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X
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为“某原子的质量与C-12原 子质量的1/12的比”。C-12原子指的是什么原子? 在考古中,经常应用C-14测定年代,C-14与C12有什么样的关系?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C-12原子是指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6个的碳原子。 C-14原子是指质子数为6个,中子数为8个的碳原子。
1 1
+17
+12
+17
Cl
Mg
Cl
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17
+12
+17
Cl-
Mg2+
Cl-
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17
+12
+17
Cl-
MgCl Mg2+2
Cl-
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1.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的核 外电子排布发生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 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2.镁等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 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易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形成阳离子。 3.氧、氯等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较多,与活泼金属反应时,易得电子达到稳定结 构,形成阴离子。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 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 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1、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 出 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 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实心圆球体
2、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 模型。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一般少于4个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
9.某金属若干克,其原子核外共有2mol电子, 核内共有1.204×1024个中子;同质量的该 金属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有0.2mol电子发 生转移,生成6.02×1022个阳离子,试回答: (1)该金属元素的原子符号为 ,摩尔 质量为 。 (2)原子核的组成中,中子有 个,质 子有 个。
8.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在高温下分解,生 成固体物质和H2,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其 体积是原气体体积的1.5倍,又知分解前后 气体密度比为17:1,X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 子数多1个,则X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 A. 16 B. 15 C. 14 D. 7
beam of alpha particles
radioactive substance
circular ZnS - coated fluorescent screen gold foil
Dorin, Demmin, Gabel, Chemistry The Study of Matter , 3rd Edition, 1990, page 120
13 6
C
14 6
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核素 核素
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同位素)
拓展视野
同位素的应用
“朝核危机”已引起全球瞩目,其起因是朝鲜核电 站采用轻水反应堆还是重水反应堆。重水反应堆核 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 钚-239( 239 Pu),这种 239 Pu 可由铀-239( 239U ),经过 94 94 92 239 多次β衰变而得,下列有关 94 Pu 239U 的说法中 与 92 正确的是( ) A.二者互为同位素 B.二者是同一种核素 C.二者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二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 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动脑时间
阳离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量数
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 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 中子数(N)
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质量数— A
1.求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
2.求阴离子的中子数,AXn-共有x个电子, 则N= 3.求阳离子的中子数,AXn+共有x个电子, 则N= 4. 求 中 性 分 子 或 原 子 团 的 中 子 数 , 1H 16O分子中,N= 2
复 习
1. 元素如何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 原子叫元素。
1)阴离子:_________ 2)阳离子:_________ 3)原子:___________
+X 2
8
课堂练习2:
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范围内,按要求 回答下列问题: ①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_____ 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 子是______ ③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 子是______ ④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 子是______
(核电荷数)
质子 Z 个 原子核
质子数— Z
X
— 元 素 符 号
中子 N=(A-Z)个
核外电子 Z个
实例理解
化 合 价
质量数
16
质子数
8
O
-2
离子电荷
22
原子个数
四,知识拓展: A +d c+ --
e Z A、Z、c、d、e各代表什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PPT课件
F9
10
19
Na 11
12
23
Al 13
14
27
相对原 子质量 18.998 22.989 26.982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
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
值,我们称质之量为数质=质量子数数。+中子数
17
X 质量数 ——A
2.原子的表示方法
核内质子数——Z
——元素符号
1.电子按能量高低在核外分层排布 1 23 4 5 6 7 K LMNOP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LOGO
8
LOGO
1-18号元素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情况
9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LOGO
① 能量最低原理: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 超过2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倒数第三 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10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了形象、简单的表示原子的结构,人们就创造了“原 子结构示意图”这种特殊的图形。
原子核
质子数
原子核
第2层
第1层
第3层
+12 2 8 2
该电子层上的电子
原子核 电子层 带正电
质子数
11
LOGO
A
12
三.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LOGO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小于8个时,在化学反应中总 是得到或失去电子而达到最外层8电子的稳定结构。
2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3
O
P Q 远 高
7 Q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 (2)各层最多容纳2n2 个电子 最外层不超过8个(K层2个)
次外层不超过18个,
倒数硅晶体
道尔顿创立了近代原子学说, 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
汤姆生发现电子,发现原子是可分 的, 创立了原子的镶嵌模型。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大多数α粒子运 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 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 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 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 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电子云
电子云: 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 外空间出现机会大小的的图象。 电子云中的小黑点: 并不是表示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而是 表示电子在此空间出现的机率。 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说明电子出现的 机会多,而电子云密度小的地方说明电子 出现的机会少。
二
核外电子的排布 分层排布
电子层: K L M N 离核远近:近 能量高低:低
1.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3
3.如何表示原子的组成? 质量数 —— A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 Z (核内质子数)
X
原子 Z X
A
原子核
质子(Z)
中子(N=A - Z)
核外电子(Z)
填表:
微粒 氯原子 钠离子 硫离子
80 35
质量数
35
216
中子数
18
12 16
电子数
17
10 18
Br
80
什么是质量数?A zX的含义是什么?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认 识 原 子 核
原子结构
质子(+)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核外电子(-)
电性: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练习:1、填表
微粒符号 质子数
Cl17
核外电子数
18 18 X-n Y
K+
Mn+ Mm-
19
X Y-m
练习:2、填表
练习1
请用
A Z
X
表示表1-8中原子的组成
练一练:某原子,Z=6 N=6 则 A= 12 12C
6
某原子,Z=6 N=8 则 A= 14 14 C
6
质量数 —— A 核电荷数 —— Z (核内质子数)
X
——元素符号
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原子 X
A Z
质子(Z) 原子核 中子(N=A - Z) 核外电子(Z)
a
b
+d
Xe
c
a、b、c、d、e各代表什么?
a——代表质量数; b——代表核电荷数; c——代表离子所带电荷数; d——代表化合价 e ——代表原子个数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897年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电子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电子 汤姆生 汤姆生认为,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之中, 汤姆生认为,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原子之中, 而电子就像是葡萄干面包中的葡萄干一样散布 在原子的正电荷之中
“葡萄干面包式” 葡萄干面包式” 葡萄干面包式
氕 氘 氚
氢 重氢 超重氢
试比较三种原子的异同, 试比较三种原子的异同,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质子数相同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质子数相同, 属同种元素 不同种原子(核素) 不同种原子(核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
35 Cl 17
-
练习
微粒 氯原子 钠离子 硫离子
80 35
质量数 35 23 32 80
质子数
17 11 16 35
中子数
18 12 16 45
电子数
17 10 18 35
Br
微粒
1 1 2 1 3 1
质子数 1 1 1
中子数 0 1 2
质量数 1 2 3
学 名
俗 称
H H) ( ) H D) ( ) H T) ( )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 德谟克利特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的微粒构成的, 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的微粒构成的, 即原子
道尔顿原子学说
19世纪初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19世纪初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原子 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最外层电子数与化合价的关系
高中化学 必修一讲义: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标要求]1.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
2.掌握原子的构成,深刻理解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间的关系。
3.知道核素的涵义,认识元素、同位素、核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学会正确判断同位素。
1.原子结构模型先后经历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等多位科学家的研究。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发生变化。
3.A Z 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其中子数为A-Z。
4.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中子数不同)互称同位素。
核素的种类与原子种类相同。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1.古希腊原子学说万物由间断的、不可分的原子构成,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2.道尔顿原子学说19世纪初,道尔顿认为,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割。
3.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提出了一个“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4.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做高速运动。
5.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每个轨道都有一个确定的能量值。
6.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电子云模型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的原理,必须用量子力学方法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1.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汤姆生、玻尔、卢瑟福、道尔顿B.汤姆生、玻尔、道尔顿、卢瑟福C.卢瑟福、道尔顿、汤姆生、玻尔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解析:选D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2.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中,(1)为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2)为卢瑟福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3)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4)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5)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
高一化学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8个
18个
32个
2n2个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核电荷数
01
原子符号
02
电子层
03
各层电子的数目
辨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
注意:任何原子都有趋于8电子(或2电子)稳定结构的倾向,因此活泼的原子会发生电子得失
PART ONE
5、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质子:决定元素的种类,与中子共 同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
同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中子:决定原子的种类,与质子共
B
化学性质
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
微粒数计算 ①
电子总数
质子总数
中子总数
D216O
1×2+8
10
(2-1)×2 +(16-8)
3.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发现核外电子的能量
玻尔把化学、放射性和光谱学方面的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联系在一起,在研究氢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中发展了原子结构理论。1913年,玻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其要点如下:
在原子中,电了不能沿着任意轨道绕核旋转,而只能沿着符合一定条件的轨道旋转。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不吸收或放出能量,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原子中的电子在不同轨道运动时可具有不同的能量,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态称为能级。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只能取某些不连续数值(电子能量是量子化的) 只有当电子从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才有能量的吸收或放出。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E2)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E。)轨道时,原子就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转变为一个辐射能的光子,其频率可由两个轨道的能量差决定。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揭示了光谱线与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由于这一开拓性的贡献,玻尔获得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ab/12)
思考:下列符号代表几种元素? 几种原子? 五
40 Ar 18 41 K 19 40 K 19 40 Ca 20
三
42 Ca 20 40 K+ 19
(Ar) 补充: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 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 2、公式: m(x ) m(碳)/1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质子数
中子数 决定
相对原子质量
1、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质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与中子的相对 质量取整数相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做原子 质量数。用A表示。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原子的表示方法:
1、用元素符号表示,如Na可用来表示钠原子 2、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 3、用符号 A Z
原子种类 金属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的能力
原子的化学性质
一般少于4个
易失电子
不稳定
原子种类 非金属子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的能力
原子的化学性质
一般大于或 等于4个
易得电子
不稳定
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原子 分类 稀有 气体 最外层 电子数 结 构 稳定性 化 性 学 质
8个 (He为2个) 一般 少于4个 一般大于或 等于4个
1—18号元素中:
· 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Be、Ar
· 2.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O
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是:
He、C、S
• 113号元素原子核外有几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属于金属元素还是 非金属元素? (7、3;第七周期,第ⅢA族;金属)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学习目标】1. 通过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学习,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了解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
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体验科学实验、科学思维对创造性工作的重要作用。
2.了解钠、镁、氯等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知道它们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得失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事实。
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
了解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
3.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学习目标】原子核的组成;同位素等概念。
【主干知识】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对于多电子原子,可以近似认为原子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的 会发生变化。
二、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2.几个概念:原子质量:即原子的真实质量也称原子的绝对质量。
单位 kg粒子相对质量:121C 12 原子质量一个一个粒子的质量粒子相对质量=注:①单位 1(一般不写出)②粒子:可以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微观粒子③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约为1质量数:3. 有关原子结构常用规律总结⑴质量关系:质量数(A)=⑵电性关系:原子:核电荷数= =阴离子:质子数=阳离子:质子数=4. 核素、同位素核素:同位素:【巩固提高】1.元素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A.前者大B.后者大C.相等D.不能确定2.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A.生成一种新分子B.生成一种新离子C.生成一种新原子D.生成一种新单质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泽维尔,诺贝尔奖委员会对该技术的评语是:―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粒子的形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粒子的分解4.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回顾历史: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科学研究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假说与模型1、公元前5世纪,我国墨翟认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为“端”,意指不能再分的质点;战国时《庄子·天下篇》一书中提出: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而且原子有不同的形态。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道尔顿原子模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非常小,不可再分,内部没有任何结构,就像一个小球一样。
实心球模型道尔顿提出原子模型虽然多半处于想象,但也有符合科学研究基本原则的地方,所以是合理的想象。
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生逊发现了电子。
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原子由带正电荷的主体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电子像镶嵌在蛋糕中的葡萄干那样处于正电荷的“海洋”中。
这个模型中电子与正电荷的分布是处于想象的,因为没有实验证明浸入模型(枣糕模型)4、1911年,卢瑟福(汤姆生的学生)提出原子模型: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绝大多数质量和全部的正电荷,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5.玻尔(卢瑟福的学生)的原子壳型结构:电子依据能量不同,在原子核外不同区域(电子层)运动。
6.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电子云模型(几率说):电子云是近代对电子用统计的方法,在核外空间分布方式的形象描绘,我们不能预言电子在某一时刻究竟出现在核外空间的哪个地方,只能知道它在某处出现的机会有多少,即几率密度大小,用小白点的疏密来表示。
小白点密处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大,小白点疏处几率密度小,看上去好像一片带负电的云状物笼罩在原子核周围,因此叫电子云。
至此,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算是有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不一定,如HF、H2O、NH3、CH4等分子质子数相同。
(B)已发现的元素有112种,因此有112种原子
大多数元素均有同位素,原子数目远远超过112种。
(C)属于同位素的原子一定为同种元素
正确,因属于同位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D)水(H2O)和重水(D2O)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指的是原子之间关系,不是分子之间的关系。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1911)
卢瑟福的结论:
• 原子内大部分是空的,所以大多数α 粒子得以穿过金箔。 • 原子所有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 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即原子核。
3.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 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行星模型
4.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卢瑟福的学生) 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新的原子壳层结构 模型
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三、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
(1)八电子稳定结构 通常把最外层有8个电子(K为最外层时为2个) 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的原子就是 这种结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
(2)不稳定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4时,容易失去电子
原子
(金属元素,如Na、Mg、Al )
1.5倍:___ __ (3)C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
____________.
答案:(1) 硅 2 8 4 (2) 硼 2 3 (3) 氖 2 8
4.离子结构示意图
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
三、探索原子核内部的奥秘
原子核是否能再分呢? 如能再分,由哪些微粒构成? 再分得到的微粒,电性,电量又如何?
(4)化合价:
元素化合价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关系: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7Cl叙述错误的是
17
(D)
A.质量数为37 C.电子数为17
B.中子数为20 D.核电荷数为20
2、某元素的某种离子X2-核外共有a个电子,核内有b 个中子,表示该X原子的下列符号中正确的是
A、
(a b) a
X
( a b ) B、 X (a 2)
( a b 2 ) D、 (a 2)X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世间万物都是由间断的、不可 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提出 “原子”这一概念。
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可 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实心球模型
1904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结构的 “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3、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比较
元素
·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
· 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小结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元 素
核素1
…
核素n
同位素
小试牛刀 下面哪些互为同位素?
12C和13C、氧气和臭氧、石墨和金刚石、16O和18O
(4)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是(
( 2412Mg )
23
11Na
)和
〖小结〗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926年 1913年 现代,电子云模型
1911年
波尔,电子分层排布
1897年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1803年
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2. 钠原子的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那 么它的质子数是多少?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 11, 11 ) 3. 硫的二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8,中 子数为17,那么它的质量数是多少? ( 33 ) 解:因为 S2- 的核外电子数是18,即硫原子得 到 2 个电子后,是18,那么硫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是16,则16+17=33。
(2)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基本不变。
17 35 Cl
75.77% ; 17 37 Cl
24.23%
(3)物理性质不同:N不同, A不同, M不 同,m不同, d不同。
2、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关系
在天然元素中,多数元素含有多种核素, 少数元素只含有一种核素(例如Na、K 等)。某种元素跟核素和同位素的关系:
质量数(A)= 数(N) 质子数(Z)+ 中子
质量数(A) = 相对原子质量的整数 值
表3 几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 质子数 ( Z) 中子数 (N) 质量数 ( A) 相对原子 质量 18.998 22.990 26.982
F Na Al
表示原子组成的一种方法
质量数 —— A 核电荷数 —— Z (质子数)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②、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 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⑤ 5、在微粒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 量数为A,求R原子核内所含的中子数?若现有m克 微粒RO3n-中,质子数为?R原子核内所含的中子数 为?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三、原子的结构
(正电荷)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电中性)
(不带电) 中子
核外电子(负电荷)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
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 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数值,叫做质量数。
X元素
核素1
…
核素2
互为同位素
思考: 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物理性质呢? 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反馈练习
1、关于H 、1 H、 1 H、1 H四种微 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 1 2 3
A、是四种氢元素
B、是氢元素的四种同位素 C、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
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B元素原子的L层比
K层电子数多5个;C元素的+3价阳离子和
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1)写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元 素C的原子组成符号______. (2)B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A、 MgF2 . B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X、Y、Z、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若 m+、 Yn+、 Zn-、 Rm-四种离子的核 X a b c d 外电子排布相同,且m>n,则下列关 系正确的是( B ) A、a-c=m-n B、b-d=m+n C、 a > b > d > c D、 a > c > b > d
许多元素都具有同位素,那该元素的相对原子量该如何 计算呢?
Cl元素有3517Cl和3717Cl两种天然、稳定的 同位素,其中3517Cl所占的原子数目百分 比为 75.77%,M( 3517Cl )=34.969; 37 Cl所占的原子数目百分比为 17 24.23%, ,M( 3717Cl )=36.966,则Cl元 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转移
钠与氯气的反应
点燃
2Mg + O2 ==== 2MgO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 集中了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 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电子: 带负电,质量很小,绕核高速运动, 具有波粒二象性,近似分层排布
The quark
质子、中子由 更小的夸克组成。
作业
在以上模型及提出模型的科学家中,你认 为谁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贡献最大?上网 查资料并写一篇文章论证你的观点。
为什么α粒子被弹回来了,原子内正 电荷却没有被弹出 ?
卢瑟福的结论:
原子内大部分是空的,所以大多数α粒子 得以穿过金箔。
原子所有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 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即原子核。
原子模型:核式结构模型(行星模型)
行星模型
白光的光谱
白光透过三棱镜.
白光的连续光谱.
锶、钾、钡和铜的焰色及光谱
缤纷的色彩, 浓郁的芬芳, 深深的苦痛, 但实际上,存在的是原子和空间。
化学定律的发现
质量守恒定律 定组成定律 倍比定律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
物质皆由基本粒子——原子构成, 原子不可创造,不可毁灭,不可再分, (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
原子模型:不可分的球体
阴极射线
葡萄干面包(plu玻尔: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假说
原子模型:电子分层运动, 轨道与能量都是量子化的
玻尔的原子模型
十年后,建立量子力学理论, 彻底抛弃经典力学理论, 从理论上推导出电子的分层运动, 并对玻尔原子模型加以完善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氢原子电子云模型
原子结构:
物质是由什么 构成的?
By convention there is color,
By convention sweetness, By convention bitterness,(痛苦)
But in reality there are atoms and space. ——
感D觉e上m,o存cr在it的u是s
第三单元 高一化学新课程 人类对原子 结构的认识
物质是否无限可分?
小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中庸》
其小无内,谓之小一 。——惠施
端:体之无序(厚)最前者也。 ——《墨子》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公孙龙
严复翻译《穆勒名学 》:
Atom:Indivisible (不可分割) —— 莫破
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电子带负电, 而整个原子呈电中性,电子质量不足原子 质量的千分之一。
原子模型: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电子镶嵌在其中
α粒子散射实验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
为什么α粒子会被弹回来?
为什么大多数α粒子穿过了金箔,被 弹回的α粒子只有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