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以徐州市棉布村为例

合集下载

统筹城乡发展对土地利用规划思路调整的启示

统筹城乡发展对土地利用规划思路调整的启示

●农村经济2010年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提出了“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二十字基本思路方针。

中央连续七年发布的一号文件始终关注三农问题。

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央在一号文件的名称中首次突出了“城乡统筹”这一概念,并在文件中多处提及和阐释。

一、统筹城乡发展及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联系强调“统筹城乡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在中共十六大上提出,随后中央又明确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具体来说,城乡统筹发展体现了整体协调发展与城乡公平的重要性,它的提出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跳出农村谈农村,将三农问题和城市发展放在一个体系中加以解决。

土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政策性活动,其最本质的功能,是有限的土地资源在部门间的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的时空组织,因此,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规划有内在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农业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的关联度显著增强,将三农问题与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放在一起考虑,才能最终形成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农村农业再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与所在不同尺度的区域以及区域内的产业有各种关联性。

二是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这就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是一个“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

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个土地资源配置方案,涉及部门间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的重构。

因此,土地利用规划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重塑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探讨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探讨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探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是指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实现农村土地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

一、科学分析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首先要进行科学分析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

通过对农村土地面积、类型、利用方式、利用效益等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了解各类农村土地的数量、质量和利用状态等情况。

进一步分析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土地闲置、农村建设用地过多、农田生产能力下降等。

通过科学的现状分析,找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切入点和改进方向。

二、确定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在分析农村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思路需要明确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应该立足于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具体目标可以包括增加农村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田质量、减少农村建设占用农田等。

通过确定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有利于指导后续规划工作的开展。

三、科学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科学编制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科学划分和定位,明确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功能。

其次要考虑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的适宜性,根据土地质量、水资源、气候等因素,合理规划农田、园地、林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同时要充分考虑农村产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农村产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的布局。

最后要注重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合作,确保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科学可行性。

浅析城乡统筹发展与乡村规划

浅析城乡统筹发展与乡村规划

浅析城乡统筹发展与乡村规划作者:彭永波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1期摘要:本文作者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进行了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乡村规划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乡村住区规划是规划领域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根据浙江省部分地区规划的体会,乡村规划与建设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经济社会基础是影响规划推进和实施的关键因素。

此外,从规划过程的角度探索规划原理与乡村现实的协调,通过规划实践中的难点反馈及时转变规划思维,对于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及相应的实施策略、最终提高规划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从规划原理和现实看乡村规划的程序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城市规划体系中已经形成了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层次递进的规划系统。

根据规划原理,乡村规划的程序同样需要坚持体系化的基本原理,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规划系统和程序。

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建设现状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规划,从而导致农居点布局零散、道路不成系统、基础设施配套薄弱、建筑形式杂乱多样、土地利用率低下等。

基于这样的现实,从规划原理出发,首先需要开展以村庄布局调整为核心的乡村住区规划,通过乡村住区的空间合理布局,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率,改善住区的交通条件、配套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2 政府规划与主旨的新转变首先乡村社会作为比较独特的群体,拥有较大封闭性,稳定性以及传统的承继性,因此乡村规划的理念应该基于城乡统筹发展,也有别于现代城市的规划,充分尊重村庄的“主导”性作用。

2.1 规划主旨的改变现在各个学科对乡村问题的研究正在不断推进与升华,同时伴随着乡村问题的不断凸显,研究方法逐渐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同时乡村土地承包责任制也引发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基于乡村规划与乡村研究,乡村规划的主旨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植入式的工程技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乡村规划的发展要求以及发展方向。

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的思考和对策

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的思考和对策

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的思考和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面积扩大,乡村资源被挤占,农村耕地减少,土地流转价格上涨,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说明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相关部门已经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但是,如何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有效利用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临的问题城市用地拓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城市不断扩张,原有的城市规划往往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于是需要大量的城市用地来满足这一需求。

然而,城市用地的拓展又往往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和农村资源,导致农村面貌日益萎靡,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老旧工业用地再利用难题我国一些老旧工业用地已经过度占用了土地资源,如何将其能够再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有些地方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鼓励老旧工业用地的再利用,但是具体机制和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需要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要注意土地的集约利用。

当土地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时,就需要实行集约化利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城乡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比较显著的。

因此,在进一步开发利用城乡建设用地时,需要注意城乡地区之间的差异,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对策和建议加强城乡规划的协调首先,我们需要构建科学全面的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加强农村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实现统筹规划和利用建设用地的目的。

在规划上需要注重发挥农村的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引导城市向生态城市方向发展。

制定土地政策其次,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土地政策,从政策上引导土地的流转和使用。

在政策的设计上,需要考虑土地的持久利用,科学灵活地运用土地出让和土地流转的方式,有效避免城市扩张对耕地的占用。

加强土地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解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

解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

解析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土地是重要的出发点。

针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并且对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利用的理论进行运用,促使土地利用问题有效的解决,促使土地利用率的提高,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开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

文章中对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的利用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以供参考。

标签:城乡统筹发展;土地利用;有效探究在党的十六大中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开始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

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地域系统作为基础,对其人地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对城乡要素的配置问题进行解决。

土地利用能够为城乡发展提供地域的支持和保障,对城乡的地域关系进行优化和调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的空间,对城乡要素进行有效配置,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1、加强城乡的统筹规划,优化城乡用地布局和结构1.1促进区域发展的统筹布局,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以及产业布局进行考虑,根据人口的流动规律以及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对主体功能进行定位,明确其发展的方向,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对各个区域的土地空间利用政策进行明确,并且进行有效的调整,促使合理的土地空间利用格局形成,能够保障人口聚集区域经济发展的土地需求,同时促使人口较少区域对人口、资源的协调,开展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促使土地利用率的提高。

1.2促使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完善,促进城乡土地使用结构的优化。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业人口逐渐的向城市转移,城镇在建设的过程中其用地数量必然会增加。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是规划和统筹,对现有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规划,找准相应的定位,促使城乡规划更加的标准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以徐州市棉布村为例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以徐州市棉布村为例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紧缺,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最近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耕地总量减少了1亿多亩[1]。

作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我国乡村经济迅速发展。

“弃老房,划新宅,占耕地”的建房热潮席卷全国农村,既造成大量农田被占,耕地日益减少,又致使大量旧宅基地被废弃,造成土地资源浪费[2]。

同时,由于我国正值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城乡教育、科技等资源的分配不均,许多乡镇企业经营不科学、污染不处理、排放不节制,导致农村土地资源被污染。

因此,我国农村废弃地日益增大,农村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拮据。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地矛盾将成为当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

如何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村庄整治,成为当今党中央开展农村发展工作的重点。

村庄整治实际上就是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生活富裕,生产发展,乡村整洁文明,管理民主的方针,基于农村经济建设实际情况,在已有条件上,遵循农民意愿,进行资源的整合,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实现节约集约土地,保护农村耕地[3],从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而如何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与利用模式,是开展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村庄整治工作的根基和重点。

棉布村隶属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社会人口超万,区域总面积20平方公里,201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环境整治示范村”,在村庄环境整治和土地合理规划与利用方面,走在江苏村庄的前列。

其采取的环境整治措施对江苏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合理征地有偿搬迁要大规模整顿村庄风貌,必须由政府经过系统科学的规划,并对村庄中各类废弃地、劣质、杂乱的住宅地以及闲置或零散耕地等征收后进行集约化建设。

农民靠土地生活,土地的规划和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土地的征收方式关系着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

棉花种植中的农村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效率优化

棉花种植中的农村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效率优化

棉花种植中的农村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农村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在棉花种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农村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效率优化成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的关键环节。

首先,农村土地规划是根据当地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需求制定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

在棉花种植中,土地规划要充分考虑土地的质量、水源的丰富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有限的土地资源应该合理规划,分配到适宜的地区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还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保护,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导致的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其次,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可以实现在有限土地上最大化地发挥农业生产潜力。

棉花种植中,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率。

首先,合理选择棉花品种,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提高棉花的产量和抗逆性。

其次,实施精细化管理,采取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此外,合理种植与轮作休闲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最后,采用高效的农业机械化和技术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劳动对土地的占用。

此外,还应重点研究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减轻因灌溉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

农村地区通常依赖降雨水源进行灌溉,而因气候变化等因素,降雨不稳定性增加。

因此,在农村土地规划中,需要考虑到灌溉水源的可靠性,规划合理的水源储备和利用系统,以确保棉花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综上所述,在棉花种植中,农村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效率优化至关重要。

合理的土地规划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周边环境。

而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可以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实现最大化的农业生产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农村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效率优化的研究和实践仍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

农村土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在棉花种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

农村工作的城乡统筹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农村工作的城乡统筹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农村工作的城乡统筹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工作的城乡统筹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城乡统筹意味着要在保障农村发展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城市和农村的资源要素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则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城乡统筹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密切关系对于农村工作的进一步改善至关重要。

第一,城乡统筹的重要性。

城乡统筹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流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外流等。

因此,通过实施城乡统筹政策,可以有效引导人口流动,遏制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

土地是农村的重要资源,在土地利用方面科学规划能够更好地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

通过合理规划农村土地利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还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城乡统筹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

城乡统筹与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城乡统筹政策的实施需要依靠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来保障,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则需要以城乡统筹为指导,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四,制定科学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

科学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到农村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同时兼顾农村土地多功能发展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规划内容应包括耕地保护、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第五,强化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

制定了科学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并不意味着问题就解决了,更需要强化规划的实施。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规划的执行和落地。

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利用规划的认识和重视度。

第六,加强土地资源监测与评估。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整治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整治思考
财富性。
2 农 村 土 地 整 治 中 需 要 把 握 的 主 要 方 面 和 问题
农 村 土 地 整 治 的 实 质 是 统 筹 运 用 多 方 资 金 , 现 行 农 村 中 对 不 规 范 的用 地 结 构 进 行 整 治 、 整 . 调 以实 现 合 理 的 人 地 关 系 , 其 核 心 可 以 归 纳 为 处 理 好 “ 、 、 ” 方 面 关 系 , 决 好 “ 从 钱 地 人 三 解 钱 哪里来”“ 、地往 何处 用 ” “ 向 哪 里 去 ” 问 题 。 、人 等
并 、 村 建 设 和 土 地 流 转 , 进 农 民 居住 向 中心 村 镇 集 中 、 业 新 促 农
发 展 。也 为 其 它 地 区 积 累 了土 地 整 治 和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经 验 。 南京市在 2 1 0 0年 《 于加 快 推 进 全 域 统 筹 、 设 城 乡一 体 化 发 关 建 展的新南京行动 纲要》 明确提出 : 中 以土 地 综 合 整 治 为 切 人 点 , 作 为 新 一 轮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目标 的实 现 路 径 . 过 土 地 的 综 合 整 通 治 , 进 工 业 向 园 区集 中 、 住 向社 区集 中 。 业 向规 模 经 营 集 推 居 农 中 . 高 农 村 集 体 建 设 用 地 和 农 民 承 包 地 的集 中 度 、 动 性 和 提 流
陆 进:筹 发 视 下的 村 地 治思 跃 统 城乡 展 角 农 土 整 考
资 源 与 环境 科 学
统筹城乡发晨视角下的农村±地整治思考
陆 跃 进
( 南京 市地产发展 中心 , 苏 南京 江
200 ) 10 5
[ 摘 要 ] 为统 筹 城 乡发 展 重要 抓 手 的 农 村 土 地 整 治 , 作 已在 全 国各 地 逐 步推 开 。 阐 述 了统 筹 城 乡发 展 背景 下农

浅谈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

浅谈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

浅谈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摘要】城乡统筹是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反哺农村”,是我国社会经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针对城乡统筹给村庄发展带来的巨大利好,结合村庄的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广州市花都区红山村为例,探讨村庄规划新思路,从村庄发展策略、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等方面提出规划措施和建设建议,以促进村庄的经济发展和提升村民生活环境品质。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庄发展策略;红山村【abstract 】as China’s urban and r 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important strategic decision, its core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urban and rural structure”, “city back-feeding countryside”, is China’s soci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the village with the great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llage location and resource advantage, to guangzhou city flower all area red mounta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illage new idea planning, from the vill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particularly construction and rebuilding old put forward the planning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the village villagers living environment quality.【keywords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villag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d mountain village2004年以来,村庄规划作为缓解“三农”问题的实施路径,至今在各地已经陆续展开和成熟起来,尤其在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了村庄规划的法律地位以后,各地都陆续开展各种类型的村庄规划及村庄规划全覆盖的工作。

以城乡统筹的发展观改进村镇规划

以城乡统筹的发展观改进村镇规划

以城乡统筹的发展观改进村镇规划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法规的实施,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乡(镇)域规划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并充实居民点体系、产业体系、空间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等内容。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镇规划;居民点体系;基础设施网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等发展理念,强调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带来了机遇,提供了保障。

2008年,《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等相关法规的施行,对当前的村镇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将两者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在城市占据发展领先地位的背景下,农村的现代化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真正发展水平的“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因此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加快农村发展,尽快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公平和谐发展。

1、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目前,由于村镇实际情况复杂及规划者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有差异,导致村镇规划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内外协调性差、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在近年来开展的城乡统筹规划中,虽然在规划范围内顾及了城乡两个层面,但是在技术性因素上对村镇层面特别是村庄层面难以真正企及,导致规划指导难以实现。

2、村镇规划注意的几个方面统筹城乡发展落实到村镇规划方面,不仅要把镇区和村庄作为一个整体,而且要对自然环境等镇域内多种要素统筹考虑,在村镇现状分析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镇域空间发展、空间管制和协调、镇村居民点布局、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规划实施政策及策略制定等方面进行统筹考虑,因此,乡(镇)域规划更应成为村镇规划落实城乡统筹的直接载体,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村镇规划应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等原则。

论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

论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

论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摘要】本文主要对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

在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对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进行了全面概述,包括承包经营模式和流转经营模式,并分析了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在展望了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对研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现状和问题,为相关农村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承包、流转、优势、问题、挑战、展望、政策建议、研究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徐州市是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改革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农村人口流出、农村劳动力空缺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已成为解决农业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

研究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在这一背景下显得尤为必要。

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需求,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壁垒亟待打破,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进一步优化。

通过深入研究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可以探讨农业现代化的路径,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索适合徐州市特色和实际情况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可以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借鉴和经验。

对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

1.2 研究意义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徐州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农业产区,探讨其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对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近年来徐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和承包经营日益频繁,研究其经营模式对于有效整合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

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全国农村经济发展。

深入探讨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影响当地农业发展,更为全国范围内的农村土地经营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启示。

2. 正文2.1 徐州市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概述徐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反思及启示讨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反思及启示讨论

297百家论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反思及启示讨论曹敏娅金华凯宝土地房地产评估测绘规划有限公司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与土地规划出现了发展不协调问题。

问题的不断扩大导致我国社会发展和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本文综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总了结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以绿色土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为指导方针,协调土地利用和社会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讨论0引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与乡村的整体发展,目前现阶段我国突出了人明日夜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土地不合理利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制定相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实现国家绿色经济发展,晚上我国现阶段土地有效利用的管理机制,科学,合理,有效的对土地进行利用。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国家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中肯定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应的影响甚至是。

破坏。

国家相关部门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考虑所规划的当地区域的实际自然生态环境,并进行实地的相关考察。

说规划区域当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水文特征等,对其所富有的自然资源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施有效利用,因此规划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在规划实施后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会影响着当地的生态环境。

国家相关部门在对土地利用进行总体规划时应考虑当地的水资源和水环境,生物群落和景观生态等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水质水位和地下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居民生活直接影响。

这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时,应尽量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一旦水资源被破坏,居民正常生活就会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考虑当地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土地规划应当尽量避免出现在自然危害发生频繁的地区,与此同时,可以建设相关的水利工程设施来保证当地的防洪防涝,同时可以利用水电等水电设备进行发电。

新时期重庆三峡库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思考

新时期重庆三峡库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思考

新时期重庆三峡库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思考
周梦麒;邱强
【期刊名称】《重庆建筑》
【年(卷),期】2009(008)008
【摘要】直辖十年,重庆提出了新的"一圈两翼"空间发展战略,并在2007年6月经固务院批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三峡库区,在历经三峡工程开工以来的十多年建设后,又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文章在分析重庆三峡库区内涵变化的基础上,着眼于"一圈两翼"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在直辖十年后所面临的新的功能定位扣新的发展态势,提出了重庆三峡库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几点规划思考意见.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周梦麒;邱强
【作者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401147;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40114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
【相关文献】
1.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以徐州市棉布村为例[J], 张宜范;梁峙
2.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思考 [J], 王志标
3.城乡统筹发展观与县级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考 [J], 崔立烨;田现雷
4.城乡统筹发展观与县级城市总体规划的思考 [J], 葛晔;
5.重庆三峡库区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与模式研究 [J], 杜丽娜; 李佛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州市城边村土地管理问题浅析

徐州市城边村土地管理问题浅析
徐州市城边村土地管理问题浅析
徐州市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陇海线东部经济带核心城市,苏北最大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长三角的“北大门”,是长三角北部集聚辐射力最强的节点城市和重要增长极。徐州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要道、军事战略要地和能源基地,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作为华东地区的门户城市,现为华东重要的教育、科技、文化、交通、旅游、医疗、会展中心,同时也是省内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随着徐州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边缘区域迅速扩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城边村的功能、特征、产业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等都在不断变化,这也导致了城边村种种问题日渐凸显。由于城边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纽带功能,不论是城市化发展还是新农村建设,都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城边村的问题,了解其在城乡统筹中的作用,把握其空间规律,这样才能为其未来的城市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导。
1城村的基本特征
城边村亦称城市郊区、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带、城市蔓延区等,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目前其边界还相当模糊,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尚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名称不统一而且繁多,但所指对象是明晰的,其特征也相当突出:是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是在城市、乡村地域体系上衍生的一种紧靠城区的不连续的过渡性区域,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各种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是城市和乡村相互作用的产物,是非农业活动与农业活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动态过程的结果。这类地区既呈现出城市化的面貌,又保留着大量的乡村特征,所以又被称为“城边村”。城边村土地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具有不同特征,如土地用途变更迅速、土地增值潜力大等,本文仅从土地管理的角度考察。
依靠大学城发展模式
大学城的将若干个大学聚集在一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产业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特定区域。目前许多大学城选址在城市边缘区,这里环境宜人,交通条件优越,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此外,将大学城与科技园相邻布局是许多大城市的做法,比如徐州矿大科技园就和中国矿业大学毗邻。

试论城乡统筹形势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措施

试论城乡统筹形势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措施

试论城乡统筹形势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措施摘要:因为农业我国的发展基础之一,而且我国建设发展的重点产业一直以来就是农业,所以,近些年来,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随着惠农政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要求而不断加快,我们一定要根据农村发展的要求,将多方面的规划处理做好,从而来完善农村建设,对于新时期的经济方针,我们应该进一步将不同方面的规划协调做好,从而对良好的农业发展秩序营造,基于此,本文就对村庄规划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庄规划编制;措施引文:在早期传统的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没有正面对待许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使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状态一直滞后。

因为在管理上造成各种规划问题是缺乏经验,所以,既使有的地方在实践中结合实际发展对先进的模式进行了采用,但依旧使农村经济建设的顺利实施受到阻碍。

鉴于这些情况,深入分析城乡统筹形势下村庄规划编制的相关策略则显得意义重大。

1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缺陷1.1规划体系问题1.1.1重镇级,轻村级:近年来,对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来说,我国正在广泛开展村庄规划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我国的村庄规划在现代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有很多的不足所出现,因此对于各种级别区域都采取了不一样的规划措施,从而使得区域规划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在政绩利益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常常把重点在了镇的规划上集中,尤其更为关注镇区规划。

所以,没有充分关注村庄层面的规划和建设,进而使得整体规划体系的失衡。

1.1.2重村庄,轻体系:虽然有的区域相应的重视村庄规划,但在执行政策上却依旧对传统的规划管理思想摆脱不下。

从而使得村庄规划编制比较局限于村庄内部工作,没有给予高度关注外在的建设体系,这些就使的村镇总体规划并没有对镇层面和村层面的内容加以明确。

导致村庄体系总体规划缺陷,而且没有使村级规划在科学指导下完成,从而引起了整个村庄规划的失效。

1.2规划内容设置问题1.2.1指导不足,效率低下:很多农村地区的居民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因为受到我国现有的国家政策影响而各不相同,从而在整体上有数量大、分布散、规模小等局势所呈现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徐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徐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以徐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及实施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各地面临的土地资源紧张、保护利用不均、规划实施滞后、违法用地严重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因此,如何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徐州市为例,该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地处沿海经济带与内陷地区的“结合部”,具有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特点。

该市近年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城市绿化和环境治理,但在土地利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保护利用不均衡、违法用地现象较为严重等,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对于推进徐州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有效的实施保障措施,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以推动徐州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一)总体规划编制阶段1. 徐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及主要内容;3.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二)总体规划实施阶段1.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现状;2.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面临的挑战;3. 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分析与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徐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对于推动徐州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2. 可为类似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提供参考;3. 可为进一步探索土地利用领域的政策、机制与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城乡统筹发展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探索

城乡统筹发展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探索

城乡统筹发展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探索摘要:本文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的背景下,结合坝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对张北县域人口分布、村庄现状、产业布局、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的分析研究,从宏观区域和微观村庄两个层面,探讨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方法。

关键词:城乡统筹村庄迁并中心村在我国经济社会及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维系着传统的村庄结构,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建设滞后。

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城乡差距之大已到了危及社会稳定的边缘。

城乡统筹发展在政策与理论研究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村庄空间布局调整是城乡统筹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以张北县村庄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基础,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指导下的村庄空间布局规划方法。

1 概况1.1 研究区域概况张北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东南缘的坝首之地。

地势东、南、西部相对较高,地形从东南向西北由山峦绵延渐变为波状平原。

张北县辖7镇11乡,366个行政村,10个街道办事处。

县域总面积3820平方公里。

县域总人口37.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0.3万人。

1.2 村庄布局现状特征1.2.1 分散布局为主,集中趋势逐渐显现张北县现状村庄分布不均衡,且自然村数量众多,将近1200个,总体以传统的分散布局为主,但受地形影响、立地条件、水资源条件、交通指向等因素的影响,已逐步呈现集中的趋势。

村庄选址延续了长久以来自然经济影响下对自然条件和交通区位的要求。

绝大多数村庄依然散布在乡间原有的水草丰满之地或是交通便利之处。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张北县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已逐渐落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由此带来的是村庄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滑,由农业耕作决定的村庄活动圈已经不是村庄布局的决定性力量。

在各种纷繁的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村庄人口的集中已经成为趋势[1]。

1.2.2 村庄分布与人口分布不相一致,村庄空心化现象严重村庄空心化是指由于农户纷纷向原村庄外部移居,导致原有的村庄住宅空置,甚至于逐渐废弃坍塌的现象。

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政府统筹作用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政府统筹作用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政府统筹作用的思考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本文主要对离石区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探究,并提出离石区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新农村”的内涵“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

二、离石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二五”发展期间以来,离石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主要表现在:1、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近年来,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离石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对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思考——以徐州市棉布村为例作者:张宜范等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31期摘要: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剖析了其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通过调查徐州市棉布村的土地规划利用对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土地合理规划与利用对村庄发展的意义。

认为当前农村只有通过合理征地有偿搬迁、建设集约化住宅区、特色田园区、养殖区和乡镇企业工业园等方式对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整顿村容村貌,才能真正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increasing declination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and the investigation about impacts of land management in Mianbu Village in Xuzhou City in the aspect of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villagers' life, the essay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overall planning of rural land u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ordin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nly through reasonable land acquisition, paid relocation, and constructing intensive residential district, characteristic rural area, culture zone and industrial park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can land use be planned comprehensively, village appearance be restored, and then to optimiz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关键词: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发展Key words: rural land;intensive utilization;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061-030 引言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尤为紧缺,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最近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耕地总量减少了1亿多亩[1]。

作为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我国乡村经济迅速发展。

“弃老房,划新宅,占耕地”的建房热潮席卷全国农村,既造成大量农田被占,耕地日益减少,又致使大量旧宅基地被废弃,造成土地资源浪费[2]。

同时,由于我国正值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城乡教育、科技等资源的分配不均,许多乡镇企业经营不科学、污染不处理、排放不节制,导致农村土地资源被污染。

因此,我国农村废弃地日益增大,农村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拮据。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地矛盾将成为当今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

如何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村庄整治,成为当今党中央开展农村发展工作的重点。

村庄整治实际上就是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生活富裕,生产发展,乡村整洁文明,管理民主的方针,基于农村经济建设实际情况,在已有条件上,遵循农民意愿,进行资源的整合,建设新型的农村社区,实现节约集约土地,保护农村耕地[3],从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而如何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与利用模式,是开展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村庄整治工作的根基和重点。

棉布村隶属徐州市铜山区刘集镇,社会人口超万,区域总面积20平方公里,2010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环境整治示范村”,在村庄环境整治和土地合理规划与利用方面,走在江苏村庄的前列。

其采取的环境整治措施对江苏村庄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 合理征地有偿搬迁要大规模整顿村庄风貌,必须由政府经过系统科学的规划,并对村庄中各类废弃地、劣质、杂乱的住宅地以及闲置或零散耕地等征收后进行集约化建设。

农民靠土地生活,土地的规划和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土地的征收方式关系着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制定合理的征地方式和最小化村民损失的补偿办法,是土地征收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积极配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根据徐政发(2011)60号文件,棉布村采取了以下征地补偿办法:三类地旱地2000元/亩、水田2200元/亩、粮菜轮作地2400元/亩、菜地3100元/亩,零散闲置的四类地旱地四类地区旱地1800元/亩、水田2000元/亩、粮菜轮作地2200元/亩、菜地2900元/亩。

征收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的土地补偿费,按照征收邻近耕地土地补偿费计算。

征收未利用地的土地补偿费按照征收邻近耕地土地补偿费的0.5倍计算。

征收耕地及其他农用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人数计算,即确定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人数,按照征收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村人均占有耕地数量计算。

每一名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其安置补助费标准,三、四类地分别为每人19000元、17000元。

征收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征收耕地的青苗补偿费按一季农作物产值计算,其标准按相应耕地产值的0.5倍计算[4]。

切实从人民利益出发,棉布村严格按照文件规定,依法执行征地补偿和审核工作,使广大村民能及时获得合理补偿,切身利益得到保障,建设家园的热情得以提高,在日后的新农村建设中,更加积极配合政府的各项工作,使棉布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从良好开端中得以展开。

在村庄整治初期,首先要参照废弃地的废弃程度、使用中住宅地的使用年数、使用中耕地的生产价值度等各个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征地补偿办法,为被征地村民构建合理的经济补偿保障体系,并严格按规定依法履行相关程序,为村庄环境整治与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高质量集约化整治土地,促进统筹城乡发展2.1 建立集约化住宅区上个世纪60-70年代,棉布村民的住房80%-90%都是劣质的是土墙——草面结构,且建房无规划,村民在自家的老宅上随意建房,前后不成排,高低不等,杂乱无章,不仅有损村容村貌,更阻塞村庄内道路,不利于村民日常出行。

村内道路多为未经休整的泥地,每逢梅雨季节,村庄内污泥浊水遍地流淌,蚊蝇满天,严重侵蚀着村民的身心健康。

之后虽然有所改进,但仍以老式房屋为主,没有明显改观。

为了优化村庄人居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村委会首先拆掉危房、旧房,开展社区新建和改建工程,改善村民住房条件,整理农村居民点。

棉布村将全村规划三个村民生活区,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内部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再调整,使农村居民点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合理和科学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现在居民区的村庄得到亮化和美化,环境宜人,验收达标,挂上了三星级村民小区的牌匾,村民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经区、镇人民政府批准而建成的馨丰园小区,占地近百亩,不仅学校、卫生院、农贸市场、购物商场、餐饮服务、休闲健身广场等功能设备齐全,而且具有花坛、行道树、景观池等景观设施。

该小区设计优美典雅,别具一格,兼具居住、商务和娱乐价值,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民居建设的典范。

从棉布村住宅集约改造的经验可看出,民居整治是一项民生工程。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首先对当地村庄布局进行深入调查,以最大限度保持原有大格局,搬迁户数量最小化为前提。

同时对本村村民的家庭收入来源比例和搬迁民意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统计。

对于近郊地区和以非农务劳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以及有意向城镇移民的家庭,尽可能将其迁至现有城镇以及向城镇集中的住宅小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过程性浪费,避免二次拆迁[5]。

新农村小区的建设应参照棉布村的馨丰园小区,具备齐全的功能设施和优美的景观,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加强其精神文明建设。

2.2 建立特色田园区农村地区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以从事农务劳作为主的家庭。

对于此类以农业生产为长期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应当选择距离城镇和中心村相对较远的合适区域,保留富有当地特性的建筑群,建设以此类村民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具有地方特色田园区。

以家庭承包土地,种植适合当地自然环境且具有当地人文特点的经济型作物、进行小规模的牲畜养殖或开发当地特色文化产业。

田园区应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美化园区环境,展现别具一格的农家风貌,避免出现房屋大小风格迥异,各家土地杂乱无章,农业及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污染河道的现象。

棉布村大力发展当地特色饮食文化,以地锅鸡为招牌菜品,并经探索开发出以地锅鸭、地锅鱼、地锅排骨、地锅海带、地锅萝卜等为主的特色地锅系列菜肴。

目前全村已成立不同规模以地锅系列为招牌的酒楼十余家,形成棉布地锅美食街,根据不同游客的经济实力,价位由几十到上百不等,美食街每日接待食客千余人。

棉布地锅系列已成为棉布村最具其乡土特色的一大品牌,在江苏省内外开设众多分店。

另外,棉布村将当地鱼塘开发成为休闲垂钓区,吸引徐州市民及部分企业组织职工前来垂钓,每年3-11月,前来垂钓者络绎不绝。

游客在休闲垂钓区体验农家乐的同时,钓得的鱼均可交由附近酒楼代为烹制,带动了当地餐饮业发展。

地锅饮食和休闲垂钓成为棉布村开发旅游业的重点项目,也是徐州当地“刘集镇一日游”中的亮点之一,为当棉布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通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园区,可以延续乡村生活的传统文脉,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将地方物质文化开发成为其空间载体,为本地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6]。

2.3 建设集约化的耕地棉布村统一耕地8000余亩为粮食种植区,在采用麦稻两熟的种植模式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时间、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的“五统一”管理模式下,该区亩产超过2000斤。

通过流转土地2000亩,大规模种植精品水果黄金梨,并与中农春雨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成为其发展基地。

集约土地近1000亩,引进种植高纯早蜜一号甜瓜500余亩,品种优良,市场畅销,同时在该地培养了延辣椒新品种,形成了辣椒制种产业链,制成的辣椒种出口韩国,效益丰厚,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从而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税收,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