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2.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2.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2.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的第2节,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方程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函数、方程等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和应用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够运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具、实物模型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讲解: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演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3.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和探究,加深对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

4.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

5.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性质。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说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部编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涵盖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特征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应用。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和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内容需要学生对九年级数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特征和性质。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绘制和相关概念的应用。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实际应用。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判别式和求解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绘制二次函数的简单图形并分析其特征。

•能够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理解并解决与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数学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特征和性质。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理解的深度。

•学生对于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相关概念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认知(1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回顾九年级数学上册已学的内容,如函数的概念、线性函数等。

•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与示范(40分钟)•分别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变化规律。

•通过具体例题和问题分析,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实际应用。

•适时展示示范题目的解题过程和思路,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概念和解题方法。

3. 练习与巩固(30分钟)•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检查答案。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难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定期进行学生的答疑和梳理,及时纠正错误和巩固基础知识。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它既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延续.又为高中数学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以及三个“二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奠定基础.2、重难点的确点重点:从数和形两个角度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互相转化问题.难点:灵活运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解决问题;利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二、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数学思考:运用类比、猜想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过程,认识到事物的互相联系与转化.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学情分析已形成的:1、能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有一定看图识图能力,并能画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草图.2、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待形成、提升的:1、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能力.2、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研究时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3、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四、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在本节课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和探讨法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过程中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学习活动中,尽量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最终让他们学会学习.2、学法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活动1:问题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有怎样的联系?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最后分别从数与形这两个角度得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问题2:类比猜想一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师生活动:老师展示问题,学生回答.得出当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函数值y=0时,则得到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若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的常量0变为变量y,则得到二次函数y=ax2+bx+c(a≠0).设计的意图: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探索新知.(二)探究新知活动2:问题:如图,以40m/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小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h= 20t-5t2问:(1)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2)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 m?(4)小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师生活动:第(1)问师生共同分析,先用代数的方法解答,然后引导学生用图象法对此问进行解释和分析.第(2)问由学生分析并展示过程,同时让学生用图象演示为什只有一个时间小球的飞行高度达到20m?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从二次函数的性质(即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来说明为什么只有一个时间?剩下的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分析并展示过程.设计的意图:让学生用数与形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活动3:小组合作问题:根据刚才例题的讲解,类比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对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进行讨论,并请代表展示结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1)“数”: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函数值y=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2)“形”: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设计的意图: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得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和x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活动4:观察发现(1)观察二次函数①y=x2+x-2,②y=x2-6x+9,③y=x2-x+1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是:①个②个③个.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①②③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①x2+x-2=0,②x2-6x+9=0,③x2-x+1=0,则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①Δ 0,有根②Δ 0,有根,③Δ 0,有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①,② ,③ .思考:二次函数y=ax2+bx+c(a≠0)与x轴交点情况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情况有怎样的联系?师生活动:老师展示问题,学生观察填空.通过观察(1)与(2)的结果,对思考问题进行合作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得出判别式和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个数的情况的关系.并让学生掌握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三)归纳新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师生活动:通过以上环节的探究,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归纳,并展示结果。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首先介绍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关系。

接着,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等。

最后,教材又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二次函数知识,来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性质。

2.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等。

3.培养学生利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以及如何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2.讲解: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等。

3.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二节的第1课时的内容。

教材从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入手,通过类比引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

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本节主要内容是用函数的观念看一元二次方程,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可以把方程看成函数值为某个定值时的情况,所以,研究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是对函数的进一步深化。

学生在一次函数时已经了解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的联系,本章专设一节,通过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再次展示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这样既深化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又可以运用二次函数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问题,体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知识,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已有初步认识。

但是运用函数的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还不够,仍习惯于孤立地看待方程与不等式的问题。

本节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提升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何意义;理解抛物线与横轴的三种位置关系对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2.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过程,结合图象,进一步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3.运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体会事物之间的转化,提升思维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利用函数解决方程的有关问题.难点:将方程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运用函数的思想解决问题。

五、教学策略由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说起,采用类比的方法研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以实际问题为情境从数与形两个角度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2.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 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它既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延续. 又为高中数学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以及三个“二次” 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奠定基础.2、重难点的确点重点:从数和形两个角度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互相转化问题.难点:灵活运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解决问题;利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二、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数学思考:运用类比、猜想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过程,认识到事物的互相联系与转化.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学情分析已形成的:1、能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有一定看图识图能力,并能画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草图.2、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待形成、提升的:1、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能力.2、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研究时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3、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四、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在本节课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和探讨法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过程中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学习活动中,尽量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最终让他们学会学习.2、学法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活动1:问题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有怎样的联系?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最后分别从数与形这两个角度得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问题2:类比猜想一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师生活动:老师展示问题,学生回答.得出当二次函数y=aX+bx+c(a工的函数值y=0时,则得到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工;0若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丰0)中的常量0变为变量y,则得到二次函数y=ax2+bx+c(a工.0)设计的意图: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探索新知.(二)探究新知活动2:4问题:如图,以40m/s 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小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 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飞行时间t(单位:s)2之间具有函数关系:h= 20t-5t 2问:(1)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2)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 m ?4 小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师生活动:第(1)问师生共同分析,先用代数的方法解答,然后引导学生用图象法对此问进行解释和分析. 第(2)问由学生分析并展示过程,同时让学生用图象演示为什只有一个时间小球的飞行高度达到20m?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从二次函数的性质(即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来说明为什么只有一个时间?剩下的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分析并展示过程.设计的意图:让学生用数与形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活动3:小组合作问题:根据刚才例题的讲解,类比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现在以小组为单 位对二次函数与 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进行讨论,并请代表展示 结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交点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1)"数”:二次函数y=ax 2+bx+c ( 0)的函数值y=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一元二次方 程 ax 2+bx+c=0 (0)的根;(2) "形”:二次函数 y=ax 2+bx+c ( a * 0)的图象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c=0 (a丰 0)的根.设计的意图:通过学生合作交流, 得出二次函数y=ax 2+bx+c(a 丰0)的图象和x 轴交点的 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c=0(a 丰0)的根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活动4:观察发现(1 )观察二次函数①y=x 2+x-2,②y=x 2-6x+9,③y=x 2-x+1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个数是:① ______________ 个② _________ 个③ _________ 个• 函数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① 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 ③x 2+x-2=0,② X 2-6X +9=0,③ x 2-x+1=0,则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①厶_0,有_根 ②' _0,有_根,③△ _0,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① ___________ ,②, ③ •思考:二次函数y=a/+bx+c(a 工与)x 轴交点情况与一元二次方程 ax 2+bx+c=0(a 却的根的情况有怎样的联系?师生活动: 老师展示问题,学生观察填空•通过观察(1)与(2)的结果,对思考问题进行合作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得出判别式和二次函数与 系.并让学生掌握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三) 归纳新知(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①x 轴交点个数的情况的关 -2 -1^*11 2 X-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及用表格法归纳知识的能力。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22.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它既是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延续.又为高中数学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以及三个“二次”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奠定基础.2、重难点的确点重点:从数和形两个角度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互相转化问题.难点:灵活运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解决问题;利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二、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数学思考:运用类比、猜想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过程,认识到事物的互相联系与转化.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三、学情分析已形成的:1、能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有一定看图识图能力,并能画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草图.2、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待形成、提升的:1、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总结能力.2、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研究时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3、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四、教法学法分析1、教法分析在本节课中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和探讨法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过程中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在学习活动中,尽量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最终让他们学会学习.2、学法分析通过观察发现、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活动1:问题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有怎样的联系?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回答,最后分别从数与形这两个角度得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问题2:类比猜想一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师生活动:老师展示问题,学生回答.得出当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函数值y=0时,则得到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若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的常量0变为变量y,则得到二次函数y=ax2+bx+c(a≠0).设计的意图: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采用类比的学习方法,探索新知.(二)探究新知活动2:问题:如图,以40m/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小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函数关系:h= 20t-5t2问:(1)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2)小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m?如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 m?(4)小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师生活动:第(1)问师生共同分析,先用代数的方法解答,然后引导学生用图象法对此问进行解释和分析.第(2)问由学生分析并展示过程,同时让学生用图象演示为什只有一个时间小球的飞行高度达到20m?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从二次函数的性质(即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来说明为什么只有一个时间?剩下的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分析并展示过程.设计的意图:让学生用数与形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活动3:小组合作问题:根据刚才例题的讲解,类比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对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进行讨论,并请代表展示结果.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点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1)“数”: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函数值y=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2)“形”:二次函数y=ax 2+bx+c (a ≠0)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设计的意图: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得出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和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根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活动4:观察发现(1)观察二次函数①y=x 2+x-2,②y=x 2-6x+9,③y=x 2-x+1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函数与x 轴的交点的个数是:① 个② 个③ 个.函数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① ② ③ . 22y x x =+-21y x x =-+269y x x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①x 2+x-2=0,②x 2-6x+9=0,③x 2-x+1=0,则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①Δ 0,有 根 ②Δ 0,有 根,③Δ 0,有 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① ,② ,③ .思考:二次函数y=ax 2+bx+c(a≠0)与x 轴交点情况与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0)的根的情况有怎样的联系?师生活动:老师展示问题,学生观察填空.通过观察(1)与(2)的结果,对思考问题进行合作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得出判别式和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个数的情况的关系.并让学生掌握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三)归纳新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师生活动:通过以上环节的探究,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归纳,并展示结果。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今天的讲课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2节第一课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内容,现就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思路向各位同仁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教材从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引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然后介绍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过程。

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上,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都有所了解,通过学生自学课本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二次函数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方程来解决函数的相关内容。

这样学生有一个感知的过程,学生容易理解。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利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及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1、知道 是二次函数 的特殊情况。

2、会用函数思想解方程。

3、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判断相关的二次函数与 轴的公共点个数。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经历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在探索过程中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策略由于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1、学习目标;2、自学指导;3、引入问题;4、归纳总结;5、知识运用;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说课稿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说课稿

《§2.8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探索法教学过程:1、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kx+b=0 (k≠0)和一次函数y =kx+b (k≠0)的关系,你还记得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 =0时,一次函数y =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探索有关问题。

2、新课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 (m )与运动时间t (s )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h =-5t 2+v 0t +h 0表示,其中h 0(m)是抛出时的高度,v 0(m/s )是抛出时的速度。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说课课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说课课件

一、教材分析

3、教学重点:
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一、教材分析

4、教学难点:
探究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完成对知识的 归纳总结。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思 维敏捷,数学素养高,接受能力较强,有的学 生反应迟钝,知识断层多,对新知识接受得慢, 这节课我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教学内 容和重难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问 题,体现新课标理念,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个 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教法分析

引导探究法
四、学法分析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五、辅助教学应用

多媒体课件、学案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分析



(一)情景导入 (二)探究新知 1、结合实例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 关系 2、归纳总结二次函数y=ax2+bx+c与一元二次 方程ax2+bx+c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体会函数与方程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 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 程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 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掌握二次函数与 x轴的交点和一元二次方程的 根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个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一、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 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2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掌握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教材分析

2、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 1 )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 2 )在分组探究中,使学生体现自己的价 值,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乐趣。 (3)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以及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对函数的图像和解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之间的联系,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黑板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3.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巩固学生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完整)《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一课时》说课稿付家堰中小学刘家付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二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就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思路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如下: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用函数的观念看一元二次方程,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教材从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入手,通过类比引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问题,并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上,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都有所了解,特别的,八年级时学生已经了解到了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因而,对于本节所要学习的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应该不是难题。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就是建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心理上,老师应抓住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很多,在学习了因式分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等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解法的探求兴趣,进而由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类比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上来,顺着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导加以激发。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在探索过程中抽象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意识和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说课稿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说课稿2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30.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30.5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本节课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理解不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探究新知: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3.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问题。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0.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0.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0.5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30.5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解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然后通过例题讲解、练习巩固,使学生逐步掌握。

教材还设置了“想一想”、“做一做”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知识,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二次函数图象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使学生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二次函数图象中找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讲解:讲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图象中找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二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2.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3.运用二次函数图象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关系的理解程度。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仍较模糊,需要在本节课中加以引导和深化。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能够运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4.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2.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图象;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4.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总结归纳。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2.探索关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二次函数图象,找出对应的的一元二次方程;3.讲解原理:讲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解释为什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关;4.案例分析: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解决;5.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联系的理解;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实际问题的作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关;(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与二次函数的性质有关。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一节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材中通过引入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对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的内容时,我将会以复习二次函数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引入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再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二次函数的图像,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黑板,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复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做好铺垫。

2.引入新课:通过引入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3.讲解例题: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4.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区别》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区别》说课稿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区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和区别》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4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由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但学生对于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能还不太清楚,需要通过实例和讲解让学生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由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由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由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理解,由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以及网络资源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由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说课稿:1.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说课稿:1.4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说课稿:1.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1.4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通过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但学生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可能还不是很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深刻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分析二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发现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

3.巩固新知: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

4.拓展应用:让学生自主设计问题,运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解决问题。

5.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形成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的深刻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探索法教学过程:1、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kx+b=0 (k≠0)和一次函数y =kx+b (k≠0)的关系,你还记得吗?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 =0时,一次函数y =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程kx+b=0,且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探索有关问题。

2、新课讲解我们已经知道,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 (m )与运动时间t (s )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h =-5t 2+v 0t +h 0表示,其中h 0(m)是抛出时的高度,v 0(m/s )是抛出时的速度。

一个小球从地面被以40m/s 速度竖直向上抛起,小球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那么(1)h 与t 的关系式是什么?(2)小球经过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几种求解方法?小组交流,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1)h 与t 的关系式是h =-5t 2+v 0t +h 0,其中的v 0为40m/s,小球从地面抛起,所以h 0=0。

把v 0,h 0带入上式即可求出h 与t 的关系式h =-5t 2+40t (2)小球落地时h为0 ,所以只要令h =-5t 2+v 0t +h 0中的h=0求出t即可。

也就是-5t 2+40t=0 t 2-8t=0 ∴t(t-8)=0 ∴t=0或t=8t=0时是小球没抛时的时间,t=8是小球落地时的时间。

也可以观察图像,从图像上可看到t=8时小球落地。

议一议二次函数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1)每个图像与x 轴有几个交点?(2)一元二次方程x2+2x=0 , x2-2x+1=0有几个根?解方程验证一下, 一元二次方程x2-2x +2=0有根吗?(3)二次函数的图像y=ax2+bx+c 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课件展示)学生讨论后,解答如下:(1)二次函数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图像与x 轴分别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x2+2x=0有两个根0,-2 ;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或一个根1 ;方程x2-2x +2=0没有实数根(3)从图像和讨论知,二次函数y=x2+2x与x 轴有两个交点(0,0),(-2,0) ,方程x2+2x=0有两个根0,-2;二次函数y=x2-2x+1的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1,0),方程 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或一个根1二次函数y=x2-2x +2 的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方程x2-2x +2=0没有实数根由此可知,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小结: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交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焦点。

当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时,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当y =0时自变量x 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基础练习1、判断下列各抛物线是否与x轴相交,如果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

(1)y=6x2-2x+1 (2)y=-15x2+14x+8 (3)y=x2-4x+42、已知抛物线y=x2-6x+a的顶点在x轴上,则a= ;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a的范围是3、已知抛物线y=x2-3x+a+1与x轴最多只有一个交点,则a的范围是。

4、已知抛物线y=x2+px+q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2,0),(3,0),则p= ,q= 。

5. 已知抛物线 y=-2(x+1)2+8 ①求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②求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6、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全部在轴下方的条件是()(A) a<0 b2-4ac≤0(B)a<0 b2-4ac>0(B)(C)a>0 b2-4ac>0 (D)a<0 b2-4ac<0想一想在本节一开始的小球上抛问题中,何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60 m?你是怎样知道的?学生交流:在式子h =-5t 2+v 0t +h 0中v 0为40m/s, h 0=0,h=60 m,代入上式得-5t 2+40t=60t 2?8t+12=0∴t=2或t=6因此当小球离开地面2秒和6秒时,高度是60 m。

课堂练习 66页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1、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x2,则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是A(x1,0 ), B( x2,0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与二次三项式ax2+bx+c及二次函数y=ax2+bx+c这三个“二次”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3、二次函数y=ax2+bx+c何时为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用函数图象的交点解释方程的根的意义;2.能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和根的个数;3.了解函数的零点与对应方程根的联系.教学重点: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教学难点: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作业.教学过程:一、提出统摄性问题,创设适宜情境,引入新课我们知道,等式x2-2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关系式y =x2-2x-3则是关于自变量x的一个二次函数,那么,二次函数与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它们有哪些联系?这些联系对于研究函数问题有怎样的作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引入新课,书写课题——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学生活动(一)探究二次函数与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问题1:你能快速地求出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根吗?请画出二次函数y =x2-2x-3的图象.(生动手画图,师生共同归纳画二次函数图象的步骤)方法引导:画二次函数简图的步骤:(1)先根据二次项系数确定图象的开口方向,即当a>0时,图象开口向上;当a<0时,图象开口向下.(2)再根据x= 画出函数的对称轴.(3)确定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成图.问题2:请观察你所画的函数图象,研究图象上的一些特殊点以及二次方程x2-2x-3=0的根,你有什么发现吗?(组织学生交流,得出如下结论)结论:(1)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实数根就是二次函数y =x2-2x-3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2)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实数根即为二次函数y =x2-2x-3的函数值等于0时的自变量x的值.问题3:研究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根的个数及其判别式与二次函数y =x2-2x-3的开口方向和顶点位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结论:(1)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判别式Δ>0;(2)二次函数y =x2-2x-3的开口向上,顶点在x轴下方;(3)方程x2-2x-3=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判别式Δ>0对应的二次函数y =x2-2x-3的开口向上且顶点在x轴下方;问题4:你能将这个结论进行推广吗?(学生思考,同时投影显示如下问题)合作探究: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个数及其判别式与二次函数y= ax2+bx+c=0(a>0)的开口方向和顶点位置之间有什么联系?(师生共同结合函数ax2+bx+c=0(a>0)的图象的不同情形,得出如下结论)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判别式Δ>0对应的二次函数y =ax2+bx+c(a>0)的开口向上且顶点在x轴下方;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判别式Δ=0对应的二次函数y =ax2+bx+c(a>0)的开口向上且顶点在x轴上;方程ax2+bx+c=0(a>0)没有实数根判别式Δ<0对应的二次函数y =ax2+bx+c(a>0)的开口向上且顶点在x轴上方.也就是说,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有解以及解的个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讨论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方向以及顶点与x轴的位置问题.也可以通过二次函数对应的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来判断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以及顶点位置.思考:当二次函数y =ax2+bx+c(a<0)时,是否也有类似的结论呢?(二)函数与方程关系的应用[例1]求证:一元二次方程2x2+3x-7=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根据我们前面研究的结论,你觉得应该如何完成上题的证明呢?证法:因为一元二次方程2x2+3x-7=0 的判别式Δ=32-4×2×(-7)=65>0,所以方程2x2+3x-7=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思考:该题还有其他证法吗?请同学们回顾一下确定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有哪些方法呢?[学生交流归纳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常见方法]方法一:设函数解析式为y =ax2+bx+c(a≠0),再根据题意得到关于a、b、c的三个方程,联立方程,解方程组确定出y =ax2+bx+c(a≠0).方法二:根据题中具体要求,也可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a(x-x1)(x-x2),进而求出函数的对应变量的值.方法三:也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进而求出函数的解析式.问:你能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选拔具体的方法确定上题中函数的解析式吗?(师板书解题过程)(三)目标检测课本第76页练习第1、2、3、4题三、课堂小结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的判断方法;2.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四、布置作业课本第81页习题2.5第1、2、3题.活动与探究:若方程x2+2m+3=0的两根都小于1,试求m的取值范围?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的一点体会创设适宜情境提出立体开放的问题进行结构性变式变式后的反思提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