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诊疗规范及流程

合集下载

膀胱肿瘤诊疗规范

膀胱肿瘤诊疗规范

膀胱肿瘤诊疗规范(手术科室)
【病史采集】
1.无痛性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是最多见的症状;
2.部分病人的起始症状为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下体检为阴性。

【辅助检查】
1.B超;
2.CT检查;
3.IVP检查:明确上尿路情况,肿瘤较大者在膀胱区可发现充盈缺损;
4.细胞学检查:尿沉淀细胞学检查方便易行,可多次重复;
5.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肿瘤的最重要的方法,并可进行活检。

【诊断】根据症状、辅助检查,多数病例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膀胱结石:膀胱结石也可引起血尿,但B超一般可明确诊断。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

表浅性膀胱肿瘤行保留膀胱手术,浸润性膀胱肿瘤做全膀胱切除术;晚期肿瘤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膀胱灌注化疗:常用的药物有丝裂霉素、表柔吡星;
(2)化疗;
(3)放疗;多在晚期膀胱癌做;
(4)免疫治疗:白细胞介素Ⅱ等。

2.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
(2)部分膀胱切除术;
(3)根据性膀胱全切术。

【疗效标准】
1.近愈标准:肿瘤切除,切口愈合。

2.好转标准:肿瘤切除不彻底,症状暂时好转,或经非手术治疗症状好转。

【出院标准】手术切口愈合。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诊疗指南是指医学专家根据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制定的指导方针。

以下是一般性的膀胱癌诊疗指南:
1. 临床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和常规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膀胱癌的可能性。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膀胱超声检查、膀胱镜检查、腹部CT 或MRI等,用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袭程度。

3. 病理学检查:通过膀胱镜检查取得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的类型和分级。

4. 分期评估:膀胱癌分为肌层非侵袭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和肌层侵袭性膀胱癌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根据病理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期评估。

5.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膀胱癌,可行经膀胱镜切除肿瘤(TURBT),对于肌层侵袭性膀胱癌,可能需要进行膀胱切除手术,并可能需要结合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

6. 辅助治疗:对于某些高风险的患者,可能会进行术前或术后的化疗或放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7. 随访和监测: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包括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

需要强调的是,膀胱癌的诊疗指南是根据目前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制定的,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意见来确定。

因此,建议在确诊膀胱癌后及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膀胱癌诊疗规范

膀胱癌诊疗规范

膀胱癌诊疗规范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一、膀胱癌的诊断膀胱癌诊断及病理分级、分期的基本原则如下。

1)需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超声、泌尿系 CT/MRI 检查或CTU/MRU 检查、胸部 X 线/或胸部 CT 检查。

2)怀疑膀胱癌的患者应行膀胱镜检查;对可能需要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或需要化疗的患者,建议同时病理活检;部分患者行诊断性TURBT 明确病理结果及病理分期。

3)怀疑原位癌、尿脱落细胞阳性而无明确肿瘤、无黏膜异常者应考虑随机活检,可选择荧光膀胱镜或NBI 膀胱镜检查。

4)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骨痛或碱性磷酸酶升高怀疑有骨转移者,建议骨扫描检查。

5)尿膀胱肿瘤标志物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对可疑尿路上皮肿瘤诊断;中、高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转移有辅助作用。

6)推荐采用膀胱癌 2017 TNM 分期系统(AJCC)进行病理学分期荐采用2004年及2016版的分级标准(表3)。

7)尿路上皮癌分子分型根据 CK5/6、CD44、CK20 和P53 表达情况分为基底样型(Basal)、管腔样型(Luminal)和野生型P53 样型,与预后相关,基底样型预后最差,野生型 P53 样型预后最好。

表 1 2017 年 AJCC 膀胱癌 TNM 分期表 2 WHO 2016 版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肿瘤分类和浸润性膀表 3 WHO 1973 年及 2004 年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系统WHO 1973 年分级WHO 2004 年分级乳头状瘤乳头状瘤Grade 1:高分化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Grade 2:中分化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Grade 3:低分化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二、膀胱癌的治疗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NMIBC):标准治疗手段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根据复发危险决定膀胱内灌注治疗方案。

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 年版)一、概述膀胱癌就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得恶性肿瘤,就是泌尿系统最常见得恶性肿瘤之一。

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情况: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10 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得第7位;女性为2、2/10 万,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得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2/10万0、9/10 万,死亡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得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 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根据2010 年至2014 年美国SEER 数据库统计,膀胱癌确诊时得中位年龄为73岁,中位死亡年龄为79 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 年膀胱癌发病率为 6 、61/10 万,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 万。

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与3、51/10 万,男性就是女性得3、3倍;死亡率为2、60/10 万,男、女性膀胱癌得死亡率分别为3、75/10 万与1、24/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 1。

2016 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 万例,其中男性6、21 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 6 位)、女性1、84 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 万例。

膀胱癌就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得恶性肿瘤之一,规范与提高膀胱癌得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得危险因素膀胱癌得发生发展就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得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研究证实:内在得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与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就是膀胱癌最为确定与最主要得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得芳香胺类化合物 4 氨基联苯有关系。

约50%得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得患病风险增加2~5 倍,并与吸烟强度与时间成正比。

戒烟后膀胱癌得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一)2007一、前言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

目前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膀胱癌的临床诊疗行为进行规范。

为了进一步统一膀胱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利于对膀胱癌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判定以及与各地区膀胱癌诊疗结果的比较,提高我国膀胱癌的诊断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组成编写组,在分会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与组织下,以国内外循证医学资料为依据,参考《吴阶平泌尿外科学》、Campbell’s Urology和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等相关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结合国内临床实际,经过反复研讨,编写完成了中国《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便为我国不同医疗条件下泌尿外科医师选择合理的膀胱癌诊断方法与治疗手段提供相应有益的指导。

在《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编写过程中,通过PUBMED医学检索网、中华医学期刊网等对膀胱癌诊断治疗相关论文特别是近10~15年间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根据论文可信度的评价,最后《膀胱癌诊断治疗指南》中共引用342条文献,其中由我国学者在国内或国际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共41条。

二、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一)流行病学1.发病率和死亡率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九位,在男性排名第六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1]。

在美国,膀胱癌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位列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癌之后,在女性恶性肿瘤位居第九位[2]。

2002年世界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10.1/10万,女性为2.5/10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男性为4/10万,女性为1.1/10万。

美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为24.1/10万,女性为6.4/10万[10。

美国癌症协会预测2006年美国膀胱癌新发病例数为61 420例(男44 690例,女16 730例),死亡病例数为13 060例(男8 990例,女4 070例)[2]。

《膀胱癌诊疗规范》要点

《膀胱癌诊疗规范》要点

《膀胱癌诊疗规范》要点一、概述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的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2016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万例,其中男性6.2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女性1.84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万例。

膀胱癌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和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的危险因素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三、膀胱癌的诊断依据患者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尿细胞学及尿肿瘤标记物检查、膀胱镜检查做出临床诊断。

膀胱镜是最重要的检查,通过膀胱镜下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

上尿路的影像学检查可了解是否合并肾盂和(或)输尿管肿瘤。

膀胱癌临床诊断流程见图1。

(一)膀胱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血尿是膀胱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80%~90%的患者以间歇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为首发症状。

尿色可呈淡红色或深褐色不等,多为洗肉水色,可形成血凝块。

初始血尿的患者,常提示膀胱颈部病变,终末血尿提示病变位于膀胱三角区、膀胱颈部或后尿道。

少数患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

血尿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及出血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形态并不一致。

另一常见的症状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这类情况常见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者原位癌。

其他症状包括肿瘤阻塞输尿管所致的腰部不适、下肢水肿等。

晚期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者骨痛等晚期表现。

体征:膀胱癌患者一般无临床体征,因此查体对早期患者(如Ta、Tl期等)的诊断价值有限。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

膀胱癌诊疗指南简介膀胱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疾病。

诊断膀胱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1. 尿液检查:尿液细胞学检查是最常用的初筛方法,可以检测膀胱癌细胞的存在。

2.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的肿块和病变组织,并进行活检以确定病理类型。

3. 影像学检查:如膀胱超声、CT扫描和MRI等,可以帮助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

分期与评估膀胱癌的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侵犯深度和转移情况来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常用的分期系统是TNM系统,其中T代表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M代表远处器官转移情况。

根据分期的结果,可以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治疗膀胱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方法。

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分期、年龄、身体状况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来决定。

•手术治疗:早期膀胱癌可以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即TURBT手术。

较大的肿瘤或者侵犯肌层的肿瘤需要行部分膀胱切除术,甚至全膀胱切除术。

术后还需要进行尿路重建。

•放疗: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或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放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可以选择盆腔放疗或全身放疗,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减轻症状的目的。

•化疗:化疗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或药物灌注膀胱的方式进行。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紫杉醇和顺铂等,可以帮助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远处转移。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进行干预,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埃克替尼和贝伐珠单抗等。

随访与预后膀胱癌治疗结束后的随访和预后评估同样重要。

定期复查尿液细胞学、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以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并及时进行治疗。

最新原发性膀胱癌诊疗指南2023(最全版)

最新原发性膀胱癌诊疗指南2023(最全版)

最新原发性膀胱癌诊疗指南2023(最全版)1. 引言该指南旨在提供最新的原发性膀胱癌诊疗建议,帮助医生和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 诊断2.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应仔细收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并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2.2. 影像学检查:包括CT扫描、MRI、超声波和膀胱镜检查,以评估膀胱癌的位置和扩散情况。

2.3. 组织学检查:经膀胱镜检查获取膀胱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癌症的类型和分级。

3. 分期和分级根据肿瘤的扩散情况和深度,将膀胱癌分为不同的分期和分级,以指导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

4. 治疗4.1. 手术治疗:包括经尿道切除、部分膀胱切除和全膀胱切除等不同程度的手术,根据病情和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选择。

4.2. 化疗: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杀灭癌细胞来治疗膀胱癌,常与手术治疗结合使用。

4.3. 放疗:使用放射线照射膀胱癌细胞,有时可作为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

4.4. 靶向治疗:通过针对膀胱癌细胞中特定的分子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5. 随访对于已经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监测疾病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结论根据最新的原发性膀胱癌诊疗指南2023,医生和患者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最适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最新原发性膀胱癌诊疗指南2023. 中国医学杂志. 2023;100(1):1-10.2. Johnson B,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Bladder Cancer. Journal of Oncology.2023;45(2):123-135.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Bladder Cancer Treatment Guidelin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膀胱癌诊疗常规

膀胱癌诊疗常规

膀胱癌诊疗常规【概述】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世界各国膀胱癌的发病率相差很大,西欧和北美最高,东欧和一些亚洲国家比较低,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在泌尿系统肿瘤占第一位。

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10倍,60岁以后发病率高;此外还有种族差别。

95%以上是尿路上皮性肿瘤,移行细胞癌占90%,腺癌和鳞癌占2%~3%。

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如平滑肌肉瘤和横纹肌肉瘤等少见。

膀胱癌的病因复杂,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职业因素、吸烟、反复感染和炎症、长期大量使用非那西汀或环磷酰胺以及放射治疗等均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1.血尿为首发症状多表现为无痛性的肉眼血尿,间歇发作,终末性居多,部分病例呈现反复出现显微镜下血尿。

长期或大量血尿可伴不同程度的贫血,多是缺铁性贫血。

2.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和尿痛等刺激症状,提示肿瘤可能位于膀胱三角区,广泛的原位癌,或浸润性癌肿伴有坏死。

有时需要与下尿路感染、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鉴别。

3.肿瘤较大导致膀胱出口梗阻,或肿瘤位于膀胱颈口时,可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男性患者需要与BPH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鉴别。

4.患者若有一侧或双侧的肾区酸痛,应注意有无肿瘤堵塞输尿管口,引起输尿管扩张和肾积水。

5.膀胱癌晚期症状有明显消瘦,贫血,恶液质,远处转移等表现。

男性患者肿瘤侵犯直肠可出现直肠刺激征或低位肠梗阻的表现;女性患者肿瘤可侵犯子宫或附件;肿瘤有盆腔的广泛浸润时,可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的水肿。

【诊断要点】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有无家族史,有无接触芳香胺类的化学致癌物史,有无吸烟史。

有无肉眼血尿,血尿是尿初、全程抑或终末性,是否伴发下尿路刺激症状,目前的排尿情况如何。

相关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和进展情况。

6.详尽的体格检查腹部触诊是否可扪及肿块,男性患者可做腹部一直肠双合诊,女性患者腹部-阴道双合诊。

对男性患者同时强调指检前列腺,了解肿瘤是否侵犯前列腺或是原发前列腺癌转移至膀胱。

07-膀胱癌诊疗规范

07-膀胱癌诊疗规范

七、膀胱癌诊疗规范1.前言膀胱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间断性全程血尿。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工农业生产发展所致环境污染,膀胱肿瘤的发病率有增长趋势。

膀胱肿瘤依据组织学起源,分为上皮性肿瘤及非上皮性肿瘤两大类:上皮性肿瘤占全部膀胱肿瘤的90%,包括原位癌、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

非上皮性肿瘤主要包括肉瘤、淋巴瘤、嗜铬细胞瘤及混合性中胚层肿瘤。

依据生物学行为又可以划分为浸润性膀胱癌及非浸润性膀胱癌。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对癌基因、抗癌基因、生长因子及肿瘤抑制因子等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的发病机制逐步得到揭示。

计算机辅助的影像细胞DNA分析术、形态分析术等新型影像及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显示更多的肿瘤生物特性,对膀胱肿瘤的分级、分期及预后的认识有所提高。

流式细胞术定量荧光分析及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为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方法。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接触苯胺类物质、吸烟、甜味剂、咖啡及放疗、某些药物、膀胱结石、慢性炎症均为诱发膀胱癌的因素。

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越来越多的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同时辅助以化学及免疫制剂膀胱药物灌注,膀胱肿瘤术后的再发率逐渐下降。

全膀胱切除后可控膀胱术及原位膀胱术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术前检查2.1.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试验、肝功、肾功、血糖、电解质、乙肝、丙肝、凝血四项、爱滋病抗体、梅毒、血型、T细胞亚群、NK细胞胸片、B超、心电图肺功能检查(年龄>60岁\ 长期吸烟者\ 肺部有慢性疾病者)2.2.专科检查膀胱镜检并活检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活检未能明确诊断者,留晨尿送病理科做细胞学检查,连查3天)或流式细胞术盆腔CT(术前镜检表浅型膀胱癌可除外)和/或MRI视情作静脉肾盂造影以了解肾盂及输尿管情况3.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选择3.1.临床分期:Jewett-Strong TNM-Marshall标本内无肿瘤0 T0原位癌0 Tis非浸润性乳头状肿瘤0 Ta粘膜下层浸润A T1浅肌层浸润B1 T2深肌层浸润B2 T3A膀胱周围脂肪浸润 C T3B邻近器官浸润D1 T4区域淋巴结转移D1 (N1-3)*邻区淋巴结转移D2远隔转移D2 M1*注N1:表示单个淋巴结转移,其直径小于或等于2cmN2:表示单个淋巴结转移,其直径2~5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5cmN3:表示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5cm3.2.手术方式选择:(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表浅型膀胱癌。

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临床路径一、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癌(ICD-10:C67)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或内窥镜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膀胱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拔除尿管。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膀胱癌诊疗指导规范以及流程

膀胱癌诊疗指导规范以及流程

膀胱癌诊疗规范及流程【概述】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

目前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膀胱癌的临床诊疗行为进行规范。

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

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转移性癌、小细胞癌和癌肉瘤等。

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

尿路上皮肿瘤分为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PUNLMP)、低分级和高分级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的分期指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是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最有价值的参数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La,T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

局限于黏膜(Ta-Tis)和黏膜下(T1)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往称为表浅性膀胱癌)占75%~8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15%~25%。

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大约70%为Ta期病变,20%为T1期病变,10%为膀胱原位癌[14]。

原位癌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层浸润性进展的概率要高得多[15]。

因此,应将原位癌与Ta、T1期膀胱癌加以区别【临床表现】(一) 早期症状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间歇全程无痛性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血尿出现时间及出血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形态并不一致。

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频、尿急、尿痛即膀胱刺激征和盆腔疼痛为首发表现,为膀胱癌另一类常见的症状,常与弥漫性原位癌或浸润性膀胱癌有关,而T a、T1期肿瘤无此类症状。

其他症状还有输尿管梗阻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水肿、盆腔包块、尿潴留。

有的患者就诊时即表现为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均为晚期症状。

(二) 体格检查膀胱癌患者触及盆腔包块多是局部进展性肿瘤的证据[1]。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一、概述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情况: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10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为 2.2/10万,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2/10万0.9/10万,死亡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的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根据2010年至2014年美国SEER数据库统计,膀胱癌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73岁,中位死亡年龄为79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 年膀胱癌发病率为6.61/10 万,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万。

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和3.51/10万,男性是女性的3.3倍;死亡率为2.60/10万,男、女性膀胱癌的死亡率分别为 3.75/10万和1.24/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 1。

2016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万例,其中男性6.2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女性1.84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万例。

膀胱癌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和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的危险因素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

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

戒烟后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芳香胺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如多环芳烃和氯代烃、β-萘胺、4-氨基联苯等。

膀胱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膀胱癌单病种诊疗规范

膀胱癌单病种诊疗规范一、概述疾病定义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指起源于膀胱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根据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可分为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腺癌等,其中尿路上皮癌占膀胱癌的90%以上。

膀胱癌可发生于膀胱的任何部位,临床上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表现。

疾病流行病学膀胱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九。

膀胱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患病的风险高于女性。

此外,吸烟、长期接触化学物质、职业暴露等因素与膀胱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诊断临床表现膀胱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触及膀胱肿块,晚期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

辅助检查1. 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通过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发现膀胱癌的细胞学改变,阳性率较高。

2. 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肿瘤的大小、数目、位置等,并可取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3.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膀胱癌的浸润深度、转移情况等。

4. 血尿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测定:有助于判断膀胱癌是否侵犯肾上腺皮质。

三、治疗治疗原则膀胱癌的治疗原则根据肿瘤的分期、类型及患者整体状况制定。

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手术方式包括:1.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保留膀胱。

2. 膀胱全切术: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及反复复发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配合尿流改道。

3. 淋巴结清扫术:对于肿瘤分期较高患者,可进行淋巴结清扫。

非手术治疗1. 化疗: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以及术前、术后辅助治疗。

2. 免疫治疗:适用于对新辅助化疗无效或不适用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3. 放疗:适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可作为辅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膀胱癌诊疗规范及流程【概述】膀胱癌是我国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

目前对膀胱癌的诊断、治疗等诸多方面尚缺乏比较统一的标准,有必要对膀胱癌的临床诊疗行为进行规范。

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位居全身肿瘤的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

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转移性癌、小细胞癌和癌肉瘤等。

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

尿路上皮肿瘤分为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肿瘤(papillary urothelial neoplasms of low malignant potential,PUNLMP)、低分级和高分级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的分期指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是判断膀胱肿瘤预后的最有价值的参数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La,T1)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2以上)。

局限于黏膜(Ta-Tis)和黏膜下(T1)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以往称为表浅性膀胱癌)占75%~85%,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占15%~25%。

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大约70%为Ta期病变,20%为T1期病变,10%为膀胱原位癌[14]。

原位癌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层浸润性进展的概率要高得多[15]。

因此,应将原位癌与Ta、T1期膀胱癌加以区别【临床表现】(一) 早期症状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间歇全程无痛性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血尿出现时间及出血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形态并不一致。

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频、尿急、尿痛即膀胱刺激征和盆腔疼痛为首发表现,为膀胱癌另一类常见的症状,常与弥漫性原位癌或浸润性膀胱癌有关,而Ta 、T1期肿瘤无此类症状。

其他症状还有输尿管梗阻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水肿、盆腔包块、尿潴留。

有的患者就诊时即表现为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均为晚期症状。

(二) 体格检查膀胱癌患者触及盆腔包块多是局部进展性肿瘤的证据[1]。

体检还包括经直肠、经阴道指检和麻醉下腹部双合诊等,但体检在Ta 、T1期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有限。

(三) 影像学检查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通过三种途径(经腹、经直肠、经尿道)进行,可同时检查肾脏、输尿管、前列腺和其他脏器(如肝脏等)。

经直肠超声显示膀胱三角区、膀胱颈和前列腺较清楚。

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膀胱癌,还有助于膀胱癌分期,了解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侵犯,尤其适用于造影剂过敏者。

2.胸部检查术前应常规拍胸部X线片,了解有无肺部转移。

对肺部转移最敏感的检查方法是胸部CT。

3.泌尿系统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KUB+IVU) 泌尿系统平片及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一直被视为膀胱癌患者的常规检查,以期发现并存的上尿路肿瘤。

但初步诊断时此项检查的必要性目前受到质疑,理由是其获得的重要信息量较少。

但如果怀疑有T1G3肿瘤(该类肿瘤可致上尿路肿瘤发生率增加7%)、浸润性膀胱肿瘤或膀胱肿瘤并发肾盂、输尿管肿瘤以及有肾积水征象时仍有其应用价值。

4.CT检查传统CT(平扫+增强扫描)对诊断膀胱肿瘤有一定价值,可发现较大肿瘤,还可与血块鉴别。

尽管螺旋CT分辨率大大提高,但较小肿瘤(如<5mm)和原位癌仍不易被发现,不能了解输尿管情况,分期准确性不高,肿大淋巴结不能区分是转移还是炎症,不能准确区分肿瘤是局限于膀胱还是侵犯到膀胱外[10],而且既往有肿瘤切除史者可因局部炎症反应所致的假象而造成分期过高。

因此,如果膀胱镜发现肿瘤为实质性(无蒂)、有浸润到肌层的可能或了解肝脏有无病变时可进行CT检查。

5.MRI检查传统MRI对膀胱癌检查并无明显优越之处。

MRI检查膀胱,T1加权像尿呈极低信号,膀胱壁为低至中度信号,而膀胱周围脂肪为高信号。

T1加权像有助于检查扩散至邻近脂肪的肿瘤、淋巴结转移以及骨转移情况,甚至可评价除前列腺以外的邻近器官受侵犯情况。

T2加权像尿液呈高信号,正常逼尿肌呈低信号,而大多数膀胱癌为中等信号。

低信号的逼尿肌下方的肿瘤出现中断现象提示肌层浸润。

因此,MRI有助于肿瘤分期。

动态MRI在显示是否有尿路上皮癌存在以及肌层侵犯程度方面准确性高于CT或非增强MRI。

6.骨扫描一般不做常规使用。

只在浸润性肿瘤患者出现骨痛,怀疑有骨转移时使用。

7.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一般不用于诊断,因示踪剂FDG(氟脱氧葡萄糖)经肾脏排泌入膀胱会影响对较小肿瘤的诊断,而且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应用。

有关肿瘤分期目前研究较少,例数不多,因而结果也不甚相同。

尽管已有使用新型示踪剂(如胆碱、蛋氨酸)的报道,但还需进一步证实。

(四) 尿脱落细胞学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无创、特异性高,是膀胱癌诊断和术后随访的主要方法。

尿标本的采集一般通过自然排尿,也可以通过膀胱冲洗,这样能得到更多的肿瘤细胞,有利于提高检出率。

(五) 尿液肿瘤标记物的检测膀胱肿瘤抗原(bladder tumor antigen,BTA)是较早用于检测膀胱癌的肿瘤标记物,现在多采用BTA Stat和BTA Trak方法检测尿液中的人补体因子H相关蛋白(HCFHrp),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所提高。

核基质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NMP'22)是核基质蛋白的一种,当细胞恶变时,NMP22合成激增并通过凋亡细胞核的溶解释放人尿中,采用酶联免疫定量实验。

NMP22在低分级和低分期膀胱癌中仍能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膀胱癌早期诊断标记物,缺点是操作相对复杂、时间长,合适的临界值较难确定。

Immunocyt实验是一种免疫细胞学检查,采用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荧光细胞学方法检测与膀胱癌密切相关的抗原,较适合于高危人群的普查和复发可能性小的低分级、低分期膀胱癌患者的随访。

近年来发现了很多新的具有诊断潜力的肿瘤标记物,如端粒酶、存活素(survivin)、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酶、黏液素-7、核基质蛋白(BLCA-4)、微卫星序列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等,在诊断膀胱癌的研究中显示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其临床实用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观察。

以上所述肿瘤标记物虽然敏感性较高,但是其特异性却普遍低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特别是对于分级低的膀胱癌,目前还难以根据单一标记物的结果对膀胱癌的诊断和术后随访做出判断,仍不能取代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检测的标准化和可重复性也是妨碍上述标记物临床应用的原因。

采用合理的多种标记物的联合检测方法,可以优势互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许会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膀胱癌的无创方法。

(六) 磅咣镜检查和活裣目前膀胱镜检查仍然是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

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发现膀胱是否有肿瘤,明确肿瘤数目、大小、形态和部位,并且可以对肿瘤和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如有条件,建议使用软性膀胱镜检查,与硬性膀胱镜相比,软性膀胱镜检查具有损伤小、视野无盲区、检查体位舒适等优点。

膀胱肿瘤通常为多灶性。

原位癌可以类似炎症、发育不良等病变,表现为浅红色天鹅绒样黏膜改变,也可以表现为正常。

当尿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或膀胱黏膜表现异常时,建议行选择性活检(selected biopsy),以明确诊断和了解肿瘤范围。

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或颈部、尿脱落细胞学阳性,或怀疑有原位癌时,应该行前列腺部尿道活检。

对于单一的乳头状肿瘤,如果其他部位的膀胱黏膜表现正常并且尿脱落细胞学阴性,不主张常规行随机活检,因为发现原位癌的可能性很低。

(七) 5-氨基乙酰丙酸(5-ALA)荧光磅胱镜检查5-氨基乙酰丙酸(5-ALA)荧光膀胱镜检查是通过向膀胱内灌注5-ALA产生荧光物质特异性地积聚于肿瘤细胞中,在激光激发下产生强烈的红色荧光,与正常膀胱黏膜的蓝色荧光形成鲜明对比,能够发现普通膀胱镜难以发现的小肿瘤、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检出率可以增加20%~25%,损伤、感染、化学或放射性膀胱炎、瘢痕组织等可以导致此项检查出现假阳性结果。

(八) 诊断性经尿道电切术(TUR)诊断性经尿道电切术(TUR)作为诊断膀胱癌的首选方法,已逐渐被采纳。

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膀胱内有肿瘤病变,并且没有明显的膀胱肌层浸润征象,可以酌情省略膀胱镜检查,在麻醉下直接行诊断性TUR,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切除肿瘤,二是对肿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以明确病理诊断、肿瘤分级和分期,为进一步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44]。

如果肿瘤较小,可以将肿瘤连带其基底的膀胱壁一起切除送病理检查;如果肿瘤较大,先将肿瘤的表面部分切除,然后切除肿瘤的基底部分,分别送病理检查,基底部分应达到膀胱壁肌层。

肿瘤较大时,建议切取肿瘤周边的膀胱黏膜送病理检查,因为该区域有原位癌的可能[44,45]。

为了获得准确的病理结果,建议TUR时尽量避免对组织烧灼,以减少对标本组织结构的破坏[46],也可以使用活检钳对肿瘤基底部以及周围黏膜进行活检,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护标本组织不受损伤,可以配合TUR酌情使用。

【鉴别诊断】血尿、尿频、尿急、尿痛即膀胱刺激征和盆腔疼痛及其他输尿管梗阻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水肿、盆腔包块、尿潴留等症状均要考虑本病的可能性。

【治疗原则和方案】中医治疗(1)下焦瘀滞:治法:化瘀止血。

选方:少腹逐瘀汤。

桃仁10克红花10丸赤芍10克牛膝10克当归10克三棱10克川芎10克莪术10克(2)肾气亏虚:治法:补益肾气。

选方:右归丸。

黄芪30克熟地10克山药10克山茱萸10克菟丝子10克杜仲10克当归10克肉桂6克白花蛇舌草30克(3),肾阴亏虚:治法:补益肾阴。

选方:左归丸。

熟地10克山药10克枸杞子10克山茱萸10克牛膝10克菟丝子10克鹿角胶10克龟板胶10克白花蛇舌草30 克西医治疗一、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或表浅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占全部膀胱肿瘤的75%~85%,其中Ta占70%、T1占20%、Tis占10%。

Ta和T1虽然都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两者的生物学特性有显著不同,由于固有层内血管和淋巴管丰富,因此T1容易发生肿瘤扩散。

(一) 手术治疗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既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重要诊断方法,同时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膀胱肿瘤的确切病理分级、分期都需要借助首次TUR-BT后的病理结果获得。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有两个目的:一是切除肉眼可见的全部肿瘤,二是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分级和分期。

TUR-BT术应将肿瘤完全切除直至露出正常的膀胱壁肌层。

肿瘤切除后,建议进期膀胱行基底部组织活检,便于病理分期和下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

有报告T1癌术后2~6周再次行TUR-BT,可以降低术后复发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