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工月法定工作天数的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职工月法定工作天数的变化
一、25.5天(六天工作制)
从1949年建国开始,我国一直实行7天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元旦放假一天,春节放假三天,国际劳动节放假一天,国庆节放假二天。

1994年3月1日之前,我国一直实行六五天半工作制,月法定工作天数25.5天((365-7-52)÷12=25.5天)。

二、23.5天(五天半工作制)
从1994年3月1日开始,我国实行五天半工作制。

1994年9月5日,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规定:每周工作时间44小时的规定,月法定工作天数23.5天,实际为23.3天((365-7-52-26)÷12=23.33天)。

三、21.5天(五天工作制)
1995年5月1日,我国实行五天工作制。

1995年5月12日,劳部发[1995]226号劳动部“关于印发《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的通知”,规定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的规定,月法定工作天数21.5天。

四、21.16天(五天工作制)
1995年8月4日,劳部发[1995]309号,劳动部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规定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月法定工作天数21.16天。

(365天-52天*2-7天)/12月=21.16天
五、20.92天(五天工作制,节假日7天变为10天)
2000年3月17日,劳社部发[2000]8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7天改为10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调整为20.92天。

((365天-104天-10天)/12=20.92天)。

六、20.83天(五天工作制,节假日10天变为11天)
2007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3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由原来的全年10天调整为全年11天。

1、元旦节,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则,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调整为20.83天。

(365天-104天-11天)/ 12=20.83天
七、21.75天(五天工作制,节假日10天变为11天)
2008年元月1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按照最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后,职工全年约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有所调整。

这次调整首次应用“月计薪天数”(21.75天)代替此前的“月工作日”(20.92天)来计算加班费基数。

该《通知》首次提出一个“月计薪天数”的概念,用以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而俗称的节假日加班三薪、公休日加班双薪正是以日工资、小时工资为计算基数。

《通知》明确指出,按照《劳动法》第51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也就是说11个节假日都应计薪,除去不计薪的104个双休日,月计薪天数应为(365-104)/ 12,即21.75天,再由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