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差别与政策博弈_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另类解读_杨连强.pdf.2fl0x1t

合集下载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引言宏观调控是指中央政府通过政策和措施对经济进行干预和管理,以实现经济增长、调整结构、稳定物价等目标。

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往往存在着利益博弈的情况。

本文将对中央与地方在宏观调控中的利益博弈进行分析。

利益博弈的根源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主要源于政治和经济因素。

一方面,中央政府需要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整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因此,在宏观调控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常常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

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形式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主要体现在财政、资源分配和政策实施等方面。

1. 财政财政是中央与地方之间最直接、最重要的利益博弈领域之一。

中央政府通过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来调控财政收入和支出,而地方政府往往依赖于地方税收和中央转移支付来保障财政需求。

中央政府希望掌握更多的财政权力,以保持对地方的控制,而地方政府则希望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和自主权。

2. 资源分配资源分配是另一个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重要领域。

资源包括资金、土地、人才等,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中央政府往往拥有更多的资源调配权力。

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资源分配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而地方政府则希望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3. 政策实施政策实施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中央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而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执行和落实。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忠诚执行政策,而地方政府则希望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调整空间。

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影响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对经济和政治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 经济影响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不确定性给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

当中央与地方之间存在较大的利益分歧时,地方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行为,甚至推动政策失灵。

此外,利益博弈还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经济的局部失衡。

有关有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博弈论分析

有关有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博弈论分析

有关有关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博弈论分析【摘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自古有之,但不同时期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各异。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开始加剧:中央政府的许多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并不认真执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者的政策博弈陷入白热化。

中央与地方存在着一定的博弈关系,其利益关系构成了两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内容。

双方对权力最大化追求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博弈;囚徒困境;地方保护一、问题的引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自古有之,但不同时期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各异。

在现阶段,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纯意义上的“上传下达”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过程,即地方政府“强迫”上级政府同意变革的过程,这也是中国经济转轨得以成功的关键。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开始加剧:中央政府的许多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并不认真执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者的政策博弈陷入白热化。

近些年来,在宏观调控、环境保护、三农问题、农民工等诸多问题上,都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影子。

在改革发展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为了克服市场失灵,运用政府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以求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已经不完全是过去意义上的中央从属机关。

因其所代表的地方利益与中央政府的宏观利益存在分歧,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惜触犯中央的权威。

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存在问题的产生机制与影响,并分析提出构建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可能性。

二、分析问题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导入而引起的利益分配问题所引发的。

产生的具体原因及表现:1.在财税方面,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推动了分权化的进程。

中国政治权力与利益博弈

 中国政治权力与利益博弈

中国政治权力与利益博弈中国政治权力与利益博弈中国政治是一个复杂而严密的体系,其中权力与利益博弈一直是其核心特征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广泛经济基础和复杂社会结构的国家,中国的政治权力与利益博弈不仅涉及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还包括党内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各级政府官员之间的争斗,甚至还牵涉到经济领域的利益分配等等。

本文将分析中国政治权力与利益博弈的现状和影响,并探讨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启示。

一、权力与利益的关系1.1权力的来源和特征权力是指个体或组织能够对他人行为产生影响力的能力。

在中国政治中,权力主要来源于宪法给予的合法权限和党内组织的授权。

中央政府通过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来行使其权力,地方政府则受中央政府的委任来行使相应的地方权力。

1.2利益的本质和表现形式利益是指个体或组织可以获取的资源、权势或优势。

在中国政治中,利益通常表现为政治权力的掌握和利益分配的机制。

政治权力的掌握可以使得相关个体或组织能够在决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追求。

利益分配则涉及到财富、职位、资源等的分配,它直接关系到各个层级政府官员的权力和地位。

二、中国政治权力与利益博弈的现状2.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中国政治体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一直存在着权力与利益博弈的关系。

一方面,中央政府通过各种措施来保持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决策权和权力,例如决策权的集中、政策的制定等。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则通过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

这种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竞争和利益博弈在中国政治中是非常明显和普遍的现象。

2.2党内派系之间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内部也存在着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主要围绕着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展开。

不同派系在政策制定、人事任命等关键领域都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目标。

因此,党内派系之间的斗争经常会影响到中国的政治决策和发展方向。

2.3各级政府官员之间的争斗中国政治权力与利益博弈不仅存在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于各级政府官员之间。

地方与中央的博弈在紧缩政策中加剧

地方与中央的博弈在紧缩政策中加剧
. All Righ市t地s 方R财e政se一r般v预ed算.收入累计完成 1654 亿,同比
增长,同比下降 17.8%。虽然房地产业仍是北京市主要 收入来源,但相关税种呈下行走势,支撑作用减弱, 如房地产营业税快速下滑,同比增速由年初的 41.5%降至上半年的 5.5%。在许多一、二线城市,土 地财政“受损”的情况与北京大同小异。
调是“积极财政政策 + 稳健货币政策”,但大家都知 道,货币政策的实际执行是紧缩。有不少地方官员 抱怨,过去两年中央推动“四万亿”刺激政策,地方政 府响应中央政策,纷纷铺摊子、上项目,现在很多项 目搞到一半或者刚起了个头,又要降低投资增速、搞 紧 缩 ,如 果 后续 资 金 跟 不上 来 ,谁 来 收 拾 这 些 烂 摊 子?
二是地方融资平台融资受到整顿。近两年来,地 方融资平台贷款一直受到打击。中国央行数据称, 截至 2010 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总量超过 10 万亿, 去年增速近 20%。由于担心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产生 大量坏账,一度引发了国内外市场对中国银行业风 险的高度关注。监管部门一轮严过一轮的审查和整 顿措施,已使得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这一有效的融资 渠道被堵塞。
在贺军看来,这句话虽然有戏言的成分,但不可 否认的是,地方官员的不满在增加。中央从全国一 盘棋、从“十二五”来看,考虑的重点是转型和调整; 地方从局部、从本地利益来看,看重的首先是增长和 发展。必须承认,这种冲突正在迅速地升温。从中央 宏观层面,不能不提防这样一种可能:当地方被逼急 了的时候,会把目前正在建的大项目当作“烂摊子” 扔给中央,以求政策的放松—— —反正几十亿、几百亿 已经投进去了,国有银行有大量的贷款也已经进来, 是变成烂账还是变成资产,中央看着办吧?商
CBMAG 中国商人 39
安邦高级研究员贺军在调研中了解到,这几个 方面的形势变化,已经让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中感 到了明显的约束,而且抱怨在增加。尤其是一些过 去发展较慢的地方官员抱怨:我们过去发展较落后、 起步晚、基数低,现在刚刚起步就遇到调控,宏观政 策能不能不搞“一刀切”?紧缩货币可不可以体现区 域差别化?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关系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关系实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
( 同济 大 学 浙 江 学 院 , 浙江 嘉兴 3 1 4 0 0 0 )
摘 要 : 首 先 界 定 中央 与地 方 关 系主 要 体 现 为l 利益 关 系, 政 治 权 力 则是 实现 共 同利 益 分 配 及 处 理 各 种 利 益 矛 盾 的 权 威
l l
性 凭 借 。 以 此 为 出发 点 , 运 用 定 量 与 定性 分 析 方 法 对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我 国 中 央 与 地 方 政 府 间 的 利 益 博 弈 关 系 进 行 分 析 。 只 有 合 理 划 分 中 央 与 地 方政 府 间 的 财 权 与 事 权 , 才能更好 地维持 社会 发展和稳 定。 关 键词 : 中央与地方 ; 政 府间关 系; 利 益
材 收支 分科占÷ 田时 政 嚏 、矗, t/ 田 对商支出 c t蝽 音示^啊 ( 1 9  ̄2 D 1 2 )
:: : : 嚣器: 嚣
种权力 分割 的向度 , 而政 治 权 力 则是 实 现共 同利 益 分配 及
处 理 各 种 利 益 矛 盾 的权 威 性 凭 借 。所 以 在 中 央 与 地 方 利 益 博弈 中 , 如何 确保 央地政府 间权 力 的明确 划 分 , 确 保 财 权 利 益与事 权归属相 匹 配 , 明 确 中央 与 地 方 的 事 务 与 责 任 体 系
No . 1 2, 2 O 1 3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d e r n B u s i n e s s T r a d e I n d u s t r y
2 0 1 3年 第 1 2期
我 国中央 与地方政府 利益博弈关 系实证分析
一 改革 开放 以来
赵 国 阳
至关重 要 。
2 中 央与地 方 政府 问利益 关 系博 弈历程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房地产政策博弈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房地产政策博弈

1、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房地产政策博弈国务院为抑制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曾于2005年4月出台了“国八条”,但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和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为此2006 年5月国家九部位联合推出了“国六条”。

与“国八条”相比,“国六条”措施更为细致。

除重新强调切实调整供应结构外,在制止土地炒作、加强房产开发的全程监管、90平方米以下住房比例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确要求,为配合“国六条”的贯彻实施,建设部又于2006年7月出台了《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作为相关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土地供应计划、住宅结构比例和重点查处内容。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房价涨势趋缓,“拐点论”开始出现。

但自2009年以来,房价又开始非理性上扬,“拐点论”黯然退场,“泡沫论”粉墨登场,加强房地产宏观调控如箭在弦上。

2010 年4月以来,国务院密集出台了提高二套房首付和贷款利率、严禁发放第三套房贷、限购令、房产税等一系列调控新政,意在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房地产价格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它还是一个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政治问题。

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日益火爆来看,房价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

从制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的职能看,政府兼有“社会人”和“经济人”两种职能。

即政府既要维护社会公平,使政治权利趋于最大化;又要发展地方经济,使财政收入最大化。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和房地产制度安排下,毫无疑问,地方政府是房地产市场利益格局中的重要一员,它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促进房地产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市场利益的优化分配。

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不一样,追求的经济目标也不同。

中央政府追求的经济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而地方政府追求的经济目标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由于经济目标的差异,中央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时必须兼顾物价问题和国际收支问题,控通胀,保增长,维持币值稳定。

对地方政府不合作博弈行为的思考_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角度

对地方政府不合作博弈行为的思考_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角度

第1卷 第3期 今 日 湖 北 理 论 版 Vol.1 No.3 2007年 3月 Today HU bei Theory Edition March 2007收稿日期:2007-2-26作者简介:段淑娟 女 (1983—) 华中师范大学 (430079) 研究方向: 中外政治制度对地方政府不合作博弈行为的思考—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角度段淑娟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集权型政府体制已逐渐被打破,地方政府成为独立的利益博弈主体。

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出现了不合作博弈行为。

这对我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克服这一行为。

关键词: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不合作博弈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07(2007)03-0178-0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国家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在国家结构方面是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从原则上说中央政府拥有最高的行政权力,地方政府应该不打折扣地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

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地位日渐凸出,其权力也急剧膨胀,具备了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而在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合作博弈。

一、地方政府不合作博弈行为的产生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深入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集权模式逐步向分权模式发展。

其中最为显著的事实是,放权让利改革战略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的实施,使得地方政府担当了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任,其掌握的经济决策权和可支配的资源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展。

这种财权、事权的划分是以承认地方利益为前提的,由此而来中央与地方在法律上更接近于对等的契约关系,彼此间带有很强的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征,而非单纯的上下级关系。

也就是说,在转轨时期的的中央——地方关系中,地方政府已从传统的行政隶属关系中摆脱出来,具有了独立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进而成为独立的博弈主体。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的论文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的论文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的论文内容摘要:本文采取博弈论的方法,通过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来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利益关系,以期对二者在宏观调控中的博弈过程进行详尽考察。

关键词:宏观调控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博弈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和社会所呈现的多元化特点和利益格局上的冲突日益明显。

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更为复杂,宏观调控也面临诸多复杂的利益关系,集中表现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中央政府的许多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并不积极执行,造成两者的政策博弈进入白热化。

最近几年,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轻农民负担、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等问题上,都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影子。

怎样看待这种博弈?又应该如何解决博弈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宏观调控中的博弈过程进行考察。

博弈模型(一)基本假设假设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都是理性的;所设的函数为线性函数;假设中央政府实行政策a;设α(α≥1)为政策实行的效用系数,β(0≤β≤1)为中央分享的效用的概率,那么地方分享的效用的概率为(1-β);设γ(0≤γ≤1),若γ=0,那么地方政府尽心尽责,若γ≠0,则地方政府存在违规操作;设δ(δ≥1)为地方政府不执行政策a或少执行政策a,即地方政府违规操作所产生的效用系数,在此假设地方政府违规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发展地方经济。

(二)模型的建立根据题设3,如果地方政府全力以赴地执行政策a,那么政策a产生的效用为e=e(a);由题设4,因为α为政策实行的效用系数,因此效用函数为e=α*a(α≥1);由题设5,β(0≤β≤1)为中央分享的效用的概率,那么中央分享的效用为ec=β*α*a(0≤β≤1),地方政府分享的效用为el=(1-β)* α*a(0≤β≤1);由题设6,γ(0≤γ≤1)为地方政府的违规系数,如果地方政府“阳奉阴违”,不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那么政策a产生的效用为e=(1-γ)*a,在这里如果γ=0,那么e=a,说明地方政府尽心尽责,如果γ≠0,那么1-γ<1,说明地方政府存在违规操作;由题设7,δ(δ≥1)为地方政府违规操作所产生的效用系数,且地方政府违规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那么违规所产生的效用为δ*γ*a,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地方政府不违规。

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及思考

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及思考

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及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现象。

首先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对比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博弈关系中的不同地位和利益需求。

然后就博弈关系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了博弈过程中的利益取舍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章还就博弈中的合作与竞争进行了讨论,强调了政府之间在博弈中的多方面互动。

最后结论部分对博弈的必然性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加强博弈管理的建议和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后全能时代中的博弈现象,为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权力对比、利益取舍、社会发展、合作、竞争、必然性、博弈管理、发展趋势、影响。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愈发显现出复杂和深刻的影响。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权力分配和资源利益分配方面出现了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

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政治层面,也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影响着全国各地区的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普遍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和相互依存,博弈关系也将更加复杂和深入。

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使得研究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成为当下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的内容将围绕这一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1.2 研究意义在全能时代的背景下,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逐渐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

这种博弈关系不仅仅涉及政府间的权力对比,更反映了现代政治体制下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与难题。

对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的深入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府间关系的本质,为政府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1.3 本文框架本文将围绕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展开探讨,通过深入剖析双方权力对比、博弈关系的现状、利益取舍、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以及博弈中的合作与竞争等方面,旨在全面了解和分析这一复杂的政治现象。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作为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央与地方层级关系的调整与协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的议题。

在宏观调控方面,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更是非常明显。

中央与地方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责中央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指导和协调全国的经济工作,维护国家整体利益。

在这项工作中,中央政府有权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以达到维护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目的。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框架下,贯彻执行全国一体化的经济政策,包括国家计划、财政和税收政策等。

同时,地方政府还有责任制定和执行本地的经济政策,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在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二者的关系是协作与竞争共存的。

中央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地方政府负责执行政策,二者之间存在不同的职能和权力,因此在具体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在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表现得非常明显。

一方面,中央政府要维护全国宏观经济稳定,而地方政府则需要维护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也存在着利益分配方面的纷争。

财政分配方面的利益博弈在财政分配方面,中央政府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运行中,中央政府对财政收入和分配有着较大的掌控能力。

此外,中央政府的经济权力和核心利益也常常在财政分配中占据优势。

地方政府在财政分配上面临着不少制约和挑战。

首先,地方政府的财源来自中央财政分配和本地税收,但相对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税收政策和分配机制上并没有特别优势。

其次,地方政府如果财源得不到充分补偿,就可能无法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也就难以支撑本地区经济发展。

此外,在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难度就会增大。

这时候,地方政府就可能超前投资或挖空心思抢占财政分配,从而影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引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涉及多方利益的平衡和协调。

中国作为一个复杂的国家,其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更加复杂。

本文将探讨的特点、问题及其应对之道。

一、利益博弈的特点:1. 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涉及到众多利益主体,如政府、企业、群众等。

每个利益主体的需求和利益往往不同,甚至相互矛盾。

例如,一项环保政策可能对企业造成经济负担,但对环境保护有利;而改革某一领域的政策可能会挤压既得利益,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这种矛盾使得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变得尖锐和复杂。

2. 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不平衡。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在利益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

政府的决策往往会对其他利益主体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他利益主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相对有限。

这种权力不平衡导致了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常常偏向政府一方,而其他利益主体难以维护自身权益。

二、利益博弈中的问题:1. 利益主体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与沟通。

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信息共享和沟通不畅通成为制约利益博弈的一个关键问题。

政府往往难以获取到民众真实的需求和意见,企业难以获得政府的政策意图。

这种信息共享和沟通不畅通导致了利益博弈的失衡和不公正性。

2. 利益分配的不公平。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博弈常常导致利益的不公平分配。

政府往往面临着多重利益的冲突,很难做到公正的平衡。

在利益博弈中,那些具有更强力量、更高地位的利益主体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弱势群体的利益则容易被忽视。

这种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势必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阻碍公共政策执行的顺利进行。

三、应对利益博弈的措施:1.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

政府和其他利益主体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构建多方协商机制,增加各方的参与和表达权利。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对话,了解各方的需求和问题。

同时,政府应提供清晰透明的政策执行信息,向公众公开决策依据和执行成果,增加政策的可信度。

央地利益关系视域下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问题

央地利益关系视域下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问题

央地利益关系视域下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问题分析廉杨(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150080)摘要:本文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关系为背景分析了央地之间的利益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创新举措,谋求更好地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行为,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以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

关键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利益关系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根据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的需要以及对政策的理解,对政策原来的信息或是精神实质误解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导致政策无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

①由于公共政策是一个整体,其内部的各项规定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是各部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系统。

如果只是部分得到落实贯彻,其余部分则被放弃,必然导致公共政策内容残缺,影响政策执行效果。

所谓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体系内的纵向配置关系,其实质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固有的以及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所形成的既定利益的分配关系。

②公共政策的执行离不开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而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又是利益分配关系,因此,央地利益关系对于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追逐利益是人性之一,公共政策的执行实属地方政府行为。

而地方政府政府行为也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因此地方政府必然也是理性逐利的。

理性,其基本含义是指人类所具有的与感觉、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相区别的逻辑推断性的认知能力。

在此,我们则更多地倾向于将它视为一种行为方式。

所谓逐利,简言之,即追逐利益,逐利不仅是人类最基本的人性特征之一,而且也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一种人类行为。

因此地方政府也应当是理性逐利的,这个“利”,在地方政府层面,我们暂且认为主要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

③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地方政府在总是尽一切可能去追求自我财富的最大化,自我权力的最大化以及中央政府对其政绩的认可。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

宏观调控中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分析一、引言二、宏观调控三、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四、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的表现五、案例分析六、结论与展望一、引言宏观调控是一个国家经济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中央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负责宏观调控总体的部署和实施。

而地方政府则负责配合中央政府的政策,同时也会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同,因此宏观调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必然存在的。

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指国家在协调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政策手段,调整经济运行状态和结构,以达到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宏观调控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各种政策,其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最重要的两种政策。

三、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政收入分配问题。

中央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分配政策,将收入分配到不同的地区。

地方政府往往认为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分配政策不公平,导致自己的财政收入过低。

2、政策执行问题。

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需要地方政府配合执行,但地方政府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政策执行方式,进而影响中央政策的执行效果。

3、行政权力和资源配置问题。

地方政府往往想尽办法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权力,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而中央政府则需要保持权力的集中,以更好地实施宏观调控。

四、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的表现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政府超负债问题。

地方政府为了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债务规模,导致财政风险增加,进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2、难以实现中央政策的统一执行。

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不同,地方政府往往会借机谋取利益,采取不同的政策执行方式,进而影响中央政策的执行效果。

3、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政策争议。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关系实证分析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关系实证分析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关系实证分析首先界定中央与地方关系主要体现为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则是实现共同利益分配及处理各种利益矛盾的权威性凭借。

以此为出发点,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关系进行分析。

只有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才能更好地维持社会发展和稳定。

标签: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利益F21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实质界定学界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看法不一,或从权力划分与协调角度认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主要表现为权力和职能的关系;或从双方博弈角度指出利益是权力角逐的内核,是最根本的关系;或从法治角度强调各级政府的权利义务对等性。

本文倾向于第二种看法,即认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实质应该是围绕公共利益分配的一种社会法定关系。

利益不仅是驱动政治发展的原始力量,也是政治行为的终极归宿和根本动力,因此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关系,本质就是在利益分配格局的基础上确定一种权力分割的向度,而政治权力则是实现共同利益分配及处理各种利益矛盾的权威性凭借。

所以在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中,如何确保央地政府间权力的明确划分,确保财权利益与事权归属相匹配,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务与责任体系至关重要。

2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博弈历程学界对于权力分割尚无统一标准的测量和界定,但央地关系的协调目标趋同,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间的取得某种平衡。

学者王绍光通过经验观察、实证分析提出了对一个国家权力集分程度的定性与定量的规律性测量,指出:一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不应低于财政总收支的50%,或GDP的10%;若有国家在以上四个方面都低于指标的话,其分权恐怕就超出了底线。

本文将以此为分析工具,通过对1978-2012年间中央财政收支、GDP、全国财政收支相关数据分析及变化趋势(见图1)研究,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的博弈过程。

由图1可知,1985-1993年间中央财政收支占全国财政收支比重、中央财政收支占GDP比重均小于指标分别要求的50%、10%的比值,其平均值分别为31.78%、33.86%、5.35%、5.92%,客观表明1985-1993年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超过了分权的底限,即地方政府的离心力量远远超过中央政府可控制范围。

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及思考

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及思考

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及思考【摘要】在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日益复杂。

本文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背景、利益冲突、合作互动、影响因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角力常常受到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地域发展等因素影响。

博弈导致政策实施效率低下,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未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的趋势将更为激烈,需要优化关系,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共赢。

只有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共同推动社会发展。

如何优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后全能时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博弈、利益冲突、合作、互动、影响因素、社会发展、现状、趋势、优化关系1. 引言1.1 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及思考在后全能时代,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愈发激烈,这一现象凸显了政治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不仅是权力分配的结果,更是各方利益关系、政治文化和制度安排的综合体现。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中央与地方政府博弈的本质、规律和影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问题。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既是一种利益冲突,也是一种合作与互动。

在权力分配的背景下,中央与地方政府由于各自的地位、资源和利益诉求而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

在现代社会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对抗,更多体现为博弈与合作。

双方虽然在政治经济利益上存在矛盾和竞争,但也需要在某些方面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复杂的博弈场景。

不同的制度安排、政治文化、制度完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影响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式和结果。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对于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背景中央与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时代。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博弈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博弈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博弈发表时间:2011-05-09T14:13:18.097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3月上作者:杨林斗[导读] 房价这百姓最关注的焦点问题却并没有应声而落,反而呈现逆市飞扬的态势。

杨林斗(浦发银行郑州分行河南郑州 450000)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一、调控政策下的楼市价格状况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越来越大,规则越来越细的背景下,房价这一对调控成果反映最直接,百姓最关注的焦点问题却并没有积极响应政策,应声而落,反而呈现逆市飞扬的态势。

虽然房价涨幅自调控新政实施后显现回落的苗头,造成在一段时间内老百姓持币待购,但统计仍表明,大中城市的住宅价格依旧“涨”声一片,而且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的销售价格上涨幅度反而有所扩大。

不仅几大热点城市房价猛升,近年来房价比较平稳的二三线城市的涨幅也超过10%,而且房价飙升的热浪还在向中小城市继续扩展并延伸。

排队、炒号,这些在一线城市常见的现象,如今在中小城市开始出现或者改头换面。

二、群众对房价屡次调控降不了温的评论长期以来的商品房市场上,一直就存在着两股力量的博弈:一方面是中央政府以稳定房价涨幅为基调的调控政策措施越来越细、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则是各地商品房价格在“涨幅同比下降”的说法中持续上涨,许多城市的房价连创新高,红灯频闪。

尽管政策的集中“亮相”给市场以强悍震动,但楼市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退烧”迹象,城市房地产市场“高温”犹存。

互联网上评论时下房市有三大怪现象:一是买房的买涨不买跌,节衣缩食成了“房奴”;二是卖房的制造假象,合同订了又撤成了“拆白党”;三是一些地方政府操纵土地资源,纵容虚假信息成了“房托”。

从表面上看,是消费者不争气,边骂边买,弄得房价节节攀升;是开发商耍奸弄滑,屯地、惜售,唯利是图,赚了个盆满钵圆;是地方政府蓄意当“房托”,托出“涨声”一片。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

2006年3月第28卷 第2期当代经济科学Modern Econom ic Science Mar .,2006Vol .28 No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夏永祥,王常雄(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021,苏州大学商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本文描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凸现与加剧,认为这种政策博弈的制度性根源是市场取向的分权制以及以G DP 为核心的政绩指标考核体系,制度性根源对政策博弈具有传导机制。

这种政府博弈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更加合理、完善,而消极影响则是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大打折扣、中央政府遭遇信任危机和扰乱市场秩序。

治理途径则在于建立新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采取消除政策博弈的措施,即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建立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观与指标考评体系。

关键词:政策博弈;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2)-0045-07一、问题的凸现与加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转轨之路也得到许多学者的称道。

但在风光无限的背后,暗流汹涌: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矛盾和冲突正在加剧,而这在学术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历史研究强调,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过程,即地方政府“强迫”上级政府同意变革的过程,这也是中国经济转轨成功的关键。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一幕幕不和谐的画面浮现在我们面前:中央政府的许多政策出台后,地方政府并不认真执行,而是推诿、消极执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者的政策博弈陷入白热化。

最近几年,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轻农民负担、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等问题上,都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影子。

而2005年以来对于住房价格的调控,更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 收稿日期:2005-08-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4JDZH005) 作者简介:夏永祥(1955-),陕西武功人,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农村经济等;王常雄(1982-),湖北荆州人,苏州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PPT课件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PPT课件
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将全部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政府“弥补”中央政府投资的不足直到地方政府的 理想状态,然后将剩余资金投资于加工业。
11
.
谢谢
1
.
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符号及参数定义
2
.
字母
含义
C
表示中央政府
L
表示地方政府
E
代表基础设施投资水平
I
代表加工业投资水平
EC 代表中央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的资金
IC
代表中央政府投资于加工业的资金
EL 代表地方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的资金ILΒιβλιοθήκη 代表地方政府投资于加工业的资金
BC 代表中央政府可用于投资的总预算金额 BL 代表地方政府可用于投资的总预算资金
则纳什均衡为:
即地方政府将全部资金投资于加工企业,中央政府满 足所有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然后将剩余资金投资 于加工业。
求解纳什均衡
假设2:如果 则纳什均衡是:
9
.
即地方政府将全部资金投资于加工企业,中央政府将全 部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
10
.
投资收益函数
假设3:如果 即中央政府总预算资金甚至小于地方政府了理想的基础 设施最优投资规模,则纳什均衡是:
7
.
求解纳什均衡
在上一公式中意味着,在均衡点,至少有一方的最优 解是角点解。可借助下图来找出纳什均衡。
左图中,反应曲线为CC’、LL’,前 者代表中央政府的反应曲线,后者 代表地方政府的反应曲线。
8
.
求解纳什均衡
假设1:如果 即中央政府可用于投资的总预算大于中央政府理想的
基础设施的最优投资规模。使用重复剔除严格劣战 略的方法,找出C是唯一的纳什均衡点。

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和权力博弈模型初探

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和权力博弈模型初探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第一辑
《城市治理与公共权力》
2005 年
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和权力博弈模型初探
林荣日
[摘要] 本文从分析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特征着手,根据某些必要 的前提假设,构建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模型和权力博弈模型。通过数学运算, 得出的结论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的最佳均衡解为{p-pt+pt2l3 ,pt- pt2l3 }; 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的最佳均衡解为:(1)对地方分权制国家而言,其最佳权力 仰角为α = 36.86 度,此时,双方的权力差和权力损耗值均为 0.2,中央权力为 0.59986,地方权力为 0.8001,而中央与地方的最佳权力结构之比为中央 : 地 方 = 0.7497 :1;(2)对于中央集权制国家而言,其最佳权力仰角为α = 53.14 度,此时,双方的权力差和权力损耗值也均为 0.2,中央权力为 0.8001,地方权 力为 0.59986,而中央与地方的最佳权力结构之比为中央 : 地方 = 1.3338 : 1。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第一辑
《城市治理与公共权力》
2005 年
性的“主从”博弈轨道,具体表现在双方可以通过讨价还价、友好协商的方式制 定博弈规则(如财政制度),从而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逐渐朝法制化和制度化方 向迈进,这是博弈条件逐渐成熟的标志,也是双方能够进行良性博弈的基础。
因此说,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博弈的根本动机是利益。如果中央权力过度集 中,中央的全局利益非但不能得到根本保障和彰显,反而会因为地方利益的受损 而付出加倍的代价(即,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都将受损);再者,地方在无权或 权力微弱之时,因影响了地方积极性,其不满情绪必然日增,因此,地方将以“消 极怠工”方式来对抗中央,并可能动摇国家的政权基础,其结果只能是中央与地 方两败俱伤,既损害了双方利益,又伤了两者的关系5。反之,若地方过度分权, 将不利于市场经济环境的发育和改善,也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培育,尤 其对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而言,如果地方过度分权,必将由于 地方势力的高度崛起和过分强大,而滋生出独立倾向,最终将导致国家四分五裂。 此外,由于传统的惯性影响,也决定了适度的地方分权和较强的中央集权,是我 国国家政治结构形式的必然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是指一定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下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及统属关系。

[1]权力总是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构成了两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内容。

双方对权力最大化追求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博弈双方———代表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普遍利益的中央政府与代表国家局部利益和地方特殊利益的地方政府在博弈过程中相机采取各种谋略、办法、措施或手段,力图谋求最大化的自身利益。

政策是政府为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2]政策本质上是对社会利益结构、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与调整。

政策博弈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进行利益博弈的一种重要方式。

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过程,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利益竞争与利益博弈过程。

政策博弈是认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个全新视角,政策博弈分析是解读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种特别尝试。

研究和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差别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政策博弈,对于更好地认识中央与地方关系,规范中央与地方行为,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利益差别: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现实基础利益关系是行为主体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不同的行为主体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及其对利益差别的追求是利益博弈产生的基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是两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内容。

双方之间的政策博弈正是建立在彼此之间的利益差别基础之上。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差别是由地方政府利益的双重特性决定的。

中央政府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社会的普遍利益。

中央利益是整个国家和社会最集中的代表和体现。

而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地方利益则具有双重特性。

一方面,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另一方面,地方利益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作为本地区利益的正式代表,地方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于地方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它必须对本地区的选民负责,发展本区域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和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为本地区的选民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差别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一客观存在的利益差别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摘要: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是两者之间关系的核心内容。

双方对利益最大化追求的过程,就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政策博弈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进行利益博弈的一种重要方式。

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过程,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激烈的利益博弈过程。

本文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差别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政策博弈,提出了相应的制度创新举措,谋求更好地规范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实现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

关键词:利益;博弈;政策;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86(2006)07-0101-05个人简介:杨连强(1982-),男,福建安溪人,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硕士生,(南京210093)。

重庆社会科学ChongqingSocialSciences2006年第7期(总第139期)No.7,2006(SerialNo.139)利益差别与政策博弈: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另类解读杨连强泾渭分明,得到切实的尊重和满足,而是一个随着体制的转轨和改革的深化而不断转变和发展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支配之下,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也相应呈现出高度的统一:中央政府依据行政强权,凭借指令性计划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格局、配置各种社会资源,地方政府既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没有相应可供控制的社会资源,在权力和利益方面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执行中央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而不能超越其管理对象范围和层次而制定有悖全局的政策,更不可能同中央政府讨价还价。

这种建立在中央高度集权基础之上的利益关系格局,强化了中央政府的利益主导地位,淡化了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意识,模糊了客观存在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差别。

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支配之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关系单一的模式不同,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关系呈现出利益结构多元化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通过推行“放权让利”的改革战略、“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等一系列市场化和分权化改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纵向权力得到不断调整,利益关系格局不断变动。

随着市场化和分权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地方政府获得的财权和事权不断扩大,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利益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

可控制资源的不断增加和可获得财力的逐步积累,使地方政府具备了相应的同中央政府讨价还价甚至公开叫板的实力和冲动。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利益差别的客观存在,使得双方之间的利益博弈在所难免。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策博弈正是建立在双方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差别基础之上。

中央政府代表全局利益,其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地方政府代表局部利益,其执行政策的出发点是谋求本地区的最大利益。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策博弈突出表现在财权分割、财政转移支付和政治权利配置等领域。

地方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谋求地区利益最大化,一则利用自身各种优势或“劣势”,挖空心思地积极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力求获得更多的政策资源和更为有利的政策空间;二则通过各种手段与中央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竞争,以使更多的资源流入本地区或尽量避免各种资源从本地区流出。

中央政府则通过对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资源配置和政府绩效考评制度等权力和资源的控制和掌握来调控地方政府行为,约束地方政府决策。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贯穿于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的全过程。

二、政策博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博弈论英文为gametheory,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3](P3—4)政策博弈是参与博弈的局中人在宪法、法律、行政机关决定、习惯与传统等框架或规则范围内,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信息,在充分比较各种可能情况下自身支付大小后,采取相对应的行动以获得满足效用最大化结果的行为选择过程。

[4]政策博弈一般包括四个要素:(1)对弈者,即博弈双方。

顾名思义,在中央与地方的政策博弈中,博弈双方即简化为作为政策制定者的中央政府和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地方政府。

(2)预期报酬,即政策目标。

中央政府代表全局利益,其政策制定的目标直接指向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代表局部利益,其执行政策的出发点是谋求本地区的最大利益。

(3)博弈策略,即政策手段。

中央政府利用诱导、限制、规范、鼓励等手段,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迫使地方政府按既定的要求执行政策,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而地方政府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会以变通的手法来曲解甚至抵制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

(4)博弈规则。

制度、法律等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是政策博弈得以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别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利益博弈在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等政策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主要是在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对象之间以及不同的政策对象之间进行。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同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

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影响效力遍及其统辖区域。

这一区域内的各级地方政府、各类公众和企业都是其政策对象。

地方政府既是中央政策的接收者,同时又是其各自管辖范围内各类企业和公众利益的集中代表者。

在中央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以地方利益的合法代表身份出现,既与各同级地方政府展开激烈的利益竞争,又积极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进行激烈的利益博弈,通过公关、游说、施压等各种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手段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努力影响中央政府政策的制定,力图使自己关心的政策问题进入中央政府的政策议程或使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方案向本地区倾斜,谋求本地区利益最大化。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进行讨价还价的利益博弈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表现为:[5]一是突出和强调本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影响中央政府的发展战略决策,争取政策上的优惠;二是重视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积极向中央政府推荐项目;三是利用各种关系,跑“部”“钱”进等。

面对来自地方政府众多的意愿表达和利益要求,基于国家的整体利益、社会的普遍利益以及自身的特殊政治利益考量,中央政府会优先考虑将那些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影响重大深远的政策问题提上政策议事日程,或者使自己制定的政策方案有利于增进人民福利,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政策制定过程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

政策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利益一致或利益妥协的产物。

(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政策执行既是检验既定政策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又是后续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所谓政策执行,就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

[6](P383)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主要是在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以及政策对象之间进行。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充分体现了政策执行过程中作为政策制定者的中央政府与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特征。

政策的目标直接指向政策制定者所领导或代表的国家、社会或共同体的利益最大化。

中央政府制定政策的意图在于通过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社会利益结构的规范来解决政策问题,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发展,因而政策的实施自然有利于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普遍利益的实现。

既然政策本质上是对利益关系的规范和调整,就有可能使一部分地区受益,而另一部分地区利益受损。

当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有利于本地区利益的时候,地方政府就会不遗余力地贯彻和执行;但当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不利于本地区利益的时候,地方政府就有可能挖空心思地去曲解甚至抵制该政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主要表现为:一是政策敷衍。

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阳奉阴违,只做表面的应付和宣传,并未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去落实。

二是政策附加或阻截。

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中央政策规定的实施对象、范围、目标、力度进行,而是根据自身利益需要,人为地扩大或有选择地执行中央政策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