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及作业成本法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领域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们在应用范围、计算方法、数据采集方式以及精确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成本计算方法,从而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总成本的计算方法,通常适用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相对简单的场景,比如生产成本的计算。
而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复杂多样的生产过程,能够更精确地分配成本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
在计算方法方面,传统成本法通常采用总成本除以产量的方式进行成本分配,而作业成本法则根据活动驱动成本的发生,通过活动成本驱动的方式进行成本核算。
这导致了两种方法在计算结果上的差异。
数据采集方式也是两种成本法的一个重要差异。
传统成本法更多地依赖于历史成本数据进行计算,而作业成本法则注重实时数据和活动成本的采集,更具灵活性和实时性。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有其优势和适用场景,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倾向于更精确、实时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管理环境和市场竞争。
2. 正文2.1 传统成本法的应用范围传统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总体成本的核算方法,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和企业。
其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成本法适用于生产型企业。
生产型企业通常涉及大量的生产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人工、生产设备折旧等,传统成本法可以很好地核算这些成本,并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制造业、工厂和加工企业等生产型企业通常会采用传统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因为传统成本法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进行成本核算,规模较大的企业通常会有更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和数据采集能力,能够更好地支持传统成本法的应用。
传统成本法也适用于那些成本变动较少的企业。
对于成本变动频繁的行业或企业来说,采用传统成本法可能会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因为传统成本法假设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比例是固定的,无法很好地应对成本波动较大的情况。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1.成本计算对象传统成本法的成本对象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而且往往是最终产品,而作业成本法更关注产品形成过程和成本形成的前因和后果,成本计算对象具有多层次性,资源、作业、最终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对象。
作业既是成本形成的载体,又是成本计算的对象,当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就会有一定量的资源被消耗,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到下一项作业,照此逐步结转下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顾客。
资源、作业、最终产品之间是通过成本动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作业成本法可以对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等不同层次的成本对象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提供的信息量更加丰富。
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成本概念得到了延伸。
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作业成本法立足于全程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本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阶段,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阶段。
2.成本层次分析传统成本法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按照这一思想,企业的全部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费用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人产品成本。
按照这一成本动因将成本划分为:①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其短期内仍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与传统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长期变动成本,以作业为基础,作业量是其成本动因。
某种产品分配的长期变动成本数额在传统成本法下多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给定的时期内不随任何作业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变动的。
3.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内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认为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主要是指其制造成本,只包括制造产品过程中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并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划分成本项目,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与联系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与联系[摘要] 随着生产的高度自动化,传统成本计算逐渐显示其弊端,本文通过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的计算的比较,说明作业成本法能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计算比较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传统成本核算出现弊端,出现了作业成本法,又称ABC 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1.企业环境的变化。
个性化服务要求企业放弃大批量生产,改为采用能对顾客多样化、日新月异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柔性生产系统(FMS),以保证能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不同的新产品,及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许多人工己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而且制造费用的结构和可归属性也彻底发生了改变。
无论从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看,还是从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看,都要求成本核算把工作重点放在制造费用上。
2.传统成本核算出现弊端。
传统的成本核算,以直接人工为主,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其余的都归入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按各产品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作小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形成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成本。
在传统成本计算中,通常暗含一个假定:产量成倍增加,投入的所有资源也随其成倍增加。
这种缺陷在直接人工成本占主要地位或制造费用所占比例不高的情况下不会很突出,但在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很高的情况下,传统成本核算的弊端就会日益突出。
随着经营复杂性的增加,产品、服务的多样化也随之增加,要求更为精确地定量资源消耗,产品组合、定价和其他决策也都需要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会计系统,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以及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等等,将会过高地估计高产量、低复杂度产品的成本,过低地估计低产量、高复杂度产品的成本,必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引起经营决策失误、产品成本失控。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研究以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为例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研究以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为例一、本文概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准确的成本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至关重要。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和传统成本法(Traditional Costing)是两种主要的成本计算方法。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通过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活动中,更准确地反映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
而传统成本法则通常采用简单的成本分配标准,如直接劳动小时或机器小时。
本文将分析在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中,这两种成本法是如何被应用的。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本文将探讨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在该企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它们在成本分配、产品定价、利润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基于比较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该企业的建议。
这些建议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从而优化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在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的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二、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它通过识别企业的各种活动并计算这些活动消耗资源的成本,进而将成本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更为精确和细致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结构,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在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尤为重要。
这类企业通常具有复杂的生产流程和多样化的产品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反映各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如材料采购、加工、装配、检验等)识别并分类,然后根据每种活动的实际资源消耗来计算成本。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都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但它们的计算思路和应用场景不同。
传统成本法又称总成本法,是以全过程为核算对象的方法,即将每个成本要素在完整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按比例分摊给每一批次的产品,从而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较为简单的公司,如小型制造企业、流水线生产企业等。
传统成本法通常采用三大核算方法:作业订单法、过程成本法和批量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则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方法。
它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细小的独立作业,按照各作业的成本要素进行核算,再根据作业数将成本分摊给所承担的作业,并将最终成本累加至制成品或销售产品的总成本。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涉及多项加工或处理工序,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的复杂生产工艺,如印刷业、包装业、建筑业等。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对象不同:传统成本法以产品为核算对象,而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算对象。
传统成本法将生产过程视为一个整体,把整个过程的成本分配到每个产品上;而作业成本法则是按照作业来分配成本,将生产过程拆分成一系列互相独立的小作业进行成本核算。
2.分配依据不同:传统成本法的成本分摊依据通常是每个产品的耗用量和生产工序,包括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作业成本法则是根据每个作业的实际支出和工作量来计算成本。
作业成本法将成本要素按照作业的物理量、重量、材料用量等分布方式进行分配,而传统成本法则是用卷帘要素进行精细的分摊计算。
总之,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核算方法不同,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生产工艺。
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产品和生产工艺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核算方法,以便更好地监控和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计算方法,二者各自有其适用的领域和优缺点。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浅析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一、适用范围传统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主要运用于成本大且具有重复性的业务中,如工业制造、石油化工、纺织印染等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生产线条比较固定,而且生产过程的流水线较长,需要针对产品的整个生产制造过程进行成本计算和掌控,而传统成本法正是基于这些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采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等基本成本,通过计算间接成本的费用分配来计算整个产品的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生产批量大且每个单元成本相对较低的生产场景,比如定做制作类产品、装配类产品等,但是其数据来源相对要求较高,需要对过程进行比较精细的划分,并计算出作业中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才能计算出单个作业的成本。
二、成本核算方法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文本为中心,即将文本上的各项指令和费用分配计入成本表中,通过总成本不断累加来计算产品的总成本。
其核算方法比较简单,直白易懂,能够明确地反映各部门和各资源投入的成本,但其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因为传统成本法中的各个环节并不是很细致,往往会把一些不必要的成本计入最终产品的成本,并且忽略了人力和材料的浪费,对于生产过程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比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往往会显得不够完善。
与此相比,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作业为中心的,即首先将一批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个独立的作业上,再根据每个作业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通过对每个作业的分解和计算,使成本计算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实际生产的情况。
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比较详细,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以避免因为一些无关成本的存在而导致的成本计算失真,但是也会带来一些方面的麻烦,比如在作业定义上有时会因为工艺的不同而出现不一样的定义,这样会导致分摊的总成本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作业成本法需要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门及工作流程的划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领域常用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正确选择和灵活应用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传统成本法。
传统成本法是指在会计工作中,采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成本法的核算依据主要是上期成本,经过加权平均等方法计算本期成本。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成本核算简单,易于掌握,适用范围广泛。
传统成本法的核算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计算期初存货成本,然后是计算本期生产成本,最后是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传统成本法的核算过程相对简单,需要掌握和处理的数据量较小,因此适用于小型企业和生产周期较短的企业。
其次是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活动或者作业单元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依据是作业单元成本,通过对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进行详细核算,从而得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特点是对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成本信息。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首先是核算依据的不同。
传统成本法的核算依据是上期成本,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依据是作业单元成本。
传统成本法更注重对整体成本的计算,而作业成本法更注重对细分成本的计算。
最后是适用范围的不同。
传统成本法适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小型企业和生产周期较短的企业。
作业成本法适用范围较窄,适用于大型企业和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
通过对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成本核算方法在核算依据、核算方法和适用范围上都存在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并灵活运用,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更精准的成本信息。
传统成本核算与作业成本法
传统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传统成本法指企业制造费用分摊的方法,所谓制造费用指支持产品或服务完成的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之外的成本费用。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一般分为三部分,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人的原则,对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中去。
产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⒈直接材料成本(实际成本法)获取成本计算单、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材料明细账等资料。
(1)审查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相关的直接材料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
审查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a 非生产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如果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金额大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的分配金额,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审查材料使用对象有无将非产品耗用材料记入产品成本。
但企业会计人员如果有意识地挤占产品成本,在耗用材料进行分配时,就会将非生产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产品成本,使得成本计算单和材料分配汇总表金额相等。
b 混淆不同产品成本。
通过材料分配率混淆不同产品的成本,相应降低本期畅销产品成本,以调节跨年度的利润。
(2)抽取材料发出汇总表,选主要材料品种,统计直接材料的发出数量,将其与实际单位成本相乘,计算金额数,并与材料成本分配汇总表中该种材料成本比较,看其是否相等。
审查注意下列问题:a 企业是否采取提高材料单位成本,多计产品成本。
b 审查领料单授批准及领料人是否签字,防止虚假领料多计成本。
c 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变更、人为调节成本或利润。
如果企业年度内改变计价方法,应按原计价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结转成本,其差额调整材料成本或当期利润。
⒉直接人工成本⑴对于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抽取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人员工资分类表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等,运用核对法开展审查。
①从成本计算单中选择核对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相应的实际工资费用是否相符,查明有无将非生产人员工资计入成本。
比较分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
比较分析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费用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大大提高,传统成本核算出现弊端,出现了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1.企业环境的变化。
个性化服务要求企业放弃大批量生产,改为采用能对顾客多样化、日新月异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柔性生产系统(FMS),以保证能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不同的新产品,及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许多人工己被机器取代,制造费用大比例上升,而且制造费用的结构和可归属性也彻底发生了改变。
无论从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看,还是从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看,都要求成本核算把工作重点放在制造费用上。
2.传统成本核算出现弊端。
传统的成本核算,以直接人工为主,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其余的都归入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按各产品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或机器工作小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形成各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成本。
在传统成本计算中,通常暗含一个假定:产量成倍增加,投入的所有资源也随其成倍增加。
这种缺陷在直接人工成本占主要地位或制造费用所占比例不高的情况下不会很突出,但在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很高的情况下,传统成本核算的弊端就会日益突出。
随着经营复杂性的增加,产品、服务的多样化也随之增加,要求更为精确地定量资源消耗,产品组合、定价和其他决策也都需要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会计系统,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以及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等等,将会过高地估计高产量、低复杂度产品的成本,过低地估计低产量、高复杂度产品的成本,必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从而引起经营决策失误、产品成本失控。
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已不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3.解决传统成本核算弊端的基本途径是:(1)缩小制造费用的分配范围——由全厂或全车间改为由若干个“作业”或“作业成本池”分别进行分配。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摘要】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们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成本法主要以产品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将所有生产成本分摊到产品上,以便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以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将成本分配给作业,并根据实际作业量来确定成本。
传统成本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泛;作业成本法的特点是更精准地确定成本,适合于多样化生产。
两种方法在成本核算原理、分配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成本分配对象、成本分配基础等。
通过对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核算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关键词】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差异、特点、成本核算1. 引言1.1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将总成本按照某种分配基础分摊到各个产品或部门上,来确定单位产品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则更加详细和精细,将成本按照不同的作业或任务进行跟踪和核算,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成本情况。
传统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上更注重整体性和概括性,较为简单易行,适用于一些成本固定、结构简单的企业。
而作业成本法则更能满足那些生产过程复杂、需要详细核算成本的企业需求,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成本信息来辅助管理决策。
通过对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概述可以看出,它们在成本核算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的管理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来进行管理,以更好地支持企业经营和决策。
接下来,本文将具体分析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和适用情况。
2. 正文2.1 传统成本法的特点传统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计算成本的方法,其特点包括以下几点:传统成本法将所有成本归为产品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分配方式将间接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上。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1. 引言1.1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是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常用的两种计算方法,它们在计算成本和控制成本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通过将总成本按照某种方式进行分配,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一种较为现代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更加注重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通过对每个作业单元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分配,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在适用范围和精确度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比较适合规模较小、产品差异性不大的企业,因为其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不需要针对每个作业单元进行精确计算。
而作业成本法更适合规模较大、产品差异性较大的企业,因为其可以更精确地计算每个作业单元的成本,为企业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在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和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来灵活运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和控制成本的效果。
2. 正文2.1 传统成本法的特点传统成本法是一种常用于企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成本法注重总体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法将企业的各项成本总和计算出来,通过对整体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企业的总体成本情况,为制定决策提供参考。
传统成本法采用历史成本核算原则。
这意味着传统成本法主要依据历史发生的成本数据进行核算,不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价格变动和成本波动,这样做有助于保持数据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传统成本法强调标准化成本核算。
传统成本法通常会为不同的成本项目设定标准成本或预算,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从而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成本的潜在浪费和改进空间。
传统成本法在成本核算方面较为简单直接,适用范围较广,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传统成本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忽视了成本的变动性、缺乏灵活性等问题。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成本法是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成本核算方法,它按照制造产品消耗的资源和时间来计算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则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成本核算方法,它通过追踪每个独立作业的成本来计算产品成本。
本文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区别。
传统成本法的优点在于易于使用,其计算速度较快,尤其适用于生产量大,而生产线上工作时间和所需资源状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出整个生产线的总成本,还可以进行生产活动和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区分,计算不同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资源,采取不同的资源管理和决策。
传统成本法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和其他类型的组织。
但是传统成本法也存在缺点。
该方法可能忽略了一些关键的成本因素,如装置寿命、产品的维修和保养成本等。
传统成本法通常难以适应生产批量小、产品种类多、生产流程复杂或者需要进行追踪多个作业或产品的情况,并且会产生过多的平均成本,不能很好地反映每个产品的个别成本。
作业成本法则是一种更为精准的成本核算方法,它针对每个生产过程或作业进行成本核算,更能够准确地追踪每个产品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可以避免通常以平均成本为基础作出的购买和销售决策,因为它能够提供关于不同产品实际成本的数据。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能够更精确地计算人员和机器的利用率。
对于小批量或单品生产,或者生产流程复杂的组织,作业成本法更加适用。
但是该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
作业成本法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每个作业的成本都能够准确计算。
此外,该方法可能会忽略产品制造的全过程中的一些成本,如前期开发和研究成本、产品质量损失等。
综上所述,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有其优缺点。
传统成本法更适用于生产量大、产品重复性高的组织,而作业成本法更适用于生产批量小、产品种类多、生产流程复杂的组织。
选择何种成本核算方法需要针对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随着工业化和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企业将生产成本管理视为一项必要的任务。
具体的成本管理方法有许多种,例如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成本法。
这两种方法在应用中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本文将从精度、适用范围、复杂度等方面进行比较。
1. 精度作业成本法是将生产实际发生的成本通过分摊到不同生产作业上来计算的。
这种方法对于大批量、分散型制造业比较适用,由于比较深入的细化,所以更为准确。
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材料和人力资源,因此计算精度需要专业的系统来保证。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很多情况下更为简单和直观,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分配到成本中心或者按照产量比例计算成本的方法。
此方法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生产工艺比较单一的企业,计算精度只需考虑具体的情况而不必过于繁琐。
综上,作业成本法在计算成本时更为细致,更加精确,但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计算精度比较直观,但不够精细。
2. 适用范围作业成本法的适用范围限制较大,基本上只能用于那些不同产品较多且不同程度较大时才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那些多样化的企业,就需要更加详细的成本分类来进行费用的协调。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相对广泛,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产品种类不多,生产过程单一的企业,更加适用于这种企业。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业成本法只适用于那些大型多元化的企业,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生产过程单一,产品种类简单的企业。
3. 复杂度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计算来说,比较复杂。
首先是在成本分类和分配方面的复杂度,其次是在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压力。
这里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协调才能确保数据准确。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只需要较好的识别主成本,很多信息就可以普通化,但由于生产过程复杂,可能会忽视了一些细节。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在数据的收集和管理上以及成本分类这些方面工作更繁琐,复杂度更高。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1。
成本计算对象传统成本法的成本对象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而且往往是最终产品,而作业成本法更关注产品形成过程和成本形成的前因和后果,成本计算对象具有多层次性,资源、作业、最终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对象。
作业既是成本形成的载体,又是成本计算的对象,当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就会有一定量的资源被消耗,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到下一项作业,照此逐步结转下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顾客。
资源、作业、最终产品之间是通过成本动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作业成本法可以对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等不同层次的成本对象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提供的信息量更加丰富。
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成本概念得到了延伸。
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作业成本法立足于全程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本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阶段,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阶段。
2.成本层次分析传统成本法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按照这一思想,企业的全部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费用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人产品成本.按照这一成本动因将成本划分为:①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其短期内仍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与传统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长期变动成本,以作业为基础,作业量是其成本动因。
某种产品分配的长期变动成本数额在传统成本法下多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给定的时期内不随任何作业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变动的.3。
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内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认为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主要是指其制造成本,只包括制造产品过程中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并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划分成本项目,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作业中心 标准化 研发设计 基础研究 原料检验 数控加工 磨床加工 热表处理 去毛刺 精研作业 装配作业 检验作业 理化实验 环境实验 性能实验 物资供应 行政作业 市场营销 运营管理
作业动因 工时 工作量 工时 检验批次数量 机器工时 机器工时 处理批次数量 人工工时 机器工时 装配工时 检验批次数量 理化批次数量 实验时长 实验批次数量 采购批次数量 人数 销售业绩额 人数
二、传统成本法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
的费用,一般分为三部分,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再根据直接费用直接 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则,对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到相应 的成本对象中去。传统成本核算法主要分为三类: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
体会
通过实训,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学 习过程中,小组同学们也发现了自己学习上 的不足,但是在完成实训的过程 中小组同学们都认真学习,翻阅书本,和同 学们互相交流,积极学习,巩固了小组成员 在两种成本法之间的学习和了解
PROJECTS SHOW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2 02 3
PROJECT SUMMARY
PA R T 0 4
总结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不同点 1. 成本计算的对象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企业被认为是成本的计算对象。进行产品的成本核 算,产品的成本并不是唯一的要素,同时也更加注重产品成本的原因,其 形成的全过程。因此,这也就引发了成本计算对象的多维度,使它分为: 最终产品、资源、运营、工作中心。 2. 成本计算的目的不同 传统成本方法计算成本本身以及对成本的目的进行计算。而作业成本法 计算是由生产过程中操作引起的,并且应该确定该操作是否跟产品的生产 活动有关。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分析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分析比较张焱赵小娟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成本库;成本核算一、关于传统成本法的相关概念(一)传统成本法的概念(二)传统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并将其基本原理理解为:计算基于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
并且把其分为三个类别,直接材料、人工以及制造成本,然后直接根据直接成本计算,间接成本分配的原理,以及所发生的制造费用是根据一定的分配原则分配给相应成本对象。
(三)传统成本法的由来成本管理理论的基础是成本核算,它出现在十五世纪中期,但却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才日趋成熟。
它的产生来自于人们对销售利润和损失的渴求。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技术不成熟,导致市场出现供小于求的情况,卖方处于有利地位。
因此,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产品,没有太多选择。
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成为当时亟待解决的难题,成本核算只是一个附加功能。
当时,生产者只在产品售出后使用库存方法,并推出销售成本以计算销售损益。
由于产品销售后的成本必须计算,反向轧制方法的缺点在于通常无法满足产品定价的需要,也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公司的有关损益情况。
(四)传统成本法的缺点1.影响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在传统成本法下,高品质、低复杂度的产品成本总是比其实际成本高,其毛利率往往被低估;低质量、高复杂性的产品的成本总是比其实际成本较低,其毛利率往往被高估。
因此,错误的产品成本信息可能导致产品毛利率信息失真,从而导致公司做出不适当的业务决策。
2.对产品的控制力不足传统成本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在综合信息的提供方面,将导致在使用时出现一些问题,不利于我们发现成本改善的方法,残缺的成本信息为成本控制提供了错误的方向,从而导致成本改进和成本控制无效。
3.信息相关性较弱传统成本法不能核算无关的成本信息,并致使我们做出错误决定,出现一些与成本无关的产品成本,这会使相关性减弱。
二、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加精细和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它能为我们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和数据,可以让管理者做出更加明确的决策,它起源于西方国家,这种核算方法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
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
1. 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一种基于成本对象,将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成本作为主要成本构成的形式的计算方法。
直接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直接费用。
2.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成本对象能够被拆分为多个独立的生产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作业。
对于每个作业,需要计算材料、劳动和费用等直接成本以及间接成本。
3. 制品成本法
制品成本法适用于现成的成品。
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配到成品中来确定成本。
4. 过程成本法
过程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批量生产。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生产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会累积。
最终产品的成本可以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分配。
5.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基准成本为标准的成本核算方法。
基准成本是事先确定的理论或规定的成本。
标准成本法比较适用于连续生产和大规模生产的企业。
6. 终止成本法
终止成本法适用于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赔偿、终止合同、拆除厂房等情况。
终止成本法需要计算终止时点的现值和相关成本的未消费部分。
浅谈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及作业成本法
■墨
2 0世 纪 8 0年 代 后 期 . 传 统 成 本 法 的 基 础 上 产 生 了 一 在 种 新 的 成 本 方 法 , 作 业 成 本 法 ( cii — ae C s) 作 业 即 A t t B sd ot。 vy 成 本 法 的理 论 基 础 是 : 品 消 耗 作 业 , 业 消 耗 资 源 并 导 致 : 产 作 成 本 的 发 生 。作 业 成 本 计 算 在 成 本 核 算 上 突 破 产 品 这 个 界 限, 使成 本核算深 入到作业层 次 ; 以作业 为单位 收集 成本 . 它 并把“ 业” “ 业成本池 ” 作 或 作 的成 本 按 作 业 动 因分 配 到 产 品 例 如 . 料 采 购 部 门 发 生 的 和 “ 料 的计 划 与 订 购 ” 关 的 费 材 材 有 用. 同材 料 的 取 得 来 源 有 着 直 接 的联 系 . 要 和 每 一 个 材 料 它 供应 商打交道 . 进行 函电联 系 、 同签订和货 款结算等 , 合 因而 } 其 费 用 的 多寡 同 材 料 供 应 商 的数 量 有 着 直 接 的联 系 , 和 材 但 料 供 应 量 的 多 少 没 有 直 接 联 系 , 样 , “ 料 的 计 划 与 订 这 将 材 购 ” 义 为 一 个 “ 业 ” 发 生 的 有 关 的费 用 可 以归 入 一 个 “ 定 作 . 作 业 成 本 池 ” 以 材 料 供 应 商 的数 量 为 其 作 业 动 因 , 以 此 为 标 ; 并 准 对 该 成 本 池 汇 集 的 成 本 进 行 分 配 作 业 成 本 计 算 法 通 过 选 择多样化 的作业动 因进行制造 费用分 配 . 使成 本计算 特别 使 比重 1趋 增长 的制造 费用 按产 品对象 化 的过程 大大 明细 3 化 了 . 而使 成本 的可 归属性 大大提 高 . 从 而按 照人 为 的标准 间 接 地 分 配 到 有 关 产 品 的 成 本 比重 缩 减 到 最 低 限 度 . 而 提 从 高 了成本核算信 息的准确性 。 作 业 成 本 法 以 下 ( 称 A C 通 过 对 成 本 对 象 进 行 成 本 简 B ) 追 踪 来 提 高 成 本 精 确 性 . 为 “ 业 耗 用 资 源 . 本 对 象 耗 用 认 作 成 作业 ”其实 质就 是在资 源耗 费与 产品耗 费之 间借 助“ 业 ” . 作 这 一 桥 梁 来 分 离 、 纳 和 组 合 发 生 的 费 用 , 后 形 成 产 品 成 归 最 本。 作 业 成 本 法 以作 业 为 成 本 核 算 的 核 心 . 本 核 算 的基 本 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分配基础与产品数量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把传统方法称为 元:发生在两产品上的制造费用是300000元。依据这些资
“以数量为基础”的成本分配方法。
【料.计算出的产品单位成本如表1所示:
步入富裕社会的消费者对产品有着多样化的需求.为适
表1
应顾客需求的变化,企业纷纷采用自动化、电脑化的生产.其 结果使得制造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这些变 化使传统成本分摊方法遇到了两大问题:其一,是固定制造 费用比重增大、直接人工比重下降,从而制造费用分配率很 大。很容易造成产品成本失真。其二,随着与工时无关费用的 快速增加,用具因果关系的直接人工去分配这些费用.必定 产生虚假的成本信息。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梁轩 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研究 2006
企业的生产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为解决环境管理这一跨学科问题,环境会计学应运而生。环境会计学是会计学的又一次创新和发展。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环境会计学的研究虽 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果,但是有关环境会计的诸多问题,包括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法等仍存在着颇多的争议。 环境会计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引起企业对其环境成本的重视,并促使企业积极探索环境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将环境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与企 业的经济活动、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达到两者的和谐发展。 正如我国政府早明文指出的:“要有效利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改变过去无偿使用环境并将环境成本 转嫁给社会的做法。”1 正是在这样的启发下,笔者开始思考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问题。 由于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制造企业的生产活动,因此以传统会计为基础的环境会计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把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纳入企 业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如何把企业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到产品成本中去。 本文在对企业环境成本及其内在化的相关问题(包括企业环境成本及其内在化的概念、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内在化核算改进方法。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企业环境成本及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概念。第二章从环境成本的相关理论研究出发对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进行理论 分析。第三章分析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第四章在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内在化核算改进方法。第五章进行案例分析 。第六章为结束语。 第一章企业环境成本及其内在化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企业环境成本及其内在化概念的研究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企业环境成本的概念及企 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概念是环境成本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本文最终提出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核算方法的基础和关键性问题,所以是本文应首要解决的 问题。 故笔者在本文的开篇用较长的篇幅阐述了企业环境成本及其内在化的概念。本章分两个部分分别阐述企业环境成本及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概念。 每一部分都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理论分析有关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理论主要有环境成本理论的相关理论及环境会计学的相关理论。通过环境成本内 在化的理论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并为探寻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具体核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故本文在第二章对 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进行了理论分析,旨在为下文提出具体的内在化核算方法奠定基础。本章分两个部分分别阐述环境成本理论的相关理论和环境会计 学的相关理论。 第一部分阐述环境成本理论的理论基础。环境经济学的成本理论、会计学的社会责任成本理论、环境管理学的成本理论及环境经济核算成本理论共 同构筑了环境成本理论的理论基础。其中,环境经济学的成本理论、会计学的社会责任成本理论、环境管理学的成本理论对环境成本的研究为企业环境 成本内在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阐述环境会计学的理论基础。环境会计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环境资源价值观、资源生命周期理论和物质流转理论。环境会计学 的理论基础为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提供了更直观的理论依据。 环境资源价值观认为环境资源的价值兼有经济功能和非经济功能。环境资源的经济功能就是指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资料表现出来的市场价值。环境资 源价值的存在和相应的价值观的确立,使环境资源作为会计核算对象成为可能。 资源生命周期理论和物质流转理论是构建环境会计学的直接理论依据。环境为企业的生产提供资源这种必要的生产要素,同时吸纳企业排放的各种 污染。环境与企业的这种内在的联系,要求环境会计学不仅要考虑人类劳动的消耗和补偿,而且要充分考虑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资源的消耗与补偿。 第三章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分析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本章主要从实践的角 度分析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 本章分三个部分分别从以下三方面阐述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必要性: 一、从企业环境成本外在化弊端的角度分析企业环境成本外在化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背道而驰。 二、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宏观角度分析随着国际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逐渐成为当代国际贸易的“绿色通行证”。企业环境成本内 在化将是企业通过ISO认证,消除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参与更广泛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此外,许多发达国家把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生产项目转移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资源剥削”。应对发达国家的“环 境资源剥削”,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开展环境成本内在化核算,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三、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微观角度分析企业实施环境成本内在化核算可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其生产经营决策,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 优势。 第四章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及方法改进本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基于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内在化核算改进方法。 本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制度规定、研究现状和会计实践三个方面阐述我国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现状。 第二部分首先对企业环境成本总体核算流程进行了概述。企业当期的生产用环境成本应核算计入产品成本;当期的非生产用环境成本应计入期间费 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期的环境相关成本,如:因违反环保法规而被处以的罚款等,应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属于企业环境成本内在化核算范围。 接下来,笔者分两个阶段具体阐述企业生产用环境成本计入产品成本的核算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将企业的生产用环境成本计入产品制造费用科目的过程。由于企业的生产用环境成本通常不属于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费用,故通常应
产品
参晶种
资料来源:PeterB.BTumey.ABCThePetformanceBreakthroush.1996
万方数据
2006年第11期 总第354期
·百虿旷蚀锯筲矿·
浅谈医院预算管理
李玉珠
内容摘要:我国医院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预算才刚刚起步.目前大多数医院在编制年度预算 时,只是财务部门按财政下发预算编制要求。结合上年财务数据按一定增减比例来编,主要是算准财 政拨款的各个项目.预算与医院战略目标联系不紧密,只编院级、无科级预算。预算科目不明细且缺乏 准确性.缺乏对预算的执行控制和分析评估。笔者试从医院预算管理原理、作用、预算管理机构、编制 预算的内容、程序、方法等方面.谈谈医院预算管理问题。
辛 一 多 圈
二、医院预算管理作用 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有什么 作用呢? 1.通过预算将医院管理高层的管理意图传递到各层级、 各部门和各成员,促使各部门协作一致,为实现共同的目标
而努力。 2.通过预算全面反映医院各项财务收支状况.使医院财务
管理按照预算规定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为医院财 务管理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三、两种成本核算法的差异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划分为
《现代管理会计》(李宏健著,第九版)举了一例:某公司
“生产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生产制造成本项目 .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的产量是20000件.直接成本是
分为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由于工时、机时、原材料消耗量这 『10000元;乙产品的产量是100000件,直接成本是50000
关键词:医院预算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5(2006)11—0047—02
一、预算管理原理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竞争激烈,政府对 医院的补贴和投入严重不足,“以药养医”的现状被打破.医 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尤其是医院的 财务部门,不能停留在记帐、算帐、报帐的基础上,要从核算 型转为管理型,建立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何谓预算?预算首先是计划。是在办理某件事情之前从 财务角度对该件事情的办理过程和结果所进行测度、算计的 方法。 何谓预算管理?是指通过预算来确定和实现特定组织或 该组织的一个单位的经营目标的过程。由图表1表示:预算 管理的原理。
一馋瓠黉‘:;}:{“ 对1r艇。
2006年第11期
~璺筻一35…4一塑~
浅谈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及作业成本法
杨富菜
内容摘要: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系统,是企业有效控制成本的有力保障。我国的传统成本核算方 法存在极大的弊端,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等方面与传统成本法有根本的不同,对企业管 理水平的促进与提高有重大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广泛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用.同材料的取得来源有着直接的联系.它要和每一个材料 供应商打交道,进行函电联系、合同签订和货款结算等.因而 其费用的多寡同材料供应商的数量有着直接的联系.但和材
分配,会使产量高的产品成本高估.产量低的产品成本低估. 从而适成产品成本信息和毛利信息的严重扭曲。作业成本法 下产品成本的核算包括与该产品消耗作业相关的全部资源
关键词: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 差异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25(2006)11—0046—02
成本核算结果是企业管理层进行产品定价、外包决策和 }对象是作业。成本核算的程序大致分为两大阶段:一是企业
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但是,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下计算 根据自身经营过程的特点和成本管理的需要.将其经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