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诈骗行为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诉讼欺诈行为入罪之合理性探讨

诉讼欺诈行为入罪之合理性探讨
问题 的提 出
不 服提 出上 诉 . 肃 省 高 院裁 定驳 回 青 岛市 中院 委 托 西南 政 法 出现 诉 讼 欺诈 也不 是没 有 可 能 因此 、 有 的诈 骗 罪 显 然 是 无法 甘 现 大 学 对 乔 红 霞 提 供 的证 据 进 行 鉴 定 .发 现 其 提 供 的部 分 证 据 系 有 效 制 裁 这 类 行 为 伪 造 2 0 0 3年 7月 . 岛市 中 院 以诈 骗 罪 判 处 乔 红 霞 无 期 徒 刑 . 青 其 次 . 诉 讼 欺 诈 行 为 归 人敲 诈 勒 索 罪 是 不科 学 的 在 诉 讼 将 剥夺 政 治权 利 终 身 I 2 l 欺 诈 中 , 院判 决 被 害 人 交 付 财产 , 而法 院才 是 财 产 处 分人 , 法 因 但 乔 红 霞诉 讼 欺 诈 一 案 历 时 四年 .先 后 经 过 两 省 三 地 法 院 进 是 法 院在 此 过程 中 . 未 受 到 恐 吓 , 只 是 受 骗 被 害 人交 付 财 并 而 行 审 理 , 案 高 达 10 涉 5 0多 万 元 . 红 霞 案 不 仅 妨 害 了 正 常 的 司 产 虽 然 是 被 迫 的 .但 并 不 是 因 为 恐 惧 心 理 而 交 付 财 产 也 就 是 ’ 乔 法 秩 序 , 且 极 大地 浪 费 了有 限 的 司法 资 源 。 “ 而 司法 没 有 权 威 是 说 , 为 人 所 实 施 的 行 为 充 其 量 只 是 欺 骗 , 根 本 不 是 恐 吓 , 行 而 法 非 常 可 怕 的 事情 . 使 社 会 公 众 对 司法 丧 失 了信 心 , 而影 响 了 院基 于错 误 判 决 强 制 被 害 人 交 付 财 物 的 行 为 .也 不 是 所渭 的 恐 它 从 人 们 的预 期 行 为 , 无 疑 是 法 治进 程 中 的一 种 破 坏力 量 1 这 3 ] 吓行 为 。既 然 不存 在恐 吓行 为 . 就 不 可 能 构 成 敲诈 勒 索 罪 。 也 我 国刑 法 理 论 界 对 诉 讼 欺 诈 行 为 研 究 较 少 .然 而 司 法 实 践 最后 , 笔者 倾 向认 为 诉 讼 欺诈 行 为 构 成 妨 害 司 法 罪 从 诉 讼 中层 出 不 穷 的 诉 讼欺 诈行 为 已 迫 切 需 要 对 诉 讼 欺 诈 行 为进 行 深 欺 诈 行 为手 段 上 的特 殊 性 、 害法 益 的 双 重 性 、 法秩 序 的 重 要 侵 司 入 研 究 “ 利 不 得 滥 用 ” 法 治 社 会 对 每 个 社 会 成 员 的 必然 要 性 和法 律 间相 互 的协 调 性 来考 虑 .将 诉 讼 欺 诈 行 为纳 入妨 害 司 权 是 求 。法 律 应 当明 确 对诉 讼 欺 诈 行 为 的定 性 , 加 大 对 诉 讼 欺 诈 行 法 行 为 这 一 类 是 妥 当 的 问题 是 . 法 分 则 中妨 害 司法 罪 一 节 中 并 刑

论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定性

论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定性

抽 样 分 析 发 现 ,超 过 2 %的 案 件 存 在 诉 讼 欺 诈 行 为 。 0 然 而 ,我 国 现 行 刑 法 中 尚 未 对 诉 讼 欺 诈 行 为 作 出 专 门 规 定 ,只 有 最 高 人 民 检 察 院 在 《 于通 过 伪 造 证 关 据 骗 取 法 院 民 事 裁 判 占 有 他 人 财 物 的 行 为 如 何 适 用
必要性 以及相 关罪名 的设 立加 以讨论 。
关 键词 :诉讼 欺诈 ;刑 法定性 ;侵 害财 产罪 ;虚假诉 讼 不 当得 利 中图分 类号 :D 2 94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8—8 3 (0 0 0 4 12 1 )5—0 7 0 5—0 4
以妨 害作 证 罪追 究刑 事 责任 。 而 在理 论 和 司法 实务 ”

75 ・
《 中共太原 市委 党校 学报 5oo年 第 5期 ) I 2
- … - … ● … _… - … _ … I … ● … ● … - … - …
- … 一
则 是 通 过 字 面 难 以 确 定 , 而 须 对 内 容 的 逻 辑 分 析 才 能 确 认 。 作 为 自 己论 点 的 理 论 支 撑 ,从 而 提 出 ,法 ” 官 可 以 通 过 法 律 解 释 使 隐 形 规 定 转 为 显 形 规 定 , 为 诉 讼欺诈 行为 的定罪 找到法 律上 的依据 。 第 四 种 观 点 认 为 ,鉴 于 诉 讼 欺 诈 行 为 主 要 是 通 过 伪 造 证 据 ,妨 害 人 民 法 院 的 正 常 审 判 活 动 , 因 而 将 该行 为归 于伪证罪较 为适 宜 。
不正当利益的行 为。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尚未将这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因此 , 学界 对 这种 行 为的 刑 法定性 存在 不 同的观 点 。本 文对诉 讼 欺诈 行 为与 一般 的伪 造证 据 或提 供 虚假

诉讼欺诈行为分析及立法构想

诉讼欺诈行为分析及立法构想
( ) 二 诉讼 欺诈 的类型

该《 答复》 中明确提 出对诉讼 诈骗 行为不应 以诈骗罪 处理 , 但 行 了规定 , 以满 足 阶 段 司法实 务中对此 类 问趑 的处理 需求 , 难
( ) 二 学界观 点梳 理 目前我 国刑法理 论界 的主 流观 点是将诉 讼欺 诈行为入罪 , 但 具体 归为何 罪则 存在较 大分 歧 。 种 观 点认 为应将诉 讼欺 诈 定为诈 骗罪 。持 该观 点的学者
t ) 讼欺诈 行 为性质 辨析 诉 i 笔者 认为 , 单纯地将 诉 讼欺 诈行 为认定为 诈骗罪或 是敲诈勒 “ 诈勒 索说” 以成 立 。 敲 难 敲诈勒 索是 以非 法 占有 为 目的, 以
根 据诉讼欺 诈案件呈 现的共 同点 , 讼欺 诈 行为一股具 有的 诉 物 或财产 性利益 、 财产性 利益 的 目的 。第二 , 式“ 非 方 合法 ” 性,
l J 仅对其牵 连犯 中的手段行 为进 法 院通 过强 制执 行将被 害人 的财产 转移 给 行为人 或者第 三者 所 去 回避 了对 诉讼欺诈 行 为的定性 ,
笔者 认 为, 讼欺诈 是指 行为 人 以提起 民事 诉讼 为手段 , 诉 通 无 法达到 惩治 犯罪 的 目的。
以行 为人在 民事诉 讼中提 供的汪据来 源分类 , 可以将 诉讼欺 认 为 , 讼欺诈 是 行为 人 借助 国家强 制力 的合法 形式 , 诉 以达 到非
如 下几 个特征 : , 第一 目的非 法性 , 行为人 具有 非法 占有他人 财 索 罪都 欠妥 。
行为人 以提 起 民事诉 讼为手段 , 通过 貌似 合法 的途径达 到非法 占 威胁 或者 要挟 的方法 , 索数额 较大 的公私 财物 的行 为。 强 从主 体
有 的 目的。 三 , 第 作证欺 骗性 。行为人虚 构事 实 、 瞒真相 、 隐 伪造 方面 看, 敲诈 勒索 的 行为主 体只 能是 自然人 , 诉讼欺 诈 的行 而

诉讼诈骗行为定性初探

诉讼诈骗行为定性初探
的体 现 。 是 在 这 个 大 背 景 下 , 但 一种 不 和谐 的现 象 一~ 诉 讼
诈骗也不断增多。 案 例 一 : 为朋 友 从 A 公 司 购 买 一 辆 桑 塔 纳 轿 车 因未 甲
诉 讼 诈 骗 概 念 有 广 义 与 狭 义 之分 。 义 的诉 讼 诈 骗 , 广 是 指欺骗法院 , 对方交付财物或者财产 上利益的一切行为 ; 使 狭 义 的诉 讼 诈 骗 , 指 行 为 人 将 被 害 人 作 为 被 告 人 而 向法 是 院 提 起 虚 假 的 诉 讼 , 法 院产 生 判 断 上 的错 误 , 而 获 得 胜 使 进 诉 判 决 , 被 害人 交 付 财 产 或 者 由法 院 通 过 强 制 执 行 将 被 使 害 人 的 财 产 转 移 给 行 为 人 或 者 第 三 人 所 有 。 见 广 义 的 。可 诉 讼 诈 骗 是 一 种 欺 诈 行 为 , 既 包 括 行 为 人 积 极 的 伪 造 证 它 据提起诉讼的行为 , 也包 括 行 为 人 在诉 讼 过 程 中 以消 灭 、 隐
诉 讼 诈 骗 的 最好 途 径 , 是 由 于诉 讼 诈 骗 的特 殊 性 , 全按 照诈 骗 罪进 行 判 定 又存 在 一 系列 问 但 完 题 , 于 此 应 该 在刑 法 中规 定诉 讼 诈 骗 罪 , 而使 对诉 讼 诈 骗 的 定性 走 出 两难 的境 地 。 鉴 从
[ 键词] 讼诈骗 ; 骗 ; 关 诉 诈 间接 诈 骗
( ) 讼 诈 骗 的 概 念 一 诉


诉 讼 诈 骗 的 界 定
随 着 法 治 进 程 的 不 断 推 进 , 来 越 多 的 人 们 利 用 法 律 越
手 段 来 解 决 各种 社 会 矛 盾 和纠 纷 , 过 去 “ 讼 ” “ 讼 ” 与 息 、厌 的 传 统 相 比 , 无 疑 是 一 种 巨 大 的 进 步 , 人 们 权 利 意 识 增 长 这 是

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分析与法律规制

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分析与法律规制

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分析与法律规制作者:高鸿娟来源:《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失范现象频发,各种新型犯罪层出不穷,诉讼诈骗就是其中一个新型犯罪形式,实践中关于诉讼诈骗的案例也非常多,但刑法理论界和实务中对该行为的定性存在争议。

文章试图通过对诉讼行为的性质进行分析,认为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裁判从而占有他人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应以诈骗罪论处。

[关键词]诉讼诈骗;诈骗罪;法律规制一、诉讼诈骗的概说随着中国社会法制的日趋完善,公民的法制意识逐步增强,通过诉讼来解决争议,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现象也日益增多。

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提起民事诉讼的手段,通过伪造证据或虚假陈述,从而使法院作出有利于己的裁判,以达到获得他人财物或财产性利益行为。

它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对于该行为如何把握,如何界定,如何处理,我国法律尚没有统一的规定,刑法理论界也存在很大争议。

2002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就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所提问题作出了《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该答复的作出,不但没有平息争议,反而更引起了对诉讼诈骗行为的讨论。

二、诉讼诈骗的理论分歧在我国,诉讼诈骗已不是什么罕见现象,其案例随处可见,但对于这种新型犯罪到底能否以诈骗罪论处,理论上与实践中存在多种观点,下面将这一观点逐一分析。

(一)无罪说该种理论认为诉讼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也不构成其他任何犯罪。

此观点从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等角度进行了分析。

第一,诈骗罪的行为人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使对方发生错误,从而“自愿”交出财物;而诉讼诈骗的行为人通过民事诉讼获得胜诉判决,被害人慑于法律的威严,不得不交出财物,且被害人并没有发生错误。

第二,诈骗罪侵犯了他人的财产的权益,造成了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而诉讼诈骗却主要是侵犯了民事诉讼的正常活动,将侵犯法益不同的两个行为同一处理,有失偏颇。

增设诉讼诈骗罪的合理性分析

增设诉讼诈骗罪的合理性分析
向立法机关建议增设 利用诉讼诈骗罪 。 19- 2 0 , 从 9 9- 0 9年 我 增设诉讼诈骗罪 , 如张明楷 、 国云等 ; 例 侯 只有不到 1%的研 0 究者认为将诉讼诈骗行 为定为妨害司法公正罪 的一种 .C U I ̄ :
国的经济 、 政治 、 法治等 的发展都是令世人惊 叹的 , 但是正如 每一枚 硬币都有它 的两面一样 ,经济 飞速的发展也 伴随有
首先 , 对国 内有关诉讼诈骗的研究进行梳理 。最 先提 出
是 因为 市场经济 比较发达 , 而且市民的法律 意识 比较 强。 2 ()
这个 问题 的是 19 9 9年张平 的《 增设 “ 利用诉讼 诈骗罪 ” 建 我 国学者 目前对诉讼 诈骗行为 的研究多注重定性 探究 , 之 而且 言》口文 中通过对诈骗行 为和利用诉讼诈骗行为的 比较研究 , 】 , 8%以上 的研究者 赞成将诉 讼诈 骗行 为定诈骗 罪或 者单独 5
得胜诉方 马某经 营多年的公 司濒临倒 闭 , 此种损失又 岂是一
个胜诉结局能够补偿的?总结我 国当前对诉讼诈骗行为的研 究有 以下几个特点 :1 我国对诉讼诈骗 的研究起步较 晚。 () 从 被害人 的败诉 方 , 是在知 道法院误判 的 同时 , 得 已服从 判 不 决而向胜诉 方提供财物 ( 或财产上利益 ) 的。那么 , 这是否属
较少。 这与世界上对诉讼诈骗行为的法典化几乎没有成功的
载于法制 日 的 , 国云 、 报 由侯 幺惠君写 的《 讼诈骗应当独立 诉 成罪》 在 文 中作者旗 帜鲜 明 的提 出诉讼 诈骗应 当独立 成
罪。我们再 回顾 一下在这 十年 中专 家学者对 这个问题 的研 究: 学者王作 富 、 张明楷 、 望原 、 玉庭 等都 曾经对这个 问 谢 黄 题进 行论述 , 虽然他们 的主张不 同 , 但是 足见这 个问题 已经 引起学者 的关注长达十年之久。 再看司法实践中 由诉 讼诈骗

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 性质及法律处置

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 性质及法律处置
Z HAN Je , G i HU in — o Ja gt a (1H a i ea r ,hn o 00 ,h a2 Ie eie e l’ cu ZokucyZoku 600C i ) . e nDn d wfm Ze ̄ u 508C i ;. t d tPo es oro huo t,huo 60 ,h a n g l i 4 n n r a p tf m i 4 n
T eFadi a sii jdc l rcc ,o et p l l adpoi os f edsoa aoth r di Lw h ru aL w u ia pat ecr c yapy a d r s n i sl bu eFa a a - n tn u i i r l w, v i ot h p t u n
关 键词 : 诉讼欺诈行为; 法律处置; 对策
中图分 类号 :95 文献标 识码 : D2 A
文 章编号 :08On c n e tc a a tra dlg l i o a f h a di w ut o cp ,h r ce n a s s l ef u al s i e dp ot r n a
Ab t a t T eFadi a side r t am t Jsc dc rc c.w ol u i eu dradn f sr c : h r aL wut os e r utei j i a pat e es ud nf t n e t i o u n gah o i nu i l i h yh sn g
张 杰 胡江涛 ,
(. 1河南鼎德律师事务所 , 河南 郑州 400 ;. 口市中级人 民法院 , 5082周 河南 周 口 460 ) 600
摘 要 : 诉讼欺诈行为在司法过程中危害巨大。应统一对诉讼欺诈行为的认识, 正确适用法律 , 应在民法、 民事

论诉讼诈骗行为之司法定性

论诉讼诈骗行为之司法定性
21 0 0年 8月
湖北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 文 社会 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版 ) 人
Au . g 201 0
第 7卷 第 8期
Ju a o u e U ie i f cnmi (u aie adSc l cecs o r l f b i nvrt o E o o c H m nts n oi i e n H sy s i aS n
后 。 骗罪 侵 犯 的 客体 是 财 产 所 有 权 、 同诈 骗 罪 侵 犯 的客 体 诈 合 是 市 场 经 济 秩序 和财 产 所 有 权 , 而诉 讼诈 骗 侵 犯 的 客体 是 民
事 诉 讼 的 正 常秩 序 。因 此 , 讼 诈 骗行 为 虽 “ 害 程 度绝 不 亚 诉 危 于诈 骗 犯 罪 , 从 犯 罪构 成 理 论 分 析并 不 构 成 诈骗 罪 、 同诈 但 合
法 占有 公 私 财物 为 目 的 .而 诉讼 诈 骗 人 的 心理 状 态 不符 合 该 主 观要 件 。 其 次 , 骗罪 的被 害 人 与受 骗 人 具 有 同一 性 , 被 诈 且 害人 系 “ 自愿 地 ” 付 财物 。 诉 讼 诈 骗 的受 骗 人 是 法 院 而 不 交 而 是 被 害 人 , 被 害 人 系慑 于 法 律 威 严而 “ 且 被迫 ” 交付 其 财 物 。 最
Vo _ l No. 7 8
论诉讼诈骗行为之司法定性

饿 头
( 河北 经 贸大 学 法 学 院 , 河北 石 家 庄 00 6 ) 5 0 1
摘 要 : 讼 诈骗 是 近年 来在 司法 实践 中 出现 的 一 种 新型 的危 害社会 的行 为。在 理 论 界 和 司 法 实务 中围绕 这 类 诉

诉讼诈骗之定性分析

诉讼诈骗之定性分析

占有 他 人 财 物 的 行 为 如 何 适 用 法 律 问 题 的答
第 三 种 意见 认 为 , 某 、 徐 雷某 无 罪 。理 由是
转 问题 向徐 某借 款 2 5万 元 人 民 币 , 约 定 一 个 并 月后 归 还 。 到 期 后 , 某 多 次 讨 要 未 果 , 萌 发 徐 便
1 日.梅 某连 本 带 息共 计 3 6 2万元 人 民 币还 给 了徐 某 ,
徐 某 则 将 复 印 伪 造 的 借 条 还 给 了梅 某 。2 0 0 8牟 5月 1 9 日 . 某在 明 知 梅 某 已 经 将 欠 款 全 部 还 给 徐 某 后 , 帮 雷 仍
助徐 某以加 盖 美江公 司公 章 及 法定 代 表人 梅 某 印章 的 借条 原 件及 伪 造 的协 议 书 .向 南 昌 市西 湖 区人 民法 院
人 的意 思 瑕 疵 而 取得 财 物 ,完 全符 合 诈 骗 罪 的构 成 要
以诉 讼诈 骗 的主 要 客 体 与 诈 骗 罪 的客 体 没 有 区 别 。 就
本 案 而 言 , 某 、 某 伪 造 一 系 列 虚 假 证 据 的 行 为 虽 然 徐 雷
件 。本 案 中 , 徐某 、 雷某 虚 构 了一 个 根 本 不 存 在 的 借 款
} 西 财经 大学 法 学 院 [3 0 2 江 3 03 ]
面 的保 护 。 于侵 犯 复 杂客 体 的犯 罪 . 全 可 能按 其 侵 对 完
犯 的主要 客 体 进行 处 罚 。典 型 的如 刑 法 关 于抢 劫 罪 的 规 定 。 同理 , 就诉 讼 诈 骗 而 言 . 为 人 根 本 目的在 于 非 行
以 借 贷 纠 纷 为 由提 起 民 事 诉 讼 , 要 求 美 江 公 司 还 款 共

诉讼欺诈行为之探析

诉讼欺诈行为之探析

Legal Sys t em A nd Soci eW 圈筮翟戳塑隧萎銎二竺竺!型圭!.f叁整!查塾金诉讼欺诈行为之探析李菲摘要诉讼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目前我国刑法理论上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问题存在争论,现行刑法对该行为也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

本文认为应当对诉讼欺诈行为和诉讼诈骗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对于造成严重后果诉讼诈骗行为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当按诈骗罪定罪处罚。

关键词诉讼欺诈诉讼诈骗刑法理论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88.02诉讼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公力救济方式,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认可并成为了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但是,现实中也频频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为获得非法利益,不惜在诉讼中使用非法手段,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从而诈取被害人的财产所有权。

这种诉讼欺诈行为既破坏了司法活动正常秩序、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又给他人财产权益造成侵害。

故诉讼欺诈行为应当具有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但理论及实务界对该行为究竟应当如何定性及应承担的责任一直存在争论。

因此对于诉讼欺诈的现状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诉讼欺诈行为的罪与非罪(一)诉讼欺诈的概念广义的诉讼欺诈,是指为了达到非法的目的,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作虚假的陈述、提供虚假证言、或者串通证人提供伪造的证据,从而破坏人民法院正常的司法活动的行为。

狭义的诉讼欺诈仅指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作虚假的陈述、提供虚假证据、或者串通证人提供伪造的证据,从而破坏人民法院正常司法活动的行为。

(二)诉讼欺诈现象的特点1.具有普遍性在我国当前的司法活动中,诉讼欺诈现象已经不是罕见的个案,而是成日益攀升的趋势,其中也不乏一些社会影}|向较为严重,给被害人造成较大损失的案例。

2.具有多样性从诉讼欺诈的目的上看,主要表现在,有的是利用诉讼诈骗钱财,有的是通过诉讼诋毁他人名誉,有的企图通过耗时费力的诉讼使其竞争对手在经济上一蹶不振,甚至破产从而丧失竞争力。

诉讼欺诈行为的性质认定与出路探寻

诉讼欺诈行为的性质认定与出路探寻
第 l 6卷第 4期 21年8 00 月
中南 大 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CE . OU H NI .S CI C E E . NT S T U V ( O ALS I NC )
V 11 NO4 o.6 . Au . 0 0 g 2 1
诉 讼 欺 诈 行 为 的性 质 认 定 与 出路 探 寻
故其侵犯 的客体是民事诉讼活动 的正常秩序 。虽然诉 讼欺诈行为的危 害程度 不亚于诈骗行为 ,但从犯罪构 成理论分析, 其并不符合诈骗罪 、 同诈骗罪的规 定; 合
为 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 占有他人财
物 的行 为, 所侵 害的主要是人 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 , 因此可 以由人 民法院依照 《 民事诉讼法 》的有关规定
付财物,而不是骗取被告 的财物 。并且,法 官负有审 查案件 事实辨 别真伪 的职责 ,且有专业技 能,行为人 实施诉讼欺诈得逞 的可能性相对较 小。即使一审判决
原告胜诉 ,仍然可 以上诉或抗诉,获得 改判机会 。由 此可见 , 把诉讼欺诈看成是敲诈勒 索的一种特殊方式, 更为合适 。
财物。诉讼欺 诈是借助法 院判决的强制力迫使被告交
财产性利益 ,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伪造证据 并以提
起民事诉讼为手段 ,使法院作出有利于 自己的判决 ,
从而获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 。【 为人通过虚 l 珩
假诉讼骗取他人财物和规避债 务的行 为,究竟应该如 何定性 ,理论界与实务界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基 于 此考虑 ,笔者拟 对诉讼欺诈 问题展开相关探讨 ,期许 可 以以此对理论探讨与 实务操作有所助益。
收稿 日期 :20 —2 1 09 1- 1 基金 项 目:中 国法学会 法 学研究 课题 “ 学发展 观与 刑法 改革研 究”C LD05) 科 (S — 9 9 作者 简介 :陈伟 (98 ) 17一,男 ,湖 北宜 昌人 ,西南 政法 大学法 学 院讲师 ,法 学博 士 ,重 庆大 学法 学院 博士后 流动 站研 究人 员,重 庆市 合川 区人 民检 察院检 察长 助理 ,主 要研 究方 向: 中国刑 法学与 比较 刑法 学.刑 罚学.

诉讼欺诈行为性质辨析及其法律规制

诉讼欺诈行为性质辨析及其法律规制

诉讼欺诈行为性质辨析及其法律规制摘要:诉讼欺诈是指行为人以恶意提起或进行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陈述、伪造证据或串通证人作伪证,诱使法院做出利己判决,从而获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或实现其它非法目的,从而严重损害人民法院正常司法活动秩序的行为。

对于诉讼欺诈行为的性质界定,目前我国立法尚无明确规定,理论界对此也争论不止。

笔者认为,诉讼欺诈行为具备刑法意义上行为的有体性、有意性和有害性的特征,不仅侵害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且严重干扰人民法院正常司法审判活动,应当纳入刑法规制,在我国刑法中单独设立“诉讼欺诈罪”已成为规制此类行为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诉讼欺诈;定性分析;司法对策;立法出路中图分类号:d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01在民事经济纠纷及其诉讼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今天,诉讼欺诈现象日趋严重,逐步呈蔓延趋势的诉讼欺诈行为通过法院这一国家司法机关作为其行为的中间桥梁,往往不仅侵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了司法权威,因此应当将其纳入刑法调整范围予以规制。

但是对诉讼欺诈行为性质究竟应当做何界定以及如何实现在刑法中予以规制,理论界和实务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试图对该问题进行粗浅探讨,以期对诉讼欺诈行为的深入研究有些许裨益。

一、诉讼欺诈的含义及范围界定我国刑法对此也未做出明确规定,关于诉讼欺诈目前刑法理论界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第一,“诉讼欺诈行为,是指行为人采取隐瞒事实真相、作虚假陈述,伪造、变造重要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等非法手段,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意图通过诉讼非法占有相对人财产或损害相对人利益的行为”。

第二,“诉讼欺诈( 又称诉讼诈骗或诉讼诈欺) ,是指行为人为非法获取他人财产或财产性利益,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伪造证据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诱使法院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取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的行为”。

第三,“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在民事诉讼中使用虚假证据欺骗法院,使法院做出错误判决从而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诉讼欺诈的定性及预防

诉讼欺诈的定性及预防
委 托 理 财 或 直 接 入 市 购 买 股 票 , 种 做 法 这
中, 流通 股通过 各种 方 式参 与上 市企业 非
的利 益输送 , 同于流 通股 通过 现金 股利 不 和资 本利得 的获 利方 式 , 非流通 股通 过各 种无 形和 有形资 产 的使 用 , 高额 收取 上市 企业 的费用 或无偿使 用其资 源。更 主要 的 是 , 流通 存 在私 下 交 流 , 非 使得 关 联 交易 完成 , 受到任何 监督 。这 必将 导致 上市 没
对它进行 刑事 惩治 ,不仅 不能对被 害人 的合 法权 益 予以保护 , 而
且 还 可 能 对 刚起 步 的 法 治 秩 序 造 成 极 大 的破 坏 。 如 何 对 其 进 行 但
本 案先 后通 过一 审 、 二审 等程 序 , 由公安 机关 介入 刑事 侦 且
查。 由于情 节 比较 复杂 , 涉案 金额 巨大 , 社会 影响 较大 , 严重 破坏 了法 院 正常 的审判 工作 秩序 及 国家 、 集体 与他人 的合 法利 益 。 由
之 出现 , 甚至极 端地 表 现 为将诉 讼作 为 一种犯 罪 的手段 , 即行 为 人 出于非 法 目的 , 虚构 事 实 , 隐瞒真 相 , 造 证据 , 伪 向人 民法 院提
起 虚假 的 民事 诉讼 , 使人 民法 院作 出错误 的判 决 , 而 占有他 人 从
财产 。 诉讼 欺诈行 为近年 来呈 多发性 的趋势 , 常见 于报 端 , 果不 如
诈进 行 预防 。 二 、 讼 欺 诈 的 是 否 应 定 罪 诉
20 0 4年 1 2月 , 上海 YD房 产公 司 因竞 拍某 烂尾 楼急 需资 金 , 通 过 上海 R J市 场 策划 有 限公 司朱 某 向陆 某 借 款人 民币 7 o万 0

触犯诈骗罪是如何定性的?

触犯诈骗罪是如何定性的?

触犯诈骗罪是如何定性的?诈骗罪(刑法第266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

你知道诈骗罪是如何定性的吗?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分析这个问题,那么就是诈骗罪是如何认定的。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在司法实务中是比较重要的。

接下来,就让小编为您做详细介绍。

▲(一)要区分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l、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帐,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2、诈骗罪与代人购物拖欠货款行为的界限。

对以代人购买紧缺商品的名义,取走货款,没买到东西,又擅自挪用货款,拖欠不还款的行为,应着重考察其真实目的、双方的关系、事情的起因、代办人的具体行为、拖欠的情节、后果等等,从而正确判断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图。

如能明确想代人购物,因故未能买到挪用仍拟归还的,不能以诈骗罪论处。

如果以代购为名,行诈骗之实,骗取大量财物,大肆挥霍,根本无意归还,也无力归还的,应以诈骗罪论处。

3、诈骗罪与集资办企业因亏损躲债的界限。

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

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二)本罪与招摇撞骗罪的界限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

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欺骗行为:被告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玩弄手段等方法,欺骗他人,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造成财产损失。

2. 目的:被告人的行为必须是为了谋取非法占有而实施的。

即被告人通过欺骗他人来获取财物、权益或造成财产损失。

3. 财产损失:被害人必须因被告人的欺骗行为而遭受到经济损失。

这一损失可以是财产被侵占、转移、毁坏,也可以是被害人被迫支付非法的费用。

4. 主观故意:被告人在实施诈骗行为时,必须具备明确的主观故意,即明知是诈骗行为,并有意欺骗他人谋取私利。

以上是诈骗罪的一般立案标准,具体标准的适用在不同司法管辖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和条件,例如涉及较大金额、多人共同参与等,可能会影响立案标准的具体应用。

诉讼欺诈行为探索分析

诉讼欺诈行为探索分析

犯来 说 , 犯罪结果无 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意义可言 , 也即犯 罪结果 具有或然性或附属性 。行 为犯 的设置是 以行 为无 价值理论为基 础的 ,其立法思想与价值追求是 为了更 大限度 地防卫社 会不 受
错 误判决 、 执行 。另一方面 , 即使法 院识破骗 局 , 相对人得 以胜
诉, 但被 无端卷入诉讼 中必将耗 费一定 的时间 、 精力 与金钱 , 同
危 害与挑战 , 就增加 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 破坏 了法治的进程。 第二, 诉讼欺诈行 为是 对有限的司法资源 的浪 费 , 也是对正
常审判 秩序 的干扰。 诉讼欺诈 的场合 , 当事人 间并不存在真正 的 民事法 律关 系 ,因此诉讼活动就不 可能实现民事诉讼原有的价
是该罪的手段特征 ,也是该 罪区别于妨害司法罪中其他罪名的
特征之一 。 ( 三) 该罪是行 为犯 还是结果犯 , 学界 也颇有争议 所谓行为犯 ,是 以犯罪行 为本身作为犯罪基本 社会 危害性
的 全 部 内容 ,而 不 依 赖 于犯 罪结 果 的 产 生 或 者 存 在 犯 罪 结 果 产
值 。同时 , 误判将会导致受 害人或是抗拒执行 , 或是走上旷 日持
诉讼欺诈行为探 索分析
黄 苏
( 南京 大 学 法 学院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0 0 )


对 诉 讼 欺 诈 行 为 定 性 的 分 析
根据诉讼欺诈行为 与相关罪 名的比较 ,我们可以得 出诉讼
欺 诈 行 为 的 法 律 特 征如 下 :
( 一) 出罪( 无罪论 )
明文规定不 为罪 , 法无 明文规定 不处罚 ” 这一 罪刑法定 原则 , 只
能 按 无 罪处 理 。 ( 二) 人 罪( 有罪论 )

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诈骗罪的认定标准

诈骗罪的认定标准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手段,欺骗他人财物的行为。

我国《刑法》对诈骗罪的认定标准进行了明确定义,并规定了一系列认定条件。

下面将从法律角度对诈骗罪的认定标准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诈骗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主观方面的故意、客观方面的行为和结果。

主观故意是指犯罪嫌疑人明知是非法的手段,却依然故意实施欺骗行为。

客观行为是指犯罪嫌疑人使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手段,向被害人实施欺骗。

结果是指被害人因被告人的欺骗行为而受到损失。

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要素,才能认定为诈骗罪。

其次,诈骗罪的认定还需要考虑欺骗手段的使用是否足以构成犯罪。

《刑法》规定,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其他欺骗手段,足以使人相信其具有的事实性内容,即可构成欺骗。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定诈骗罪时,要对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欺骗手段进行认真审查,判断其是否足以构成犯罪。

再次,诈骗罪的认定还需要考虑被害人的认识能力和行为是否符合一般社会标准。

被害人如果具有一般社会认识能力,但仍被犯罪嫌疑人的欺骗手段所蒙蔽,那么就可以认定为诈骗罪。

而如果被害人的认识能力较低,容易被欺骗,那么犯罪嫌疑人的欺骗行为也可以构成诈骗罪。

最后,诈骗罪的认定还需要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

明显的主观恶意是指犯罪嫌疑人故意使用欺骗手段,以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

只有在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恶意时,才能认定为诈骗罪。

总之,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判断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主观故意、客观行为、结果、欺骗手段的使用是否足以构成犯罪、被害人的认识能力和行为、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认定为诈骗罪。

希望广大公民能够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辨识欺骗行为的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诉讼欺诈行为分析及立法构想

诉讼欺诈行为分析及立法构想

Legal Sys t em A nd Soci et y 圈豳匿塑蟹鬻陵!i』i竺堡坠!f叁塑!圭塾金诉{公欺毛岔彳亍.为弓’折及立彦之杓掇李静摘要诉讼欺诈是一种独特的危害社会的行为,目前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l生-f f.未形成统一意见,而现行刑事立法中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处理方式已明显不能满足实践中发生的各种诉讼欺诈案件。

因此,本文试通过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分析,厘清诉讼欺诈行为与诈骗行为的异同,并从立法角度提出设立‘诉讼欺诈罪”的建议,从根本上解决对诉讼欺诈案件的处理。

关键词民事诉讼诉讼欺诈行为模式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90.02一、诉讼欺诈行为的概念(一)诉讼欺诈的定义从刑法学的角度来看,广义的诉讼欺诈,是指欺骗法院,使对方交付财物或者财产上利益的一切行为;狭义的诉讼欺诈,是指行为人将被害人作为被告人而向法院提起虚假的诉讼,使法院产生判断上的错误,进而获得胜诉判决,使被害人交付财产或者由法院通过强制执行将被害人的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三者所有。

笔者认为,诉讼欺诈是指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提供伪造的证据等方式欺骗法院,使法院作出错误的裁判,从而实现非法目的(包括财产性利益及其他非财产性利益等)。

(二)诉讼欺诈的类型以行为人在民事诉讼中提供的证据来源分类,可以将诉讼欺诈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行为人自己伪造证据,即伪造债权债务关系或不存在的证明。

二是行为人利用被害人的隐私,以欺骗、胁迫的等方式,让被害人以书面方式自证虚构的债权债务关系。

三是行为人利用被害人的错误或失误,利用已履行完毕的债务文书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害人再次履行。

(三)诉讼欺诈行为的特征根据诉讼欺诈案件呈现的共同点,诉讼欺诈行为一般具有的如下几个特征:第一,目的非法性,即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财产性利益、非财产性利益的目的。

诉讼欺诈之刑法规制

诉讼欺诈之刑法规制

诉讼欺诈之刑法规制摘要:近年来,诉讼欺诈在实践中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然而,当前我国司法机关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处罚有不同做法,且理论界对其定性也存在较大争议。

因此,有必要单独设立诉讼欺诈罪,从立法上统一处理意见,从而有效打击诉讼欺诈犯罪行为。

关键词:诉讼欺诈;非法占有;诉讼欺诈罪近年来,诉讼欺诈在实践中时有发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经调查发现,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法院,2008年查明的涉嫌诉讼欺诈的案件就有近30件,2009年有34件,2010年有42件,2011年达45件(未查明的还不在此限);北京一中院对2008年审结的100件二审改判案件进行了抽样分析,结果显示,超过20%的案件存在着诉讼欺诈行为。

一、问题之提出目前,我国司法机关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处罚有不同做法,且理论界对其定性也存在较大争议。

(一)司法实践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处罚当前我国司法机关对愈演愈烈的诉讼欺诈行为,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处理意见,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不同做法:第一、对诉讼欺诈人进行训戒或罚款。

如河南省信阳市法院认定某建材公司有伪造证据妨害诉讼的行为,遂对该建材公司予以罚款3万元的处罚。

第二、以诈骗罪对诉讼欺诈人定罪处罚。

如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得他人签名后伪造借条并向人民法院起诉,以欺骗的方式使其虚假的债权得到法律的认可,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第三、以妨害作证罪对诉讼欺诈人定罪处罚。

如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虚构事实,请求朋友以原告身份将自己告上法庭,骗取法院判决和裁定,其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

(二)理论界对诉讼欺诈定性的主要观点对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的争论由来已久,但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1、认为应依行为人具体实施的诉讼欺诈行为而分别追究责任这种观点的基础来自于2002年《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决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的答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诈骗案定性标准

诈骗案定性标准

诈骗案定性标准一、引言在当今社会,诈骗案件层出不穷,给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针对诈骗案件的定性标准的建立和改进,对于公安机关的工作和司法判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诈骗案定性标准进行探讨,明确相关概念,并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二、诈骗案的定义诈骗案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使他人错误判断,致使其财产权益受损的犯罪行为。

诈骗案件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金融诈骗等。

三、诈骗案定性标准的重要性诈骗案定性标准的确立具有如下重要性:1.为公安机关提供办案依据。

公安机关是诈骗案件的主要查处机构,建立明确的定性标准可以帮助公安机关更准确地判断案件的性质,指导其开展侦查工作。

2.为检察机关提供起诉依据。

诈骗案定性标准的建立能够为检察机关提供清晰的指引,帮助其在刑事诉讼阶段作出合理的起诉决策,并最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为司法判决提供依据。

对诈骗案件进行准确的定性可以帮助法院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判,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对类似案件的判决形成稳定的先例。

四、诈骗案定性标准的确定要素诈骗案件的定性应当综合考虑以下要素:1.案件事实的客观性。

判断一起诈骗案是否成立,首先要对案件事实的客观性进行评估。

即案件中是否存在欺骗、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主观欺诈行为,以及该行为是否导致他人产生错误判断,进而财产权益受损。

2.案件的故意性和非法占有性。

诈骗案件的故意性是诈骗行为成立的基础,要求犯罪主体具有明确的故意欺骗他人的意图。

非法占有性则指诈骗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

3.案件的损失程度。

案件中受害人所遭受的财产损失程度将成为判决的重要依据之一。

需要考虑受骗金额的大小、受害人的经济状况等因素。

4.案件行为人的主观能力和社会危害程度。

诈骗犯罪的行为人应当有判断力和辨别力,否则有可能将一些非故意的误导行为错误定性为诈骗。

同时,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也应当作为考量因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诉讼诈骗行为定性分析
作者:贾悦斌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32期
摘要诉讼诈骗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各种有利于己的手段,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意图实现本不该实现的债权,而被害人因错误的民事裁判而被迫承担债务,即诉讼讹诈,应定敲诈勒索罪。

关键词诉讼诈骗诉讼讹诈敲诈勒索罪
作者简介:贾悦斌,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1-126-02
大量的民事纠纷通过诉讼得到了顺利解决,既稳定了社会同时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现实中少数人为获得非法利益,竟然通过虚假诉讼进行诈骗活动,既破坏了司法活动正常秩序、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又给他人财产权益造成侵害。

故诉讼诈骗行为应当具有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但理论及实务界对该行为究竟应当如何定性一直存在争论。

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通过反思当前法律法规,界定诉讼诈骗概念,分析诉讼诈骗与敲诈勒索罪的共性等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期对立法和司法活动有所裨益。

一、诉讼诈骗法律适用的困惑
对于诉讼诈骗的法律适用,最高检研究室2002年出台了《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以下简称《答复》),而针对该《答复》,争议一直不断,理由如下:(1)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了犯罪的含义,其中包括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反观《答复》,对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明确指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一主观目的是所有诈骗类和大部分侵犯财产类(故意毁财等例外)犯罪分子的共同目的,刑法中对于在这一目的支配下的侵犯公司财产行为,且数额或情节达到一定标准的行为,根据手段的不同,确认了不同的罪名。

为什么偏偏通过法院判决的方式达到非法占有目的不能构成侵财类犯罪?(2)《答复》中这种伪造证据骗取民事判决的行为认定为主要侵犯了民事审判活动,但笔者认为这种行为主要还是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

行为人无论伪造书证还是指使他人作伪证,一般都在民事诉讼中处于证据优势地位,民事被告方一般存在举证不利的情况,法院判决后就进入执行程序,即便有上诉一般也会有冻结资产、诉讼保全等对民事被告财产权不利的结果。

被告实际上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已经受到判决限制,处于不完全所有的状态,实际上最大的受害者是民事被告而不是已经收取了诉讼费的法院。

所以,这类行为应在侵犯财产类犯罪中确定罪
名。

(3)行为人基于非法占有目的,先后实施伪造证据和诉讼欺诈这两个行为,属于典型的牵连犯,处断规则为“从一重罪”、“法定一罪”、“数罪并罚”。

其中择重处罚是一般原则,不需要法律明确规定,而法定一罪和数罪并罚均是有刑法明确规定。

对于《答复》称应将这种牵连行为选择伪造公文类犯罪,意图作为“法定一罪”处理,显然是突破了最高司法机关只解释法律不创造法律的原则。

正如韩非子所言:“法与时转则治,法与时易则有功。

”笔者认为《答复》的司法适用性有待商榷。

二、诉讼诈骗应定敲诈勒索罪
诉讼诈骗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各种有利于己的手段,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意图实现本不该实现的债权,而被害人因错误的民事裁判而被迫承担债务。

因此,所谓诉讼诈骗,笔者认为准确表述应是诉讼讹诈,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第一,从作案手段来看,诈骗罪包括三角诈骗,行为人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欺骗的不是财物所有人,就是财物的实际占有或有权处分人。

而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指向性并不要求必须直接针对被害人,只要该行为能够使被害人产生精神强制就能够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

诉讼诈骗行为不符合诈骗行为对象的要求。

支持诉讼诈骗构成诈骗罪或诈骗类犯罪的观点认为,诉讼诈骗是一种特殊的三角诈骗,欺骗的对象是法院,通过骗取法院的民事判决而由法院处分被害人的财物。

例如票据诈骗或信用卡诈骗等,行为人冒用他人身份或支票等金融凭证,通过欺骗使银行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了储户的财物,这种行为在我国刑法中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或票据诈骗罪。

有观点认为这类犯罪被害人也没有自愿交付财物,和诉讼诈骗类似①。

但这种观点忽略了这类三角诈骗犯罪中,被害人与被诈骗欺骗的银行方面是存在信任和委托关系的,被害人把财产交付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代为履行保管和处分职责。

金融机构根据双方约定的条件,例如信用卡需要签名、支票需要盖章等条件行使被害人财产的处分权。

这时诈骗行为人通过一定途径骗取金融机构的信任就等同于骗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金融机构对财产履行了双方约定的管理和处分权。

由此可以看出,三角诈骗构成诈骗类犯罪的前提之一,是实际被骗的个人或单位拥有涉案财物的合法占有或处分权(这一点从银行如果在审核中出现过错,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可以看出)。

而诉讼诈骗活动中,虽然被害人积极到法院应诉,但其与法院之间并不存在合同关系,应诉完全是因为法律规定不应诉会承担更加不利的后果,况且民事裁判做出后被害人一般都会上诉,对抗于己不利的裁判结果,民事裁判本身不具有对诉讼标的的直接占有或处分权(从法院民事裁判即便因诉讼诈骗发生错判,也不会承担被害人因此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印证法院并无对财产具有保管、处分权利)。

第二,从被害人处分财物的主观心态上看,诈骗类犯罪被害人处分财物都是自愿的,而敲诈勒索罪被害人处分财物都是被迫的。

敲诈勒索罪的威胁、要挟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书面、口
头;明示、暗示;以杀、伤相威胁,也可以用揭发、张扬隐私进行要挟。

总之,行为人是通过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使其产生害怕心理而不得已交付财物。

司法实践中,我们将以下这些行为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包括利用交通法规制造被害人全责的交通事故(有真实发生的也有行为人谎称的),通过骗取交通执法机关的责任认定使被害人被迫赔偿损失交付财物;趁被害人实施或意图实施的违法行为(嫖娼、赌博等),行为人以将被害人送交执法机关为要挟,使被害人被迫交付财物等。

上述情形反映出的相同特点之一就是被害人交付财物必定是被迫不自愿的。

这也是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根本区别之一。

被害人在应诉参与民事诉讼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对不应承担债务是有明确认知的,且被害人这种明知绝对不会因法院作出的错误裁判而发生任何变化。

因此,无论是法院对诉讼标的强制执行,还是被害人继续上诉而被迫接受财产保全、资产被查封冻结等措施,被害人都是被迫接受财产权转移或受限的不利后果。

这也正说明了诉讼讹诈行为中被害人并未陷入错误认识,并未因错误认识自愿处分财物,不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而符合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

最后,笔者认为,“行为人仅实施欺骗行为,使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并产生恐惧心理的,只能认定为诈骗罪”ii,这种观点未免武断,行为人在非法占有目的下实施的欺骗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效果,是错误认识还是精神强制,决定了对该行为的定性。

况且张教授的论证也是针对行为人向被害人直接实施欺骗行为,使被害人产生了会受到第三者的威胁这样的错误认识而交付财物情形。

这与诉讼诈骗中行为人欺骗第三者(法院),被害人受到第三者的强制力而产生精神强制不同。

因此,对于敲诈勒索罪的敲诈手段,行为人是否可以仅仅实施欺骗行为?举例说明就是,甲欺骗乙说,丙在公众场合多次说乙坏话,乙据此勒索丙的财物后与甲平分。

这里的甲在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只实施了欺骗行为,但与乙共同构成敲诈勒索罪。

同理,诉讼诈骗中行为人虽然只实施了欺骗法院的行为,但也可以构成敲诈勒索罪。

注释:
①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张明楷.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