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12课学习指导书定稿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
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不能写成教材的提纲,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自搞一套,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湖心亭看雪》课文原文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品味写景美句,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反复诵读,感悟作者之痴。
【教学重点】体会白描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故国之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积累的有关西湖的诗句。
教师预设整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等诗句。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和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读音障碍读中清(要求:声音响亮,读准字音,吐字清晰)1.找两个学生读课文,学生起来评价,指出问题再朗读;2.生根据多媒体课文停顿划分,听课文示范录音,注意朗读的语气;3.学生根据录音齐读课文。
九年级上册第12课导学稿
江西美佛儿国际学校初三历史学案
初三班姓名日期10·9编号NO12. 制稿曹光春
学史、明理、益智
课题: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学习目标】
知:记住但丁和达芬奇及其代表作;知道哥伦布等航海家的名字及路线;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能: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能力。
悟: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所体现出的反封建、反神学精神;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重点:文艺复兴的成就和意义;新航路开辟的成果和影响。
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和人文主义的内涵。
【培辅期望】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自主反思】(课后反思)知识盘点:
心得体会:。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2课《阿拉伯帝国》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了阿拉伯帝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本课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地图、图片等插图,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和国家兴衰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阿拉伯帝国这一专题上,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对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方面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发展线索,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过程,认识阿拉伯帝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阿拉伯帝国的主要成就,如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阿拉伯帝国的正确认识,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增强学生对世界历史的整体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过程,以及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2.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成就,以及阿拉伯帝国对后世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直观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阿拉伯帝国的地图或图片引入,引导学生关注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发展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阿拉伯帝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成就,以及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优秀教案范文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优秀教案范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展示兰州拉面清真寺等图片。
设问:看到上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伊斯兰教是如何创立起来的吗?(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学问点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2.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
3.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据麦加。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学问点二阿拉伯帝国4.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学问点三阿拉伯文化5.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才智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6.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建了完整的代数学。
7.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8.喜闻乐见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珍宝。
(三)合作探究生成实力探究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 .叙述伊斯兰教的创立背景。
创立背景:①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部落间斗争频繁;②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成为了其民族统一和发展的严峻阻碍。
2.讲讲伊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
①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②创立者:穆罕默德;③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3.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630年,占据了麦加城。
4.谈谈你对伊斯兰教创立的感悟。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反映了阿拉伯人渴望实现统一。
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探究二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帝国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昂扬,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气,促进了帝国的形成。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阿拉伯帝国》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阿拉伯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以及阿拉伯人民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如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等。
但学生对于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掌握阿拉伯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阿拉伯人民的尊重和理解,认识到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以及阿拉伯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2.难点: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2.合作探讨: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阿拉伯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
3.案例资料:教师准备相关案例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如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等。
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以及阿拉伯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注意关键词和时间节点。
九年级上册第12课教学设计
第12 课课题:美国的诞生科目历史主备备课时间9.26年级九年级辅备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美国诞生的相关史实。
2、认识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了解它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自主预习:(完成下列预习题)1、预习第一框内容——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发展(1)美洲的土著居民是____。
(2)从17世纪开始的一百多年以来,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有_个。
(3)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阶级和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
(4)爆发——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标志。
(5)建军——组建军队,任命的总司令是___。
2、预习第二框内容——《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6)建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机构、内容、历史意义。
(7)转折——转折点:__年的____(8)胜利——1781年,在___英军投降。
(9)和约——__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预习第三框——巩固革命成果(10)1787年宪法:美国的政体是什么?(11)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12)分析独立战争的性质。
二、交流展示1、学生交流以上问题,2、重点强调、点拨:(1)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2)独立战争的过程(六个事件);(3)独立战争性质的双重性。
(4)美国独立后确立的政体。
三、拓展延伸:1、分析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2、如何评价华盛顿。
四、反馈达标:1、列宁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波士顿倾茶事件 B来克星顿的枪声C萨拉托加战役 D《独立宣言》的发表2、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A马斯顿荒原战役 B滑铁卢战役C约克镇战役 D萨拉托加战役3、在美国纽约港口的自由岛有座自由女神像,举世闻名。
她右手高擎火炬,左手紧握一本书。
这本书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文献?()A《圣经》 B 《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法案》4、材料: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第十二课、人生.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教案第十二课、人生第十二课、人生教学目标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3.写一段比喻性文字,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2.延伸拓展,学以致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勃兰克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
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
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
重要著作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瞻(zhān)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攫(jué)取:掠夺臆(yì)测:主观的推测。
馈(kuì)赠:赠送。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2.学生交流初读文章的感受。
理清思路,探明主旨教师小结:文学欣赏从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大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会对人生作出不同的诠释。
归纳概括描述的四个场面。
教师小结:作者描写了人类攀登高塔的共同情景,及几种人在各种不同领域中奋斗、劳作的场景。
这样看来,作者把“人生”理解为“奋斗”和“劳作”。
3.分析三类人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念。
教师小结:分析讨论至此,我想大家已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念和人生观,那就是珍爱生命,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让生命更有意义,更为光彩。
4、深入研讨,问题探究难句释疑。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整体把握,探明了主旨,但有没有理解得还不透彻的难句。
请摘选出来,互相讨论交流。
(1)“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2)“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3)“那像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2课《阿拉伯帝国》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2课《阿拉伯帝国》一. 教材分析本课《阿拉伯帝国》是九年级上册历史部编版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阿拉伯帝国的成立、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以及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内容包括阿拉伯帝国的形成、扩张、文化成就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阿拉伯帝国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只了解到一些零散的历史事件,缺乏对阿拉伯帝国的全面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认识和理解阿拉伯帝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成立、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掌握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阿拉伯帝国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的成立、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以及阿拉伯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原因、扩张方式和文化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手段,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阿拉伯帝国的地理范围和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阿拉伯帝国》这一课,主要讲述了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包括阿拉伯帝国的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进步和对外关系等方面。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阿拉伯帝国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阿拉伯民族的风貌和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关于阿拉伯帝国,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对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等方面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背景,分析其发展过程,认识其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掌握阿拉伯帝国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以及阿拉伯帝国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阿拉伯帝国的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进步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首关于阿拉伯帝国的诗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阿拉伯帝国的制度、经济文化、科技进步和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和影响。
4.讲授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性讲授,深入剖析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界碑》学案鄂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界碑》学案鄂教版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圈点勾画和做批注的方法品味语言,理解深刻的意蕴。
2、感受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让学生正确对待平凡岗位,树立责任意识。
二、自学指导(一)
1、请同学们轮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请将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写在下面)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三、自学指导(二)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作圈点批注,请用下面句式说话。
1、我读
到
这一句(或几句)看到了一
个的画面,感到了环境
的。
2、我读
到
这一句(或几句)从人物的描写中看到了一个的边防站长。
四、当堂训练
如果这位边防站长被评为“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请你为他书写一份颁奖解说词。
【教案】2020秋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2课心声word教案
【关键字】教案
平安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方案
平安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问题导读单
1.略2.略3.像万卡那样给爷爷写一封长长的信。
4.略5.略6.⑴京京和万卡有同样的遭遇,所以万卡的不幸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精神不集中。
⑵赵小桢朗读时奶声奶气,不能体会万卡作为一个学徒,吃不饱,还要挨打时的心情。
7.插叙京京同爷爷的交往,体现了京京和爷爷深厚的感情,为下文写京京对爷爷的怀念埋下伏笔。
提示:可结合选文第4、5、6段内容来理解。
参照答案:想通过朗读课文来表达他对乡下的爷爷和好朋友的思念之情。
提示:小说中环境的作用是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
参照答案:这是环境,用寂静衬托李京京课文读得动听,打动了在场的所有听众。
提示: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可结合人物的言行来分析。
参照答案:喜欢。
李京京在公开课上顶着被老师责备、同学嘲笑的压力,在没有人举手的情况下,主动举手朗读课文,而且朗读得非常好,表现了他的勇敢、执著,有自信心。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教育资料】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阿拉伯帝国学案学习专用
第12课阿拉伯帝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公元7世纪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是阿拉伯国家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阿拉伯帝国是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了解《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中具有世界影响的民间故事集;理解阿拉伯人民在吸收东西方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学习从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中提取历史的能力,进而了解阿拉伯文化多民族性的特点。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探讨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所起的作用,培养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现实问题的历史渊源,产生关注、探索时事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
使学生从中感悟:各地的文明成就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界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
【教学难点】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教法特点】1.小组合作学习法。
2.比较法。
3.互相探究法。
一、导入新课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世界文明的发展都有独特的价值。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
二、课堂活动(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产生背景【教师引导】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地处红海和波斯湾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的摇篮和故乡,半岛西部是古代东西方重要的商业要道;阿拉伯人则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长期扮演重要的角色。
【提出要求】结合教材知识,思考伊斯兰教是怎么产生的?学生回答: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在伊斯兰诞生前,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航路的开辟》教案中图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新航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新航路的开辟》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知识点: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采用图示、流程图、时间轴等形式,将知识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例如,可以用地图形式展示新航路的开拓过程,用时间轴的形式列出重要航海家的航海时间,用图示的形式展示新航路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在行为习惯方面,九年级的学生自律性较强,能够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在课堂上较为内向,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对于课程学习,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地理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视频:播放与新航路开辟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在线工具: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新航路开辟的相关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视野。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新航路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新航路开辟的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读史明智·拓展迁移】巴格达
巴格达,伊拉克首都,同时也是巴格达省首府,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巴格达这个名称来自于波斯语,含义为“神(bagh)的赠赐(dād)”。
旧译“报达”、“八哈塔”。
巴格达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处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铁路、公路和航空构成陆地和空中的立体运输,十分便捷。
铁路向北通往叙利亚和土耳其,向南延伸至波斯湾,也是国际东方快车的必经之地。
情景再现:当地时间2018年8月22日,沙特阿拉伯麦加,穆斯林朝圣者在麦加大清真寺参加祷告仪式,这是每年在圣城麦加大清真寺举行的朝圣仪式的一部分。
“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
A级
【史料实证析原因】
材料一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
多神崇拜......
(1)依据材料一,概括7世纪时阿拉伯半岛面临怎样的危机。
B级
【历史理解看过程】
材料二电影《上帝的使者》:公元7世纪的麦加,穆罕默德与城市的强权者们斗争着,他和信徒们鼓励人
们忘却旧偶像,只崇拜唯一的真主,他们的对手毫不犹豫地迫害并折磨他们的近亲。
然而,和平的穆斯林
们明白,该为尊重自己的正义而奋战...
(2)电影《上帝的使者》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相关史实,请写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人物和教义。
【历史解释展成就】
材料三阿拉伯帝国在文学、科学、建筑和艺术等名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阿拉伯一伊斯兰
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3)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举出阿拉伯帝国在文学及医学领域的成就。
(4)通过学习本课,谈谈你对“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并谈谈如何面对外来文化。
C级
【历史纵横—时空观念】
古代阿拉伯人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其他文明的成果,形成兼具东西方文化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并搭建
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柔,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佐出了巨大贡献。
你还能举出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的例子吗。
1.1258年,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被攻陷,帝国灭亡
灭亡阿拉伯帝国的是
A.蒙古军队
B.奥斯曼土耳其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大帝
2.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灯》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古兰经》
D.《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