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6篇
【自我总结】道德与法治是一档早间档栏目剧,于2012年1月14日开播,1月21日,改播普法栏目剧,每期节目播两个故事,12月1日,扩版到130分钟,每期播三个故事,成为播放时间最长的一档电视栏目剧。
以下是我的公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6篇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论文篇1《道德与法治》是为小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关注学生的价值引领,以学生的生活为出发点,重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应当加强有效性教学探究,提高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我认为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改变视角,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新课改也在不断地深入。
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渗透道德与法治知识,让这些知识陪伴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那么,在素质教育理念全面普及的今天,如何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性教学探究,提高教学的效率,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我认为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与法治》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
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儿童的实际生活,设计有效的活动,引发学生在体验中感受。
而情境是体验的一扇窗口,是体验过程的门户。
创设符合教材主题,充满生活化的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热情,活跃学习思维,激发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感知的材料越鲜明、越具体、越贴近学习者“经验”,体验的过程就越快捷、越深刻。
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
如在学习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一课《别伤着自己》的第一课时,书中设计以走迷宫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我就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明明的爸爸妈妈去上班了,明明就邀请丽丽和静静到家中一起玩,他们玩了一会儿,明明就拿起剪刀想要做手工,这时候问问明明这样做对吗?因为图中明明用的剪刀是安全剪刀,这样不容易伤害自己和别人,学生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所以很容易理解这样的行为是对的。
《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论文
浅谈《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小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
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认识社会,认知生活,培养道德情感,发展道德感悟能力,从而将自己的认知、体验、感悟渗透在生活中。
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一、课内外结合,寓道德与生活学生的世界不仅精彩,而且充满童真。
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老师讲的相矛盾的现象,进而产生许多困惑。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实现品德教育的真正价值。
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儿童的世界,听一听他们说的,看一看他们做的,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和行为实践以及间接获得经验实现的。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教师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学生生活的人。
教学不应局限于教室,应扩展到家庭社会和其他生活空间。
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学生的生活中形成。
二、活用教材,理论联系生活传统的书本教学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仓库,却缺乏情感的体验。
我们需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和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心灵体验。
我们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引导学生投入活动。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一。
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感悟。
例如:在《购物abc》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购物的乐趣及购物中需注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超市购物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购物,亲自体验。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探讨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就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分担着培育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较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协助学生参予社会、自学做人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推动学生较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重新认识社会、参予社会、适应环境社会,沦为具备爱心、责任心、较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做为总目标,同时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科学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
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并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移和违反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
我自专门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平衡,教学研究活动太少。
由于当前教育实际,部分科目的教学人员流动性较大。
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很少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
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瓦解社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少且不够深入,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门课有它的特殊性,有些交往活动需要走向社会。
所以这门功课非常重要。
我觉得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希能与同行朋友们共免。
一、教学时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全面把握了教学目标后备课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教学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教学时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有的农村孩子因为胆小、自卑,不愿主动跟人交往,特别怕受冷落,越受冷落越自卑。
慢慢地就越内向,越自卑。
教师要经常夸孩子,和孩子谈心,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和孩子做朋友。
并告诉学生,人与人之间应该交流、交往,相互了解才能有和谐社会。
在与人相处时要谦虚谨慎,要尊重老爱幼,做文明人,做懂礼仪的好孩子。
三、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为此,教师要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游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德育教学模式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德育教学模式论文概要:《品德与社会》来源于生活同时也高于生活,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学校以及教师必须要对《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进行加强,教师要对各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充分的掌握,根据他们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使《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从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对传统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特点进行总结可得,说教式以及独白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如果能够把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能够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的激发出来,使课堂活泼、趣味。
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个人观点的表达,而通过缓和课堂气氛,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展现课堂教学的活力与魅力。
1.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①教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化与实际性是课堂教学的两项基本要求,实现教材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是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关键,对于发挥引导作用的教师群体而言,其教学目标应该紧贴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
从而使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逐渐形成优良品德。
以《平安回家》的教学课程为例,如果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未重视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会导致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大幅度降低,而通过提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
例如,借助多媒体等新兴教学手段展示出违法交通规则带来的恶劣影响,并在交通标志与代表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拓展,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交通观念与意识。
②创设情境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化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具有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激发情感共鸣等显著优势,这就要求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通过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等途径,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与展现的平台,其中,情景的选择与创设方面需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在不适合的情况下生搬硬套,否则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引导。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当前品德与社会的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
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
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
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与学一、教学的基本原则1、贴近生活的原则:“生活化”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
其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他们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和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来实现的。
因此,道德教育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它就成了无源之水2、有效性原则: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性的东西才能实现有效性,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学生需要与可能的,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是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基础性的特点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中反映出来。
例如人民版《品与社》第一单元《我在成长》内容标准为:(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对别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从这些内容标准中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构建从最基础的、符合学生生活和认识特点的生活切入,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体验、感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从而逐步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3、自主学习的原则:自主学习就是要克服“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弊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的特征是:学生有目的地学;想学、主动学、会学、有效的学。
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活动机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品与社》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要求实现学生的三种学习方式:1、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中,学生要以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认识社会,对各种问题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畏师、惟上,成为学习的主人2、让学生合作学习。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篇一关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一、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多元评价的特点分析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当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
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存在是从单向评价向多向评价的转换。
多元化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增加,对于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有促进意识。
在多元化评价当中,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与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对象共同致力于评价工作,可以使评价信息得到多层次与多方面的反馈,更好地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在长期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唯一评价者,而多元化评价将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结合,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也是一种尊重。
学生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真切地接收每一位评价者的评价,可以规范其学习思想与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不仅是让学生积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正确的思想品德以及相关行为落实到自己的实践生活当中,利用科学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多元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不同的内容。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与获取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关注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培养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面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情感倾向。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分析1、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评价思想。
要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当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评价理解。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是对当代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培养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思维与学习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2、加强第二课堂的开拓,应用多元评价。
在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时,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开拓第二课堂。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文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应对策略,力求使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
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
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
由于农村小学学额不足,教师定编人数有限,教学人员紧张。
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不可能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
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由于没有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一幅幅图地介绍画中的人物、场景,根本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违背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诸方面协调发展这一基本原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概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认知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一定文化素养,令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底蕴,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将中华优秀文化渗入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之中,确保学生全方位地成长。
《品德与社会》是综合性的一门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思想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也可以提升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
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相结合,能够显著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对于此,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渗透方面。
1.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创建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候,老师需在进行优秀文化传授的同时,与《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相结合,不可对于教材内容进行过多的覆盖,要与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相吻合,要在繁多的传统文化类别中选择最为合适的素材,以此来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辅助,从而实现对小学生思想品德以及社会认知的提升。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共建绿色家园》的学习中,老师就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有关绿色家园的优秀文化理念意义与之相融合,可以先向传达绿色家园的意义,以及建立绿色美好对于生活的影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生态理念,进行植树造林、生态环保等都是对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老师能够进行其中一种的描述,通过演讲、图片或者视频等方法令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认识绿色家园对生活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有着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性,如果只是用语言教学就会令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所以,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在进行课本内容之前,为小学生讲述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小故事,如此一来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可在上课前讲述《环卫工人》的小故事,充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品社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我见万善乡中心小学刘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是一门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德育课程。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
因此,培养儿童优良的品德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但是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却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调动学生参入本课程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有效性,我认为教学中要做到课程资源多样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情景化、教学活动化,评价多样化,以此感染学生,触动学生心灵,使我们的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心,达到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内容要生活化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
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发学生参入课堂教学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各种活动 中、 从 生活中进行学习 , 通过与生 活实际相联系 , 获得直接经验 ,主单纯地 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
四 、学 以致 用 ,回归 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 , 这是 学 习的最终 目的。 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
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我们在确定教 学 目标 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 ,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起 点 ,联 系学 生 的 生 活实 际 ,动 态 生 成 教
手, 在课 程中进行整合 , 使学生有一个学 习、
吸纳 、提升 的过程 , 丰富拓展学生原有 的生
活经验 ,最终 回归生活。
学目 标。 要确立情感 目标、 行为与习惯 目标 、 知识 与技能 目 标。 也就 说教学最终 目标是要
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 , 都会 与其 品性有着
千丝万缕 的关系。品德的重要 性 , 不仅仅体 现在职场上 ,也表现在生活 中的方方面面 ,
譬如对 于朋友 、 对于家庭、对 于社会 ,由好 品德 塑造 形成 的综合印 象会让个 人赢 得广
作为 《 品德 与社会 》的教师 , 在教学工作 中
、
立足 生活需 要 ,确 定教 学 目标
总之 ,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 , 我努
品德 与生活课标 指出 :“ 教学活 动在 内 容上 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 提倡和鼓 励教师从 儿童 的实 际生活 中捕捉 有意义 的
内容 。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 出:“ 教学要面 向学生 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实
基 础教 育2 0 1 4 年9 月( 上)
小学 《 品德
品德是 一个人走 向成 功至关 重要 的 因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论文•相关推荐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论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论文篇1摘要:品德与社会课只有实行开放式教学,与其他学科、家庭、社会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才能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受教育。
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探析1正确地选择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也称之为学习方式,与教学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方式是一堂课中的整体模式。
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手段,若干个方法支撑着方式。
教学方式是贯彻教学理念,落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
对一节课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1换位体验式换位体验式活动强调主体的亲身体验,这和任何体验活动一样,是内在的,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活动。
不一样的地方是通过换位,来体验被体验对象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换位体验中有所思考、有所选择、有所判断、有所感悟。
这样,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的善良之心,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被唤起。
1.2情境模拟式情境模拟式即教师通过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场景中来观察和感受。
1.3情境演练式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必须在日常生活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才能得到巩固、深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
为此教师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把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表演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情境中进行自我教育。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1.4公益活动式良好的品德必须在儿童的生活实践中才能养成。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参加公益活动,到社会中去学习,在服务中去实践,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适应社会,这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之一。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为目标的课程。
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
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只有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优良品质学生的目的。
一、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1.培训道德思维能力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
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2.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品德与社会课程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主题。
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于生活的孤立的道德。
品德的培养与学习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与生活发生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品德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强调,既能“真实反映社会”,又积极引导儿童的生活,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社会道德论文优秀4篇
社会道德论文优秀4篇品德与社会总结篇一这个学期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有较深的印象,对社会常识、科技知识方面的知识有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对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对一些社会问题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总结这一学期的教学,觉得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方法可以发扬:一、要求学生上课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社会课堂上经常有一些学生提出他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每当这时候,教师从来不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围绕这些课堂的生成资源来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这样大大调动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社会这一门知识的学习都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教学第一单元:《讲诚信,多合作》:本单元的主题与语文课本的第二个单元的主题不谋而合,所以,我充分利用两本教材所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
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可以成为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交流的话题,“品德与社会”课本上的故事又可以成为语文课的课外延伸。
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懂得了“遵守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守信用,人们才会信赖他、尊重他,愿意和他交往。
”二、用《品德与社会》的习题来给学生做拓展训练,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使课本上的知识得到有效的补充。
平时上课的时候明确要求学生当堂作好课堂笔记,对于要求掌握的知识划记好,加深印象。
期末与学生一起制订复习的题纲,也便于他们快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结合教材内容与国家大事精心准备课外阅读资料,并开展相应的活动,通过阅读与活动进一步了解我们这个社会,了解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学生通过大量翔实的历史与现实资料直接感受社会,感受历史,让他们对社会中的是与非、善与恶有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
在教学中还有不足的地方如还可以设计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现更大的更丰富的世界;对于个别学习兴趣缺乏的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让他逐渐对社会学科产生兴趣;另外学生对于社会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现今的小学思想品德课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教师的教学好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让学生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殊不知,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品德和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这门课程。
让思品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贴近学生生活,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正确确定思品教学活动的目标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由于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实施的教学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导致课堂上无人听讲,甚至课堂秩序混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这都与思品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有关。
二、优化、活化思品课教学素材社会飞速发展,事物不断变化,而德育内容的更新相对滞后。
教材中有些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脱节,缺乏针对性、趣味性。
思品教学要求教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并具备及时准确的掌握社会新事例、新事物的能力,灵活处理,适度调整,使教学素材更具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更利于学生内化。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
小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是思品活动化的极好素材,充实教材内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学习《日益富强的祖国》这一课,教材上讲解的都是十几年前社会发展的情境,而六年级的学生在那个时期刚刚出生,对课本上所讲解的内容非常陌生,甚至讲解香港夜景的图片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说,经常去,早都看腻了,比这图片好看的有很多,这有什么好看的?这时就不应该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搬,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们先了解过去的人们生活是什么样的,再根据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要善于抓住这些来自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道德需要、道德困惑,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原本"纯而又纯"的书本教学"鲜活"起来。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6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6篇一、营造良好德育环境,耳濡目染熏陶学生心灵良好的德育环境绝非仅仅是外在的物质之美,更需要内涵之美,具体体现在教学环境美,师生交流中流露出的情感美等。
如学习氛围、生活气氛的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处,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使他们感受心灵的熏陶。
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要通过语言、表情不断给学生创设德育渗透的情境,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学生的思想。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子,不失时机渗透品德教育在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尤为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这方面的素材可谓蕴含在各个单元。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这些德育因子,将其适当放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以良好心灵的升华。
如,学习动物这个单元的时候,如:dog,cat等,我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让学生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人类对动物不友好,一方面会导致动物濒临灭绝,物种逐渐减少,同时,也是在毁坏我们共同的家园,既培养了学生爱护我们共同家园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关爱世间万物,呵护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渗透德育,不留痕迹滋养学生品德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瞄准时机,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收到润物无声、不留痕迹的效果。
否则,生硬的灌输、牵强附会的生拉硬扯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弱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四、组织丰富多彩活动,春风化雨塑造学生心灵德育教育,重在感化熏陶,一味地说教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遭致学生思想上的反感。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巧于设计,精于谋划,通过一些学生情感上乐于接受的活动,让学生内化为思想上的认识。
如通过课余的单词拼读、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总之,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恰当的方法,将德育渗透与英语教学巧妙融合起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长此以往,美好的品德必然犹如雨露,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成长为自信、健康、向上的合格人才。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正文第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家庭、学校、社会——《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儿童需要安全和保护,才能去冒险;儿童需要支持,才能获得独立;儿童需要引导,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校沟通自我保护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有着密切联系的主体,对于孩子们来说,如果认识得当,将有着不一样的收获。
一、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教育不同,孩子的性格也有着个别差异。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溺爱型,一种是宠爱型,一种是严格管教型。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计划生育已不在话下,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便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一)溺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溺爱的孩子,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在学校与同学的相处一般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孤僻或骄纵等性格。
不尊重长辈、不尊敬老师、没有团结意识。
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家长管不住他;在学校,老师不好教育他。
长而久之,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经过调查,在家庭环境里,父母长辈通常会以夸奖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的学习,但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
孩子感恩意识比较薄弱。
所以,在疼爱孩子的同时,要先培养孩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到了学校才能更好地与同学相处。
(二)宠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宠爱的孩子,会比较胆小、孤僻,会生活在家长温暖的屏障里。
据调查,这类型的孩子依赖性会比较强,在家依赖家长,在学校依赖老师,在学校受到宠爱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在学校很多考察动手能力的课程,这些孩子都不及于其他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
本文分析了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公民教育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一个小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实践。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公民教育
近年来,某市开展公民教育研讨会的活动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也激起了笔者对公民教育的思考。
笔者所理解的公民教育即是以培养爱祖国,爱他人,遵纪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为目标,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
在我国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
1.重思想政治教育,轻公民意识培养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内容的选择,活动的设置等方面较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进。
它涵盖了心理素养与道德,法律法规,权利与责任,公共参与等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
但实施过程中,教者极易将其演变为一节思想政治教育课,让课堂了无生趣。
有人说公民教育涵盖思想教育的内容,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的是对现行>规章制度的认可、服从。
长期进行这样的教育,学生的公民主体意识,理性的批判精神,坚定的权利意识就会受到压制,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
2.重知识传授,轻良好行为培养
良好的公民教育需要学生自主实践、体验参与,从而将公民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但在现行的课程运行中,学生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加之一些教师对公民教育的认识不足,品德课上许多教师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不断地记,不断地背书上的内容,以应付考试。
有的学生考试分数很高,但公民意识淡薄。
知识的多少与公民意识并不是对应关系。
有的人知识很渊博,在生活中却不能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实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容,更应该把公民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公民意识,外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阶段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开展公民教育的活动尤其重要。
一、游戏感悟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比兴奋中将知识进行内化。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不耍赖皮》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魔力眼”的游戏。
即班长给学生们看多张图片,然后迅速藏起一张,教师和学生抢答,说说班长藏起来的是什么图片。
由于班长是站在讲台前组织学生玩这个游戏的,教师站的位置在讲台旁,猜中的几率当然要比学生高,最后游戏玩不下去了。
看着学生沮丧的样子,老师问:“为什么不再玩了”,好几个学生说道:“不公平,不公平。
”又有几名学生说:“老师耍赖,你站的位置可以偷看到班长藏的图片。
游戏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规则的重要性,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
再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自画像》一课时,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了“身边的他/她”的游戏。
教师和学生们将本班自己朋友的特点和长处写在一张小卡片上,交给老师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猜一猜“他/她是谁”。
由于此游戏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每次抽中的卡片有可能就是自己,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
在快乐的游戏中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很棒,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主动改正,大家就会更棒。
通过此游戏,学生们不仅对自身更加了解了,对身边的朋友也多了分理解。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游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情景体验
教学中教师常有目的地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并融入其中,学生通过一定的体验,理解知识,明白道理,并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教师可利用音乐,语言描述等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父母的疼爱》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家里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在我......的时候,爸爸、妈妈......。
然后让学生将所讲的故事编成一个剧本,自己扮演父亲或母亲。
接着让学生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背景音乐声中欣赏美文《妈妈的爱》,并谈一谈我能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讲故事环节,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勾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为后续的情景体验做好了铺垫。
学生表演时通过角色扮演,体会了父母的那份深深的爱以及父母的艰辛与不易。
美文欣赏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
学生谈一谈时,他们都被父母的爱所深深感动了,激发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本节课学生们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体验,教学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组美丽的图片、一首动听的歌曲、师生间和谐的氛围等都可以形成教学情景,良好的情景能够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公民意识在乐观开朗的氛围中发展。
三、案例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指导生活。
教学中教师将身边的事情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心中有规则》一课时,教师从国家把酒驾列入国家刑法的范围开始引入,进而把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源带给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酒后驾车事故率高,给自己,他人,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因此,把酒驾列入刑法之列,正是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都得到了增强。
当然,教学中《不和烟酒交朋友》《我的课余生活》等课亦可采用案例分析法。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合作能力,公民素养定会不断提升。
四、体验实践
实践、体验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之所用,学有所用。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内化书本中的知识,进而提高他们作为社会小公民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不说话的“朋友”》时,笔者尝试着进行一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到各村组,广场,公园......去观察,了解我们周围公共设施的种类以及利用情况。
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了解,学生小组整合资料并汇报。
结果大家发现,人们并没有善待我们身边这些不说话的“朋友”。
许多健身器材被毁坏;村头的垃圾桶东倒西歪,有的甚至被烧了个洞;公园的座椅毁坏严重......所有的这些都让学生们感到很难过,有的学生还为自己曾经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而内疚。
学生们通过调查发现,破坏公共设施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笔者接着引导谈一谈:“我们小学生除了从自身做起爱护公共设施,还有什么好方法,让身边的人一起来爱护公共设施?”学生们畅所欲言。
接下来一周,教师组织学生上网或图书室查资料,了解我国现有的公共设施的法律法规;分小组调查并制定出保护公共设施的方案;走上街头发放倡议书。
学生们从此次活动中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教者亦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们通过观察,认识路标,通过参与交通管理,知道了作为一名小公民我们应该做。
通过这两次活动,笔者发现学生们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问题了,他们自己能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公民意识增强了。
当然,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体验、实践耗时较多,加之有安全等方面的种种顾虑,许多教师不愿参与其中。
但组织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的确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小公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的价值。
这样的活动真是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想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素质,笔者认为应该从小学生抓起,让公民教育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有机融合。
教学中教师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应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以期不断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主人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