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合集下载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胃泌素、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胃泌素、生长抑素表达的影响
n f a f ih r n d i / y oh r a g o p wa i nf a t w rta h t n n r te mi r u .T e s mao t t i e n y h g e ,a m l h p t emi r u s sg i c n yl e n ta o moh r a go p i l n d i l o h i h o tsa n i
山东 医药 2 0 0 9年第 4 第 9期 9卷
亚低 温治疗对重 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 中 胃泌 素 、 长抑 素 表达 的影 响 生
郝支军 李尊岭 , 。 袁邦平。邵淑红 焦 , , 飞
( 1邹平县人 民 医院 , 东邹平 26 0 2滨 州 医学 院生物化 学与分子 生物 学研 究所 ; 山 5 20; 3高密市人 民医院 ; 州 医学 院应 用心理 学教研 室) 4滨
亚低温治疗能够升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生长抑素水平 , 降低 胃泌素水平 , 降低 胃溃疡 的发病率。
[ 关键词] 亚低温; 颅脑损伤 ; 胃泌素类 ; 生长抑素
[ 中图分类号] R 5 . 61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6 X(0 9b d i m n asy aue yv i m u osa.Re l T eg f ecrbopnl u f ee l ha — jrdpt n a s - ao st u s h  ̄tni t e rsi i o vr y edi ue aet w s i i nh e af d s e l n i s g
Abtat bet e T xlr teepes n f atnadsm ts t e msi ̄ f i ee l t u src:O jc v o poe h xrsi s s i n o a t i i cmb p i e o og r o an n n l di svr y r ・ u n e a - maeba jr a et t a dwt ml yo e a M e o s 2 a et w r n o l i e og u sa t ri i uyptns r t i i hpt r . t d 3pt n eer d myms ndt t r p : i nn i e e h d h mi h i s a g ow o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技术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技术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技术ICU 雷梅梅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是轻度低温(32~35℃)和中度低温(28~32℃)的通称,它是用药物与物理的方法使病人体温安全降到32~35℃,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当体温下降至25°C时,脑组织耗氧量仅及正常的1/3,体温每下降1°C,脑血流量减少6.7%,但在复温后,氧耗并非恢复到以前水平,而是增加了15%,脑脊液压力也随体温下降而下降,体温每下降1°C,脑脊液压力下降5.5%,体温于25°C时,脑实质容积约缩小4.1%,体温在18-20°C时,脑循环阻断30分钟时是安全的。

研究发现:亚低温对脑血流有调节作用、降低脑氧代谢率和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细胞内钙超载,增加神经元泛素的合成、减少神经元坏死和凋亡、促进细胞间信号传导的恢复、减少脑梗死的面积、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低温治疗使甘露醇用量减少,肾功能损害的毒副作用也相应减小。

研究还发现低温对血压、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pH值和血糖无影响,对实验动物心、肺、肾、小肠也未见病理性损害,说明低温并不增加其他组织器官的损害。

亚低温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其适应症包括:1.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尤其伴有去大脑强直者。

2.弥漫性脑损伤,伴有广泛脑水肿及ICP增高者。

3.丘脑下部损伤,或有持续性中枢高热者。

4.颅内血肿清除或内、外减压术后脑水肿严重,仍有ICP增高者。

5.伤后有明显精神症状或谵妄、躁动不安者。

6.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ICP增高者。

7.外伤后脑梗死伴有ICP增高者。

8.GLS<8分的病人。

9.心肺复苏术后患者。

禁忌症包括:1.患者已处于全身衰竭期。

2.合并低血压、休克尚未纠正者。

3.疑有颅内血肿、正在观察阶段的患者。

4.年老且伴有严重心血管功能不良者。

降温方法:概括地说是:半导体降温毯+肌松冬眠+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法。

亚低温治疗颅脑损

亚低温治疗颅脑损


2护理 2.1.1体温监测 降温毯是通过制冷平面与患者背 部皮肤接触而传导散热的。机内设有自动控温系 统,通过主机的温度传感器感应患者的体温和医 护人员调节的降温范围而自动切换“制冷”与 “停止”开关。在整个降温过程中,传感器起着 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采用腋下测温法,用胶布 将传感器在腋下贴紧,将传感器探头放在腋中线 和腋后线中间为宜,收臂夹紧。一般降温持续时 间3d~14d;调温不宜过低,一般30~33℃。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经常巡视患者,了解与观察降 温毯的运转情况和患者体温变化。经常检查探头 放置情况,如有无脱出、探头插入过深或过浅。
2.3注意事项 ⑴护士必须熟悉冰毯机的结构、性能及使用 操作方法。⑵护士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严格 对患者实施24h监测,特别是体温、呼吸、血 压、意识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⑶正确摆放 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并注意手臂夹紧。对于昏 迷、躁动患者更应加强巡视。可予水银体温 计定时测温,与传感器探头进行双路监测。 ⑷降温毯毯面必须保持干燥平整,防止折叠 或皱褶。毯面与患者皮肤应充分接触以达到 最佳降温效果。

2.2.2凝血功能障碍 低温易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倾向。 护理时注意定期监测血小板、 凝血功能等,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 下出血点、淤斑、穿刺后不易止血、 胃肠道出血、泌尿系出血等。

2.2.3压疮与冻伤 低温时,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 弱,免疫力降低易发生压疮和冻伤。 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拍背,注意保持降温毯毯面 的平整与干燥,切勿折叠与皱褶。经 常观察患者肢体温度、颜色以了解末 梢血循环情况防止冻伤发生。

2.1.4循环功能监测 低温可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 电图改变,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 房颤、室颤等。因此,为保证重要脏 器的血供,心率应维持在60次/分以 上,舒张压6.7~8kpa,同时进行连 续动态心电,血压监护。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一、概念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在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

亚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

亚低温治疗的顺利进行离不开精心的护理配合,目前国际上将低温划为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深度低温(17~27℃)和超深度低温(2~16℃)4种。

近年来,我国学者将轻中度低温(28~35℃)称之为亚低温。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二、作用机理(1)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2)保护血脑屏障;(3)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4)减少钙离子内流,阻断细胞内钙超载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5)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恢复;(6)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三、亚低温治疗适应症①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脑肿胀②脑干伤③GCS<8分④年龄18~70岁⑤难以控制的中枢性高热。

四、亚低温治疗的禁忌症①失血性休克②患有严重心肺疾患③<16岁儿童或>70岁老年病人。

亚低温治疗的实施方法四、降温的时间窗颅脑损伤后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越好,但在伤后24小时内开始亚低温治疗,仍然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临床亚低温治疗维持时程一般为24—72小时,但也有人主张亚低温治疗维持4—5天为宜,也可维持到7天.但多数学者主张,亚低温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对于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在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再维持24小时五、用法目前,国内外临床最常用的降温方法是控温仪+肌松冬眠合剂+呼吸机辅助呼吸。

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

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脑保护机制适应症治疗方法并发症结论概念低温划分: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度低温低于16℃朱诚和江基尧教授首次将28-35℃轻中度低温定义为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机制降低脑组织的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降低自由基水平,保护脑细胞治疗颅脑损伤的机制减少神经细胞钙逆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破坏,促进脑组织结构和功能修复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颅脑损伤的机制抑制细胞凋亡抑制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减少一氧化氮(NO)的合成抑制炎症反映过程亚低温治疗的适应症重型(GCS6-8分)和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3-5分),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伤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中枢性高热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缺血缺氧病人亚低温疗法的时间点有研究认为,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越好,一般认为发病后2h内开始, 同时注意降温速度要快,复温速度要慢,但在伤后24h之内开始亚低温治疗仍能得到肯定的治疗效果亚低温治疗的策略国内外大多学者倾向于使用冰毯机给患者降温超冷液体线圈是一种用于局部降温的较新的方法低温金属板是快速无创的体外降温方法鼻内降温剂喷雾进行选择性头部降温复温方法亚低温疗法目前多数学者主张自然复温法日本学者主张控制性的缓慢的复温亚低温治疗中的并发症肌颤心率失常肺部感染胃肠道功能紊乱冻伤肌颤的观察和护理防止体温忽高忽低严密监测各种机器的运作情况注意调整冬眠药物剂量心率失常的观察和护理要严密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出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掌握亚低温治疗禁忌症呼吸道的护理要注意患者的口腔清洁定时翻身扣背加强吸痰和雾化吸入胃肠道的护理急性期1-2d后开始为宜营养液的温度要适宜滴注方式采用分次注入或是连续滴注皮肤的护理每隔两小时要翻身一次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做好患者会阴部和肛门周围的清洁和护理皮肤出现花斑说明末梢循环不良,应加强护理,必要时应用扩血管药物结论给予亚低温治疗的时间点,持续的时间及降温速度和复温的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取得最佳疗效,又能避免不良反应亚低温的脑保护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

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摘要:目的观察亚低温脑保护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8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亚低温组,常规组42例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43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32℃~35℃亚低温治疗,3月后对两组的病死率、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测。

结果常规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14.3%,亚低温组死亡1例,病死率为2.3%,常规组生活自理10例,比例为23.8%,亚低温组22例,为51.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140/90mmhg。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3例亚低温治疗组,42例常规治疗组。

亚低温治疗组gcs平均5.56分,常规组5.62分,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按重型颅脑损伤给予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

而亚低温治疗组43例行气管切开,同时采用降温毯+冬眠肌松合剂+呼吸机辅助呼吸,(冬眠肌松合剂成分:500ml生理盐水+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卡肌宁200~400mg),使直肠温度降至32℃~35℃,持续时间为2~7天,当颅内压降至正常24h,停止亚低温治疗。

复温采用自然复温的方法,先停降温毯,再停肌松冬眠合剂,最后停用呼吸机,大约每4h复温1℃,在10~20h将肛温恢复至36.3℃~37.2℃左右。

1.3监测项目所有患者均为伤后24h内入院,均行颅脑ct检查,根据颅内情况直接进入icu病房或者手术后进入icu病房,进行床旁24h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颅内压等变化,定时检查血糖、血气分析及电解质。

1.4统计学分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测按bar-thel指数评分法,>75生活自理或轻度致残,50~75中度致残,<45重度致残。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2.1预后比较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对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预后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死亡率(2.3%)低于常规组(14.3%),而恢复良好率(51.2%)显著高于常规组(23.8%)(p<0.05),见表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进展
的护理方案
挑战:如何提高 亚低温治疗的效 果和患者生存率
挑战:如何降低 亚低温治疗过程 中的并发症和风 险
机遇:新技术和 新设备的应用, 如人工智能、机 器人等
机遇:多学科合 作,提高亚低温 治疗护理的效果 和效率
汇报人: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亚低温治疗护理的实施方法 亚低温治疗护理的效果评估 亚低温治疗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亚低温治疗护理的方法和技 巧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的影响
亚低温治疗护理的效果和评 价
亚低温治疗护理的安全性和 并发症
亚低温治疗可以 降低颅脑损伤患 者的死亡率和残 疾率
温度控制:保持亚 低温状态,避免过 低或过高
生命体征监测:密 切关注患者的心率、 血压、呼吸等生命 体征
并发症预防:注意 预防感染、深静脉 血栓等并发症
护理人员培训:加 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亚低温治疗护 理技能
患者家属沟通:及 时与患者家属沟通, 解释亚低温治疗的 目的和注意事项
护理记录:详细 记录患者的亚低 温治疗护理过程, 以便于后续评估 和改进。
技能水平
建立人才激励 机制:鼓励护 理人员积极参 与亚低温治疗 护理的研究和
实践
加强国际交流 与合作:引进 国外先进的亚 低温治疗护理
理念和技术
推动护理学科 发展:加强护 理学科建设, 提高护理学科 的地位和影响

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
亚低温治疗护理技术的未来发展 趋势和前景
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颅内压, 减轻脑组织损伤,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
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亚低温治疗:通 过降低体温,减 少脑部代谢,减 轻脑损伤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
wh l r c s ,t ev tls n fp t n sa d c a g fp t n s o n iin r n t r ,a d t e c mp i t n r r v n e o ep o es h i i so a i t n h n e o a i t ’c d t swe emo i e a g e s e o od n h o l i swe ep e e t a c o d a d te t .Afe r t n .t et e a e t fi c .c mpi t n n d td k yc n ie a in r n lz . Reu t Of 0 n r e a d t rte me t h rp u i e f a y o l i sa d r a e e o sd r t swee a ay e a h c c a c o o d s ls 2
最终 2 0
例病人治疗 结束后 , 存活 l 例 , 7 存活率 8 %。根据伤后 3个月 G s评分 , 5 0 治疗效果 良好 9例( 5 , 4 %) 中残 6例(0 , 3 %)重残 2 在常规治疗 的同时 , 采用亚低 温措 施对重 型颅脑损伤病人 的治疗有较 好疗效 ,
Efe to po h r i n e e e c a o e e r lta m a f c fhy t e m a o s v r r nic r b a r u
T nypt ns t vr ai ee r ama(_5 ̄8 bt enJnay20 n n ay 0 7w r lce megn wet ai twi s eec no rba t u e he r c lr C , C ) ew e ur 0 4a d a ur 0 ee oet i E re — a J 2 c l dn

观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效果

观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效果

观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颅脑损伤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进行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又以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后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亚低温;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观察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如何提高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始终是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发病至就诊时间低于1d;②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③受伤原因属于颅内损伤,且排除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脑出血和脑梗死疾病;④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12~74岁,平均年龄(4357±1235)岁;GCS评分3~8分,平均(476±111)分;致伤原因:坠落致伤9例,打击受伤11例,车祸致伤17例,其它原因致伤3例。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11~72岁,平均年龄(4272±1317)岁;GCS评分3~8分,平均(451±123)分;致伤原因:坠落致伤10例,打击受伤12例,车祸致伤16例,其它原因致伤2例。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低温治疗的作用
严重颅脑损伤脑组织受到破坏,至脑水肿、脑缺氧、 颅内高压,积极预防和控制脑水肿和脑缺氧是治疗的 关键。 Amess研究发现:亚低温 (直肠温度 33~35℃)状态人 体所有器官可以保持正常状态,无并发症。 颅脑降温仪可防止由于脑损害而引起的高热, 保护 血脑屏障、 防止脑水肿进一步恶化, 能起到一定作 用。 降低脑组织代谢率和耗氧量, 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 释放,防止脑水肿发生和发展,降低颅内压作用。 由于减轻了脑水肿, 甘露醇用量减少,肾功能损害 的毒副作用也相应减小, 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亚低温概念的提出
1993年上海长征医院—江基尧首先将提出了亚低 温的既念( sub-hypothermia )将28℃-35℃轻 中度低温定义为亚低温。随后亚低温这一概念被 国内同行所广泛引用。 由于32℃以下低温易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 发症。所以,目前国内外临床多采用32℃-35℃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㈠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 酸堆积 29℃低温能显著减少脑缺血、缺氧动物脑组织
中乳酸含量,能使脑组织ATP能量维持在正常范 围。脑缺血后局部脑组织对葡萄糖利用率出现 明显障碍,30℃低温则能促进ICMRglu恢复。 江基尧用微电脑透析技术研究发现,30℃低温 能显著降低液压脑挫裂伤区细胞外液乳酸含量。 只达石采用脑组织内直接置入氧含量则定光纤 探头,发现亚低温治疗能使颅脑损伤后脑组织 氧含量显著增加。
低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影响较少: 随体温下降逐渐抑制 16oC-20oC时,呼吸停止
1997年,Marion等报告了82例GCS 3 分~7分的重型颅脑损伤,研究证明 了亚低温治疗的有效性,该组平均 10 h以内体温降至35℃ ,维持24 h, 结果提示, GCS 3 分~ 4 分的病人亚 低温疗效的有效性与对照组无明显 差异,但 GCS 5 分~ 7 分的病人,预 后良好 且明显高于对照组。

亚低温干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亚低温干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亚低温干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亚低温干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干预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亚低温干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颅脑损伤重型亚低温【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168-02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3~8分,伤后昏迷时间达6 h以上或在伤后24 h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 h以上的颅脑损伤[1]。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交通事故及高处坠落伤的增多,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病率亦随之增多[2],成为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

有文献提示[3],重型颅脑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第2位,其致残和致死率更是高居创伤第1位。

近年来,国内外将亚低温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其临床疗效已得到初步肯定。

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采用亚低温干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伤后24 h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全部患者均经脑部CT确诊,并排除怀孕及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严重休克和窒息。

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18~59岁,平均(36.1±5.4)岁;GCS评分6~8分者30例,3~5分者20例;其中颅内血肿21例,脑干损伤16例,脑挫裂伤13例;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36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4例;手术治疗31例,非手术治疗19例。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1.2.2.9基础护理亚低温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做好患者皮肤、口腔的护理,每1h翻身、扣背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必要时使用气垫床。留置尿管期间做好会阴护理,以防止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及冻疮的发生[5]。
2结果
50例患者在对症抢救的同时采用亚低温治疗,好转35例,中残6例,重残2例,植物人2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死亡)2例。3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2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死亡。
1.2.2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1.2.2.1环境要求亚低温治疗的患者应安置于重症监护室,并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室温应控制在20~25℃为宜,以免因室温过高而影响患者体温的下降和稳定。同时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1.2.2.2降温期护理体温是亚低温治疗监护的主要内容,肛温维持在32~35℃较安全,过高达不到降温目的,过低易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禁忌忽高忽低。因此,护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冬眠药物适量,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冬眠药物的泵入速度,严防寒战发生;(2)物理降温适当,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适时调整降温仪。
1.2.2.3恒温期护理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上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严格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每10~15min测体温、脉搏、血压各1次。注意颅内压的变化,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定时检查低蛋白血症和血电解质情况,以预防脑水肿。
1.2.2.4复温期护理复温法有自然复温法、电热毯、热辐射、热输液等。电复温速度不宜过快,停用降温毯后,每4h上升1℃,在12h内完成复温,以防止复温过程中血流量迅速增加引起急性脑水肿[2]。
1.2.2.5冰毯使用的护理冰毯放置于患者的身下,以整个背部为佳,其上覆盖一层中单与身体隔离,既不影响降温效果又可防止冻伤。观察冰毯工作情况,冰毯使用中严密观察降温效果,及时记录降温时间。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ppt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ppt

1996年,瑞格斯堡医院报道10例特重型颅脑 外伤采用32-33℃亚低温短程治疗结果。全 部伤者均在伤后6-23h开始亚低温治疗,持 续仅23-26h。结果表明,32-33℃短程亚 低温治疗能有效的减低颅内高压,降低脑耗 氧量,并无低温所致的并发症。 2000年,日本大学医学院报道采用7-14d长 时程32-33℃亚低温治疗99例特重型颅脑伤 研究证明: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为42.0%, 死亡率45.0%,常温组恢复良好率仅为17.0 %。死亡率为63.0%,充分说明长程亚低温 对特重型颅脑伤又显著治疗效果。
低温注意事项
血钾下降 室颤:低温期间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最严重的是VF,28oC以下常见。 与钾有关,亦与洋地黄有关。
预防措施
降温平稳 防止缺氧 维持内环境稳定 警惕临界温度
临床资料
2007年1 月一 2008年3 月对: 年龄18-78岁共计50例病人,男性36 例, 女性 14例 伤后24h人院, CT证实为脑外伤有手术 指征者行开颅减压术。 无其他部位合并伤,无心、肺、肝、肾 等器质性病变
降低脑温,防治脑水肿,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 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脑细胞损害
亚低温治疗的适应症
重型(GCS6-8分)和特重型(GCS3-5分)颅 脑损伤病人 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 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 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 中枢性高热 所有原因引起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
亚低温方法
低温可引起血液的许多变化: 血细胞压积 粘稠度 白细胞 血小板 BT 、CT
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当体温下降至25oC时,脑组织耗氧量仅 及正常的1/3 体温每下降1oC,脑血流量减少6.7% 但在复温后,氧耗并非恢复到以前水平, 而是增加了15%

重型颅脑创伤可用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创伤可用亚低温治疗
用 、 经 组 织 的 坏 死 和 凋 亡 、 一 脑 吸 ; 静 脉 使 用 冬 眠 肌 松 药 ; 合 理 水 平 的波 动 等 等 。 只 有 在 严 格 控 制 神 血 ③ ④
屏 障的破 坏 、 氧一 能量 代谢 障碍 、 缺
按 h? 有 使 用 冰 毯 、降 温 仪 等 治 疗 设 备 实 现 应 用 指 征 、 照 规 范 的 5- ̄实 施 、 必 要 的 治 疗 — 检 查 一 监 测 硬 件 保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当 亚 低 温 治 疗 拟 结
躁 动 不 安 者 ;⑥ 创 伤 性 蛛 网 膜 下 腔 束 时 , 常 选 择 自然 复 温 的方 法 , 通 即
为 什 么 要 对 重 型 颅 脑 创 伤 病 人 出血 伴 颅 内压 升 高 者 ;⑦ 伤 后 脑 梗 在 适 当使 用 肌 松 及 镇 静 药 后 停 止 降 进 行 亚 低 温 治 疗 呢 ? 先 , 临 床 表 死 伴 有 颅 内压 升 高 者 。 如 果 伤 者 入 温 措 施 ,使 患 者 大 约 每 4小 时 复 温 首 从
任 何 治 疗 手 段 都 会 有 一 定 的 副
厶 温 \ 口 / 疗
4 0℃ , 般 比 临 床 通 常 监 测 的 直 肠 且 伴 有 严 重 内 科 疾 患 如 心 、肺 功 能 作 用 , 亚 低 温 治 疗 时 间 过 长 或 直 肠 一 温 度 还 要 高 05℃ ~10℃ ;其 次 , 不 全 等 情 况 ,则 均 不 适 宜 进 行 亚 低 温 度 <3 ℃ 时 可 能 出 现 一 些 不 良反 . . 0
1 0
常用中药
连 翘 性味 归经: 、 辛, 。入肺 、 、 苦 微 寒 心 胆经。功效 :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重度颅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

重度颅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

重度颅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

方法:53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亚低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P<0.01 ),并能显著降低患者电解质紊乱、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P<0.01)。

结论:亚低温辅助颅脑损伤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颅脑损伤;亚低温;预后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目前,对于颅脑损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脱水降颅压、抗生素防治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为主;我科自2004年7月起对部分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亚低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4年7月~2007年8月我科颅脑损伤收治患者53例,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14~77岁,平均42.1岁;头颅CT检查硬膜外血肿1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并脑挫裂伤17例,一侧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10例,双侧对冲性脑挫裂伤6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

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病情程度和GC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抗生素防治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亚低温疗法:应用降温毯维持肛温在32~34℃水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治疗时间5~7 d。

亚低温治疗结束后,复温过程采用每4~6小时复温1℃的方法,将直肠温度复至36.5~37.5℃。

1.3疗效判定标准[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0~15分为轻度,16~30分为中度,31~45分为重度;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缺损分降低90%以上为基本痊愈,46%~89%为显著进步,18%~45%为进步,18%以下或增加不足18%为无变化,缺损分增加18%以上为恶化。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2-10-19T10:17:31.6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陈华侨熊国祥[导读] 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HI)具有肯定的疗效。

陈华侨熊国祥(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宜都 443300)【摘要】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HI)具有肯定的疗效。

目前,在亚低温保机制、降温方法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安全有效的降温方式,合理的降温时限,简便准确的测温方法,势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亚低温治疗SHI的疗效。

探究能够直接降低并监测病灶区温度的亚低温治疗方法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脑保护【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015-02 自1987年Busto首次提出低温脑保护的概念以来,亚低温(32~35℃)治疗在SHI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亚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机制、降温方法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随着亚低温技术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报告肯定亚低温的脑保护效应。

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凝血功能障碍、难以控制的低血压及颅内压(ICP)“反跳”等,影响亚低温治疗效果。

1.亚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机制大量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亚低温脑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减轻脑水肿、降低ICP、抑制脑细胞损伤、保护脑细胞功能等方面。

具体机制包括:(1)抑制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减少乳酸堆积,延迟能量代谢耗竭的发生。

(2)抑制脑损伤后内源性有害因子、产物和炎症介质如兴奋性氨基酸(EAA)、氧自由基、白三烯B4等等的生成、释放和摄取,减轻对脑细胞的损害。

(3)通过抑制核因子-kB(NF-kB)的激活进而抑制脑细胞发生凋亡[1]。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一、概念:亚低温主要是指轻度低温33-35℃(均为体何温度),中度低温29-32℃,在临床上用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者人工冬眠。

二、适应症: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中枢性高热、心肺复苏术后。

三、作用:1)、主要是积极预防、控制脑水肿和脑缺氧。

(1)、防止由于脑损害而引起的高热、保护血脑屏障,防止脑水肿进一步恶化。

(2)、降低脑组织代谢率和耗氧量,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减低颅内压。

(3)、减少甘露醇用量,相应减少肾功能损害的毒副作用。

2)、降温时间窗:伤后亚低温实施越早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也越明显,尽量在伤后24h内实施。

中心体温在8-12h逐渐降至33-35℃,并维持24-48h为宜。

四、作用机理1)减低脑细胞氧耗量,降低脑能量代谢,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

2)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

3)抑制有害物质释放,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

4)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

5)增加泛激素的合成,促进脑细胞结构很和功能的修复。

6)减少Ca2+的内流,调节钙蛋白激酶Ⅱ活性。

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当体温下降至25℃时,脑组织耗氧量仅正常的1/3;体温每下降1℃,脑血流量减少6.7%;但在复温后,氧耗并非恢复到以前水平,而是增加了15%;脑脊液压力也随体温下降而下降,体温每下降1℃,脑脊液压力下降5.5%;体温低于25℃时,脑实质容积约缩小4.1%;体温在18-20℃时,脑循环阻断30分钟是安全的。

六、方法:1)、局部降温:降温:冰袋、冰枕、冰帽、冰毯。

全身降温;冰水浴、亚低温治疗仪。

2)、降温前准备:1.头颅CT检查,如有手术指征,则先行急诊手术。

2.连接各种监护设备。

(使用亚低温治疗仪前要置入带有温度探头的导尿管,行BIS监测)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连接呼吸机(关闭呼吸机的加热装置?)、使用肌松药物。

4.常规化验检查(电解质、血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当体温下降至25oC时,脑组织耗氧量仅 及正常的1/3 体温每下降1oC,脑血流量减少6.7% 但在复温后,氧耗并非恢复到以前水平, 而是增加了15%
脑脊液压力也随体温下降而下降,体温 每下降1oC,脑脊液压力下降5.5% 体温于25oC时,脑实质容积约缩小4.1% 体温在18-20oC时,脑循环阻断30分钟时 是安全的
由于患者使用肌松冬眠合剂和呼吸机 辅助呼吸,因而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 呼吸道通畅、防治肺部并发症十分重要。
虽然亚低温治疗对脑损伤的保护作 用已被肯定,但近年来有的学者对有 关亚低温治疗的时间窗、选择指征、 时程和疗效提出了不同意见。
1993年,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医 学中心Clifton牵头组织的9个医学中心 亚低温治疗(32-33℃,24-48h)392 例重型脑损伤患者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 结果已发表,结果表明亚低温治疗能显 著提高GCS6-8分、年龄<45岁、伤后 6h内达到亚低温水平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良好,而其它亚低温治疗 的重型颅脑损伤则无效。
实施方法
在降温过程中,全身各部位温度的下降 是不均衡的 常用的探测体温的部位:直肠、鼻咽、 食管—体内温度
复温
若设定体温32-35oC,可直接停机 若体温在32oC以下,一般降体温缓慢恢 复至32oC,每小时升高1oC左右
低温注意事项
御寒反应:寒战和小血管收缩。若没做 降温前准备,基础代谢率将成倍增加, 应激状态下,机体可持续到接近衰竭, 对机体危害极大,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 防止。 肺并发症:肺水肿、肺炎
关于何时开始降温和维持多长时 间的亚低温虽无统一定论。普遍观 点认为,伤后越早开始亚低温越好, 但伤后24小时内开始降温均有效。 在维持亚低温时间上,国内大多数 专家认为:颅脑外伤有颅高压的病 人,应在颅内压正常后再维持亚低 温24小时。对于无明显颅内高压的 病人,亚低温维持24小时即可。
空压机冰毯:

低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影响较少: 随体温下降逐渐抑制 16oC-20oC时,呼吸停止
低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心脏活动随着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少。 低温下,P-R、QRS、Q-T间期延长,降至 17oC时仍能保持窦性节律,10oC-15oC时 心脏停跳。 Zellors认为,低温下冠脉扩张。 心脏在25oC-28oC时易发生室颤。 低温时,心脏的耗氧量减少,主要是HR 、代谢。
低温治疗的作用
严重颅脑损伤脑组织受到破坏,至脑水肿、脑缺氧、 颅内高压,积极预防和控制脑水肿和脑缺氧是治疗的 关键。 Amess研究发现:亚低温 (直肠温度 33~35℃)状态人 体所有器官可以保持正常状态,无并发症。 颅脑降温仪可防止由于脑损害而引起的高热, 保护 血脑屏障、 防止脑水肿进一步恶化, 能起到一定作 用。 降低脑组织代谢率和耗氧量, 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 释放,防止脑水肿发生和发展,降低颅内压作用。 由于减轻了脑水肿, 甘露醇用量减少,肾功能损害 的毒副作用也相应减小, 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温前准备
清醒或朦胧者:可先给予亚冬眠或冬眠,然后 给予降温。待病人进入冬眠时,调节颅脑降温 仪头盔温度在 2℃-5℃,将病人头部放于头盔 恒温槽中,注意保护耳廓、枕部和顶部,维持 肛温在 33℃- 35℃左右,为加强亚低温治疗 效果,室温最好控制在21℃ -24 ℃。 目的:避免发生寒战;肌肉完全松弛;末梢血 管扩张良好;中枢作用;病人舒适 昏迷病人:可直接降温或配以氯丙嗪、异丙嗪 各 50mg,im,q4-6h
(通过空压机压缩冷媒制冷)
优点:制冷速度快,功率大,效果可靠,
可一机多毯。 不易损坏,维修费用低 缺点:燥声大,向环境散热,
亚低温治疗的适应症
重型(GCS6-8分)和特重型(GCS3-5分)颅 脑损伤病人 广泛性脑挫裂伤、脑水肿 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干损伤 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 中枢性高热 所有原因引起的心肺复苏术后患者
亚低温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 的应用
ICU病区:蔡昭皓
亚低温概念的提出
1993年上海长征医院—江基尧首先将提出了亚低 温的既念( sub-hypothermia )将28℃-35℃轻 中度低温定义为亚低温。随后亚低温这一概念被 国内同行所广泛引用。 由于32℃以下低温易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 发症。所以,目前国内外临床多采用32℃-35℃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亚低温对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
降低脑细胞氧耗量,降低脑能量代谢,减少脑组织 乳酸堆积。 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 亚低温抑制有害物质释放,减少对脑组织的损害。 亚低温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 亚低温增加泛激素的合成,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 修复。 亚低温减少Ca2+的内流,调节钙蛋白激酶Ⅱ活性。
体温与代谢率的关系
体温与代谢率关系 正常 o 降低5 C 降低10 C
o
降低20 C
o
体温 C 36.8 31.8 30.0 26.8 20.0 16.8 6.8
o
代谢率% 100 75-80 60-70 50 25 20 6
低温对代谢的影响
各器官耗氧量的减少并不是一致的,但 大脑明显氧耗下降,肝脏代谢明显下降, 解毒能力下降--对药物分解代谢的影响 尚进一步研究。 Glu;K+;Ca ++轻度;Na + 、Cl-、 Mg ++基本无变化。
血钾下降 室颤:低温期间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最严重的是VF,28oC以下常见。 与钾有关,亦与洋地黄有关。
预防措施
降温平稳 防止缺氧 维持内环境稳定 警惕临界温度
亚低温治疗的前景与展望
由于亚低温具有显著的脑保护 作用,而且无明显不良作用,在欧 美、日本、中国等许多医院已应用 于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特别是 严重脑水肿和中毒颅内高压、脑干 伤患者,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但目前仍存在几方面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