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科学社会主义复习
科学社会主义考点整理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重点1、为什么要学习以及你准备怎样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这门科?(1)为什么要学习:①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②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③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④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必胜的信念;⑤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2)怎样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世界联系中国;成就联系挫折;现实联系历史;现在联系未来。
2、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1)积极贡献有:①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
②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和许多精辟的思想及论证。
③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品格。
④揭示和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2)历史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空想社会主义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他们的设想便不能不是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不能不充满幼稚的幻想。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原则,他们从道德情感出发认同社会主义。
3、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六项:(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的历史进程。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纲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提纲
一、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理论基石?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三页
二、如何认识马克思的思想(马克思社会主义设想和现实不一致的问题)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五页
三、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真理性?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六页
四、如何理解俄国从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新经济政策的实践)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七页
五、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列宁思想)
答案是老师上课补充内容,列宁的九条思想,
六、如何认识在斯大林时代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地位的转化?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十页
七、苏联七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结论
答案在复习资料第十页
八、没有记下,欢迎大家补充
九、改革开放30年的十条经验。
答案:(此为网络搜索结果,和老师补充的内容大体一致)
1、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首要经验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3、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4、坚持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
5、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一条卓有成效的经验
6、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经验
7、坚持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得
到人民拥护、肯定的经验
8、统筹大局,自力更生,是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
9、坚持“三个有利于”是我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根本经验
10、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政治经验
十、三次飞跃的认识(意义)
答案在复习资料的第十六页。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完整精确版
1、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答:19世纪初期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流派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成就,其主要的历史功绩表现为:第一,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们的学说中,也包含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提出了一些科学地论证人类社会历史的思想资料。
第二,对资本主义社会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揭露和批判。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无情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道德观念,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种种弊病,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和消费的失调,是周期性危机的根本原因。
第三,天才地预测了未来社会。
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了设想。
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第一,没有真正的揭示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客观要求。
第二,没有真正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第三,找不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力量。
他们的理论还是空想的,不成熟的理论。
2、《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第一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宣言》用唯物史观考察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第二深刻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
《宣言》分析了无产阶级的特性,认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具有前途的阶级。
第三系统地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基本纲领和策略原则。
《宣》论述了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
第四精辟地概括了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
《宣》预言当阶级差别已经消灭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利将失去政治性质。
最后《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集中体现,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期末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复习资料)共同关注的问题:1、社会主义是什么?2、现实社会主义从何而来?是不是历史的错误选择?3、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改革?(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存在许多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社会问题)4、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会从改革走向改向?5、苏东剧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党的现状如何?6、社会主义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社会主义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吗?(敢问路在何方?)导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A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反杜林论》)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B.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含义:从广义上说,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并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
”(1999年版《辞海》)“科学社会主义又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四版)“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专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最初是德国社会主义者格律恩1845年在阐述圣西门的学说时首先使用的。
1872年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一文中开始使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
在马恩著作中,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经常是互用的。
就其内容而言,社会主义有三层涵义:一是指社会主义学说;二是指社会主义运动;三是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就其发展历程而言,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四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传统到现代→思考:以何为标志?解答:1、从空想到科学(以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2、从理论到实践(以列宁1917年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为标志)3、从一国到多国(二战后13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4、从传统到现代(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反思改革,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主要特点1.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2.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等三个方面:性质:★阶级性★阶段性★特殊性条件: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一般目的:包括最近目的和最终目的3.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普遍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实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阶级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思考:如何理解这四个统一?三、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目的:培养“四信”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意义:有利于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研究方法:1. 一般研究方法:一般研究方法是运用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1、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必然归宿、出发点落脚点。
第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构成了马义的核心。
第三,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纲领和旗帜,科学社会主义比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更具现实性和实践性。
第四,科社会主义是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武器。
2、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及三种理论形态。
三种历史性飞跃:(1)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3)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到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三种理论形态:1、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
(经典社会主义)2、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并由斯大林给予理论概括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3、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中形成的社会主义。
(发展中的社会主义)3、试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
三大空想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加深刻;认为理想社会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他们提出的社会改革,既摆脱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虚幻的文学描绘却提不出具体途径的局限性,又比较彻底地克服了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禁欲主义和平均主义的缺陷;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材料。
4、试析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及其历史局限。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第一,有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历史过程,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现实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揭露,启发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觉悟。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在设想未来理想社会时,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和天才的猜测。
历史局限性:①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②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一、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联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运动的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阐述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摆脱唯心主义和宗教等精神奴役的出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一主题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揭示了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分析了无产阶级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科学依据,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一主题的中介。
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政治方面论证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及其实现的条件和道路,如:论证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张组成共产主义政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阶级斗争,由工人阶级夺取、掌握政权等等。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一主题的终结.这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和科学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成为科学。
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就没有落脚点和归宿,也不能成为改变现实世界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19世纪40、5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的继承思想先贤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具备了现实的基础,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进入20世纪后,列宁依据时代背景的变化和历史条件的转移,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了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先例,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河北工业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第3章第三次飞跃
南斯拉夫与苏联决裂经过3
• 经济上苏联想与南斯拉夫办合营公司,将南斯 拉夫变成苏联的附庸经济,遭到南斯拉夫拒绝。 • 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草拟了《巴尔干联邦章 程》,拟建立联邦。但一直有争议,是建立两 个国家的还是八个国家的联邦? • 后来季米特洛夫提出“巴尔干多瑙河联邦”, 将希腊解放加进去。 • 苏指责南斯拉夫是无政府主义,要求今后在采 取任何外交步骤前须与苏政府磋商。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 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
•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公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济基础
私
经济基础
公
经济基础
• 生产力
生产力
生产力
四、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基础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基本矛 盾概念,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 的矛盾,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去解决。 •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必须 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始终,任何把社会主义 社会看成是无矛盾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观 点都是错误的。
一个失败的改革家
• 赫鲁晓夫生性急躁,缺乏考虑,急于求 成。这使得许多从原则上说是正确的改 革措施,结果却事与愿违。 • 他还主观地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取得了 完全和最后的胜利,苏联已进入全面开 展共产主义建设的时期,提出了许多超 越现实的口号和目标。 • 赫鲁晓夫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央集权 和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也没能有效地推 行政治体制改革。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1892年5月—1980年5月)
• 铁托生在克罗地亚的一个贫农家庭。他 的童年生活非常艰苦,15岁就外出谋生, 先后当过放牛娃、饭馆招待员和学徒工, 并在国内及捷克、奥地利和德国当过五 金工人。 • 20岁时,他加入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 • 1913年,应征入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曾因鼓动反战而受处分,后被沙俄 军队俘获。 • 1920年他回国参加了南斯拉夫共产党, 组织工人开展革命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复习提纲
1.简述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次飞越是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俄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抗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随后的建设中逐步形成斯大林模式的苏联社会主义,这种模式在当时苏联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随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其弊端也渐渐显露,如不能进行很好的改革,则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无法体现。
第三次飞越,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一种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社会主义只的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
主要肯定苏联模式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部分,同时纠正其对科学社会主义教条式的理解和背离性歪曲,结合当今时代的变化和各国国情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2.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是起点与中介,科学社会主义是终结,没有终结则起点和中介就会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另外,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更直接更全面的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3.为什么不同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要开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属于高校研究生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社会的精英,是祖国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研究生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重要途径。
研究生的成才,不仅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研究生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
(完整word版)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总结必背13题-推荐文档
科学社会主义经典总结必背13题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 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
2.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 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 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 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3.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 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从此,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 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4.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指导下, 各国工人政党于1864年建立了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国际”。
在第一国际期间, 马克思、恩格斯展开同蒲鲁东主义、工联主义、拉萨尔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 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奠定了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基础。
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 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尽管巴黎公社存在的时间很短, 但公社期间所实行的一系列主张和措施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工人运动留下了宝贵经验。
马克思高度评价巴黎公社的意义, 认为“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
河北工业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第1章第一次飞跃
内容 最早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 恶,描绘了未来社会。 叙述的是旅行家希斯拉德到一个陌 生国家旅行的故事。 采用的是古希希腊后期流行的游记 体裁。
内容
在他虚构的乌托邦海外仙岛上,一切财产全民所 有,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度, 消灭城乡差别,在国内的一切经济交往中取消商品、 货币和市场,实行消费品按需分配的原则。 提倡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 的追求和道德修养。 乌托邦人每天劳动6小时后进行科学、艺术和体育 活动。 在对外关系中,乌托邦社会不闭关锁国,从事对 外贸易,热情接待来访者,同时防止外国不良习俗的 腐蚀。
同马克思同时代 代表人物 [法]布朗基、卡贝、德萨米 [德]魏特林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 贡献: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 刻的批判,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天才的猜 测;进行了宝贵的试验。 缺陷:空想社会主义不能从实际出发,而 是从人类理性、永恒正义之类的观念出发,没 有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一、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经济条件 19世纪上半叶,第一次技术革命引发 的产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法、德、 美等国也已经进入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 变的时期。 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逐步确立,以国际分工为基础 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 内在矛盾暴露出来。
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政治条件
马布利的贡献
• • • • • • • • 原始社会经历了渔猎阶段和农业生产阶段。 私有制产生于分家。 私有制是人类一切不幸的根源。 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立法改革。 反对土地集中,耕者有其田。 遗产继承权限制两极分化。 提出建立完善的共和国的思想。
巴贝夫的贡献
揭露资产阶级国家本质,提出人民革命和 人民专政思想。 提出革命过程论:消灭私有制——实现公 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国民公社。 强调平等,首先使用了绝对平等一词。 领导了平等派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参考
问题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三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工人运动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在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次飞跃:(从理论到现实)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实践,发展了马克思的国家与革命的学说,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此后,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际,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第三次飞跃:(从传统到各具特色)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
其最明显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取得初步成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第三次历史飞跃时期,时代主题已经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国际间激烈的经济较量,实质上是各国间综合国力的较量,表现为世界范围内高科技的竞争。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把握时代变化,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根据中国国情,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挑战。
问题二: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以什么理论战胜;为什么必然?)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起初的,不成熟的,不完备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一、唯物史观1、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社复习提纲
一、《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共产党宣言》正文共4章,概括起来,它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有:●第一,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发生过非常巨大的革命作用。
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再支配自己创造的生产力了。
●突出的表现就是经济危机的发生。
●●第二,深刻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埋葬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为什么具有这样的历史使命?●它同大生产相联系,最有前途。
●它受剥削最深,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大工业培养了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它具有战斗力。
●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一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
●二是把生产资料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发展生产力。
●第三,系统地提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党的性质和先进性: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先进性在于懂得运动发展的规律,能够推进运动。
(285)●党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在党的最终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和建立公有制社会。
●党的斗争的策略: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第四,对无产阶级解放的前景作了精辟的概括和分析。
●未来的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主义讲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自由的。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也是自由的。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它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恩科学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第一篇重要著作。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为各国无产阶级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2、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论及其历史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理论,概而言之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的质的规定性。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参考资料
简答: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研究对象:(1)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科学。
(2)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和全人类解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总之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基本问题:(1)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怎样取代资本主义(3)什么是社会主义(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1)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性和科学性都很强的学说(2)科学社会主义是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的学说(3)科学社会主义是批判性和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
(4)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三、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是怎样批判和揭露的(1)批判的矛头直指私有制(2)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冲突和阶级对立。
(3)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4)揭露和批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及其所造成的经济危机。
(5)严厉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思想和道德。
四、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理想(1)主张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主张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未来社会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度,都有按需分配的构想。
(3)主张消灭商品交换和实行计划生产。
(4)主张消灭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和阶级差别。
(5)提倡社会和谐,主张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
(6)还有一些诸如: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五、如何理解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局限性(1)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从唯心史观出发的。
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始终不能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科学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2)空想社会主义者始终没有找到实现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看不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宣扬天才论和个人英雄史观,将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在少数人的身上。
他们看到的是社会表现出来的弊病,因此消除这些弊病成为思维着的理性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复习重点内容(全面)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复习重点内容(全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重点内容课程整体分为四大板块:第一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简介及其基本原理第二部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三部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四部分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社会主义的前景第一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简介及其基本原理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定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从社会发展规律角度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推翻资本主义,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论和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指马克思主义。
狭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并列。
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科学社会主义包括三种存在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批判资本主义,倡导社会主义,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揭示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思想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进程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是指无产阶级在自己的政党的领导下,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方面。
从运动的主体和目的来看,又可称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纵向替代物,既源于资本主义又高于资本主义的更高级、更美好的社会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所要实现的制度目标。
它的基本特征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主要线索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社会形态作为研究客体,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并且包括根本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这两个伟大历程。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总结全面)
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考试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后答案(高放版)简答题一.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答:联系——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料。
1)空想中的历史观所包含的唯物主义成分与辩证法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料。
2)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给科学社会主义启发。
3)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制度提出的积极主张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参考。
区别——1)它们对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认识不同:空想社会主义简单的将之视为绝对真理,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把社会主义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对无产阶级的认识不同:空想社会主义还没从众多阶级中把无产阶级区分开来,简单认为他们是一群受苦受难的人,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实现社会主义道路认识不同: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皆认为未来应进入新阶段,但空想社会主义认为通过宣传教育及典型示范等社会改良方式实现,而科学社会主义则认为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方式进行推翻资本主义政权。
4)对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认识不同。
空想社会主义是单纯思维的结果,科学社会主义立足于现实,把未来世界推断出来,不主观臆断。
二.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在工业中加速实现普遍的国有化,在商业方面实行贸易垄断,在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评价:积极作用: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消极作用: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3)新经济政策内容:以余粮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
确定自由贸易的原则--冲破了货币限制,即无地区限制和货币正常化。
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转为多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即国家控制下的资本主义。
改平均食物分配制度为劳动报酬级差制。
评价:在经济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发展和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复习总结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复习总结资料《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概述一、基础知识1.社会主义是一种理论学说,是一种社会运动,是一种国家制度。
2.1873年1月,恩格斯在《再论蒲鲁东和住宅问题》一文中,最先使用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概念。
马克思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1874-1875年初)也使用了“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概念。
3.1880年恩格斯出版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之后,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就不一定对社会主义均加上“科学”的界定,而只通称社会主义了。
4.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二、问答题(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是关于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一般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完成社会主义发展、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任务,促使社会主义成长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原理和策略原理,是在完成自己伟大历史使命的漫长过程中制定和实施各个历史阶段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根据和策略基础。
(二)怎样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必然归宿。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从不同方面给科学社会主义作论证的。
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没有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学说,固然不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伟大作用就得不到体现,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论证就得不到落实。
只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物质力量;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上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科学,它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更直接、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
它是行动的马克思主义,他的作用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它为各国无产阶级提供正确的理论纲领和战略策略原则,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行动的指南和胜利的旗帜。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详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详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思考题1、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之中占居什么地位?它与马克思主义其他组成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答: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地描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三个组成部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哲学是起点,经济学是中介,社会主义是终结,没有终结,起点和中介就将半途而废,因此是核心。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其终结则是科学社会主义。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来看,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比之哲学和经济学是更加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就狭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就广义而言,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
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比哲学更直接,比经济学更全面地指导我们党的实践活动和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试述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功绩。
答: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空想社会主义说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可以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思想上的反映。
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种种社会矛盾,让许多人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这样,就有了社会活动家、政治家等(后来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设想,著书立说,形成了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第一,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为研究资本主义早期社会提供了许多历史资料,也提供启发了工人觉悟的许多思想材料,使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
科学社会主义复习资料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提要(2011.12)导论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2. 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同义语?3.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第一章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局限性2.各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及其评价(莫尔,康帕内拉,马布利,摩莱里,傅里叶,圣西门,欧文)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4.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两个理论基石(唯物史观——思想路线,剩余价值——理论依据)5.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6.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第二章1.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析3.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析4.苏联模式的主要特点,苏联模式产生的历史根源5.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社会发展阶段论,把生产力作为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第三章1.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基本经验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第四章1.两次历史性飞跃2.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3.科学发展观深化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哪些重大问题认识?第五章1.时代主题的转变及原因2.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4.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及社会主义的应对措施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原因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的特殊意义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总趋势终论(略)讲义要点导论1.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学术界也有称之为社会主义学)。
它是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形形色色冒牌社会主义相对立的。
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一词有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二是指运动,即为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进行的实践; 三是指思想,即指导这个伟大实践、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作论证的思想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只是就思想体系而言的。
科学社会主义,它是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形形色色冒牌社会主义相对立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提纲(闭卷)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提纲(闭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试复习提纲(闭卷)一、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为什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被100多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我们的事业需要马克思主义。
只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2.指导思想不能搞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多样化是指现实社会中各种思想存在的状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是指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是什么。
社会思想的多样,并不等于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就要多元。
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它占支配地位,必然要求通过一元去引领多样。
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并不排斥意识形态领域的有序化,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来讲,就是多样并存、一元指导。
3.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影响思想文化的繁荣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会妨碍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不会影响我们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会影响我们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5.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必须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二、通过对世界社会主义状况的学习,搞清楚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1.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中国没有走资本主义道路,而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包括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共同做出的选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世纪法国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 特点是开始论证新社会。 • 代表人物有: 摩莱里:原始共产主义 马布利: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渔猎——农业) 巴贝夫:人民革命,人民专政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 特点是理论系统化,论证加实验。 • 该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代表人物 [法]圣西门:社会基本矛盾萌芽 [法] 付立叶:对资本主义一分为二分析;按比例分配 [英]欧 文:国家本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暴力工具。
一是唯物史观; 二是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的有效途径——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 政党领导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三是找到了实现新社会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
5、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 • 教材第23——28页。
三、第二次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理论到实践 • • • • • • •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宣传和建党活动 巴黎公社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胜利论 列宁一国胜利论 十月革命胜利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3、邓小平领导中国建设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实现历史性转折。 •1982年十二大,从农村开始改革,中国社会改 革开放,逐渐进入改革轨道。 •1987年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基本确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 •1992年十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 成,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1997年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 导思想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
6、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贡献
• (1)实现工作重心转移,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根本 任务。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的著名论断。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提出共产党员向资本家学习。 (3)利用资本主义 •利用国内外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帮手。 •招募资产阶级专家工作。 •只有利用资本主义,才能建成社会主义。 (4)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在国营经济的管理中全面实行经济核算制、责任制;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关心个人利益和关心生产的原则。
5、列宁的“一国胜利”理论
• 列宁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勇敢 地否定了“共同胜利”的传统观点,得出了社会主义将在一 国、数国获得胜利的新结论. • (1)1915年8月,《论欧洲联邦口号》:“经济和政治发展 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 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2)1916年1月至6月,《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3)1916年9月,《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资本主 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 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8、第二次飞跃的历史意义
• (1)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理论进入 由社会实践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的新时期。 (2)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代。自此,社会主义已经成 为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3)形成了苏联模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继马克 思、恩格斯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种理论形态。 (4)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世界上第一种社会主义 模式,在实践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总复习
2006年12月
一、课程体系
• 一个地位 • 三次飞跃
1、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2、三次飞跃
• 第一次飞跃 • 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 恩格斯完成。 • 第二次飞跃 •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斯大林完成。 • 第三次飞跃 • 社会主义在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模式由“一” 到“多”。铁托、邓小平作出重大贡献。
后期,布朗基、卡贝、魏特林:密谋加实验。
3、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局限性
(1)贡献: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作 出了天才的猜测;进行了宝贵的试验。
(2)缺陷:
空想社会主义不能从实际出发,而是从人类理性、永恒正义之类的 观念出发,没“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苏联模式既有重要历史作用,也有严重弊端。
(1)进步性 •第一,有力保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苏联 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 世界第二强国。 •第三,战后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2)严重弊端 •第一,重速度、轻效益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高度集中的、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计划 经济体制。 •第三,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二、第一次飞跃
• • • • 1、空想社会主义简介 2、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3、马克思恩格斯的突破 4、两块理论基石的意义
1、空想社会主义的两种类型 (1)莫尔式 (2)闵采尔式
(1)莫尔式
• 以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命名。 • 莫尔的代表作《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 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 • 否认阶级斗争,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 行动。 • 企图通过小规模的示范活动和平改造社会。 • 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多数派。 • 他们大多出身于上层统治阶级家庭,政治上代表尚不 成熟的无产阶级。
•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每个党员内在素质的提 高工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把执政党 建设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创造 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能够后发先进,中 国一定能够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预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希望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3、第一国际
•国际工人联合会(1864——1876) •领袖——马克思:起草两个重要文件 1.《成立宣言》 2.《临时章程》 •领导国际的主要工作 •重大事件: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存在了72天. •会员40万 •18个国家建立组织 •活动了12年
4、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同胜利”的原因
• 当时处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 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 社会上起决定作用的阶级,无产阶级成了所有资本主 义国家共同的敌人。 • 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各国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尚 未激化,能够结成反革命联盟来对付无产阶级革命。 • 各国疆域相连,交通方便,如果革命不能同时发生, 必然在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联合进攻下使分散的努力 遭到共同的失败。
6、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贡献(续)
• (5)通过合作制把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向作买卖的农民让步; •合作制找到了使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尺度; •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结成联盟。 (6)开展文化革命 •在一个文盲的国家内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提高教师地位。 (7)加强执政党建设 •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 •坚持党内团结统一,反对党内派别活动; •健全监督制度,防止党员腐化变质; •坚持党员标准,加强党的教育。
2、《共产党宣言》的起草过程
(1)草稿的草稿 •魏特林:《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1838)
•1846年《十一月文告》 •1847年《二月文告》
(2)草稿
恩格斯: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1847、6) •《共产主义原理》(1847、10)
(3)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发表。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1)不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规律,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2)没有找到改变资本主义的有效途径。 (3)没有找到实现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4、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及其意义
• (1)两大发现 • 唯物史观 • 剩余价值学说
(2)两大发现的意义和价值
从根本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1)不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规律,历史 观是唯心主义的. (2)没有找到改变资本主义的有效途径。 (3)没有找到实现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2)闵采尔式
• 以德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闵采尔的名字命名。 • 闵采尔宗教改革家,农民运动领袖。 • 主张通过暴力活动推翻旧制度,建立新政权,改造社 会。 • 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少数派。 • 他们多出身于比较贫穷的家庭。
• 这两种空想社会主义类型,是后来保守和激进 两种类型的前驱。
2、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1、 “共产主义者同盟”
• • • • • • 青年德意志(1834瑞士) 流亡者同盟(1834巴黎) 1836年二者合并“正义者同盟” 魏特林 口号:人人皆兄弟 •“正义者同盟” “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6) •“人人皆兄弟”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847——1852年,存在了5年 •盟员400人,8个国家有支部 •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党
4、中国改革过程 • •三次思想解放: •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从“左”的思想 束缚中解放出来。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从姓“社”姓 “资”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 •1997年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多 样化,从姓“公”姓“私”的思想禁锢 中解放出来。
五、当务之急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经济建设扭住不放,发展才是硬道理。
(1)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2)18世纪法国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 对理想社会制度进行了“空想的描写”。 • 代表人物: [英]莫尔:《乌托邦》 [德]闵采尔:组织农民起义。 [意]康帕内拉:《太阳城》 [英]温斯坦莱 [法]维拉斯 • 其中,莫尔、康帕内拉和闵采尔最为著名。
四、第三次飞跃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 中国改革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 • • • • 南斯拉夫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改革
2、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
• 毛泽东领导建国,创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取政权道路。 • 毛泽东领导中国顺利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过渡。 • 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探索有中国特色的 新道路。 • 1956年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