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遗产比较—德国新天鹅城堡和中国苏州拙政园
中西方园林对比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区别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l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
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中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
(2.1)中西园林间形成的差异的原因众所周知,理论指导实践,那么首先就要从文化背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
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而这种美学思想一直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它强调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
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就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由于是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色彩。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著作十分的广博。
当时的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
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强调不要抄袭自然山水,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取其精华。
中国古代哲学重情义,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
(2.2)中西园林的不同由于根源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审美观点、设计理念也大相径庭,所以导致中西方园林在各个方面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下中西方园林的不同点。
1)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因理性美的观念支配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比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广泛应用。
西方园林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所以西方园林总是表现的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
中西方园林差异
颐和园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 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 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 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 林博物馆”。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 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昆明湖远眺 颐和园大戏台
楼阁一角 颐和园石舫
• 从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通过林泉丘
壑,模拟自然风光发展出自然山水式 园林。
(英文名称: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 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 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 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
不规则式园林 又称自然式园林,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传统样
式; 在西方艺术史中以英国园林为代表。 中国和英国园林似乎仍停留在历史中未能发展。
折中式园林 又称混合式园林; 将规则式与自然式融为一体的园林形式; 19世纪中期出现之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更加盛行。
文化差异决定了园林差异
东方古典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从崇尚 自然的思想出发,通过林泉丘壑,模拟自然风光 发展出
英国自然风致园
十七、八世纪时由于毛纺工业的发展而开辟了许 多牧羊的草场。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丛与丘陵 地貌相结合,构成了英国天然风致的特殊景观。
这种优美的自然景观促进了风景画和田园诗的兴 盛。而风景画和浪漫派诗人对大自然的纵情讴歌 又使得英国人对天然风致之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这种思潮当然会波及园林艺术,于是封闭的“城 堡园林”和规整严谨的“靳诺特式”园林逐渐被 人们所厌弃而促使他们去探索另一种近乎自然, 反朴归真的新的园林风格——风景式园林。
中外园林案例赏析精讲
中外园林案例赏析精讲园林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艺术,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中外园林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以下将以中国园林和欧洲园林两个典型的案例,进行赏析和解读。
中国园林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工艺精湛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园林通常由围墙、大门、假山、水池、亭台等元素组成。
其中,苏州的园林尤为出名。
苏州园林以小巧玲珑、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的布局而著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拙政园。
拙政园以其奇巧的建筑造型和精湛的园林设计,吸引了无数游客。
整个园林由亭台楼阁、游廊、假山、水池等构成,呈现出一幅精细而可爱的画卷。
拙政园体现了中国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注重虚实结合和雅致的布局和景色的变化,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
与中国园林相比,欧洲园林注重规划和几何形式,形成了宏伟壮丽的景观。
弗朗茨西斯凡花园是法国巴黎最著名的园林之一、该花园以其规模宏大和富丽堂皇的设计而著称。
整个花园由几何形状的花坛、水池和喷泉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几何美感。
弗朗茨西斯凡花园突出了欧洲园林的特点,强调规划和几何形式的巧妙运用,以及对景观的精心布局和细节的关注。
这些特点使得弗朗茨西斯凡花园成为了一个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的地方。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中外园林在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园林强调自然和高度的艺术性,追求的是一种雅致和内敛的美感;而欧洲园林则更注重规划和几何形式,以及对细节和视觉效果的追求。
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反映了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的差异。
然而,中外园林也存在共通之处。
首先,它们都注重与自然的融合。
中国园林以山水为背景,强调山水之间的对比和呼应;而欧洲园林则通过人工建筑和植物的布置,营造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其次,它们都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注重给人带来舒适和愉悦的体验。
无论是中国园林的曲径通幽,还是欧洲园林的几何形式,都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环境和氛围。
中西园林比较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园的路子,所追求 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它的素材、原形、灵感......
等都发掘于大自然,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
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 偶然性。
四、直白与含蓄
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验, 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而是一种心智活动, 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
園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欣赏
食穿 在在 广苏 州州 死玩 在在 柳杭 州州
苏江 州南 园园 林林 甲甲 江天 南下
中国四大园林:北京颐和园 承德避暑山 庄 苏州拙政园 苏州留园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 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直白的印象。
这是因为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显示出一种规律性 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直白的 秩序感。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 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而有扑索迷离和不可穷 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使然。
颐和园局部示意图
苏州网师园
苏州拙政园
无锡寄畅园
扬州个园
国外知名古典园林
平面图
德国汉诺 威海伦豪 森园平面 图
法国凡 尔赛宫 苑平面 图
法国伏.勒.维贡邸园
华沙1737年 的撒克松苑
列宁格勒郊 区的斯特列 里那花园平 面图
原苏联“红色建设者”公园平面图
意大利爱斯特庄园
3)精在特色:个性的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筑山
豫园 玉玲珑
质地是纯正的太湖 石峰,因其峰身布满空 洞,外形玲珑多资而得 名相传;园主潘允端十 分喜爱此石,专门在对 面营造了“玉华厅”来 欣赏它。
东西方园林之差异
东西方园林设计之差异一.西方园林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
到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贵族的住宅有了庭园,周围环以柱廊,庭中有喷泉、雕塑,栽有蔷薇、百合等植物。
在一些公共场所,有大片绿地,其中有凉亭、小径。
古代罗马时期的园林没有大的造作。
直到15至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园林才焕发了生机,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国三种风格。
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罗马园林风格。
如意大利费蒙的耐的美狄奇别野选址在山坡,园基是两层狭长的台地,下层中间是水池,上层西端是主体建筑,栽有许多树木。
台地园林是意大利园林特征之一,它有层次感、立体感,有利于俯视,容易形成气势。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家马尔伯蒂在《论建筑》一书提出了造园思想和原则,他主张用直线划分小区,修直路,栽直行树。
直线几何图形成为意大利园林的又一个特征。
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园林影响,法国人在16世纪效仿意大利的台地园林。
到了17世纪,逐渐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义园林。
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何平面。
法国的凡尔赛宫园林是其代表作。
凡尔赛宫园林分为三部分,南边有湖,湖边有绣花式花坛,中间部分有水池,北边有密林。
园中有高大的乔木和笔直的道路,王家大道两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罗母亲雕像和阿波罗驾车雕像,表明这座宫廷园林的主题歌颂了太阳神,是积极进取的。
这时期的园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设林荫道,后面是花园,园林形成几何形格网。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诺特尔,他开创了法国园林的特色和新时代。
法国园林是西方园林的一种风格和流派。
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
起初,英国园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国影响。
从18世纪开始,英国人逐渐从城堡式园林中走出来,在大自然中建园,把园林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早期造园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图把图画变成现实,把自然变成图画。
布良还改造自然,如修闸筑坝,蓄水成湖。
他创造的园林景观都很开阔、宏大。
18世纪后半期,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随意性、自由性。
世界各地名胜古迹
万里长
外国的名胜古迹
意大利比萨斜塔 法国埃菲尔铁塔
城
桂林山
法国凯旋门
埃及金字塔
水
杭州西
德国黑天鹅堡
湖
பைடு நூலகம்北京故
万里长城,是中国伟大的军事建筑,它规模浩大,被誉为古代人类建 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以雄峙中国北方大地的万里长城为中介的南北广大地 域所构成的长城带,横贯今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 南、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和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等省的相当一 部分地区,也包括历史时期处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朝鲜半岛的若干地区。 其范围南北宽约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东西长约数千公里。长城带自远 古至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是观察和理解长 城带一切事物的关键所在。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城带的古代民族,有些消失了,一些新的民族 又融合生成,它们都与分布在长城带的20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无论已经消失的还是继续发展的各民族,都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过重要 的贡献。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 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 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 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 的理论研究价值。
这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国 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 共有360个房间,其中只有14 个房间依照设计完工,其他 的346个房间则因为国王在 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是德 国境内受拍照最多的建筑物, 也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 一。城堡建设背景 新天鹅 城堡是德国的象征,世界上 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拥 有如此众多的城堡,据说目 前仍有14000个。在众多的城 堡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慕尼 黑以南富森的阿尔卑斯。 山麓的新天鹅城堡。由于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也有人叫白雪公主城堡。建于1869 年。从奥格斯堡到富森,光是坐火车一路的风景都会让遐思神往。这犹如人间仙境 的地方藏着有关魔法、国王,骑士的古老的民间传说,还有那无边原始的森林、柔 嫩的山坡、无边的绿野上漫步着成群的牛羊,积雪终年的阿尔 卑斯山和无尽宽阔的大湖。
东西方园林的区别有关介绍
东西方园林的区别有关介绍园林景观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彼此之间有必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通过变流文化会产生吸引力。
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的东西方园林的区别有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东西方园林的区别世界造园系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西亚,欧洲和中国。
西亚造园始于古波斯,布局工整严谨,然而悠闲静谧。
建筑物色彩绚丽丰富,植物种类不多。
法国的古典园林比意大利的更几何化,更人工化。
中国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叠山造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
如西方人喜好雕塑,在园林中有着众多的雕塑。
德国人酷爱雕塑,初园中的雕塑外,他们甚至在园林中的枯树上掉图案,用以观赏,而中国人却喜欢在园内堆假山。
中国人看树赏花看姿态,不讲究品种,赏花只赏一朵,不求数量,而西方人讲究品种多,数量大。
法国园林大多种鲜花,凡尔赛宫苑就有二百多万盆花,而法国人并不去欣赏其姿态,他们讲究的是品种,数量,以及各种花在植坛中编排组合的图案,他们欣赏的是图案美。
由此可见东西方园林的不同点: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省,含蓄,蕴藉,内秀,恬静,清幽,淡泊,循矩,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
对自然物的各种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在审美意识中占主要地位。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追求含蓄的藏的境界。
是一种摹拟自然,追求自然的封闭式园林,一种“独乐园”。
西方园林则表现为开朗,活泼,规则,整齐,豪华,奢移,热烈。
造园中的建筑,草坪,无不讲究完整性,以几何形的组合达到数的和谐。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一种数。
”西方园林讲究的是一览无余,追求人工的美,是一种开放式的园林,一总供多数人享乐的“众乐园”。
中国园林基本上是写意的,直观的,重自然,重想象,重联想。
而西方园林基本上是写实的,理性的,重人工,重规律。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
中西方园林的对比
成熟 后期
建造了以大规模写意自 然山水园及集各地名园胜 景于一园为特点的皇家园 林。私家园林在造园艺术 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传统园林由“壶中天地” 转向“芥子纳须弥”。
西方园林的历史发展
1、古代 园林
古埃及、巴比伦、波斯、 希腊、罗马。
2、中世 纪园林
从罗马帝国奔溃——14、 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之前。 出现城堡式庭院,寺庙式 庭院。
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
成熟期1
造园技术和艺术达到历 来的最高水平,形成了中 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第 一个高潮阶段。文人画、 匾联使得园林具有“画 化”“诗化”的特征。
成熟期2
明代废除宰相,相权军 权急于皇帝一身。士流园 林的全面“文人化”文人 园林涵盖了民间的造园活 动,导致私家园林达到了 艺术成就的高峰。皇家园 林的规模趋于宏大,皇家 气派又见浓郁。
Part 3
形式美与意境美
形式美
黄金分割,比例、均衡,“抽象形式的 外在美”等观点的提出,使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 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 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 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 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 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 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园林植物
园林水景 园林空间 园林小品 园林景态 园林风格
自然式栽植
真山真水 以墙垣阻隔 以用石为主 突出主体建筑
开敞坦露、限定视线 开放性、公共性 骑士的罗曼蒂克 自然的浪漫主义
富丽堂皇、规模宏 大
诗情画意、情景交 融
中西方园林的共同点
中西方都将美妙的园林看成是人间天堂中国有句名言: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说杭州是自然风光占去一半的位 置的话,那么苏州则大半是人工化的园林了。私家园林已体现了 “天堂”的意味,那么皇家园林就更不用说了。这与西方的观念 是相似的。因为在英文中“天堂”这个词来自古希腊文的 Paradeisos,而这个词又来自于古波斯Pairidaeza,意为“豪华的 花园”。“豪华的花园”等于“天堂”,这种观念几乎全人类都 是相同的。同时中西方都将园林看做是权力的象征和政治的情感 寄托。
中西方园林对比
中西园林从古至今,无论中西方,人类对于美的追求与创造都近乎精益求精,园林设计中的大量传世佳作,都写满了人们的对于美的各种见解与领悟,留给后人的不仅仅只是惊叹,更有促使人们努力钻研下去的不竭动力。
作为后人更应奋发,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创造更深远的辉煌。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
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舒适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
无论动观或者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错,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
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
“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
中西方园林建筑的对比
中西方园林设计风格对比****:***姓名:**班级:3B1032学号:3B******中(中国)西方含义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园林是人们为了游览娱乐的方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
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那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圆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园林。
特点我国地域广大,东西南北的气候地理条件及物产各不相同,因而园林也常常表现出较明显的地方特性。
归总起来,我国南方江南地区、广东沿海地区和四川一带的园林较富特色,于是便有了所谓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和蜀中园林的称谓。
而北京四周及山东、山西、陕西等地的园林风格较为相像,便统称之为北方园林。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虽然它们同属西方园林艺术体系,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但总体而言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
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
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
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
盘点国外的中国园林,颗颗都是明珠
盘点国外的中国园林,颗颗都是明珠注:本文搜集整理自中国公园协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大家好,我是小蚂哥,有网友私信问我为什么中国园林在海外没有日本多,其实中国园林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在海外建了几十个,但论起名声确实不如日本,但我们在艺术价值方面可一点也不必日本差,这期总结的海外园林可以说颗颗都是明珠。
中国的园林和建筑艺术,曾于17世纪左右在欧洲刮起“中国热”的旋风,当时在欧洲各国建造了不少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
1980年后,中国的造园艺术再次被介绍到西方世界。
不同时期的两次“中国热”成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17至18世纪在欧洲文化史上有一个词语颇为引人注意,这就是chinoiserie(中国风)。
当时中国的瓷器、壁纸、刺绣、服装、家具、建筑等风靡了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中国的园林,它深刻影响了欧洲的造园艺术,使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短短几十年间,欧洲大陆上兴建了不少中式建筑。
18世纪的欧洲花园多为庄园府邸的附属花园,供主人游览观赏之用,多数为私家,如瑞典的“中国宫”,法国的“红楼”。
瑞典“中国宫”瑞典“中国宫”位于斯德哥尔摩市郊的皇后岛上。
由于王后乌尔利卡非常喜爱中国文化,1753年,国王腓特烈一世在离王宫不远的地方专门为她修建了中国式楼阁。
这是一座中国式宫殿与法国洛可可式建筑的融合体,整个建筑呈弓形,宫顶仿中国宫殿装饰并刻意雕龙,但无琉璃瓦。
法国红楼位于巴黎富人区蒙梭公园附近一座赭红色的中式楼房,这是巴黎城内极少出现与城市整体风格不一致的建筑。
建造者卢芹斋,是19世纪末来到法国的中国人。
这座中式建筑,最初使命原本是装载中国古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建筑本身已经成为进入巴黎文化遗产之列的古董。
法国红楼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色。
由于部分花园是从古典式改建而来,还在局部保留了古典主义的手法,东西合璧的做法比较多见。
中国古典园林对比
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西方古典园林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虽然它们同属 西方园林艺术体系,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 制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但总体而言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 然不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 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1) 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 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谢,皆前部架空挑出水 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 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
(2) 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 涉水点以步石,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 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
总结: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以人与自然 “和谐”之美为基调,西方古典园林建筑的 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人与自然的对抗之美,以 宗教建筑的空旷,封闭的内部空间使人产生 宗教般的激情与迷狂。 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风貌、文 化传统、艺术风格、宗教信仰创出了风格迥 异的园林建筑,现在的我们可以通过对园林 建筑的分析研究历史古迹,当然,我们也可 以置身于古老的园林建筑中细细品味古老的 文化。
在平面构图上很强调园林 中部的中轴线,园林内的 林荫道、花坛、水池、喷 泉、雕像、小建筑物、小 广场、放射形的小路等围 绕着这根中轴线来进行布 置
3、植物、山石
西方园林的修建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多数是规整园林,其崇尚开放、 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 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
节奏的重复与变化——建筑中的错落有致 大学美术课堂
请每位同学用A4纸以“四格连环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组内交流,并推举小组发言人,向全班介绍本组同学的想法。
寻找与环境和谐的建筑节奏之美
户外实践任务
寻找既富有节奏感,又与环境和谐的建筑。
任务单
建筑名称 与周边环境融合的程度
节奏特点
推荐理由
户外调查的基本方法
绘制调查区域图 标注调查地点和时间 设计记录表 全面观察 焦点观察 实地测量 拍摄照片和录像 描述和记录 分类统计和分析 梳理调查结果 提出观点
建筑大师梁思成 对中国古建筑的田野调查
鉴赏建筑与环境和谐的节奏美
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
从节奏的角度描述它的美
认识建筑大师
贝聿铭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籍华人建筑师,普利兹克奖
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为丰富中国新建筑发展道路方面做了重 要贡献。
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
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北京香山 饭店、日本美秀美术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等。
鉴赏任务
1. 小组讨论这些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独具魅力之处,完成任务单。 2. 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讨论结果及主要观点 3. 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在总结中贡献想法
任务单
序号 1 2 3 4 5 6
建筑名称 中国苏州拙政园 中国颐和园 中国四川甘孜丹巴县藏族碉楼 日本美秀美术馆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 德国新天鹅城堡
各组代表介绍本组的设计思路、功能特点、与环境和谐的节奏之美的 特色之处,评价本组的设计。
中外园林的对比分析
小结
• 东方园林基本上是写意的、直 观的,重自然、重情感、重想 象、重联想,重‚言有尽而意 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 的韵味;而西方园林基本上则 是写实的、理性的、客观的, 重图形、重人工、重秩序、重 规律,以一种天生的对理性思 考的崇尚而把园林也纳入到严 谨、认真、仔细的科学范畴。
LIFE • HOME
俯 瞰 平 台
百泉 路 龙 泉 池
水风琴
为了营造出稳定而均衡的庭院空间,庄园顺山势劈成多个台层。全园分为6 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m。高差使得水景、山景等各种景物产生丰富的变化效果, 而台地往往是欣赏下面花坛和园外自然景色的瞭望台。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建筑 式外观, 属于典型的露台建筑式造园。 埃斯特花园的高差很大, 分的层数也比较多, 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处理 高差。
网师园
网师园现面积约10亩(包括原住宅),其 中园林部分占地约8亩余。内花园占地5亩,其中水 池447平方米。总面积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 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 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 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网师园布局精巧, 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 全园清新有韵味,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江南中小型古 典园林的代表作。陈从周誉为‚苏州园林小园极则, 在全国园林中亦属上选,是以少胜多的典范‛。清 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评价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行 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柳子 厚所谓‘奥如旷如’者,殆兼得之矣。
射鸭廊轩亭
2
西式园林案例
埃斯特庄园
埃斯特庄园始建于1560 年,完工于1575年。由利戈 里奥为当时的红衣教主波利 托.埃斯特所设计。 它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文艺 复兴盛期时的代表作,是典 型的台地园。主要以规则式 布局为主,以自然景物配置 为辅。
意大利埃斯特花园和中国拙政园造园手法比较
意大利埃斯特花园和中国拙政园造园手法比较科技信息2008年第24期SCIENCE&TECHNO LO GY INFORMATION1.历史背景1.1埃斯特别墅(villa d’Este)埃斯特别墅位于罗马以东四十公里的蒂沃利城,占地79.2公顷。
建于1549年,在红衣主教伊波利托埃斯特(d’Este)被教皇任命为蒂沃利的守城官时建造的消夏别墅。
是罗马三、四十所古典名园之一,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1.2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娄门内的东北街。
园林占地面积约4.1公顷(不包括管理、花圃用地约0.67公顷)。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
在以后的几百余年间,屡易其主。
现在全园仍包括三部分:西部的补园,中部的拙政园,东部重加修为新园。
2.造园手法之比较2.1地形埃斯特花园坐落在一座朝向西北的陡峭山坡上,属于《园冶》中的山林地,全园面积约4.5公顷,园地近似方型,全园分成了六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米。
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建筑式外观,属于典型的露台建筑式造园。
埃斯特花园的高差很大,分的层数也比较多,故它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处理高差:a.用植物划分的倾斜坡道处理b.用笔直的楼梯处理c.用围绕椭圆水池的环形楼梯处理拙政园是属于《园冶》中的城市地,是占用城东北原大弘寺所在的一块多沼泽的空地上建成的,全园总面积为4.1公顷,是坐落在苏州城中的一座大型宅园,园地近似多转角的类方型。
它分为西、中、东三部分。
高差较小,只在中部的大水池中垒山石构筑成东、西两个岛山。
西部补园也有一座假山。
但都体量较小,约5~6米高。
拙政园中有几种经典的堆山的模式:a.园中部,借山石把单一的水面分隔成两个较小的空间,中部有沟壑相通,使两个空间各有不同,富有变化,不单丰富了立面形态,同时还增加了水面的曲折幽深之感;b.园中部景区的入口处理:以山石为屏障,阻隔视线,使之不能一览园中景色,使内部景色显得含蓄深邃;c.园中部见山楼处,可以从外部循假山石作成的蹬道而上,不仅可以省去楼梯,还可以使建筑和山石紧密的连成一体;d.园中西部的海棠春坞庭院,于南面院墙嵌以山石,并种植海棠及慈孝竹,提名为“海棠春坞”。
德国文化遗产分类
德国文化遗产分类
德国文化遗产通常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 建筑遗产:德国有许多重要的建筑遗产,包括城堡、教堂、宫殿和历史建筑等。
例如,科隆大教堂、勃兰登堡门和慕尼黑新市政厅都是德国的建筑遗产。
2. 自然遗产:德国拥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黑森林、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脉和茵河谷。
这些地区因其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性而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3. 音乐遗产:德国是许多伟大作曲家的故乡,例如贝多芬、巴赫和莫扎特。
他们的作品和音乐传统对世界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德国的音乐遗产也被列为世界遗产。
4. 文学和艺术遗产:德国文学和艺术历来以其深奥和创造性而闻名。
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也被视为德国的文化遗产。
例如,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和哥特式小说《德古拉》都是重要的德国文学和艺术遗产。
5. 文化习俗和传统:德国有许多独特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例如啤酒节、圣诞市集和德国足球文化。
这些传统被视为德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了许多游客。
总之,德国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自然景观、音乐、文学和艺术、以及传统和习俗等方面。
这些遗产展示了德国丰富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五年级作文:德国新天鹅城堡_500字
德国新天鹅城堡_500字星期五,我们四年级学生来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
刚见大门,只见一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眼前。
这是米开朗琪罗雕的大卫,我们家也有一个他的石膏头像。
我们首先来到大导游图跟前,了解地形。
便开始行动了。
我们被分成八个小队,分别给自己的队取了个队名。
我们队叫满天星队,现在由队长带领我们开始找地方玩了。
找啊找,找了一个小时,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游戏。
不是不喜欢玩,而是有的项目太危险,有的还没到规定的身高,有的排队等候人成群成群,和那蚂蚁一般。
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不用排队,又好玩的地方——德国新天鹅城堡。
它外观很漂亮,里面却很陈旧。
我们踏上一层层阶梯,进入城堡大厅。
旁边是德国风式样的窗户我们怀着好奇心走入那唯一一扇雅致的门。
用红地毯铺成的楼梯很快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急促地踏上楼梯,想看德国国王住的房间到底是什么样的。
越往里走,光线越暗,房间的门一扇扇紧闭着。
唯独只有一楼阳台上的门半掩着,旁边时不时飘动着一块深黑色的窗帘布。
使这座城堡更加阴森可怕。
有同学说:“我们如果不揭开这些房间的秘密,不就白来一趟了吗?”几个胆大的男生打开一扇扇门,为我们展现了里面的“壮丽”景观,成堆的杂物被扔在房间的中央。
顶楼的几乎全是透明窗户,阳光透过窗户钻入城堡,钻入我们的心田。
我们享受着阳光那温暖的滋味。
离开城堡,我们还玩了一些游戏项目。
我觉得最有意义的还是那座德国城堡。
就是因为它,让我这个中国人当了一次德国古老国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遗产之比较——德国新天鹅城堡
和中国苏州拙政园
建筑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有很多异同。
这些异同的形成都是有一定原因在其中的。
高中的政治课上我们学过,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产物,建筑的文化风格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或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
这种差异在刚出现房屋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比如,南方当时盛行干栏式房屋,而北方则是半地穴式房屋。
由此可见,中西建筑文化异同的根本成因在于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的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是有很大差异的。
下面我就对比一下中国苏州的建筑代表—拙政园和德国新天鹅城堡。
首先说拙政园,园林在中国产生很早,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造园活动了。
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专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之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园林也不断改善和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的园林中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既有土山,又有池沼或台。
园林的组成要素到这个时期已经基本具备,已经和最初的园囿有所区别。
拙政园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江南私家花园典范,以其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度的造园成就、疏朗自然的风格、典雅秀丽的景色而著称于世。
拙政园的一大特色就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
它的造园运动都是
围绕着水展开的,池水贯穿了拙政园的始末。
由于拙政园地处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
所以它的设计者选择了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
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这也体现了古人对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的特点。
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
做到了景随人动,人随景移,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了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
而新天鹅堡则完全不同于拙政园,新天鹅城堡是德国的象征,是迪斯尼城堡的原型。
建于1869年,这座城堡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行宫之一。
整个新天鹅堡的建造工程,耗费了相当多的材料与物资,单是1872年,就用了450吨的水泥,1845立方米的石灰。
1879年至1880年,保守的估计就用了465吨萨尔斯堡的大理石。
4550吨由外地运来的石头,400000块砖,3600立方米的沙石,600吨的水泥,50吨硬煤,2050立方米的木质鹰架,必须由蒸气起重机先将这些物资运送城堡西方,再用一种车身可以斜竖而倾出装载物的车辆,转送到第二个中途站。
在往后那长达十几年的建造期间,投入的技术与人力更是惊人。
根据纪录,从设计到完工,总计花费了六百二十万的马克。
由于牵涉因素过于复杂,就工程而言,即耗时十七年的时间,再因货币价值的变动,可能无法计算出正确的答案。
两种建筑几乎没有相同之处,而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也是很多的,
比如,在西方的分封制度下,领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同时自己的事也得自己打理,用墙把自己的领地全围起来是不太现实的事情,而城堡是相对来说更经济的防御方式,遇到外敌入侵时可以让自己的臣民带着值钱的东西都躲入城堡中,反正外面的土地人家也偷不走,最多糟蹋些庄稼。
而既然城堡成了必备设施,也是自己领地里最安全的地方,那有钱的贵族顺便把里面装饰的富丽堂皇一些让自己住的更舒适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在中国来说,更常见的是中央集权的社会模式,国家不会下放军事权力,所以首先地方的人是没有权利修建军事建筑的,私人城堡自然不可能出现,反而是出于国家的军事目的修建的堡垒、关塞很常见,有钱的贵族也只能修建一个大型的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园林供自己舒适享乐。
还有,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大多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形式的群体建筑。
而选择木结构建筑的原因在于古代中原林木很多,便于就地取材;再有,中原地区适合建筑需要的石材相对较为难觅,且搬运不便;还有,受文化观念的影响,除陵墓建筑外,中国古人并不刻意追求建筑的永恒。
而西方城堡类建筑多石质结构,墙柱承重。
由于西方自然环境多裸露的山石,缺少树木,因此其建筑体现出以石为本的风格,即主要采用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以追求一种高大、强大、神秘、威严、震慑效果和体现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
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说过:“建筑是一面镜子,它忠实地反映
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因此,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还是西方传统的城堡建筑,我们都应该从不同的传统政治,传统文化上去仔细体会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