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说课稿-创意说课稿设计,优质课配套word资料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第【1】篇〗《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
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课文,欢迎阅读参考!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课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03《桂花雨》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家乡的桂花树以及桂花雨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体会亲情的美好,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可能各不相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的美好,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亲情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亲情的美好。
3.自主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桂花雨景象。
2.素材:收集一些关于家乡的图片、文字资料,用于教学拓展。
3.教学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学生跟读、欣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的散文。
作者琦君以童年时帮着摇桂花、收桂花、晒桂花、吃桂花的几件事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母亲、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桂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
教材安排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美好生活的价值,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他们在感受作者情感、体会文章主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他们珍惜美好生活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
2.教学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桂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桂花的美丽。
然后提问:“你们对桂花有什么了解?课文中的桂花雨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第【1】篇〗细细花香中悟真情——《桂花雨》第二课时说课稿《桂花雨》这篇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抒情散文,文中以“桂花雨”为题,读起来可以引起读者许多美好的遐想。
这篇课文作者文笔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全文充满着浓浓的桂花香气,第一次读时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篇课文,于是选择了这篇课文作为我公开课的课文之选。
下面我主要从课标要求、教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来谈谈我这节课是如何来设计的。
说教材:这篇抒情散文,作者主要是通过对“摇花乐”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点出了“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有着迷人的香气味;第二至四段着重描述了“摇花乐”。
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
我爱童年的桂花雨,篇末点题。
使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也让读者分享到“摇花乐”。
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思维分析能力,但此时他们还是处在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
所以这篇课文的理解上孩子们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透彻理解文本所传递的思乡情,教学中老师还要多引导,让孩子们不同方式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说教学目标:课标对于中年级学段阅读教学第二课时的要求主要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体会这些词语在文本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并可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合课标要求与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感受作者摇桂花的“乐”,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感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反复朗读课文精彩片断,感悟母亲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的金桂。
”的深刻含义。
其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的金桂。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 桂花雨》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 桂花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在故乡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桂花季节,以及桂花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美好。
课文以桂花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诗意,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情感丰富的故事情节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和表达方式。
然而,对于这篇课文中的乡土气息和一些特定的文化背景,学生可能需要引导和帮助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和珍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乡土气息和文化背景,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和表达。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展示桂花的美景和相关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桂花的美景和相关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2.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3.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优质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3.桂花雨》【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
文章以作者童年时的生活为背景,描述了家乡桂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摇桂花时的欢乐。
通过桂花这一具体事物,作者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散文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为重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悟、品味、欣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亲近自然的感情,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诗意,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欣赏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桂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桂花的美丽。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桂花有什么特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桂花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3.理解课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描述了哪些关于桂花的情景?(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品味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感悟课文中蕴含的诗意。
如:“桂花盛开时,作者用了哪些形容词来描绘桂花的美丽?(答案:金色的海洋、香飘十里)这些形容词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视觉和嗅觉感受?”5.欣赏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桂花盛开的场景中,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画面。
【小学教育】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3 桂花雨 说课稿(公开课汇报材料)-创意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小学教育】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3 桂花雨说课稿(公开课汇报材料)-创意教学设计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著名作家琦君的名篇,课文回忆了自己儿时关于桂花的一些事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课文语言优美,且富有童趣,展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美好回忆,情感真挚。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准确把握作者借写桂花表达出来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
2.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准确把握作者借写桂花表达出来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难点:1.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传递出来深刻,真挚的情感。
作者描写儿童时代摇花乐时语句是欢快的,描写离开故乡时的语句是充满乡愁的,要让学生着重朗读这些句子,感悟句子所透露出来的真挚的感情。
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引导学生赏析作者描绘“桂花乐”的情景,分析作者所呈现出摇花乐的画面。
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准备了同步教学多媒体课件。
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本课,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
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标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结合课文注音和查字典识记生字。
预习课文内容,查找作者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桂花雨 说课稿(3篇)【五上部编】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3篇)《桂花雨》说课稿首先说教材。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描写生动、细致,充满感情。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
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为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并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求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135”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我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设问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通过疑问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思乡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随后揭开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
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告诉老师你怎样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研读赏析,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说课稿 3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桂花雨》说课稿1《桂花雨》是一篇略读课文。
作者琦君用柔美的笔触,动人的语言回忆了飘满桂花香味的故乡以及童年时期充满童真童趣的“摇花乐”,儿时生活的乐趣跃然纸上。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故乡、对童年的深深怀念。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但他们初步接触散文这一文体,对于这样形散神聚,情感表达较为含蓄的文章,更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懂文本背后所蕴含的深深的思乡之情。
也应在读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式。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会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悟作者感情的方法。
3.通过自读自悟和交流,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的思恋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的思恋之情。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题导入,初识桂花1.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放松放松,跟我一起深呼吸。
今天我们要上的课文就和这味道有关。
(齐读课题)2.猜题:这“桂花”和“雨”的组合有些奇妙,看到课题,你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画面?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这丝丝缕缕的香萦绕着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
3.你们见过桂花吗?(桂花简介)课文里又是怎么描写的呢?(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既然它并不出众,作者为什么偏偏对它情有独钟?(香。
仅仅是香吗?还有摇花的快乐)学完这篇文章,我们就能明白作者为什么桂花在作者的脑海中这么久久挥之不去了。
二、导读提示,疏通脉络1.阅读“导读提示”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的导读提示里就隐藏着学习这篇文章的方法。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读“导读提示”,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提示里要求我们做哪几件事?2.梳理问题①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②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③和同学交流读了“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体会。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3桂花雨(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3桂花雨(说课稿)《桂花雨》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童年时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并过渡引出“摇桂花”;第三、四自然段具体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第五、六自然段写母亲回忆家乡金桂的同时点明“我”爱童年那阵阵的桂花雨。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研究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概括、思维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三、教学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XXX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周全开展和终身开展奠基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有感情朗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前后拓展阅读,了解作者作品特色,并研究运用课文表达特点,仿写自己童年趣事的片段。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豪情。
五、教法学法说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研究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研究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研究的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
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
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充分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桂花雨》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桂花雨》教学教案篇一《桂花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桂花完美的回忆。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设计时我尽量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课文资料。
上完课后,我发现许多不足之处,反思如下:一、品析重点词语教学上的不足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1、“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这几个描述桂花香的句子。
我准备抓住重点字词,经过品读感悟的方式让孩子们比较得出哪里的桂花更香,但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别。
这一个环节的效果没有到达。
二、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品读“摇花乐”资料草草收常在前一部分介绍桂花香的特点时,由于孩子经过理解重点字词和比较阅读后,没有得出杭州的桂花比家乡的桂花更香的特点,所以之后又用了一大部分时间去弥补这个问题,以致在后面体会“摇花乐”时,显得仓促。
在本节资料中,“缠”字写出了作者的急切心境,“使劲”、“喊”写出来了摇桂花的'乐趣,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可当时由于时间仓促,我只是让孩子们抓住重点字词一读带过,并没有采用课前准备的“用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包含的情感。
”三、朗读形式单调。
本节课中孩子们朗读的形式仅有齐读、小组读和自由读的三种方式。
而这样的朗读形式很明显不利于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和吸收,更谈不上到达以读促悟的效果。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观察到了有一部分孩子很想站起来挑战他人或小组的冲动,可我却忽略了这一点。
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采用过这种挑战式的朗读,效果甚好。
四、教师灌输得太多,孩子们自我表现的机会甚少。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说课稿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3《桂花雨》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桂花雨》是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家乡的桂花雨,以及人们对桂花的喜爱。
课文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桂花的香气和人们在桂花雨中的欢乐,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情感的课文,他们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和深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自然景物,培养想象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珍惜。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欣赏课文的描写,感受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情境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桂花雨的景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桂花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桂花的印象,引出课文。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课文中描绘的桂花雨景象。
3.讲解课文: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桂花雨。
6.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桂花雨为主题,突出桂花雨的香气和人们在桂花雨中的欢乐。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朗读、讨论、写作等表现,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4最新-桂花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优秀7篇】
桂花雨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桂花雨》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本页是不器文库小编给大家整理的7篇桂花雨教案的相关文档,仅供借鉴。
桂花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
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3,通过诵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三,练习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回忆过去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情是一种享受,充满乐趣。
你经历过有趣的事吗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
课文的题目是《桂花雨》1,投影出示:(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予以指导。
教师对学生提交的问题进行梳理,有些能交给学生自学或讨论的,放手让学生自学;有些要在下节课中解决的,可让学生在读中先自主体会。
教师可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读准字音。
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经历的趣事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质疑学生依据投影出示的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倡默读),思考问题,并在书上作标注。
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2,交流汇报学习情况(1)课题用"桂花雨"是因为摇桂花时,桂花纷纷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第1篇】五年级上册第七课《桂花雨》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桂花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成3个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
第三到第六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
第七到第八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同时点题,写“我”爱童年的“摇花乐”。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
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文的内容,从五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现状出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高、香飘十里”等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2、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二、说教学过程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主要让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在学文的过程中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课文中的新词语。
1、激趣导入。
用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习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出示课题读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来,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投入课文的学习。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组织与同学交流,把课文读得更好,并将自己的疑问和同学互相探讨。
3、检查初读情况,学习字词。
部编版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3、桂花雨 说课稿【精品】
《桂花雨》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桂花雨》,接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桂花雨》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
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快乐的童年时代和家乡的怀念。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朗读体会、启发诱导学法:自主、合作、探究三、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流程是: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课后作业,下面我主要就各个环节设计意图给大家进行说明:1、谈话导入环节设计意图:我用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导入本课学习,这样既能复习过去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自主学习展示环节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把握课文内容,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
3、合作探究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承载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4、展示交流环节设计意图:首先我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摇花乐”和“桂花雨”带给作者的快乐,然后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从人物的表情感受快乐,最后让学生说自己的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其次,我向学生展示:不光作者喜爱桂花,她的母亲也非常喜欢。
但作者的母亲认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对此学生有两种观点,既然有分歧就让他们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
当他们各执己见时我再让他们明确: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从而体会思乡情。
5.课后作业,我打破了常规的“完成课后练习”的方式,通过让学生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或事,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桂花雨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著名作家琦君的名篇,课文回忆了自己儿时关于桂花的一些事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课文语言优美,且富有童趣,展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美好回忆,情感真挚。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准确把握作者借写桂花表达出来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准确把握作者借写桂花表达出来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难点:
1.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传递出来深刻,真挚的情感。
作者描写儿童时代摇花乐时语句是欢快的,描写离开故乡时的语句是充满乡愁的,要让学生着重朗读这些句子,感悟句子所透露出来的真挚的感情。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侧重引导学生赏析作者描绘“桂花乐”的情景,分析作者所呈现出摇花乐的画面。
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同步教学多媒体课件。
包括作者简介,课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本课,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结合起来。
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标出课文中不认识的字,结合课文注音和查字典识记生字。
预习课文内容,查找作者资料,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朗读课文,结合课后习题了解课文内容。
3.阅读课后链接,思考课文借写桂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板书:桂花雨
二、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2.让学生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在课文中标出生字和词语。
3.教师范读生字和词语,学生跟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临写。
教师进行指导,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尝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提示: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
2.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句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句子:①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②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说一说作者借桂花表达了什么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师: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请大家注意关键词,“中秋节”、“故乡”.第2自然段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关于桂花的事情。
师:为什么作者这么喜欢桂花呢?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桂花的香气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