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的自我发展

合集下载

儿童自我认知发展

儿童自我认知发展

儿童自我认知发展儿童的自我认知发展是指他们对自身的认知和理解的能力逐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我存在、特征和能力的认知和评估,它对人们的情感、行为和社交交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对于父母、教育者和社会各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阶段:身份意识的形成在儿童3-5岁的时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自我身份的概念。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名字、性别和年龄等基本信息。

儿童还开始懂得使用代词“我”来指代自己,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第二阶段: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儿童6-9岁的阶段,他们的自我认知进一步发展,开始形成心理自我意识。

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具有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情感。

他们能够描述自己的喜好、兴趣和个性特征。

同时,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可以受到他人的评价和批评,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和表现。

第三阶段:比较自我意识的出现在儿童10-12岁的时期,他们的自我认知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比较自我意识。

儿童开始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他人更出色,也可能比他人差。

这种比较意识会对儿童的自尊心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影响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第四阶段:扩展自我意识的出现在儿童13-18岁的青春期阶段,他们的自我认知进一步扩展。

儿童开始关注自己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和职业规划等方面。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和成长,面临更多的选择和决策。

同时,儿童在这个阶段还会面临身体变化、情感波动和社交压力等挑战,对自我认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促进了解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有助于儿童自我认知的环境和经验来促进他们的发展。

1. 提供适宜的表达机会:给予儿童充分的表达自我的机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其积极主动的态度。

2. 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通过肯定儿童的努力和成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促进其积极的自我认知。

简述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简述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简述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内容和特点因儿童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等因素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和方法:
1. 认识自我:在幼儿期,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和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物品等。

他们可能会在镜子前面自己拍打自己,或者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以认识自己的特点。

2. 识别自我与他人:在儿童中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并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

他们可能会开始比较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能力、成就等。

3. 理解自己和他人:在青少年期,儿童开始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他们可能会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关系。

4. 评价自我:在成年后,儿童可能会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成就等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包括认知教育、社交教育、道德教育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根据儿童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

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

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

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一、婴儿期(出生-2岁)在婴儿期,婴儿的自我意识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对外界的感知主要通过感官的刺激来实现。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开始发展对自己身体的认知,他们学会了通过触摸和抓握来探索和认知自己的身体部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逐渐能够识别自己的脸、手、脚等身体部位,并开始发展出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区别的认知。

二、幼儿期(2-6岁)在幼儿期,婴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分辨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

婴幼儿开始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并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他们开始发展自己的自尊心,并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三、学龄前期(6-12岁)在学龄前期,儿童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与他人不同,并开始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

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学会了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价值观,并开始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目标。

四、青春期(12岁以上)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儿童自我意识最为成熟的时期。

青少年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外貌和形象,并开始建立自己的社会身份。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并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青少年开始独立思考问题,并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结: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青春期。

在这个过程中,婴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

他们通过对自己的身体、情绪和思维的认知来建立自己的自我意识,并逐渐学会了通过语言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个过程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也为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和自我实现奠定了基础。

简述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简述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简述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是指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逐渐建立自我意识、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的过程。

该过程从出生开始,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和童年期等。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初阶段。

在此期间,婴儿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的分离。

婴儿能够通过反射性活动来探索周围的环境,同时也能够通过感官输入来学习和认知事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期开始,孩子逐渐建立起自我认识并开始表现自己的独立性。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发展出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并且会对外部世界的事物产生兴趣。

同时,孩子会开始与家人和其他孩子互动,逐渐学会如何与人交流和相处。

童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孩子已经建立起了自我价值观和自我认同感。

在这个阶段,孩子会突出自己的个性并开始对外部环境做出更积极地回应。

童年期也是孩子建立社会交往能力、认识和处理情感的关键时期。

总的来说,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感性认识逐渐向理性认识转化。

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对感官世界的依赖转化为运用理性思维,例如通过说话、阅读书籍、思考等方式来认识世界。

第二,逐渐建立起量化和比较能力,孩子能够学会评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自我重视意识。

第三,孩子能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情感对外部世界和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影响。

孩子能够通过规则和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借助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力量,建立出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之,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孩子需要通过不断的感知、探索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自我认识、自我价值和自我意识,并通过这些建立更为积极的社会交往模式和认识方式。

三到四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到四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到四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三到四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以下是三到四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自我意识的形成:在三到四岁时,孩子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可以使用“我”来指代自己,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和意识。

他们会说出自己的名字,并开始关注自己的兴趣和喜好。

2.社交能力的发展: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对他人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关注。

他们更愿意与同龄人和成年人一起玩耍,并开始建立友谊关系。

他们会模仿其他儿童和成人的行为,并开始学习社交技能,如分享和等待自己的机会。

3.语言和沟通能力的进步:三到四岁的孩子开始有更高级的语言技能。

他们能够说出更复杂的句子,可以描述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他们也能理解他人的指令,并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4.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增强:幼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展示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玩具创造故事情节,开始使用想象力创作。

他们也开始对绘画、手工制作和音乐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5.自主性和决策能力的提升:三到四岁的孩子开始展现更多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

他们能够自己选择玩具、衣服和食物,并表现出更多的意愿和决策能力。

他们也开始明确自己的喜好和不喜好,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美。

6.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习和发展一些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

他们可以自己穿脱衣物、洗手、刷牙等。

他们还开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剪刀和铅笔。

7.观察能力的提升:三到四岁的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解释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他们开始关注细节,并尝试解释事物的原因和结果。

他们也能够记住并描述一些事件的发生顺序。

8.理解人物行为和情感的能力: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开始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他们可以理解简单的表情和情绪,并开始对他人的需要和感受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同理心。

总之,三到四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孩子在这个阶段形成了自我意识,社交技能得到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进步,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

第九章 儿童自我的发展

第九章 儿童自我的发展
第九章 儿童自我的发展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儿童自我的发生 第二节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 第三节 儿童的自尊 第四节 儿童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
? 自我是一个由多种成分构成 的动力系统 。
? 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区别于他人的“分
离感”(横向) , 即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
独立的个体,在身体、情感 和认知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 性;
定义 自我概念是指 个体对自己的知觉 。它是指 自我
系统中的认知方面或描述性内容,表达的是人们关 于自己身心特点的主观知识,所回答的是“我是谁” 的问题 。
自我概念的三种功能 ?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即自我概念为个体的存
在提供了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性,并引导其行为按照 有利于保持一致性的方式行动。 ?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 ,即个体按照与自我概念 相一致的方式解释自己与他人的行为。 ? 3.决定个体的期望 ,即个体在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建 立自己的期望和后继行为。
(一)从简单到分化
两极化 维度单一
精细化 多维度
儿 (二)儿童一般自我概念的发展曲线是起伏变化的
童 自 我 概 念 水 平
小学 初中 青春期 大学毕业 中年
(三)儿童自我概念结构的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 不断增加
儿童自我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自我概念从 单一因素的机构 逐渐发展为多层次的整合的复杂结构,而且还表现在儿童自我概 念的结构中区别于他人自我概念中的成分 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 儿童自我概念结构各成分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紧密程度随儿童年龄 增长却有所降低。
自我概念和自我控制:认知和意志成分 自尊:情绪和情感成份。
这种情绪情感体验与评价密切相关,评 价是体验产生的前提和 基础。
2)自尊是一种积极的评价和体验。

简述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简述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简述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 自我中心期(0~3岁):在这个阶段,婴儿没有自我意识,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区别。

大约8个月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

到1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

然而,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使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

直到3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羞愧感与疑虑感,也学会了使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 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在这个阶段,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也是学习角色的时期。

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个体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渐形成各种角色观念。

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个体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3. 主观化时期(青春期~成年):这是自我意识趋于成熟的时期。

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出心理自我,即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开始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个阶段的自我意识更加复杂,个体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情感,还能反思和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观察自己:从出生到约18个月的阶段,婴幼儿开始通过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认识到自己的存在。

他们会对自己进行观察,注意到自己的动作和形象,但还不能真正理解这些动作和形象是属于自己的。

2.显示自己:大约18个月到2岁的阶段,孩子开始学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他们会使用简单的动作、声音和表情来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3.认知自我:2岁开始,孩子逐渐开始认知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身份。

他们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4.理解自我:3岁左右,孩子开始对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能够用准确的词语描述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以及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5.比较自我:4岁及以上,孩子开始与他人进行比较,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外貌、技能等感到自卑或自豪,并试图通过比较来建立自己的自我概念。

6.理解他人: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还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和理解。

孩子通过观察和与他人的互动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鼓励来促进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

一些具体的方法包括:1.提供合适的反馈: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和肯定孩子的努力和成就来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同时,也要指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和困难,并鼓励他们从中学习。

2.给予自主权:让孩子有机会参与决策和自主选择,例如在玩具和衣着方面的选择。

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决策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其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3.创造适宜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探索机会,例如提供多样化的玩具、游戏和材料,鼓励孩子进行自主的探索和创造。

同时,也要确保孩子在安全和积极的环境中成长。

4.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积极的互动和合作,帮助他们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并培养良好的交往能力。

论述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论述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论述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期是孩子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之一,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这个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身份、角色、情绪、欲望以及自身在社会和环境中的位置的认知和理解。

以下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阶段:特征和阶段:1.婴幼儿期(出生至2岁):•基本自我认知: 在早期,婴幼儿主要通过感官和情感与外界互动,开始建立与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

•初步的自我认知: 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可能会表现出对镜子中自己形象的认知兴趣。

2.学龄前期(3至6岁):•自我概念的建立: 开始形成自我概念,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情感和兴趣有初步认知,可能会表现出对自己的描述和认知。

•社会比较和角色认知: 开始与同龄人比较,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开始建立社会角色和性别认知。

3.学龄期前期(7至11岁):•认知深化和复杂化: 自我认知逐渐深化和复杂化,开始注意自己的内在特质、能力和人际关系,意识到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多重角色。

•情感和认知一体化: 开始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包括自我价值、自信心和对外界的态度等。

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交环境: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正面的亲子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和教育环境有助于孩子健康的自我认知发展。

2.文化和价值观: 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对个体自我认知的塑造存在差异,环境中的文化信仰、家庭价值观等因素会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认知。

3.情绪和认知能力: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认知水平也会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发展,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4.教育和指导: 家长和教育者的指导对孩子自我意识的塑造至关重要。

给予积极的反馈、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认知。

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关怀和支持。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鼓励,提供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有助于他们健康、积极地认知自我,并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与自信。

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建立的过程,从出生到成长的初期,他们对自己的存在并不完全认知,渐渐地,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能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以下是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0-6个月期间:婴儿在这个阶段主要通过身体感觉来认知自己和外界。

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愉悦和不愉悦,并通过哭泣和笑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虽然他们还不能意识到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他们开始注意到周围的人和事物,并能够区分不同的声音和面孔。

2.6-12个月期间:在这一阶段,婴儿的自我意识开始显露出来。

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比如手和脚,并通过抓住物体和开始爬行等方式来探索和发现世界。

他们还能够通过照镜子和看到自己的反射来体验自己的形象,并开始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婴儿的差异。

3.12-18个月期间:在这个时期,婴儿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他们开始使用第一人称的代词,如“我”,明确指代自己。

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身体部位,并开始试着使用自己的身体去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拿东西、走路等。

此外,他们还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动作来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并从他人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的影响力。

4.18-24个月期间: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自我意识更加明确。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个体认同,明确了解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能够区分自己和其他人的意识状态。

他们开始使用第二人称的代词,如“你”,并能够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一些简单的需求和意愿。

此外,他们还能够对一些简单的指令做出反应,并展示出一定的自主能力。

5.2-3岁期间:在这一阶段,婴儿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他们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通过使用衣物、玩具等物件来表示自己的个体性。

此外,他们还能够理解和使用一些能够描述自己和他人的语言,如“我是谁”、“你是谁”等。

总结而言,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从最初的对外界的感觉和反应到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与他人的差异,再到明确认知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能够用语言和行为去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儿童的自我认知与发展

儿童的自我认知与发展

儿童的自我认知与发展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维、知识、情感和行为的认识。

它是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对于他们的智力、社会和情绪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儿童自我认知的不同阶段及其发展特点,并分析家庭和学校对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影响。

一、自我认知的发展阶段1. 自我意识阶段在2~4岁的幼儿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

他们能够通过反应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包括通过动作、语言和情绪来表现自我。

这个阶段的儿童通常会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如“我”和“我的”)来表达自己。

2. 性别认识阶段在4~6岁的幼儿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性别身份,并开始区分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和角色。

他们会开始对自己和其他同性别的儿童产生认同感,并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不同的期待和行为。

这个阶段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出性别特定的兴趣和行为。

3. 反思自我阶段在6~12岁的儿童阶段,儿童开始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进行更深入的反思。

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并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估。

这个阶段的儿童会表现出自我意识的增强,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二、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特点1. 幼儿期的自我概念不完全在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概念不完全,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特征的认识相对较低。

他们通常会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反馈来建立自我概念,并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认同。

2. 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认知能力逐渐发展,包括记忆、思维和推理能力。

他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开始独立地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3. 自我评价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自我评价逐渐向内化和多样化发展。

他们会从外部的比较和评价中逐渐脱离出来,开始依靠自己的内在标准来评价自己,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三、家庭和学校对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影响1.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环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和言传身教对于儿童的自我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认识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认识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阶认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是: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儿童在1岁末就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

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

社会自我到少年时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的。

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通过对自我的发现,产生独立的愿望,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有一天一个宝妈说,孩子昨天晚上闹了一晚上,也不为什么,就是因为看电视,她想看小猪佩琪,我给他换了《小猪佩奇》,她还是不满意,非要哭。

仔细追问才发现,是当时电视有点卡,遥控器按几下才管用,妈妈嫌孩子乱按会更卡,所以拿过遥控器给孩子放了佩奇。

很多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类似这样的“无理取闹”,但这背后都是自我意识发展在作怪。

除此以外,孩子还会有很多行为:比如跟别的孩子抢玩具,很不友好,看不得父母夸别的孩子,占有欲极强;钻牛角尖,固执任性;常常在镜子前观察自己,开始在意别对自己的评价等等。

说到自我意识,这是一个非常大也非常复杂的话题,它带出了孩子生活中很多问题。

首先,我们从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聊起。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自身的认识,比如对自身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

简答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答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

简答学前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一、自我认知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是指他们对自身存在的感知和认识。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自我认知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从模糊的自我意识到明确的自我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行为,并尝试理解和评价自己的特点。

2.从简单的自我认识到复杂的自我认识。

儿童的自我认知最初是比较简单的,仅仅局限于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基本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是指他们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和评估。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从主观的自我评价到客观的自我评价。

儿童最初的评价标准主要来自于自身的主观感受和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接受外界的评价标准,逐渐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

2.从片面的自我评价到全面的自我评价。

儿童最初的评价往往只关注自己的某一方面,如只关注自己的外貌或只关注自己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全面地评价自己,包括自己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和特点。

三、自我调节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调节是指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自我调节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从无意识的自我调节到有意识的自我调节。

儿童最初的行为往往是受生理和情绪的驱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逐渐形成自我调节的能力。

2.从简单的自我调节到复杂的自我调节。

儿童最初的调节往往是基于直接的刺激和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进行更复杂的调节,包括计划、决策和评估等方面。

四、自我体验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我体验是指他们对自身情感和情绪的体验。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自我体验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1.从直接的自我体验到复杂的自我体验。

儿童最初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直接而简单的,如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体验更复杂的情绪,如自豪、自卑等高级情绪。

儿童学前期的自我认知发展

儿童学前期的自我认知发展

儿童学前期的自我认知发展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它是人们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以及构建自我概念的基础。

儿童学前期是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个阶段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并开始建立起对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思维能力的认知。

本文将探讨儿童学前期的自我认知发展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学前期,儿童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具有自己的身体和思维。

他们可以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来表达自己。

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儿童开始理解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二、自我评价的建立在学前期,儿童会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和能力做出评价。

他们会用简单的标准来判断自己的表现,并对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做出反应。

例如,如果他们完成了一项任务,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棒;相反,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

这种自我评价的建立有助于儿童形成对自己能力的认知。

三、自我概念的建构学前期的儿童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

他们会将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来认识自己的特点。

例如,儿童可能会说自己是“长头发”的、或者“喜欢画画的”。

这些自我概念的建构有助于儿童形成对自己的更深入的认知。

四、理解他人的心理和意图学前期的儿童开始逐渐理解他人的心理和意图。

他们会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表情,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儿童逐渐形成对他人的理解和情绪共鸣的能力。

这对于他们的自我认知发展至关重要,因为通过理解他人,儿童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

五、发展自我控制和问题解决能力随着自我认知的不断发展,儿童学前期开始逐渐发展自己的自我控制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结果,并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行动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他们学会推断和推理,并尝试解决出现的问题。

这种自我调节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对于儿童的自我认知和发展非常重要。

六、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在学前期,为了促进儿童的自我认知发展,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和培养儿童的积极自我认知。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通常是指3-6岁儿童对自己身体、性别、家庭、朋友、情感状态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

下面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特点:
1.自我身体认知:学前儿童开始了解自己身体的部位和功能,并
能形成简单的身份认知。

他们也能够感知到身体的感觉和体验,如疼痛、紧张和兴奋等。

2.性别认知:学前儿童能够区分男性和女性,并开始对自己和同
性别、异性别的人的性别特征产生兴趣和认知。

3.家庭和角色认知:学前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并形成家庭成员的身份认知。

他们还能够理解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如
母亲、父亲、弟弟、妹妹等。

4.感情认知:学前儿童能够分辨和表达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状态,
如喜怒哀乐、爱恨等。

他们还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有同情心。

5.社会规范认知:学前儿童开始认识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并开始逐渐接受和遵守社会规则。

以上是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典型特点,虽然儿童个体差异较大,但大体上这些特点是符合普遍规律的。

在教育活动中,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特点,可以更好地引导和促进他们的认知和发展。

心理学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学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学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和认知。

在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对于儿童而言,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他们的社会适应和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和特点自我意识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之一,它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对自己心理特征的感知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评估等方面。

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我辨认、自我描述和自我评价。

1. 自我辨认阶段在婴儿期,儿童逐渐意识到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能够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镜像实验来观察和评估。

通过照镜子或拍摄婴儿的照片,研究者可以观察到婴儿是否能够认出自己的形象。

2. 自我描述阶段幼儿期是自我描述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具有一定的特征和能力,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

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外貌特征等。

3. 自我评价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主动评价自己的行为和特征,并与他人进行比较。

自我评价的形成与儿童的社会经验和环境中的反馈有关。

正面的反馈和成功经验会使儿童对自己的评价更加积极,而负面的反馈和失败经验则会对自我评价产生负面影响。

二、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1. 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是指儿童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儿童逐渐认识到他人和自己之间的差异。

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儿童形成自我意识。

2.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在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语言交流,儿童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家庭成员对儿童的肯定、支持和指导,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都是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学校提供了许多机会,使儿童能够与同龄人交往和合作,通过合作和竞争来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特点。

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引言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是指儿童对自己的了解和认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逐渐形成对自己身体、性格、能力和价值的认知,并与他人进行比较和评价。

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

本文将详细探讨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儿童早期自我认识在儿童早期(3-6岁),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他们会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了解自己,例如模仿父母或老师的行为和语言。

他们还会通过与同伴互动来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在这个阶段,儿童对于外貌、性别和年龄等方面开始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可能会注意到自己与他人在这些方面上的不同,并开始形成一些关于自己身份特征的概念。

他们可能会说自己是一个男孩或女孩,或者说自己有长头发或短头发。

儿童在早期的自我认识中还存在一些幼稚和片面的认知。

他们可能会过分强调某些身体特征或能力,并忽视其他方面。

一个女孩可能会认为只有男孩才能做某些事情,而她自己不能做。

儿童中期自我认识在儿童中期(7-11岁),他们的自我认识逐渐变得更加全面和复杂。

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具有多个身份角色,如学生、兄弟姐妹、朋友等,并开始思考这些角色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

在这个阶段,儿童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开始形成一些关于自己技能和特长的概念,并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这些方面。

他们也会通过与同伴之间的比较来评估自己在某些方面上的优劣势。

儿童在中期的自我认识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中心主义。

他们可能会过分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并忽视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这可能表现为他们在与他人争抢资源或争夺注意力时表现出来。

儿童青春期自我认识在儿童青春期(12-18岁),他们的自我认识进一步发展,变得更加深入和复杂。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未来目标,并逐渐形成对自己的独立意识。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对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

学前儿童自我的发展学前儿童自我发展是指儿童从幼儿期到学龄前期,在身心成长过程中建立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及表达自我等方面的发展过程。

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并与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本文将从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自我意识是儿童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在学前阶段,儿童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外貌和性别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认知。

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学会对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进行反思和表达。

例如,当孩子不舒服时,他们能够表达疼痛的感觉,并请求帮助。

此外,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使得孩子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从而在学习和玩耍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其次,自我认同在学前儿童的自我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我认同是指儿童对自己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和身份的认知。

在学前阶段,儿童更明显地开始认同自己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等不同场景中的角色。

这种认同有助于儿童建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塑造和维护其自尊心。

例如,当幼儿园的老师赞扬儿童为好孩子时,孩子会认同这种角色,并在后续的行为中努力维持好孩子的形象。

最后,自我表达是学前儿童自我发展中最为直接和明显的方面。

通过语言、绘画、游戏等不同形式的表达,儿童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传递给他人。

自我表达对于儿童的社交和情绪管理非常重要。

例如,当一个孩子感到悲伤时,他们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者通过语言告诉他人自己的感受。

这种自我表达不仅帮助儿童获取他人的支持和理解,也有助于他们学会以合适的方式处理和表达情绪。

然而,学前儿童的自我发展是一个持续而复杂的过程,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自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积极关注和支持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和自我表达的发展,父母、教育者和社会大众都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

同时,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情景,在儿童自我发展脆弱的初期阶段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指导,都能够促进儿童自我发展的全面和健康。

三到六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哪些阶段

三到六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哪些阶段

三到六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哪些阶段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三到六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哪些阶段”的内容:咱先来说说,三到六岁这个阶段的小朋友,那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

三岁左右的时候呀,小朋友就开始有了“我”这个概念啦。

就比如说我家小侄子,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给他带了一个小玩具车。

他拿着玩具车,一脸得意地说:“这是我的车车!”那小模样,别提多可爱了。

这个时候的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知道什么东西是属于自己的。

到了四岁,那变化可就更明显啦。

有一回我带邻居家的小朋友去公园玩,他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滑梯,就非要去插队。

我跟他说这样不对,要排队。

结果他理直气壮地说:“我就要先玩!”这时候的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会强烈地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五岁的孩子呢,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

我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里,老师组织小朋友们画画。

有个小姑娘画了一幅自己和家人的画,然后特别自豪地跟小伙伴们介绍:“这是我画的,我画得好不好?”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

六岁的小朋友,那自我意识就更强啦。

我朋友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前,自己整理书包,还挑了自己喜欢的文具盒,说:“我要用这个好看的文具盒,同学们肯定会羡慕我。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且会通过一些行为来塑造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总的来说,三到六岁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从最初的懵懂地知道“我”的存在,到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再到关注自己的能力和形象,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作为家长和老师,咱们得细心观察孩子的这些变化,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比如,当孩子说“这是我的”的时候,咱们别简单地否定他们的占有欲,而是要告诉他们分享的快乐;当孩子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时,咱们也别一味地打压,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去尝试,然后再一起总结经验;当孩子渴望得到赞扬时,咱们可别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一个小小的肯定,可能会让孩子开心一整天呢。

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特点、需求和情绪状态等方面的认识和感知。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并提供一些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一、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1. 认知发展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包括感知阶段、前运作阶段、具体运作阶段和形式运作阶段。

在感知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官接受信息,对自己的存在和与外界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在前运作阶段,儿童逐渐形成了表示自己意图和需求的能力。

而在具体运作阶段和形式运作阶段,儿童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并开始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2. 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也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环境中的他人对儿童的评价和反馈,以及文化价值观念对儿童的塑造都会对其自我意识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当一个儿童在家庭中得到鼓励和积极评价时,他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二、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1. 认识自我在初级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离开父母后能独立行事的能力。

儿童开始观察自己的身体、行为和情绪,并逐渐意识到这些都是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现。

2. 接受自我在中级阶段,儿童逐渐接受自己的存在和特点,并开始将其与他人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可能带来自我价值的评估和不安全感的产生。

同时,儿童也会逐渐形成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认知。

3. 确定自我在高级阶段,儿童开始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认知。

儿童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并开始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三、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方法和策略1. 提供积极正面的反馈通过向儿童传达肯定和鼓励的信息,可以增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在评价儿童的表现时,应注重强调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而不仅仅关注结果。

2. 创建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提供温暖、支持和关怀的家庭环境,以及包容、尊重和鼓励的学校环境,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时期的自我发展
个体特征与环境
四岁的Jacob盘腿坐在儿童保育中心室内的地板上。

现在,宽敞的保育中心只有他和一位发展心理学家Maria。

他们已经一起玩耍了20分钟了。

Maria给Jacob 以下指导:“我有一个礼物给你。

但是我需要先把它包起来,这样才会有惊喜。

你要帮助我。

不要看,这样我就可以把它包起来然后给你一个惊喜了。

当我准备好给你礼物的时候我会告诉你,可以吗?不要看!”然后,Maria走到了Jacob身后,站在距离Jacob大约5英尺的地方,她包装时把包装纸弄得沙沙作响以吸引Jacob的注意力。

沙沙声响起后,Jacob马上转过头去看Maria,问道:“你做好了吗?”Maria提醒他游戏的规则是不许看,Jacob又转了回去。

五秒钟之后,由于Maria在继续制造包装礼物的沙沙声,Jacob又一次转了过去,不好意思地朝着Maria笑。

Maria说:“记住,不要看。

”Jacob不顾她的提醒,继续看着Maria,直到60秒之后她递给他一件包好的礼物。

Jacob拿到礼物,脸上露出一个喜悦的笑容。

Janelle也是4岁,现在她和Maria一起,也收到关于惊喜小礼物的指示,要求在包装礼物的时候不许看。

当Maria制造包装礼物的声响时,Janelle安静地坐着,望着她运动鞋上的蕾丝边发呆。

她什么都没说,也没有转过去看Maria在做什么。

一分钟之后Maria宣布她包好了。

Janelle笑着转过身,接过地给她的礼物。

几星期后,Jacob和Janelle与两位和他们一样的孩子坐在儿童保育中心。

四个孩子面对着墙坐成一排。

Maria给他们一下指示:“你们喜欢礼物吗?在这个袋子里有我给你们每人人的礼物。

我需要先把他们包上,这样就能给你们一个惊喜。

你们要帮助我。

不许看,这样我才能包礼物给你们。

我准备好给你们礼物的时候我会告诉你们,好吗?记住,不许看!”然后,她走到四个孩子的后面开始将包装纸弄出很大声响。

她刚开始做,Jacob就转过头看着她,问道:“准备好了吗?”Maria提醒他游戏的规则是不许偷看。

Janelle伸开手掌,轻轻地将Jacob的脸从Maria的方向转开,。

她责怪她的朋友道:“不许看!”几秒钟后,Jacob又从他的肩膀上方快速的瞥了一眼Maria。

Janelle迅速的偷看她一眼,然后说:“我正在看自行车,”说着指向一辆靠在墙上的自行车。

另一个孩子回应道:“我在看门。

”“我正在看垃圾桶。

”Jacob说。

孩子们继续在屋子里寻找,认出看着的东西。

等待了45秒后,两个孩子转过去看Maria。

Janelle声音严厉地提醒他们:“她说不许看!”这两个马上转过头面朝墙了。

一分钟后,Maria宣布她包好了礼物,并把礼物递给每一个孩子。

我们可以从这些情景测评中得出什么呢?在这里描述的包装礼物任务,使个体的和集体的儿童在非实验室环境中接受测试。

它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去了解儿童面对诱惑时控制他们冲动的能力。

对于Jacob来说,等待着收到礼物是一项艰难的挑战。

在单独的和集体的环境中进行评估,他都没有遵守在Maria包礼物的时候不许看她的指示。

反复的偷看和口头上的沟通,都表现出他不能自我调整他的冲动行为。

另一方面,在面对同样的挑战时,Janelle则表现得很有能力去等待礼物,以及很大程度上抵挡住在礼物包好前不去偷看的强烈愿望。

在集体的环境中,她甚至帮助她的同龄人,提醒他们不要在测试的过程中偷看。

然而值得注意
的是,在更具有挑战性的集体的环境中,即使是Janelle,在时间到了的之前也也没有抵住偷看一眼Maria的冲动。

像包装礼物任务这样的自我调节测评在很长的时间里用来评估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

以前的工作检查了用于探索自我调节的某一特定方面的不同测评。

这包括实验室和诊所的的测评,较近期的测评更多的在家中和教室里进行,用于测试类似满足迟延、认知控制、行动控制和注意力维持性等领域。

这些用不同方法技术进行的大量的工作,再三地证明了控制情感和行为的能力和后来的发展结果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自我调整的能力和牢固的感情之间有联系。

这些工作还对童年的早期到中期阶段的情感知识、社会竞争、良心和心理弹性具有预测性。

类似的,早期调节困难预示着日后社会行为也是成问题的。

纵向的研究还展现了在幼儿园阶段的自我调节和其后认知成就具有联系。

鉴于自我调节对社会性和认知的发展的重要性,理解这些能力在幼儿阶段是如何发展的十分有必要。

对到了5岁但还没有正式上学的幼儿来说,自我调整意味着什么,在这一章中,我们以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简短的测验开始。

接下来,将从生物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这种发展。

在生物生态学模型中,发展被认为是个人和他生活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近的过程”,或是个人因素与其所在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理解发展结果的关键。

因此,我们首先回顾关于个体或人的特性的知识,因为他们与广义上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有关联。

什么是自我调节?
尽管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自我调节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儿童发展研究者的兴趣,但只是最近在这一领域中,才开始承认明确的问题和在相似的学说中反复出现。

本章的主旨是,“自我调节”这一术语用来指能力的多种类型,包括调节感情和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借鉴Mischel的经典实验,我们认为,满足迟延或控制住冲动去等待即将到来的奖励的能力展现出自我调节的一个方面。

在这个广义的解释中,还包括抑制自动的反应,而加强一些支配性更弱的行为。

因为这种能力反映出行动前的思考能力,所以我们使用“认知控制”这一术语来表述。

在这一领域中,也有一些人将相似的能力称作“努力的注意”。

对一个信号抑制感情或开始行动,也反映出认知的和行动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必须学会在怎样的条件下行动是恰当的。

对自我调节研究而言,对运动的控制或减缓运动的能力也应该包括在其中。

另外,持续的注意力是过滤掉外界信息而专心于手头的事情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在我们自我调节的概念之中。

这些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能全面的清单展现出来。

当然,他们旨在表达出能力的多样和用在关于自我调节的发展的文献中。

他们还强调在最近的工作中作为重点去研究的能力存在于自我调节的方法中。

具体说来,表格总结了这一领域的方法,包括满足迟延、认知控制、运动控制和持续的注意,对于有兴趣进一步研究幼儿阶段的自我调节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来说,这些都是可用的方法。

本章在检验这些明确的能力种类时,我们已经从不同的文献得出,与自我调节有关的更全面的概念是该问题的基础。

这些能力中包括管理功能、自我控制、抑制或主动控制行为和是行为问题外形化等。

这样,能力包括通常意义上的“自我调节”在内,在承认其多样性时,可以尝试将一些完全不同的领域合并其中。

在5岁前自我调节的变化
自我调节领域的发展主要发生儿童出生5年内。

这一节将研究儿童自婴儿到学龄前这一阶段的早期调节能力和策略。

婴儿
基本的自我调节能力早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明显的显现出来。

通过“是A不是B”实验可以证明。

实验中目标物第一次被藏在一地(A处),然后藏在另一地(B处),研究人员记录下在事先婴儿从A处取回物体后,第二次寻找物体时能够搜寻B处时的难度。

即使婴儿发现了物体被藏在了B处,这个易受感情驱使的“是A不是B”的错误也会发生。

B aillargeon和他的同事记录到,在五个半月的时候,儿童会更长时间地注视着正确的物品藏匿处。

此外,在大约7-8个月的婴儿中,如果在藏匿物品和取回物品之间只有很短的时间,大部分可以克服继续去在A处错误地寻找的冲动,在正确的地方寻找。

相类似的,通过利用一个玻璃盒盖并装有玩具的盒子,对6-8个月的婴儿进行实验,记录表明,婴儿对直接去拿玩具的冲动的控制力有提高。

在这个测评中,婴儿不能穿过玻璃盒盖拿到玩具,而可以通过盒子打开的一面拿到玩具。

在出生的前几年里,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对婴儿来说是可用的,凝视厌恶的东西和哭闹便是其中两种。

童年
自我调节的早期表现在幼童时期继续发展。

比如,在藏匿物品和取回物品之间间隔更长时间(大约10秒),对于幼儿和学龄前的阶段的儿童,他们进一步改善了在AB错误实验中的做法。

满足迟延的基本能力在18个月时也有显现,在2-3岁之间会有明显的提升。

Grolnick,Bridges和Connel也记录了幼童对满足迟延的能力,尤其是当积极地约定用一个替代物作为等待的策略时。

在更广泛的管理功能实验上的改进,比如空间冲突(在电脑屏幕上有两幅空间上相容的或是不相容的图片,指引儿童去按相应的按钮),也证明2-3岁的儿童明显的有这样的能力。

在这类实验中,24-36个月的幼儿表现出准确性和反应时间方面的提升。

学龄前
学龄前阶段在自我调节的继续发展中是一个关键的阶段。

通过各种各样的评估,研究者记录了儿童在这一阶段自我调节行为能力的提高。

比如,较小的学龄前儿童(3岁)在经典的Stroop实验儿童版中通常存在困难。

特别是当要求他们对着画有月亮和星星的卡片说“白天”,对着画有太阳的卡片说“夜晚”时,他们反映潜在因素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反映的准确性也大大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