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脑死亡的脑电定性分析
论述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回复
论述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回复脑死亡是指人体大脑无法恢复功能,丧失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控制意识以及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能力。
判断一个人是否脑死亡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是否进行器官移植等重大医疗决策。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并论述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第一步是确定是否出现致命原因。
脑死亡往往是由严重脑损伤、颅脑胸部外伤、脑缺血/缺氧等造成的。
这些致命原因会导致脑细胞的严重损伤,使得大脑无法正常运作。
因此,首先需要确认患者的原发病因,是否存在致命性的脑损伤。
第二步是排除可逆性诱因。
在确认了致命原因后,需要排除一切可逆的因素,包括药物或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这些可逆性因素可能会使人看似停止了脑活动,但实际上只是暂时性的。
第三步是进行神经检测。
神经检测是确定脑死亡的重要步骤。
常用的神经检测方法包括脑电图(EEG)、脑干听觉反应(BAER)和简化互补试验(TCD)等。
脑电图能够记录到大脑电活动,如果连续两次检测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之间没有脑电活动,则可能诊断为脑死亡。
脑干听觉反应测试通过刺激耳廓神经,观察同侧和对侧脑干的反应来评估脑干的功能。
简化互补试验则通过检查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状态来判断。
第四步是进行临床测试。
临床测试是为了确认脑干功能是否完全丧失。
包括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眼球水平运动测试等。
如果这些临床测试均为阴性,即无反应,那么可以认为患者已经发生脑死亡。
第五步是鉴定脑功能缺失。
鉴定脑功能缺失是确定脑死亡的最后一步。
这包括意识、认知、记忆、感知以及自主呼吸等功能。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和认知功能是否丧失,以及是否存在维持生命的生理反应,如自主呼吸停止等,来确定脑死亡。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步骤,诊断脑死亡的标准可以得到满足。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脑死亡的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按照当地的法律和规定进行。
总结起来,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包括确定致命原因、排除可逆性诱因、进行神经检测、进行临床测试和鉴定脑功能缺失。
临床脑死亡病人动态脑电图和脑波功率值监测分析_谢剑灵
·论著·临床脑死亡病人动态脑电图和脑波功率值监测分析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 谢剑灵 杨修 林清国摘 要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 E E G)和脑地形图(B E A M)对脑死亡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2例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的患者进行A E E G监测和B E A M分析。
结果: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3例,Ⅴ级6例;A E E G脑电图由Ⅰ级向Ⅴ级演变;B E A M各脑波功率值与时降低。
结论:临床脑死亡与A E E G表现趋同步,A E E G和B E A M对脑死亡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价值。
关键词 脑死亡;动态脑电图;脑死亡诊断MO N I T O R I N G A N A L Y S I S O NA E E G A N DB R A I NWA V EP O WE RO F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L I N I C A LB R A I ND E A T HX I EJ i a l i n g,Y A N GX i u,L I NQ i n g g u oD e p t o f N e u r o l o g y,X i a m e n 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M e d i c a l H o s p i t a l,X i a m e n,361001【A B S T R A C T】O b j e c t i v e:T o s t u d y t h e v a l u e o fA E E G a n d B E A M i n d i a g n o s i st h e b r a i n d e a t h.M e t h o d:A E E Ga n d B E A M o f12p a t i e n t s a c c o r d i n g w i t h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t a n d a r d o f b r a i n d e a t h w e r e a n-a l y z e d.R e s u l t:G r a d eⅠw a s1c a s e,G r a d eⅡw a s1c a s e,G r a d eⅢw a s1c a s e,G r a d eⅣw a s3c a s e s, G r a d eⅤ6w a s c a s e s.A E E Gd e v e l o p s f r o mG r a d eⅠt o G r a d eⅤ.T h e p o w e r o f e a c h b r a i n w a v e o f B E A M l o w e r s w i t h t i m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e c l i n i c a l b r a i n d e a t h t e n d s t o a p p e a r g r a d u a l l y w i t h A E E G.T h e A E E Ga n d B E A Mh a v e c e r t a i n v a l u e i n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p r o g n o s t i c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b r a i n d e a t h.【K E YWO R D S】b r a i n d e a t h;a m b u l a t o r y E E G;d i a g n o s i s 2002年5月至2005年2月,我们对经神经专业二位副主任医师共同诊断符合临床脑死亡的12例患者,进行A E E G监测和B E A M功率值分析,探讨A E E G和B E A M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价值,今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5~48岁,平均37.8岁(不含3例无名氏病人)。
51例临床死亡患者脑电图追踪检测分析脑死亡标准论文
51例临床死亡患者脑电图追踪检测分析脑死亡标准【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53-01我科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共临床死亡51人,每人至少接受了一次自主呼吸彻底停止之后,临终之前的脑电图,所有51例患者最终都检查到了了脑死亡特征性的脑电静息。
其中共有26例检查了至少2次以上脑电图。
现将其中显现的规律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共收录临床死亡51人,男39人,女12人,年龄6~87岁,平均46.6岁。
51人中颅脑外伤患者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例,颅脑外伤患者单独或是同时包括:颅内血肿,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严重的脑挫伤,开放性颅脑损伤等损伤类型,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5例,其中波及脑干或下丘脑2例,单纯脑干出血3例,小脑出血1例。
所有患者在自主呼吸停止后都使用了呼吸机维持呼吸,直至临床死亡。
51例死亡患者中,48例一直在我科抢救至临床死亡,3例在患者家属确认无可挽回后由省急救中心以车载呼吸机维持呼吸送回家,并由随车医生证实患者最终死亡,而这3例患者在出发前脑电图已经呈现静息电位。
这3例患者的死亡时间按照离开医院的时间计入统计。
方法:采用北京太阳solar16导脑电图机,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盘状电极,参考电极包括fz和cz,参数设置符合美国推荐的标准。
所有记录都在病床旁边完成。
对我科所有的危重患者,除了头部开放伤口、敷料包裹阻挡电极的,入院后都进行了脑电记录,对病情明显加重者重复记录,当确认自主呼吸停止后,24小时内再次重复脑电图检查,之后酌情间隔一段时间重复检查,直到获得脑电静息。
小范围创口或是敷料,仅影响1~2个电极位置的,适当调整敷料然后将电极放置在附近位置。
5例头部大范围敷料包裹患者,在自主呼吸停止后48小时内经家属同意,拆除敷料完成了脑电图检查,获得了脑电静息的结果。
现代脑死亡标准
现代脑死亡标准一、脑死亡定义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包括大脑、小脑、桥脑和延髓。
在临床意义上,脑死亡通常是指不可逆的昏迷状态,即持续性植物状态。
二、脑死亡判定标准脑死亡的判定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脑干死亡:脑干是控制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果脑干受到永久性损害,患者将无法维持生命。
脑干死亡通常是由于严重的脑外伤、缺血缺氧性疾病、严重感染等疾病导致。
2. 全脑死亡:全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桥脑和延髓等重要结构永久性丧失功能。
全脑死亡通常是由于严重的大脑损伤、缺血缺氧性疾病、严重感染等疾病导致。
3. 持续性植物状态:持续性植物状态是指患者处于不可逆的昏迷状态,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但有自主呼吸和心跳。
这种状态通常是由于严重的大脑损伤或脑缺氧导致。
4.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是判定脑死亡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脑电图显示无电活动,则提示脑死亡。
5.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显示脑部结构是否正常,帮助判定脑死亡。
三、判定流程判定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初步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了解病史、查体和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符合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2.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和诱发电位等,可以评估大脑功能是否正常。
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显示脑部结构是否正常。
4. 重复评估:在初步评估后,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重复评估,以确保患者是否仍然符合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5. 伦理审查:在判定脑死亡前,需要进行伦理审查,以确保患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6. 判定结果通知:医生会将判定结果通知患者家属,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解释。
7. 后续处理:在患者被判定为脑死亡后,医生会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如器官捐献等。
四、注意事项在判定脑死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判定标准要严格遵守医学指南和伦理原则。
2. 在判定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权益和意愿。
3. 在判定结果通知时要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解释,确保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判定结果。
31例脑死亡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脑 死亡后作 E G描 记均呈脑电静息 , 例在 第一次 E G描记 时有 脑电活动 , 在 1 E 3 E 但 2h后的描 记呈脑 电静 息。结论 : E G作为脑死 亡判 定标 准之 一是 具有重要 临床意义的 , 在判定脑死亡过程 中 E G应 多次检 查动态观察。 E 而且 E
[ 关键词】脑死亡; 脑电图; 脑电静息 [ 中图分类号】 451 [ R4.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6 1 08 20 )1 060 17- 9 (07 0 - 5- 5 0 2
表现 以及较 强的驱动 自己进行有效思维 的能力 。飞行员要求
有更加 沉着 、 冷静 、 灵活 遇事不乱 的思维 。近年来 , 随着人们
见 , 47% , 占6.2 其次5 V ~ 1 V , 1.1 1 I 0 占 36%及 1 0 V
以下 , 1.5 ,0 2 5 4 2 8 3 %等 , 波幅分 布成 占 05% 11 0 V —1 占 .3 与
裹3 3 0例飞行员脑电地形圈的能量绝对值分布
Fl P
3
F2 P
3
2
F 3
F 4
C 3
C 4
P 3
P 4
O 1
0 2
T 3
1 " 4
百分率 ( ) %
3
3
2
2
6 3 2 6 2●
O. 5 5
O. 7 2
24 脑电地形 图的能量绝对值 均 以 l V 一 0 . l 5 V 为多 2 加 4 3
8
l
9
8 6
3
( 稿 日期 :0 60 - 收 2 0 -82 8)
作者简介 : 王丽客 (94) 士 , 东人 , 7 15・, 广 1 2毕 业 于广 东中 医学 9
临床脑死亡患者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分析_王萍
1.3体表电位图法:体表电位图法是胸部和背部安放多极导联,同时记录出的各电极部位的心电波形,由此可绘出的心动周期中任一时刻体表心电的等电位图,极值轨迹图及等时线图等等,这些图谱即体表电位图,它们有助于了解心电场在体表分布的全貌。
在体表电位图中,体表电极的安放位置和数量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研究人员试图统筹考虑人体表面丰富的去极化电场。
2研究方向的新突破:现在到了更好地利用从心电学不同研究领域中获得的经验的时候了,进一步改进心电图诊断程序的新方向可能。
2.1采用所有心跳中可获得的所有信息:许多程序只用到1个所选定的或平均的心博来进行分类,未考虑到心电图内在的变异性。
研究表明,通过综合对各单个心博的分类,可以改进对心电图的鉴别。
2.2采用在不同程序中得到的所有知识:进一步的改进可来自于综合不同的心电图程序中的专家知识,即有直接推断法或统计法,也有用神经网络或贝叶斯信任网络。
现已解决了把心向量转换成心电图和把心电图转变成心向量图的方法。
CSE研究已表明综合那些具有不同的特性知识和不同的分类知识的不同程序来进行心电分类的优越性。
2.3吸收心电学其它研究领域中所得到的知识:体表电位图研究人员已对心电图的临床分析作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
心电图诊断程序的研制人员可以从别人的研究中获益。
2.4采用非心电图的信息:如采用存贮在综合心血管工作站中与心电图无关的病人数据,通过计算条件概率和先验概率这些数据也许能更好地修正最后的诊断结果。
2.5评价心电图程序:用记录完整的心电数据库来评价心电图诊断程序看来对心电图诊断程序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CSE项目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一个记录完整的、有1220条心电记录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对心电图计算机诊断程序的改进和用户对这些诊断程序的认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收稿日期:2012—02—09)临床脑死亡患者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分析王萍(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脑电图室,河南新乡453000)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诊断脑死亡的价值。
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及考核评分标准[1]
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脑死亡定义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即死亡.脑死亡判定一、先决条件(一)明确昏迷原因原发性脑损伤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指缺氧性脑病,如心跳骤停、溺水、窒息等.昏迷原因不明确者不能实施脑死亡判定。
(二)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镇定安眠药、麻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温≤32℃)、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性高血糖高渗透压昏迷)等.二、临床判定(一)深昏迷1、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用拇指分别强力压迫患者两侧眶上切迹或针刺面部,不应有任何面部肌肉活动。
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测定昏迷评分为3分。
2、注意事项(1)任何刺激必须局限于头面部。
(2)在颈部以下刺激时可引起脊髓反射。
脑死亡时枕大孔以下的脊髓可能存活,仍有脊髓反射及脊髓自动反射。
脊髓反射包括各种深反射及病理反射。
脊髓自动反射大多与刺激部位相关,刺激颈部可引起头部旋转运动;刺激上肢可引起上肢屈曲、伸展、上举、旋前、旋后;刺激腹部可引起腹壁肌肉收缩;刺激下肢可引起下肢屈曲、伸展;进行自主呼吸激发试验时偶可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
(3)脊髓自动反射必须与自发运动相区别,自发运动通常在无刺激时发生,多数为一侧性,而脊髓自动反射固定出现于特定刺激相关部位。
(二)脑干反射消失1、瞳孔对光反射(1)检查方法用强光照射瞳孔,观察有无缩瞳反应。
光线从侧面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同侧瞳孔有无缩小(直接对光反射),检查一侧后再检查另一侧.光线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有无缩小(间接对光反射),检查一侧后再检查另一侧。
上述检查应重复进行。
(2)结果判定对侧直接和间接对光均无缩瞳反应即可判定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3)注意事项①脑死亡者多数伴有双侧瞳孔散大(>4mm),但少数瞳孔可缩小或不等大.因此,不应将瞳孔大小作为脑死亡判定的必要条件。
②眼部外伤可影响对光反射的观察。
临床脑死亡患者的脑电定性研究
 ̄ btat O jc v : oass h a eo E eti d tr n gbandah As c r ] bet eT sestev l fE G ts n eemii ri et.Mehd :Ac i u n tos —
c r i g t h AA N guie ie, 35 a int w e e di de it t gr ups: t s p c e b an o dn o t e d ln p te s r vi d n o wo o he us e t d r i de t ah gr p, i l di 4 m a e n e ae ou ncu ng 1 ls a d 8 fm l s,a e r m 6 t g d f o 1 o 85,a heno r i at ou nd t ne b an de h gr p whih c n— c o ss e a e nd 6 f m ae it d of7 m l sa e ls.a e r m o84. c a in ’ g d fo 17t Ea h p te t S EEG c i te r e o d d by po t a tviis we e r c r e r — a e EEG quim e .Two EEG pe ils s we e r s o i e f bl e p nt s ca it r e p nsbl orEEG nayss Re u t Se n e n o h a l i. s ls: ve t e ft e 22 pa int te s,a c c oun i g f 7 tn or 7 oft an de t oup m a f s e hebr i a h gr nie td EEG ie ei hee m i ton a slnc n t xa na i nd
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
中国脑死亡诊断标准诊断标准第一句开宗明义:脑死亡是包含脑干在内的全脑技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先决条件包含:昏迷原因明确,排解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临床诊断: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逝,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呼吸暂停试验阳性)。
以上必须全部具备。
确认试验,脑电图平直,经颅脑多普勒超声呈脑死亡图型。
体感诱发电位P十四以上波形消逝。
此三项中必须有一项阳性。
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十二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为脑死亡。
补充说明:自主呼吸停止指需要手法或机械维持呼吸。
停止手法或机械呼吸后,低流量供氧3~5分钟或应用常规诱发自主呼吸的方法,自主呼吸仍不能出现;必要条件:1、深昏迷:即病人对外界强刺激物任何反响〔主要是面部不应有任何肌肉活动〕,Glasgow 昏迷量表评分为3分。
药物中毒、低温、内分泌代谢疾病必须除外。
不少冷静安眠药、精神药物、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剂都能导致深度昏迷,因此必须做血液、尿中药物浓度的监测。
低于35℃的体温可能为冻伤,也需积极抢救。
甲状腺功能低减、肾上腺皮质功能代减等病都应排解。
心血管原因引起的休克会干扰下丘脑和脑干功能,引起一过性脑功能丧失。
2、脑干反射全部消逝。
脑干反射包含: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眼前庭眼反射〔冰水试验〕、劲睫反射、咽反射、咳嗽反射。
但脊髓反射可以存在:在脑死亡时,由于人工维持呼吸、心跳、血压条件下足以保证脊髓血供,脊髓神经元得以存活。
一般脑死亡发生后1-2天内会出现脊髓休克,闹事脊髓反射全部消逝,在随后1-2周内脊髓反射可不同程度地恢复,出现一些肢体反射,这与脑死亡的诊断并不矛盾,故肌腱反射、腹壁反射以及在颈以下对疼痛刺激的反射可以消逝也可以存在。
脑死亡病人的脊髓反射可消逝、存在或甚至活泼。
因此,肌腱反射消逝或脊髓反射消逝并非诊断脑死亡的必要条件。
3、经标准的呼吸暂停试验确定的无自主呼吸:确诊自主呼吸完全停止时诊断脑死亡的关键辅助检测手段。
但必须排解人过过度换气下自主呼吸被抑制的假象。
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及考核评分标准[1]
脑死亡判定技术规范脑死亡定义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丧失,即死亡。
脑死亡判定一、先决条件(一)明确昏迷原因原发性脑损伤包括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等;继发性脑损伤主要指缺氧性脑病,如心跳骤停、溺水、窒息等。
昏迷原因不明确者不能实施脑死亡判定。
(二)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镇定安眠药、麻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温≤32℃)、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性高血糖高渗透压昏迷)等。
二、临床判定(一)深昏迷1、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用拇指分别强力压迫患者两侧眶上切迹或针刺面部,不应有任何面部肌肉活动。
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测定昏迷评分为3分。
2、注意事项(1)任何刺激必须局限于头面部。
(2)在颈部以下刺激时可引起脊髓反射。
脑死亡时枕大孔以下的脊髓可能存活,仍有脊髓反射及脊髓自动反射。
脊髓反射包括各种深反射及病理反射。
脊髓自动反射大多与刺激部位相关,刺激颈部可引起头部旋转运动;刺激上肢可引起上肢屈曲、伸展、上举、旋前、旋后;刺激腹部可引起腹壁肌肉收缩;刺激下肢可引起下肢屈曲、伸展;进行自主呼吸激发试验时偶可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
(3)脊髓自动反射必须与自发运动相区别,自发运动通常在无刺激时发生,多数为一侧性,而脊髓自动反射固定出现于特定刺激相关部位。
(二)脑干反射消失1、瞳孔对光反射(1)检查方法用强光照射瞳孔,观察有无缩瞳反应。
光线从侧面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同侧瞳孔有无缩小(直接对光反射),检查一侧后再检查另一侧。
光线照射一侧瞳孔,观察对侧瞳孔有无缩小(间接对光反射),检查一侧后再检查另一侧。
上述检查应重复进行。
(2)结果判定对侧直接和间接对光均无缩瞳反应即可判定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3)注意事项①脑死亡者多数伴有双侧瞳孔散大(>4mm),但少数瞳孔可缩小或不等大。
因此,不应将瞳孔大小作为脑死亡判定的必要条件。
②眼部外伤可影响对光反射的观察。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是指脑干及大脑两个部分完全丧失功能,是一种不可逆转的临床状态。
脑死亡的判定对于器官移植、医疗纠纷等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临床上对脑死亡的判定标准非常重要。
脑死亡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临床表现。
脑死亡患者通常表现为昏迷状态,没有意识和自主呼吸,对光反射、角膜反射
等生理反射均消失。
此外,脑死亡患者常常出现瞳孔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脑干反射消失等症状。
这些临床表现是判定脑死亡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神经影像学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是判定脑死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脑干和大脑的完全破坏,确认脑死亡的诊断。
三、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也是判定脑死亡的重要手段之一。
脑死亡患者的脑电图通常表现为
平坦线,即没有脑电活动。
这是脑死亡的重要证据之一。
四、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等,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通
过临床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认脑死亡的诊断。
综上所述,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脑电图检
查和临床检查等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判定,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脑死亡患者的器官捐献,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以保障患者和家属的合法权益。
总之,脑死亡的判定标准对于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判定,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做好相关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工作。
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脑死亡是指脑干功能不可逆转地丧失,是一种完全的、不可逆的临床状态。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是指根据临床表现、神经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指标,来确定一个患者是否已经达到了脑死亡状态。
本文将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脑死亡患者的临床表现往往是昏迷、呼吸停止、瞳孔扩大、角膜反射消失、喉反射消失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呼吸停止,这是脑死亡的最早临床表现。
因此,如果一个患者出现了呼吸停止,就必须立即进行脑死亡的相关检查。
二、神经生理检查神经生理检查是诊断脑死亡的重要方法,通常包括两个方面:脑死亡的神经系统检查和脑死亡的脑干反射检查。
1. 脑死亡的神经系统检查脑死亡的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意识、反应和定向反应:脑死亡患者失去了所有的意识、反应和定向反应。
(2) 瞳孔反应:脑死亡患者的瞳孔不再对光反应。
(3) 角膜反射:脑死亡患者的角膜反射消失。
(4) 喉反射:脑死亡患者的喉反射消失。
(5) 肢体反应:脑死亡患者的肢体反应消失。
2. 脑死亡的脑干反射检查脑死亡的脑干反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脑死亡患者的自主呼吸停止。
(2) 咳嗽和吞咽反射:脑死亡患者的咳嗽和吞咽反射消失。
(3) 眼球运动:脑死亡患者的眼球不能进行自主的水平或垂直运动。
(4) 眼球震颤:脑死亡患者的眼球震颤消失。
(5) 头颅转动试验:脑死亡患者的头颅转动试验呈阴性。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死亡的重要方法之一,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脑电图检查脑死亡患者的脑电图呈现出平坦的直线,表明大脑活动已经完全停止。
2. 头颅CT检查头颅CT检查可以显示脑干的完全破坏,是诊断脑死亡的重要方法之一。
3. 血流动力学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查可以检测脑死亡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循环状态,确定是否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脏停止。
四、总结综上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神经生理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指标。
脑电图检查在临床脑死亡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余小 时, 表明 E G对脑 死亡 的诊 断 较局 限。然 而 , e h认 E Bl s
为 G ig r 等的研究存在缺陷 , g 在其 研究 中许多 患者未进 行无
呼吸检查 , 而这正是脑死 亡 临床 诊断 中最重要 的一 点 , 只要 患者有 呼吸 ( 即使极微 弱呼吸 ) 不能作 出脑死亡 的 临床诊 就 断 。据 L n ag报道 , 时临床诊 断 为脑 死亡 患者实 际上是 脑 有 干死亡 , 时其脑 干功能虽 丧失 , 此 但大 脑皮层 仍有 一定 的脑 电活动 , 时脑 电静息表 现迟 于脑死 亡临床诊 断 1— , 有 5d 这 也是多数患者脑死亡后 出现脑 电活 动 的原 因。另有学 者认 为, 并非 E G表现 为脑 电静息 的患 者都 是脑 死亡 , E 中毒 、 低 温( 2 < 9℃ ) 内分泌危象 、 、 严重 电解 质或 酸碱平 衡紊 乱、 中 枢抑制药物过量等患者 也可有 脑 电静 息表 现 , 非脑 死亡 。 但 庄晓芸等 报道 , 临床脑 死亡 患者 E G检查 首次描 记表现 为 E 脑 电静 息者 占 6 . % , 次描 记后 占 9 . % 。本组脑 死亡 33 多 09 患者 的 E G最终表 现均为脑 电静息 。 E
脑电图检查在临床脑死亡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基本技能临床护理诊断及措施临床诊断书写诊断试剂临床试验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诊断是什么意思临床x线鉴别诊断学
维普资讯
山东医药 20 年第 4 卷第 2 期 08 8 5
它通过 延长传导而延 长心 肌动作 电位持续 时间及 有效 不应 期, 提高心肌 细胞阈电位 , 减少 心肌的 自发兴奋性 , 而达到 从 转复房颤和减慢 心室率的作用 。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及意义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及意义
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临床表现为大脑和脑干所有功能完全丧失,不再具有意识、感觉和运动能力。
一、判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意识丧失:患者呈现深昏迷状态,对于外界刺激和内部需求均无反应。
2、运动功能丧失:全身骨骼肌和肌肉完全松弛,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
3、脑干反射消失:脑干反射是指通过刺激脑干来检测其反射弧的反应。
如果脑干受损或死亡,这些反射将会消失。
4、脑电图呈平直线:脑电图可以检测到脑部的电活动。
如果脑死亡,脑电图将呈现平直线或几乎没有活动。
5、自主呼吸停止:自主呼吸是指不需要外部刺激或指令而进行的呼吸。
如果脑死亡,自主呼吸将停止。
6、瞳孔散大且固定:瞳孔是反映大脑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脑死亡的情况下,瞳孔将散大且固定。
二、脑死亡的意义在于:
1、诊断标准: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是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不再具有意识、感觉和运动能力。
这一标准对于判断患者是否已经死亡具有重要意义。
2、法律意义: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脑死亡被视为一种合法的死亡方式,并对其进行了法律规定。
这些规定对于处理患者的遗产、保险
理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医学意义:脑死亡是一种不可逆转的状态,不再具有生命活动。
对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确认脑死亡可以保证移植器官的质量和安全性。
4、社会意义:脑死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状态,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同时,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负担。
因此,对于脑死亡的宣传和教育也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脑死亡的判断
临床上脑死亡的判断一、前言在医学领域中,脑死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大脑、小脑和脑干全部停止功能,且不可逆转的状态。
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准确判断一个患者是否已经达到了脑死亡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这关系到医生们是否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器官捐赠等。
二、定义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和脑干全部停止功能,包括意识、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均消失,并且无法逆转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即使通过机械通气等技术来维持呼吸和心跳,也无法再恢复意识。
三、判断标准1. 临床表现:包括昏迷、瞳孔散大、角膜反射消失等。
2. 脑电图:连续记录30分钟以上平坦无波形。
3. 脑血流动力学检查:颈内动脉插管造影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四、判断步骤1. 排除可能影响判断的因素:包括麻醉、低温、中毒等。
2. 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昏迷、瞳孔散大、角膜反射消失等。
3. 进行脑电图检查:连续记录30分钟以上平坦无波形。
4. 进行脑血流动力学检查:颈内动脉插管造影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5. 综合以上三项结果,确认患者是否已经达到了脑死亡的状态。
五、注意事项1. 判断时需要至少两名医生进行独立判断,并且需要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判断,以确保准确性。
2. 判断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可能干扰结果的因素,如药物影响、低温等。
3. 判断结果需要及时告知家属,并且尽可能解释清楚相关情况,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争议。
六、结语脑死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判断一个患者是否已经达到了这种状态,对于医生们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本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脑死亡的定义、判断标准和判断步骤,并且了解到在判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希望本文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死亡判定标准
脑死亡判定标准脑死亡是指颅内所有神经元的不可逆性灭活,是一种永久性的、不可逆的生命状态。
脑死亡判定是指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和测试,来确认一个人是否已经达到了脑死亡状态。
脑死亡判定标准的确立,对于器官移植、医疗伦理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脑死亡判定标准的确立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标准。
首先,需要进行临床神经学检查,包括对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头部转动试验、咽反射、眼球位置等进行检查。
其次,需要进行脑电图(EEG)检查,确认大脑电活动是否完全消失。
此外,还需要进行脑血流灌注扫描(CTA或DSA),以确定脑血流灌注情况。
最后,还需要进行脑干死亡判定,确认脑干功能是否已经完全丧失。
脑死亡判定标准的确立,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脑死亡判定,可以有效地避免误诊,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为器官移植提供了可靠的医学依据。
此外,对于家属来说,明确的脑死亡判定标准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作出更合适的决策。
在进行脑死亡判定时,医疗工作者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确保判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同时,也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只有在严格遵循规定程序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脑死亡判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总之,脑死亡判定标准的确立对于医疗工作者、患者及其家属以及社会公众都具有重要意义。
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脑死亡判定,不仅可以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还可以为器官移植提供可靠的医学依据,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脑死亡判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为建立健全的医疗伦理和法律体系做出努力。
脑死亡诊断标准
脑死亡诊断标准脑死亡是指颅内压力增高,导致脑干功能停止,脑血流灌注完全中断,脑组织坏死。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是非常严格的,因为一旦确定患者脑死亡,就意味着患者已经无法生存。
因此,脑死亡的诊断标准需要科学、严谨、准确。
下面将介绍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首先,脑死亡的诊断需要排除各种可能干扰因素。
医生需要确认患者没有服用镇静药物或麻醉药物,以免影响对患者神经系统的评估。
另外,医生还需要排除低体温、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阻滞剂的影响,以确保脑死亡的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其次,脑死亡的诊断需要进行临床神经系统的评估。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咽反射、咳嗽反射等。
这些反射的消失是判断脑死亡的重要指标。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脑死亡的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EEG)、脑血流灌注显像(SPECT)等,以全面评估患者脑功能的停止情况。
最后,脑死亡的诊断需要进行确认性检查。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定,确认性检查可以包括两次神经系统检查和一次确认性检查,或者一次神经系统检查和两次确认性检查。
确认性检查需要由两名资深神经科医生独立进行,他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并进行一系列的电生理检查。
确认性检查的结果需要一致,才能最终确定患者的脑死亡。
综上所述,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是非常严格的,需要排除各种可能干扰因素,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评估,以及进行确认性检查。
只有在这些步骤都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最终确定患者的脑死亡。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的严格性,是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权益,也是为了确保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1例脑死亡患者的脑电图分析_黄冠中
皮层有脑电波 , 就不能定为 脑死亡 , 而且 应当注 意的是 , 在 完 全性 Apallic综合征 、体温 过低及一过性去皮质状 态均可记 录 到脑电静息 。 因此 , 脑电静息 必须结 合其他 脑死亡判 定标 准 综合判断 , 对脑死亡的诊断才有意义 。
本组 31例脑死亡 患者的 EEG检 查中 90.32%患 者在 脑 死亡临床判断后的 EEG确认试验中呈电静息 , 与文献 [ 3] 报 道 相近 。 另有 3例在首次 EEG检查 , 此时我们检查 是否存在 干 扰 EEG检查的因 素 , 如 噪音 、机 器 震动 、其 他 仪器 设备 干 扰 等 , 经排除以上因 素仍有脑电活动 , 所以尚不能作出脑死亡 的 诊断 , 通 过重新按照脑死亡临床判定标准检查患者 , 12 h后再 次行 EEG检查 观察 脑 电活 动变 化 , 结 果患 者 脑电 均呈 电 静 息 , 结合 其他判定标准最终 符合脑 死亡诊 断 。 这可能 是临 床 上判断为脑死亡的患者 实际上 是脑干 死亡 , 此时脑 干功能 虽 丧失 , 大脑皮层却 仍有一定脑电活动 , 有的甚至会持续一段 时 间 [ 4] 。
会发表的题为 《不 可逆 性昏迷 定义 》的 报告中 给出 的定义 认 为 , 脑死亡是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全部死亡 , 包括脑干在内的 全部脑机能的不可 逆转的 状态 , 并提出 4项具体 标准 。 在 医 学上确定脑死亡后 , 美国于 1981 年率先制 定 《脑死亡 法 》, 在 法律上确定以脑死亡作为自然 人的死亡标准 。 目前该观念已 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 。 据 EelcoWi-jdicks统计研究 , 多 数制 定标准的国家都明确 指出 , 必须排 除引起 患者昏 迷的其 他疾 病 , 如药物中毒 、低体 温或严重 的代谢 性疾病 , 并具 备有不 可 逆性昏迷 、无脑干反射及呼 吸暂停 , 机械 维持或 辅助吸 呼 [ 2] 。 我国在此问题上起步较晚 , 直到 1986年在南京召开的心 肺复 苏专题座谈会上 , 才首次提出 脑死亡 诊断标 准 (草 案 )。 2003 年卫生部脑死亡判定 标准起草小组 起草制订 《脑 死亡判 定标 准 (征求意见稿 )》和 《脑死亡判定 技术规范 (征 求意见 稿 )》。 至今脑死亡尚未立法 。
临床死亡的标准
临床死亡的标准死亡( death)是机体生命的终结。
包括濒死( agonal stage)、临床死亡( stage of clinical death )、生物学死亡( stage of biologicaldeath)三个阶段。
濒死期的特征是脑干以上的神经中枢功能丢失或深度抑制,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反应迟钝或减弱,呼吸和循环功能进行性下降,能量生成减少,酸性产物增多等。
临床死亡期的主要特点是延脑处于深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状态,表现为各种反射消失,呼吸和心跳停止,但是组织器官仍在进行着微弱的代谢活动。
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此时,机体各重要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功能和形态改变。
但是,某些对缺氧耐受性较高的器官、组织如皮肤、毛发、结缔组织等,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维持较低水平的代谢过程。
随着生物死亡期的发展,代谢完全停止,则出现尸斑、尸僵和尸冷,最终腐烂、分解。
这里所讲的死亡分期是指疾病转归从恶化直到死亡的一般过程,实际上对于不同个体的死亡的过程可能各不相同。
如严重外伤患者,可能短时间内死亡,濒死期可能很短或并不出现。
脑死亡( brain death)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地功能丧失,随着脑死亡的发生,全身各个器官功能也随之停止。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是:① 不可逆的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②呼吸停止,人工呼吸15分钟仍无自主呼吸;③ 瞳孔散大及固定;④ 颅神经反射(瞳孔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消失;⑤ 脑电波消失;⑥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⑦ 生理反射消失:对疼痛刺激无反应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眼前庭反射消失:即用 50ml 的冰水刺激耳膜,眼球不转动角膜反射消失呕吐反射消失咳嗽反射消失:即通过插管刺激气管支气管没有咳嗽反射植物人( vegetative state)与脑死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植物人脑干的功能是正常的,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因此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