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理论梳理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_0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关键词:财政分权;财政联邦主义;维持市场化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体系都是分为若干级别,通过权力的分配达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目标,因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有关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财政分权问题作出了研究。
所谓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有关财政分权的理论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的重视,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财政分权视为打破中央计划束缚,走上自我持续增长道路的重要手段。
一、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基本框架如果按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中央政府能够完全根据居民的偏好、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以及资源禀赋供给公共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出现多级政府,也就没有必要讨论财政分权。
但是,现实是地方政府不仅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作用很大,基于此西方财政分权理论逐渐产生,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以蒂布特(Tiebout)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为标志,然后马斯格雷夫(Musgrave)、奥茨(Oates)等经济学家对此作出补充和发展。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其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各项财政职能及相应的财政工具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核心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从而加强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相当程度上改变中央政府在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不倾听地方公民意见的状态。
(一)蒂布特(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二)马斯格雷夫(Musgrave)的分权思想马斯格雷夫(1959)从考察财政的三大职能出发,分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认为:宏观经济稳定与收入再分配职能应由中央负责,因为地方政府对宏观经济稳定实施控制缺乏充足的财力,另外经济主体的流动性也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尝试;而资源配置政策则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适合,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
财政分权的理论框架与国外实践启示
财政分权的理论框架与国外实践启示关键词: 财政分权政府财政关系财政联邦主义提要: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时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
随着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财政分权实践也在不断深入,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论文对财政分权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俄罗斯、日本的财政分权的实践,分析比较了这三个国家的财政分权模式,并对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提出了建议。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关系之一,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一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关系都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财政分权理论的主题是公共财政的核心问题,即政府职能如何在不同级次的政府间划分才能更有效率。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地方政府存在? 如何从财政制度角度来确保其运转? 为什么要约束以及如何约束地方政府行为? 财政分权理论起源于发达国家,并在成熟市场的国家获得了充分的研究并付诸实施。
现在转轨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对财政分权理论的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且更侧重于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
这些转轨国家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财政分权:理论框架财政分权是指中央政府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决定其预算支出规模和结构。
地方政府自主权的界定是财政分权的核心,通常采用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支出、省级政府预算收入中平均留成比例、子级政府支出与中央政府支出之比、预算收入的边际分成率、自治权指标和支出收入指标、垂直不平衡度等指标来衡量财政分权的程度。
财政分权的过程容易受到经济环境、政治体制、民主发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不同国家体现出不同的分权模式。
财政分权理论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
1956 年,美国经济学家蒂布特(Charles Tiebout) 发表了《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一文,标志着财政分权理论的兴起。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一)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一)关键词:财政分权;财政联邦主义;维持市场化几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体系都是分为若干级别,通过权力的分配达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目标,因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外有关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财政分权问题作出了研究。
所谓财政分权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有关财政分权的理论不仅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的重视,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将财政分权视为打破中央计划束缚,走上自我持续增长道路的重要手段。
一、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基本框架如果按新古典经济学的原理,中央政府能够完全根据居民的偏好、经济中的产品和服务总量以及资源禀赋供给公共品,从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出现多级政府,也就没有必要讨论财政分权。
但是,现实是地方政府不仅实实在在的存在,而且作用很大,基于此西方财政分权理论逐渐产生,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以蒂布特(Tiebout)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为标志,然后马斯格雷夫(Musgrave)、奥茨(Oates)等经济学家对此作出补充和发展。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其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各项财政职能及相应的财政工具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核心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从而加强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相当程度上改变中央政府在财政政策中存在的不倾听地方公民意见的状态。
(一)蒂布特(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蒂布特(1956)首先从公共品入手,假定居民可以自由流动,具有相同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居民会自动聚集到某一地方政府周围,居民的流动性会带来政府间的竞争,一旦政府不能满足其要求,那么居民可以“用脚投票”迁移到自己满意的地区,结果地方政府要吸引选民,就必须按选民的要求供给公共品,从而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奥茨及布鲁克纳(Brueckner)等人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理性的居民的确要比较享受居住地公共服务的收益与履行纳税义务的成本,在居民的约束下,地方政府有最有效提供公共品的动力。
财政分权理论梳理
7
A
主要的理论模型:
蒂伯特(Tiebout)“以足投票”
理论
特里西“偏好误识”的分权理论
思想
马斯格雷夫(Musgrave)的分权
奥茨(Oates)的分权定理
施蒂格勒的理论
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
8
A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 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其研究的一个 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各项财政职能及相应的财政工 具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
财政分权理论
1
A
一 财政分权理论的提出 二 财政分权综述
三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 四 我国财政分权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
A
一 财政分权理论的提出
3
A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 政府以及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同国有企业、行政、事 业单位之间在财政管理方面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分配 的根本制度。
核心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 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 竞争,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随着上世纪50年 代公共财政理论发展演变而成。
萨缪尔森(1955)分析了公共物品的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A
蒂伯特(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
蒂伯特指出: 人们可以“用脚投票”,选择令人们感到满意
财政分权的精髓在于地方政府拥有合适和合意 的自主权进行决策。
5
A
第二章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
6
A
财政分权理论是为了解释地方政府存在 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弥补新古典经济学原理不能 解释地方政府客观存在这一缺陷而提出来的,即 解释为什么中央政府不能够按照每个居民的偏好 和资源条件供给公共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从而论证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西方财政分权理论文献综述
统计与管理二○一五·十财经论坛西方财政分权理论文献综述李 鹏 杨硕飞财政分权理论的奠基人是蒂布特,1956年,他发表了论文《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理论》,被认为是分权理论的起点。
经过施蒂格勒、奥茨、马斯格雷夫、特里西等人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钱颖一、罗兰、温格斯特和怀尔德森等人为代表形成了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为财政分权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传统财政分权理论(一)关于财政分权可以降低信息成本的论述蒂布特(Tiebout,1956)的“用脚投票”理论。
蒂布特预定了居民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这样居民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收入水平寻找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成本好效用最大化间的一种理想组合。
而且他们会自动聚集到这一地方政府周围,同理当这一地方政府不能满足居民的要求,那么居民可以用脚投票。
迁移到自己满意的地区,从而促进地方政府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获得更大的财政收入。
另外如施蒂格勒也认为,地方政府对于辖区居民公共物品的需求信息掌控具有优势,而且对于公共产品种类和数量的选择也由不同地区的居民自行选择。
特里西(Richard W·Tresch,1981)提出了“偏好误识”理论,他认为,中央政府在了解公众的边际消费替代率时具有随机性,即带有偏好误识,这是由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有距离的阻碍作用。
因此,地方分权是必要的。
(二)财政分权与资源配置关系的论述马斯格雷夫(Musgrave,1959)认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工应该明确,中央政府主要负责跨区域的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调控收入差距,而地方政府更加贴近基层群众,可以进行符合居民偏好的资源配置,提高配置的效率。
同时,不同的税种应该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固定分配,使得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对独立的税权。
美国经济学家夏普(sharp)也认为,政府部门级次不同,不能相互替代。
因此,中央政府应该根据各级政府的事权分工,政府正常行使其职能所需要的财政资金,合理地划分财政税收权限。
财政分权理论
• 现代社会中的各级财政的财权和财力的划 分是以各级政权的职能划分为基础,表现 在公共财政上则是以各级政府所提供的公 共产品和服务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 位作用及受益覆盖面为依据。
• 每一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最终要与其财力相 匹配。如果一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大于自有 收入和转移支付之和,就会出现政府服务 不足等问题;如果小于自有收入和转移支 付之和,则就会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
• 对地方政府的特征,我国学者也有一些论述,主 要分两种情况。 • 一是把地方政府理解成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执行 机关,并由此解释地方政府的特征: 机关,并由此解释地方政府的特征:第一,职能的 双重性,即执行职能和领导职能。前者指执行中 央政府的政令,推进中央政府政策;后者指对所 管辖区域内的行政事务进行领导和管理,促进地 方事业发展。第二,双重隶属性,即地方政府既 隶属于同级立法机关,又隶属于上级行政机关。 第三,权力的有限性,即在对内对外关系上,地 方政府的权力无论有多大,都不享有真正的主权。 第四,体制上的相似性。
• 如果不考虑地方债和其他收入,则一级政 府的财权主要包括自有收入和转移支付两 大部分。其中,自有收入是事前的收入, 而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是事后收入。
• 国际经验表明,地方政府的自有收入并没 有出现分权化的趋势。近二十年来,多数 国家地方政府的自有收入在总的政府收入 中的份额基本稳定或出现下降;少数份额 提高的国家,其提高的幅度也没有支出份 额提高的幅度大。
• 在再分配方面则不一样,由于各地的经济 发展状况不一致,就需要较高层级的政府 统一制定分配政策。在经济稳定方面,中 央政府往往具有优势。
• 在效率、公平、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着两难 冲突。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人口、 行政设置、文化背景等约束条件不同,故 而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统一的最优标准。
财政分权理论
最新课件
9
四、奥茨(Oates)的分权定理
限定条件:
a 限制外溢
例:承担垃圾收集与处理的责任对于基层政府是适当的,因为这 些服务的利益限于当地。相反,省际高速公路的维护责任下放给 基层政府就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笔开支的好处产生了大范围的外 溢。
b 管理胜任
向当地民众提供的许多服务涉及复杂的管理工作,而基层政府的
Y
U2 ICC U1
e1 e2
B1 B2
0
X
最新课件
24
2.有条件、非配套、封顶转移支付
Y
ICC
A
B
U3
U2
U1
0
C
D
X
最新课件
25
3.不封顶的配套转移转移支付
Y U3
e’’
PCC e’
e
U2
U1 B1
B2
0
X
最新课件
26
4.封顶的配套转移转移支付
A 0
M
ICC
e’’’ PCC
e’
N
e
e’’
最新课件
15
四、奥茨(Oates)的分权定理
不足之处: 要实现“分权惠及民众”需要具备一系列的前提 条件,即地方政府和官员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需要有足够的财政能力(包括拥有相当的收入自 主权),以及强有力的财政约束框架。而在许多 经济转轨和发展中国家,这些条件不完全具备。
最新课件
16
五、施蒂格勒的理论
最新课件
6
二、特里西“偏好误识”的分权理论
特里西通过数学模型证明,如果一个社会能够获得完
全的信息,并且经济活动也是完全确定的,那么,由中央
政府还是由地方政府来对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都是无差
《财政学》第14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行政性分权型 经济性分权型
43
一、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
集权型财政体制
集权型财政体制是指财政资金分配权限主要 集中在中央的管理体制。 在集权型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的支配权和财 政管理权由中央高度集中,地方的权限和机动 财力均很小,收支指标是指令性的,地方只有 照办,没有收支调剂权。
44
行政性分权型财政体制
行政性分权型体制是指在中央统一 领导和统一计划下,由地方掌握部分 财政资金分配权限的管理体制。
46
一、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
行政性分权型财政体制
特点
除中央必须集中的财政资金外,给地方或大 或小的机动财力和调剂权限。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支关系的 确定上,随意性比较大,且缺乏稳定性。
对同一级政府内部的事权分配应遵循公平原则,即一个政府对不同事务的事 02 权配置应相对平衡,做到权责一致,保证政府各项事权的有效使用。
政府间事权划分应保证同一政府辖区内的居民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政府服务, 03 从而缩小或控制地区间和居民间的贫富差距。
19
二、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框架
(一)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
税基分享
税基分享的方法
对某一税基分别设置中央税和地方税,由两 套税制分别征收;
对某一税基只设置中央税,地方政府在中央税 的基础上附加一定的比例;
对某一税基只设一种税,由某一级政府进行征 管,征得的收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分享。
31
三、政府间收入划分的基本框架
(二)政府间税种划分的基本准则
马斯格雷夫 (1910-2007)
39
第二节 财政体制
一 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 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三 分税制财政体制 四 新时代财政体制改革
财政分权理论梳理
8
语言资格考试PPT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必要 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其研究的一个基本 问题是如何将各项财政职能及相应的财政工具在 各级政府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
核心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更多地 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竞争, 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
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财权财力的集中与分散。
财权模式:财政集权体制 财政分权体制
4
语言资格考试PPT
财政分权的定义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 间财政关系时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
财政分权( fiscal decentralization)是指给予地方政府一定 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主决定预算支出
10
语言资格考试PPT
蒂伯特(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
基于一系列假定:
a.政府的活动不会产生外部性; b. 人们是完全流动的; c .人们对于每个社区的公共服务和税收情况了如指掌; d .存在着足够多的社区,每个人都能找到满足其公共服务 需要的社区;
e .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不变,这就意味着,如果居民的人 数翻番,那么总成本也将翻番;
13
语言资格考试PPT
特里西“偏好误识”的分权理论
以往的分权理论由于把中央政府放在最优的环境下来进行 分析,而没有考虑到中央政府有可能错误地认识社会偏好,从 而错误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于全民头上的可能性。
特里西通过数学模型证明,如果一个社会能够获得完全的 信息,并且经济活动也是完全确定的,那么,由中央政府还是 由地方政府来对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都是无差异的。但是, 社会在经济活动中并不是完全具有确定性的。假定地方政府相 当了解本地区居民的偏好,而中央政府则对全体公众的偏好了 解得不甚清楚,那么,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就会 发生偏差,公共产品不是提供过多,就是提供不足。在此情况 下,回避风险的社会就会偏向于让地方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
财政分权理论述评
为了探究财政分权是否导致地方财政危机,本次演示选取了两个案例进行分 析。首先,重庆市在1997年实施了财政分权改革,该案例表明财政分权在短期内 有利于地方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财政分权并未导致地方财政危机。其次,江 苏省在2002年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该案例表明财政分权并未削弱中央政府对地 方政府的监管力度,同时也未增加地方财政危机的风险。
同时对于调节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和缩小贫富差距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但是这种体制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是在税收分享机制上存在不公平现象;其次 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没有明确的划分;最后是地方政府的预算自主 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为了解决这些缺点我们需要对分税制进行进一步的 完善和改革。
参考内容
一、引言
财政分权理论是现代财政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它主要探讨了中央政府与地方 政府之间财政职责的划分和财政资源的分配。自20世纪初以来,财政分权理论经 历了诸多发展阶段,对各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次演示将对 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发展进行述评。
二、财政分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传统财政分权理论
(一)包干制下的财政分权实践
包干制下的财政分权实践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进行的。这 一时期主要采取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按税种划分收入,再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各自的事 权范围和支出范围。中央政府通过“两上两下”的方式确定地方的支出基数和收 入基数。
二、我国财政分权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行了 “分权让利”的改革。“分权让利”改革主要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划分收 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强调了地方政府的预算自主权和地方 政府的财政独立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财政分权也经历了从“包干制”到 “分税制”的转变过程。这一改革在增强地方财政活力、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 的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财政学分权理论
财政学分权理论一、西方财政分权理论的演进西方的财政分权理论以上世纪80年代为界限,之前的属于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位理论基础,集中与研究财政分权的原因,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
80年代后兴起的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在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当代微观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与机制设计学说,集中关注于如何设计出一套机制以实现对公共政策制定者的激励。
1)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概述其以蒂布特的“以足投票”理论、斯蒂格勒的最佳分权理论、马斯格雷夫的分权思想、奥茨的分权定理、特里西的偏好误差理论等为代表。
2)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概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布坎南在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范式上,对第一财政分权理论进行了批评。
他认为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在福利最大化的框架下研究了财政体制的最优设计,但是并没有考虑到政府官员的因素。
现实中,政府官员也有自身的物质利益,他们有可能从政治决策中寻租。
因此在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集团之间的“缔约”过程。
钱颖一等借助新厂商理论打开;额政府这个“黑箱”,他们认为政府官员都有自己的物质利益,和企业经理人相类似,政府官员只要缺乏约束就会有寻租的行为。
所以,一个有效的政府结构应实现官员的地方居民福利之间的激励相容。
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方法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财政分权理论研究中。
经济学家行非对称信息出发,强调激励相容和机制设计,从而为财政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场维护型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有此形成并完善,成为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的核心。
二、我国财政分权改革问题研究在财政分权的经验研究中,大部分文献集中于探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的财政分权问题。
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后,其财政分权问题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对于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研究主要沿着如下线索展开:一是财政分权改革与市场化改革。
关于财政分权利弊的理论分析_0
关于财政分权利弊的理论分析财政分权即上级政府给予下级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允许下级政府自主决定预算和规模。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普遍的现象。
自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形成了相对规范的财政分权体制。
财政分权在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性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其弊端同样不容忽视。
本文试图对国外学者关于财政分权利弊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提炼,并在此基础上简要讨论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的财政监督问题。
一、财政分权的益处综合现有的文献,财政分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对多样化地区偏好的敏感度。
分权化的政府行为利多弊少是许多主流经济学家所共同持有的观点,其中代表性观点认为,由于地方政府离本地区人民较近,因而能更好地反映个人偏好,而中央政府的决策则缺乏对多样化地区偏好的敏感度。
这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公共品供给上往往需要采取折衷的办法。
例如,一些居民偏好大规模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另一部分人却希望保持较小的公共赤字以及更少的税收。
因而对全国性公共品如国防来说,这样的折衷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要消费国防,而且他们是意见不一的。
但是,也存在只在本地区提供并消费的公共物品,因此地区问对公共品的偏好程度会有所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就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对地方公共品的偏好类似于地方居民集体投票以决定他们想消费的公共品的供给水平。
相反,由中央来提供公共品只能是各地得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公共品,而这将引起效率损失。
关于这一点,奥茨在1999年对财政联邦制的综述与回顾中作了切中肯綮的论述。
他指出:“一个不利于财政集权的看法是,由中央提供公共品将导致各地间完全相同的公共品产出或提供水平。
在完美信息条件下,理论上讲有可能由一个慈爱的中央计划者在不同地区问有差异地分配或提供公共品,进而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因此,财政分权并无必要(尽管也许有人会说,上述结果在实质上就是分权的)。
论国内财政分权制度
论国内财政分权制度按照建立统一、规范、彻底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的总体方向,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财政分权应在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下,大幅度调整和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明确划分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财政分权立宪加以法制化和规范化。
(一)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能首先,在界定政府职能时,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般来说,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个人、企业等市场主体完全可以胜任的活动,如消费品、服务、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和经营等。
在这一领域,政府应该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类是需要政府参与的活动,如某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在这一领域,政府与市场应该彼此配合,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类是市场主体无力或不愿从事的活动,如纯公共产品的提供。
政府应该专注于这一类活动,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福利创造基础条件。
其次,在界定政府职能时,还应该考虑政府履行职能时的收益和成本。
与经济主体一样,政府活动也有收益和成本,只有当政府活动的收益超过成本,并且相对于其他主体(包括市场主体和非营利组织)政府具有比较优势时,由政府来承担这项活动才是合理的。
政府活动成本需要考虑政府行政管理成本,也包括由此引起的腐败、官僚主义等所带来的各种潜在损失和机会成本。
最后,在界定政府职能时,还应考虑政府机构的能力,使政府承担的职能与它的能力相适应。
因此,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使政府承担的职能与自身的能力相适应,把政府支配的公共资源和政府能力首先集中于政府的核心职能,以避免由于履行职能过多而导致政府失灵,在此基础上加快培育政府能力。
(二)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第一,适度的中央集权是必要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并且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目前市场机制尚未成熟。
要达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我国中央政府还要加强整体宏观调控,减少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中央政府在适度集中财权的前提下,可以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可以加快落实科学发展现,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地区间经济发展均等化,有效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财政分权理论
2. 财政分权理论的容(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的容其核心观点是,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本身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能够迫使政府官员的财政决策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从而强化对政府行为的预算约束,相当程度上改变中央政府在财政决策中存在的不倾听地方公民意见的状态。
这个论点实质上是强调地方政府的竞争机制的作用。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蒂博特(1956)“以足投票”理论。
蒂博特通过一系列假设,论述了公民“以足投票”,促进地方政府间竞争,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机制。
他认为人们愿意在地方政府周围是由于他们想在全国寻找地方财政支出与税收的一种精确组合,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人们之所以在某一区域工作和居住,接受当地政府的管辖,是因为政府服务与税收符合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斯蒂格勒(1957)最优分权模式菜单。
斯蒂格勒提出了地方政府存在必要性的两条基本原则,进而说明了地方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他在《地方政府功能的有理围》中提出了这两条原则:一是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于自己的民众,地方政府更了解它所管辖公民的效用与需求;二是一国国不同的人们有权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公共服务进行投票表决。
这就说明了地方政府的存在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进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布坎南(1965)“俱乐部”理论。
布坎南运用“俱乐部”理论解释了最优地方政府管辖围的形成问题,并强调了公共产品提供的规模经济与消费拥挤状况在决定地方政府最佳规模中的作用。
奥茨(1972)分权定理。
奥茨从地方政府组织的决策成本和集合的角度,论述了政府组织结构问题。
特里西(1981)偏好误识理论。
特里西从社会经济生括息的不完备性和非确定性出发,论述了由更了解本地区居民偏好的地方政府来提供公共产品,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费雪(2000)地方政府组织理论。
费雪的地方政府组织理论同时强调①公共产品的需求差异、②公共产品成本与受益的外部性、③公共产品提供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④政府自身的管理成本和附属成本在最佳的政府结构(包括政府层级、数量及规模)形成中的作用。
当代西方财政分权理论述要
当代西方财政分权理论述要在当代西方国家中,财政分权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不同国家的财政分权体制有所不同,但整体趋势是向更加分散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例,对当代西方财政分权理论进行探讨和阐述。
财政分权的概念及影响财政分权是指把某些财政税收权和财政支出权下放给地方政府,以实现财政体制的分散和分权。
财政分权能够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增强地方政府的实践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还能够减轻中央政府的管理负担和减轻地方政府的压力。
财政分权对于发展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在地方政府手中设立税收权和财政支出权,地方政府可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特色和实际情况,使得资金的分配更加公正和合理,地方经济也可以更快地发展起来。
财政分权的理论1.税收分权理论税收分权是财政分权中最基本的分权类型。
它是指将税收权下放至地方政府,使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财政收入来开展相关的工作。
税收分权可以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刺激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提高地方政府的财力。
2.财政支出分权理论财政支出分权是指将中央政府财政预算的一部分分配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按照实际情况和各自的需求来支配。
财政支出分权可以使地方政府更好地进行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3.财政债务分权理论财政债务分权是指将中央政府贷款或债务的一份下放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自主管理和还款。
财政债务分权可以使地方政府更有效地规划和使用相关的周转资金,满足地方政府实际经济建设的需求。
4.财政责任分权理论财政责任分权是指将相关的财政责任和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将地方政府的财政分级官员逐级赋予相关财政责任。
财政责任分权可以让地方政府在财务方面变得更加严密和透明,同时也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达到更加高效的财务管理与财政工作效率。
西方国家的财政分权实践1.美国美国的财政分权体系非常复杂,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权责划分十分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
这个模型仅仅说明了一个分权式的财政体制将 使公共产品的提供会更有效率,然而该模型假设与现实相 距甚远,使模型的适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分权政府制 度也可以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公共服务的偏好信息。 b .下放公共服务职责能够提高低层级政府的责任心,
也便于当地居民对于地方开支和地方官员的监督。 c .服务职责的下放是保证许多公共项目得以有效管理
马斯格雷夫在《财政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最
佳配置职能”的财政分权理论。他认为,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多
级财政体制,首先必须解决财政社区最佳规模问题。最佳社区
规模的设置必须综合考虑以下两个因素:
一是在既定公共服务水平下分担成本递减的有利条
件
;
二是在既定服务水平下社区居民拥挤程度递增的不
利
条
件
。
马斯格雷夫分析了既定服务水平下最佳社区规模的 选择,以及在既定社区规模下最佳服务水平的选择等两种情形。 在此基础上,他将最佳社区15规模和最佳服务水平两因素结合精在选课件
马斯格雷夫(Musgrave)的分权思想
结论: 高效率的财政体制模式要求有多级财政单位,
它们在规模和地区范围上都有区别。其中,属于全国性的 公共产品,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而那些属于区域性的公共 产品,则应当由地方政府提供。
16
精选课件
奥茨(Oates)的分权定理
奥茨定理建立的认识基础 : a .越是低层级政府,越易于了解和处理当地居民对于
核心观点认为:如果将资源配置的权力 更多地向地方政府倾斜,那么通过地方政府间的 竞争,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反映纳税人的偏好。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随着上世纪50年 代公共财政理论发展演变而成。
萨缪尔森(1955)分析了公共物品的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9
精选课件
蒂伯特(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
蒂伯特指出: 人们可以“用脚投票”,选择令人们感到满意
财政分权的精髓在于地方政府拥有合适和合意 的自主权进行决策。
5
精选课件
第二章 财政分权理论综述
6
精选课件
财政分权理论是为了解释地方政府存在 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弥补新古典经济学原理不能 解释地方政府客观存在这一缺陷而提出来的,即 解释为什么中央政府不能够按照每个居民的偏好 和资源条件供给公共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从而论证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7
精选课件
主要的理论模型:
理论
蒂伯特(Tiebout)“以足投票”
特里西“偏好误识”的分权理论
思想
马斯格雷夫(Musgrave)的分权
奥茨(Oates)的分权定理
施蒂格勒的理论
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
8
精选课件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传统财政分权理论对财政分权的合理性、 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其研究的一个 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各项财政职能及相应的财政工 具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适当的分配。
的、有最佳公共服务和税收组合的社区居住,在均衡状态 下,人们基于对公共物品需求的不同而分布在不同的社区, 每个人都得到了想要的公共服务水平,不可能再通过流动 来改善境况,这一均衡是帕累托效率均衡。
10
精选课件
蒂伯特(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
基于一系列假定: a.政府的活动不会产生外部性; b. 人们是完全流动的; c .人们对于每个社区的公共服务和税收情况了如指掌; d .存在着足够多的社区,每个人都能找到满足其公共
13
精选课件
特里西“偏好误识”的分权理论
以往的分权理论由于把中央政府放在最优的环境下 来进行分析,而没有考虑到中央政府有可能错误地认识社会偏 好,从而错误地把自己的偏好强加于全民头上的可能性。
特里西通过数学模型证明,如果一个社会能够获得
完全的信息,并且经济活动也是完全确定的,那么,由中央政
府还是由地方政府来对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都是无差异的。
服务需要的社区; e .公共服务的单位成本不变,这就意味着,如果居民
的人数翻番,那么总成本也将翻番; f. 公共服务用比例财产税来筹集; g .社区可以颁布排他性区域规划法——禁止土地用于
某些用途的法律。
11
精选课件
蒂伯特(Tiebout)“以足投票”理论
模型的结论: a. 各社区内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b .各社区规模达到最优; c .有相似偏好的人聚居在一起,共同享受地方性公共物品。
蒂伯特认为,如果个人在社区间充分流动的,人 们通过社区的选择,揭示了他们的偏好,社区要么有效率地 提供人们需要的产品,要么人们会迁移到那些更好地满足他 们偏好的社区,社区间的竞争就像公司为争取顾客一样导致 资源的有效配置。
12
精选课件蒂伯特(Tiebout)“以 Nhomakorabea投票”理论
优点:
可以用来解释现实生活的一些现象。
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财权财力的集中与 分散。
财权模式:财政集权体制
财政分权体制
4
精选课件
财政分权的定义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处理中央和地方 政府之间财政关系时所采取的一种主要模式。
财政分权( fiscal decentralization)是指给 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力和支出责任范围,并允许其自 主决定预算支出规模与结构,使处于基层的地方政府能自 由选择其所需要的政策类型,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其结 果便是使地方政府能够能够更有效率地提供当地居民所需 要的地方性公共物品或服务。
财政分权理论
1
精选课件
一 财政分权理论的提出 二 财政分权综述
三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回顾 四 我国财政分权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2
精选课件
一 财政分权理论的提出
3
精选课件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 政府以及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同国有企业、行政、事 业单位之间在财政管理方面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分配 的根本制度。
但是,社会在经济活动中并不是完全具有确定性的。假定地方
政府相当了解本地区居民的偏好,而中央政府则对全体公众的
偏好了解得不甚清楚,那么,中央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
中就会发生偏差,公共产品不是提供过多,就是提供不足。在
此情况下,回避风险的社会就会偏向于让地方政府来提供公共
产品。
14
精选课件
马斯格雷夫(Musgrave)的分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