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设计及反思(有配套课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和目标教学背景《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地理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特征及分布;2.了解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压分布的关系;3.了解各个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4.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机理;教学目标1.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特征及分布;2.理解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压分布的关系;3.掌握各个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4.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机理。
教学方法和过程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讲授和小组讨论两种教学方法,主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和自主学习展开。
1. prepare(准备)我们首先购买了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和音响设备,并准备了复习考试用的学生手册。
学生领取后,以班级为单位开始阅读,一起头脑风暴,整理脑图,加深理解。
2. Introduction(引入)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及其在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课程的主题和重点。
3. Presentation(呈现)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各个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同时讲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形态特征等。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将“气压带”和“风带”这两个概念贯穿始终,让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 Discussion(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 Practice(实践)教师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份自己的调查问卷,调查当地的气候情况,并分析其成因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6. Conclusion(总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将其实际应用到生活中。
本节课有效地围绕“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教学思想。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反思.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反思《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一节较难讲好的课,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既要联系前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的内容,又要与后面的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内容形成一个对应。
新课程只要求能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举例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对系统的气候知识不再要求精确掌握,进行了大量的裁减,非常考查教师的整合课内外资源的能力。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内容,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较好地掌握本节新课的知识,教学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改进:1.语言描述不够深入气候特征中的气温特征在课堂中无法得到展开,虽然在个案赤道地区气候特征描述中学生能准确说出其气温特征,并能明白不同地区气温特征主要受所在热量带影响,但是在语言描述上无法深入,如温带气候特征如何描述,亚热带气候特征如何描述等。
2.个别地方讲解,语言重复在深入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降水特征分析上,虽重视探究,循序渐进,但感觉不够干脆,较为啰嗦和重复。
3.课堂秩序有待优化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讨论时,需要很好地控制讨论时间;设计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并且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引导,否则学生的头绪会比较混乱,思维过于发散。
4.需要分层学习在一个班中学生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转化为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从哪个方面去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讨论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多个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小组去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这样分层学习,不仅使后进生“吃得了”,而且也使好生“吃得饱”。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尽量做到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由易到难,并且教学框架清晰明了。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个人在课堂上的小结和归纳还是太多,应该点到重点即可,剩下的由学生自己来归纳小结,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教案标题: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目标:1. 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2. 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能够解释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入气候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2. 引入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解释它们是指地球表面上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压和风向形成的带状区域。
探究:3.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气压带或风带进行研究,并汇报给全班。
4. 分析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讨论并总结不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实践:5. 给学生分发世界地图,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标出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
6. 让学生根据地图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位置,预测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拓展:7. 引导学生思考气压带和风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讨论不同气候对农业、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总结:8. 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答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问题。
9. 教师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案例,加深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理解。
评估:10.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检查他们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影响的理解程度。
1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拓展活动:1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信息,并撰写一份小研究报告。
教案扩展:1.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入程度和难度。
2. 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来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并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对自然地理原理的分析能力;2、结合气压带和风带性质自我发现气候成因的普遍规律。
三、德育目标1、通过气压带和风带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2.掌握相关气候的特点,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原因;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背景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知识回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课堂导入】大航海时代的影响通过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始,引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并结合典故“马纬度”激发学生求知欲。
【自主学习】神秘的“马纬度”【指导思考】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34图2.10思考三个问题:1.马纬度可能在什么位置?2.为什么帆船会失去动力?3.为什么人畜会严重缺水?【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备注: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强调副热带高压对航行影响)在南北纬30度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经常无风,天气晴朗炎热。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除了“马纬度”无风,在赤道海区也是无风带。
由此诱发学生自我探究气压带风带的性质。
【学生总结】略。
(过程充分肯定学生表现,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重点知识)【教师总结,继续启发】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刚才所说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人们遇到了挫折,但是伟大的航海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引入“贸易风”的故事,继续引导学生探究)【教师引导】一个航海家的发现之旅【教师展示】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自然景观。
【组织活动】通过情景代入,每个小组各自组成船队到不同地点开始发现之旅。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认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带来的影响
注:以下内容为生成,如有不妥请您谅解。
一、教学目标1.理解气压带和风带概念。
2.掌握高压带和低压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地球上的主要风带,以及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
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世界地图,询问学生所在地的天气情况。
教师让学生分别说出高压、低压和风向,引导学生思考气压和风对天气的影响。
2.学习气压带教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气压带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图示理解各个气压带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一步探讨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高压带是晴天多,而低压带是阴雨多?为什么靠近赤道的气压高压带比较窄,而在两极周围的气压带比较宽?让学生自学气压带的知识点,并能够画出地球各区域的气压带图。
3.学习风带教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主要的风带和它们的分布范围,引导学生理解风带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探讨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从北极到副热带有一个反气旋?为什么赤道附近会形成一个恒定的气压低洼区?为什么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气流方向相反?让学生自学风带知识点,并能够画出地球各区域的风带图。
4.讨论教师发起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气压和风带的形成有什么联系?(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有什么影响?(3)气压带和风带可能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让学生相互听取答案,并进行讨论交流,加深对气压和风带的理解和认识。
5.总结教师总结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通过总结扩展思路,进一步理解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地球生物的影响,促进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课后作业1.请学生利用官方常用气象网站,自行查询自己所在地的天气情况,并写一篇观察天气现象的小论文。
2.请学生利用官方气象网站,查询自己所在区域的气压带和风带信息,并作一份总结。
3.学生自主寻找并回答气压带和风带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并形成文字或图表形式的报告。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反思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反思哎呀呀,老师今天给我们讲了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这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上课的时候,老师拿着地球仪,还有那花花绿绿的地图,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给我们讲得可认真啦。
我一开始还觉得这东西能有多难,不就是些风啊、气啊的嘛,结果听着听着,我发现自己真是小瞧它了!老师说,赤道附近是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就跟烧开了水的锅一样,热气呼呼地往上跑。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就导致了赤道附近经常下雨,热得要命还湿漉漉的。
我就在想,那住在那儿的人岂不是天天都像在蒸桑拿?再往北和往南,可就不一样啦。
副热带高气压带在那呢,气流下沉,天气又干又热。
这就好像是一个大烤箱,把水分都给烤干啦!我忍不住问老师:“那在这种地方生活的人,不得天天喝水,不然就得渴死呀?”老师笑着说:“是呀,所以在这些地方,水可是很珍贵的。
”还有那个西风带和东风带,也特别有意思。
西风带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带来了湿润的空气。
这就像是个送水的快递员,把水送到需要的地方。
东风带呢,则是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空气又干又冷。
这难道不像一个吝啬鬼,舍不得把水分送出去?我们班的小明可调皮啦,他举手问老师:“老师,那要是这些气压带和风带突然乱套了,会怎么样啊?”老师说:“那可就糟糕啦,气候会变得乱七八糟,该下雨的地方不下雨,不该下雨的地方下暴雨,农作物都没法好好生长,人们的生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这堂课下来,我算是明白了,原来地球上的气候这么复杂,都是这些气压带和风带在捣乱呢!不过,这也让我更加好奇,大自然怎么就这么神奇,能有这么多巧妙的安排。
我觉得吧,学习这些知识真的很重要。
如果我们不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怎么能知道为什么有的地方总是下雨,有的地方总是干旱呢?又怎么能去想办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呢?所以啊,我以后可得更认真地学习地理,探索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掌握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规律。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温、降水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2.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气压带、风带和地形等知识诠释复杂的气候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地图、教具模型等。
2. 搜集相关地区的气候资料和图片,以便在教室上展示。
3. 准备学生互动材料,如气候模拟游戏等,以增强学生参与度。
4. 确定教室讨论和小组合作的任务,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缘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并讨论其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这些气候特征是由什么因素导致的?引导学生思考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2. 讲解气压带和风带: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挪动规律,让学生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讲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组合对气候的影响,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的热带雨林气候、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下的极地冰原气候等。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气压带和风带对内地气候的影响,以及内地应如何利用气压带和风带来调整气候。
5. 教室互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 总结与反馈:最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的互动和交流,学生们不仅有机缘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从其他同砚的分享中获得新的启迪和收获。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砚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如果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怀疑,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学顺序或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3(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设计
2.3(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设计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属于大气在地理环境形成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材把理论系统提升到了现实设计层面,以人类在生产生活环境中的所感所悟来应验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而在教学时应突出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拟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依据内容需要,教学方法上还可以采用观察学习法、材料学习法和思辨学习法。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对学生的分析
基于高一学生已初具地理思维能力,在教师指导下,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用学生所掌握的初中地理知识及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迁移到本节内容,进行探究学习。
(二)对教材的分析
1、本节内容抽象、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容易理解。
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①北半球冬、夏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与成因
②季风环流成因与特点
③利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设计及反思(有配套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及反思(有配套课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设计)灵宝实验高中地理组李鹏飞[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各个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2. 归纳出几种重要气候的特征和分布.3. 学会分析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成因.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几种气压带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初步掌握复杂事物分析的一般思想. [教学难点]各种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教师设计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及时巩固,总结. [学案设计] 前言气候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气温和降水.例如,初中时我们都了解过一些气候特征,在描述热带雨林气候时,用”全年高温多雨”;描述地中海气候时,则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这些都分别是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的气候特征的.那么,决定一地的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使地球上有了五带,故而就有了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等等.而决定一地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大气环流,它包括三圈环流(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和季风环流(形成夏季风和的冬季风),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习,可以知道这些气压带,风带,季风有的容易造成降水,有的控制下则多干旱天气,我们再来复习一下.1.易造成降水:①_______气压带②_________气压带③_______风带④____季风 2.不易造成降水:⑤________气压带⑥________气压带⑦____风带⑧______风带⑨___季风于气压带和风带会随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对于一地,冬季和夏季可能受到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于是就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候特征.相反的,每种气压带和风带都有其大致固定的控制范围和随季节移动的幅度(5°--10°),所以就形成了分布范围相对确定的不同种类的气候. 本节学习思路熟记九种主要气候的名称---→根据课本第40页图归纳出每种气候的特征---→根据课本39页图归纳出每种气候的大致分布区(纬度范围)---→以北半球为例找出冬夏季(一月和七月) 控制该纬度的气压带或者风带(或者季风)---→归纳每种气候的成因.举例------如地中海气候,根据课本40页图归纳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再课本39页图可归纳出其分布范围大致为”30°--40°的大陆西岸”,以北半球为例,根据上节学习的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图可以知道:30°--40°之间,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后控制此地,冬季西风带南移控制此地,造成夏干冬雨,故其成因为”夏季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冬季受__________控制”.建议小组合作学习,时间25分钟点拨一般温度在18℃(15℃)以上,可称为”炎热”或者”高温”0℃---18℃(15℃)可称为”温暖”,在次范围内接近0℃可称”低温”- 1 -0℃以下可称为”寒冷”自学过程 1 根据课本40页图归纳并补充下表中①栏和②栏(小组合作完成) 温度带①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___到___之间的大陆___岸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西岸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大陆内部②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有明显旱季和雨季之分③分布区南北纬10°之间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西岸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东岸 20°到30°之间的大陆西岸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___岸 2 根据课本39页图归纳并填充上表中③栏(小组合作完成) 3 根据上表中③栏填充下图(图一)4 5填出图一中数字代表的气压带或者风带名称以及移动方向.(单独完成) 对比图一和图二,说出图一中各种气候的成因.(小组合作完成)A是___________气候,全年受____风带控制,形成全年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B是___________气候,夏季受_______气压带控制,冬季受_____风带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 2 -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C是___________气候,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控制,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D是____________气候,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受_________气压带(控制下___降水)和______风带(控制下_____降水)交替控制E是______________气候,全年受______________控制,形成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F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于深居内陆或者受地形影响,海洋湿润空气难以进入,常年受干燥的大陆气团控制,想成夏热冬冷,全年少雨的气候特征GHI都为季风气候,所以其主要成因都是_____________差异,夏季受______风影响,冬季受______风影响.只是于所处温度带不同,分别形成了_______季风气候,___________季风气候和________季风气候.释疑为什么图一和课本39页世界气候分布图不同呢图一是理想气候分布模式图,课本39页图为气候的实际分布图.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但是其他因素如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气候的分布要比图一复杂的多,图一是在只考虑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情况下形成的.-------气候分布是个复杂的地理现象,我们在研究复杂事物或者现象的时候,往往先把它简单化或者说理想化,研究出一个理想化的结果,然后再把其他因素一个个的考虑进来,使其渐渐得接近实际情况,这是地理现象研究的一般思路.例如我们上节课在研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的时候.就是在三个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太阳直射点不南北移动③地表均匀----的基础上研究的,然后一个个地推翻假设,把其他因素考虑进来,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再到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最后再到气压带被切割,形成气压中心,逐渐地接近实际情况.以后大家在研究复杂地理事物的时候,要逐渐学会这个思想:先分析影响这个事物或者的因素有哪些,如果太多的话,先剔去次要的,考虑主要的,形成理想情况,然后再把其他因素一个个考虑进来,最后逐渐解开其神秘面纱!教师公布答案,评价学生自学结果 (3分钟) 练习巩固(6-10分钟) 1、在下列语言中,描述气候的是A、暴风骤雨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地面状况D、人类活动 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4、下列气候中全年受一种气压带或者风带影响是- 3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 5、除南极洲以外,其余六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6、 35°大陆东西两岸气候不同主要原因是不同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下垫面D 人类活动7、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夏季受控制,冬季受控制,形成的气候特征,是唯一的冬雨型气候。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教案标题: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目标:1. 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 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和特点;3. 理解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4. 能够分析气压带风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气压和风的关系;2. 提问:你认为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有什么影响?二、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0分钟)1. 介绍地球的纬度对气候的影响,引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2. 解释热带高压、副热带低压、副极地高压等气压带的特点;3. 解释副热带西风带、副极地东风带等风带的特点。
三、探究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15分钟)1. 分组讨论: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推测不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四、案例分析:气压带风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5分钟)1. 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分析该地区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2. 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农业、旅游、能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重要性;2. 提出问题:你认为气压带风带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有何差异?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讨论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和特点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的分析能力;4. 学生对气压带风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地图、图表等展示材料;2. 案例分析所需的相关资料。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气压带风带对全球不同地区的影响;2.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本地区气候类型和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小榄中学周润一、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的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个课时。
主要介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二、学生分析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
1、三圈环流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
2、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4、季风环流影响下形成的各种季风气候。
但由于这一部分内容难度较大,需要记忆和掌握的内容都很多。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想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点是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高考中常出现的考点。
所以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
但这一部分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特征的影响用表格列举。
2.单独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教会学生分析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现代化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能给学生直观的反应。
教会学生分析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全球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类型”部分的学习,说出各种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②能够说出在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下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③能够说出各种气候类型分布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各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难点:世界各种气候类型成因;2.重点: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候特征以及分布规律;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创设情景新课导入气候是与我们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地理要素。
了解气候对我们生产生活都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些与气候相关的知识。
了解气候重要性强调气候的重要性2、简介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学新课气候的要素:气温、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先横后竖上天落地下海在这些因素中,上天(大气环流)是最重要的因素。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教案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地理组 张婉君一、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依据“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归纳气候分布的规律,形成理想的气候分布模式图,并学会根据分布图来判断气候类型。
2、结合理想气候分布模式图和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候成因和特征)。
3、能够根据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来正确判读气候类型。
4、通过相关分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地理是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从而改变对地理学科的错误认识,改变地理学习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一些典型气候类型特点还有一些印象,但对成因还是毫无知识铺垫。
所以,要引导学生将气候分布和气压带、风带分布进行比对分析,来确定气候的成因,从而导其成因。
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学生接受起来困难比较大,所以设计师生活动时要弱化难度,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能接受更多知识点。
四、教学重难点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分布之间的联系是本节的重难点,也就是如何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来推出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
五、教学方法图图转换、图文结合、 六、教学内容导课:年段的足球赛—天气—气候—让学生回顾气候类型,并结合一些景观图片 (一)、气候分布规律内容1:将课本P39页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迁移到理想的气候类型模式图中,以简化气候分布规律。
连线题——将图中的序号与其代表的气候类型连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①②③④⑤⑥⑦热带雨林气候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通过对比气候分布图和模式图,将模式图中的序号和其所代表的气候类型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气候模式图。
通过气候模式图中已知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明确气候的分布位置。
这个知识点完全由学生完成,但为了缩短学生的活动时间,可以提醒学生:这个模式图是从亚欧大陆、非洲位于北半球的部分所得的。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案
第六课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知识回顾师:给三分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板书及画图)请同学帮我完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对图进行讲解)在赤道地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上升的暖气流在高空由南风逐渐向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北纬30度附近偏转成西风,导致堆积效应,产生下沉气流,使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近地面,空气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逐渐右偏成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在南半球,则左偏形成东南信风带。
由副高流向更高纬度的一支气流,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南风,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最终偏转成西风,称为盛行西风带。
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向低纬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为东北风,向左为东南风,最后偏转成为东风,称为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度左右相遇,相对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高空,分别流向南北,向南的气流流向副高高空,向北的气流流向极地高空。
引入新课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师:从全球来讲,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
大家还记得气候的两个主要要素是?生:气温和降水师:对,热量和水分是不是就对应着气温和降水啊,所以气压带和风带就会影响天气和气候,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一)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一般来说,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那它到底是怎样影响的呢?我们先看一下【画图】一个地方的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这时候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温度会?(越来越低),水汽就容易凝结形成降水,所以低压控制下的天气就多雨;如果空气下沉,近地面会形成(高压),气温会?(越来越高)水汽就容易蒸发不形成降水,所以高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晴朗,总结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就是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少雨那么现在请同学根据这个知识来完成书本52页第一个表中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及
反思(有配套课件)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学案设计)
灵宝实验高中地理组李鹏飞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各个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2. 归纳出几种重要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3. 学会分析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的成因.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分析几种气压带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初步掌握复杂事物分析的一般思想. [教学难点]
各种气候的成因. [教学方法]
教师设计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及时巩固,总结. [学案设计] 前言气候的构成要素,主要有气温和降水.例如,初中时我们都了解过一些气候特征,在描述热带雨林气候时,用”全年高温多雨”;描述地中海气候时,则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这些都分别是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的气候特征的.那么,决定一地的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使地球上有了五带,故而就有了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等等.
而决定一地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大气环流,它包括三圈环流(形成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和季风环流(形成夏季风和的冬季风),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习,可以知道这些气压带,风带,季风有的容易造成降水,有的控制下则多干旱天气,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1.易造成降水:
①_______气压带②_________气压带③_______风带④____季风 2.不易造成降水:
⑤________气压带⑥________气压带⑦____风带⑧______风带⑨___季风
于气压带和风带会随__________的移动而移动,对于一地,冬季和夏季可能受到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于是就形成了冬夏不同的气候特征.相反的,每种气压带和风带都有其大致固定的控制范围和随季节移动的幅度(5°--10°),所以就形成了分布范围相对确定的不同种类的气候. 本节学习思路熟记九种主要气候的名称---→根据课本第40页图归纳出每种气候的特征---→根据课本39页图归纳出每种气候的大致分布区(纬度范围)---→以北半球为例找出冬夏季(一月和七月) 控制该纬度的气压带或者风带(或者季风)---→归纳每种气候的成因.
举例------如地中海气候,根据课本40页图归纳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再课本39页图可归
纳出其分布范围大致为”30°--40°的大陆西岸”,以北半球为例,根据上节学习的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图可以知道:30°--40°之间,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后控制此地,冬季西风带南移控制此地,造成夏干冬雨,故其成因为”夏季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冬季受__________控制”.
建议小组合作学习,时间25分钟点拨一般温度在18℃(15℃)以上,可称为”炎热”或者”高温”
0℃---18℃(15℃)可称为”温暖”,在次范围内接近0℃可称”低温”
- 1 -
0℃以下可称为”寒冷”自学过程 1 根据课本40页图归纳并补充下表中①栏和②栏(小组合作完成) 温度带①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温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___到___之间的大陆___岸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西岸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东岸温带大陆内部②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全年高温,有明显旱季和雨季之分③分布区南北纬10°之间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西岸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东岸 20°到30°之间的大陆西岸 ___到___之间的大陆___岸 2 根据课本39页图归纳并填充上表中③栏(小组合作完成) 3 根据上表中③栏填充下图(图一)
4 5
填出图一中数字代表的气压带或者风带名称以及移动方向.(单独完成) 对比图一和图二,说出图一中各种气候的成因.(小组合作完成)
A是___________气候,全年受____风带控制,形成全年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
B是___________气候,夏季受_______气压带控制,冬季受_____风带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
- 2 -
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
C是___________气候,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控制,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D是____________气候,位于热带,全年高温,受_________气压带(控制下___降水)和______风带(控制下_____降水)交替控制
E是______________气候,全年受______________控制,形成_____________的气候特征
F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于深居内陆或者受地形影响,海洋湿润空气难以进入,常年受干燥的大陆气团控制,想成夏热冬冷,全年少雨的气候特征
GHI都为季风气候,所以其主要成因都是_____________差异,夏季受______风影响,冬季受______风影响.只是于所处温度带不同,分别形成了_______季风气候,___________
季风气候和________季风气候.
释疑为什么图一和课本39页世界气候分布图不同呢
图一是理想气候分布模式图,课本39页图为气候的实际分布图.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但是其他因素如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气候的形成和分布,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气候的分布要比图一复杂的多,图一是在只考虑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情况下形成的.
-------气候分布是个复杂的地理现象,我们在研究复杂事物或者现象的时候,往往先把它简单化或者说理想化,研究出一个理想化的结果,然后再把其他因素一个个的考虑进来,使其渐渐得接近实际情况,这是地理现象研究的一般思路.例如我们上节课在研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的时候.就是在三个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太阳直射点不南北移动③地表均匀----的基础上研究的,然后一个个地推翻假设,把其他因素考虑进来,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再到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最后再到气压带被切割,形成气压中心,逐渐地接近实际情况.以后大家在研究复杂地理事物的时候,要逐渐学会这个思想:先分析影响这个事物或者的因素有哪些,如果太多的话,先剔去次要的,考虑主要的,形成理想情况,然后再把其他因素一个个考虑进来,最后逐渐解开其神
秘面纱!
教师公布答案,评价学生自学结果 (3分钟) 练习巩固(6-10分钟) 1、在下列语言中,描述气候的是
A、暴风骤雨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人类活动 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4、下列气候中全年受一种气压带或者风带影响是
- 3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5、除南极洲以外,其余六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6、 35°大陆东西两岸气候不同主要原因是不同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下垫面
D 人类活动
7、地中海气候的成因是夏季受控制,冬季受控制,形成的气候特征,是唯一的冬雨型气候。
8、读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两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澳大利亚东岸B、C、D三地气候与南美洲西岸a、c、d 三地气候的排列都是南北更替、南北延伸,形成这种状况的相同因素主要有,不同因素主要有。
图中字母,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4 -
课堂总结根据课堂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形成情况总结
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学案设计紧密围绕气候的主干知识,通过比较、讨论、图示、归纳等教学方法并结合教材,恰当运用教材内容,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讨论等多种形式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设计合理,教学思路清楚,完成预设教学目标。
改进之处:学生自学讨论时间安排相对较少。
部分练习题难度稍大,教师可在课后将以作业的形式收集上来批阅,以弥补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之不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加以讲评。
感想: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②评价环节必不可少。
③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尤为重要!-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