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鼎湖山听泉课件苏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 鼎湖山听泉
导入新课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跳下了山岗 走过了草地 来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 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 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请你带上我的一颗心 绕过高山一起到海洋 泉水呀泉水你可记得他 在你身旁是我送他参军去海疆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重点) 3.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难点)
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1.标注字音。 肇庆 zhào 菩提树 pú 万籁俱寂 lài
聆听Fra Baidu biblioteklíng
汩汩 gǔ
楹联 yíng 污垢 gòu
怅惘 chàng wǎng
讲授新课
2.解释词意。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 楹联:挂在或贴在楹(堂屋)前部柱子上的对联,泛
指对联。 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盎然:充满活力的样子。 一斑:指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相类似的许多事物
讲授新课
再读课文,讨论问题 1.题目中哪两个字是关键?
听泉 本文作者 着重抓住一个“泉” 字来写,用听觉 来感受,写出 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
讲授新课
2.贯穿全文的是“听”字,还是“泉”字? 全文是在颂泉,而“听”不过是认识泉的手段。本 文作者 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 来感 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
讲授新课
精读课文 深入探究
讲授新课
第一部分: 文章开头交代鼎湖山的气候有 什么作用?
开头点明鼎湖山的气候条件,是 作者从想看泉发展到听泉的重要 前提,为下文的听泉作铺垫。
讲授新课
第二部分: 文中写亭前仰观和殿前漫步,直接 写泉的地方并不多,这是否偏离了 中心? 没有。这为后面写听泉的独特感受 蓄势。另外突出此山名树之多,森 林保护之好,有一定的时意义。并 且也是一个过渡。
讲授新课
3.作者为什么选择“听”泉,而不是“看”
泉有?三点原因: ① 作者登山时,雨意尚未消尽,山间 还有雾气、水汽,看不清溪流,所 以作者选择了“听”。 ② 小溪泉抵不上大瀑布壮观,去摹形 描状,很难生色。 ③ 通过 “听”,让读者借助作者的 描述,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去 品味泉之美。
讲授新课
2.想象的具体情境:
本体→ 草丛中淌过的小溪、石缝间漏下的 滴泉、细流汇于空谷、泉水绕过树 根、清流拍打着卵石
喻体→提琴、弹拨、倍司、铜管
3.感受:
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听到……孕育生机, 滋润万物,泉水是鼎湖山的灵魂。(人生哲 理: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孕育生机 的。)
4.过程:
是自我心灵净化的过程、是一次心灵之旅
当堂检测
请你把听到的进行诗意地说,相信你会比例子中说的 更精彩。 我听到山泉在说: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 机的。 我听到(树木、石头、小草、白云……)在说:
讲授新课
第三部分:
1.文中写到了哪些泉水?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有从草丛淌过的,从石缝间漏下的,汇于空谷的,直下 陡壁的,还有绕过树根的,拍打卵石的。
2.作者在写泉水时用到了哪些动词?这样写你认为好吗? 有淌过、漏下、汇于、直下、落下、绕过、拍打等。
讲授新课
第四部分:
1.泉声的特点: 柔曼、清脆、厚重、雄浑、轻重缓急
讲授新课
5.作者借听泉要阐述什么道理? 作者从历史观和美学观的高度昭示人们:生生不息, 就是历史;孕育生机,就是美感。(结束)
课堂小结
初闻泉水,如见泉影
见泉联想,爱上山泉
鼎湖山听泉
亭中仰望,寺院漫步 柔曼—小溪
枕泉而眠, 清脆—滴泉 感悟人生 厚重—细流
雄浑—激流、飞瀑
(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是孕育生机的)
中很小的一部分。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讲授新课
1.熟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初闻泉声; 第二部分(第2—3段)引发联想; 第三部分(第4—7段)回旋转折; 第四部分(第8—10段)得到感悟。
讲授新课
2.作者按照怎样的时空顺序来描写鼎湖山的泉水? 地点:寒翠桥——补山亭——庆云寺 时间:近黄昏——晚饭后——入夜间
讲授新课
3.文题为《鼎湖山听泉》,作者听到了怎样一个“泉声的世界”? 寒翠桥——泠泠淙淙、清朗 入山中——如银铃 补山亭——悦耳、欢快清亮 庆云寺——柔曼、清脆、厚重、雄浑、轻重缓急、远近高 低、如交响乐。
4.作者听泉中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历史是生生不息的;
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讲授新课
5.作者为什么能听出这样丰富的声音并有如此的感悟? 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 用心灵和大自然对话。
讲授新课
预习课文 相关介绍
讲授新课
走近作者
谢大光(1943—),1962年由工 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转 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 散文集《落花》等。谢大光的散文创 作,用刻意求工、惨淡经营来形容一 点也不过分。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 上并不怎样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 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
4.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 什么顺序来写的? 按照游人的行踪顺序来写。 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
作者这样移步换景,就逐渐把山泉的形态和精神都描 摹出来了。作者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 的背景,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 ,黄昏——晚饭后— —夜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