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学史家与全球转向
历史学何以成为科学
历史学何以成为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曾学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但这两方面是密切联系的。
”这段话虽然最终被他们删去,但是,这却是对历史学在科学发展中地位的精辟概括。
1902年,英国实证主义历史学家、剑桥历史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柏里在任剑桥大学近代史讲座钦定教授的就职演说《历史科学》中,以如下一句话语作为结束:“历史学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
”西方著名的兰克学派,就是把历史学作为科学来研究的,主张客观主义和科学方法。
实证主义史学家比客观主义的史学主张又前进了一步,认为历史学可以借助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它与心理学、动物学一样,也是一门科学。
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哈利挈夫在《历史——真理的母亲》一文中说:“历史不仅是真理的母亲,而且是对艺术作品作艺术欣赏的起点,因而再说有形式——从作品原文的历史、生活的历文学的历史,一般的历史到所讨论的问题的历史——历史的态度是我们科学的精神,作为文学批判来说,也是我们科学的论据的根源和独立的美的根源。
”历史学被定位为一门唯一的科学,其意义当在这里吧!历史学的科学要求直接起因于近现代自然科学的激励。
科学不仅促成了人类社会的一系列革命性变化,也对人类传统的知识状况形成了猛烈冲击。
曾受尊奉的一些学说理论如今陡显空洞、无聊,凭心而论,改革的冲动和要求至今仍不失其正当性。
对于还没有被公认为“科学”的各知识领域来说,科学化成了一句时兴的口号,一种诱人的前景。
科学地位毋庸置疑地成了单一的目标。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科学化,就因为科学的巨大成功吗?一个方面的成功并不意昧着其它方面也能仿此而成功己属老生常谈,而且,我们有无充分理由认定科学能够彻底解决一切人类知识疑难?恐怕只好和大多数人一样相信其能、祈愿其能吧。
受惠太多的当代人很容易忽视或有意视而不见一个事实,即科学毕竟还未能完满解决自身领域内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总体上依然处于摸索之中。
西方史学史(1)发展历程(
由兰克所奠定的史学,在19世纪发展到鼎盛之时,同时也是它衰落的开始。时代的发展与史学的进步迫使他的一些弟子对兰克的史学提出质疑。兰克觉得弟子瑞士的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是最早的发难者。他写了一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等书成了享誉后世的“最卓越的文化史家”,率先与传统的史学决裂举起反叛的大旗。此后便是卡尔。兰普勒希特同兰科学派的大争论。20世纪以后,初期有亨利。贝尔等,接着就是美国的鲁宾逊的“史学革命”的新史学蓬勃兴起。与此同时西方的历史哲学从思辨到分析的演化,更对传统史学的批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76年,西罗马终于灭亡了。这在欧洲编年史是个重大的转折。从此,历史的编辑就由修道士这些人编写,他们不在关注人世间,而关注彼岸世界的天堂,他们不在写人,写人的地位尊严价值,而是赞美完美的上帝。总而言之,基督教开始重新塑造西方史学。
第一个这么做的是一个叫阿飞力喀纳斯的人,他在3世纪写了《编年史》5卷,他认定圣经中创世纪是在耶稣诞生前5499年的事情,他就以此为历史的开端,一直写到耶稣诞生后221年,他是最初的基督史学的写作者。
到了4世纪,出来一个叫攸西比厄斯的人,他写了《编年史》和《教会史》。后面一本书使他或到了“教会史之父”称号。
到了5世纪,伟大的奥古斯丁终于出来了。他写了《忏悔录》和《上帝之城》。《忏悔录》其实就是说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由人之都向神之都经过的记载,他确立了“上帝至上”的观念。而在《上帝之城》更是把这样的观念发展到淋漓尽致的地步。
到公元4-5世纪,西方的史学观发生了转折,主要是基督教的原因。这个时候神学历史观开始出现,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基督教是研究神学的,为什么对历史也敢兴趣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奥古斯丁的话:“在罗马城遭受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克统帅下的袭击和劫掠后,那些崇拜伪神的人也就是异教徒,,企图把这场灾难归因基督教,并开始以异乎寻常的仇恨心理与恶毒的言词来污蔑真正的上帝。正是这一点,激起了我对教会的热情,并促使我来保卫上帝之城,以驳斥它的攻击的指责与歪曲。”这就是基督教为什么要研究历史的原因。
西方科学史
到十九世纪后半期,又出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即内燃机和 电力的使用,各西方主要国家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这一趋 势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原先在欧美国家占统治地位 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显然已不能适应这种要求。正是由于工 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新的社会需求的刺激,到十九世 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兴起了一个范围广泛、影响巨大的教育革新运动。这时,教 育的现代化运动便正式拉开了帷幕,进入了短暂却极其关键 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变革使现代的科学教育从传 统教育的母体中脱颖而出,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而独立于世。 新的科学教学思想和教学实践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气象和活 力。
蔡亲炀
巴比伦文明
埃及文明
古希腊科学
中 世 纪
阿拉伯科学文化
西方现代科学的复兴
巴比伦文明
埃及文明
巴比伦数学发明
精
天文学(历法)
华
占星术
埃及数学秘诀 天文学(历法/天气) 医术
古希腊科学发展
泰勒斯
亚里斯多德
城邦
制度 共同语言 共同血统 共同宗教 广泛交流
由于古希腊社会制度是奴隶主民主制,这种制度能够提供 给奴隶主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其他社会中的发展,包括科学 的思考与创造。
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学会发表了著名的《普及科 学——美国2061计划》,宣布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学 校教育将以科学教育为中心。
在下一个世纪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生 活将出现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其中, 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是变化的中心。 一些美国人士认识到,目前美国对青 少年的科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现行 的教育方式和教材已不能适应下个世 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高中人教部编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教案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2019高中部编版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审核人使用时间过2 100吨。
而到16世纪以后,每年运往里斯本的香料就猛增到7 000吨。
”这主要是由于()A.欧亚直接贸易的形成B.美洲加入了全球贸易C.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D.轮船等新交通的出现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边缘区和半边缘区(如图)。
这反映了( )A.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B.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地区C.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D.不同贸易区域划分是国际分工差异的体现6.马克思说道:“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可见,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推动统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加速了新旧社会的转型更替C.颠覆了欧洲生产、生活方式D.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7.“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
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
”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 )A.欧洲人口大量移居美洲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C.隔绝状态被完全的打破 D.移民促进文化交流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案参考答案【问题合作探究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参考答案(1)丰富饮食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开发;易于传播疾病等(2)丰富饮食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开发;易于传播疾病等(3)危害生命健康;破坏经济发展;动摇社会秩序;减少美洲劳动力;利于西方殖民统治;诱发黑奴贸易等【合作探究二】大西洋贸易参考答案①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近一亿的精壮劳动力。
科学史研究为什么从内史转向外史
科学史研究为什么从内史转向外史内容摘要:内容提要:代以来,科学史研究出现了从内史到外史的转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出现转向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内史与外史的关系究竟如何?这些问题科学史界和科学哲学界目前还没有人明确回答过。
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尝试性探讨,回答了内史为什么先于外史,内史为什么转向外史以及内史与外史的关系问题。
科学史分为内史与外史。
所谓内史主要研究科学知识本身发展的历史,包括各门自然科学学科发展史;所谓外史则研究科学在社会中的发展史也即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史。
代以来,科学史研究出现了从内史向外史的转向国际科学史权威刊物《ISIS》第四任主编R·P·马尔特霍夫(R·P·Multhauf;在谈到他任主编(1964—1978)的感触时说,“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科学史研究开始出现从内史到外史的转向。
”[1]《ISIS》第五任主编A·撒克利(A·Tharchary)在《创造历史》一文中总结这一转向时说,“科学史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从内部的思想史转向了复杂的文化整体的社会学或人类学研究”。
[2]他这里所说的“内部思想史”即内史,“复杂的文化整体的社会学或人类学”即外史。
为了证实这一转向的真实性,笔者专门对《ISIS》杂志1913—的论文和书评内容进行了计量研究,发现科学史的确发生了从内史向外史的转向,代以前以内史研究为主,代以后以外史研究为主[3]。
我国也有人对1981—的《ISIS》杂志和英国的《科学史》杂志的论文进行了内容计量分析,结论是:代以后,国外科学史研究侧重于外史,国内侧重于内史[4]这些内容计量分析无可辩驳地证明,科学史研究确实从内史转向了外史。
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兼社会学家P·弗曼(PaulFerman)在对科学史这种转向作评价时说,“我们科学史家都说科学史研究重心发生了变化,从内史转向了外史,从智力思想史转向了社会史,……。
哲学与时代问题:科学、后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西方科学的传播——西方科学进入非欧洲国家的三阶段模型
特 约主 持 人 :邢冬 梅 主持 人 简 介 :邢冬梅( 1 9 6 4 . 一 ) , 女, 陕西西安入,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 博士
生导师,南京大学哲 学系科 学技术哲 学博 士,曾为美 国伊利诺伊大 学哲学系、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研 究中心 ( S c i e n c e S t u d i e s U n i t ) 、 芬兰 赫尔辛基大学 S T S研究 中心高级访 问学者。主要从事科技哲学 、 科学技术 与社会 ( S T S) 和科 学史研 究。主持 、 参 与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2 项, 翻译 出版在本 学科领域较有影响 的学术著作《实践
科 学体 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 全球 化 的视角也开 始渗透到对科学 、 技术 与社会 关系的分析 中。 从现实角度来 看, 科 学、 技 术与社会 之 间呈现 出一种相 互交织 的发展状态 , 一方面, 在 经济全球 化 的过程 中, 科 学技术提 高 了跨 国公司 的效率 , 进 而从根本 上改交 了国际关系的结构 , 并进 一步推进 了 全 球化在各个领域 中的进 程; 另 一方 面, 科技 活动本身也越来 越呈现 出一种全球特 征, 科 学技术研 究开始 成为一项跨 国活动 , 使得在全球
已经成 为 当前 S T S 研 究的热点 与前 沿领域 之一 , 为我们反思科 学技术 的地 方性与全球性 、 科学技术 与现代性 的关 系提供 了理论 思路 。 但是 , 在这 种具有理论 和现实迫切 性的后殖 民主义 S T S 研 究潮流 中, 我们很 少听到 中国大 陆学者的声音。 从现实来看 , 西方科学技术在 中国的传 播与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已经走过 了 1 0 0 多年 的
的) 中 撞》 等6 部, 几部译 著均属 当 代 科学哲学研 究领域代表人 物的有影响力的著作 , 《 科学时报 》 、 《 新华 文摘 》 、 《 社会科学报 》 等多家报纸 杂志作 了多篇专题评论。 在《自 然辩证研 究》 等专 业核心期 刊发表论 文2 0 余篇。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即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的转向。
本文通过对西方元科学研究中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三者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文化转向的科学史根源、科学社会学根源,并重点分析了文化转向的哲学表征,指出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新科学哲学所持的立场大致是一种文化学的和人类学的立场,即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立场,其根本标志就是对科学哲学的人文理解,力求纠科学主义之偏,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表明传统的科学哲学已经穷途末路,科学哲学必须溢出自然科学亚文化的范围而面向整个的科学文化,走向科学文化哲学才是真正的出路。
【正文】在《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注:洪晓楠:“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1期。
)、《20 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三次转向》(注:洪晓楠:“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三次转向”,《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1期。
)等论著中,我提出了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经历了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转向的观点,其中对文化的转向未能完全展开,似觉言犹未尽,拟在此作进一步申说。
所谓科学哲学之“转向”,在我看来,就是改变了原有科学哲学的主题和观念,实现了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方法的变换。
具体而言,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之“文化的转向”是经过逻辑经验主义及其遭遇的挑战和历史主义的发展实现的。
就其根源而言,这一转向是科学史、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研究共同汇成的一股洪流。
一、文化转向的科学史根源就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来看,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虽然都以科学为研究对象,但分属不同的学科。
它们有各自的研究角度、方法,以及范畴、体系,不能混而为一。
但二者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20世纪上半叶,科学哲学曾有一段长时期根本不屑于顾及科学的历史,而陶醉在对科学语言的逻辑分析上。
现当代西方史学..
第二 新的史学观念或历史哲学
第四章 现当代新史学:新史学的特征
克罗齐的历史哲学 对历史认识的认识: 1、历史知识不是来自对史料的收集和考证,而是来 自历史学家的主观体验和理解。 2、历史可以分成历史和编年史 3、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现实生活的需要促使人 们研究历史;历史学家的兴趣促使他研究历史。他们 即使占有相同的史料,也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4、克罗齐区分真历史和假历史的标准完全是主观的。 next
•第一、新的研究视野
第四章 现当代新史学:新史学的特征 • 文化形态学派抛弃了传统的世界历史的 “三分法”(上古-中古-近代;或“地 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 主张世界上的各个文明都是“价值相等 的”。在世界历史的各个文化(文明)发 展的进程中,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认为比 另一种更先进,这无异于是说西方文明也 只不过是世界诸多文明中的一个,并无优 劣之分。
第二 新的史学观念或历史哲学
第四章 现当代新史学:新史学的特征 •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 又译柯罗齐。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新黑 格尔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1883年在罗马大 学读书,1893年开始研究哲学。1903年起主编 《评论》杂志。1910当选为参议员,并在内阁 中先后担任教育大臣和不管部大臣。政治思想 上一直是意大利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领袖人物, 1952年死于那不勒斯。代表作是《历史学的理 论和实际》
研究对象 传统: 政治史 新史学:人类社会 写作方式 传统: 叙述 新史学:强调说明问题 研究目标 史料考证,辨别真伪 重视理论概括和解释 与其他学科关系 忽视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跨学科研究
第四章 现当代新史学:新史学的特征 • 人对历史及对历史学的认识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考历史试卷
高二年级月考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 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 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 开始打破“学在官府”D. 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2.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
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A. 民贵君轻观念 B. “大一统”观念C. “君权神授”观念D. “天人感应”观念3.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
”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 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D.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4.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格守“士”的通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
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A. 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 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C. 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 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5.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B. 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C. 当时社会对君权的藐视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6.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西方哲学的转向
总之,哲学之所以发生转向是因为哲 学陷入了危机,以往的传统观念失去了作 用。哲学需要革命。不过这还只是从哲学 自身发展的逻辑而言的,不仅如此,20世 纪社会现实的深刻变化也为哲学的转向提 供了推动力。
当我们讨论“哲学的转向”时,通常会想到的是“语言 的转向”,因为英美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的观念早已经深入 人心,以至于通常我们把20世纪西方哲学的转向就理解为 “语言的转向”。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有其片面性。不 恰当地说,可以把20世纪西方哲学的转向概括为“语言的转 向”、“非理性的转向”、“现象学的转向”和“后现代的 转向”等等。也许还可以有其他的“转向”,或者更恰当一 点说,西方哲学之“转向”的几方面内容,是相对于古典哲 学的带有根本性的、革命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得20世纪的 西方哲学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哲学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
“把科学史上的范式概念应用到哲学史上, 并根据‘存在’、‘意识’和‘语言’对哲学史 进行大致分期,这样做已不足为奇了。根据施奈 德巴赫和图根哈特,可以相应地区分出三种思维 方式,即本体论、反思哲学和语言学分析”。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
纳尔逊·古德曼在《构造世界的多种形 式》的序言中说,现代主流哲学“始于康德 用心灵的结构取代了世界的结构,继之于 C·I·刘易斯用概念的结构取代了心灵的结 构,现在则进一步用科学、哲学、艺术、知 觉以及日常话语的许多种符号系统的结构取 代了概念的结构”。
哲学研究对象的危机
我们都知道笛卡尔的三条形而上学原理(我思 故我在、上帝存在、物质世界的存在),也知道康 德对于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概括(理性心理学、理 性宇宙论和理性神学)。在某种意义上说,近代哲 学把哲学的研究对象确定在我思(主体-认识论)、 上帝(神学-形而上学)和物理学(自然哲学)上。 然而黑格尔之后,到了19世纪下半叶,数学、物理 学的危机也连带着引发了哲学的危机。
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1、“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自然辨证法材料反映了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内容: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在这里,恩格斯不仅说明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说明自从有了人,便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自然对于人的这种母体性无疑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前提;2.人与自然是依赖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首先,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其次,人还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这一点也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的同时,使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开始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地趋向了统一;3.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恩格斯认为人类变革自然引起后果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自然方面的结果,还表现在它在社会方面的后果;4.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和谐共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提醒人们: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要防止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是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必须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一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是恩格斯对人类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演变过程一种有分量的科学总结;这个总结严肃地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自然界本身的发展是有序的即有理性的,人类在向大自然谋取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时,只能按照自然规律行事;否则,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同时还告诉我们,人类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摒弃“人定胜天”即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因为这种价值观将人与自然摆在对立或对抗的地位;而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价值观;应当说,后种价值观,正是我们目前所奉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相应的一切策略的哲学基础;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2、“为使你们的工作能够赐福于人类,仅仅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对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的关心必然是培养出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的兴趣;对尚未解决的巨大劳动起源和商品分配的问题的关心——为了我们思想意识的建立,将会给整个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在你们的图表和方程式中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爱因斯坦战争年代,科学为我们可能中毒和相互伤害服务,和平时期,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匆忙和不稳定;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能动的认识自然的强大武器,为工业和技术的展开、人类现实地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提供了潜在的基础和理论前提;科学虽然对人类有着很大贡献,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在当代,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因此,爱因斯坦在他的演讲中劝诫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科学大门的年轻学者要“关心人本身及其命运”,不要忘记科学是造福于人类,促进人类幸福,而避免使其成为祸害,危害人类自身;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时遇到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些难题,科技本身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赖于人类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理论与道德建设才能完成;所以爱因斯坦呼吁科技工作者“在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中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3、论全面认识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技术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所应用的手段和方法,包括物质手段工具和设备、知识、经验、技能以及组织形式等等;既不能把技术仅仅理解为一种物质手段而忽视技术中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也不能把技术看作纯粹的精神因素,而忽视物质因素;技术是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在同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技术虽然不是生产力结构中的独立要素,但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的全部物质要素之中,并和物质要素紧密结合一起,成为直接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去;必然引起生产力诸要素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不断加强;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改革和创新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科学技术扩大劳动对象范围,不断提高生产力;1正面1、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首先、科学技术是贯穿现代化生产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推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基本动力;其次,科学技术对其他生产力要素质量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科学技术介入生产过程越广泛、越深入、它的放大效应也就越大;科技对其他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具体反映在:A: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改变劳动力结构B:改革和创新劳动资料C:深化和扩大劳动对象D:提高生产管理水平2、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人类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更好的生活而对自然进行的实践活动;2反面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所谓“物极必反”,任何美好的事物,用之过度,走向极端,便会出现“双刃剑”效应;科学也是如此,在发挥进步功能的同时也表现出负面性,特别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产生了许多威胁人类生存与尊严的重大问题,如原子核技术产生的巨大核力量足以摧毁地球几十次,基因技术存在破坏人类自然进化规律的可能,抗生素快速研发与滥用破坏了人的抵抗力,加速了病毒的变异,产生了如“非典”、“禽流感”的高危传染病;科学技术负面效应对人类的影响不单单存在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实际上科学技术的负面性还作用于人类社会的精神生活领域,科技伦理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唯科学主义者”忽视了自然赋予我们最完整最宝贵的基本规律,妄图用科学去打破既有的格局,实现一些突破常规,“惊天动地”的“科学壮举”,而将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价值抛之脑后;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到如今的“纳米科技”,科技的每一小步,都推动人类发展一大步;但也要懂得“物极必反”,科技是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我们人类唯有本着公平正义之心,不违背自然规律之道,才是科学技术发展正途;①我们对自然的看法正经历着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转向多重性、暂时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科学被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统治着,按照这种世界观,世界就像是一台庞大的自动机;而今天,我们认识到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元论的世界之中;确实有不少现象在我们看来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在这种可逆过程中,无所谓时间的方向性;但是,也许有许多不可逆的过程,他们涉及时间的方向性;……除了决定论的过程外,肯定还存在一个概率的因素,包含在某些基本的过程中,例如,在生物的进化或者人类文化的演变中;——普利高津按照经典看法,自然的基本过程被认为是决定论的和可逆的,包含随机性或不可逆性的过程被看作仅是一些例外情形;虽然西方科学曾经激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场极富成果的对话,但它的某些文化上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两种文化”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起源于经典科学的没有时间的观点与在大多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普遍存在的时间定向的观点之间的冲突;人类的历程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在这人口统计的爆炸时刻,科学看来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因此,保持自然与社会之间的通信渠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西方科学诞生在十七世纪的文化环境中,而当前西方科学的发展已经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外面打开了自己与社会通信的渠道;②人们过去总是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会导致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但是,先是世界大战,接着是经济危机,都说明了:把科学用于破坏和浪费的目的也同样是很容易的,于是就有人要求停止科学研究,认为这是保全一种过得去的文明的唯一手段;面对这些批评,科学家们自己也不得不开始第一次卓有成效地考虑他们所做的工作同他们自己周围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有何种关系;……——贝尔纳首先,决不能用孤立、静止的眼光来研究科学的社会功能,而要把它当作一种随着科学的发展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的事物来加以研究;不过由于科学事业的发展很不协调、杂乱无章,结果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种极其无效率的体制,无论就其内部组织而言,还是就其应用于生产或福利问题的手段而言,都是如此;要使科学为社会所充分利用,就必须首先把它加以整顿;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要把科学事业组织起来就有破坏科学进步所绝对必需的独创性和自发性的危险;要讨论科学的应用,就必然涉及经济问题;我们不得不追问一下:现行的或者大家所提出的各种经济制度,到底能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科学造福于人类提供多大机会而且,经济不能同政治割裂开来;法西斯主义的出现,此刻在世界到处燃起的一系列战争,以及迎接一场更为全面更为可怕的战争的准备工作都不仅使科学家们作为公民受到影响,而且还使他们的工作受到影响;自从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本身似乎也破天荒第一次陷于危机之中;科学家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过如果要使科学执行传统所要求于它的功能并且避免威胁着它的危机,就需要科学家们和普通群众都进一步认识科学和当代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除了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资源短缺:现代科技使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环境污染:现代科技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副产品破坏生态环境;科技负面效应的另一方面是人类由于过分依赖技术造成种种精神困惑和异化问题;科学技术对智力的支配,已经一般地扩展到操纵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无意识的领域;人以内部精神上的丧失为代价去获得外部物质上的成就;无限制的技术化的灾难性后果,是人的存在的丧失,人的异化;科技的负效应会伴随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出现,对此没有一劳永逸的万全之策,但是只要我们树立辩证的科技价值观,以人为本,正确地使用科技,把科技的负效应降到最低,社会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就能保持长久的和谐;。
西方科学史家与全球转向
西方科学史家与全球转向作者:冯晓华高策来源:《科学文化评论》2015年第01期摘要近些年,全球转向正在成为西方科学史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缓解西方科学史研究的困境,开启西方科学史家写作与生存的新历史。
现在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史家开始重视地方研究,地方研究的重点放在技术知识而不是自然哲学知识。
科学史的全球转向正在改变这个学科的地理轮廓和操作模式,正在促成各种研究方法的转变和重塑。
同时,科学史是什么的历史、科学史家应该研究什么以及共同交流的语言平台应该是什么等难题再次摆在西方科学史家面前。
关键词西方科学史家全球转向地方研究技术知识18世纪以来西方大致形成了三种主要的书写世界史的模式:第一种是由进步史观主导的世界史,这种世界史实际上就是欧洲文明的传播史;第二种是由平行史观主导的世界史,这种世界史是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历史;最后一种是以民族国家为本的世界史,这种书写方式也是源自进步史观。
这三种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在历代世界史著述中都有所显露,针对世界史学中所存在的学理争议,伴随新帝国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相应的新帝国史、比较史、微观史、跨民族史、区域史以及后殖民史学,20世纪60年代以“文明互动说”为核心理念的全球史观被美国学者引进史学研究,尽管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反思与批判;但自90年代以来全球史以其全新而开放的理念,与各民族日益强烈的自我认同意识形成互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
如今全球史已经发展成一个新的史学流派,成为撰写世界史的一种方法论。
史学界的这种全球转向也影响到了科学史,科学史的全球转向,不仅会改变这个学科的地理轮廓,也会改变其操作模式,西方科学史家需要对过去所使用的史学方法和理论工具都特别注意。
有西方科学史家开玩笑说科学史现在需要被切除内脏,应该审慎地对待它;也有人认为决定如何重铸历史的时刻到了,他们开始改造自己适应新的标准,尝试提供新的方法和角度来重建非欧洲知识体系的科学史。
西方史学史——年鉴学派
1.重新思考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种历史事件之间有任何联系;
2.重新考虑史学分析的工具;
2. 研究一些历史上孤立的现象,传统的政
3. 未来的史学研究应给历史行动者的
治史和人物史开始复兴,历史人类学研究得
能动性留下更大的空间。
到重视;
3.精神形态史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第
4.跨学科的研究倾向得到进一步加强。
打通社会史与文化史研究,克 服社会文化分析面临的主观个 体与客观社会之间的矛盾。
雅克•雷维尔
调整史学分析的规模
雷维尔的讨论是从批评年 鉴派范式,尤其是年鉴派 的主流社会史范式开始的。
从微观的角度考察社会认同与 结构形成问题。
“
04
史学理念研究方法与缺点
”
04
史学理念研究方法与缺点
史学理念及研究方法
1.继承了第一代,同时也有自己的一 些特点:更具开放性; 2.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3.提出了关于三种历史时段理论; 4. 把研究重点放到历史的深层结构上; 5.史料范围的扩大; 6.数量经济史和历史人口学得到了迅 速发展; 7.计量方法推广。
第24页
第 二 代
1.历史的间断性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否认各
“
05
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
05
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第27页
第一,年鉴学派第一、二代的整体史观和长时段理论被中国学者用于历史研究。例 如,张广智就使用布罗代尔的三个时段理论,对基督教入华进行了考察。
第二,社会史成为历史研究的重点内容。
第三、心理史学、心态史学的运用。邹兆辰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指出,“中国学人是 在了解法国年鉴学派史学的过程中了解心态史学的。
计量史学
03-3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 3-史学观与学派
阶级斗争史观:十九世纪最重要的史学思想之一,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也尔等倡导以“阶级斗争”不断创造历史的阶级史观。
在解释历史时,运用了阶级斗争的学说,把阶级斗争视为历史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动力,认识到阶级斗争产生的根源在于利益的对立,宣扬资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客观主义史学:十九世纪史学思想的主流,称雄西方史坛百余年,由兰克学派倡导。
主要倡导以“如实直书”为基础,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条件,以史料批判为保证。
形成“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则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其最大的“失”过分强调客观性的科学理性,对历史发展的规律避而不谈。
哥丁根学派:形成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等。
把古典史学提倡的史学批判方法,以及由博学家开辟的专业化史料考据方法与历史学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历史学专业化,使史学逐步走向近代科学性质,哥丁根学派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与辨析,为十九世纪兰克史学奠定了基础。
普鲁士学派:活跃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史坛的政治史学派,以达尔曼为精神之父,主要代表有聚贝尔、德罗伊森和特赖齐克。
主要是鼓吹民族主义,通过历史著述论证普鲁士统一德国这一政治使命的学者。
他们崇尚强权政治,不少人走向了沙文主义。
但他们在德意志统一中也成为一批文化先锋,对后来德意志的历史甚至于哲学都留下了非常深的积累。
实证主义史学:近代西方史学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孔德奠定了实证主义哲学之基础,并将之运用到历史研究当中去,批评历史虚无主义,提倡在历史研究中进行比较。
主要代表有巴克尔、布克哈特、泰纳等。
他们看来,史学研究与自然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自然科学没什么两样,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却陷入了将历史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的困境。
文化形态学:又称社会形态学、比较形态学,现代西方史学最为重要流派之一。
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
全球化意识形态和全球史一、全球化是时代的产物英国史学家E·H·卡尔说:“我们一生下来,这个世界就开始在我们身上起作用,把我们从纯粹的生物单位转变成社会单位”。
因此,“在研究历史之前,应该先研究历史学家。
……在研究一个历史学家之前,应该先研究他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
历史学家是单独的个人,同时又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
1这样,为了认识和研究全球历史观,就首先有必要对其产生的时代作一必要的回顾和分析。
全球历史观的产生和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问题虽然在最近一二十年因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才凸现出来,但并不等于在此之前就不存在了,只不过它作为一个过程逐渐表现出来,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全球化始于何时,与其说这是一个史实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理论问题。
正因为如此,才日益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有人认为“全球化”这个概念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广泛使用,但全球化进程可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希腊,因为正是从那时开始,希腊古典文明开始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
还有人认为全球化的开端是和基督教的产生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圣经》关于世界和人类的起源的论述中,阐释了整体性世界的思想。
但是,更多的人们认为,将15世纪末作为全球化的进程的开端似乎更合理。
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地理大发现”,它不仅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开辟了道路,而且结束了世界各地区的割裂和孤立状态,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开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在世界开始连成一体的基础上有了“世界的”历史,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那样:“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关闭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由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马克思曾强调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1E·H·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9、44页。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第9章
兴隆期 80年 90年
法国
德国 美国 平均
1760---1840
1810---1920 1920---现在 80年
80年
110年
意大利的兴衰情况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地中海一直是 联系东西方的纽带,而意大利地处地中海 航线的中心,到14世纪已经成为欧洲最大 的贸易中心。 13、14世纪,复兴中已经出现对实现的讽 刺和批判。到15世纪,意大利的各阶层, 从商人、教皇到雇佣兵队长,都广泛搜求 古希腊典籍。 1492年以后发现美洲大陆和开辟到印度的 新航线,进一步加速了意大利经济的衰落 过程。16世纪,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 岸转向大西洋沿岸。
英国的兴衰
16世纪,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 向大西洋沿岸。葡萄牙、西班牙、荷 兰、法国、英国处于新航线的中心, 相互开展海外拓殖角逐。英国1588年 击败西班牙之后,取得海上霸权地位, 通过奴隶贩卖和海外贸易大发其财。
主要发生于16世纪的第一期圈地运动高 潮,也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准备了资 本财富、自由劳动者和国内市场。 从1500年至1763年,第一次国际分工 已大规模完成,美洲生产原料,非洲 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西欧从 事手工业生产并指挥全球经济活动。 英国在其中显然处于全球经济活动中 心, 并且率先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
1810年,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 了”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的 办学原则,从而确立了现代大学的基 本功能结构。 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 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考的高级保护 力量。柏林大学的创立确立了教学与 科研相结合的办学原则。以发现新知 为目标的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职 能。此后创新、开拓逐渐成为大学精 神中最重要的特征。
《天演论》是《进化论与伦理学》的节
,以全球史为视角,设计一份研究规划方案。
,以全球史为视角,设计一份研究规划方案。
全球史于20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时主要是作为“教学领域”而存在的,如何开展全球史研究,把全球史变成“研究领域”,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全球史学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本文在迭戈?奥尔斯坦、塞巴斯蒂安?康拉德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从互动、比较、建构三个方面探讨全球史的研究方法。
互动近年来,西方史学界对全球史的“互动”研究进行了诸多总结和反思。
奥尔斯坦认为,作为研究方法的互动,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扩大研究单位的地理规模。
建立联系的最简单的办法是构建更大的分析单位,去除其中的边界。
例如,如果把东亚文明、非洲文明或拉丁美洲文明作为研究单位,很多边界,特别是政治的和语言的边界,就消失了。
类似地,如果把海洋盆地作为研究单位,文明间的空间边界可以进一步被擦掉。
以此类推,去除任何边界的方式是把全球作为研究单位。
这样,通过扩大空间规模、重新定义空间单位的方式,我们可以构建起文明、海洋盆地、半球和全球这样一些不同级别的研究单位,并且较为便利地挖掘各自内部存在的相互联系。
第二,关注研究单位间的历史联系。
如果说第一种联系是概念的,即先构建一个历史的大单元,然后再挖掘其中的联系,那么第二种联系则是历史的,即首先从挖掘历史上确曾存在过的联系入手,进而把一些所谓的密闭单位联结在一起。
第二种研究方式的关键点在于相连的单位的互相影响力和接触频度,而不是规模大小。
两个或者多个单位间的最低强度的交流是接触(contact),持续性的接触导致互动(interaction),持续的、不断加深的互动造就了互相依赖的关系(interdependency),这种建立在相互依赖基础上的诸单位构成一个大的分析单位,即体系(system)。
一经达到体系研究这个层面,就可以把前两种形式的互动研究结合在一起了。
第三,研究那些本身就跨越边界的单位或主题。
其一是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跨越空间的互相联系的群体或个人的网络,这种互相联系经常超越边界”,它可能比前面所提到的空间单位既大又小。
西方科学史
其它西方国家在构想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时,也都给予了科学教育充分的地位。 谁在科学和科学教育方面领先,谁就将 在二十一世纪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已 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总结:
科学教育尽管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但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尤 其是科学教育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规定自身的价值方向,而没 有价值方向的教育是难以设想的,甚至是十分危险的。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美国2061计划”尽管宣称要以科学教 育为中心,但同时也认定,“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使人们能 够达到自我实现和过负责任的生活”。因此,“科学教 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学会发表了著名的《普及科 学——美国2061计划》,宣布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学 校教育将以科学教育为中心。
在下一个世纪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生 活将出现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其中, 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是变化的中心。 一些美国人士认识到,目前美国对青 少年的科学教育存在许多问题,现行 的教育方式和教材已不能适应下个世 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为了使现在正在接受教育而将成为21 世纪主人的美国儿童能受到更加理想 的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具备更加 良好的科技素养,能满足下个世纪对 一个普通公民的科技文化基本要求, 对美国科技教育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西方现代科学的复兴
西方科学的发展-天文学
地心学说
Claudius Ptolemy about 85 - about 165
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的现代化注入了起飞的原 动力。在十六、七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 发展阶段,例如,哥白尼(N.Copernicus)创立了日心说,伽 利略(G.Galilei)奠定了近代实验物理学,开普勒 (J.kepler)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I.Newton)构建 了宏伟壮丽的力学大厦。
史学概论论述题
一、简答题:1、简述希腊、罗马的历史观念在对历史学性质和功用的研究方面,希腊人缺乏历史观念思想,当成一种垂训作业而罗马人注重实用主义,但两者都没有吧历史当成一门科学:历史写作的方法上,古希腊史学著述,绝大部分都是“叙述体”,而传记体的出现和流行则是罗马人的贡献;时空观念的变化上,希罗多德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但只是一种地理统一性,罗马人有着历史连续性的“通史”观念;撰史的思想倾向上,体现宿命论,人本主义,写实求真,还有古希腊缺乏时间观念,古罗马则有了历史连续性的思想。
希腊罗马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罗马史学批判性地继承了希腊史学的优秀传统,正是因为这一传承,才使得古希腊光辉灿烂的古典史学传统得以流传并传扬四方。
2、简述圣·奥古斯丁的史学思想圣奥古斯丁的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上帝之城》前十卷是护教性的在後十二卷中,奥氏主要阐发他的两城理论。
中将历史视为上帝信徒与魔鬼“撒旦”的信徒、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之间的斗争史,而最终胜利的是上帝之城,发展了进步的历史观念;根据属灵的特性,上帝之城的进步历程是根据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分为七个时期,发展了中世纪的时间观念;认为人类历史是上帝编导的一场戏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的冲突是推动力,标志着历史哲学的发端;形成了普遍统一的整体史观与大一统的世界史意识。
3、简论西方人文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
1 写作历史的人和以前不同,人文主义史学都是俗界人物。
2 写作的内容中,世俗的、政治的重大事件占主要地位,而不以宗教教会占主要地位。
3 治史方法上,始重视原始资料的搜集和对历史资料的考辨,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4 史学体例上,恢复了古典时代遗留下来的叙述体,取代中世纪前期的年代纪和编年史,文字表述流畅、优美。
补充5 对过去附庸神学的年代纪史学进行挑战,把史学中心转向世俗统治者的活动斗争,把僧侣主义史学的神学观点转变为历史的因果关系4、简述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概括起来,启蒙时代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一理性主义史学成为史学思想的主流,成为对旧时代进行批判的一柄利剑。
2023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同步测(人教版必修)
选择题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萌芽是其根源;后来有观点认为,应当突出宗教的重要作用;又有研究者提出,王室的支持才是其主要原因。
据此可知,历史事件A.不能被正确认识B.研究视角可以多元C.只能有一种解释D.可以随意加以阐释【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对新航路的开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说明研究视角可以多元,故B符合题意;历史事件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而复杂化,但可以被正确认识,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历史事件可以不只有一种解读,故C不符合题意;历史事件的阐释要科学严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选择题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
这一现象的出现()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西方早期殖民扩张开始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欧洲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故选A项,排除D项;疾病的传入是在殖民扩张以后,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世界其他地区人口分布,排除C项。
故选A。
选择题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说道:“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
”作者意在强调()A.大西洋位置的重要性B.传统社会的终结C.新航路开辟影响之大D.1500年的转折意义【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成为日益联系密切的整体,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大西洋位置的重要性和传统社会的终结,故AB错误;材料不是强调1500年的转折意义,故D错误。
选择题有史书记载:“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因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