人,文人,也不肯放弃"浮"与"杂",也不肯放弃云游的空灵!为什么?性情使然!为要寻一颗明星-----谈徐志摩的爱情艾青曾说徐志摩在女人面前特别绕舌,可见除了人生,爱情便是徐志摩最重要的部分了。
诗人身上的传奇色彩与对诗人的争议,大多也由此而起。
徐志摩的第一次婚姻是一次中国传统的包办婚姻,诗人虽和他未来的夫人没有感情,但当初也未反对,而且他们婚后的生活也相当美满,他们在康桥的一段日子,也许是徐志摩一生中最闲散,最写意的了。
着段日子也颇为徐志摩所怀念,在他的《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许多作品中,他深情的怀念过着一段时光。
诗人灵性开启,开始写诗也是在着一期间。
这段美好的日子一直延续着,直到徐志摩认识了林徽音。
诗人与林徽音的感情最为纠缠与痛苦,难怪他说"那也是我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
从这时起,徐志摩才发现他的婚姻少了最重要的东西--爱情。
于是为了爱情,他决定离婚。
尽管徐志摩非常敬重他的夫人,但正是因为敬重,他更加无法欺骗她。
在经过了一番斗争后,徐志摩在1922年3月正式离婚。
但他的一番努力终于白费了。
就在他完离婚协议书的同时,林徽音在她父亲的要求下,从英回国,与徐志摩的恩师-梁启超之子定婚。
徐志摩回国后如闻中晴天霹雳,还因离婚之事受到恩师与父母的严责,但在这样一番痛苦之中徐志摩依然关怀林徽音,将其挚爱化为终身的守护,对已成情敌的梁思成仍以挚友相待,对恩师还是一如既往的爱戴与追随,而自己的伤痛便化作了《消息》和《一个噩梦》。
他为爱情不惜放弃一切,当爱情成为过去又能将其化为友情的行为,也征服了每一个喜爱他的人。
在一腔伤痛中,诗人认识了他一生的灾星-陆小曼,诗人对她似乎一见钟情,虽然她已是有夫之父,但什么世俗礼教在徐志摩这个崇尚"爱美与自由"的浪漫诗人眼中通通是狗屁不如,于是他抵住了一切指责,追求陆小曼,终于在1926年10月与之结为连理。
但婚后陆小曼骄奢纵欲,使徐志摩不得不整日面对生活的压力,她甚至还和别的男人传出暧昧的流言,使徐志摩痛苦不堪,诗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仍然爱着陆小曼,纵使当初她身上的可爱之处全都消失了诗人却依然如故,徐志摩就是这么一个人。
不过正是有了追求的艰辛,才有了浓烈如火的《爱眉小札》,也正是由于婚姻的痛苦,才有了《生活》《残破》这样一系列诗歌,才有了徐志摩的第三次游欧,才有了那流传千古的《再别康桥》"我冲入这黑绵绵的昏夜/为要寻找一颗明星。
"徐志摩为了寻这一颗明星的确不惜一切代价,可惜一颗明星飞走了,另一颗却害死了他,正是"黑夜里躺着一具尸首。
-/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