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1-14章学习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1. 第一章:《乡土中国的理论基础》- 符号意义、空间意义、
时间意义
2. 第二章:《农民》- 经济、社会、文化、精神等多个层面的
特征
3. 第三章:《村庄》- 定义、自治与社会秩序、村庄的文化、
村庄与城市的关系
4. 第四章:《组织》- 乡村组织形态、秩序、乡政区域制度、
乡镇企业
5. 第五章:《田土与农业》- 土地制度、耕作方式、农业技术、农民文化与精神
6. 第六章:《水利》- 农村水利的历史演进、现状和未来
7. 第七章:《林业》- 乡土文化与林业、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8. 第八章:《畜牧业》- 畜牧生产的现状、畜牧民文化特点、
畜牧业与生态环境
9. 第九章:《渔业》- 生产技术、生态环境、文化特点、发展
前景
10. 第十章:《手工业》- 生产技术、传统文化、手工业的现
状
11. 第十一章:《教育》- 乡村教育的历史演进、现状和未来
12. 第十二章:《宗教》- 乡土宗教的类型、特征、影响等方
面
13. 第十三章:《文化》- 乡村文化的符号、意义和现状
14. 第十四章:《城市与乡村》- 城市和乡村的历史关系、现
状和未来。
《乡土中国》1-14章概括
1、在社会学中常把社会分成性质不同的两种社会:一种是 礼 俗,即没有目的,只是因为生长在一起而发生的,是有机的团结;一种是 法 理 社会,即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
1-2、乡土社会的特点是土气、聚居、熟悉。
乡土社会中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是不流动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上说是孤立隔膜。
1-3、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是一户人家,是两性和抚育的需要,但多是聚村而居。
1-4、聚村而居的原因有1小农经营。
2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
3安全。
4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产,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代累计,成为大的村落。
1-5、乡土社会中,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它不是法律。
2、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行话”。
2-2、乡下人是熟人中长大,乡下人可以面对面直接接触,可以用声气、足声、气味等来辨认人。
所以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多余,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2-3、文字能传情达意,是“间接”的说话的工具。
3、文字的产生是在人和人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3-2、时间阻隔的两个方面: 今昔之隔 、世代之隔 。
3-4、世代经验 无需不断积累 ,只需 老是 保存 。
3-5、在乡土社会这种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4、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捆,几捆束成一挑,这就像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每个人对团体的关系相同。
4-2、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而形成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就像我们中国乡村的差序格局,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
4-3、在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中, 团体格局的家庭是界限分明的团体。
而差序格局里的家庭界限是模糊的,可伸缩的。
4-4、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发生的社会关系,以“己”为中心推出去。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著作,共分为14章。
以下是对每一章的概括笔记:第一章:介绍乡土中国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目的,阐述乡土社会的特点,如封闭性、保守性、自给自足等。
同时,费孝通先生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观察,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社会关系的亲疏远近是通过一种类似于排队的方式来维持的。
第二章:从家庭结构的角度分析乡土社会的特点,如大家庭制度、重男轻女观念等。
同时,费孝通先生指出,在这种家庭结构中,长辈具有较高的权威地位,而晚辈则需要尊重长辈并服从其安排。
第三章:讨论乡土社会的权力与义务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乡土社会中,权力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人们需要通过履行义务来获得权力,同时也需要通过对权力的运用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义务。
第四章: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分析乡土社会的特点,如地方性的组织形式、民间信仰等。
费孝通先生指出,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组织主要是基于亲戚关系和地缘关系的,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第五章:讨论乡土社会的道德观念,如孝道、忠诚等。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乡土社会中,道德观念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来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第六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乡土社会的特点,如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
费孝通先生指出,在乡土社会中,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手段,通过传承和弘扬文化,可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第七章:讨论乡土社会的教育观念,如重视家族教育、强调师徒制度等。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乡土社会中,教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流动途径,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地位。
第八章:从生活习俗的角度分析乡土社会的特点,如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等。
费孝通先生指出,在乡土社会中,生活习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九章:讨论乡土社会的经济状况,如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等。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乡土社会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们需要通过劳动来创造财富和价值。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每一章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每一章第一章:中国乡村的历史和现状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乡村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作者首先提出了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随后,作者回顾了中国乡村的历史,并分析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以及乡土文化的特点。
从历史和现状的对比中,作者强调了中国乡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作者认为,中国乡村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政府政策、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关键因素。
同时,作者提出了应该重视乡村建设的理由,包括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缓解城市问题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
第二章: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构建本章主要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构建。
作者从国家层面出发,分析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随后,作者详细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素,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乡村治理。
作者指出,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
在构建乡村振兴战略时,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例如,应该优化土地制度,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加强乡村治理的能力建设等。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发挥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促进乡村产业升级和创新,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第三章: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产业升级本章主要讨论了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产业升级的问题。
作者指出,乡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产业也需要升级,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者从农村产业升级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首先,应该通过创新农村经营主体的发展模式,鼓励农民创业和创新。
其次,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农村产业,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最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产业升级提供支持。
第四章:农民素质提升与农村人才培养本章主要讨论了农民素质提升与农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作者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人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乡土中国》1-14章读书笔记完整版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费孝通乡村是中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现代中国也是从乡村中生长出来的,因此不管是什么人的身上都会多少带有一些乡村文化的底色。
乡村文化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它只是非常适合于这片土地,在读了前几章之后,再也不敢以一种自视甚高的文化优越感去看待乡村。
通过费老高屋建瓴的剖析,更是深刻感到乡村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即便你早已远离农村生活在城市,但围绕在你周围的人际关系、社会观念,仍然是从乡土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社会意识。
序言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吸引费老和读者一起去探寻的问题。
这本小书并不是费老对一个具体基层社会的纪实描写,他是从这些具体的基层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来组成一个乡土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在支配着乡土社会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乡土本色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受到土地的束缚,我们自然会惯性的受到土地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喜欢定居在一地,不爱迁徙。
从农业本身来看,农业活动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许多人居群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如果不向分工专业的方向发展,农业也就没有了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需要。
反观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
因此当我们看到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群,我们可以猜想这可能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农民有聚村而居的习惯?除了人多容易保卫安全、合作兴修水利的需要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村都是同姓的原因。
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小,不同村之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每个村子比较隔离,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极其具有地方性特色,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乡土社会不像现代社会一样,人与人凭借着契约关系、共同任务相互结合在一起,乡土社会是一种自发性的,仅仅因为大家在一起生长而结合在一起的。
高考语文之《乡土中国》1-14章笔记梳理
乡土中国》费孝通乡村是中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现代中国也是从乡村中生长出来的,因此不管是什么人的身上都会多少带有一些乡村文化的底色。
乡村文化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它只是非常适合于这片土地,在读了前几章之后,再也不敢以一种自视甚高的文化优越感去看待乡村。
通过费老高屋建瓴的剖析,更是深刻感到乡村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即便你早已远离农村生活在城市,但围绕在你周围的人际关系、社会观念,仍然是从乡土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社会意识。
序言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吸引费老和读者一起去探寻的问题。
这本小书并不是费老对一个具体基层社会的纪实描写,他是从这些具体的基层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来组成一个乡土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在支配着乡土社会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乡土本色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受到土地的束缚,我们自然会惯性的受到土地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喜欢定居在一地,不爱迁徙。
从农业本身来看,农业活动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许多人居群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如果不向分工专业的方向发展,农业也就没有了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需要。
反观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
因此当我们看到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群,我们可以猜想这可能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农民有聚村而居的习惯?除了人多容易保卫安全、合作兴修水利的需要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村都是同姓的原因。
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小,不同村之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每个村子比较隔离,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极其具有地方性特色,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乡土社会不像现代社会一样,人与人凭借着契约关系、共同任务相互结合在一起,乡土社会是一种自发性的,仅仅因为大家在一起生长而结合在一起的。
《乡土中国》(1-14)各章段的核心内容和观点。
《乡土中国》(1-14)各章段的核心内容和观点。
乡土中国 (1-14) 各章段的核心内容和观点第一章:乡土的意义和内涵本章介绍了乡村和农民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分析乡村的特点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揭示了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
第二章:乡土社会的组织结构本章主要探讨了乡村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层级。
阐述了乡村社会由家庭、村委会、农民合作社等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组织构成。
第三章:乡土经济的特点与问题本章着重研究了乡土经济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农村经济的主要特点以及农民面临的土地问题、农产品销售困难等挑战。
第四章:乡土政权本章讨论了乡村政权的特点和功能。
分析了乡村政权的组织形式、权力结构以及政府与农民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土地制度与农村改革本章重点研究了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农村改革。
探讨了土地所有权、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等问题,并介绍了农村改革对乡村社会带来的影响。
第六章:乡村社会生活与乡村文化本章介绍了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讨论了乡村社会的婚姻、教育、宗教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乡村文化的重要性。
第七章:乡村社会变迁与发展本章研究了乡村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揭示了乡村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八章:现代农民与农村工作本章探讨了现代农民的角色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
分析了现代农民的特点、职责以及他们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第九章:城乡关系与农村建设本章讨论了城乡关系对农村建设的影响。
强调了加强城乡交流和合作、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第十章:农村土地资源与环境问题本章关注农村土地资源与环境问题。
讨论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与策略。
第十一章: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本章介绍了乡村旅游对于乡村振兴的作用。
探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和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第十二章:农村社会保障与乡村社会治理本章主要研究了农村社会保障和乡村社会治理的问题。
分析了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和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挑战。
乡土中 国每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读书笔记《乡土中国每章读书笔记》《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经典著作。
全书由 14 篇文章组成,作者基于自己在乡村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秩序和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以下是我对每一章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乡土本色》这一章开宗明义,阐述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作者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由于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率极低,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所以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遵循着一种来自于时间累积的经验,不需要法律来规制行为,“礼俗”即可维持秩序。
第二章《文字下乡》作者从空间阻隔的角度探讨了乡土社会中文字的使用问题。
他认为,在乡土社会中,语言已经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人们面对面交流时,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比文字更能准确地传达意思。
而且,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彼此熟悉,无需用文字来交流。
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乡下人“愚”,不识字,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需要文字。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这一章从时间阻隔的角度进一步论述了文字下乡的问题。
乡土社会中,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都相对较短,人们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和亲身示范来传承经验和知识,记忆就足以作为经验的累积。
而在现代社会,由于今昔和世代的变化较大,才需要文字来记录和传承。
第四章《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在这一章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
他将西方社会的结构比喻为一捆柴,是团体格局;而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则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个圈子的大小依据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具有伸缩性。
这种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强调私人关系和道德的相对性。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在差序格局的基础上,作者论述了乡土社会中的道德观念。
《乡土中国》1-14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1-14章读书笔记第1章: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作者在这里定义了土地的重要性,我们以农业为生。
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
因此是熟人社会,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第2章:在以城市为主导的语境下,我们会嘲笑乡下人是“愚”的,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的喇叭声显得手忙脚乱。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么应付汽车,但这只是知识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
如果这样的嘲笑成立,那乡下人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
第3章: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学习能力。
他可以学会不受生理反应的控制。
所谓学习,就是在人出生后,建立一种行为模式,改变本能方式的过程。
学习的方法是“学习”。
学习是指一次又一次地做事,使一个人习惯于一种新的做事方式。
学习就是打破个人知识的现在和过去的鸿沟,现在和过去的桥梁是记忆。
第4章:在很多人眼里,乡巴佬最大的问题就是“隐私”,比如“自己门前扫雪,不为别人的房子霜冻担心”;爱占小便宜,不为别人的事操心,现在屡遭诟病的腐败问题可以归结为“隐私”。
第5章:道德是指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
在这一章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群体道德和私人道德。
费劳把西方社会称为群体模式,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差异秩序模式。
不同的社会结构模式会产生不同的道德观念。
第6章:家庭的概念在人类学中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出生社区。
亲子(Parent-child)指的是它的结构,生殖指的是它的功能。
从生育的角度看,抚养孩子的目标终将结束,家庭的功能是暂时的,而国家和学校的社会功能是长期的。
第7章:情绪是一种刺激性反应,一种心理紧张,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兴奋。
如果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重复而变得固定,那么身体就不会有紧张。
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感情是破坏性的、创造性的。
感情往往发生在尝试新的反应和阻碍旧的反应。
感情的发生会改变原来的关系。
《乡土中 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社会学著作,全书由 14 个章节组成,深入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文化和传统。
第一章《乡土本色》:作者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黏着在土地上,世代定居。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第二章《文字下乡》:从空间格局角度,阐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交流往往是面对面的,语言足以传递世代经验,无需文字。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角度,阐述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
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人在熟悉的环境中长大,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保存,口口相传足以应对生活。
第四章《差序格局》:以“私”为核心,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
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中国乡土社会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阐述了差序格局下的道德观念。
在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道德的判断标准是私人关系中的亲疏远近,缺乏普遍性的道德标准。
第六章《家族》:比较了中西方家庭的差异。
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庭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妇是配轴。
而西方家庭的主轴是夫妇,夫妻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是配角。
第七章《男女有别》:指出乡土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有别”的。
为了社会的稳定,乡土社会遵循着男女有别的原则,认定男女不必求同,只需在行为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
第八章《礼治秩序》:论述了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人们主动地服膺于传统,遵循礼来生活。
第九章《无讼》:讲述乡土社会追求无讼。
《乡土中 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经典著作,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其 1 至 14 章的概括笔记。
第一章:《乡土本色》这一章主要论述了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以种地为生,世代定居是常态,从而形成了熟悉的社会,即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遵循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规矩,这种规矩并非法律所规定,而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下来的。
第二章:《文字下乡》作者从空间的阻隔角度探讨了文字在乡土社会中的不必要性。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面对面交流,语言足以传递经验和感情,文字并非交流的必需。
只有在空间阻隔导致面对面交流无法实现时,文字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的阻隔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文字下乡的困难。
乡土社会中的人生活稳定,世代相传的经验无需文字记录就能口口相传。
而现代社会变迁迅速,人在不同时期的经验可能差异巨大,才更需要文字来记录和传承。
第四章:《差序格局》作者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用以描述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
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同,差序格局是以个人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格局中,社会关系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在差序格局的基础上,论述了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乡土社会的道德不是普遍适用于每个人的,而是根据所施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有所不同,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
第六章:《家族》比较了中西方家庭的差异。
西方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主要功能是生育;而中国乡土社会的家庭则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除了生育,还承担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
第七章:《男女有别》指出乡土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关系是有别于现代社会的“阿波罗式”,强调男女间的分工合作,而非情感交流。
这种关系有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乡土中国》1-14章读书笔记完整版
乡土中国》1-14章读书笔记完整版常见的口头禅。
这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基于亲戚关系、邻里关系、同乡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甚至可以说是无法割舍的。
因此,在乡土社会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
同时,这种社会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说过于封闭、保守,难以接受外来文化等等。
在乡土社会中,宗族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宗族是由同一个祖先而来的人组成的,他们有着相同的姓氏、家族传统和文化。
宗族关系在乡土社会中是非常紧密的,它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也决定了他的婚姻、职业和生活方式等等。
同时,宗族关系也是乡土社会中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它可以限制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乡土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精神文化。
乡土文化中的许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等,这些都是乡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乡土文化,让它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
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源于其由陌生人组成,个人之间缺乏相互了解,因此需要借助合同和法律来保障交易和行为。
而乡土社会的信任是基于熟悉和规矩,而非契约精神。
然而,乡土文化在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而且也受到了以城市为主导的语境下的批判。
在以城市为主导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会嘲笑乡下人的“愚昧”,比如在马路上听到汽车喇叭声时显得手忙脚乱。
然而,这只是知识问题,而非智力问题。
如果这种嘲笑成立,那么乡下人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在看到狗吠时变得像“白痴”一样。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乡下人有研究的能力,只是他们没有像城市人一样的识字需求。
文字虽然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好的交流工具。
文字的发展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情达意,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当面交流不太可能。
但是,文字容易因为词不达意而引起误会,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文法和用词。
乡土中国1-14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1-14章读书笔记- 主要内容- 作者开篇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
土地是不动的,这使得乡下人世代定居,村落与村落之间相对孤立,形成了熟悉的社会环境。
- 在这种熟悉的社会里,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是基于熟悉而产生的规矩,而不是契约。
这种信任不需要法律等外在强制力的约束,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发的信任。
- 感悟- 中国的乡土性是深深扎根于土地的,这种特性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
与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相比,乡土社会的稳定性显得尤为独特。
在现代社会,我们往往需要依靠各种证件、合同来建立信任关系,而乡土社会中那种基于熟悉的信任虽然简单却也十分纯粹。
这让我思考现代社会在追求效率和规范的同时,是否也丢失了一些乡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温暖。
- 主要内容- 作者探讨了文字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问题。
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熟悉的环境里。
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可以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而且面对面的交流足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 文字是一种间接的交流工具,它的产生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的情况下使用的。
而在乡土社会,这种阻碍相对较少,所以文字在乡土社会里并不是必需的。
- 感悟- 这一章节让我重新审视文字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几乎无法想象没有文字的生活,但在乡土社会的特定环境下,文字确实显得有些多余。
这也反映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乡土社会也在逐渐被纳入到更大的社会体系中,文字下乡也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这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对乡土社会传统的交流和传承方式带来了冲击。
- 主要内容- 进一步阐述了文字在乡土社会中的局限性。
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是一个定型的社会,其经验是代代相传的。
人们的记忆是多余的,因为他们可以从长辈那里直接获取生活所需的经验。
-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
《乡土中 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乡土中国>每章 1~14 章概括笔记》《乡土本色》这一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作者从中国乡下人“土气”这个特点入手,探讨了土的含义以及乡下人靠土地谋生的特性。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由此也产生了聚村而居的生活形态。
在这种熟人社会中,人们遵循着长久以来形成的礼俗和规矩。
《文字下乡》作者从空间阻隔的角度探讨了乡下人不识字并非是“愚”的表现。
在面对面的社群里,语言足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无需文字。
文字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阻隔的情境里产生的。
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面对面交流非常频繁,语言足以表达情感和意思,文字下乡并非必要。
《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格局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乡土社会无需文字。
乡土社会中的人生活安定,历世不移,个人的经验等同于世代的经验,口口相传即可,不需要文字来记录和传承。
只有在社会变迁快速的环境中,文字才显得重要。
作者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个概念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
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不同,中国社会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形成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格局下,公与私的界限是相对的,站在任何一圈里,向内看是公,向外看是私。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在差序格局中,道德观念也不同于西方。
西方的道德体系是建立在团体格局基础上的,有明确的公共观念和宗教信仰。
而中国乡土社会的道德是基于私人关系的,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孝、悌、忠、信等道德要素缺乏普遍性,只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家族》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庭的功能更侧重于事业社群。
与西方家庭强调夫妻关系为主轴不同,中国的家是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以父子、婆媳为主轴,夫妻关系则是配轴。
为了经营事业,家族需要纪律,排斥感情,从而导致夫妻感情淡漠。
《男女有别》乡土社会中,为了安稳的社会关系,男女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强调男女有别。
乡士中国 每章1 14章 概括笔记
乡士中国每章1 14章概括笔记第一章:中国乡士的起源与定义中国乡士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群体,既不同于城市居民,又不同于农村居民。
这一群体通常居住在乡村地区,注重传统价值观念,维系着中国社会的地方社会秩序。
乡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士人文化,他们通常具备良好的教育背景、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并在社区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二章:乡士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乡士作为地方社区的一部分,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乡士通常被视为家族、乡亲的重要代表,他们应当保持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并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帮助与支持。
第三章:乡士在传统文化中的角色定位Chinese乡士在传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角色定位。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便崇尚士人,尊重其道德品质和学问能力。
乡士作为地方社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道德、修养、学问方面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他们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都要符合传统文化标准,并以此示范乡民。
第四章:乡士面临的挑战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士面临着许多挑战。
城市化的冲击导致了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去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也导致乡士群体不断减少。
乡士们也面临着知识、人才流失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吸引年轻人回归农村,参与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去。
第五章:乡士的现代角色与使命尽管乡士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他们仍然具备着重要的角色与使命。
乡士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积极参与到农村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和文化传承中去。
他们可以发挥自身的影响力,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繁荣。
第六章:乡士的教育与培养教育和培养乡士是确保乡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帮助乡士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
同时,家庭和社区也要注重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乡士。
第七章:乡士与社区合作的重要性乡士与社区的合作是乡村发展的关键。
乡土中国每一章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每一章读书笔记第一章读书笔记哎呀,读的第一章就像走进了一个神秘又熟悉的小村落。
我刚翻开这章的时候就在想,这乡土社会到底是啥样呢?这章就像是一把钥匙,开始慢慢打开乡土中国的大门。
作者费孝通先生写得可真细致,就好比他拿着一个放大镜,把乡土社会里那些隐藏的东西都给咱照出来了。
我记得里面提到乡下人对泥土的那种亲近感,就像孩子离不开妈妈一样。
他们靠土地生活,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我就想啊,咱们现在住在城里,天天对着那些钢筋水泥,哪能体会到那种和土地的亲密呢?我跟我爷爷聊天的时候,他就总是念叨着以前在乡下种地的日子,那眼神里满是怀念。
他说那时候啊,每天摸着土地,心里就踏实。
这就像那些鸟儿眷恋着自己的巢穴一样,乡下人对土地的感情那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章让我懂得了乡土社会的根基就是这土地,离开了土地,那可就像大树没了根,啥都不是了。
第二章读书笔记嘿,这第二章可太有趣了。
它就像是在给我讲一个大家族的故事。
在乡土社会里,家族那可不得了,感觉就像一个超级大的网络,把所有人都网在里面。
这家族里的规矩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过来。
我有个朋友是从那种传统的乡村家族里出来的。
他跟我说啊,他们家族里长辈的话就像圣旨一样,必须得听。
这就好比在一个军队里,将军下的命令,士兵就得服从。
在乡土社会的家族里,长辈就掌握着这个家族的方向,就像船长掌控着船的航行一样。
年轻人要是不听话,那就是大逆不道。
我当时就觉得很不可思议,现在哪还有这样的啊?可是仔细想想,这种家族的管理方式在乡土社会里那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
它能让家族团结起来,就像一群蚂蚁紧紧抱成团,一起抵御外界的困难。
这章让我看到了乡土社会里家族的巨大影响力,它就像一个无形的大手,指挥着家族里每个人的生活。
第三章读书笔记哇哦,第三章一打开就像走进了一个满是方言的世界。
乡土社会里的语言,那可真是独特得很。
它不像咱们现在通用的普通话那么规范,而是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
就好像是每个地方的土话都是一把特殊的钥匙,只有当地人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奥秘。
《乡土中国》1-14章学习笔记
《乡土中国》1-14章学习笔记乡村是中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现代中国也是从乡村中生长出来的,因此不管是什么人的身上都会多少带有一些乡村文化的底色。
乡村文化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它只是非常适合于这片土地,在读了前几章之后,再也不敢以一种自视甚高的文化优越感去看待乡村。
通过费老高屋建瓴的剖析,更是深刻感到乡村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即便你早已远离农村生活在城市,但围绕在你周围的人际关系、社会观念,仍然是从乡土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社会意识。
序言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吸引费老和读者一起去探寻的问题。
这本小书并不是费老对一个具体基层社会的纪实描写,他是从这些具体的基层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来组成一个乡土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在支配着乡土社会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乡土本色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受到土地的束缚,我们自然会惯性的受到土地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喜欢定居在一地,不爱迁徙。
从农业本身来看,农业活动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许多人居群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如果不向分工专业的方向发展,农业也就没有了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需要。
反观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
因此当我们看到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群,我们可以猜想这可能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农民有聚村而居的习惯?除了人多容易保卫安全、合作兴修水利的需要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村都是同姓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小,不同村之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每个村子比较隔离,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极其具有地方性特色,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乡土社会不像现代社会一样,人与人凭借着契约关系、共同任务相互结合在一起,乡土社会是一种自发性的,仅仅因为大家在一起生长而结合在一起的。
乡土中国》1-14章概括
乡土中国》1-14章概括乡土中国》1-14章整理1.乡土本色1.1 在社会学中,社会被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
礼俗社会是一种有机的团结,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因为生长在一起而形成的。
法理社会则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结合的,是一种机械的团结。
1.2 乡土社会的特点是土气、聚居、熟悉。
乡土社会中,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看,人们不流动;从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看,他们孤立隔膜。
1.3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是一户人家,但通常是聚村而居。
1.4 聚村而居的原因有:(1)小农经营;(2)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3)安全;(4)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产,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代累计,成为大的村落。
1.5 在乡土社会中,规矩是“”出来的礼俗,而不是法律。
2.文字下乡2.1 除了一个社群所使用的共同语言外,还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产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行话”。
2.2 乡下人在熟人中长大,他们可以面对面直接接触,可以用声气、足声、气味等来辨认人。
因此,在乡土社会中,不仅文字多余,连语言都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2.3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工具,能够传达情感和意义。
3.再论文字下乡3.1 文字的产生是在人与人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中。
3.2 时间阻隔有两个方面:今昔之隔和世代之隔。
3.4 世代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
3.5 在乡土社会这种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语言足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不需要使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
4.差序格局4.1 在田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捆,几捆束成一挑。
这就像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每个人对团体的关系相同。
4.2 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而形成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就像我们中国乡村的差序格局,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
《乡土中国》1-14章概括
1、在社会学中常把社会分成性质不同的两种社会:一种是 礼 俗,即没有目的,只是因为生长在一起而发生的,是有机的团结;一种是 法 理 社会,即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是机械的团结。
1-2、乡土社会的特点是土气、聚居、熟悉。
乡土社会中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是不流动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上说是孤立隔膜。
1-3、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是一户人家,是两性和抚育的需要,但多是聚村而居。
1-4、聚村而居的原因有1小农经营。
2需要水利的地方有合作的需要。
3安全。
4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产,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代累计,成为大的村落。
1-5、乡土社会中,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它不是法律。
2、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即“行话”。
2-2、乡下人是熟人中长大,乡下人可以面对面直接接触,可以用声气、足声、气味等来辨认人。
所以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多余,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2-3、文字能传情达意,是“间接”的说话的工具。
3、文字的产生是在人和人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3-2、时间阻隔的两个方面: 今昔之隔 、世代之隔 。
3-4、世代经验 无需不断积累 ,只需 老是 保存 。
3-5、在乡土社会这种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4、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捆,几捆束成一挑,这就像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每个人对团体的关系相同。
4-2、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而形成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这就像我们中国乡村的差序格局,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是私人关系的增加。
4-3、在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中, 团体格局的家庭是界限分明的团体。
而差序格局里的家庭界限是模糊的,可伸缩的。
4-4、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发生的社会关系,以“己”为中心推出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 1-4章读书笔记费孝通乡村是中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现代中国也是从乡村中生长出来的,因此不管是什么人的身上都会多少带有一些乡村文化的底色。
乡村文化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它只是非常适合于这片土地,在读了前几章之后,再也不敢以一种自视甚高的文化优越感去看待乡村。
通过费老高屋建瓴的剖析,更是深刻感到乡村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即便你早已远离农村生活在城市,但围绕在你周围的人际关系、社会观念,仍然是从乡土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社会意识。
序言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吸引费老和读者一起去探寻的问题。
这本小书并不是费老对一个具体基层社会的纪实描写,他是从这些具体的基层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来组成一个乡土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在支配着乡土社会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乡土本色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受到土地的束缚,我们自然会惯性的受到土地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喜欢定居在一地,不爱迁徙。
从农业本身来看,农业活动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许多人居群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如果不向分工专业的方向发展,农业也就没有了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需要。
反观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
因此当我们看到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群,我们可以猜想这可能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农民有聚村而居的习惯?除了人多容易保卫安全、合作兴修水利的需要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村都是同姓的原因。
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小,不同村之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每个村子比较隔离,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极其具有地方性特色,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乡土社会不像现代社会一样,人与人凭借着契约关系、共同任务相互结合在一起,乡土社会是一种自发性的,仅仅因为大家在一起生长而结合在一起的。
现代社会是法律社会,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生活上被土地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都是与生俱来的人物,就像父母兄弟一般无需选择,这个生活环境是先于他们而存在的。
“大家都是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还用得着多说吗?”——乡土社会中的这类话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阻碍。
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个人不知道个人的底细,所以要讲个明白,甚至还产生了合同与法律。
而乡土社会的信任来自于熟悉,他们对信用的重视不是来自于契约精神,而是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程度。
但是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因此,我们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在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处处产生了流弊,乡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崛起的以城市为主导权的语境下的批判。
第二章文字下乡在以城市为主导的语境下,我们会嘲笑乡下人是“愚”的,比如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的喇叭声显得手忙脚乱。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不明白怎么应付汽车,但这只是知识问题,并不是智力问题。
如果这样的嘲笑成立,那乡下人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看见狗吠就变成的像“白痴”一样。
这些都是知识问题,智力是指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乡下人不识字,但是不能说乡下人没有识字的能力。
但更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乡下人不识字,是否是因为他们并不像城里人一样有识字的需求?文字在并不是好的交流工具文字的发生是在人与人传情达意的过程,受到时间和空间阻隔的情况下产生的。
文字始于“结绳记事”,这是因为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所以找了一些东西来代话。
但代话就难免会由于词不达意而引起误会,为了减少误会,我们就要特别注意文法和用词。
但在面对面说话的时候,就可以不太注意文法,因为我们有很多辅助表情来作为传情达意的补充,我们可以用手指着自己而在话里省去一个我,但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
事实上,语言和文字都是用来表达象征体系,所谓象征就是多数人共同认可的意义,比如某一事物或动作要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
除了表情、体态辅助传情达意之外,语言的阴阳顿挫、高低起伏同样包含了很多的情感色彩,而这是文字所无法具备的。
乡土社会是一个小范围,人与人能够面对面直接接触的社会,既然可以用语言当面说明白,也就没必要再用文字来传达他们的感情和意思。
要构建起一套语言的象征体系也并不容易,“苹果”“大伯”“高兴”“生气”这些词到底代表什么意思,这需要在社群成员共同的经验之上才确定这些词的含义。
然而群体越大,成员所有的经验就越复杂,构建象征体系的共同基础也就越有限,于是语言也就趋向于简单化。
因此我们发现在方言中,不会出现像宪政、民主、遥感这样的词汇,因为当地的村民并没有这方面的共同经验,也就无法构建这些词的象征体系。
从另一个方面说,在我们一个社群所用的通用语言之外,也会产生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比如说所谓的“行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所以不会懂得。
以前在我们的大学寝室中就流行只有我们能懂的“狗”文化,在我们宿舍之外,你这样称呼别人可能会被打,但在我们宿舍“狗”却是一个兄弟昵称。
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必推行文字下乡,而只是要认识到: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不是因为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使得他们没有采取这种在传情达意有缺陷的交流工具。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他的学习能力,他可以学着不受生理反应的支配。
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
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的做,靠时间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学习就是打破个人知识的今昔之隔,而今昔知识的桥梁,便是记忆。
动物虽然也有记忆,但他们的记忆永远停留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而我们人类却形成了“词”的象征体系,我们知道了“苹果”“大伯”“高兴”这些词指代的是什么意思。
记忆这使得人类当前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人的当前正是靠记忆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积累,人当前的生活包含着过去传下来的方法,所以说人是凭借记忆而传承着。
人不像动物,动物只能丰富自己的经验,而不能传递给同类。
而人类因为有了象征体系和抽象能力,可以使经验在个体之间传递,下代人学习上代人传下来的方法,而上代人那套已有的方式,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积累。
这种共同的社会经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
文化就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如果没有了象征体系,也就没有了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在时间中积累,我们就会变为没有文化的动物,没有文化的动物就是以本能来应付生活。
平时我们会看到和接触到很多东西,但是哪些东西会进入我们的象征体系,或者说我们视线的焦点会停留在哪些事物上,这是根据我们生活的需要。
我们的记忆是有选择的,对于和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熟视无睹,我们的记忆是实用性的,是为了生活。
乡土社会和现代城市不同,在这里上下代的生活是非常同质化的,社会已经定型,每天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每一代人的生活就像是重复放映同一部影片。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按部就班不怕忘记什么。
所以说在这样的社会里,记忆都是显得多余的,人们用不着身份证、通讯录,即便村子里有好多“王大哥”,人们也绝不会认错。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足够传递时代的经验。
当一个年轻人碰上生活问题,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大家都是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只是他先走你,后走而已。
时间并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口口相传,哪里用得着文字?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
它不会诞生在乡土社会,在面对面亲密接触的乡土社会,对于反复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认不得,而是没有这个生活的需要。
第四章差序格局在很多人看来,乡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比如说“各扫自己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爱占小便宜,不爱管闲事,以及现在频频被人指摘的腐败问题,都可以归结到“私”。
这些所谓的“私”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群、己的界限怎样去划分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划法,自然和现代西方的划分方法不同。
如果把西方社会比作是一捆柴,那么每个家庭就是一根一根的柴,虽然大家捆在一起,但是每一根还是能够分得很清楚。
在西方人眼中,家庭的概念很明确,就是指他和他的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
但是我们在中国传统的语境当中,“家”这个字可以说是最能收放自如的,“家里的”可以只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叔伯子侄一大批人,“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圈子的人,家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
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比作是由一块块儿丢入水面上的石头所形成的波纹来组成的,亲属关系就和这种同心圆波纹的性质差不多。
每个圆的中心都是我们自己,然后散播出一张关系网,势力大的个人圈子就大,别人也会向你靠拢,你的亲戚朋就多。
可如果你穷困潦倒,你的亲戚巴不得和你脱开干系,你形成的圈子就会很小。
正是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才别有感触。
西洋社会不太有人情冷热的问题,即便是抚养孩子、赡养父母这样的人情事,他们也都当作是权力义务问题。
中国传统十分讲伦理,这个“伦”字就是差别、次序的意思。
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比如说君臣、父子、长幼、夫妇、男女等,都是有一个等级次序先后。
在这种富有伸缩性的网络中,随时随地都有一个“己”作为中心,这个“己”是自我主义,也就是一切价值都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这个“已”也不是咬住自己的价值不放,而是有一定的相对性和伸缩性,孔子主张道德的范围依需要而扩大或缩小。
如果只着眼自己,就成了死心眼儿的杨朱,如果一放而不可收,便就成了天下大同的墨子或耶稣。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种就是差序格局的推浪形式,把群己的界限弄成了相对性。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都是相对而言的,站在任何一圈里破坏外面,向内看都可以说是公的。
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族,为了族可以牺牲国。
在这样的模式下,你说他是“私”的,他不会承认,因为当他牺牲族时,他可以说为了家,家在她看来就是公的。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乡土中国》 5-7章读书笔记在第四章里面费孝通提到了差序格局,所谓差序格局就是一种网络型的人际关系形态,反映的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网络。
但在这一章里面令人疑惑的是:如果说差距格局的起点是人的私心,那么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应该形成这种人际关系格局,即便是外国人也肯定会有为了小团体的利益而牺牲群体的利益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