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7 复习与测评(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1.4(人民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1.4(人民版必修1)

(3)隋唐时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 为三,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 独尊。 (4)北宋时期以中书主政,枢密掌军,三 司理财,进一步分割相权,抬高君权, 宰相地位大大下降。 (5)明朝,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丞 相最终被废除。
1.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 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 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 A.汉代内外朝制度 B.唐代三省制度 C.元代行省制度 D.明代的内阁制度
宰相制 内阁制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 相同点 政务 法定,制度赋 非法定,咨 地位 权 询机构 不 同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点 对皇 权作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2.如何把握古代宰相制度兴废的主要历程? 精讲: (1)秦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三公 九卿,帮助皇帝处理繁杂的事务,由此形成 一整套完整的宰相制度。 (2)汉代因袭秦朝官制,汉武帝时起用布衣为 相,同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来解决皇权 与相权的矛盾。东汉光武帝进一步扩大“中 朝”尚书台的权力,宰相职权也由决策、行 政、司法三权于一身演化为执行机构。
3.制定法规章程,使各衙门处理政务时有章可 循。 4.军机处和密折制设立的影响 (1)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_______ 自主性 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
1.军机处的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精讲:
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直接交 办事效 由中央各部和地方部门去执行, 率高 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办 事速度 保密 地处内廷的隆宗门内,不易受外 性强 界的干扰,又严禁外官擅入 军机大臣的任命、职务没有制度 临时性 上的规定,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 意志,军机处无专官,全为兼职 机构 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
(4)特点 ①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较高。 ②外界干扰少,政治决策_______ 封闭性 明显。 (5)意义: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君主专制 制度进一步加强。 __________ 2.密折制 地方行政 的控制。 (1)目的:加强皇帝对__________ (2)作用:使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集中。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3.7(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3.7(人教版必修1)

1.怎样认识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精讲: (1)“光荣革命”只是最终确立资产 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统治,为君主立宪制的 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而不是君主立宪制确 立的标志。 (2)《权利法案》的颁布,使国王的权力受到 了法律的制约,提高了议会的权力,是君主 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2.[学思之窗](教材P37)(1)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 的哪些权力? (2)《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国王和议会的权 力各有什么变化? 提示: (1)这些规定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征 税权,扩大了议会选举权。 (2)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处于“统而不治” 的地位,英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和法律的制约。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利,掌握着立法 权、财政权等权力。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开秘密会议,称为 内阁会议。 (2)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__________ 沃尔波尔 经常 主持内阁会议,内阁制度开始形成。 2.成员组成: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 各部大臣,集体负责,与______ 首相 共进退。
3.运行机制 (1)内阁名义上对______ 国王 负责,其实是对议会 负责。 (2)多数党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3)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 掌握______ 立法 权。 4.主要影响:资产阶级__________ 议会政党 制度逐渐 形成和发展起来。
议会权力的确立
1.颁布《权利法案》 (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 利,保证议会的________ 立法权 、财政权等权力。 (2)作用: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______ 君主 ______ 立宪 制确立起来。
2.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意义: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为_______________ 工业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 障。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8.27(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8.27(人教版必修1)

(3)俄罗斯 ①取代______ 苏联 在联合国的地位,军事力量与美国 匹敌。 ②国内经济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4)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反对__________ 霸权主义 。 3.特点: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 进一步发展。 4.评价: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 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1.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 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表现 走上联合的道路,由建立欧共体到成 欧洲 立欧盟,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和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迅速成长为世界 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国际政治大国 日本 地位,不断加强对世界事务的干预能 力
2.[学思之窗](教材P128)欧盟为什么能够成为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提示: 战后欧洲从美国的附属地位中迅速崛 起,不断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不再甘心对美 国俯首贴耳,欲不断加强自身在国际舞台的地 位。特别是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统一 的欧洲更希望在国际政治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摆脱依附于美国的关系。
2.苏联解体 (1)过程 ①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 多党制 。 地位,实行_________ ②1991年底,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 独立国家联合体。 (2)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瓦解。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精讲:
1.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遭到失 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 风顺 ③东欧各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高一历史练习:8 复习与测评新课标同步导学(人教版) 必修一

高一历史练习:8 复习与测评新课标同步导学(人教版) 必修一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的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要求全世界采取美国的制度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解析:二战后,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异常强大,美国领导集团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杜鲁门的话反映了这一点。

答案: D2.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

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凯南所指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A.经济的竞争B.第二次世界大战C.“冷战”D.科技的竞争解析:二战的结束使美苏合作的基础消失,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对立,双方必然走向对峙,而由于当时人心思定的局势,美国采取“冷战”的对抗方式。

答案:C3.“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美国的这个政策通常被称为()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罗斯福新政D.尼克松宣言解析: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向世人表明了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别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这与材料中所述是相吻合的。

答案: B4.二战后初期,面对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西欧采取的策略是()A.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B.与苏联进行全面对抗C.加强内部联合与美国对抗D.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二战后初期由西欧各国面对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接受马歇尔计划,在美国帮助下恢复经济。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1.3(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1.3(人教版必修1)

藩镇割据 2.北宋 (1)背景: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 局面, 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措施:把地方的财政权、行政权、兵权收 归中央。 (3)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 面,加
宣慰司 3.元朝行省制度 (1)内容:地方设行省,边远民族地区 设 , 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行政制度 (2)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 一。 ②是古代地方 的重大变革,是中 国省制的
1 .汉初王国问题是如何产生和解决的? 精讲:
2.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弊端有哪些?
精讲: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 存在独立的行政体系 (2)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 特点 管理 (4)地方权力分散 (5)中央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 考核 (1)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 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 弊端
解析: 本题要求比较唐宋时期削弱相权的 共同策略,众设宰相,分割相权。 答案: B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察举制 (1)建立: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 士大夫 个,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影响:孝廉成为 做官的主要途径。
2.九品中正制 门第 (1)实行:魏晋南北朝时期。 (2)影响:世家大族子弟依靠 即可步入 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 出任高官。
1.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性 作用的是( ) A.“削藩” B.颁布“推恩令” C.废除王国的政治权力 D.平定“七国之乱”
解析: 王国能够威胁中央,主要原因在于 其控制地域广阔、势力强大。“推恩令”解 决了这一问题,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不会对中央产生威胁。 答案: B
君主专制的演进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1.2(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1.2(人教版必修1)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 形成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 制的基本内容,认 识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1.掌握西周的宗法制 与分封制实行的原因、 主要内容及影响 2.理解分封制与宗法 制的关系,概括中国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1)春秋时期 ①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 土地 坏。 ②各诸侯国为控制更多的 和人民,相互 “王” 间进行战争。 (2)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纷纷改 称 。一些诸侯国为富国强兵,开始进 行改革和变法。
诸侯王位世 传承制度 袭 拥有封地和 官吏权利 相 应的爵位 诸侯国有很 与中央 强 的关系 的地方独立 性 封地内有行 官员职责 政权,拥有 范围 土地管理权 容易发展为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 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 地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 绝对服从中央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 理 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精讲: 春秋时期各诸侯进行战争的目的 从目的 是争夺土地和人口,而战国时期 上看 是为了实现天下统一
春秋时期的战争性质是争霸战争, 从性 没有任何正义性;战国时期是统 质上看 一战争
2.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条件有哪些? 精讲: (1)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强, 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2)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3)诸侯争霸使国家由区域统一向大统一发展。 (4)战国时期各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和社会发展 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4.意义 (1)实现了对 直接有效的控制,把 基本格局 全国都 纳入了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 , 为历 代王朝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地方政权
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与秦朝的郡县制有什么不同 分封制 郡县制 项目 点?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 实行条件 系 的条件下实行 以血缘关系为 建立基础 按地域划分 基础 官吏由皇帝任 传承制度 诸侯王位世袭 免调迁,官位 概不世袭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7.23(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7.23(人教版必修1)

周恩来总理同有关国家总理会晤达成了怎样 的国际关系原则共识?为什么能够达成这种 共识?
提示: (1)共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原因:三国历史上都曾遭受西方列强的殖 民统治和掠夺,都是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都 面临恢复和发展经济、巩固政权的任务,又 都面临美苏等大国的强权政治威胁,都需要 和平稳定、安全的国际环境。
为什么说“一边倒”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 针的重要体现? 精讲: (1)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 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威胁及外交上孤立 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为了保卫胜利成果、保卫和平,在维护独 立主权的独立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 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 倒”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重要体 现。
1.怎样准确理解“求同存异”的方针? 精讲: (1)同:①共同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 义的侵略。②共同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 济的任务。③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 惯等。 (3)意义:“求同存异”方针使亚非各国撇开分歧, 加强理解,有利于亚非国家团结一致,有利于增进 各国人民友好合作,有利于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 界和平。
②意义: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含义:就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 势力,取消其在华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 独立和主权;然后再与西方各国建立外交关 系。 ②意义: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 关系奠定基础。
(3)“一边倒” ①含义:就是中国坚定地站在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阵营 一边。 ②意义: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 捍卫和平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处 于孤立地位。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7.24(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7.24(人教版必修1)

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表现及意义分 别是什么? 精讲: 特点 表现 意义 对世界的和平与发 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提高了中国在国际 事务中的地位和影 响力 积极参加了 以联合国为 联合国及其 中心的多边 专门机构和 外交 其他国际组 织的活动
2001年10月,在上 积极参与 海成功举办了亚太 地区性国 经合组织第九次领 际组织的 导人非正式会议, 外交活动 形成“上海共识”
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有 哪些? 精讲:
根本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 原因 断提高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对联合国控 客观 制作用减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 原因 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
新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友好 直接 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 原因 支持中国 中国既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也是安理 历史 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按照国际法惯 原因 例,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资格应顺理 成章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替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1.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②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2)过程 ①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②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签署《__________ 中美联合 ______ 公报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学思之窗](教材P113)请就20世纪70年代初中 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在当时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 中国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有利, 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也有重 要作用。另一方面,美国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 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同时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寻找新的国际关系的 平衡。因此改善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愿 望。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1 复习与测评(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1 复习与测评(人教版必修1)

(2)两汉巩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 王国问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重用身 边的近臣,使其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3)隋唐完善: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管理 体制,这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创立 和完善科举制,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 一步完善。
(4)北宋强化:宋初统治者为了改变唐末以来 藩镇割据局面,收主要将领兵权于中央,又 从地方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增设参 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 军权和财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又设通 判负责监督;地方财政权由中央掌控,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选官制度
制度 察举 制
九品 中正 制
影响 为统治阶级笼络了 是一种自下而上 人才,加强了中央 推选人才的制度, 集权,但实施过程 孝廉成为士大夫 中容易形成封建姻 做官的主要途径 亲关系 负责评定等级的人 都由世家大族担任, 由品评官按门第 世家子弟依靠门第 高低评定人才优 即可步入仕途,容 劣,然后授官 易导致官员素质低 下
标准
制度
影响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 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 以分科 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 科举 考试的 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到 制 方法选 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拔人才 但命题内容呆板,命题形 式僵化,不能真正选拔真 才实学的官员 (1)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 渐演变成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 趋势 (2)由地方评论推荐的方式演变成 以考试作为选拔的重要依据
标准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5)元朝新发展: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 机关,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从政治 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 上得到了保证,对后世影响深远。
(6)明清达到顶峰: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 落,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君主专制空前强 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等措施的核心 就是强化君权。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 处,使我 封 建 政 治 制 度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7 专题复习与测评(人民版必修2)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7 专题复习与测评(人民版必修2)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中“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是相对社会主义经济 结构而言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不摧毁”就 意味着保留这些东西。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新经济政策的本质。 答案: B
2.(2011· 安徽六校联考)“某日,苏联举行国庆游 行,沿着大街开来了坦克、战术导弹、战略核导 弹队列,破坏力一个比一个大,队列末尾却是两 个带公文包的矮子。在看台上的勃列日涅夫惊讶 地说:‘这两个人的破坏力比核导弹还大!他们 是什么人?’苏联总理说:‘他们是国家计委 的……’”该笑话暗示( ) A.苏联的武器种类多 B.苏联计划经济的弊端 C.苏联的综合国力强 D.勃列日涅夫的精明
3.探索“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探索的途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 集体化;阶级斗争尖锐化。 (2)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 所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1.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 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 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 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掘墓人” 说明其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守墓人”说明其 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答案: C
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 点是( ) A.都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C.都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 D.都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C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4.11(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4.11(人教版必修1)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 衰过程,掌握《天朝田亩 主要史实,认识农民 制度》、《资政新篇》的 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 基本内容 2.分析农民起义在民主革 的作用与局限性 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背景 (1)鸦片战争后,洋货大批涌入,手工业者纷纷 破产。各级官吏借赔款之机,搜刮百姓。 (2)中国面临的_________ 民族矛盾 与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1859年冬,洪仁玕制定《资政新篇》 (1)内容:政治上,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 公众选举官吏;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奖励 技术发明;文教上,开设新式学堂。 (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 发展_________ 资本主义 的设想,但迫于形势,没有实 行。
3.后期防御战 (1)攻势: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破江北大 三河镇 营;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联合取得________ 大捷;1860年2月,陈玉成、李秀成破江南大营。 李秀成 率军进攻上海,遭受中外反动 (2)受挫:________ 势力联合绞杀,天京失去屏障。 4.失败:1864年,洪秀全病逝,______ 天京 陷落,太 平天国运动失败。
2.评价 农民 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 (1)进步:反映了______ 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绝对平均 (2)局限:《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__________ 主义 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______
如何正确认识《天朝田亩制度》? 精讲: (1)具有革命性: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反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2)具有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 律,无法实现。 (3)具有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他们的理想,不 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4)《天朝田亩制度》具有以上特点,是由农民阶 级的反封建的革命性和阶级落后性所决定的。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2 复习与测评(人教版必修1)

新课标同步导学高一历史课件2 复习与测评(人教版必修1)

(2)罗马:在摆脱了君主制后建立了共和国, 但是一开始权力就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共和 国并没有进一步演化为民主制国家,而是一种 贵族共和国,随着疆域的扩大,共和国转化为 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4.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贡献 (1)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其基本特点 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2)罗马: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 《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罗马政治文明 中最伟大的成就。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区别
1.文明拓展方式 (1)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部文 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2)罗马:通过兼并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 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国家形式 (1)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各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 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 (2)罗马:统一的集权制;采取行省制度,实行总 督统治。 3.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 (1)希腊: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 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首次 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时间
人物
改革措施
作用
Hale Waihona Puke 公元 前6世 梭伦 纪初(1)按财产多寡划 动摇了旧氏 分公民等级 族贵族世袭 (2)设立公民大会、 特权,保障 四百人议事会和 了公民权利, 陪审法庭 奠定了民主 (3)废除债奴制 政治基础
公元 前6 世纪 末
公元 前5 世纪
(1)以地区部落为选举 基本铲除了 单位 克利 旧氏族贵族 (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斯提 的政治特权, 各部落轮流执政 尼 确立了民主 (3)组成十将军委员会 政治 (4)扩大公民大会权力 (1)成年男性公民参政 (2)五百人议事会职能 民主政治发 扩大 展到顶峰, 伯利 (3)陪审法庭成为最高 称作雅典民 克里 司法与监察机关 主的“黄金 (4)向公民发放工资和 时代” “观剧津贴”

【同步导学】高一历史复习与测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同步导学】高一历史复习与测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3.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
4.一个理念:依法治国。1999年“依法治国” 被正式写进宪法,这标志着中国进入建设法治 化社会的新时期。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一国两制”的构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一 国两制”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 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 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1976 年
严重 破坏
民主党派人士遭迫害,司法部门陷 于瘫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 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加强立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
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1976 年至 今
发展 完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 法》,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
2.“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 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 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中央政府在北京,在国 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 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 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新时期逐步完善
意义
是中国的 根本政治 制度,为 民主政治 建设奠定 了基础
1949年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 商制度
政 党 制 度
1954年正式确立
调动了民 主人士参
“文革”期间陷入 政议政的
瘫痪
热情,开
新时期逐步完善 创了建设 社会主义

高一历史练习:1 复习与测评新课标同步导学(人教版) 必修一

高一历史练习:1 复习与测评新课标同步导学(人教版) 必修一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1·安徽皖南八校高一联考)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解析: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利,故、B、C、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

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答案: A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它具体反映的早期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宗法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漫画体现了嫡长子在家庭中的宗主地位,是西周时期宗法制度的典型写照。

答案: D3.(2011·安徽淮北高一检测)据齐鲁晚报载,“十五”期间,山东省西部一些地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全省二孩性别比达到1∶20左右。

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从历史角度看,这种观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B.科举制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D.郡县制解析: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丝关系基础之上的一种政治制度。

在此制度下,人们特别注重家族的血缘传承,普遍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它的现实影响就是重男轻女,从而造成男女比例失调,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增高。

B、C、D三项与重男轻女观念无关。

答案: A4.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其中“海内皆臣”一句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海内皆臣”说明秦已实现大一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答案: C5.“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高一历史练习:2 复习与测评新课标同步导学(人教版) 必修一

高一历史练习:2 复习与测评新课标同步导学(人教版) 必修一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明》。

据此判断,该研究性论文的题目应该是()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D.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解析:四篇文章分别从地理和自然环境、城邦、宽松的社会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答案: D2.美国史学家切斯特G斯塔尔在《希腊文化起源(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650年)》一书中写道:“在几个世纪之内,希腊文化艰难地缓慢前进,然后突然地,在公元前8世纪末和公元前7世纪初,爱琴世界明显地表现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希腊出现了具有独立自治特色的国家形态B.希腊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并出现了民主制C.希腊民主政治的威胁者受到法律的制约D.希腊大批奴隶被赋予自由身份,享有公民权解析: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出现了城邦,这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国家形态。

B、C两项是梭伦改革后(公元前7世纪以后)才出现的现象;奴隶制埋藏的阶级特点决定奴隶不可能享有公民权,D项不符合史实,故本题选A项。

答案: A3.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公元前487年,“陶片放逐法”首次付诸实施。

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是()A.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B.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C.有盗窃行为的平民D.伤害主人的奴隶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放逐的对象是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

答案: B4.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使贵族的地位逐步提高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解析: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度建立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制度的正式建立,伯里克利时期的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度达到了顶峰,答案为C。

高一历史练习:3 复习与测评新课标同步导学(人教版) 必修一

高一历史练习:3 复习与测评新课标同步导学(人教版) 必修一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1688年,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与()A.封建贵族斗争的原因B.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C.封建贵族斗争的标志D.新兴贵族妥协的条件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光荣革命”的理解。

“光荣革命”是辉格党人联合部分托利党人发动的。

辉格党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和新贵族的利益,托利党代表贵族地主、英国国教上层教士的利益。

因而,“光荣革命”是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答案: B2.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解析:英国革命前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实行专制统治,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的权力增强。

由此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 C3.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

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B.“君权神授”C.掌控议会D.“统而不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英王权力弱化,不掌握任何实权,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答案: D4.一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是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民主共和制解析:材料表明该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温和渐进的过程,而英国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到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 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 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中国政府认为,新秩序应该体现历 史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应该反映世界各国 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应该成为建立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国 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互利合作。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一条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两大杰出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3.四项主要外交成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提 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 万隆会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程
时期 国内外形势 外交政策
资本主义和 独立自主的 社会主义阵 外交政策, 建国 营形成;亚 确定了“一 初期 非国家独立; 边倒”等方 美国敌视、 针 孤立新中国
外交成就
同苏联和欧亚 人民民主国家 建交;提出和 平共处五项原 则;参加日内 瓦、万隆会议
中国国际地位 20世 的提高;第三 纪70 世界的崛起; 年代 美苏争霸的形 势
中国在联合国 合法席位的恢 改善同西方 复;中美关系 国家的关系 正常化;中日 关系的改善 坚持独立自 开展多边外交, 世界多极化趋 主的和平外 改革 积极推动各种 势;两极格局 交政策,实 开放 国际交流与合 解体;国内现 行不结盟政 后 作;维护世界 代化建设需要 策;对外开 和平 放 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中 认识 国的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政策日渐成熟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于一切国际 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 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2.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 政府认为,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 此的纠纷和争端,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 胁,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 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反 对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 国及其他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