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内容的教学探讨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历史和地理性内容的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历史和地理性内容的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历史和地理性内容对学生的思维、情感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
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历史和地理知识融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地理观,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我们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类经验、智慧和文明的结晶。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祖国的光荣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历史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的深刻认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性内容来引导学生认识民族精神、纪律和传统美德,让学生体会历史人物的伟大品格和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地理是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地理学科,它关注人类社会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利用。
地理知识是了解世界的工具,也是认识国家、社会和自己家乡的基础。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也涉及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特色和差异,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通过融入历史和地理性内容,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地理观,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环境的关爱,让他们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也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和效果性,通过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思考和成长。
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地理观,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我们教师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希望我们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成效不断提高,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的学习中,成长为有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公民。
浅谈《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历史、地理题材的教学
浅谈《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历史、地理题材的教学——市骨干教师培训稿件旅顺口区水师营中心小学张艳萍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品德与社会学老师普遍都认为历史、地理类的教材很难教学。
因为这种题材的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话题零散,知识点多,没有完整脉络和情节,如果我们对课程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就会出现把品德与社会课就某一个知识点变成支离破碎的历史课、地理课讲座或说教的思想品德课的现象。
其次,很多老师在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感觉时间精力不够,教学设计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引发学生兴趣,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不深,教学效果低下。
再次,在课堂教学前,因为学生准备不充分,就会出现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教学活动就是讲解“历史故事”“地理知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方式主要还是“听讲式”“记忆式”,当教师为历史激情飞扬的时候,学生依然是冷静面对,很难产生情感共鸣。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准确地解读教材,上好这种类型的课呢?一、明确课程的性质很多老师认为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历史、地理部分涉及的内容广、话题散、知识点多、散、小、没有体系,没有完整脉络和情节,不知道怎样讲?教学的时候以教材提供的内容为主,见图讲图,见字读字,在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上依然是“教”教材,把教材中的地理、历史当作知识来教,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导致地理、历史知识与品德目标的割裂。
也就是说,教师没有把握住品德课程标准的精髓。
虽然采用了一些花哨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但其精神内核没有改变,教师仍然力求把知识讲得多、全、细,做到面面俱到,规范完整,生怕有一点知识上的疏漏,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把地理、历史等知识为品德发展服务的教学目标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来看一下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给我们做了这样的表述:“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三七品德与社会学科历史题材教学的几点思考
品德与社会学科历史题材教学的几点思考温州市广场路小学肖佳敏首先,非常感谢市教研院为我们搭建这个平台,让我们汇聚一起共同探讨品德课教学,聆听各校老师在品德学科教学方面的经验与收获,这样的备课形式让我们获益匪浅!接下来我代表我们广场路小学品德教研组就曾大江老师的《战争何时了》一课,谈谈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思考:一、教材解读要科学、到位品德新教材从儿童的视角出发,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反映儿童的生活需要。
它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和儿童对话的文本。
但在教学实践中,又难免会出现教材和儿童实际不相符之处。
因此,必须做到科学地解读教材。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战争何时了》一课,是“世界问题真不少”主题单元的第一课。
我们在解读时,联系本单元《科学技术的喜和忧》和《我在联合国作报告》这两课内容,深深地思索着三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们想,要是能把战争的问题实实在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使儿童的心灵受到震撼,获得理性的思考,就能更好地引导儿童感受科学技术的喜和忧,领悟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解读,“震撼”和“理性思考”便成了本课教学的两个关键词。
在细细研读教材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特写图例:被枪弹击碎的玻璃后的儿童眼睛。
结合图边上的一段话,不难读懂,编者是想通过这段话和这幅图,让儿童感受战争环境中儿童的巨大灾难,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
可再一细看那双眼睛,虽然能看出恐惧和不安,却很难和骇人听闻的战争联系在一起,编者为什么不安排一张使人一看就能联想到战争,场面非常恐怖的图片呢?我们感到困惑,于是试教时用了很多血腥的画面:有横尸棺材中的儿童,有被炮火炸去双腿的儿童,有被炸弹炸破头颅的儿童……但我们的孩子们不忍看这样的画面,太残忍,太暴力,也太黑暗,个别胆小的女生甚至是捂着眼睛,唏嘘不已。
课后我们通过探讨,都认为编者在考虑震撼儿童心灵的同时,更注意到了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保护,课堂中不应该出现非常恐怖的战争图片。
浅谈《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题材的教学
辽宁省盘 锦 市盘 山县甜水 学校
小学科学 教育提倡关注 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 来的探究兴趣和 需要 , 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 的方式学习科学 ,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在 教学 中怎样实现生活化昵?现 做如下 思考和 实践 。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科学教 学应 以探究为核 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 历一个科学探究 的过程 , 科学教师可 以通过设计生活情境 ,通过调动学生 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
三 、 生 活化 的课 外活 动
关注的一个地方, 在操场上游戏学 习, 学生不但没有感到这是一种作业的负担 , 都欣然圆满完成了任务。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既巩 固扩展了学生在课 堂上 所学的知识,又有利 于培 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 , 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培养创新精神 。 四、匠心独堰 .布置生活化的课 外作业 激发学生们课外探究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 的动力。只有学生对于 你布置的作业有兴趣了, 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外的探究活动中。 如在教学 《 混 合》的时候,我们在课堂上混合的都是一些固体 ,课要结束时,我就问学生们: 如果把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起来会怎么样啊?不同的混合顺序会产生怎么样的结 果呢?这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 了起来 ,然后顺其 自然地让学生们 回家 自己实验。 不同的顺序看到 了不同的结果 ,学生们课外探究的兴趣就更浓了。 总之既让科学 教学走 进学生 的生活 ,让 学生感 受到生活 中到处 是科学、 科学就在 自己的身边 , 又让学生体会到学好科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是那么 的广泛 , 从而对周 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 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 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 习惯 ,获得真正的长足发展 。
里面扔石块 ,为什么水会流 出来 ?让学生说说其 中的原因,继而引出空气占据 空间 的概念 。往满杯水 中放 小石子 ,放得越多,溢 出的水就会越多,很多学生 都碰到过类似 的事情 ,但学生并没有认真 的去思考其 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 上 以后 ,一下子成为 了学 生关注 的焦 点。又如 ,在 《 溶解》一课教学中,老 师 提出: “ 我是昨天熬夜 了非常 困,想冲一杯咖啡。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 办 法,让老师快一 点喝到咖啡啊 ?”冲咖啡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 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 是来劲 了,学生 马上能联系 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 上 了计策来 : “ 用筷子不停 的搅拌 能够使 咖啡快一点溶解在水里 。” “ 用热水 来泡溶解起来 也很快 的。”、 “ 冲水后将盖子盖起来用力的晃动 ” “ 把咖啡放 进水里 ,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 。”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 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 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 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 了。 = 、生活化的探究材料 学 生进 行科学探究 必然要借助一定 的探 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 科学探究 过程 的必要条件 。小学科 学课 的探 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 、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 和实物材料 。如课本 、图册 、课外读物 、媒体信息 、儿童生活 中的所见所闻和 熟悉 的物 品、周围的环境 、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 。 在教学 中 ,教师尽量 采用贴近学生 生活的实验材料 ,一般情 况下我很少 提供给 学生们,而是由学生们 自行从家中去收集 。大家可能觉得我这样做舍近 求远 了。可是我认 为,学生们 自 行 从家中带的器材虽然没有学校里 的规范、标 准 ,但对 学生来说比较亲切,不存 在陌生的感觉 。学 生生活 中的牛奶盒、可乐 瓶 、生 日蛋糕 的泡沫 盒等等都是教师们进 行科 学探 究实验 的好材料 。比如 比如 教学 《 声音 的产 生》的时候,提供给 学生生活 中一些材料 ,比如学生 的浆料直 尺,纸 张等 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 各种办法使它们 发出声音来 。学生根据 自 己的生活经验 会想 出各种各样 的办法来 ,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 。
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探究作者:乔明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4期摘要:在同“历史”对话中确定目标,在“史”“实”对接中指导感悟,在细节体验中升华情感,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历史题材的品德课堂中“跑偏”,提高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历史;教学;感悟不少教师对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的历史知识的教学觉得很棘手。
究其原因,主要受这部分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等方面影响,造成教学过程中目标达成不到位。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正确确立目标,指导感悟和细节体验来提高道德认识,能将这部分历史题材教学真正落在实处,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一、走近历史,在同“历史”对话中确定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社会化发展而设立的。
历史教学专家李德藻说:“作为本体,历史指人类经历所创造的一切,它是过去的、既定的、不变的。
作为认识,它指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与思考,因而它是现在的、不定的、可变的。
”课程融入历史内容,主要是为学生认识生活、感悟社会服务。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视角同教学资源进行前置性对话,让学生通过研读教材,了解内容,抓住感兴趣的知识点,带着探究的兴趣去读,从历史变化中触及认知、情感的冲突点。
如教材中,从《我们为祖先而骄傲》《鸦片的背后》《中山陵前》《南湖游船》《李奶奶身上的伤痕》到《筑起血肉长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些内容都是通过展现中国历史来帮助学生认识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的。
所以,品德教师应捕捉典型的历史现象,解析事件的实质,借助对现象的理解,感悟时代,激发情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道德情感服务。
二、走进历史,在“史”“实”对接中指导感悟《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知识是散点式的,其中不少知识是突然跳到学生面前的,学生对这些突然“跳”出来的历史内容很陌生,不可避免地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学习历史,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用好五项策略 破解教学难题——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
吉林教育·教研24/2016《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有很多关于“历史题材”的教学表述。
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历史题材”的教学,部分老师感到困难。
那如何破解这些教学难题,我认为,可利用以下五项策略。
一、搜集资料,归纳提炼对于历史,由于比较久远,学生可能一无所知,或者知之甚少。
所以,必须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课件等等。
资料搜集出来了,还要让学生对资料要归纳。
关于历史战争资料的归纳,有好多方法,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归纳,按照事件的性质归纳等等。
在归纳出来以后,要注意提炼重点。
例如,教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悲壮的抗争》,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搜集“1840年以后外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可以让他们按照时间顺序来归纳出几个关键内容———时间、国家、条约的名称、条约的内容,对于“条约的内容”,用简短的一两句话来提炼总结即可。
二、多样方式,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使学生眼中“枯燥的历史”变得更加生动化、兴趣化,是老师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下面,仅列举两种方式。
(一)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探究,往往比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
合作探究有多种分组方式,可按照兴趣相同或任务相同的学生组成小组,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平等讨论。
在合作探究前,出示一个“温馨提示”,选出记录员、汇报人,合作的时间等,最后达成小组的共识。
这样使合作探究成为培养学生平等民主意识与合作交往能力的过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探求救国之路》时,让学生合作探究“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采取这些措施的理由。
”真正提出了学生通过探究而能回答的问题,注重了合作的有效性。
(二)模仿体验模仿体验是教师模仿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感受,或者学生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自己进行模仿的一种方式。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探索
以是一件事 或一个人 ) , 让学生 明白这 个点在整 个面上起 的
掌握复杂灵活 的历史知识 , 这 是辩证历 史唯 物主义 的要求 ,
教学 中, 用情感铺路, 和 孩 子 们 一起 , 打 造 通 往 历 史 的 直
通 车。
历史是一 面镜子 , 告诉 孩 子们 什么是历 史 , 什么是 不能
忘却 的记忆 。
手段 , 学生在学 习之后 , 会对这段 历史有 一个大 体的感悟 和
( 2 ) 体现学生情感的 N曲线波动 ( 也 就是实现两次情感
的抑扬 ) 。从教学事件 的陈述上 和学生进行 对话 , 使学生从 对历史事件 了解 的缺乏 到对 历史 事件有 一 定 的 了解 , 情 感
体验。做出他们 自己独 到 的分析 和见 解 , 教师 要把 思考 和 选择的权力归还给 学生 , 鼓 励他 们进 行个 性化 的理 解 与创
造, 为他们最终形 成 自己的品德发展和行为塑造服务 。
上达到一定 的共 鸣 , 实现 学生 第一 次情 感 抑扬 。再 对历 史 事件进行冷静 的分 析 , 让 学 生产 生 的共 鸣 的情 感 变成他 们 理性 的思考 , 师生共 同对发 生 的历史事 , 使 学生 的情
感再次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 实现学生二 次情感抑扬。
( 2 ) 用细节来感动人 。进行历史题 材的教学 , 光靠 教材 里的文字与图片资料 , 不论教师 如何 发挥 , 都无 法拉进 学生 与历史的距 离 , 况 且教 材编 写者 本 身也不 是让 教师 仅仅 利 用教科书进行授课 。因此 , 教 师在授 课前 必须 要有 充 足的 课前准备 , 充分 发掘 生活 中的历史 故事 , 从 学生 周边 的人 、 事、 生活 m发 , 结合 教材 呈 现 的内容 , 才能 更加 贴近 学 生 的 生活 。教师让学生 准备 有关 学 习材 料 的同时 , 自己也应 去 收集更多的资料来作为对 教材 内容 的补充 。课 本上呈 现 的 是面向学生的历史 细 节 , 我们 教师 要通过 搜 集资料 了解 更
《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社会》中开始出现历史课型,它需要学生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穿梭,在倾听历史声音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历史,从而用来帮助儿童理解人生的意义、寻找正确的生活方式,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然而,“如何努力让这类题材走近学生的生活,实现与学生的对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容易遇到三大困难:困难一:来自教材。
教材中一般是提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
老师感觉点相对较散,但涉及的内容却不少。
如何有效整合教材,处理教材就显得比较困难了,所以,很多老师往往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历史课。
困难二:来自教师。
大部分品德老师本来就缺乏历史知识储备,再加上身兼班主任和其他课程的教学。
繁杂的工作千头万绪,让老师们基本上无法深入地、系统地钻研课程,往往机械地理解教材,照本宣科。
课就容易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而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让历史教学变得有血有肉、灵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了。
困难三:来自学生。
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缺乏“生活味”。
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体验。
这种“今人看古人”的学习让他们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要让久远的历史现实化,成为有生命的历史,并鲜活地展现在他们面前,的确非常困难。
如何把握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有关历史题材的教学,成为广大品德与社会老师关心的话题。
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本人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三大困难入手做如下三方面的尝试:一、教师对教材中有关历史的部分要进行必要的取舍、整合。
新课标告诉教师要有新的教材观,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是必要的。
虽然教材的编写具有很高的科学性,给我们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但它不一定是十全十美的;有些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的世面不那么广,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整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不要被教材捆住手脚。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之探究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之探究 -----再现历史与现实对话的道德艺术魅力内容摘要:品社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是师生探讨人类生活问题的工具,是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学生通过学史、懂史来认识自我,认识历史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意义生成与个人创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历史与现实道德艺术魅力许多有关历史性题材的教学内容被纳入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当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国际意识,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品社教师如果用传统的观念来看待历史与德育的融合,就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
所以,品社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清晰的认识到教材中关于历史内容的学习只是作为一个桥梁,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品社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是师生探讨人类生活问题的工具,是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学生通过学史、懂史来认识自我,认识历史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意义生成与个人创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中,如何将历史这样枯燥的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形象地教给学生,达成课程的三维目标呢?下面是我的一些探索:一、创设活动情境,让教学内容“活”起来很多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讲的都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会与现实有一种陌生感,使得品德与社会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是求知的前提。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
例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word资料5页
例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教学策略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不少历史方面的内容。
南京师范大学的高德胜博士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安排历史题材教学内容具有独特的意义。
没有历史,学生的爱国情感是空壳,也就没有了爱国的内涵,成了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知识符号。
由此可见,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但是,教材中的历史题材内容相对分散,缺少前后联系,有的内容只是呈现历史事件,却没有交代历史背景,更没有具体的历史细节。
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直接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历史课,这显然违背了编者的意图。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活动是架起历史题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桥梁。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一、调查,丰厚感知历史距离学生久远,再加上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比较零散,不够系统。
在上课之前,安排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调查活动,有利于完善学生对相关历史的认识,丰富他们的感知。
比如,在执教《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时,老师布置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访谈年岁较大的老人,了解解放前人们的生活情况;通过阅读等方式,了解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寻找关于红军长征的图片或者视频;寻找开国大典的照片或者文章。
学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这段历史建立了初步的感知,因而在课堂中的感悟自然深入得多。
一般来说,调查的途径有阅读报纸、杂志、课文;听广播、讲座;看电视、上网等,还可以对年长的历史见证者进行访谈,参观各种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址等。
老师在布置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时,要提前布置,具体安排,引导学生分工合作,还应交给学生具体的方法,使调查活动能顺利开展。
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内容的教学策略
漂亮的教室,也没有奢望得到我们精美的 文具盒和作业本,只希望有一本我们使用 过的书籍,我们用过的纸笔即可,那么伸 出我们的手会如何呢?(播放希望工程小 学纪录片),学生的感受非常强烈,对学习 内容的主动性也明显增强。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做好历史题材设计工作,不是 简单地机械讲解“历史故事”,而是应该从 人文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情感意识, 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能 产生“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的 笑话。
二、历史题材内容使用新颖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内容其 实比较空洞,这是因为这些历史题材具有 明显的时代感,其不容易被当代小学生理 解,而且也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 教师在历史题材内容的使用方面要新颖 化,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做好具体的沟 通工作,提升学生对内容的感悟和理解。 如苏教版《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 课程教学中,其主要的内容让学生体验和 认识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心下成长的,从 而激发学生感激父母,热爱父母的情感。 我在课程教学中举出了“卧冰求鲤”的故 事,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 的事情,让学生了解古人是如何孝顺父母 的,以及如何感激父母,应该在生活中做 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报答父母。但是我 发现,“卧冰求鲤”的故事对学生的感悟并 不是很好,从具体了解来看,学生普遍认 为有病了应该去医院,想吃东西应该叫外 卖,而不是脱衣服去捕鱼,而且冰那么凉 水下是没有鱼的。因此,在后续教学过程 中,我在卧冰求鲤故事中不是单纯地讲故 事然后让学生感悟道理,而是对故事进行 讲解时,设置了古代人没有医院,只有拿 药的药方,没有外卖只能自己烧火做饭等 前提条件,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故事的理 解更加到位,也被晋人王祥的精神所感 动,纷纷表示回家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
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内容的有效教学
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内容的有效教学摘要:《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安排了体现我国国情、历史和文化的教育题材,本文探讨历史题材内容的有效教学方法,努力使历史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真正提高品德教学实效。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有效教学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
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历史学习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内容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体验,形成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
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好这些教育理念,才能使历史教学更有效。
一、《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材简要分析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主要出现在五年级下册,主要集中于教材的一、二单元。
这些历史性的教学内容普遍与现在学生生活有一定距离,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二、《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内容的基本教学方法《品德与社会》教材安排了部分历史题材的内容,我们怎样使教学更有效呢?我觉得可以借鉴这些教学方法:1.教学导入阶段(1)创设情境。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林在回顾自己学习经历时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如果照本宣科的教学历史内容,不加组合、深化、超越的教学,将使得教学十分单调。
如在教学《悲愤的吼声》中,课堂导入教师采用了播放歌曲《在松花江上》的MTV,沉重的画面,凄凉悲壮的曲调,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这样的情景奠定了课堂的情感基调。
(2)设疑激趣。
教材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照片、示意图和表格等,这些教学资源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直观性,也使让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
课堂上引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将历史画卷在学生面前逐步展开。
教学苏教版五下《鸦片的背后》开场白片断:教师指着图片说:“这是商代的玉饰、西周的青铜、清代的雕刻,猜猜这些文物该陈列在哪儿?”学生:“应该陈列在我们国家的博物馆里。
”教师气愤地说:“对,理应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
可事实上它们都陈列在英、法两国的博物馆!”学生的眼里满是疑惑……这样的开场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策略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策略(讨论稿)“品德与社会”课程所涉及的历史知识,只存在于我们教科版五、六年级教材中。
鲁洁教授认为,小学不应过于强调历史的知识点,而应教给孩子“活着的历史”。
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
正如托马斯•凯利所言:“历史好像是去外地的一次旅游。
它把学生带到一个奇妙的令人兴奋的新世界,展示一个令人兴奋的将来前景。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历史资源,是让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由此可见,历史教育不应教给学生一个个死板的知识点,而应呈现给学生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一段段精彩纷呈的故事,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赞歌。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教学应立足于品德教育,教材中关于历史内容的学习只是作为一个桥梁。
其最终目的是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让儿童通过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开发学习化的课程资源,一切教学立足于学生原有经验的建构,实现教科书功能的“激活”,把教科书作为一种“活性因子”,激发师生之间的对话与共享,以增强、提高学生的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材中的历史知识不要求学生去记忆或背诵,而是把它作为师生探讨人类生活问题的工具。
蕴涵人类经验的历史要成为联系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桥梁,让学生通过学史、懂史来认识自身,考虑历史对于个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在参与历史问题的讨论中反省自身的生活,在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中进行个人道德的建构。
一句话,《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应该是生活化的历史,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探究、体验来达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强化进而成为自然。
这样才能将《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历史知识教学落在实处。
具体教学流程如下:一、课前初探,初步感悟目的: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主题进行初步探究,并提出困惑,为课中的探究做好充分的信息准备并酝酿一定的个性化的情感基础。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教学的高效与有趣
鱼和熊掌能否兼得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浅谈《品德与社会》中历史教学的高效与有趣今年通过新的《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学习,结合《品德与社会》历史教学内容,我发现教学中的高效与有趣共同实现有一定难度。
《品德与社会》中的历史教学它侧重于对学生历史知识、分析能力和历史价值教育。
在教学中要想实现这三目标,难免要加重学习任务,让学生阅读搜集大量史料,牢记历史事件。
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训练。
任务如此繁重,而我们面对的又是小学生,如何实现鱼和熊掌兼得即如何实现《品德与社会》历史课的高效和有趣我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下面是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激发学生主动喜欢历史,了解历史、探究历史是我们实现高效和有趣的第一步。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开启学生课前主动搜集资料、记忆史实,课中积极探究,参与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1、让学生重视历史,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学史使人明智",多讲一些诸如毛泽东、拿破仑等伟人或名人学史、重史、用史的故事;引用古今中外的史学迷案,如埃及金字塔之迷等激发探究兴趣.这样,学生的学史"欲望"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滋长起来. 2、精心巧妙设疑布阵。
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
”学生的求知规律也是遵循“无疑—有疑—无疑”这一原则的。
历史教学中有些内容文字简洁、知识性强,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因而,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新奇、惊讶、新颖之感,以引起学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
2、借助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广泛采用电教媒体提供的信息,寻找和建立情知融合点,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远的拉近,把抽象的变成具体,把虚的变实,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时学生会精神振奋,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实践之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实践之研究一、提出课题的背景及意义(一)背景1、《品德与社会》的“历史题材”教学目标难以定位《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及六年级教材中出现了大量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课。
历史题材,其联系点较多,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理出不同的思路,进而抓住历史线索进行授课,而教材总是按照编者的意图将历史知识汇编成一个个板块,如果,我们按照授课者的思路,有时候就可能一节课将所有的内容都讲到,有时候可能只需要讲一个板块内容就足够了,这就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遇到历史题材的内容,我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怎么确定。
2、《品德与社会》的“历史题材”,易让人忽视学科的特性。
“历史题材”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性,不深究学科性质,授课教师,一不小心就可能将品德与社会课单纯上成了知识型的历史课,而忽视了品德学科的特性。
正因为现实教学中我们遇到这么多的困惑,我们才提出了《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教学的实践研究》,以求方法,化解疑难。
(二)意义1、研究这个课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教材,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研究这个课题,我们就必须深入解读教材,经过多方探究,确定教学目标,形成多种教学方案,在教学实践中,取长补短,最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2、研究这个课题,有利于我们找出历史知识与品德教育的结合点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而品德性是它的灵魂。
而历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它所蕴含的是一种选择的道德(对善恶进行选择),历史就是生活(历史人的生活),我们解读历史,就是要把它还原成人的活动,用一种细节化方式来呈现历史中的一个人,一个能与学生对话的人。
3、研究这个课题,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水平促进专业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广大教师都在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没有具备一定高度课程意识,致使教师的工作方式变得过于依赖和被动服从,教师对课程的独立判断和开发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历史和地理性内容的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历史和地理性内容的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其中的历史和地理性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历史和地理,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历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生历史和地理性内容,是每一位品德与社会课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历史与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历史和地理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内容,它们不仅仅是一堆过去的事实和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地理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历史和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历程,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与地理教学的原则1. 生活化原则历史和地理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教材以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的变革和地理环境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
2. 系统性原则历史和地理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不能简单地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和地理知识,而应该通过系统的设计,让学生形成对历史和地理的整体观念。
3. 适度原则历史和地理教学的内容应适度,不但应当包括国家的发展历程和地理环境,也应当包括一些小故事、小事件,以及一些地方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世界。
三、如何教授历史内容1. 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该注重历史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人物的功绩,让学生了解到历史的发展是由一系列事件和人物所共同构成的。
应该适当引入一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故事和事件更加生动地领会历史的变革和历史人物的伟大。
2. 教学方法选择在教学方法选择上,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方法。
通过朗读历史故事、讨论历史事件、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领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内容”的教学策略
教育实践与研究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5年第35期/A (12)>>>学科教学探索河北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涉及很多历史内容,这些历史内容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很值得研究。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必须明确《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内容是为品德教育而设置的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所以教学要从品德教育的需要出发,教材也是这样安排的。
四年级下册在“爱家乡”题目下,安排了了解当地名胜古迹,诸如长城、承德避暑山庄、沧州铁狮子、赵州桥、清西陵。
五年级上册在“爱国主义教育”题目下,安排了简单了解古代文明,四大发明、大运河和几位历史名人孔子、扁鹊、张仲景、李时珍、张衡。
这些内容的安排都是为了落实《课标》要求的“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这一德育目标。
六年级上册眼界扩展到了世界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及印第安文化,中国商代的青铜器、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金字塔、古罗马的圆形剧场,汉字的演变,阿拉伯数字的发明等人类文明成果。
教材还介绍了几位历史名人,中国古代先贤老子、孔子、屈原,古代西方著名学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六年级下册又回到了“爱国主义教育”题目下,第一单元详细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伟大成就对世界科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学习古代科学家刻苦钻研和勇于创造的精神。
第二单元概括地介绍了发生在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从四年级到六年级上册,河北版教材《品德与社会》主要从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目的而设置内容,所以在教学时绝不能脱离品德的课程目标而讲成历史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内容教学初探
双鹤乡中心校张伟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它涵盖了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等领域。
在进入高段特别是六年级学习时,教材中历史内容占相当大的比例,究竟怎么教?是让学生系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还是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或者另有意图。
这不免让教师心中顿生疑虑。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历史内容学习与初中历史学习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内容是以“散点”式的方式呈现,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沿着“以情感为主线,促进品德形成”这一思路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走进历史,激发情感
教材在编写时,重视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一些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入手,引导儿童走进历史,去感悟,去认识,去理解。
如再现当时的一些图片、文献及影像资料等。
课程标准也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告别贫困奔小康》中“走出紧缺的年代”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粮票、面票、油票等票证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联系实际或创造情景给大家讲一些那时候有关“票证”的小故事。
进而,触动学生心灵,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票证”之间的距离。
学生对学习新课也产生了深厚兴趣,并能积极主动参与。
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情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这样,就能缩小学生与历史之间的时空差,变“要我了解”为“我要了解”。
二、换位体验,感受历史,内化情感
所谓换位思考,心理学上的含义为:它是一种设身处地理解、体验受众的认知、情绪情感和需要等的心理过程。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通过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
如教学《站立起来的中国人》中“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一话题时,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层次了解旧中国体育史时,让学生换位思考、体验——假如自己是刘长春,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假如你是看台上的一个中国观众,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这样做,学生能在最大程度上体会当时运动员的心情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感受,懂得了由于旧中国腐败无能,旧中国的体育史带给我们的是耻辱和气愤。
进而,有效突出了本课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换位思考也使得学生对历史内容学习变的主动,积极,有意思。
三、对比思考,提升认识,升华情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句话:“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
”鲜明的对比,不但能使学生很快悟出其中的道理,还能培养学生比较判断的思维能力。
可见,对比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还以“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这一话题为例,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教材中两幅图片(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及参赛者刘长春和许海峰首夺奥运会金牌图片)引起学生思考,再让学生阅读文本资料,对1932年、1984年、2008年我国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到达方式、获奖牌和金牌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通过自己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在“从1人参赛到数百名再到600多人”“从海上漂泊21天到乘飞机再到自己家门口举办”“从零到15枚金牌再到51枚金牌”这样强烈的对比中,真正感受到只有新中国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和中国体育实力强大以及中国的强盛。
源自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才能唤起他们情感的波涛。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在之中,情感无疑是不可缺失的。
对《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内容教学而言,既源于情感,最终又是为了提升认识,升华情感,促进学生品德形成。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采取更多形式的体验或感悟方式来激发、内化、升华,甚至拓展学生情感,进而,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