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几何第四章第九节(人教试验) 等腰梯形的性质复习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证明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证明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两边腰长相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等腰梯形的性质以及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等腰梯形的定义。
1.基角: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边之间的角被称为基角。
2.腰角:等腰梯形的两个腰边与底边之间的角被称为腰角。
3.顶角:等腰梯形的两个腰边之间的角被称为顶角。
现在,我们来讨论等腰梯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边平行。
证明:我们可以利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个性质。
假设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边不平行,那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腰边与底边之间的对应角也不相等。
这与等腰梯形的定义相矛盾,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边平行。
性质2:等腰梯形的两个腰边相等。
证明:我们可以利用切线与弦的性质来证明这个性质。
首先,我们将等腰梯形的两个腰边延长,并在延长线上取两个点,使得两个延长线与底边相交。
然后,连接这两个点与等腰梯形的垂线相交的点,得到两个三角形。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当两个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这两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等腰梯形的两个腰边相等。
性质3:等腰梯形的基角相等。
证明:我们可以利用同位角的性质来证明这个性质。
首先,我们将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边延长,并在延长线上取两个点,使得两个延长线与腰边相交。
然后,连接这两个点与等腰梯形的垂线相交的点,得到两个三角形。
根据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当两个角是等腰三角形的腰角时,这两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等腰梯形的基角相等。
性质4: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证明:我们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这个性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等腰梯形的两个腰边延长线的交点连接两个顶角,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性质5:等腰梯形的对边相等。
证明:我们可以利用同位角的性质来证明这个性质。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梯形是指具有两条平行边且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在几何学中,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多边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本文将探讨等腰梯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等腰梯形。
一、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的两底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底角(非对顶角)相等。
证明如下:连接等腰梯形的两个非平行边,可以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可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因此两底角相等。
2.等腰梯形的对顶角互补:等腰梯形的两对顶角互补(角的和为180度)。
证明如下:连接等腰梯形的两个对角,可以得到两个对顶的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两个对顶角互补。
3.等腰梯形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边平行。
证明如下:连接等腰梯形的两个对顶点和两个底边的中点,可以得到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和一对等腰三角形。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两个底边的中点连线平行于顶点连线,即证得两对边平行。
二、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等腰梯形1.判定条件一:两底边相等且两腰边相等。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底边相等且两条腰边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等腰梯形。
这个判定条件基于等腰梯形的定义,即两组对边相等。
2.判定条件二:两底角相等。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可能是等腰梯形。
这个判定条件基于等腰梯形的性质之一,即两底角相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仅满足该条件并不能确定一个四边形为等腰梯形,因为它可能是其他类型的四边形,如矩形或平行四边形。
3.判定条件三:对角线平分一个角。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能够平分其中一个角,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等腰梯形。
这个判定条件基于等腰梯形的性质之一,即对角线平分一个角。
总结起来,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等腰梯形的充分条件是:两底边相等且两腰边相等,或者两底角相等,或者对角线能够平分一个角。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条件并不一定都是必要条件,因为其他类型的四边形也可能满足这些条件。
结论等腰梯形是具有两条平行边且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1. 定义等腰梯形是指具有两条平行边,并且两个非平行边的边长相等的四边形。
其中,两条平行边称为底边,两个非平行边称为腰,而腰之间的距离称为高。
2. 性质(1)底边平行:等腰梯形的底边是平行的,即两条底边之间的距离保持相等。
(2)腰相等:等腰梯形的两个非平行边的边长相等。
(3)底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当两个边长相等时,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其对应的角度也是相等的。
(4)顶角补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个顶角的补角也相等。
即相等角和它们的补角和等于180度。
(5)对角和相等:等腰梯形的对角和(顶角和底角的合)是固定的,等于360度。
3. 应用等腰梯形在几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计算面积: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度和高来计算,公式为:面积 = (底边1 + 底边2)×高 ÷ 2。
这个公式是由梯形面积公式演变而来,由于等腰梯形的两条底边相等,所以可以简化计算。
(2)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等腰梯形常用于楼梯的设计。
楼梯的横截面通常为等腰梯形,以确保上下楼层之间的坡度和台阶高度相等。
(3)几何推理:在几何证明中,等腰梯形常用作基本图形之一。
通过研究等腰梯形的性质,可以推导出其他形状的性质和定理,进而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
(4)解题方法:在解决数学题目时,等腰梯形常作为一种解题方法。
通过将题目中的形状转化为等腰梯形,并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可以简化问题,更便于求解。
综上所述,等腰梯形是一种具有特定性质和特点的四边形。
通过了解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几何形状。
无论是在几何研究、建筑设计还是数学解题中,等腰梯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特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如何求解相关问题。
一、等腰梯形的定义等腰梯形是指两边边长相等的梯形,即上底和下底的长度相等。
它的特点是两条底边平行,而两条斜边相等。
二、等腰梯形的性质1. 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这是因为对角线是连接两组平行边的线段,而等腰梯形的两条底边平行,所以对角线具有相等的长度。
2. 底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底边上的角相等。
底角是指顶点处的内角,由平行线的性质可知,对共线上两点之间的夹角,顶点处的内角相等。
3. 上底角和下底角互补: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间的内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度。
这是因为等腰梯形的两条底边平行,对共线上两点之间的夹角,角和为180度。
4. 两条斜边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斜边长度相等。
这是由于等腰梯形的两条底边相等,两条斜边分别与底边平行,并且与底边相等。
三、等腰梯形的面积计算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下底、上底和高来计算。
设下底长为a,上底长为b,高为h,则等腰梯形的面积S可用以下公式表示:S = (a + b) * h / 2四、等腰梯形的应用等腰梯形在数学和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常被用于解决与梯形相关的问题,比如求面积、计算边长等。
同时,在建筑设计、土木工程和制图等领域中也会涉及到等腰梯形的使用。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长度为6cm,下底长度为10cm,高为8cm,我们可以根据等腰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它的面积:S = (6 + 10) * 8 / 2 = 80平方厘米。
同样地,如果我们已知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长为12cm,下底长为16cm,面积为96平方厘米,我们可以通过等腰梯形的面积公式反推出它的高:96 = (12 + 16) * h / 2,解得h = 8cm。
综上所述,等腰梯形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和特征的几何图形。
它的对角线相等,底角相等,上底角和下底角互补,两条斜边相等。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之等腰梯形的内容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之等腰梯形的内容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之等腰梯形的内容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之等腰梯形的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等腰梯形:(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性质:等腰梯形的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3)判定方法:①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②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③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希望上面对等腰梯形知识点的总结学习,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等腰梯形内容的理解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的。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平面直角坐标系下面是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①在同一平面②两条数轴③互相垂直④原点重合三个规定: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知识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计算
等腰梯形的性质与计算等腰梯形是一种几何形状,其具有特殊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探讨等腰梯形的性质,并介绍如何计算等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一、等腰梯形的定义等腰梯形是指具有两个对边长度相等的梯形。
梯形是一种四边形,其中有两条边是平行的,分别被称为上底和下底,而其他两条边则被称为腰。
当两条腰的长度相等时,该梯形就是等腰梯形。
二、等腰梯形的性质1. 对边性质: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长度相等,即AB = CD,其中AB为上底,CD为下底。
2. 对角线性质:等腰梯形的对角线分别是平行边的线段延长线的交点,即AC和BD是等腰梯形的对角线。
由此可知,AC和BD相等。
3. 底角性质:等腰梯形的底角(顶角的补角)相等,即∠BAD = ∠CDA。
4. 腰角性质:等腰梯形的腰角(顶角的补角)相等,即∠ABC = ∠CDB。
5. 高性质:等腰梯形的两腰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底边长度的一半,即EF = AC/2。
三、等腰梯形的计算方法1. 周长计算:等腰梯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上底、下底和两腰的长度相加得到。
设等腰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腰的长度为c,则周长L可以计算为L = a + b + 2c。
2. 面积计算: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上底、下底和高的乘积除以2得到。
设等腰梯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则面积S可以计算为S = (a +b) * h / 2。
四、例题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与计算,我们来解决一个例题。
例题:如图所示,ABCD为一个等腰梯形,已知上底AB = 8cm,下底CD = 12cm,腰AC = BD = 10cm,求等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周长和面积。
周长L = AB + CD + 2AC = 8 + 12 + 2 * 10 = 40cm。
面积S = (AB + CD) * AC / 2 = (8 + 12) * 10 / 2 = 100cm²。
因此,该等腰梯形的周长为40cm,面积为100cm²。
等腰梯形知识点总结
等腰梯形知识点总结一、定义等腰梯形是一个四边形,它具有两组对边相等的性质。
具体地说,等腰梯形的两条底边和两条斜边都是相等的。
这意味着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左斜边和右斜边是相等的。
二、性质1. 对边性质:等腰梯形的两组对边是相等的,即上底等于下底,左斜边等于右斜边。
2. 对角性质: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交点平分底边。
3. 对角线性质:等腰梯形的对角线长度相等。
三、面积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S = \frac{(a + b) \times h} {2} \]其中,a和b分别表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表示等腰梯形的高。
四、周长等腰梯形的周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C = a + b + 2l \]其中,a和b分别表示上底和下底的长度,l表示等腰梯形的斜边的长度。
五、性质证明1.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性质证明:等腰梯形的两对角线相等。
我们可以证明这一性质,从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来得证。
证明:连接等腰梯形上底和下底的中点,可以得到两个等腰三角形。
因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两个底角相等,所以等腰梯形的两对角线相等。
2. 等腰梯形的面积计算证明: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其视为一个矩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和来进行计算。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视为矩形的长度,高为等腰梯形的高;而等腰梯形的底边与高构成两个直角三角形,通过计算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并加上矩形的面积,就可以得到等腰梯形的面积。
六、应用等腰梯形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例如,等腰梯形的性质常常用于建筑和工程设计中,用来计算各种结构的面积和周长。
此外,等腰梯形的性质还可以在数学题中用来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七、总结等腰梯形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具有多种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等腰梯形的概念,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梯形,其两边斜线段长度相等,并且两个底边之间平行。
在等腰梯形中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定理以及判定定理。
1.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
证明:设等腰梯形ABCD中的底边AB和CD的长度分别为a和b,而斜边AD和BC的长度分别为c和d。
由于等腰梯形定义为两边斜线段长度相等,即c=d,而两个底边之间平行,所以∠CAD=∠BCD,又∠ADC=∠BDC=180°-∠CAD-∠BCD,所以∠ADC=∠BDC,即等腰梯形ABCD 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
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角线之间的角。
证明:设等腰梯形ABCD中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E。
由于等腰梯形的两边斜线段长度相等,所以AE=CE,而AE=BE,故BE=CE。
又由于两个底边之间平行,所以∠ADC=∠BDC,所以∠AEB=180°-∠ADC-∠BDC=180°-∠ADC-(180°-∠AED-∠CED)=∠AED+∠CED。
根据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性质定理,可得∠AED=∠CED,所以∠AEB=2∠AED,即等腰梯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角线之间的角。
2.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则它是一个等腰梯形。
证明:设梯形ABCD的两个底角∠A和∠D相等。
由于两个底角相等,所以∠CAD=∠BDC。
又由于∠ADC=∠BDC,所以∠ADC=∠CAD。
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1可得等腰梯形ABCD的两个底角相等,即如果一个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则它是一个等腰梯形。
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对角线之间的角,则它是一个等腰梯形。
证明:设梯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E,且互相垂直且平分对角线之间的角。
由于对角线互相垂直,所以∠AEB=90°。
又因为对角线平分对角线之间的角,所以∠AEB=∠BED。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
目录
•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 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 等腰梯形的证明方法
01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定义与特性
定义
等腰梯形是一个两腰相等的梯形。
特性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对角线相等且平分。
面积与周长的计算
面积计算
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上底、下底和高来计算,公式为$S = frac{(a + b)h}{2}$,其中$a$和$b$是上底和下底的长度,$h$ 是高。
判定实例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在三角形中,取两边中点连线,证明该线段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以利用等腰梯形的 性质定理进行证明。
平行四边形与等腰梯形的转换
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角连接,得到一个等腰梯形,可以通过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证明该结论。
03
等腰梯形的证明方法
证明步骤
01
第一步
根据等腰梯形的定义,确定两腰相 等。
第三步
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对角线 相等。
03
02
第二步
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两底角 相等。
第四步
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高相等。
04
证明实例
实例一
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B=CD, AD=BC,求证∠B=∠C。
实例二
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B=CD, AD=BC,求证BD=AC。
实例三
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AB=CD, AD=BC,求证BE=CF。
周长计算
等腰梯形的周长可以通过上底、下底、两腰的长度来计算,公 式为$P = a + b + 2c$,其中$a$和$b$是上底和下底的长度, $c$是两腰的长度。
初二等腰梯形
初二等腰梯形1. 什么是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种四边形,两边的边长相等,并且有两条平行边。
其中,底边和上底边分别是等腰梯形的两条平行边,两边的边长相等,则为等腰梯形。
2. 等腰梯形的性质- 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相等。
- 底角与顶角相等:等腰梯形的底角和顶角两两相等。
- 相邻的内角和为180°:等腰梯形的两个内角相加等于180°。
3. 等腰梯形的公式- 等腰梯形的周长公式:周长 = 下底边长 + 上底边长 + 左斜边长度 + 右斜边长度。
- 等腰梯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下底边长 + 上底边长) * 高 / 2。
4. 解题方法4.1 求周长求等腰梯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等腰梯形划分为若干矩形和三角形,然后分别计算其周长,再将结果相加即可。
4.2 求面积求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计算上底边长和下底边长之和,再乘以高,最后除以2。
5. 例题5.1 例题一已知等腰梯形的上底边长为12cm,下底边长为8cm,高为6cm,求其周长和面积。
- 周长 = 12cm + 8cm + 左斜边长 + 右斜边长- 面积 = (12cm + 8cm) * 6cm / 25.2 例题二已知等腰梯形的周长为32cm,上底边长为10cm,求下底边长和高。
- 32cm = 10cm + 下底边长 + 左斜边长 + 右斜边长- 下底边长 = 32cm - 10cm - 左斜边长 - 右斜边长6. 总结等腰梯形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四边形,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和求解方法对于解题和应用几何学有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等腰梯形的定义、性质、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等腰梯形的相关知识。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等腰梯形拆分为矩形和三角形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周长和面积的值。
以上是关于初二等腰梯形的文档。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二几何第四章第九节(人教试验)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应用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知识小结
布置作业
五,练习
3,三峡广场的修建过程中,工人师傅需要测量一块等 ,三峡广场的修建过程中, 腰梯形的花坛面积. 腰梯形的花坛面积.他们仅使用皮尺测量出四边的长度 测得数据如图),略为计算就得出了花坛的面积. ),略为计算就得出了花坛的面积 (测得数据如图),略为计算就得出了花坛的面积.你 知道工人师傅是怎么算的吗? 知道工人师傅是怎么算的吗? 4 A D 5 B 3 E 10 F 4 4 5 3 C
梯
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应用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应用
复习引入
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2 性质定理2
性质总结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知识小结
布置作业
一,复习
1,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 梯形定义:一组对边平行, 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A D
B
C
在梯形ABCD中,AD‖BC 中 在梯形
(4)∠A=∠B,∠C=∠D =∠ADC ) BAD=∠ABC, BCD 对角线: ) : 对角线(5)AC=BD
复习引入
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2 性质定理2
性质总结
例题解析
巩固练习
知识小结
布置作业
二,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已知:梯形ABCD中,AB//CD,AD=BC 已知:梯形 中 , 求证: 求证:AC= BD 在梯形ABCD中,AD=BC 中 证明: ∵在梯形 ∴∠ADC=∠BCD ∵CD=CD ∴ △ACD≌△BDC ∴AC=BD A D = | C = B
复习引入
性质定理1 性质定理1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是一种具有特定性质的四边形,它有两个对边平行且两个
底角相等。
本文将探讨等腰梯形的性质,包括其内角和外角特点、对
角线关系、面积计算以及一些实际应用。
1. 内角和外角特点
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意味着它的两个内角也是相等的。
换
句话说,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与平行底边之间夹角相等。
2. 对角线关系
对角线是连接等腰梯形的非平行边的线段。
在等腰梯形中,对角线
互相垂直且相等。
这意味着等腰梯形的对称轴与对角线重合,并平分
对角线。
3. 面积计算
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两条底边的长度和高来计算。
假设等腰梯
形的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h,则其面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面
积 = (a + b) × h ÷ 2。
这也可以理解为将等腰梯形划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再计算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
4. 实际应用
等腰梯形的性质在几何学中应用广泛,也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具体
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等腰梯形可以用于设计楼梯的形
状,以确保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此外,等腰梯形还可以用于设计关卡、笼子等物体的形状,以达到特定的功能需求。
总结:
等腰梯形是一种具有特定性质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两个底角相等。
本文介绍了等腰梯形的内角和外角特点、对角线关系、面积计算以及一些实际应用。
等腰梯形作为一种常见的几何形状,在数学学科和实际生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二几何第四章第九节(人教试验) 等腰梯形及其性质
E
观 察
等腰梯形的边, 等腰梯形的边,角,对角线 有哪些性C, AB=CD(定义) ‖ , (定义) 角: ∠A+∠B=180°,∠C+∠D=180° ∠ ° ∠ ° ∠B=∠C ∠ A=∠D(性质定理) ∠ ∠ (性质定理) ∠A+∠B+∠C+∠D=360° ∠ ∠ ∠ ° 对角线: 对角线:AC=BD(性质定理) (性质定理)
1 熟练掌握等腰梯形及 其性质. 其性质. 2 常通过辅助线来研 究 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
作 业
1,继续思考用怎样的辅助线, 可以 ,继续思考用怎样的辅助线, 在等腰梯形中划出等腰三角形. 在等腰梯形中划出等腰三角形. 2,课本第179页 2,3题. ,课本第 页 , 题
�
B
C
求证:等腰梯形两条对角线相等 求证: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 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 ABCD AD‖BC, AD‖BC,AB=CD 求证: 求证:AC=DB 证明:在梯形ABCD中, 证明:在梯形 中
A D
AB=DC, ∵AB=DC, ∴∠ABC=∠DCB(等腰梯形 ∠ ∴∠ (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求证: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 求证: 相等
已知: 梯形ABCD中, 已知: 梯形ABCD中 ABCD AD‖BC, AD‖BC,AB=CD 求证: 求证:∠B=∠C
A D 证明: 过点A作 ‖ , 证明: 过点 作AE‖CD, 于点E 交BC于点 于点 ∵AD‖BC,AE‖CD ‖ , ‖ ∴CD=AE ∴AB=DC ∴AE=AB ∴∠1=∠B 1 B ∵∠1=∠C C ∴∠B=∠C
等腰梯形及其性质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八年级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
在地理测量中,等腰梯形可用于测量 地形高度、计算面积等,其简单的几 何形状能够方便测量和计算。
06 总结与展望
对等腰梯形性质的总结
等腰梯形的定义:等腰梯形是一组对 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
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
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 点的连线所在直线(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在土地测量中,等腰梯形可以 用来表示某块土地的形状,通 过计算其面积可以确定土地的 面积和价值等信息。
05 等腰梯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建筑领域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
等腰梯形可用于建筑设计中的门 窗、楼梯、走廊等部分,其对称 性和稳定性使得建筑物更加美观 和实用。
桥梁设计
在桥梁设计中,等腰梯形可用于 桥墩、桥台等部分,其结构稳定 性能够增强桥梁的承重能力和安 全性。
等腰梯形的上下底边平行,因此 同旁内角互补,即相邻两个内角
的度数之和为180度。
03 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通过边长判定等腰梯形
两条腰相等
两条对角线相等
在等腰梯形中,两条腰的长度是相等 的,这是判定等腰梯形的基本条件。
在等腰梯形中,两条对角线的长度也 是相等的。
上底和下底平行
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必须是平行的, 这也是等腰梯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该公式是计算等腰梯形面积的基本方 法,适用于所有已知上底、下底和高 的情况。
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推导等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 通过将等腰梯形划分为两个等高的直 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来进行。
然后,根据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计算 公式,可以分别求出两个直角三角形 的面积和矩形的面积。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计算公式
等腰梯形的性质及计算公式等腰梯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在几何学中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计算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腰梯形的性质,并探讨其计算公式的应用。
一、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是指两条底边平行且长度相等的梯形。
具体来说,等腰梯形具有以下性质:1. 两条底边平行且长度相等。
2. 两条斜边长度相等。
3. 两条对角线相等且垂直。
4. 两个底角(底边与斜边之间的角)相等。
5. 两个顶角(斜边之间的角)相等。
二、等腰梯形的计算公式等腰梯形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到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1. 面积公式等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面积 = (上底 + 下底)×高 / 2其中,上底和下底分别为上下边的长度,高为底边与对边的垂直距离。
2. 周长公式等腰梯形的周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周长 = 上底 + 下底 + 斜边1 + 斜边2其中,斜边1和斜边2分别为等腰梯形的两条斜边的长度。
三、等腰梯形的应用示例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来展示等腰梯形的计算公式的使用。
假设有一个等腰梯形,上底长为8cm,下底长为12cm,高为5cm。
我们需要计算该等腰梯形的面积和周长。
首先,根据面积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等腰梯形的面积:面积 = (8 + 12)× 5 / 2 = 50 平方厘米接下来,根据周长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等腰梯形的周长:周长 = 8 + 12 + 斜边1 + 斜边2由于等腰梯形的斜边长度相等,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斜边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到斜边的长度:斜边= √(高^2 + (下底 - 上底)^2)斜边= √(5^2 + (12 - 8)^2) = √(25 + 16) = √41 ≈ 6.40将斜边的值代入周长公式中,我们可以计算出等腰梯形的周长:周长= 8 + 12 + 6.40 + 6.40 ≈ 32.80 厘米综上所述,该等腰梯形的面积为50平方厘米,周长为32.80厘米。
四、总结等腰梯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形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和计算公式。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及证明
推导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通过严格的逻辑推导,得出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为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证明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通过严谨的证明过程,验证等腰梯形性质定 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等腰梯形性质的理解和 掌握。
定义与性质
等腰梯形的定义
等腰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
回顾与总结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包括两腰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对角线相等以及中位线等于上下底之和的 一半等。这些性质使得等腰梯形在数学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要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等腰梯形,可以根据其定义和性质进行判定。具体方法包括比较两腰的长度、检查同一底上 的两个角是否相等、验证对角线是否相等以及使用中位线的性质进行判定等。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3
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基于边长的判定
定理
若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则此 梯形为等腰梯形。
证明
设梯形ABCD中,AB//CD,且AB=CD。由于 AB和CD平行且相等,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我 们知道∠A+∠D=180°。又因为AB=CD,所以 ∠B=∠C。因此,∠A=∠D,从而证明了梯形 ABCD是等腰梯形。
证明
在等腰梯形ABCD中,由于∠BAD和∠CDA是内错角,因此∠BAD=∠CDA。又因为 AB=CD,AD=DA(公共边),所以△ABD≌△DCA(SAS)。从而BD=AC,即两条 对角线相等。
对称性
定理
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上下底中点的连线(所在直线)。
证明
在等腰梯形ABCD中,设E、F分别为AB、CD的中点,连接EF。由于AE=EB,CF=FD,且AD=BC,因此△AEF和 △BEF关于EF对称。同理,△CEF和△DEF也关于EF对称。因此,等腰梯形ABCD关于EF对称。
初中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定理学习技巧
初中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定理学习技巧学习初中数学中关于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定理时,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学习技巧:1.理解定义:首先确保你清楚等腰梯形的定义:等腰梯形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相等的四边形。
理解这个定义是掌握等腰梯形性质的基础。
2.掌握基本性质:等腰梯形有一些基本的性质,如两腰相等、两底平行、对角线相等、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深入理解和记忆这些性质,它们将是你解题的关键。
3.学习判定定理: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主要有两条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以及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等。
理解这些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并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4.大量练习: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对等腰梯形性质和定理的理解。
从简单的题目开始,逐步挑战更复杂的题目,提升解题能力。
5.图形直观:利用图形来辅助学习。
绘制等腰梯形并标记出重要的元素(如腰、底、对角线、角等),这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定理。
6.关联与对比:将等腰梯形的性质与矩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其他四边形进行对比和关联,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等腰梯形知识的理解。
7.总结归纳:将学习到的等腰梯形性质和定理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应用这些知识。
8.参与讨论:与同学或老师讨论等腰梯形相关的问题,通过交流和分享来加深对等腰梯形性质和定理的理解。
9.持续复习:定期复习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定理,确保你能够长期记忆和应用它们。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不断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遵循这些学习技巧,你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初中数学中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定理,提高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初中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初中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知识点总结【—等腰梯形总结】知识要点: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但相等的平面四边形,叫做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2.两腰相等,两底平行,对角线相等。
3、由托勒密定理可得等腰梯形abcd,有ab*cd+bc*ad=ac*bd。
4.中线长度为上下边缘长度之和的一半。
5、两条对角线相等,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上底和下底的中垂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6.对角分割的四个三角形有三对全等形状和一对相似形状。
7、等腰梯形的面积公式等于(上底+下底)*高*1/2。
8.特殊面积计算:对角线垂直时:(BD)×ac)/2 。
9、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 B=180°,∠ C+∠ d=180°(两条直线平行,同侧内角互补)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底两等角的梯形为等腰梯形。
几何语言:∵∠bad=∠adc,∠dcb=∠abc∴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0.对角线的平方等于腰部的平方和上下底部的乘积。
bd=ac=ab+ad·bc=dc+ad·bc1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通过两底中点的直线。
等腰梯形的确定1、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且不平行的四边形为等腰梯形。
3、对角线相等且能形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4.对角互补梯形为等腰梯形。
5、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度,“s”表示梯形的面积则s=(a+b)h/2。
特殊情况包括以下算法:1、若对角线互相垂直,则面积为1/2两对角线的乘积。
初中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知识点详解
初中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知识点详解初中数学等腰梯形的性质知识点详解对于数学的学习中,下面是对等腰梯形的性质知识点的内容讲解,供大家参考学习。
等腰梯形的性质①两底平行,两腰相等②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③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④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一底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通过上面对数学中等腰梯形的性质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初中数学相关的角与性质知识点详解对于数学的学习中,下面是对相关的角与性质知识点的内容讲解,供大家参考学习。
相关的角与性质相关的角:1、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做互为补角。
3、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4、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做互为邻补角。
注意: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而互为邻补角则要求两个角有特殊的位置关系。
角的性质1、对顶角相等。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通过上面对数学中相关的角与性质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初中数学菱形的定义与性质知识点详解下面是老师对数学中菱形的定义与性质相关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复习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
菱形的定义与性质1、定义: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性质:(1)菱形的四边形都相等。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4)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相信上面对数学中菱形的定义与性质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数学梯形定义知识点详解下面是老师对数学中梯形定义相关知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复习学习提供很好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DC ∴AC=BD
C
B
∵ BC=CB ∴ Δ ABC≌ Δ DCB ∴ ∠1= ∠ 2
∴OB=OC.
例题:梯形ABCD中,ADBC,AB=DC
(4)当ACBD时,求证:BD2+AC2=(AD+BC)2
(5)当AD=3cm,BC=7cm时,求BD的长.
A
O
D
B
C
E
例题:梯形ABCD中,ADBC,AB=DC (6)当DE⊥BC时,求证:DE=1/2(AD+BC)
(7)如果梯形的高DE=m,求S梯.
A
O
D
B
E
C
F
小结:(1)(2)利用了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
等;(3)(4)(5)(6)(7)均借助了两条对角线相等解题. 练习:1.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 形是 图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的中位线为10, 则此梯形面积为 . 3.等腰梯形ABCD中,DC//AB,AC平分DAB,
B
E
C
∴ ΔDCE为等腰三角形, ∴ C =60o, ∵ AB=DC, ∴ B= C =60o ∴ A=180o- B=120o A = ADC=120o
例题:梯形ABCD中,ADBC,AB=DC
(3)如果AC, BD交于O点, 求证:BO=CO
A
O 1 2
证明:在梯形ABCD中,
DAB=60o,若梯形周长为8cm, 求AD的长.
A B 3 D C
1 2
等腰梯形的性质(复习)
1.根据下图你会想到哪些定理?
AA E A A DD F CC E C D C
BBB B
2.等腰梯பைடு நூலகம்的性质是什么?
A D
B D
C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A
B
C
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例题:梯形ABCD中,ADBC,AB=DC (1)D:C=2:1,求梯形各角的度数.
A D
B
C
例题:梯形ABCD中,ADBC,AB=DC (2)如果AD=8,BC=20,AB=DC=12,求梯形各 角的度数. 证明:过D作DE//AB交BC于E,
∵AD//BC,
A
D
∴ AB=DE=12, AD=BE=8, ∴ CE=BC-BE=20-8=12,
∴ DE=DC= C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