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综合课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案例分析在国际交流中,对外汉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成功案例。
在某个国际学校,一位资深的对外汉语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成功地帮助一批外国学生掌握了一定水平的汉语。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对外汉语教学失败的案例。
在某个留学机构,一位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辍学的情况。
经调查发现,这位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对学习汉语产生了厌倦情绪,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创新案例。
在某个在线教育平台,一群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开设了一门生动有趣的对外汉语课程。
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成功的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结合互联网技术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也是一个创新的方向,可以为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是针对非汉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词汇教学在整个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结合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教学实际,对词汇教学教案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教学内容为介绍家庭成员的称呼和身体部位的词汇。
这些内容贴近生活,具有实用性,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和身体部位的词汇;2. 学生能够通过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身体部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家庭成员的称呼和身体部位的词汇;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流和描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的称呼和身体部位的词汇,并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词汇,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初步了解。
2. 正式教学(1)学习家庭成员的称呼老师通过图片、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家庭成员的称呼,并念读出来,让学生跟读,并逐个解释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学生可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交流,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2)学习身体部位的词汇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身体的各个部位,并教授相应的词汇。
学生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会说出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并加以巩固。
3. 拓展延伸除了教材中所提供的词汇外,老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常用的形容词和动词,以拓展和延伸学生的词汇量。
4. 练习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结合所学词汇,进行简单的问答和对话练习;(2)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编写对话或情景剧,展示所学词汇的运用;(3)老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用所学词汇描述其中的人物和情景。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展开探讨。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首先探讨了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教学内容设计,讨论了教学方法和策略,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提出了教学问题与对策。
在总结了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未来研究可以在更深入的层面上探讨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重要性、内容设计、教学方法、策略、教学效果评估、问题、对策、启示、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实情况表明,许多对外汉语初学者普遍面临着词汇量不足、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方法亟待探讨和完善。
为此,开展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的研究,对于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围绕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词汇教学展开研究,探讨相关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效果评估等问题。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词汇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促进他们在汉语学习中的整体语言能力的提升。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当前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策略;2. 探讨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对学生词汇掌握的影响,为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3. 评估不同词汇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4. 总结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通过此研究,旨在为提高对外汉语初级学习者的词汇掌握水平,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全面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词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词汇,提高他们的汉语交际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掌握50个左右的常用汉语词汇,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日常交际。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的拼音和笔画,并能够正确书写这些词汇。
3.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练习和词汇测试,检验自己对所学词汇的掌握程度,形成自主复习和总结的习惯。
4. 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和听力练习,提高自己对所学词汇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案例选择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语词汇,涵盖了人物、家庭、食品、学校、交通等方面。
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在日常交际和生活中能够更加流利和准确地使用这些词汇。
三、教学过程1. 词汇教学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者实物的方式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词汇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词汇卡片、课文、游戏等形式将待学习的词汇展示给学生。
(1)教师可使用图片和词汇卡片,向学生展示词汇,并讲解词汇的意思、拼音和笔画等。
(2)教师可通过课文阅读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词汇的使用场景和语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及其用法。
(3)教师可通过词汇游戏,如词汇拼图、词汇猜谜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词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词汇巩固教师可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词汇巩固。
(1)教师可设计一些词汇练习题目,如选择题、填空题、对话练习等,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书面练习。
(2)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学习和巩固词汇。
4. 词汇测试教师可通过课后作业或者课堂小测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词汇测试。
(2)教师可进行口头测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所学词汇进行口头表达,检验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掌握程度。
5. 课外拓展教师可通过布置阅读任务、听力练习、口语对话等形式,帮助学生在课外拓展所学词汇的应用能力。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一、教学背景分析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日益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针对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的词汇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语言水平、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教学教案的设计。
在教学背景分析中,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职业、学习动机、语言环境等方面,从而更好地为他们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需要了解教学所处的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还需要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使教学教案更贴近实际教学需求。
二、教学目标设定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要求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交流。
能力目标主要包括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正确运用所学词汇,提高语言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情感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三、教学内容确定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中,首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所要教授的词汇内容,包括词汇的选择、词汇的数量、词汇的难易程度等方面。
还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内容的衔接,包括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知识体系等方面。
还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选择在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教学环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方面。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语言环境、课时安排等方面的因素,从而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步骤拟定在教学步骤的拟定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步骤的目的和实施方式,包括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大全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一:2011年*月*日:今天教了五年级的学生。
让他们写自己的名字。
有一个学生写他的姓是瘳。
我问他你是不是姓廖?他说是。
我说你写错了后面的两个点应该没有。
他不但没有承认错误反而还大声地跟我说:我以前也这样写,我妈妈也这样写,我的老师也这样写。
然后我给他看一本词典,但是我恰巧带的是一本小的词典,里面没有廖这个词。
这个学生跟我说,你自己也看词典嘛!我跟他说我想给你看你写错了。
他还不服说你不相信就问我妈妈,问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是从中国来的。
中国来的老师有什么了不起?案例分析:这个案例暴露出很多问题,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第一,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对汉语本体知识的掌握必须过硬,否则教给学生错误的知识,只会误人子弟。
如案例中的事件,就是由中国的汉语老师教错了汉字才引发的。
该案例中,中国老师之所以教错,很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认为“廖”字就应该有后面的两个点,由此可见该教师对汉字的掌握并不过硬,最起码对“廖”和“瘳”两个字的区别并不清楚。
把错的东西当成正确的教给学生,自然会出现问题。
第二,在教授过程中,如遇到自己不确定的字词或知识点,一定要查阅、确认之后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或猜测来应付学生。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如案例中,如果该生之前的老师能负责地查阅词典、确认之后再教给学生“廖”字的正确写法,也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
发生教错的事,其一可能是如第一条中所述,老师本身对知识的掌握有问题;其二,则是老师也不知道正确答案,而随意地拿自己也不确定的答案来应付学生,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三,学生很容易对老师产生盲目的信任,认为只要老师说的都是对的。
所以,首先老师要尽可能的提升自己,对自己讲授的每句话负责,确保教给学生的都是正确的。
其次,老师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犯错的时候,所以老师还要教学生学会怀疑,告诉学生老师的话也可能会出错,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大家一起求证,鼓励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背景:本案例是针对外国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
学生来自美国,初级汉语水平,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且通过学习常用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教学内容:1. 日常问候及自我介绍2. 购物交流3. 餐厅用餐交流4. 问路及交通工具的使用5. 时间日期及预约交流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猜测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新词汇:通过图片、示范、拼读等方式,教授新词汇,并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3. 情景对话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互相进行对话练习。
老师可以提供对话模板,学生根据模板进行对话练习。
4. 教师示范:老师向学生展示一段对话,然后请学生跟随对话,提高学生的跟读和模仿能力。
5.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分别扮演顾客和商店员工的角色,进行购物交流、餐厅用餐交流、问路及交通工具的使用等情景对话的练习。
6. 练习检查:通过模拟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7. 反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馈,提供进一步的指导。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口语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进行练习,并在下一次上课前准备好。
教学评价:本案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学习新词汇、情景对话练习、教师示范、角色扮演、练习检查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反馈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深化对汉语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都比较基础和实用,适合初级水平的学生。
但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对于个别学生的差异性考虑不足,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跟不上或者觉得无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了解和关心,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游戏和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随着中国的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学习汉语产生了兴趣,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也变得尤为重要。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就是通过研究和探讨真实的对外汉语教学案例,来总结和分析其中的教学特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为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下面将以一则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某外国人学生学习汉语情况某外国人学生,名叫小明,来自韩国,已在中国留学一年。
在他学习中文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由于中文和韩文语言结构、发音等方面的差异,小明在学习中文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感到特别困难。
小明对于中文的汉字书写也感到头疼,他觉得汉字太难写了。
小明还抱怨说,他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感到很孤单,因为他的中文水平还不够高,与中国人交流的时候总是会有语言上的障碍。
针对以上情况,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针对小明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中韩语言结构的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意识,帮助学生弥补差异造成的影响。
针对小明对汉字书写的困难,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汉字书写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针对小明在学习中文过程中感到孤独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多与中国同学进行交流,增强语言实践能力,提高交流水平。
通过以上对每个问题的针对性措施,小明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系统、全面、有力的教学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这也同时充分说明了针对性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针对外国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比如中文歌曲学唱、汉语潮流话题讨论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非华语言环境下,向非华语言背景学习者传授汉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活动。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成为热门的教学领域。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对外汉语教学案例,探讨其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案例。
在某个国家的语言学校,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了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通过拼音教学、汉字书写练习、词语搭配练习等,帮助学生提高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同时注重巩固和复习,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个案例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之一,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多样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学习习惯等都有所不同。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口语教学的。
在某个对外汉语培训机构,一位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比如词汇量不足、语法结构混乱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对话练习、角色扮演、实地实践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训练,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个案例反映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注重实践和体验。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实践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对外汉语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对外汉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对外汉语教育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对外汉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案例介绍(一)案例背景某语言培训中心开设了一门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初级汉语课程,旨在帮助留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词汇、语法和听说能力。
课程为期三个月,每周四节课,每节课两小时。
学员来自不同国家,年龄在18-30岁之间,具有不同的汉语学习背景。
(二)案例描述1. 课程设置该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4个课时。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基本表达。
2.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员学习情况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1)学习兴趣较高,但对汉语学习有一定恐惧感;(2)学习积极性较高,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3)对汉语语音、词汇掌握较好,但对语法和表达运用能力较弱;(4)学员之间交流较少,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案例分析(一)问题分析1. 教学方法单一案例中,教师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但长期依赖多媒体教学可能导致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2.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过于简单,未能满足学员的多样化需求。
部分学员反映,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学员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员学习兴趣较高,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不理想。
4. 团队合作能力不足学员之间交流较少,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二)解决策略1.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应结合学员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游戏教学、案例分析等,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员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用语言知识,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优秀范文五篇]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你学习法语么?一、教学对象汉语初级水平混合班二、教学目标:1、掌握生词的写法与读法。
2、掌握上声变调、“不”的变调、学习、们的用法。
3、i、u、ü的拼写规则。
三、教学重点、难点:1.i、u、ü自成音节时的拼写规则。
2.上声变调3.“不”的变调四、课时安排:两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1、打招呼提问,复习上节课的课文。
2、P27语音练习。
3、生词的讲解。
(1)、学习学习汉语、学习法语、学习课文(2)、法国-----法语;泰国-----泰语;中国-----汉语“法语”上声变调:两个三声连续,第一个发音变为二声。
如:nǐhǎo、měnggǔ、měinǚ、měihǎo、fǎyǔ等等雨伞--好雨伞--五把雨伞--五把好雨伞,体会上声变调(3)、说+语言如,说汉语、说英语、说法语、说泰语(4)、“不”的变调(不+四声,发音变为二声)不+一声:不吃、不安不+二声:不来、不如不+三声:不想、不好、不久不+四声:不去、不要、不会、不对(5)“们”的用法他们、她们、它们的区别老师们、同学们、美女们、孩子们(只能用在人后面,且不能用数量词修饰)4、课文的学习与阅读。
5、下课前复习当天所讲的知识点。
五、课后反思课堂气氛很好,大部分学生积极地配合。
但是,理论性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英语的使用使一些也门等阿拉伯国家、蒙古、老挝等亚洲国家的学生很难懂。
应该尽量使用汉语来解释,实在不行再考虑加入些英语的辅助。
在上声变调与“不”的变调的讲解中,没有明确解释上声变调是读音的变化,而“不”的变调是拼音的书写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课之前提问当天所学知识,反响很好。
既使当天所学消化吸收,也使学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常见汉字的认读能力有所提高。
第二篇: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流程:T:现在开始上课,首先我要问大家几个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在当今世界,汉语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特的教学学科,其教学案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在某个国家的语言学校,一位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对汉字的认识和书写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出现了很多困难。
教师发现学生们对汉字的笔画结构和笔顺掌握不够,于是他通过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游戏和练习,帮助学生们加强对汉字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们的汉字认知和书写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的汉字认知和书写能力较差这一问题,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和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一个案例是,在某个留学生汉语班级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在口语交流中存在着词汇量不足、表达能力不强的问题。
于是教师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景对话练习,帮助学生们扩大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们的口语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设置实际情景对话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词汇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流利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学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外汉语教学案例的研究和总结,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教学指导和支持,共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是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需要引起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对外汉语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案例分析在全球化的今天,学习汉语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作为一门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和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案例,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我们将针对几个典型的对外汉语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初学者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来自美国的汉语学习者,他对汉语的发音和语法规则一窍不通。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对声调的掌握非常困难,经常发生错误。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让他大量听汉语,模仿汉语发音,进行口语练习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汉语发音和声调掌握得非常好,语法规则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针对初学者的教学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个中级学习者的案例。
小红是一名来自韩国的汉语学习者,她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汉语,但在阅读和写作方面遇到了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红的词汇量较小,语法运用不够熟练。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大量的阅读练习和写作训练,同时注重扩大她的词汇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中级学习者的教学需要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运用的提高,同时要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个高级学习者的案例。
小李是一名来自法国的汉语学习者,他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语知识,但在口语交流和听力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听力训练,同时注重提高他的交际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李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高级学习者的教学需要注重口语交流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要注重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同时要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和语法运用的提高,同时要注重口语交流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这条红色的裙子好看吗》教学案例分析
三、教学资源
为支持初级综合课的教学,我们利用以下资源:
1、文字材料:选用适合初级水平的教材和辅导书籍,提供必要的课文、生 词和语法点等教学内容。
2、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素 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工具书:推荐适合初级水平的汉语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现代汉 语词典》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目标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点: 1、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服装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 2、提高学生描述和评价服装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与他人进行服装相关的对 话;
4、增加学生对汉语文化和习俗的了解。
4、增加学生对汉语文化和习俗 的了解。
1、词汇学习:教师准备一些与服装相关的图片和词汇卡,帮助学生记忆和 理解新词汇,例如“裙子”、“红色”、“漂亮”等;
最后,在操练环节,教师可以设置更加真实的语境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 掌握词汇的运用。例如,教师可以安排角色扮演、场景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轻 松愉快的氛围中操练所学知识。
本次演示通过对一个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的分析,探讨了 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广大对外汉语 教师有所启示和帮助,共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或话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 后续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2、词汇讲解:结合情景演示和例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生词的用法。
3、课文阅读:通过听读、跟读、朗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和语音语调。
4、练习环节:通过句型练习、对话演练、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 中巩固所学知识。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为例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为例一、概述本文旨在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这一具体课例为基础,深入分析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通过对该课例的详细剖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出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都做对了》这一课以其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贴近生活的语言点以及富有挑战性的练习设计,成为预科班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和学习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首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我都做对了》这一课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具体的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深入剖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失。
通过对这一课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启示。
1. 对外汉语综合课的重要性与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综合课作为核心课程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也是连接其他单项技能课(如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等)的桥梁。
通过综合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提升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更好地适应汉语环境下的生活和学习。
综合性强。
综合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文化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汉语知识体系,形成系统的汉语学习框架。
实践性强。
综合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文化性突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综合课在教授语言知识的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介绍中国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为例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综合课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汉语水平提升。
本文以预科班《我都做对了》一课为案例,深入分析对外汉语综合课的课堂教学策略、方法及其效果,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同时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贡献实证案例。
《我都做对了》作为预科班的一节综合课,其教学内容丰富,涉及词汇、语法、听力、口语等多个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的一课。
通过对此课的教学案例分析,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综合课中平衡各语言技能的培养,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互动,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本文还将分析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教学案例概述本案例研究的对象为某高校预科班的对外汉语综合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综合性的语言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并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习俗的理解。
《我都做对了》是该课程的一个教学单元,该单元围绕日常生活场景展开,通过一系列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案例中,教师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需完成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任务。
例如,模拟在餐厅点餐、在超市购物、询问路线等场景。
每个任务都设计有特定的语言目标和交际目标,旨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汉语进行沟通。
在案例中,教师注重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教师通过设计各种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还适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语言错误,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不仅需要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还需要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汉语。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教案案例分析教案案例分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习掌握30个常用的汉语词汇;(2)学会运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对话和日常交流;(3)认识和理解这些词汇在汉语中的用法和意义。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3.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汉语词汇,培养学生爱学习、善思考的情感态度;(2)增强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30个常用的汉语词汇的教学和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这些词汇的学习,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和交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中国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中国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大家对中国文化有什么了解吗?”2. 词汇教学(15分钟)(1)老师出示卡片,上面写有30个常用的汉语词汇,包括数字、颜色、食物等。
教师依次读出卡片上的词汇,并用中文解释其意思。
(2)学生跟读并模仿老师的发音。
可以进行单词对练,师生一起读,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练习。
3. 词汇运用(2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扮演中国游客,一个学生扮演导游。
导游向游客介绍中国的一些景点,并用到词汇进行交流。
(2)学生可以准备一些问题,如“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How do you say ‘hello’ in Chinese?”等,与同组的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回答,并用到所学的词汇。
4. 反馈和总结(5分钟)课堂结束前,老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复习和总结。
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说出与之相关的汉语词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话交流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参与程度,可以判断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表达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这是一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真实案例。
该案例发生在一所外语学校,学生为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
他们的母语分别为英语和法语,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案例描述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一篇短文进行教学。
这篇短文是关于春节的,内容包括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和节庆活动。
教师首先给学生们介绍了春节的重要性和由来,然后让学生们阅读短文,并对其进行理解和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对一些生词和句子的理解有困难,比如“除夕夜”,“拜年”等。
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们使用课堂上学习过的汉语词汇和结构进行猜测,并对学生们的猜测进行了纠正和解释。
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思考和回答一些与春节有关的问题,比如“你们国家有类似的节日吗?”“你们在节日里都做些什么?”等。
在讨论中,教师还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文化和节日经验,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们积极发言,介绍了自己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比如圣诞节和复活节,以及庆祝方式和活动。
教师在学生们分享的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加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对汉语的兴趣。
教师通过演示和模仿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们跟读和模仿短文中的一些句子和表达方式。
并对学生们的发音和语调进行纠正和指导。
学生们通过反复朗读和练习,逐渐掌握了短文的内容和语音特点。
三、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短文。
教师通过预先给学生们介绍春节的背景和由来,为学生们打下了学习的基础。
然后,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们猜测和分析生词和句子,提高了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思考和回答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跟读和模仿的方式,加强了学生们的口语能力和语音训练。
这个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都是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而设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综合课案例分析作者:胡远馨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0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一堂对外汉语综合课,试图从教学有效性角度出发来考察课堂中教师设置的情景练习,提出了一些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案例分析有效性情景练习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0引言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各种形式的课堂练习来巩固学生当堂所学的知识,通过创设语境来进行操练便是其中一种。
在这些练习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从情景练习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看,是很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
1背景本案例来自云南省昆明市某高校的一堂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本科一年级汉语专业留学生。
共计5人,来自亚洲和欧洲的不同国家,水平在初级以上;使用教材为杨继洲主编的《汉语教程》第三册下,所学内容为第82课《话说“慢点儿”》;课堂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中教师没有板书而是用PPT替代了内容的书写。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汉字和阅读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应有的程度,但是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大多在语言的口头表达方面,表现在声调发音和语言组织等方面。
而这恰恰是本课中重要的语言点部分,所复习内容和新学内容都有很强的口语性,是典型的口语语法。
这也就对教师的教学和操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案例叙述教师没有进行新内容的引入,直接进行了上节课所学内容的复习。
第一步先让学生集体读生词1-13,结束后教师纠正了个别的错误发音。
第二步复习4个重点的语言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请学生每人回答一个问题。
(详见附录)语言点复习过后是课文内容的复习。
教师也是通过PPT上的问题,并给出语言点的提示来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具体问题和结构如下:问题一:“我”有什么毛病?(一……就……);问题二:这个毛病跟什么有关系?(A跟B有关系);问题三:我是怎么样长大的?(在……催促下……);问题四:所以“慢点儿”这句话怎么样?(A简直成了B);问题五:中国人都说“慢点儿”,于是我想?(怎么这么adj.呢?)复习共用时15分钟,后30分钟为新内容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齐读生词14-22。
生词部分教师在新课刚开始时已经完成了讲解,这里就没有再具体进行讲解。
接着让几个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第四段,每个学生读一到两个句子。
读完后请学生根据课文大意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进行了本段的串讲,同时穿插进语言点的讲解。
讲解和操练方式为先给出结构和意思解释,再给出例句,然后创设语境、给出提示、进行发问、进行操练。
课文串讲和语言点讲练共用时20分钟左右,课堂的最后10分钟教师用来安排进行复述课文的练习。
首先教师给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在课文里找答案,进行回忆整理。
接着教师给出提示词语,让学生进行复述。
一位学生复述完毕后,本课时结束。
3案例分析在本案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教师使用了不断提问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和操练。
一个语言点,先给出结构、解释和例句,然后创设不同的情景语境,提出4到6个问题,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相同的结构来回答。
通过创设情景语境来进行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特定的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但是这种练习具体到语境中,就提出的问题本身来说,该问题是否能让学生准确理解这种语法的意义、是否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使用这种语法、一直使用这样的方式会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等等都会成为相应而生的问题。
换句话说,关于提出的问题或创设的语境是否“有效”,是需要我们思考和讨论的。
3.1关于“有效”和“无效”“有效”是直接从英语effective翻译过来的,是指一件物品或一项活动具有预期所要达到的积极的或肯定的结果的程度。
“效”和获得“效”所付出的代价都有大小之分。
当代价大而“效”小,或获得的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效”时,可以称之为“无效”。
在教学中,“有效”教学既指有效率又有效果更有效益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正常化”的别名,追求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去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
也有人认为教学活动无所谓“无效”,只要教学事件发生,就有效,只不过有时候教学的“效”不是积极的、肯定的,而是消极的、否定的。
3.2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孙亚玲(2004)在其博士论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构建出了一个“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
“框架”提出了5条标准,分别为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和教学组织与管理。
每一个标准下又有5到6条不等的指标,并且将标准分为4个不同的层次水平。
由于本案例分析只涉及课堂教学的“情景练习”部分,所以只考察“框架”中的两个指标:“教学活动”标准中的“设置教学情景”指标,和“教学能力”标准中的“运用提问与讨论技术”指标。
3.3本案例中的情景练习是否“有效”3.3.1提问形式和问题层次成功有效。
案例中本课的提问和讨论部分都是由教师本人发起并组织的。
可以看出教师对于所创设的情景语境和提出的问题是做了精心地准备的。
情景语境涵盖了学生在中国的衣食住行、学生每天上课时发生的现实情况,以及对事物现象的评价和情感等等方面。
提问时也使用了不同的多层次的问题形式和丰富的肢体语言。
根据“框架”对于提问指标的评级,本课的教学可以达到良好标准,和优秀标准的差距就在于课堂上没有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堂讨论也没有学生提出讨论题目,自发组织讨论。
但这种情况和学生自身在汉语听说表达方面的水平较低有关,如果由学生来做组织这件工作,课堂管理将会相当混乱。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第二语言教学,由教师发起并组织提问和讨论是完全可行的。
可以说从提问的形式上和问题本身的层次上来看,本课的情景练习是成功有效的,在某些具体语言点上,学生确实正确掌握了其结构和用法。
3.3.2某些具体问题在内容上无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都需要仔细思考,并且在心里给出一个规范答案。
但如果出现所设计的问题和所学知识结构在语义和语用方面冲突这样的情况,或者在知识结构的释义上出现问题,都只能说明教师在备课环节做得还不够。
有时候一个相同的结构,可能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意义,或者可以在两种情况下使用,这是需要教师发现并且进行区分的。
本课在复习“一……就……”这个语言点时,学生造的两个句子“我一吃完饭就给你打电话”和“我一着急就给妈妈打电话”从结构上看是一样的,但表达的不是相同的意思。
前者是表示“两个活动的接连发生”,后者则是表示“A情况可以致使B情况的发生”。
教师在这里没有进行语义区分的讲解,而是肯定了学生的用法。
实际上本课原课文中“我一着急心就跳得很厉害”的语义就是第二种的“致使义”,而教师在结构释义时就将之定义成了“两个活动的接连发生”,这只能说明教师准备得不够充分。
另外,相同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的结构中,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
本课中教师在教“怎么这么adj.呢?”和“adj.得+不得了”结构时都提问学生“你的宿舍干净吗”,结果使学生反问为什么老师总是问宿舍干净不干净;在教“到……不久,subj.就+V”这个结构时,问题四和问题五大同小异,显得无趣。
可以说本课的情景练习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是无效的。
3.3.3情景的设置全面但有待进一步发展“框架”对于优秀的设置教学情景指标是这样定义的:“教学情境与个人经验相关,学生能发表批判意见,问题的创设与学生的认知、生活需要息息相关。
”可以说本课的教学很好地达到了这个标准。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需要跟着老师和教材,通过练习才能取得进步,但是在思想上的自由度是非常大的,他们可以完全依据自己的想法,从自己国家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发表意见。
教师出于尊重,在某些问题上只能持保留态度。
这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特殊性之一,也是国内的中小学甚至高等教育很难比拟的。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将“框架”的这个标准再提高一点。
正是由于这个“自由度”,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造句时自由发挥,而不是用“强制语境”去限制他的回答。
本课新旧内容中的每一个语言点,教师都完全使用“强制语境”,这样做虽然能让学生在结构上更好地掌握该内容,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好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己说一个句子,自己创设一个情景语境,可能这个句子在结构上有欠修改,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上升了一个层次。
尤其是那些口语性强的语法点,更应该让学生主动来做这件事情。
所以说本课的情景练习在情景的设置上还可以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附录1复习部分语言点语言点豍“关系”。
问题一:“最近很多同学病跟什么有关系?”问题二:“你的声调不对跟什么有关系?”问题三:“你今天肚子疼跟吃中国菜有关系吗?”问题四:“为什么南喜考试考得好?”语言点豎“一……就……”。
问题一:“课文里的…我‟,一着急就怎么样?”问题二:“我吃完饭马上给你打电话,可以怎么说?”问题三:“你一着急就会怎么样啊?”问题四:“昆明下雨就很冷,可以怎么说?”;语言点豏“怎么这么adj.呢?”。
问题一:“今天的天气怎么样?”问题二:“他长得帅吗?”问题三:“我去你的房间会怎么说呢?”问题四:“我现在好饿啊,怎么说?”;语言点豐“到……不久,subj.就+V”。
问题一:“课文里的…我‟到中国不久就发现了什么?”问题二:“你到中国不久就发现什么?”问题三:“到中国以后你们生病了吗?”问题四:“到了泰国我马上就习惯了泰国的生活怎么说?”问题五:“你到了中国马上就习惯了中国的生活吗?”2新课部分语言点语言点豍“幸亏+subj.……”。
问题一:“今天下雨堵车,你坐车来的吗?”问题二:“去石林玩太热了,……”问题三:“没有想到中国的东西这么贵,……”问题四:“我不知道昆明有什么好吃的。
”语言点豎“一口气+V+补语”。
问题一:“这本书你一口气看得完看不完?”问题二:“你一口气能喝几瓶啤酒?”问题三:“一瓶可乐你一口气喝得完喝不完?”问题四:“口渴的时候喝水喝得多吗?”问题五:“五楼你一口气爬得上来吗?”语言点豏“adj.得+不得了”。
问题一:“昆明人对外国人热情不热情?”问题二:“昆明菜辣不辣?今天天气怎么样?”问题三:“如果你考试考了100分,你会怎么样?”问题四:“如果你的护照丢了,你会怎么样?”问题五:“和你的爱人分手了,你会怎么样?”问题六:“你在哪个方面比较懒?”问题七:“你的宿舍干净吗?”语言点豐“你没看见我正在……吗?”。
问题一:“你学习的时候,你的同屋叫你一起看电影。
”问题二:“你忙的时候,你女朋友让你陪她逛街。
”问题三:“你在吃饭的时候,同屋让你去帮忙搬东西。
”问题四:“你开车的时候,朋友一直跟你说话。
”问题五:“你在睡觉的时候,朋友喊你去踢球。
”问题六:“我正在开会,你要跟我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