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内容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10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

3、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知道要听从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课文。

2、理解课文寓意,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目的和行动要一致。

知道要听从朋友的提醒和忠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大家坐的这么端正,那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看图猜寓言,男女生比赛。

出示图片(画蛇添足、盲人摸象、狐假虎威、揠苗助长、亡羊补牢)引出课题《南辕北辙》。

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1、什么是寓言?(小故事大道理)2、仔细观察“辕”和“辙”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车子旁,肯定与车有关。

)3、解释字面意思。

(南辕北辙:车子要像南走,车轮反而北行。

)4、南,目的;北,行动三、再读课文思考:《南辕北辙》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出示第10段第一句,“硬”字也是我们要学的生字,仔细观察这个字,石字旁,石头硬不硬,可比石头更硬的就是这个固执的人了!是啊,多傻,多固执啊。

他硬要往北的原因是什么呢?马跑的快?车夫是个好把式?带的盘缠多(把不懂的词标上问号)4、那个人连续说了三个没关系,课件他有多固执啊,如果这人是你朋友,你要对他说什么?(即使……也?尽管……但?无论……都)四、归纳总结大家对他的劝告,他不予理睬,最终导致的结果(出示最后一段)。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目的和行动要一致,才能取得成功。

五、拓展交流1、生活中有什么事是一定要避免“南辕北辙”?2、小故事大道理,带来视频(魏国大臣季梁劝阻魏王攻打赵国的念头)3、出自于这本书《战国策》4、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南辕北辙这种错误,不管做什么目的和行动要一致。

教学设计方案篇二活动目标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课程设计都有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都有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都有哪些内容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课程关键词,理解核心概念,并掌握基础理论。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方法论分析问题,并能通过案例研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团队协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科主题展开,详细教学大纲如下:1.课程导论:介绍学科背景和发展历程,使学生建立整体认识。

2.基础理论:深入讲解核心理论,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3.方法论:教授研究方法和分析技巧,指导学生应用于实践。

4.案例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建立理论框架。

2.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讨论深化理解。

3.案例分析法:提供真实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在实验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适合学生的教材作为主线。

2.参考书籍: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和最新著作,丰富学生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增加学习趣味性。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需要,提供现代化实验设施。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结构化、实践性强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标准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课程设计包含的内容

课程设计包含的内容

课程设计包含的内容一、课程设计的概念和意义课程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方式的过程。

它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设计包含的内容1. 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制定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制定教育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

2. 教材选择与分析在确定了教育目标后,需要选择适合该目标实现的教材。

同时还需要对所选用的教材进行分析,了解其特点、结构和难度等方面,从而为后续的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3. 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根据所选用的教材和制定好的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授课内容,并按照一定进度安排进行。

这一步需要考虑到授课时间、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因素。

4.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在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确定后,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这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5.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为了保证课程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方式和标准。

这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并明确评价标准。

6. 课程设计的反思与改进在完成一次课程设计后,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这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下一次课程设计提供经验和借鉴。

三、课程设计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设计,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

2.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优秀的课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发展。

3. 增强师生互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需要相互沟通、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4. 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师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5. 适应社会需求优秀的课程设计需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时代背景,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价值以及保护措施。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以及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提高观察和分析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增强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据教材第三章《生物的多样性》进行。

首先,我们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三个层次,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其次,我们会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将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我们将系统地介绍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其次,通过讨论法,我们将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会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最后,通过实验法,我们将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

主要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以及实验室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籍将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源,多媒体资料将用于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保护措施。

实验室设备将用于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观察和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与回答等,占总评的20%。

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写什么

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写什么

课程设计报告正文内容写什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章节的基本概念,如:XXX(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填写);2. 学生能掌握学科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运用XXX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了解本章节知识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如:数学与科学、技术与工程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3. 学生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主动学习的意愿;2.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信、自律、尊重他人等良好品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实现课程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运用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能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表达、沟通和协作能力;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 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1.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XXX(具体章节名称)- 内容列举: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如:力的概念、牛顿运动定律等。

2. 教学内容二: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二章 XXX(具体章节名称)- 内容列举: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交通工具的运动、建筑物的稳定性分析等。

3. 教学内容三:跨学科综合运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XXX(具体章节名称)- 内容列举:学科交叉知识,如:数学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技术与工程的结合等。

4. 教学内容四: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 教材章节:第四章 XXX(具体章节名称)- 内容列举: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和协作能力。

课程设计方案范文(通用8篇)

课程设计方案范文(通用8篇)

课程设计方案范文(通用8篇)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了“武术基本功组合”一课。

,通过激趣引导、体验探究、释疑验证,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程序,采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组织方法有效地将感知、思维、实践活动和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努力达成本课主要学习方面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特点:1、正确进行武术的教育,学生在电视里看见的武打动作都是被加工和夸大的,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都形成不正确的武术观念,本课通过基本功的逐步深入教学,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武术素养,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一系列的身体练习,发展综合能力。

2、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创编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拓展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体协作精神。

3、尊重学生兴趣差异,学习方式多样独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创设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

根据学生素质能力和兴趣差异,采用自主选择性学习、合作研究性学习、创新拓展性学习等方式,充分体现“人人受益”的体育新课程理念,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三、课的流程:1、活跃身心阶段:通过古代故事“闻鸡起舞”的情景设置,在中国功夫的伴奏下,学生散点、自主或两人组合模仿电影中的武打动作,导入本课课题。

2、学习技能阶段:通过教师表演、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武术基本功河基本功组合的学习,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功动作组合,发展其能力。

3、拓展能力阶段:通过学生分组创编武术基本功组合动作的练习,进一步启迪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以致用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成功的欲望。

4、身心恢复阶段:在美妙动听的音乐声中,师生互动翩翩起舞,乐曲、舞姿令人陶醉,达到调节身心之目的。

课程设计30篇范文

课程设计30篇范文

课程设计30篇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层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并记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定义、特点和分类。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XX学科的核心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XX学科的方法:介绍XX学科常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4.实际应用:分析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XX学科的应用。

4.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简述课程设计包含的内容

简述课程设计包含的内容

简述课程设计包含的内容课程设计是指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课程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技能,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2.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拓展知识和实践应用等内容。

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教学方法: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

教学方法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4. 教学评价:设计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发展。

二、课程设计的步骤1. 分析任务:明确课程的任务和要求,了解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析任务有助于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 设计框架:确定课程的整体框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设计框架有助于整合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效果。

3. 编写教案:根据设计框架编写详细的教案,包括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

教案应详细明确,便于教师的教学操作和学生的学习参与。

4. 实施教学: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5. 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结果有助于调整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1. 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课程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课程设计的内容有哪些一、课程目标本示范课为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法》章节,旨在通过以下三个维度的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知识,并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1. 知识目标:- 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理解同分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会运用画图、简化等方法解决分数加减问题。

2. 技能目标:- 能够熟练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学会通过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并进行加减运算;-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兴趣,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性较强的数学计算课程,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已有初步了解,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还需进一步学习。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确保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减法》展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规则;-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方法;- 实践运用:完成课本例题及相关练习题。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习通分的概念和方法;-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计算步骤;- 实践运用:完成课本例题及相关练习题。

3. 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分数加减法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 完成课本中的应用题及拓展题。

课程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哪些

课程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哪些

课程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哪些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基本公式、原理和术语,并能够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课程相关知识点,如历史事件、科学现象或文学作品的主要情节和特点。

3.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概述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内在联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解决课程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或项目研究,提升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网络资源、教育软件等,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尊重他人观点,展现包容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3. 学生通过接触和理解课程内容,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感和尊重。

本课程设计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旨在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必要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确保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教材第一章:基础理论- 课文阅读与理解:概念定义、原理阐述。

- 重点公式:推导、应用。

- 基础知识问答:巩固理论知识。

2. 教材第二章:实际应用-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情境,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实践操作:实验、演示或模拟。

- 练习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3. 教材第三章:拓展提升- 小组讨论:探讨学科前沿问题,激发创新思维。

- 项目研究:深入研究某一主题,培养探究能力。

- 知识拓展:引入课外资源,拓宽知识视野。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第一章基础理论;第二周:第二章实际应用;第三周:第三章拓展提升。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

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通用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程设计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程设计报告篇1一、设计目的经过一系列硬件课程的学习及相关实验后,做一个综合的系统性的设计,对计算机硬件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所用设备TDN—CM++实验教学系统一台,PC微机一台,排线若干三、设计思想1、确定搭建一台8位模型机,指令系统系统有10条,涉及输入,输出,加,减,自增,自减,与,传送,跳转,停机等指令。

2、根据所要设计的指令,确定各种信息的传送路径,以及实现这些传送所需的微指令。

3、根据数据通路,确定指令系统中每条指令的执行流程。

4、根据执行流程,确定好机器指令之后,确定相对应的微指令地址,需要多条微指令来完成的机器指令,要准确无误的确定每条微指令的后续地址。

5、设计好指令后,将指令加载,检测该指令是否可以达到预计功能。

四、设计总结经过了三天的实践学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搭档的默契配合下终于完成了硬件课程实验,从中受益匪浅。

实验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接线,对于已经做过微机实验的我们,器件箱并不陌生,但也熟知连线的重要性,连每根线都必须十分细心,因为每根都影响着整个设备的运行。

于是,我跟我的搭档分工合作,她读图我连线,为了避免连错,我每根线都以红线为起始位,保持规律性,这样也方便出错后检查。

在我俩默契的配合下,我们很快就完成了连线操作,后来测试时却发现数据显示一直不变,经过检查才发现原来数据线少插了一根。

还好就这么一根问题,因为很多同学在连线这块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了,大大降低了效率,所以说小问题也不能忽视。

连线正确后,接下来就是编写微指令了,由于对指令的格式不是很熟悉,所以在了解指令格式和工作流程上花费了些时间。

编写的指令有两种,一个是操作码,一个是微指令。

整体课程设计

整体课程设计

整体课程设计
整体课程设计是指对一个课程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设计。

1. 课程目标:
确定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明确希望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能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 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的内容范围和重点。

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学习能力,确保内容的有序性和连贯性。

3.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可以包括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实验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

4. 教材和资源:
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为课程设计提供支持和辅助。

可以使用教科书、参考书、多媒体教材、网络资源等。

5. 评价方法:
确定适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可以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项目报告等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

6. 课程计划:
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时要求,制定课程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和教师的任务。

7. 教学环境:
设计适合课程教学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室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并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支持。

8. 跟踪和评估:
对课程的实施和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设计。

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学观察、成绩统计等方法进行评估。

整体课程设计应该遵循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具体设计。

同时,要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设计写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写哪些内容

课程设计写哪些内容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教材章节:第1章至第5章,涵盖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重点内容:每个章节中的关键知识点,如定义、原理、案例分析等。

3.难点内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需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加以攻克。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实验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准确的知识来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3.考试: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4.综合性评估: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性评估,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在教育体系中,课程设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到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等方面,旨在提供系统化和有序的学习经验。

本文将探讨课程设计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在课程设计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应该在课程结束时所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期望。

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并符合课程的整体目标。

2.教学内容和资源的选择:课程设计还包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评估可用的教学资源,并选择最适合的教材、参考书籍、课堂讲义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以确保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3.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设计: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些方法和策略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并帮助他们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估与反馈机制的设计:课程设计还需要考虑评估与反馈的机制。

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评估方法和评价标准,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并指导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课程设计的价值和意义1.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学生可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背景,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课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习成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良好设计的课程可以增强学习成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机制,教师可以确保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校本课程设计哪些内容

校本课程设计哪些内容

校本课程设计哪些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并能够准确运用专业术语进行描述。

2. 学生能总结本章节重要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对学科知识体系有全面认识。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针对性。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讲解:依据教材相关章节,详细介绍学科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专业术语的定义和运用。

教学内容:(1)概念与原理:涵盖课程基础知识点,解析学科关键概念。

(2)知识框架:梳理课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2. 实践操作:结合课程知识,设计实践环节,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案例分析: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操作:开展实验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

3. 教学活动: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提高综合能力。

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写什么

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写什么

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写什么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并记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实例和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部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第二部分:介绍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

3.第三部分:介绍XX学科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探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验证学科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供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和设备,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其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

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XXX(具体知识点),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了解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XXX(实际应用案例),增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XXX(具体方法或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升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质疑和挑战,形成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XXX学科,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XX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此阶段,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依据课程目标,选取以下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 教材第X章:XXX概念及原理- 教材第X章:XXX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技能训练:- 教材第X节:XXX方法的应用与实践- 教材第X节:小组合作与讨论技巧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教材第X章:学科发展历程与前景- 教材第X章:社会热点问题及责任感培养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 知识点讲解:XXX概念及原理- 技能训练:XXX方法的应用与实践第二课时:- 知识点讲解:XXX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训练:小组合作与讨论技巧第三课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科发展历程与前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社会热点问题及责任感培养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第一周:完成第一、第二课时- 第二周:完成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 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知识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教学内容,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XXX概念及原理等基础知识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课程设计书包含的内容

课程设计书包含的内容

课程设计书包含的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如XXX(具体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X(学科概念或理论),并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3. 学生能够总结并阐述本章节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XXX(学科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资源、多媒体工具等,辅助学习,提高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问题,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XXX学科示范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和认知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上述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目标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以下教学内容展开:1. 知识点讲解:详细讲解课本第X章的XXX知识点,包括XXX概念、XXX原理和XXX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涵。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XXX实验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选取与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和解决方案设计,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结构”的核心概念,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原子结构解释元素的化学性质,运用元素周期律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运用化学键的概念分析化合物的结构。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独立完成常见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以及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的教学内容将围绕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等核心概念展开。

首先,通过讲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使学生理解电子层、电子云等概念。

其次,通过元素周期表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该规律进行未知元素的预测。

接着,通过讲解离子键、共价键等化学键的类型和特点,使学生能够分析化合物的结构。

最后,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其次,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问题。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将选择和准备多种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使用《化学原理》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物质结构实验指导书》等参考书。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相关领域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显微镜、光谱仪等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方面,将记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贡献。

作业方面,将布置原子结构模型制作、元素周期律预测练习等,要求学生按时提交。

考试方面,将设置闭卷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以检验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学课程设计介绍简短

大学课程设计介绍简短

大学课程设计介绍简短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学生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的章节和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每个章节的内容和重点。

2.知识的关联性: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有关联性,避免无关内容的引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教学进度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讲解和学习。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实践和验证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选择适合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和参考。

2.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本章节的课程设计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和教师明确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目录一、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思路 (3)三、软件及元件的选取介绍 (4)(一)Proteus简介 (4)(二)、主控器A T89C51单片机简单介绍 (4)(三)DS18B20简单介绍 (5)(四)显示器LCD1602简单介绍 (5)四、电路设计 (7)五、系统程序设计 (9)六、总结及心得 (12)参考文献 (12)附录(程序清单) (11)Proteus仿真图工作流程图一、概述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工业改造的逐步实现,能够独立工作的温度检测和显示系统应用于诸多领域。

这里设计的数字温度计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精确,数字显示,适用范围宽等特点。

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是常用的被控参数,而采用单片机来对这些被控参数进行控制已成为当今的主流,本可课程设计选用AT89C51型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件,DS18B20作为测温传感器,通过LCD1602实现温度显示。

通过DS18B20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数据转换,该器件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线性度较好,在0℃~100℃最大线性偏差小于0.01℃。

该器件可直接向单片机传输数字信号,便于单片机处理及控制。

另外,DS1820具有测温系统简单、测温精度高、连接方便、占用口线少等优点。

而LCD1602是工业字符型液晶,能够同时显示16x02即32个字符,具有微功耗、体积小、显示内容丰富、超薄轻巧,常用在袖珍式仪表和低功耗应用系统中。

二、设计思路采用数字温度芯片DS18B20 测量温度,输出信号全数字化。

采用了单总线的数据传输,由数字温度计DS18B20和AT89C51单片机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它直接输出温度的数字信号,也可直接与计算机连接。

采用AT89C51单片机控制,软件编程的自由度大,可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各样的算术算法和逻辑控制,而且体积小,硬件实现简单,安装方便。

该系统利用AT89S51芯片控制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显示,能够实现快速测量环境温度,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上下限温度。

该系统扩展性非常强。

该测温系统电路简单、精确度较高、实现方便、软件设计也比较简单。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一 温度检测及显示系统框图 三、软件及元件的选取介绍(一)Proteus 简介Proteus ISIS 是英国Labcenter 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软件。

它运行于Windows 操作系统上,可以仿真、分析(SPICE )各种模拟器件和集成电路,该软件的特点是:(1)实现了单片机仿真和SPICE 电路仿真相结合。

具有模拟电路仿真、数字电路仿真、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系统的仿真、RS232动态仿真、I2C 调试器、SPI 调试器、键盘和LCD 系统仿真的功能;有各种虚拟仪器,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

(2)支持主流单片机系统的仿真。

目前支持的单片机类型有:68000系列、8051系列、A VR 系列、PIC12系列、PIC16系列、PIC18系列、Z80系列、HC11时钟振荡电路A T89C51复位电路 电源电路 LCD1602显示DS18B20温度传感器系列以及各种外围芯片。

(3)提供软件调试功能。

在硬件仿真系统中具有全速、单步、设置断点等调试功能,同时可以观察各个变量、寄存器等的当前状态,因此在该软件仿真系统中,也必须具有这些功能;同时支持第三方的软件编译和调试环境,如Keil C51 uVision3等软件。

(4)具有强大的原理图绘制功能。

总之,该软件是一款集单片机和SPICE 分析于一身的仿真软件,功能极其强大。

(二)、主控器A T89C51单片机简单介绍1、AT89C51 提供以下标准功能:4k 字节Flash 闪速存储器,128字节内部RAM,32 个I/O 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

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

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2、主要特性:与MCS-51 兼容;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M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三)DS18B20简单介绍:DS18B20数字温度计是DALLAS公司生产的1-Wire,即单总线器件,具有线路简单,体积小的特点。

因此用它来组成一个测温系统,具有线路简单,在一根通信线,可以挂很多这样的数字温度计,十分方便。

其实物图如图所示,其引脚的功能描述可见下表所示。

DS18B20的引脚功能描述引脚功能说明GND 地DQ 数字输入输出引脚VDD 可选的VDD引脚DS18B20的特点:(1)只要求一个端口即可实现通信。

(2)在DS18B20中的每个器件上都有独一无二的序列号。

(3)实际应用中不需要外部任何元器件即可实现测温。

(4)测量温度范围在-55°C到+125°C之间。

(5)数字温度计的分辨率用户可以从9位到12位选择。

(6)内部有温度上、下限告警设置。

AT89C51与温度芯片DS18B20的连接在仿真软件中,可以用DS18B20仿真器上的上、下键来调节温度的高低,以此来检测读、写温度程序是否成功。

具体的DS18B20与AT89C51连接如图2-14所示.(四)显示器LCD1602简单介绍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

它由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每位之间有一个点距的间隔,每行之间也有间隔,起到了字符间距和行间距的作用。

1602LCD是指显示的内容为16X2,即可以显示两行,每行16个字符液晶模块(显示字符和数字)。

1602LCD的特性:●+3.3V电压,对比度可调;●内含复位电路;●提供各种控制命令,如:清屏、字符闪烁、光标闪烁、显示移位等多种功能;●有80字节显示数据存储器DDRAM;●内建有192个5X7点阵的字型的字符发生器:●8个可由用户自定义的5X7的字符发生器CGRAM:图2-7 LCD1602外观LCD1602采用标准的14脚接口,其中VSS为地电源,VDD接5V正电源,VEE为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电源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RS为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RW为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RS和RW 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RS为低电平RW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RS为高电平RW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E端为使能端,当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令。

D0~D7为8位双向数据线。

四、电路设计1、电源电路2、振荡电路:3、复位电路:4、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5、PROTEUS仿真电路图五、系统程序设计1、主程序模块设计本系统程序设计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写。

主程序设计思路为: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如:LCD1602初始化等,然后才能进入主显示模块,即可在LCD1602上看到相应的信息。

对于LCD1602的初始化,主要是对开启显示屏,清屏,设置显示初始行等操作。

具体的主程序流程如图:主程序源代码:MAIN:LCALL INIT_LCD1602 ;调用显示器LCD1602的初始化LCALL INIT_DS18B20;调用DS18B02的初始化START:LCALL DISPLAY_TEMP ;调用温度显示程序JMP START2、液晶显示器LCD1602模块本系统采用的是LCD1602液晶显示器,由于其是本身带有驱动模块的液晶屏,所以对于LCD1602操作程序可分为开显示、设置显示初始行、写数据和清屏等部分。

LCD1602的写命令程序和写数据程序分别以子程序的形式写在程序里,以便主程序中的调用。

对LCD1602的具体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602LCD 的总体操作流程图见下图所示:A T89C51 LCD1602先将命令写入LCD1602中,告诉它将做什么 如果需要显示数据的话,再将数据送入LCD1602中开始LCD初始化延时设第一行显示位置显示第一行内容设第二行显示位置显示第二行内容软件流程图LCD初始化程序:INIT_LCD1602:MOV LCD,#01H ;清屏CALL ENABLE_ORDERMOV LCD,#38H ;8位点阵,两行显示CALL ENABLE_ORDERMOV LCD,#0CH ;显示开关为开,光标开关为关,闪烁开关为关CALL ENABLE_ORDERMOV LCD,#80H ;显示的起始位置为第一行的第一位CALL ENABLE_ORDERRET3、温度芯片DS18B20操作模块具体的DS18B20的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DS18B20的操作过程读DS18B20的流程图见下图所示。

其源程序可查阅附录中的源代码部分。

读DS18B20的流程图六、总结及心得A T89C51 LCD1602跳过搜索 先将命令写入DS1302,告诉它将做什么操作 向DS18B20发读命令读DS18B20的数据 开始初始化写命令:跳过读序列号操作(0XCC )写命令:启动温度转换温度转换结束?初始化写命令:读温度寄存器写命令:跳过读序列号操作(0XCC )读出温度,并存储结果结束否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理论知识得到强化,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这课程设计中,让我对单片机AT89C51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运用上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让我更多的知道它的优点: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多、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系统设计灵活等优点。

因此,它应用广泛前景美好,它的实用性大大地提高了我对课程设计的兴趣。

在课程设计开始前,自己感到很茫然,因为对软件的和单片机不是很熟悉,可是但我逐渐的了解后,发现其实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而且很好用。

这次课程设计项目虽然不是很大,但用的技术和知识一点也不逊色于大点的项目,比如说其中用到了DS18B20中的串行通信技术,AT89C51基本操作知识,汇编语言方面的知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